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钻石是蛮有名的啦~ 名为"希望"的蓝钻石问世于500年前,鳊基伯那河畔一座废弃的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发现的,老人请工匠进行粗加工,加工以后蓝钻石重1125克拉,老人去世后,他3个儿子为这钻石大打出手,结果钻石被族长充公,镶嵌在神像前额一个深夜里一个年轻人偷走了钻石,仅仅几个小时就被守护神像的婆罗门捕获,活活打死成为蓝钻石的第一个牺牲者,蓝钻石重新被镶嵌在神像前额上17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用斧头劈死两个婆罗门,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将它攫为已有,并带回了自己的故乡,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割断喉管,蓝钻石不知去向 40年后,蓝钻石落入巴黎珠宝商琼泰弗尼手中,他随即脱手卖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后该珠宝商到俄国做生意,竟被一条野狗活活咬死路易十四对这枚蓝钻石爱不释手,经过再次加工后镶嵌在象征王权的王杖上,取名法国蓝宝可是不久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不明不白死去,路易十四受此打击后也撒手归天法国蓝宝落入蓓丽公主之手,她将钻石从王杖上取下挂在她的项链上,1792年9月3日,在一次偶发事件中,她被一群平民百姓殴打致死法国蓝宝传到路易十六手中,接着一场法国大革命把路易十六和王后送上断头台,法国蓝宝在这场革命中被皇家侍卫雅各斯凯洛蒂乘乱窍取后来法国临时政府清点国府时发现不见了法国蓝宝而贴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宝者处以死刑,雅各斯闻讯后终日不安,精神发生错乱自杀而死40年后法国蓝宝落到俄国太子伊凡手中,为了讨得一妓女欢心,将法国蓝宝拱手相赠,之后另结新欢,对赠宝之事后悔不已,追索时,伊凡一剑刺死妓女,之后不久,在宫中死于非命法国蓝宝从伊凡手中转到女皇加德琳一世手中,女皇想将钻石镶在皇冠上,命人将蓝宝送到荷兰请世上第一流手艺的威尔赫姆佛尔斯进行精心加工,经过精心雕琢法国蓝宝成为现在见到的样子,加工后重444克拉钻石加工好后,钻石匠的儿子不辞而别,将钻石带到英国伦敦,无法交差的钻石匠服毒自杀,以谢女皇,而他的儿子后来在英国也自杀身亡,死因不明英国珠宝收藏家享利菲利浦在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手里以9万美元购得这颗钻石,命名为希望1839年,享利暴死,他的侄子成为希望的新主人,这位钻石主人将钻石置于展厅公展,后来据说他寿终正寝19世界初,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购得希望,但不久莫明其妙地自杀,钻石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死亡哈比布贝购下了钻石,接着转卖给西蒙,之后哈比布贝及其家人在直布罗陀附近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钻石辗转到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希望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麦克林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1947年,海里温斯顿以1500万美元购进希望1958年被海里温斯顿捐赠给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陈列在一个防弹玻璃柜里展示
路易十四,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使法语成为整整两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使自己成为法国史上最伟大、也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
宫廷女官莫特维尔夫人评价说,在公正、仁厚、宽大、自制、严明方面,当代与历代所有的君王都赶不上路易十四。法国贵族学者圣西门伯爵则认为,路易的性情是温和谨慎的,行动与言语都极有节制。包含伏尔泰在内的批评者,把路易十四的晚年错误归咎于骄傲自大,认为他对权势与荣耀的喜好,导致法国社会的贫困与灾难。杜克洛说:“许多市民在他的灵柩经过时,甚至认为不值得去侮辱一番。”
同时代德意志的新教哲学家莱布尼兹评论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后来的文学家歌德称赞说:“他是自然造就的帝王中的完美样本,但是这样做,却使他自身耗竭,且毁掉了模子”。
反对波旁王朝的拿破仑,赞美说:“路易十四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在国际中的一流地位,自查理曼以来又有哪位君王能够与他相比?”(暗示只有自己可与查理曼和路易十四相比)
19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则认为,他是现代国王中最有能力的一位。最后连伏尔泰也颂扬他的统治是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时代”(伟大的时代)。 法兰西的历代君王之中太阳王路易十四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位,作为欧洲绝对君主制的楷模,他的名号代表了一个王朝、一个时代,一种制度。(路易十四只有1/4法国血统,祖母玛丽·美第奇是意大利人,母亲奥地利·安娜是西班牙人,因此我们在他身上能够看到意大利的优雅与艺术气息,西班牙的虔诚与骄傲、法兰西的浪漫与热情。)
路易十四一生丰功伟绩,同时也犯下许多错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位君王呢?德国文学家歌德有句名言,“人的罪恶一般都是受他所处时代的影响,而他的德行才是他自己的。”这句话用在路易十四是身上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国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长度是欧洲第一,执政54年。时间已经注定这不会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朝代。路易十四不仅统一了法兰西的国土与臣民,也统一了政府与政策,在他之前欧洲从来未有一位君王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掌控力,是路易十四将法国打造成了近代意义的统一国家、统一民族。纵观路易十四朝,法国培养并吸纳了无数各个学科上的天才,建造宏伟的宫殿,成立强大的军队,震惊并鼓舞了人类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
路易十四自认为最大的功绩是开疆扩土,他为法国征服了许多领土,当然拿破仑征服了更多,但是没能保留下来,今天法国版图的雏形正是在路易十四时代形成。
除了对外扩张,路易十四对内也可以说政绩斐然,1667年路易十四颁布了《路易法典》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范了上到国王、下至平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法典在当时堪称最完美的法规,其生命力甚至超过了波旁王朝本身,一直沿用到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才被《拿破仑法典》所取代。路易十四一生强调规矩,他严格规定了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在其亲政之后法国再也没有过贵族叛乱。
国王不允许有人以下犯上,同样也不允许有人以上欺下、胡作非为。1665年国王曾指派钦差调查边远地区贵族的作为,并且当众处死了一位鱼肉乡间的伯爵,结果整个法国贵族阶层为之一震。
朝廷上路易十四是严格而英明的领导,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位国王始终事必躬亲,勤于治国,从不曾有过丝毫的懈怠。国王每周工作六天,周日虽是宫廷休息日,也会召集朝会,听取大臣的报告,如果卧病在床,国王则在自己的卧室召开会议,整个法兰西都知道国王是怎样的勤奋。
路易十四乐于倾听他人意见,虽然理论上太阳王是一位独裁者,但是终其一生,路易十四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与听取了大量意见之后的判断。
对于大臣们他总是礼貌有加,并且给予充分的信任。早年路易十四曾经对大臣们说,请你们不断告诉我你们心里的意见,如果我没有接受你们的建议,请不要气馁。这使得路易十四成为了朝廷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对于朝政路易十四始终了如指掌,他知道的永远不比大臣们少,甚至更多。
路易十四注意每一件事情,陆军、海军、宫廷、家务、财政、宗教、戏剧、文学、艺术……除了乐于听取意见,路易十四对于下属也十分严格,他不允许大臣私自做出任何决定,对于大臣的一言一行都严格监督,奖罚分明,从不庇护任何人,尽管大臣们分担了大部分琐碎工作,但是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主要政策都必须由国王亲手制定,路易十四无时无刻不是国家的王。
1664年荷兰驻法国大使就曾经写到,真是令人难以相信,法兰西的年轻君王以何等的迅速、清楚、决断与智慧来办理公事,他以愉快的态度对待他人,以极大的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欧洲没有一位君王能够比得上他。
宫廷里路易十四同样是公正与严明的象征。路易十四十分看重亲情,他是孝顺的儿子,母亲在世时,早晚必定前去请安,他也是仁爱的兄长,慈爱的父亲、祖父、曾祖父。路易十四的一言一行都被看作是宫廷的楷模,整个宫廷也都发自内心的尊敬、服从国王。
纵观波旁王朝前半段历史,宫廷几乎总是乌烟瘴气,充满了阴谋、狡诈、阴暗与暗斗,这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前两位国王亨利四世与路易十三在性格与行为上的缺点。但是路易十四使得宫廷变得单纯化,所有人都以国王为中心,这里真正变成了国王的家,充满了家庭的氛围,路易十四以一个家的主人的身份,对待宫廷里的每一个成员与每一个来到宫廷的客人。
宗教上路易十四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本人厌恶新教,但是他也清楚的看到新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天主教会本生出了问题。路易十四亲政以来就严格整顿教会,甚至不惜对抗罗马教皇,这一时期法国的天主教会可谓焕然一新,天主教重新恢复了在社会中的威望。所有外国的宗教人士都不得不承认,法国天主教会在纪律性与道德上要优于任何其他国家。不过也正因为路易十四在宗教上花费了不少心血,使得他最终不能原谅国内的数十万顽固胡格诺教徒。
后世评价路易十四最大的功绩是在与文化上的推动,确实自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以来,欧洲没有一个王朝像路易十四时代那样拥有如此之多伟大的作家、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家,并且在礼节、时装、思想、艺术上被他国所羡慕模仿,整个欧洲都把巴黎与凡尔赛看作是欧洲文化与修养的中心。
路易十四头戴假发、脚蹬高跟鞋、穿着华丽服饰的形象成为了当时贵族穿戴的标杆。法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主导者,这一优势一直持续到拿破仑时代,正是路易十四向世人展现了法兰西灿烂与绚丽。
这样一位君王曾经一度被臣民看作是凡间的神,作为国王路易十四已经近乎完美。但是在其晚年国家却几乎崩溃。路易十四朝始于军事辉煌胜利,文化灿烂绚丽,巴洛克式的光辉夺目,却终于艺术与文学的衰微,人民贫困疲惫,国家受挫屈辱。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的盛极而衰?路易十四又在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除去国王的尊位,作为个人的路易十四依旧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物,在个人品质上路易十四要优于自己的祖父与父亲,他不像亨利四世那样放荡,也不像路易十三那样孤僻。路易十四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有亲眼见过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在礼节上他是当之无愧的标杆。在对待个人方面路易十四惯于利用自己的风度胜于使用自己的王权,亲朋与朝臣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位君主,并非仅仅因为他是国王。
路易十四一生都行得正、做得正,在人们眼中他是绝对的君王,一言一行都拥有王者风范。对亲人、对朋友、对大臣、对使节他都恪尽义务。在宫廷里他是慷慨的奖赏者、慈悲的惩罚者、公正的宣判者。纵然有时君王的身份使他显得有些冷漠,有些高傲,他曾经对儿子大太子说过,某种程度的严峻,亦是对子民的慈善,一味宽大只会带来更多的罪恶,国王一旦显得软弱,权威将会瓦解,而受罪的终将是下层百姓。(后世的路易十六正是犯了这个错误)
宫廷女官莫特维尔夫人就曾经评价,在公正、仁厚、宽大、自制、严明方面当代与历代所有的君王都赶不上他。法国贵族学者圣西门伯爵则认为,他的性情是温和谨慎的,行动与言语都极有节制。 这里有几则小故事体现了路易十四人格上的伟大。
一次宫廷为前线战争的胜利而庆祝,国王破例邀请了许多中层军官参加庆功宴,宴会上一位军官因为相貌丑陋而受到了小太子妃勃艮第公爵夫人的嘲笑,这位军官无地自容,只好借故向国王表示提前退席。而路易十四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马上走到了女眷群中,对着包括勃艮第公爵夫人在内的所有贵妇人高声说到,夫人们,我觉得这位军官是这里最英俊的人,因为他是凡尔赛宫里最勇敢的军人!
还有一次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一只手,落下终生残疾的军官,抱怨国家给予的退休慰问金太少,国王听闻后马上做了调查,确认这位军官的功勋之后,马上吩咐下人送去了一份双倍的慰劳金。这位军官亲自来到凡尔赛宫感激地说道,我愿为陛下失去另一只手。国王则开玩笑地说道,那我要准备更多的慰劳金了。
最为有名的一次,当小太子勃艮第公爵一家被病魔侵袭,最终家破人亡,而路易十四陷入无比悲痛之时,一个恶毒的传言开始迅速传播。矛头指向了国王的侄子奥尔良亲王菲利普,传言中是这位行事乖张的亲王在自己的化学实验室里,用巫毒之术诅咒着国王的所有子孙,这样这位亲王就能登上王位。很快传言就满城风雨,奥尔良亲王跪倒在伯父面前,请求国王给予自己一个公开公正的审判。
但是国王却扶起侄子说到:孩子,我从来就不相信世间有什么巫毒之术,如果有的话我这个老国王早就被人咒死了。路易十四深知自己的这个侄子虽然放荡不羁,行事乖张,但是绝不是什么野心家,更不是会使用下三滥手段的卑劣之徒。国王在公开场合高调表示相信奥尔良亲王的清白,严肃的声明一定会严惩造谣生事者。很快传言就不攻自破、偃旗息鼓了,奥尔良亲王感激涕零,在路易十四死后鞠躬尽瘁,辅佐年幼的新君路易十五,报答了伯父的公正。(这是路易十四比汉武帝伟大的地方) 但是人无完人,路易十四也有自己的缺点。
他的心智并比不上他的风度,后人评价路易十四智力比不上凯撒,远见比不上奥古斯都,拥有的仅仅是优良的素质。孟德斯鸠就认为,这位君王的心灵远比头脑伟大。
幼年的路易十四因为国家的动乱而未曾受到足够的教育,对于许多国内外的事情,路易十四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其统治早期,个人的注意力与意志力,以及优秀大臣、将领的辅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国王才智上的不足。但是当这些因素都因为其漫长的统治时间而消磨殆尽之时,太阳王的弱点就暴露无遗。早年的成就与周围的谄媚使得路易十四志得意满,他虚荣的像个演员、骄傲的像尊雕像,谨慎与节制逐步被偏执与野心所取代。
如果路易十四了解荷兰人的秉性,他就不会在荷兰几乎要投降的时候那么咄咄逼人,以至于激起了海上马车夫的爱国激情。
如果路易十四像柯尔贝尔那样了解胡格诺教徒在法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他也许就不会那么急于废除《南特敕令》,导致法国工商业损失惨重。
如果路易十四了解英国的国家体制,他就不会在光荣革命爆发后那么积极支持詹姆斯二世,以至于得罪了所有不列颠人。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完全不想与法国为敌,他们也不喜欢来自荷兰的威廉三世,仅仅是因为他们更痛恨詹姆斯二世。但是路易十四却只看到自己的死敌威廉三世戴上了不列颠的王冠,于是乎太阳王天真的认为不列颠已经与自己为敌,殊不知正是自己的支持表哥复辟的行动,才促成了英国的最终参战。
包括伏尔泰在内的许多人都把路易十四的晚年错误归咎于狂妄、自大,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从本质上说路易十四并非自大的人,他在行为上的错误,与其说是性格作祟,不如说是学识不足所致。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将所有的邻国都深深刺伤,不知道自己的所为在外国人看来是无理与傲慢。 另一方面很多事情也并非路易十四能够左右的,虽然黎塞留希望与荷兰联盟对抗英国,但是到了1672年法国进攻荷兰却是大势所趋,换做另一位国王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甚至可以说换做黎塞留也会进攻荷兰)
1685年废除《南特敕令》同样是大势所趋,实际上绝大部分法国人在当时并不觉得国王做错了,仅仅是在副作用逐渐暴露后,才马后炮的觉得路易十四错了。
1701年挑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同样不是路易十四主观上的希望,对于他来说西班牙的王位不接也要接,接了则必定是战争。所以他才会对身边的人说,不论我作出什么决定,我都将受人指责。
路易十四的悲哀在于他的寿命太长了,手中的权力也太大了,以至于他伟大人格中的瑕疵,被手中的无边权力与漫长的统治所放大。
作为个人路易十四几近完美,歌德称赞他是自然造就的帝王中的完美样本。拿破仑评价路易十四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在国际中的一流地位,自查理曼以来又有哪位君王能够与他相比?同时代的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则认为,他是现代国王中最有能力的一位。
路易十四的失败并非他个人的失败,而是绝对君主制的失败,路易十四自己的人生已经向世人表明,在绝对君主制之下,国王的罪恶如何被手中的权利放大,路易十四是国家的最高领袖,唯一的立法者,政府内最高的行政者,军队的最高统帅,还是最高的监察者,宗教的实际最高领袖。(法国教会只在名义上从属于罗马教皇,实际上法国国王才是实际领袖)
国家的所有最高权力都在一个人手中(路易十四相当于兼任总统、总理、三军总司令、最高法官、最高检察官、宗教主管),任何些微的错误都会造成悲惨的结果。
路易十四做的已经称得上最好,他给了法国统一的国家与政府,文化上取得了毋庸置疑的领导地位。同时进行着毁灭性的战争,在建筑与奢侈上的挥霍,沉湎于个人的骄傲,遏制哲学发展,使得百姓变得贫困。
在此我们再一次重申歌德的那句名言,人的罪恶一般都是受他所处时代的影响,而他的德行才是他自己的。路易十四确实犯了很多错,但是与其说是他个人的结果不如说是那个时代与那个制度的必然。今天仍处于太阳王光辉被泽的法兰西,已经学会原谅他为了造就法兰西的伟大而几乎毁灭法兰西的事实,因为太阳王本身已经成为法兰西至高无上时代的代表与标记……
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有一只防弹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颗由62块小钻石装饰着的稀世之宝——“希望”蓝钻石。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希望”蓝钻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钻石王之一。1947年“希望”蓝钻石的标价为 1500万美元,这是它的最后一次标价。而如今,“希望”蓝钻石的价格已远不如此了。自从1947年后,“希望”蓝钻石再没有被拍卖过。1958年,“希望”蓝钻石被占有它的最后一个主人、美国珠宝商海里.温斯顿捐赠给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在该院的珠宝大厅里,“希望”蓝钻石陈列在一个记弹玻璃柜里,与各国帝王加冕礼上用过的珠宝媲美。那幽幽的蓝光仿费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诉说着它那神秘的历史。
“希望”蓝钻石问世于500年前。在鳊基伯那河畔一座废弃的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瞥见一块熠熠闪光的石头。经辩别,竟是一枚顶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粗加工,加工后的蓝钻石还1125克拉。老人去世后,他的3个儿子为这枚钻石大打出手,结果钻石被族长充公,下令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
一天深夜,一个抵不住钻石蓝光诱惑的年轻人偷走了钻石。但仅仅几小时,他就被守护神像的婆罗门捕获,活活被打死,成为蓝钻石的第一个牲牲者。蓝钻石重新被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
17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用斧头劈死两个婆罗门,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将蓝钻石攫为己有。传教士将蓝钻石带回了自己的故乡,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割断了喉管,蓝钻石也不知去向。
40年后,蓝钻石落适应症巴黎珠宝商琼泰弗尼尔手中,他随即脱手,将钻石卖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数年后,琼.泰弗尼尔到俄国做生意,竟被一条野狗活活咬死。
路易十四对这枚蓝钻石爱不释手,经过琢磨,蓝钻石镶嵌在象征着王权的王杖上取下,妈命为“法国蓝宝”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路易十四受此打击后,不久也撒手归天。
路易十四死后,“法国蓝宝”落入蓓丽公主之手。她将钻石从王杖上取下,作为装饰挂在她的项练上。1792年9月3日,在一次偶发的事情中,蓓丽公主被一群平民百姓殴打致死。
“法国蓝宝”由蓓丽公主的宠物变为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珍玩。可是一场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把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东尼送上了断头台。“法国蓝宝”在这场大革命中被皇家侍卫雅各斯.凯洛蒂乘乱窃取。
法国临时政府在清点国库时,发现“法国蓝宝”失踪,于是贴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宝者处以死刑。侍卫雅各斯.凯洛蒂闻读后终日不安,精神发生错乱,最后自杀而死。
“法国蓝宝”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的厄运比巫师的诅咒还要灵验,人们视之为不祥之物。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贪婪的目光盯着它,希冀有朝一日成为拥有它的主人。
“法国蓝宝”从伊凡皇太子手里转移到女皇加德琳一世手里。女皇意欲将钻石镶在皇冠上,于是命人将“蓝宝”送到荷兰,交由堪称世界上一流手艺的威尔赫姆.佛尔斯进行精心加工。经过威尔赫姆.佛尔斯的精心雕琢,“法国蓝宝”被切割成现在见到的样子,它的每个面都闪着诱人的蓝光。加工后的钻生重 444克拉。钻石加工好以后,钻石匠的儿子不辞而别,将钻石带到英国伦敦去了。无法交差的钻石匠服毒自杀,以谢女皇。而他的儿子后来在英国也自杀身亡,死因不明。
英国珠宝收藏爱享利.菲利浦在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手晨以9万美元购得了这颗钻石,命名为“希望”。1893年,享利.菲利浦暴死。他的侄子成为“希望”蓝钻石的主人。这位钻石的主人将钻石置于展厅公展,后来据说他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购得了“希望”钻石,但不久莫名其妙地自杀了。
钻石又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引人不久遇刺而死。
哈比布.贝购下了钻石,接着转卖给西蒙。传来消息说,哈比布.贝及其家人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
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
“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麦克林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
1947年麦克林夫人死后,珠宝商海里、温斯顿用110万美元买下了她的蓝钻石“希望”。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公里,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
1957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蓝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
1958年11月8日,“希望”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蓝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希望”蓝钻石自问世以来,历经沧桑,周游列国,其间,更易的主人有数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蓝钻石并没有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希望,相反,除少数几个人外,其余的主人屡遭厄运,甚至命丧黄泉。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人们尚未所知的神奇的力量呢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