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霓裳羽衣含咒语

Ai绘画霓裳羽衣含咒语,第1张

Ai绘画霓裳羽衣含咒语

中国女人,山水,抽象绘画,禅意,艾米索尔风格,轻抽象封面艺术,简单矢量艺术,中国当代艺术,色彩渐变,粉彩调色板,分层形式,异想天开的动画,风格空灵抽象

不是。忆长安是一首古琴曲,伴随舞蹈演奏,而霓裳羽衣曲是一首古代乐曲,所以忆长安舞蹈不是霓裳羽衣曲。忆长安是唐朝时期的音乐作品,属于琴曲范畴,而霓裳羽衣曲则是汉朝时期的乐曲,属于乐曲范畴。在唐朝时期,忆长安广泛流传,被许多文人墨客和音乐家所传诵和演奏。而霓裳羽衣曲则是汉朝时期的乐曲,内容描绘了女娲补天和仙女下凡的传说,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经典之一。

  五色缎带 幻彩银纱 金丝彩带 无极丝 天蚕丝带 云龙绸带 七彩罗刹 缚神绫 九天仙绫 彩虹 流云 碧波 秋水落霞 晃金仙绳 此最相思 红缨枪 曲尖枪 锯齿矛 乌金三叉戟 火焰枪 墨杆金钩 玄铁矛 金蛇信 丈八点钢矛 暗夜 梨花 霹雳 刑天之逆 五虎断魂 飞龙在天 青铜斧 开山斧 双面斧 双钺 精钢禅钺 黄金钺 乌金鬼头镰 狂魔镰 恶龙之齿 破魄 肃魂 无敌 五丁开山 元神禁锢 护灭魔 青铜短剑 铁齿剑 吴越剑 青锋剑 龙泉剑 黄金剑 游龙剑 北斗七星剑 碧玉剑 鱼肠 倚天 湛卢 魏武青虹 灵犀神剑 四法青云 铁爪 天狼爪 幽冥鬼爪 青龙牙 勾魂爪 玄冰刺 青刚刺 华光刺 龙鳞刺 撕天 毒牙 胭脂 九阴勾魂 雪蚕之刺 双短剑 镔铁双剑 龙凤双剑 竹节双剑 狼牙双剑 鱼骨双剑 赤焰双剑 墨玉双剑 梅花双剑 阴阳 月光 灵蛇 金龙双剑 连理双树 祖龙对剑 折扇 铁骨扇 精钢扇 铁面扇 百折扇 劈水扇 神火扇 阴风扇 风云雷电 太极 玉龙 秋风 画龙点睛 秋水人家 逍遥江湖 细木棒 金丝魔棒 玉如意 点金棒 云龙棒 幽路引魂 满天星 水晶棒 日月光华 沧海 红莲 盘龙 降魔玉杵 青藤玉树 墨玉骷髅 松木锤 镔铁锤 八棱金瓜 狼牙锤 烈焰锤 破甲战锤 震天锤 巨灵神锤 天崩地裂 八卦 鬼牙 雷神 混元金锤 九瓣莲花 鬼王蚀日牛皮鞭 牛筋鞭 乌龙鞭 钢结鞭 蛇骨鞭 玉竹金铃 青藤柳叶鞭 雷鸣嗜血鞭 混元金钩 龙筋 百花 吹雪 游龙惊鸿 仙人指路 血之刺藤 黄铜圈 精钢日月圈 离情环 金刺轮 风火圈 赤炎环 蛇形月 子母双月 斜月狼牙 如意 乾坤 月光 别情离恨 金玉双环 九天金线 柳叶刀 苗刀 夜魔弯刀 金背大砍刀 雁翅刀 破天宝刀 狼牙刀 龙鳞宝刀 黑炎魔刀 冷月 屠龙 血刃 偃月青龙 晓风残月 斩妖泣血

  男性角色佩带:

   名称 说明 装备等级

  方巾 普通人常带的帽子 0

  布帽 布制,普通人家使用的头冠 10

  面具 用皮制的面具,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20

  纶巾 真丝织成的白色头巾,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30

  缨络丝带 红色的缨络结成的丝带,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40

  羊角盔 以羊角为装饰的盔,有非常强的防御力 50

  水晶帽 水晶制成的帽子,因为坚硬,有相当强的防御力 60

  乾坤帽 天下名冠,暗藏乾坤玄机,有相当强的防御力 70

  黑魔冠 魔王妖王常戴的冠帽,有相当强的防御力 80

  白玉龙冠 高贵雅致的冠帽,镶有上等白玉精雕之飞龙图案 90以上

  女性角色佩带:

   名称 说明 装备等级

  簪子 女孩子们喜欢的簪子,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0

  玉钗 用玉制成的钗,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10

  梅花簪子 因簪子外端有梅花形状而得名,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20

  珍珠头带 珍珠结成的头带,非常好看女性饰品,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30

  凤头钗 雕刻着凤头的金钗,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40

  媚狐头饰 狐眼嵌着宝石的狐头帽,魔女们喜爱的头饰 50

  玉女发冠 仙女常带的头环,有相当强的防御力 60

  魔女发冠 魔女们常带的头环,可以起到非常强的防御作用 70

  七彩花环 用七彩神花编成的花环,可以起到极强防御的作用 80

  凤翅金翎 以凤翅和凤翎编织而成的金丝头环,有极强防御的作用 90以上

  男性角色使用:

   名称 说明 装备等级

  布衣 普通的布衣,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0

  皮衣 用兽皮制的皮衣,防御力较布衣要好的多 10

  鳞甲 用铁鳞制成的铠甲,有相当的防御力 20

  锁子甲 胸部是铁环,如铁锁加身,防御力相当不错 30

  紧身衣 紧身的皮衣,非常轻便,有不错的防御力 40

  钢甲 用精钢制成的铠甲,防御能力较强 50

  夜魔披风 来自阴间的披风,隐隐透出神秘的幽冥气息 60

  龙骨甲 以龙骨制成的宝甲,有惊人的防御力 70

  死亡斗篷 魔王妖王梦寐以求的防具,非常有价值 80

  神谕披风 受到神谕祝福的银色披风,带有灵动之气 90以上

  女性角色使用:

   名称 说明 装备等级

  布裙 普通的布裙,女子用,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0

  丝绸长裙 用名贵丝绸制成的长裙,女子用,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10

  五彩裙 五彩绵制成的裙子,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20

  龙鳞羽衣 用龙鳞制成的羽衣,有相当的防御力 30

  天香披肩 瑶台玉女穿的披肩,有相当的防御力 40

  金缕羽衣 用金丝缝制的羽衣,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50

  霓裳羽衣 非常美丽的羽衣,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60

  流云素裙 相传是织女用流云织成的裙子,有很非常的防御力 70

  七宝天衣 所谓天衣无缝,上有七宝华文,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 80

  飞天羽衣 相传以玉女飞天时所着衣装,受到天地精华的凝炼 90以上

  布鞋 布缝制的鞋子,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0

  牛皮靴 牛皮缝制的靴子,速度和防御作用都比较强 10

  马靴 皮制的马靴,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20

  侠客履 非常强的鞋,速度和防御作用都属上品 30

  神行靴 非常轻便的靴子,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40

  绿靴 绿水晶制成的鞋子,防御作用非常的强 50

  追星踏月 由于鞋上有云月图案而得名,有不错的防御力 60

  九州履 天下名履,有非常不错的防御力和速度 70

  万里追云履 可在任何地形疾走的神履,有不错的防御力 80

  踏雪无痕 包蓄地之灵气,穿之幻影如风,踏雪无痕 90以上

  腰带 一条普通的腰带,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0

  缎带 高级丝绸制成的腰带,能起到不错的防御作用 10

  银腰带 银制的腰带,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20

  水晶腰带 佩带在腰间的水晶腰带,能起到不错的防御作用 30

  玉树腰带 玉树之丝绦制成的腰带,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30

  琥珀腰链 用琥珀制的腰链,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40

  白面狼牙 白色的神镜片,可束在腰间,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40

  乱牙咬 神铁制的腰箍,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50

  魔童大牙 巨大的魔牙,系在腰间能起到极强的防御作用 50

  攫魂铃 来自阴间的魔铃,佩在腰间,能起到极强的防御作用 60

  双魂引 来自阴间的宝物,可以佩在腰间,能起到极强的防御作用 60

  兽王腰带 兽王曾使用过的腰饰,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70

  百窜云 神秘的缎带,系在腰间能起到较强的防御作用 70

  八卦锻带 暗藏八卦玄机的腰带,能起到极强的防御作用 80

  圣王坠 相传为伏羲遗物,戴在腰间能起到极强的防御作用 80

  幻彩玉带 以集天界灵气之幻彩宝玉制成,有强大的护佑作用 90以上

  护身符 一块护身符,佩带在身上有一定法力作用 0

  五色飞石 仙人炼制的饰品,佩带在身上有极强的法力作用 10

  珍珠链 一串珍珠,佩带在身上有一定法力作用 20

  骷髅吊坠 皮绳上吊着一个骷髅,佩带在身上有一定法力作用 30

  苍魂珠 据说珠里附有魂魄,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30

  江湖夜雨 流传于中土的奇异饰物,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40

  九宫坠 以九宫制成的坠子,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40

  荧光坠子 有荧光的宝石,佩带在身上有相当强的法力作用 50

  高速之星 神秘的项圈,来历至今无人知晓 50

  风月宝链 名家制成的精致饰品,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60

  八卦坠 以八卦制成的饰物,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60

  碧水青龙 龙形环状可戴在项部,有相当的法力作用 70

  鬼牙攫魂 来自阴间的饰物,佩带在身上有较强的法力作用 70

  万里卷云 据说是大禹留下的宝物,佩带在身上有极强的法力作用 80

  疾风之铃 来历不详的神秘饰物,佩带在身上有极强的法力作用 80

  七彩玲珑 串有七彩玲珑的珍珠,集海之灵气,给予佩戴者祥瑞祝福 90以上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8]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参考资料:

中秋节_

  古代女子发饰多种多样, 有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篦等。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长发,笄为古代男女用来插定绾起的头发或弁冕的。“弁”为古代冠名。“冕”即皇冠。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簪:是笄的发展,同样起固定发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纹饰,雕刻成植物(花草)、动物(凤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并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与簪主要区别在于簪是作成一股,钗则作成双股。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钿: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扁方: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形制与作用与汉人妇女髻上的扁簪类似。清代贵族妇女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装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发髻使其不散落下来。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初是把真头发分成两把,依靠扁方来固定。到了晚清“两把头”改成青缎制作,安在头顶上,这时与“两把头”与真头发连接梳成头座的工具也是扁方。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于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梳篦:古代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梳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齿部,梳子的齿粗而稀,篦子的齿细且密。梳篦多为木制或竹制以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

  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妇女出嫁时也可佩戴。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汉桓帝时,京城洛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这些流行妆起自外戚梁冀的夫人,后来风行全国。女人们在仿效流行妆时常爱添油加醋。如城中流行高髻,则四方高一尺;城中流行广眉,则四方眉长半额;城中流行宽袖,则四身披一整匹长布。

  汉魏以前,没有关於宫廷时装的记载。南朝时,宫廷中出现了宽袖热,后妃宫女都以宽袖式的宫装为美。直到隋、唐,宫中宽衣长袖仍是后妃宫女们喜爱不已的样式。和宽袖在南朝盛行相比美的是窄袖衣盛行於北朝,并逐渐在隋唐时产生影响,进入了隋唐后宫,甚至在唐初到盛唐时期,宫中对窄袖衣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宽袖。

  南朝讲求节俭的皇帝提倡窄袖衣,但隋唐盛世宫中女子喜好窄袖完全出於新奇刺激,标新立异。窄袖衫在北朝中是男子的服饰。大唐盛世的开元、天宝年间,富贵优裕、无所事事的宫中女子们以穿北朝男装为时尚,一时间,窄袖衫广为盛行。当时,妃嫔宫女竞相骑马游乐,胡服衫便於骑马,因而极为雍容华贵、骄弱美丽的宫中女子们所喜爱。盛唐时期是个豪情激越的时代,宫中美人们纷纷放弃红装而好戎装。她们身穿男式的圆领袍衫,彩边窄袖,头裹头,足登软靴,顾盼生情中颇为洋洋自得。盛唐以前的宫廷女子骑马外出时穿的是「幂瞝」。幂瞝是一种遮蔽全身的全装衣服。宫人们骑著马,身穿幂瞝,以免被路人窥视。隋以前的北朝宫人就曾身穿幂瞝,骑马出宫,唐朝初年,宫女们骑马出宫,也是这一套装束。到了武则天时,幂瞝不再在宫中盛行,代之以一种状似雨笠的帷帽:帽檐下黑网至颈,用来遮挡面目。唐玄宗时,宫中女子们改戴胡帽,或者头戴头,或乾脆不戴帽子,所谓靓妆露面,无复蔽障,身上穿的是一身窄袖圆领的胡服男装。安史之乱后,宽衣长袖又在宫中盛行。秦以前的女子服饰是衣、裳相连。秦始皇时始令制作女式短衫。唐朝时宫人的服饰一般是上身衫襦,下身长裙。盛唐风气开放,宫中美人们穿上了开至半胸的窄袖和宽袖短衫。中国宫廷中女子们的裙子也是种类繁多,丰富多采。隋到唐初时,宫中风尚窄式衣裙。盛唐时裙式日益宽大、裙上折裥密布,飘动感加强。当时宫中裙子的色彩大多为红、黄、绿鲜艳的原色。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最爱穿的便是黄裙。

  武则天的女儿安乐公主是位放荡的女子,生活侈糜,衣饰上花样百出。安乐公主拥有两件百鸟裙,是罕有旷世珍品。百鸟裙是采集百鸟的羽毛,由宫中尚衣局组织工匠精制而成。百鸟裙色彩灿烂,五光十色、变幻莫定,十分迷人。隋炀帝是位多情多才的皇帝,他设计了一种花笼裙,样式美观,宫女们非常喜爱。花笼裙是用丝织成的,又薄、又透明,上面绣有花鸟图案。

  唐代宫廷中的后妃宫女都喜欢肩搭披帛,披帛上绣著各式花卉。披帛和披肩在中国宫中出现较早,起码在秦代就有。秦始皇曾令宫女们身披浅黄银沧飞云帔。唐玄宗开元年间,风流多情的玄宗皇帝曾颁下诏令:宫中二十七世妇和宝林、御女、良人在随侍和参加后宫宴会时,都须身披绣有图案的披帛。唐代宫女们在端午节时,也要披较为华丽的披帛,称为奉圣巾或续寿巾。

  宋代宫中时兴窄袖,但宽衣长袖仍然被视为是豪华的标志。宋代后妃的礼服是宽衣大袖,日常生活则是穿便装窄袖。宋代宫女的时装服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身窄袖短衫襦,下身是拖地长裙,一种是窄袖长衫,外套对襟背子。上衣的领子在宋以前大多是交领、右衽,宋时普及对襟式。裙装在宋时以多褶为美。多褶裙,唐时即已盛行,宋代裙褶更多更密,称为「千褶裙」。宋理宗时,宫中时兴前后不缝合的拖地裙,称「赶上裙」。背子是在中单加长而产生的。中单腋下缝合,下面有交带,而背子则腋下不缝合,长到脚面,没有交带。

  明代宫女的冠服沿袭宋代,紫色、团领、窄袖、遍刺折枝小葵花、珠络缝金带红裙。明宫中盛行一种比甲,是从元宫中继承而来。比甲创於世祖皇后,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两侧开叉的地方各缝两个襟扣(比甲,式样如现行的马甲、背心)。比甲便於骑马,前胸后背既得保暖,臂肘活动又有余地。明代后妃宫女的常服便是宽袖衫外罩比甲。霞帔是明代皇后、嫔妃的常服。大衫霞帔是衫和霞帔的配套服饰,衫为**,霞帔为深青色,上面织有金云霞龙纹,有的或绣或铺翠圈金,外饰珠玉坠了。

  明代后妃宫女喜爱穿自己设计的新鲜时装。熹宗张皇后心灵手巧,用白绫配新桑色绫,制成鹤氅式新衣,称为霓裳羽衣。明崇祯时,宫女们竞效周皇后以穿素白色的纱衫为美,用半透明的白纱衫衬出里面的红袙腹,极富魅力。明末宫女爱穿海天霞色衫子,似白微红,雅中微艳,十分迷人,连宦官也很喜爱。

  武则天的女儿安乐公主武则天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她弄死的安静思公主,一个是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后的女儿

  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巊珞圈,豆绿宫涤双鱼比目玫瑰配,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至于究竟是哪十八种,历来说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在这十八种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经演变,像钺,原是古代的一种大斧,现在却变成一种小巧兵器,有刃有钩,双手可各持一个,如子午钺。

  看样子,您是要写古代文啊,推荐一本书吧《花间十六声》作 者: 孟晖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讲的就是古代的山水屏风,首饰衣着,化妆用品,家室摆设,以及其他,完全和你的心里,情况限制,推荐至此,但愿可以帮助你。

  

参考资料:

http://wwwmythrrorcom/bbs/dispbbsaspboardID=40&ID=812

好。

1、拍摄效果:据部分用户反馈,该工作室拍摄效果不错,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创意构思。

2、设备和技术:该工作室拥有较为先进的摄影器材和后期制作设备,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和操作。

道教音乐汇演标志。标志中的水墨痕迹取自道教乐谱《玉音法事》中的曲线造型。曲线象征道教音乐的飘渺和天道的圆味,配上四方的方形线框,勾勒出天圆地方、天地一气的化境。水墨加上两个小圆点是传统八卦图形的变形,象征着音乐汇演与道的交汇。

道教音乐汇演是由香港蓬瀛仙馆发起、每年一届的道教音乐活动。汇演从2001年起每年在香港、台北等城市举行。自第五届主办权移交中国道教协会后,汇演更在中国各个省县举行。每届举办方都会邀请来自各地的道教团体进行表演。

目录 1 第一届道教音乐汇演(2001‧香港) 11 11月18日表演曲目 12 11月20日表演曲目 2 第二届道教音乐汇演(2002‧台北) 21 表演曲目 3 第三届道教音乐汇演(2003‧北京) 31 表演曲目 4 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04‧新加坡) 41 表演曲目 5 第五届道教音乐汇演(2005‧广州) 51 5月21日表演曲目 52 5月22日表演曲目 6 第六届道教音乐汇演(2006‧成都) 61 表演曲目 7 第七届道教音乐汇演(2007‧香港) 71 表演曲目 8 第八届道教音乐汇演(2008‧南昌) 81 表演曲目 9 第九届道教音乐汇演(2009‧武汉) 91 表演曲目 10 第十届道教音乐汇演(2010‧金坛) 101 表演曲目 11 第十一届道教音乐汇演(2011‧广州) 111 表演曲目 12 第十二届道教音乐汇演(2012‧香港) 121 表演曲目 13 第十三届道教音乐汇演(2013‧上海) 131 部分演出曲目 14 第十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14‧兰州) 141 部分演出曲目 15 第十五届道教音乐汇演(2015‧昆明) 151 表演曲目 16 第十六届道教音乐汇演(2016‧吉林) 161 表演曲目 17 第十七届道教音乐汇演(2017‧西安) 171 表演曲目 18 第十八届道教音乐汇演(2018‧青城山) 181 表演曲目 19 参考资料 第一届道教音乐汇演(2001‧香港)

第一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1年11月18日和20日分别在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次汇演由香港蓬瀛仙馆、香港道乐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与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主办。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河北省道教协会经乐团、台湾高雄文化院国乐团、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香港道乐团以及香港北区文艺协进会参加了演出。演出期间,还特别安排了六位道内外学者(黄信阳、蔡文、曹本冶、刘红、黎志添、王忠人)回答现场观众提问,使观众有机会面对面地、直接地与学者们交流,令观众有一种亲身参与的感受。而未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可在网上观看即时转播。

11月18日表演曲目 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澄清韵》、《大赞韵》、《三宝香》、《洒净头》、《拜玉皇诰》 台湾高雄文化院:《序曲》、《文化院院歌》、《清水祖师传奇》、《天堂在人间》、《圣诞祝寿歌》、《四季红》 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一锭金》、《将水》、《法筵开启赞》、《下水船》、《叹文》、《慢澄清》 河北省道教协会经乐团:《太极韵》、《小赞韵》、《云乐歌》、《返魂香》、《慈尊赞》 香港道乐团:《仙家乐》、《忏悔文》、《五供养》、《瑶台赞》、《祝寿赞》

11月20日表演曲目 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澄清韵》、《太极韵》、《小赞韵》、《七宝赞》、《拜斗姥诰》 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一锭金》、《将水》、《法筵开启赞》、《下水船》、《叹文》、《慢澄清》 香港道乐团:《仙家乐》、《忏悔文》、《五供养》、《瑶台赞》、《祝寿赞》 河北省道教协会经乐团:《青虚韵》、《三宝韵》、《三宝词》、《白鹤飞》、《双吊挂》

第二届道教音乐汇演(2002‧台北)

第二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2年6月28在台北指南宫举行。 这次汇演由台北指南宫、高雄文化院、凤山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主办。香港道乐团、台湾凤山镇南宫圣乐团、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道乐团、新加坡大士伯公宫《道德经》唱诵团、台湾高雄文化院国乐团、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台北指南宫道乐团参加了演出。

表演曲目 合诵:《道德经》(第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八十一章) 香港道乐团:《双吊挂》、《五声佛》、《忏悔文》、《五供赞》 凤山镇南宫圣乐团:《殿前吹》、《霓裳曲》、《宫廷舞曲》 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道乐团:《一锭金》、《将水》、《百家春》、《单吊挂》、《叹文》、《跑马韵》 高雄文化院国乐团:《文化院院歌》、《晚皈依》、《清水祖师传奇》、《圣诞祝寿歌》、《天堂在人间》、《感恩歌》 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三宝词》、《倒卷帘》、《幽冥韵》、《悲叹韵》、《送化赞》 台北指南宫道乐团:《天官赐福》、《香箓曲》、《迎仙客》

第三届道教音乐汇演(2003‧北京)

第三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3年3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为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太上老君诞辰纪念其中一项活动。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及香港蓬瀛仙馆合办。演出团体包括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高雄市文化院国乐团、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新加坡大士伯公宫《道德经》唱诵团、香港道乐团、茅山道院道乐团、苏州姑苏仙乐团及山西绵山宗教乐团。汇演翌日,中国道教协会邀请一众演出者及部分北京道教学者到北京白云观参与座谈会,一同讨论有关道教音乐文化和演出的话题。

表演曲目 合诵:《道德经》(第一章、第八十一章) 香港道乐团:《五供赞》、《三宝词》 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步虚韵》、《幽冥韵》、《三炷香》、《混元赞》 绵山宗教乐团:《混元赞》、《道祖赞》 高雄市文化院国乐团:《道乐清奏》、《谨奉礼》 茅山道乐团:《茅山卫灵咒》、《啸咏朱陵府》、《茅山颂》 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拜天皇》、《百家春》、《澄清韵》、《返魂香》 苏州玄妙观姑苏仙乐团:《将军令》、《碧桃花》

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04‧新加坡)

第四届道教音乐会于2004年3月7日在新加坡嘉龙剧院举行。

这次汇演由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及香港蓬瀛仙馆主办。新加坡道教总会、新加坡杨桃园城隍庙理事会、新加坡四马路九天玄女宫、新加坡淡滨尼联合宫、新加坡大士伯公宫理事会、新加坡洛阳大伯公宫协办。演出团体包括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江苏茅山道院道乐团、香港道乐团、澳门道教协会道乐团、台湾高雄文化院道乐团、台湾南投玉皇宫道乐团、新加坡道乐团及新加坡大士伯公宫《道德经》唱颂团。汇演圆满结束后于3月8日在新加坡海皇歌剧院举行庆祝晚会。

表演曲目 合诵:《道德经》(第一章、第八十一章) 香港道乐团:《天尊韵》、《二泉映月(苏南道韵)》、《五声佛》 澳门道乐团:《慈航真人赞(观音赞)》、《太乙真人赞》、《十供养》 中国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道曲联奏:《山坡羊》、《净秽咒》、《三宝赞》、《乙字大开门》、《五方安镇》、《三皈依》、《望妆台》、《小开门》、《安龙奠土》、《小过堂》 高雄文化院道乐团:《清水祖师传奇》、《天堂在人间》、《圣诞祝寿歌》、《观世音菩萨》、《庆神歌》、《感恩歌》 中国茅山道院道乐团:《茅山颂》、《弥罗诰》、《茅山卫灵咒》 台湾南投玉皇宫道乐团:《迎仙客》、《三尊赞》、《三上香》、《结彩人间》 新加坡道乐团:《送化赞》、《一点红》、《木鱼‧小棠曲》、《仰启咒》、《万神朝礼》

第五届道教音乐汇演(2005‧广州)

第五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5年5月21日和22日分别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奏大厅和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及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广州三元宫及香港蓬瀛仙馆承办。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圆玄学院、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台湾高雄文化院、台湾南投县玉皇宫、广州市道教协会、上海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协办。演出团体包括上海道教乐团、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成都青羊宫道教乐团、广东省道乐团、新加坡道乐团、台湾高雄文化院国乐团、台湾南投玉皇宫国乐团、香港道乐团和香港至和道教中乐团。是次汇演是历届汇演中参演团体最多的一次,共十个团体,三百多位表演者。21日的演出持续了2小时。22日中午主办单位设宴宴请表演者和嘉宾并颁发纪念品。

5月21日表演曲目 广东省道乐团:《一锭金》、《木本经》、《小开门》、《清静经》 台湾南投玉皇宫国乐团:《大三宝赞》、《步虚》、《将军令》 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山坡羊》、《三皈依》、《小开门》、《净秽咒》、《安龙奠土》、《小过堂》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仙乐神曲(一)》 香港道乐团:《五声佛》、《小赞》、《祝寿赞》 上海道教乐团:《玉芙蓉》、《曲牌联奏》 台湾高雄文化院国乐团:《观世音菩萨》、《三清胜境》 成都青羊宫道教乐团:《南清宫》、《宫廷乐》、《下水船》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山乐神曲(二)》 新加坡道乐团:《迎銮接驾》、《太极韵》、《开天符》

5月22日表演曲目 上海道教乐团:《玉芙蓉》、《曲牌联奏》 香港至和道教中乐团:《祭》、《二泉映月》 广东省道乐团:《太极神韵》、《一锭金》、《三召请》、《迎仙客》 香港道乐团:《太极韵》、《吊挂》、《祝寿赞》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仙乐神曲(一)》 台湾南投玉皇宫国乐团:《迎仙客》、《大三宝赞》、《三尊赞》 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四景》、《乙字大开门》、《三宝赞》、《五方安旗》、《龙灯调》 新加坡道乐团:《马队吹》、《太上道祖颂》、《三清礼赞》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仙乐神曲(二)》 台湾高雄文化院国乐团:《纪世升平序曲》、《清水祖师传奇》、《太虚引》 成都青羊宫道教乐团:《大赞》、《二朗神》、《开坛符》

第六届道教音乐汇演(2006‧成都)

第六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6年8月26日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为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的其中一项活动。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四川省道教协会、成都市道教协会及香港蓬瀛仙馆承办。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台湾高雄文化院、香港道乐团、上海城隍庙、武当山道教协会、青城山道教协会、成都青羊宫和成都碧洞道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演出团体包括新加坡道乐团、高雄文化院道乐团、香港道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青城山仙乐团及成都青羊宫道乐团。是次汇演历时两个多小时。

表演曲目 新加坡道乐团:《步云颂》、《云乐歌》、《玉皇宝诰》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迎仙客》、《祝香赞》、《春景融和》 青城山仙乐团:《青城雅韵》 高雄文化院国乐团:《祈福》、《迎宾曲》、《卜卦调》、《大道歌》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仙乐神曲》 香港道乐团:《道祖小赞》、《道风遗韵》、《天尊韵》 成都青羊宫道乐团:《小救苦引》、《八卦赞》、《二泉映月》

第七届道教音乐汇演(2007‧香港)

第七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7年11月20日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举行,为罗天大醮期间的一项活动。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与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香港蓬瀛仙馆承办。上海市道教协会、广东省道教协会、青城山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江苏茅山道院、西安八仙宫、山西绵山介休道教协会、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澳门道教协会、香港道乐团协办。演出团体包括香港至和道教中乐团、香港道教联合会经乐团、新加坡道乐团、澳门道乐团、香港道乐团、深圳凤凰女子合唱团、茅山道乐团、青城山仙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广东省道教协会道乐团、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山西绵山大罗宫经乐团及西安八仙宫经乐团,共十二个团体,是过去以来历届汇演中参演团体最多的一次。整个汇演历时近三小时。

表演曲目 香港至和道教中乐团:《天后传奇》 香港道教联合会经乐团:《供天小赞》、《祝寿赞》 新加坡道乐团:《圣号韵(一)称扬「太乙救苦天尊 」》、《圣号韵(二)称扬「福生无量天尊」》 澳门道乐团:《萨祖吊挂》、《玉皇赞》 香港道乐团与深圳凤凰女子合唱团:《倒卷帘》 茅山道乐团:《茅山颂》、《卫灵咒》 青城山仙乐团:《青城仙韵》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雀经》、《道韵》 广东省道教协会道乐团:《一锭金》、《清静经》、《三召请》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神功》、《武当经乐舞:紫气祥瑞》 山西绵山大罗宫经乐团:《混元宗法》、《道和谐》 西安八仙宫经乐团:《三尊赞》、《文辞》

第八届道教音乐汇演(2008‧南昌)

以「天籁仙韵颂和谐」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道教音乐汇演于2008年11月15日在南昌江西艺术剧院举办。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香港蓬瀛仙馆、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承办。香港道乐团、北京白云观、湖北省道教协会、江西省道教协会、江西省道教协会、南昌市道教协会、新加坡道教总会、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台湾中华道教总会草山乐坊、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协办。演出团体包括香港道乐团、台北草山乐坊、新加坡道乐团、武汉长春观经乐团、北京白云观经乐团、深圳凤凰女子合唱团和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乐团。汇演时长约两小时。

表演曲目 武汉长春观经乐团:《太极‧八卦‧十方韵》、《玄门晨诵》、《酒静韵》 台北草山乐坊《霓裳羽衣曲》、《道情(渔樵耕读)》、《一炁吐青莲》、《祝中华》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乐团:《小开门│乙字大开门》、(联奏)《鄱湖渔歌》(笛子与乐队)《步虚》、《安龙奠土》 香港道乐团与深圳凤凰女子合唱团:《韵‧腔 ‧赞》、《倒卷帘》、《道德经》(第一章) 北京白云观经乐团:《金光咒》、《玄蕴咒》、《净天地咒》、《玉皇心印妙经》 新加坡道乐团:《吉祥锣鼓》、《天尊韵》、《香赞》、《三宝词》

第九届道教音乐汇演(2009‧武汉)

以「大道之音‧中华同乐」为主题的第九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9年11月1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剧院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和湖北省道教协会主办。武汉长春观和香港蓬瀛仙馆承办。武汉长春观经乐团、武当山道教经乐团、北京白云观经乐团、茅山道院经乐团、苏州姑苏仙乐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新加坡道乐团、香港道乐团、湖北省宗教研究会、《大道》编辑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协办。演出团体包括新加坡道乐团、江苏茅山道院经乐团、香港道乐团、武汉音乐学院东方神韵合唱团、武当山道教经乐团、武当山道教功夫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苏州姑苏仙乐团、北京白云观经乐团和武汉长春观经乐团。

表演曲目 新加坡道乐团:《磬鼓和鸣》、《祝香神咒》、《双吊挂韵》 茅山道院经乐团:《黄庭韵》、《喜客泉》 武当山道教功夫团:《武当仙乐神曲(一)》 香港道乐团与武汉音乐学院东方神韵合唱团:《韵‧腔 ‧赞》、《孚佑帝君(吕祖)心经》、《道德经》(第一章) 北京白云观经乐团:《天尊韵》、《万神朝礼》 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道情》、《小三皈依》、《迎仙客》 苏州姑苏仙乐团:《二泉映月》、《将军令》 武当山道教经乐团:《开天符》 武当山道教功夫团:《武当仙乐神曲(二)》 武汉长春观经乐团:《颂长春》

第十届道教音乐汇演(2010‧金坛)

以「道坛清韵‧中华和风」为主题的第十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0年11月6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体育馆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和江苏省道教协会主办。金坛茅山乾元观和香港蓬瀛仙馆承办。新加坡道乐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香港道乐团、陕西白云山道乐团、山东崂山太清宫道乐团、湖北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苏州姑苏仙乐团、金坛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协办。演出团体包括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陕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香港道乐团、南京艺术学院爱唱合唱团、山东崂山太清宫道乐团、湖北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新加坡道乐团和苏州姑苏仙乐团。合共十个团体为4000多名观众进行两个半小时的演出。

表演曲目 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倒卷帘》、《元峰四曲》、《道情》(与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团联合演出) 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香赞》、《曲牌联奏》、《欢喜年》 陕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祈福保安》 香港道乐团:《忏悔文》、《道德经》第一章(与南京艺术学院爱唱合唱团联合演出) 山东崂山太清宫道乐团:《小赞》、《下水船》、《喜悦调》 湖北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仙乐神曲》 新加坡道乐团:《白鹤飞》、《九皇大帝赞》 苏州姑苏仙乐团:《将军令》(粗吹打)、《百花园》

第十一届道教音乐汇演(2011‧广州)

以「道通神州‧和谐广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1年12月10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香港蓬瀛仙馆、广东圆玄道观和广州纯阳观承办。花都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广州市道教协会、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香港道乐团、广东道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浙江乐清市道教协会经乐团、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四川德阳玉皇观天音国乐团和武当道教功夫团协办。演出团体包括广东道乐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香港道乐团、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浙江乐清市道教协会经乐团、武当道教功夫团和四川德阳玉皇观天音国乐团。另有由武警文工团国家二级演员邓容以女声独唱形式演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创作的诗歌《和之美‧人之愿》。

表演曲目 广东道乐团:《迎仙韵》、《清静经》 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万象巍巍》 香港道乐团:《倒卷帘》 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祈福保安》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炼度》 浙江乐清市道教协会经乐团:《道坛莲花》、《呈供》 四川德阳玉皇观天音国乐团:《大赞曲》(全真正韵)

第十二届道教音乐汇演(2012‧香港)

以「道通天地、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2年8月11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三号球场举行,同时为香港道教界庆回归十五周年活动。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香港道教联合会及香港蓬瀛仙馆协办。演出团体包括香港道乐团、澳门道乐团、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武当道教功夫团、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和新加坡道乐团。

表演曲目 香港道乐团:《木本经》、《祝寿赞》 澳门道乐团:《玉皇赞》、《礼斗组曲》 台北松山慈惠堂国乐团:《大三宝赞》、《迎仙客》 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祈福保安》 武当道教功夫团:《武当仙乐神曲》 新加坡道乐团:《竹水游》、《太极韵》、《解厄咒》

第十三届道教音乐汇演(2013‧上海)

以「神州神韵」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3年11月8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上海市道教协会主办。上海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上海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承办。新加坡道教总会、澳门道教协会、陕西省道教协会、湖北省道教协会和上海老庙黄金有限公司协办。演出团体包括新加坡道乐团、香港道乐团、澳门道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北京白云观经乐团、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苏州道教仙乐团及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这是首次向大众市民公开售票的道教音乐汇演。是次汇演持续约两个半小时。

部分演出曲目 北京白云观经乐团:《澄清韵》、《三皈依》、《洒净韵》 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开天符》、《悲叹韵》 新加坡道乐团:《叹文》 陕西佳县白云山道教经乐团:《祈福保安》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香偈》 苏州道教仙乐团:《将军令》

第十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14‧兰州)

以「玄音秦声西北风」为主题的第十四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4年12月14日在兰州金城剧院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香港蓬瀛仙馆、兰州市道教协会和兰州白云观承办。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甘肃省道教协会、兰州市文化局、兰州市旅游局及甘肃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演出团体包括香港道乐团、武汉大道观经乐艺术团、西安八仙宫经乐团、西安城隍道乐团、武当山武术团和兰州白云观道乐团。

部分演出曲目 西安八仙宫经乐团:《瑶坛设像》 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西安鼓乐》 武汉大道观道乐团:《玄门乐舞—祈太平》、《道教手印—天尊出巡图》、《玄门鼓乐—鸭子上架》 武当山道教武术团:《武当内家功夫》 兰州白云观道乐团:《混元赞》 香港道乐团与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合唱团:《倒卷帘》、《道德经》(第一章)

第十五届道教音乐汇演(2015‧昆明)

以「仙乐缥缈‧春城飞花」为主题的第十五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5年10月11日在昆明云南艺术剧院举行。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昆明市道教协会、昆明市真庆观、香港蓬瀛仙馆承办。云南省道教协会协办。演出团体包括香港道乐团、宁夏洪广营三清观道乐团、成都道教音乐艺术团、武当道教功夫团、上海道教乐团、云南昆明真庆观道乐团和苏州姑苏仙乐团。本届汇演持续约3小时。

表演曲目 香港道乐团与香港蓬瀛仙馆经生:《三清宫》、《祝寿赞》 宁夏洪广营三清观道乐团:《澄清韵》、《老君赞》 成都道教音乐艺术团:《南清宫》、《道德经》(第一章)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太极道(一)》、《万年欢》、《澄清韵》、《小赞》、《三皈依》 上海道教乐团:《天人共赞》、《献供偈》 云南昆明真庆观道乐团:《天官赐福》 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武当太极道(二)》 苏州姑苏仙乐团:《二泉映月》、《将军令》

第十六届道教音乐汇演(2016‧吉林)

以「玄天清韵‧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6年9月26日在吉林市人民大剧院举行,为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的其中一项活动,亦是首次在吉林市举办道教音乐演出。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吉林市道教协会和吉林市玄帝观承办。吉林省道教协会协办。演出团体包括上海城隍庙道乐团、吉林省道教经乐团、武当山武术经乐团、香港道乐团、宁夏洪广营三清观道乐团及苏州姑苏仙乐团。

表演曲目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龙腾虎跃》、《雀经》 吉林省道教经乐团:《玉芙蓉》、《拜香》、《长白鼓韵》 香港道乐团与香港蓬瀛仙馆经生:《五供赞》、《祝寿赞》 武当山武术经乐团:《武当太极道》 宁夏洪广营三清观:《澄清韵》、《老君赞》 武当山武术经乐团:《玄天雷韵》 苏州姑苏仙乐团:《碧桃花》、《将军令》

第十七届道教音乐汇演(2017‧西安)

以「丝路仙乐‧长安古韵」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7年11月15日在西安市举行,为中国道教协会(西安)第二届道教文化艺术周其中一项活动。 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西安市道教协会承办、支持单位为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协办单位包括陕西省道教协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西安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香港道乐团、西安道教各宫观。演出团体包括中国琴学研究室、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团、香港道乐团、武当山功夫团、明圣宫道乐团、白云山道乐团、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西安八仙宫经乐团、鼓博士打击团、西安善乐合唱团。

表演曲目 《大唐六骏》: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礼赞诸神》:西安八仙宫经乐团 《阳关三叠》: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团 西安鼓乐《青天歌》: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 《祈福保安》:白云山道乐团 《道在人间》:徐子崴、西安善乐合唱团 《天尊出巡图》:明圣宫道乐团 《太极仙乐》:武当山功夫团 乐诵《道德经》第一章:香港道乐团、西安善乐合唱团 《全真之路》主题曲:狄景元、冯景灏、于景一、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团 《问道终南山》:刘景花、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团 《洒净》:鼓博士打击团、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团

第十八届道教音乐汇演(2018‧青城山)

第十八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18年10月10日在青城山举行,为戊戌年成都青城山罗天大醮系列活动。这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四川省道教协会协办、成都市道教协会、青城山道教协会承办。演出团体包括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太平道乐团、成都市道乐团、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中国武当功夫团、苏州道教姑苏仙乐团、海南玉蟾宫道乐团。

表演曲目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太平道乐团:《蟠桃请仙》 成都市道乐团:《剑胆琴心》、《南清宫》、乐诵《道德经》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风入松》、《雀经》 海南玉蟾宫道乐团:《百鹤》、《神仙曲》 中国武当功夫团:武当功夫 苏州道教姑苏仙乐团:《玉皇颂》、《将军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118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