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焦作回族的,“五一”一家四口去苏州五天,请安排线路、住宿、餐饮

我是河南焦作回族的,“五一”一家四口去苏州五天,请安排线路、住宿、餐饮,第1张

旅游景点简介:

拙政园:位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交通:游1、2、5线,2、3路拙政园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门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免费杜鹃花节、荷花节。

开放时间:8:15-17:30

狮子林:位于城东北的园林路23号,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教师中峰神僧而创建的。狮子林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珑众多、出神入化,形似狮子起舞,被誉为“假山王国”,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誉。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建筑有“立雪堂”、“卧云室”、“指柏轩”、“问梅阁”等。

提醒:可与苏州民俗博物馆、钱币博物馆同游。沿园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园。

交通:游1、2、5线,2、3、4、40、70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是苏州城的标志性景观,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苏州在春秋时是吴国的首都,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虎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曾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评价虎丘的特色时,曾提出:“九宜”之说,称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

现园内主要景观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剑池、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车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花会、庙会。

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末年被刘恕所得,扩建后改名寒碧山庄,时称“刘园”。光绪初年,官绅盛康买下此园,吸取苏州各园之长,重新扩建修葺,改名为留园。

留园共分中、东、西、北4个景区,景区间由700多米长的曲廊连接,长廊两壁上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人称“留园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墙漏窗,图案精美。从花墙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别有情趣。

交通:游1、2线,1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费提供“吴歈兰薰”表演。

开放时间:7:30-17:00

西园寺: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

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本名归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惊叹不已,堪称杰作。

西花园的放生池同样引人入胜,池内有很多鱼和鳖,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还有一只三百多岁的大鼋,只有在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交通:游1、2、3线,6、10、11、17路可达。

门票:25元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枫桥边,始建于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大雄宝殿右侧有一口日本友人送来的铜钟,它是1906年由小林诚义等一批工匠铸成的。此钟一式共铸两口,一口在日本馆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提醒:可顺路游附近的枫桥、铁铃关等景点。

交通:乘游3线、3、6、9、17、21、31、301路车枫桥站下。

门票:15元/人,陈列馆门票5元/人,联票价格为20元/人,登钟楼敲钟5元(3下)。

网师园: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宅园。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罢官后建的一座宅院,自誉藏万卷书,取园名“万卷堂”,自号“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墅,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网师”是渔夫、渔翁的意思。全园面积5400平方米,由东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园和西部的内园三部分组成。园内主要景观有:轿厅、大厅、梯云室、月到风来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国庭院“明轩”,就是以该园的“殿春”庭院为蓝本设计建造的。

网师园最特别的是夜花园部分,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古筝、笛子等曲艺节目轮流在花园中不同的厅堂演出。由于表演有中国江南特色,环境又是著名的苏州园林夜景,对游客了解吴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极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沧浪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池馆。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的假山与园外的池水于一体,在假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复廊,廊壁开有花窗,透过漏景,沟通内山外水。据说全园有108种花窗样式,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

沧浪亭在假山东首最高处,上刻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手书“沧浪亭”3字。建筑风格古朴,结构形式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两旁石柱上有石刻对联一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怡园:位于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绪年间富绅顾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园。东部原为明朝尚书吴宽的旧宅,西部为顾氏扩建。东西两部间用一道复廊相隔,复廊墙壁饰有花窗,从花窗中看东、西两面的园景,格外幽深曲折。

交通:游1、4线,1、8、9、20、21、38、46、68、101、102、103路可达。

门票:15元,军人持证免费。

盘门:位于苏州古城墙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盘门三景”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城楼。

现存的瑞光塔为北宋砖塔,塔高432米,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发现珍贵文物。1963年,在第一层塔壁内发现木佛两尊,第三层塔心内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间砖刻题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层塔心砖龛内发现舍利宝幢、观音、如来铜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纸金书的经卷共100多卷,为五代至北宋时文物。

交通:游2、5线,7、30、701路到盘门景区站下。从人民路上的泰华商厦向西200米亦可到达盘门景区。

门票:25元,免费提供评弹表演。

开放时间:8:00-16:45

娱乐:

苏州乐园被誉为“东方迪斯尼”,它具有国际现代游乐高科技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兼备的特点。置身其中,既能领略缤纷绚丽的欧美风采,又能感受自然浑厚的东方情调,中西文化精粹如清风袭面,让人耳目一新。

苏州的观前街、十全街历经数年修葺完善,业已成为集娱乐、餐饮、观光、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街,如今是海内外游客苏州之行的必游之地。

餐饮: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等。苏州小吃亦闻名天下,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得月楼”和“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等物美价廉,比较适合大众消费。苏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嘉馀坊、凤凰街、干将路和石路金门商市美食街等。

交通:

苏州南、北、西几个汽车站每天日间都有高速大巴开往上海,北站最多,平均20分钟一班,票价26-30元,车程1小时20分左右。上海下客站有恒丰路、沪太路、徐家汇虹桥路、浦东白莲泾等地,建议在购票时询问清楚,选择离自己目的地近的车站。

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单价18元,5公里后,加收50%空驶费。等候时间5分钟免费,超过5分钟,每5分钟折合1公里。23:00后,车费(起步价)含增加30%。苏州部分景点分布在小巷中,汽车不能直接到达门前,此时三轮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三轮车起步价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车时,每人每小时5元。

苏州的景点比较集中,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访古探幽,您一定能沉醉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在火车站东侧的平门桥一带有许多租车店,大致价格为:4小时内2元,5-6小时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证及押金。

住宿:

如果你是自驾车旅游,天平山附近以及太湖沿岸有不少豪华别墅,价格也便宜,一般一幢双层别墅每日租金大约在400—600元之间。

当然对那些希望省钱的旅游者来说,要找一家干净、便宜的招待所也相当容易,在市区的大街上随处都能找到100元左右的“标间”。例如地处五卅路的体育局招待所就比较舒服。

购物:

到苏州购物,旅游纪念品首推苏绣,苏州的刺绣工艺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中国的四大名绣。苏州的碧螺春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还有苏州的宋锦、桃花坞木刻年画、苏扇等,都是当地的特产。此外苏州豆腐干也是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妨买些回去与家人分享。

苏州的观前街是一条闻名中外的集娱乐、餐饮、观光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并有观光游览车(每位1元)行驶街头。阊门外的石路和新区内的淮海街也是有名的商业街区,此外,十全街是旅游纪念品一条街,皮市街是花鸟市场,虎丘路和火车站前是婚纱和摄影器材一条街,都是购物好去处。

渭塘镇何家湾的“中国珍珠城”是个很大的珍珠交易集散地,可在苏州火车站乘83路公交车直达,也可乘12、84路公交车到达。

出游提示:

特色菜:鲃肺汤 白汁鼋菜 碧螺虾仁 松鼠桂鱼 西瓜鸡

特产:碧螺春茶 采芝斋糖果 宋锦 苏式糕点 苏式蜜饯 苏式糖果 苏绣 太仓肉松 太湖银鱼 桃花坞木刻年画

提醒:苏州的景点大都在17:30以前就关门了,节假日也不例外,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合理安排时间。

苏州地区旅游节庆:

·西山太湖梅花节 3月1日—10日

·虎丘花会 3月—5月

·拙政园杜鹃花会 3月—6月

·角直水乡服饰文化节 4月

·南浩街神仙庙会 5月

·拙政园荷花节 7月—8月

·虎丘庙会 9月—10月

·中国丝绸旅游节 9月20日—25日

·苏州天平红枫节 11月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 12月31日23时起

阊门是古苏州城门之一,同时也是 苏北人心中的移民圣地 。苏北地区,简单说是江苏以北,依据部分学者的定义, 一般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其范围大致为明、清时的淮安府和扬州府 。在苏北地区的家谱中,大多记载其祖先由苏州迁移而来,提及具体的地点,又多指苏州阊门, 如施耐庵、郑板桥等家族家谱记载都是来自于苏州阊门 。其后,一些地方志也采用此说。

迁移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其一,朱元璋强制移民说。 如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载:“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败至身虏,明主积怨,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这种说法当是最可靠的说法,虽然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曾将苏州富民迁往濠州,也即后来的凤阳,但在兴建中都以后,又陆续迁移一批,其中也包括苏州。

其二,各种传说。 如吴必虎《《 历史 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一书记载苏北移民故事:“听老辈说,苏州人北迁的原因是江南有麻蜂螯人,被螯即死,人们只好向北逃,直到过了长江才没得事。”这种说法可信度当然不高,类似的还有自然灾害影响等等。

不过苏州阊门之说,至少是清中后期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在近代,才广为流传开来 ,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当然, 所谓苏州阊门,大概也仅是移民的聚集地之一,且因阊门所在靠近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所以逐渐成为苏北人的祖籍地。

根本原因,就是洪武赶散!当初,张士诚入主苏州,轻徭薄赋,尊绅重文。所以,城内百姓对他还是比较拥护的。朱元璋破城后,认为苏州人协助张士诚抵抗,罪大恶极!由此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课重税,二是将壮劳力迁至苏北苦寒之地。由此也照成苏州有一个不同于他处的习俗:冬至大过年!因为,迁往苏北的人口,每年农忙完毕,沿路乞讨回苏会亲。大约都是在冬至前赶回苏州。故此,那一日,姑苏城内,哭声震天!

明洪武年间,天灾大水,苏北平原一片汪洋,人畜俱绝矣。朱元璋命富庶苏州将阊门一带百姓强制迁赶至苏北平原,插草为田(用草杆在地里播上,做好草杆标识,这块儿地就是你家的了),安置百姓。所以苏北平原大部分人的先祖来自苏州阊门。

周氏一汝南堂

娼门,这个地方好啊,许多人都愿意去

盐城建湖东桥村大多都姓乔,家族族谱上记载盐城乔氏来自因为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一代迁至苏北建湖,到现在已经繁衍生息20多代,乔氏在建湖又分庆丰镇东桥村,和恒济镇的南桥村,建湖乔氏最有名的也就是出生在东桥村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家谱中写着从阊门迁出的这些人祖上,大多与明初的“洪武赶散”事件有关。

苏北大量的现存家谱中记载着其先祖是明初,而且无一例外地称苏州阊门人,没有具体的街巷。其实“苏州阊门”只是个地域概念,自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建筑阖闾大城以来,阊门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

隋炀帝开挖江南运河(大运河江南段)以后,阊门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道。之后成了康熙、乾隆皇帝南巡的必经之地,《红楼梦》里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其原因而言,乃是其水陆要冲的交通地位决定的。

明清时期,这一带更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阊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南码头”、“北码头”、“万人码头”等 历史 地名,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地名,却承载着这个地区的 历史 ,传递给后人的信息是它昔日的辉煌。

洪武初年,阊门的交通地位已经确立。朱元璋打下苏州后,生怕苏州百姓不服他统治,即所谓“大族相聚为逆”,于是,便想到了用大规模迁徙移民之法。

一方面可以削弱苏州百姓结派抱团,与朝廷为敌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苏北地区因战乱而丧失的劳动力。苏州百姓历来恋家,当然不愿远离家乡去苏北,于是强硬的“赶散”就不可避免。所有被送往苏北各地的人,都是从阊门码头启程的,背井离乡时最后看到、也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巍峨的阊门城楼,在越行越远的当口,这是苏州留给这些被“赶散”人的最后记忆,也是永恒的记忆。

在到达新的栖息地生活后,会口耳相传地告诉他的子孙们,不要忘祖———苏州阊门是你们的祖先呆过的地方。

于是,后人在编修家谱、族谱时,就把他们的始祖定为苏州阊门人。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让他们的祖先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

那什么是“洪武赶散”呢?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

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 这就是 历史 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 洪武赶散 ”。

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或“红巾赶散”、“红军赶散”。

兜转六城门,是苏州的一句老话。

六城门中,最热闹繁华的要数阊门,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称它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明朝中叶,苏州出了个有名的才子唐寅(伯虎),他的家,就住在离阊门不远的桃花坞廖家巷一带,读一读他写的一首诗,可以领略当年阊门的繁华: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数百年前的繁华/

阊门是苏州建造得最为宽阔高大的一座城门,它的位置处在城西稍偏北。古人把天地分为八个方位,分别和天上的八路天风相通,这路天风,是最重要的,叫做阊阖风。

由于通天气,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所以就起名叫阊门。而且,吴国的战略目的是与楚国争雄,故而又叫破楚门。在城门上建有高楼阁道,巍峨雄丽,高悬“气通阊阖”四字大匾。

早在唐朝,苏州的物产和经济就在全国首屈一指,因为靠近运河,阊门就自然而然发展为苏州最繁华的地段,远远超过了城里。

阊门最兴盛的时代,当属明清时期。

那时,从运河边的铁岭关向西一直到吊桥,是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集散地之一,人口总数达到近百万。各色店铺、茶楼、酒肆、饭馆、货摊,比比皆是,应有尽有。

可惜,阊门昔日的繁华断送在一场罪恶的大火中。太平军东进时,溃败的清军将领马德昭在逃窜时纵兵点火,从浒墅关直到阊门,绵延20多里,四野焦土,一片废墟。

由此,阊门元气大伤,苏州的商业中心开始向城内发展,先是西中市,逐渐往东,民国以后,才有了观前街的崛起。

直到抗日战争前夕,苏州主要的金融机构和商号还在西中市一带,至今仍能找到当时颇为 时尚 的西式店面建筑外墙,一座座矗立着,给这段让人渐远渐去的 历史 留下了抚古思今的新话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西中市:

西中市:隐约可见的民国风情

走进阊门,面前是一条街。这条街叫西中市,长约453米,宽约14米,今天看来,有点破旧,有点杂乱,但也透出一种原生态的市井风情来。

在 历史 上,这里是进城的主干道、主河道。大约在清末民国初,许多商号就集中在这条街上。这些商号纷纷造房子,于是就占河道,店挨着店,给西中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清代这条街是绸庄林立,一旁的德馨里,从咸丰时期开始,就是官方金库出入的代理机构。1860年太平天国进入苏州前,清政府命令,烧毁城外的商业区。极盛一时的阊门大街,随之变成一片焦土。

而后,清政府在原来的大街上,修了一条三米来宽的小路,就是现在的“西中市”。

苏州素有“金阊门银胥门”的说法,民国时期,苏州城的24家钱庄,有20家就集中在西中市。区域内有“雷允上老店”、“老中国银行大楼”等31座民国建筑。银楼、药材店,也都大量集中在这里。

五十年代以后,这里的繁华慢慢淡去。

西中市老街,属于阊门 历史 街坊,阊门一直是苏州最繁盛之地。

阊门 历史 上称得上颠峰时期的,至少曾有过两次。一次是明中叶到清中叶,一次是清末民初到30年代前期。第二次的颠峰,便是以西中市,在民国时期的辉煌为主。

西中市的第一条巷,叫专诸巷。一般人都认为,这里因为住过春秋时刺客专诸,后来此地形成了巷,人们就叫了此名。

专诸巷

西中市的东头,南面一条巷叫吴趋坊,至少在晋代已是代表性的街道。据说唐寅的父亲,在这吴趋坊口开了家酒楼,这里当年也是黄金地段。

吴趋坊

吴趋坊口往东,再走不过七八步路,是一座不起眼的桥,这里是苏州城内,三横三竖河道网络中,第一横河和第一竖河的交汇处,这条第一直河上,架着的一座水泥桥,外貌极其普通,却是大名鼎鼎。

东汉时,因为有个大户人家,皋伯通住在附近,此桥就叫成了皋桥,直到今天。

皋桥

一条有特色的街,以其原有的素丽,穿过 历史 尘埃,展示在世人面前。许多人将西中市列为观赏苏州旧城风貌的一个免费景点。

/苏北移民:“阊门寻根”的 历史 由来/

在苏北的泰州兴化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

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细数这些人的家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先祖,和许多今天生活在苏北的人的先祖一样,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迁徙至苏北的。

史料记载,600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赶散”,使得数十万江南百姓自苏州阊门迁移至苏北。背井离乡600多年,寻根问祖便成了这些昔日江南人后裔的夙愿。

“洪武赶散”是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事件,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苏北江淮地区的经济,遂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

不过从移民在苏北的分布和数量来看,移民们都是阊门人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苏州阊门和移民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京杭大运河是近代交通发展以前沟通南北的唯一水道,所以出阊门、入大运河,是苏州向北去水路的最佳路线。

由于移民们要过江,所以必须走水路。在苏北平原调查时,移民的后裔也多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从水路来,有的地方至今还留有正月初二祭船神的习俗。

由于阊门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官方也就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的驿站设局驻员。办理有关移民的一切公务。

旧时寺庙往往又是“慈善机构”,阊门外除寒山寺外还有几座大寺院,也就有条件和可能接待和临时安置来自苏、松等五府众多的被迁之民。

阊门一带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迁民的集中之地。成了他们惜别家乡的标志。从苏南迁往苏北的人们,寄居他乡,不少人想回乡又回不得,只好把离别阊门时潸然泪下的情景用各种方式留传给后代,聊解思乡之情。

天长日久,苏州阊门的故事逐渐丰满,有枝有叶,在苏北平原广为流传。

因为过去没有说明自己是那个镇,那个村,所以大家一起集合到一个地点阊门,从这里迁徙到各地,所以祖宗留下的家谱都是从阊门迁徙而来的道理。

王氏三槐堂苏州阊门世隔百年又回到这片土地。

2023苏州网师园元旦夜晚开放吗

不开放的。开放时间:7:30~17:00(10月21日~次年4月20日)

交通指南

景点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十全街阔家头巷11号(点击进入导航)

交通指南线路番号:529(原29路)

停靠:太湖东路、吴中交警大队、嘉宝花园、吴中房产中心、吴中东路、汽车南站、汽车南站北、南园桥北(杰特曼宾馆)、木杏新村、网师园、第一人民医院西、双塔、醋坊桥观前街东、市立医院东区东、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齐门、平齐花苑、平门东、平四路(火车站)、惠济桥、清塘新村、塔影河桥、蒲庵路、虎阜大桥、虎丘、观景新村东、工艺美院、西园路东、苏州农学院、西园路西、新庄新村北、新庄立交、黄家庄、自由村、白洋湾、宝玛数控、长青、养鱼场、黄花泾、保丰、航海仪器厂、朱家庄、浒新路、浒墅关

线路番号:游2(原游2路)

停靠:虎丘、虎阜大桥、清塘西路、塔影河桥、清塘新村、惠济桥、平四路(火车站)、平门东、平齐花苑、齐门、市立医院东区、市立医院东区东、醋坊桥观前街东、双塔、第一人民医院西、网师园西、南林饭店、三元坊、工人文化宫、市实验小学、盘门景区北、新市桥南、解放新村、友新新村、桐泾公园西(下行无)、唐寅园

线路番号:931(原31路)

停靠:新庄立交(嘉业阳光城)(东侧)、新庄新村北、闻钟苑、来凤桥、三元新村、狮山桥东、附二医院(体育中心)、彩虹新村、彩香新村(行政服务中心)、三香新村、三香公园、姑胥桥、会议中心、市立医院本部、市民政局、网师园、木杏新村、南园桥北、汽车南站北、汽车南站东、南环桥(北侧)

线路番号:55(原55路)

停靠:越溪、蓝缨学校、文正学院、国际教育园(工职院)、国际教育园(旅游财经校)、国际教育园(建设交通校)、苏州学院(吴中区行政中心)东吴外国语学校、彭泾、大龙江桥、红庄、澄湖路(S半岛)、吴中汽车站、吴中商城、东吴塔、吴中区人民医院、南门二村、团结桥东、南环新村(汽车南站西)、汽车南站北、南园桥北、木杏新村、网师园、第一人民医院西、双塔,醋坊桥观前街东、市立医院东区、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齐门、汽车北站、梅花新村、洋泾塘、南巷、宋泾桥、宋泾桥北、陆慕、大富豪、相城区医院、相城区行政中心西、相城区行政中心、澄阳路、中兴桥、依云桥、阳澄湖东路、徐庄

线路番号:202(原2路)

停靠:火车站西、平门东、平齐花苑、齐门、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市立医院东区东、醋坊桥(观前街东)、双塔、第一人民医院西、网师园西、木杏新村、竹辉宾馆、桂花公园、觅渡桥北、里河新村、东振路西、娄葑人才市场、黄天荡新村、苏大附中、葑谊新村东、娄葑镇政府、群力村、企鸿路、群星路、群星一路、群星二路、群星三路、通达路、塘南村、独墅湖村、东方大道南环批发市场

线路番号:204(原4路)

停靠:[下行]东方大道南环批发市场、独墅湖村、塘南路、通达路、群星三路、群星二路、群星一路、群星路、企鸿路、群力村、娄葑镇政府、独墅苑、园区燃气厂、苏桐路西、欧莱雅、欧尚、夏园新村、苏大东校区、葑门换乘站南、葑门、苏州饭店、网师园北、第一人民医院西、双塔、醋坊桥(观前街东)、市立医院东区、接驾桥西(恒孚银楼)、宋仙洲巷、中医院儿童医院、爱河桥、上塘街;[上行]上塘街、广济桥(西侧)、爱河桥、中医院儿童医院、宋仙洲巷、接驾桥西(恒孚银楼)、市立医院东区、醋坊桥(观前街东)、双塔、第一人民医院西、网师园北、苏州饭店、葑门、葑门换乘站南、苏大东校区、夏园新村、欧尚、欧莱雅、苏桐路西、园区燃气厂、独墅苑、娄葑镇政府、群力村、企鸿路、群星路、群星一路、群星二路、群星三路、通达路、塘南路、独墅湖村、东方大道南环批发市场

线路番号:47(原47路)

停靠:经贸学院东、经贸学院北、医药科技学校、学府花苑、苏州卫生学校北、福运路、前范村、友新公交首末站、教师新村、友联二村、福星路、友新新村南(下)、友联新村北、盘溪新村、新市桥南、盘门景区北、东大街、三多巷、三元坊(十全街西)、南林饭店、网师园、苏州饭店、葑门、葑门换乘站南、苏大东校区、欧尚(下)、欧莱雅公司(上)、职业技术学院、星都街、苏茜路东、师惠坊、四季家园、国际大厦、国际大酒店、沁园小区、凤鸣街南、红枫林、国际博览中心、华池街北、星湖街北、九龙医院、园区行政中心东、旺敦路、会心街、湖东邻里中心北、南施街北、园区第二实小北、园区三中北、苏胜路、津梁街南

线路番号:501(原401路)

停靠:上塘街、石路南(下行无)、南浩街(下行无)、阊门横街、皋桥、接驾桥西、市立医院东区、醋坊桥(观前街东)、双塔、第一人民医院西、网师园北、苏州饭店、葑门、葑门换乘站南、机场路西、东振路西、杨枝塘东、华东装饰城、东兴路、姜家桥(广本本旺)、长浜村、斜港大桥、姜庄、尹中路、郭巷、郭巷街道、通达路、郭巷大桥、国泰新村

线路番号:511

停靠:葑门换乘站、葑门、苏州饭店、网师园北、市民政局、市立医院本部、会议中心、三香公园、三香新村、彩香新村(行政服务中心)、彩虹新村、新城花园酒店、滨河路、一汽维修站、馨泰花园北、玉山公园、新升新苑北、新升西出口、万枫家园、向阳路、科技创业园、珠江社区服务中心、珠江路南、谢巷、凤凰山、木渎古镇、木渎人民医院、木渎严家花园、灵岩山

地缘政治紧张簇拥金价上行

2014年8月11日交易价到2585元左右,黄金首饰302元左右,投资黄金2655元,回收2503元,典当行回收价格只有215元以下,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

鄙视广告,鄙视某些助纣为虐的知道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28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