很多人买钻石并没什么经验和与钻石相关的专业的知识,所以可能只能根据一些说明书或者是卖钻者得介绍去了解。现在市场上买的钻石有很多事合成的钻石。那合成钻石怎么辨别呢?
1内、外部显微特征
a合成钻石内常可见到细小的铁或铁镍合金触媒金属包裹体,在反光条件下观察可见这些包裹体呈金属光泽。
b合成钻石的晶面上常会显示不寻常的树枝状生长花纹,在{100}面上可见残留的四边形籽晶片。
C天然钻石一般呈八面体或立方体等单形或聚形,而合成钻石则发育由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和四角三八面体等单形组成的聚形。这样,在合成钻石中形成多种生长区,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相应的生长纹理及不同生长区的颜色差异。
合成钻石鉴别(一)
2荧光特征
合成钻石在长波紫外灯下常呈惰性,在短波紫外灯下不同生长区呈现差异性发光性。而天然钻石的荧光在长波下往往强于在短波下。
3吸收光谱
无色浅**天然钻石具有415nm特征吸收线,而合成钻石缺失415nm吸收线。另外,查塔姆合成无色钻石还具有特征的271m紫外吸收峰及2802cm一红外吸收峰
合成钻石鉴别(二)
4阴极发光
天然钻石通常显示相对均匀的蓝色灰蓝色。而合成钻石通常显示占绝对优势的黄黄绿色,与天然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合成钻石的阴极发光还具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受生长区控制)。分布于晶体四个角顶的八面体生长区发黄绿色光,呈十字交叉状:位于晶体中心的立方体生长区发**光,呈正方形:位于八面体和立方体生长区之间菱形十二面体生长区发蓝色光,呈长方形二
紫外线照钻石发光是因为钻石里面的铬、钛外层的电子会发生迁跃,辐射出可见光。有些钻石在紫外线下可以呈现蓝白色、蓝色、黄绿色、绿色等荧光;有一部分钻石会发荧光,一般是蓝白色的荧光,也有少部分的钻石发**的荧光。\x0d\
钻石可分成四个颜色系列:无色透明至浅**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那么的钻石颜色等级表、钻石颜色级别表具体都有哪些呢?
钻石颜色等级表钻石的颜色分为两大系列,常见的无色系列包括无色、浅黄、浅褐色;彩色系列包括深黄、灰色、粉红等。无色钻石色泽通常以美国宝石学院GIA建立的色泽分级为准,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彩钻是极之罕有的钻石,拥有浓烈色彩,例如粉红色、蓝色、绿色、**及非常罕有的红色等。色泽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彩钻。
1)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2)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3)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4)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5)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
6)K—M级、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彩钻颜色等级对照
除了最常见的无色钻石,彩色钻石也开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爱美女士的追捧,其中黄钻和粉钻是目前彩钻中的两大宠儿。
1)黄钻,有人称为金钻,是指钻石中颜色纯正、色调鲜明的**或金**的彩钻。除**、金**外还常见酒黄、琥珀色的彩钻。
美国宝石协会对于黄钻鉴定要求一般彩钻级别的**钻石,从低到高,依次为:Fancy Light Yellow(淡彩黄)、Fancy Yellow(彩黄)、Fancy Intense Yellow(浓彩黄)、Fancy Deep Yellow(深彩黄)、Fancy Vivid Yellow(艳彩黄)。虽然黄钻较为常见,但达到艳彩级别的黄钻却稀有难求。据美国宝石协会统计,其鉴定的黄钻中,只有不足5%为艳彩黄钻。
2)彩钻里最让女人为之着迷的还要色调最温柔的粉钻了,粉色钻石的致色原因与其它彩色宝石不同,纯属碳原子错位或内部晶格变形导致——是的,这稀有的美丽源自大自然的失误。红色、棕色钻石的产生也是因为钻石形成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粉钻的颜色分为9个等级Faint(微粉)、Very Light(很淡粉)、Light(淡粉)、Fancy Light(淡彩粉)、Fancy(中彩粉)、Fancy Dark(暗彩粉)、Fancy Intense(浓彩粉)、Fancy Deep(深彩粉)、Fancy Vivid(艳彩粉)
钻石颜色等级对照表里颜色分级一般要求有四个基本条件,即标准的灯源、标准的比色石、良好的环境以及受过训练的分级师。颜色分级一般采用比色法,即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的比色石进行比较,以决定待分级钻石的颜色级别。
开普系列钻石常带有不同程度的**,尤其是L色以下的钻石,**就会十分明显,但这种**不能列入彩钻范畴,因为在它的颜色中总是杂有不令人喜爱的褐色调。只有具浓艳的纯**或金**,黄绿色的钻石,才被称为黄钻。世界上最美的黄钻是第凡尼钻石,呈卒垫型,重12851克拉。它是1878年发现的。另一颗比它晚一些(1888年)发现于南非戴比尔斯矿山,并以此命名的“戴比尔斯”钻石,也是一颗美丽的黄钻,它重达2345克拉。1988年11月,在瑞士苏士比拍卖会上,一颗梨 黄橘色钻石,重893克拉,以1885万美元售出,平均每克拉的单价为2112万美元。不过,这是个别特殊的例子。相对比较起来,在整个彩色钻石系列中,黄钻具有相对较低的价格。
开普系列中的高色级钻石,有的可见其泛出淡淡的蓝紫色。这是强荧光造成的。当然这不是钻石真正本色。不过,已知在自然界确实有些钻石会呈现出紫色,虽然通常色调偏浅,并有的紫中泛红,有的紫中泛蓝,称为紫钻。2000年6月6日,有一颗来自几内亚的紫钻原石,重1691克拉,标价高达778万美元,每克拉单价46万美元。
关于钻石颜色其实一直困惑着许多消费者,大部分人都认为钻石都是无色透明的,但其实钻石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种,有**、粉色、蓝色等等,并且不同颜色的钻石的形成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钻石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钻石颜色分类:在行业中认为钻石的颜色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开普系列、褐色系列与彩色系列。
开普系列:开普钻就是“无色-浅黄-**”的钻石。在透明的钻石颜色分级中,GIA根基颜色的基底,从无色-近无色-极淡**-微淡**-淡**分为23个级别,这些不同程度的钻石等级,每一级别都可以划分为一个颜色,具体颜色参考下图。
褐色系列:褐色系列钻石一般按照颜色的强度进行分类。长波紫外下呈现黄绿色荧光,大部分的褐色钻石颜色其实并不均匀,其中澳大利亚阿盖尔矿区盛产这个系列的钻石。在商业上大家俗称为咖啡钻,指的就是极淡的褐色到褐色、褐绿色的钻石,属于褐色系列。
彩色系列:彩色系列钻石颜色相对较多,几乎涵盖大自然所有的色彩,且一般具备显著颜色,或罕见的天然致色钻石,都属于彩色钻石之列。其中GIA 通过色彩、饱和度和修饰色来描述钻石的颜色。
色彩:顾名思义就是彩钻的颜色,比如红色钻石、橙色钻石、**钻石、蓝色钻石、绿色钻石、紫色钻石、粉色钻石、黑色钻石、白色钻石、灰色钻石、紫罗兰钻石等等。由这些不同颜色的钻石颜色构成彩钻的主色调:
从左往右-黄,粉,蓝,绿,橙,棕,紫罗兰,灰,紫,红,黑,白
饱和度:指彩色钻石的色彩浓度,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分级指标。根据色彩的浓度可分:Fancy Light(淡彩)、Fancy(彩)、Fancy Intense(浓彩)、Fancy Deep(深彩)、Fancy Vivid(艳彩)。以蓝钻为例,那么不同级别的蓝钻颜色就是:Fancy Light Blue(淡彩蓝) Fancy Blue(彩蓝)
Fancy Intense Blue(浓彩蓝) Fancy Deep Blue(深彩蓝)
Fancy Vivid Blue(艳彩蓝) Fancy Dark Blue(暗彩蓝)
这些不同颜色级别的蓝钻,每个等级都是独立的一种颜色,其他色彩的钻石也一样但除了黑钻和白钻以外。
钻石颜色级别划分
钻石颜色从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这么多种类,一般钻石的颜色只要在H色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D级:钻石中的最高等级,纯净无色,堪称完美,是钻石中最难得的存在,稀有性强。
E级:高品质钻石,无色级,一般的人无法从中看出颜色,只有少量的珠宝鉴定专家才能鉴定出颜色来。
F级:比E级稍低的高品质钻石,除非是珠宝鉴定专家,否则难以检测出其中的颜色。
G~H级:虽然是接近于无色,但是相比于无色高品质钻石而言,内里有稍显清淡的**。
I~J级:仍旧接近无色,但是内部同样具有轻微**,有价值。
K~M级:一般人很明显的就能看到其中的颜色,且本身颜色稍显暗淡,等级低,火彩和光泽度差。
钻石一般以最无色最透明的为最好。钻石可分成四个颜色系列:无色透明至浅**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绝大多数首饰用钻石属无色透明至浅**系列,也只有这个系列的钻石建立了明确的颜色级别、分级规则和相应的标准样石。
钻石什么颜色最好
其实这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在开普系列钻石中,最无色最透明的钻石,是最稀有珍贵的,也是最璀璨、切割后呈现的视觉效果最好的。但是也有人喜欢**、香槟色的钻石,自然就会觉得偏**的好。因此,如果按照个人喜好来判断,很难说哪种颜色的钻石最好。但是,钻石的颜色用英文字母D-N分别代表不同的色级,D级钻石,也就是无色钻石是极为罕见的最佳颜色。
最为常见的是近乎无色的白钻。而自然界偶有产出带有色调的彩色钻石,因其颜色鲜艳、极为稀有,价格也跟着昂贵许多。
钻石颜色三大系列
开普系列:包括无色、浅黄至**钻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强度的褐色钻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红、紫红、金黄、蓝色、绿色等钻石。
大部分宝石级的钻石,颜色属于开普系列中的无色-浅**系列,颜色越白越为稀罕、珍贵,价值也越高。
鉴定钻石的颜色时,将鉴定的钻石与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比色石进行比较,标准比色石的颜色是按照从无色的D级(最高等级)到**的Z级次序来排列的。
其实钻石那种颜色好,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另外,评判一颗钻石的品质,除了颜色,还要注意净度、克拉重量和切工。
钻石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
科学家们经过对世界不同矿山钻石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的环境下,相当于出产的地方要达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温度一般最低在1500摄氏度,有不同的层级,有的可以低到1100摄氏度。
钻石的晶体结构是一层一层的石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之不断增大。当地壳变动有火山喷发时,可以使得地下深度成长的钻石,通过喷发的过程到达地表。所以岩浆并不是钻石的母体,而是钻石的携带者,是钻石的运输带。
当可见光穿过钻石,宝石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同时将其余的光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这个过程被称为选择性吸收。所有物质及钻石的颜色都取决于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如果一个物体只吸收少量或者没有吸收光谱颜色,那么它就会呈现出无色或者白色。如果整个光谱的颜色都被吸收掉,则物体呈黑色。在黑色与白色之间有无限种颜色的可能性。
换言之,正是选择性吸收决定了你的钻石的颜色。在钻石中,氮原子(或其它杂质)的存在决定了钻石吸收波长的能力,也因此决定了钻石的颜色。由于狗的眼睛处理波长的方式与人类不同,因此它看到的钻石颜色会与你大相径庭。
碳原子错位或内部晶格变形。塑性变形程度越高,棕色越深。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塑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可以说,这样的变形是晶体结构的一种缺陷,然而红色、粉色和褐色钻石由此产生,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