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重量划分:在钻石颜色、净度和切工等级相同的情况下,钻石的重量越大,等级越高,价值也会越高。
2、按切工划分:由高到低可分为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五个等级。
3、按净度划分:由FL/IF(完美无瑕/内部完美无瑕)至I(有瑕疵)。I级净度代表内含物能以肉眼辨析。
4、按颜色划分:钻石的颜色分为无色和彩色。无色钻石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彩钻则不分等级。
钻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鉴定标准:
衡量一颗钻石稀有性品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即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标准。这个标准由GIA(美国宝石学院)创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
钻石的4C分级是钻石好坏的评定标准,一颗钻石的好坏要综合:克拉重量(Carat)、净度(Clarity)、颜色(Colour)和切工(Cut)四个方面来判断。一克拉以上是属于稀有,愈大的钻石他的稀有度就越大,1克拉的钻石价值从2万元-10万元人民币不等,主要是因为钻石的4c标准不同,价格就不同。
1、钻石颜色(Colour)是指钻石的无色程度。
大多数珍贵钻石来说,其颜色鉴定标准取决于它的无色程度。 一颗不含杂质且结构完美的钻石就像纯净的水滴一样,是没有颜色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2、钻石净度(Clarity)是指其无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的程度
每颗钻石有内部的特征,称为 “内含物”, 在钻石表面的则称为“表面特征”。对钻石净度的评定,包括了对上述特征的数量、大小、可见度、类型、位置和其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的鉴定。尽管世上没有绝对完美无瑕的天然钻石,但净度越高的钻石,价值越高。
3、钻石切工
从原石到成品钻石,需要复杂的工序和精湛的切割技艺。只有经过精心雕琢的切磨比率、对称性和打磨抛光,才能完美展现钻石独有的璀璨光芒。切工(Cut)对于钻石的外观和价值至关重要,并且是4C标准中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鉴定标准。
4、钻石克拉重量
钻石越大, 其稀有程度越高。因此,钻石的价格会随着克拉重量的增加而上升。
扩展资料
钻石要1克拉以上才保值,一克拉的以上是属于稀有,愈大的钻石他的稀有度就越大,1克拉的钻石价值从2万元-10万元人民币不等,主要是因为钻石的4c标准不同,价格就不同。在消费者预算固定,且讲求性价比的前提下,大小比净度来的重要。
钻石的大小可以看到并展示出来的,而颜色与净度在手上不容易看的到。而相对于颜色和净度来说,颜色更重要,因为颜色更容易肉眼可见,净度分级,是在十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外部特征下完成的。
针对钻石标准的取舍,中国和美国市场有一定的差异。美国是更注重大小,不太注重净度与颜色。而中国市场会出现,净度要好一点,大小可以迁就要小一点。
参考资料:
P级钻又称为I级钻。P级钻以下一般不作为宝石用钻,所以一般只分到P级,不再分P1、P2、P3,P级是钻石净度的最低级别。
钻石的净度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对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进行分级。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分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物或存在瑕疵。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扩展资料
GIA钻石净度级别
1、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
2、内无瑕级(IF)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3、极轻微内含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4、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5、微内含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6、内含级(I) 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4C (钻石评价标准)
—钻石净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