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曾被诅咒的珠宝饰品有哪些?

世界上曾被诅咒的珠宝饰品有哪些?,第1张

四十岁的女人最有魅力,温柔含蓄,顾全大局。一举一动,无不散发出成熟的气息,对于成熟的男士来说,这是致命的吸引力。对成熟的女人而言,虽然更加看重内在,但是外在的穿搭也是永远的必修课。只要你还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你就永远不会放松对自己外在的修饰。而一些饰品可能会让人觉得你“老土、掉价”,你却并不知道。因此我们选了九种最让你掉价的饰品给你了解,充实你作为成熟女人的资本。

一、非天然红玛瑙

玛瑙以红色为最佳,不媚俗也不失时尚,本是成熟女性的良配。但是最近几年,很多不法商人将石料染色,冒充天然,让很多人上当购买。

非天然的红玛瑙颜色艳丽均一,外表瑕疵较多,仔细观察普通人也可以分辨。但是有部分人因为缺乏基础常识,戴着假红玛瑙而不知,别人看破也不会点破惹你不快,但对心中的形象暗暗减分。亲爱的女士,这种饰品不要戴。

二、染色水晶

我们都厌恶染色,特别是有些染色也太不走心了,当我们傻吗?!这些水晶通常比较“艳”,遇到要十分注意,如果买下来还佩戴,出门可就十分尴尬了

除了”过于艳丽“这一容易判别的手段,还可以观察水晶裂隙处是否有染色剂堆积的迹象,如果有,染色的概率就十分大。染色水晶有时看起来更加好看,但掩盖不了它劣质的底子,所以这种染色水晶还是不要佩戴。

三、石英岩玉

这类石头的经常被商家当做和田玉售卖,甚至冒充高档翡翠,从而高价销售。石英岩玉本质上和沙子里的石头没什么区别,只是被商家炒起来了,很多人拿着玉去开证,最后结果都是石英岩玉,可见其泛滥。

石英岩玉因为被热炒,现在也被认为是一种玉,低档玉。虽然它具有玉的美感,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没什么价值的石头。石英岩玉没“油性”,颗粒十分均匀,可以通过这两点做一个简单的辨别。这种玉没有什么价值,最好不要佩戴。

四、大理岩

和石英质玉一样,大理岩也经常被冠以“老货”“祖传”的名号,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有诱惑性的。

这类石头的辨别,需要打光看结构,并没有简单直观的鉴别方法。因此大家遇到类似的玉石,特别是号称“祖传”的,一定要注意。佩戴的话虽然可以以假乱真,但还是不要戴这种玉,影响气质。

五、人造猫眼石

猫眼石是一种名贵珠宝品种,10克拉以上的高品质猫眼石可价值百万美元。因此,引得诸多不法商家绞尽脑汁的造假。常见的有石英石猫眼、电气石猫眼、透辉石猫眼等等。这些高仿的猫眼石,它们的质地看上去会比较粗糙,反射光不清晰,色质方面也不如真正的猫眼石纯正,价值更是相差几百上千倍。

人工猫眼石在弧形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而天然猫眼石仅一条;用放大镜观察人工猫眼石的两侧,可见六边形蜂窝状结构;同时人工猫眼石比天然猫眼石的硬度低。

六、施华洛世奇水晶仿品

前几天在上海举办的维密秀上,价值百万美元的施华洛世奇秀服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它的闪耀与魅力。

施华洛世奇水晶,颜色艳丽,晶体通透,在阳光下还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火彩,受到很多女性的青睐。实际上,施华洛世奇水晶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后天人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价值,施华洛世奇水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独一无二的切割工艺和极具匠心的设计。因此,施华洛世奇水晶依然是市场上的宠儿。然而,国内的大量号称是施华洛世奇水晶的饰品,其实大多数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如果你已经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小女生,这种饰品戴上去真叫一个大写的尴尬。

七、冰翠

冰翠,我们一般戏称为“啤酒瓶底”,在曝光之前,不知道让多少人上当。现在如果你戴着一件“冰翠”,那真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这个骗人的把戏,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不会上当,更不用说佩戴了。

八、金砂石

金砂石最喜欢出现在旅游的路上,很多店家声称这是天然的,甚至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产自马鞍上的一种天然石头。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金砂石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石头,使用水晶砂加入金属成分熔炼而成。旅游时戴着玩玩也是可以的,但平常的时候,这种仿制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够彰显你的品位的。

1 希望之星——世界第四大蓝钻。1668年一名印度奴隶声称这块112克拉的石头是枚蓝宝石。旅行家兼商人Jean Baptiste Tavernier买了它,后来又卖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望之星目前价值25亿美元,传说希望之星是一颗被诅咒的钻石

2 金色陛下——世界上最大的加工钻石,重达 54567克拉,1986年发现于南非的Premier矿山。起初它被认为是一颗丑陋的棕色钻石。 Gabriel Tolkowsky 将它 收下,经过一系列的测试Gabriel 将钻石切割,结果令人惊讶,这颗未命名的钻石竟然如此美丽。直到1997年这颗钻石献给泰国国王庆祝他加冕50 周年,才被命名为金色陛下。

3 库利南——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后来经切割、琢磨成许多大小不一的钻石,最大者被镶嵌在英皇的权杖上,号称“非洲之星”。

4 神像之眼——世界上最神秘的钻石,关于它的来历无人知晓,唯一的线索只剩下它的名字,神像之眼。佳士得公司描述它为一颗完美无瑕的大钻石,它被一名匿名买家收购,并消失了好些年。在更改了好几次的拥有者,1979年Laurence Graff先生购买了它,但1983年又被卖出,至今为止无人知晓是哪位幸运儿拥有这颗钻石。

5 德格里斯可诺——世界上最大黑色切工钻石,重31224克拉,由切割它的瑞士珠宝商命名。你看到的这颗美丽钻石,切割历时一年,被一名私人客户拥有。

6 光之山—— 世界上最古老的钻石,据说拥有2000多岁的高龄,来自于耶稣诞生之前。然而另一种说法是最早发现于1300年,最早提到这颗钻石的记载是Baburnama, 印度第一个统治者的回忆。19世纪,这颗钻石到了英国女王的手中,为维多利亚女王所有,但女王将它进行了切割镶嵌在王冠、腰带上。印度政府 并没有放弃要回这颗珍贵的钻石,但始终没有成功。

7 奥洛夫——世界上最迷人的钻石之一,它的过去扑朔迷离。传闻奥洛夫曾被镶在庙宇中的神像上,被当作神像的眼睛,后被偷窃。但令人疑惑的是,如果真是这样, 那另一只眼睛又去哪了呢,难道另一只眼睛是光之山?另一种说法是,奥洛夫就是几个世纪前丢失的最大钻石大莫卧儿。无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奥洛夫属于俄罗斯政府,重189克拉,其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8 永恒的心——这颗钻石重2764克拉,发现于南非的一个矿井,奇特美丽的蓝色,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罕见的钻石之一。起初这块石头重达777克拉,被发现时人们变得极为疯狂,试图在矿井中发现第二颗钻石,但专家们估计在未来的几百年内是不可能找到这样的钻石了。

9 穆萨耶夫红钻——美丽而动人的红宝石重511克拉,三角形明亮式切割使其大放异彩。1990年发现于 Abaetezinho河被认为有139克拉。

“光之山”钻石1895年被献给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钻石镶嵌在英国女王母后王冠上,这颗镶嵌在王太后皇冠上的“光山”钻石被认为受到永久的诅咒。印度有句谚语曾如此警告:“拥有这颗钻石的男人将拥有全世界,但也会厄运上身,只有上帝或女人戴上它才能平安无事。”1937年,她戴上镶着光山钻石的王冠参加夫婿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而乔治六世五十六岁即过世。

这颗钻石曾引起印度政府与英国王室发生纷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此后谋杀及叛变事件与这颗钻石如影随形。十八世纪波斯皇帝纳迪尔沙进攻莫卧儿帝国,他所想要的就是这颗美钻。在遍寻无获之际,有名后宫妃嫔暗示他,钻石藏在莫卧儿苏丹的头巾之中。当波斯皇帝检查苏丹的头巾并从中找出这颗钻石时,钻石的大小及光辉使他大吃一惊,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光之山”。光山钻石即由此得名。  但八年后,纳迪尔沙遭到暗杀,他手下一名将军将这颗钻石拿到喀布尔献给阿富汗王朝,后来几经辗转,十九世纪将它再次带回印度的是兰吉特辛哈,可是在他死后,锡克王国就被消灭,光山钻石也随着印度国王一起由东印度公司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后来维多利亚女王将这颗186克拉的钻石重新切割成约108克拉增其光彩度,并和切下的碎钻一起镶在王冠上。

  英国王室成员多次穿着华丽的服装,并佩戴奢华的家族珠宝,光彩熠熠地参加各种活动。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王室目前拥有珠宝最多的人,很多梅根公爵夫人和凯特王妃佩戴的首饰都是从女王那里借出的。

梅根·马克尔和哈里王子结婚时,她佩戴了皇冠,并在晚上的婚礼招待会上带上了戴安娜王妃的海蓝色宝石戒指,凯特王妃自2011年和威廉王子结婚以来,也在众多的王室珠宝系列中选取了各种作品佩戴。

根据相关杂志报道,据称这枚被诅咒的宝石是Koh-i-Noor钻石,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光之山”。作为珍贵的矿产财富,Koh-i-Noor钻石最初测量为800克拉,来自印度的戈尔德达斯,这里也是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宝石被开采出来的地方。

根据Mental floss的说法,这是一位印度教士的说法,“拥有Koh-i-Noor钻石的人将拥有这个世界,但也会接受它所有的不幸”。

也许是有关宝石的诅咒说法,所以英国王室目前只有三位统治者的配偶佩戴过这枚钻石,分别是玛丽王太后、亚历山德拉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母亲。最早这一枚钻石是由维多利亚女王佩戴,因为钻石的历史以及许多可怕的经历,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

像任何罕见以及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这颗钻石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在拥有各种印度王朝之前,曾经作为印度女神雕像眼中的钻石。一直到一场政变,这颗钻石被窃取,随后流落在外。经过辗转,一位威尼斯宝石商人得到了这块钻石,并将这块石头从800克拉减少到186克拉,最终售卖到当地统治者手中。

1849年,随着王朝的吞并,这块石头变成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财产,并被放在一个铁质的保险箱里。从印度到英国的旅途中,这枚宝石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因为运送钻石的船只发生了霍乱。更糟糕的是,因为它没有离开港口,所以当地人希望烧毁这艘船,避免霍乱蔓延。

在经历了一场大风暴之后,船和钻石的命运都被摧毁了,因为一个仆人认为这个钻石看起来像玻璃,所以它放在了自己的大衣口袋里,最终挽救了这枚宝石。当它最终回到英国王室手上时,Koh-i-Noor钻石并没有漂亮的外观,维多利亚女王对钻石进行了重新的打磨和抛光,最后只剩下105克拉。

你说的是噩运之钻“希望” ?别的钻石应该不会吧、。

“希望”重4542克拉,深蓝色,世界著名珍宝 希望钻石(Hope Diamond) 一颗受诅咒的宝石

曾经轰动全球的美国**"泰坦尼克号"中有一条镶有巨大蓝色钻石的项链,据说,就是令人闻风胆寒的蓝色"希望之钻" 希望钻石(Hope Diamond)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颗蓝色钻石,重4552克拉 。目前,该钻石藏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的国立自然博物馆中。在传说之中,这是一颗受诅咒的宝石,会为拥有者带来厄运。

按照玄学的说法,珠宝钻石一类的东西,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是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至于这块厄运之钻,传说是拥有它的主人相继离奇的死亡,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

《开心球大冒险》是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著作,19800出版的39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8-1,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心球大冒险》读后感(一):真正的勇敢、善良与珍惜

绘本《开心球大冒险》系列是由俄罗斯不同的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精彩纷呈的故事合集,由俄罗斯聪明玛莎出版社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全系列一共包括四册,每册各讲了三个故事——十二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冒险”,而每个故事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每一个不长的故事都既有趣,又能在有趣、好玩之余,让读者去为故事主角们的不同遭遇而思考,既可以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又可以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主角,自己又会怎么做……

其中之一的《倒霉骑士的歌谣》包括了三个故事,即《倒霉骑士的歌谣》《玛丽娅与玛莎》和《平凡的故事》,翻译者是阿甲和赵力。在这一册里,读者不仅可以读到故事,跟着主角们一起去冒险,还可以明白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什么才是善良以及应该才应该值得珍惜。

在《倒霉骑士的歌谣》的故事中,当诗人羊诗弟成为了一名骑士,想要开创一番丰功伟绩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他的手忙脚乱引发了一场更大的灾难:他骑着“战马”向前飞驰,打败了“恶龙”,击退了一大队凶猛的“巨人”,即使“狼人和吸血鬼”也不在话下,还包括了“城堡”……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勇士,却没想到,他的坐骑不是马儿,而是一头母牛,他的敌人不过是水井、牲畜,还有大门和篱笆……实际上,他就是那个制造混乱的人,他的勇敢不过是一种鲁莽罢了!

在《玛丽娅与玛莎》的故事中,玛丽娅与玛莎是一对姐妹,但性格却截然不同。玛丽娅是妹妹,心地善良,勤快机灵,所以在外出寻找草莓的过程中,能够赢得看家小精灵、蛇妖以及老女巫芭芭雅嘎的好感,还获得了一个魔法箩筐——“在这个箩筐里,浆果、蘑菇和谷物会不停地生长,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瞧,这就是好人有好报的例子。而姐姐玛莎呢,又懒又怀有嫉妒心,还想和老女巫芭芭雅嘎要礼物!哈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在《平凡的故事》的故事中,男孩虽然平凡却怀有执著的爱心,女孩美丽也有足够的理智与判断。所以,故事的结局真是非常美满:男孩与女孩,他们俩的结合一定会得到最真最美的祝福!

三个故事讲完了,读者也可以趁机休息一下,同时也好好回想回想,或者是再开启一段更加好玩的角色扮演游戏……

其实,绘本读到这里,并不是全部都结束了。毕竟,这是绘本——除了故事,还有图画呢!与有趣的故事形成了一种交相辉印效果的,是最好的画师为每一个故事精心创作的不同艺术风格的故事插图,能够引领孩子们更愉快地走进艺术的殿堂,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与品味——其中或是油画风格,或是俄罗斯套娃风格,或是素描风格,或是教堂风格玻璃画,或是蜡笔画……一言以蔽之,确实美之又美!

《开心球大冒险》读后感(二):在探险中成长

在探险中成长 ——《开心球大冒险》书评

本书为精装大开本的绘本,拿在手中感觉很高大上,纸张厚实,印刷精美,三个故事,三种不同的文风和画风,画风或鲜艳或黑白色彩对比强烈或五颜六色的跳跃,呈现了俄罗斯艺术不一样的绘画风格。

本书由著名的阅读推广人阿甲和赵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采用绿色印刷标准的图书,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先看封面就很让人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冒险故事:几个身材魁梧的人或高举着双手或拿着刀具迎面似乎要扑向主人公,而主人公侧旁不远处却站着一个和蔼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翻开书的扉页,长着椰子树的小岛上几个土著人伸手向着大海作“再见”状,很温馨的一幕。

在这本《旅行日记》里讲述了三个小故事:旅行日记、行星“陷阱”、小贝说话了。

每一个故事的画风各异、配的文字方式也不相同。旅行日记讲述的是一个旅行的故事,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旅行中历险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嘴”期盼中在旅行中有历险的经历,直到返程的时候终于出现了冒险的事:掉进了大海,来到了一个小岛上,而后以为被食人族围困,结果是虚惊一场,那并不是食人族而是可爱的土著人,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他还期待着下次再到岛上玩。

行星“陷阱”讲述的是关于友谊的故事:宇航员兔小跳的好朋友猬小弟被困在一颗名叫“陷阱”的行星上,兔小跳下定决心要去那里救出好朋友,在空间站科学家的帮助下,历险艰难,两个好朋友终于在“陷阱”星球上相遇了,相信友谊的力量他们能想到办法逃出去。

小贝说话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科技的冒险故事:为了让机器人小贝说话,鹿教授进行了一场荒唐的实险,小贝开口说话了,实验室却差点儿酿成宇宙间的一场大祸,而小贝又要冒险了阻击大祸的发生而出发了。

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冒险的精神,尤其是男孩子吧,虽然作为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成长,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有父母在,孩子的探险之旅很难开启吧。

阅读本书,通过三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有关旅行、友谊、科技方面的冒险精神,在阅读中,我们也收获了感动,人确实是应该有一些冒险精神的,只有在探险中我们才能够收获成长,在探险中我们才能进步吧。

《开心球大冒险》读后感(三):《开心球大冒险》书评:不只是冒险哟

很早就接触过《开心球》动画片,里面的人物、故事孩子都很喜欢,很高兴收到《开心球大冒险:被诅咒的钻石》》的系列丛书之一,依然很开心,这套书由北京开心动漫技术有限公司和俄罗斯聪明玛莎出版社编著,由这中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装帧精美,色彩柔和,配图生动形象,内容曲折动人,语言流畅优美。第一次阅读俄罗斯儿童读物,毫无异文化的违和感,里面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其优美的语言都深受孩子的喜欢。 《开心球大冒险之被诅咒的钻石》里面收集了《被诅咒的钻石》、《龙的宝贝》、以及《女孩和就鲸鱼》三个故事,水手长鹿小跳,厨师的鹿教授、勇士平博士、魔法师羊诗弟等依次登场,《开心球》系列中的十个主要人物,在这本书中出现了五个。故事中的人物在呆萌的外表下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口没遮拦唠唠叨叨的水手长,厨艺不精性格隐忍的厨师,自私贪婪的船长;勇敢的平博士,在自己的朋友羊诗弟鲁莽爱财的羊诗弟弟因为急于取得宝物而身处险境时能挺身而出,为朋友解围;坚持要送鲸鱼回归大海的善良的小姑娘,聪明智慧的平博士等等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一个故事都情节曲折,寓意深刻,读来让人在娱乐的同时去思考。《被诅咒的宝石》中得到宝石的海盗眼看着就要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却又一场风暴返回了原地,自私贪婪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龙的宝石》中平博士和羊诗弟去农夫的城堡打恶龙找宝贝,却意外的发现所谓的宝贝原来是龙蛋,并看到了母慈子爱的温馨场面,在描写母爱的同时也描写了博士和羊诗弟之间的友情,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在一篇短小故事中都得到了体现。《女孩子和鲸鱼》中讲述了人们对一个被抛上岸的鲸鱼的救助,在大部分人都因看不到希望而放弃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子默默地坚持了下来,用自己弱小微薄的力量帮助和鼓励鲸鱼,直到平博士出现。我们既看到了爱,也看到了坚持与科技的力量。 流畅、优美、生动的语言是本书的又一大亮点,如在《被诅咒的钻石》开篇就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烘托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血红的圆圆的太阳,在海角最手的余晖中落下。海上的北风刺骨,一艘大般全速驶来,桅杆上海盗旗飘扬。”如《龙的宝贝》中“它歪着脑袋斜眼瞧瞧,扭过头来,抖抖翅膀。它笨拙地扇着翅膀,飞到大龙身边,用鼻子亲昵地它的脸颊。”小龙刚出生时的胆怯、对母亲的依赖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呆萌的龙宝宝立马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开心球大冒险》真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冒险系列丛书。

《开心球大冒险》读后感(四):俄罗斯的娃娃是这样炼成的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除此之外,我们对这个神秘的国家了解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其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开心球大冒险》,通过12个故事、辅以12种画风的世界主流绘画,全面呈现了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而且该套书获得了“俄罗斯国家文学奖”,绝对是滋养孩子艺术修养与文学素养的绘本,更是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窗口,了解俄罗斯儿童成长的窗口。该套书有阿甲领衔翻译,姬炤华亲写导读,两人的珠联璧合,既是对原则的高度认可,又是译作的绝对品质保证。

《写给校长的告白》是该套书中的一册,共包括“写给校长的告白”、“科学家失踪之谜”、“验血的故事”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关于淘气、推理和健康的内容,分别是蜡笔画和素描等技法绘图。“

故事“写给校长的告白”是五年级活宝“鹿小路”给校长写的一封长信,开篇就说他被校长罚站在一个角落里,想想我们的童年,罚站是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场面,羞恼而温馨;如同多数被罚站的小朋友一样,鹿小路倍感委屈,其缘由是“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学校好,我非常低调……但是我最近发现有些教师看不到我的行为给学校代理的巨大好处。”淘气事件主要有把动物骨架脱出办公室教它抽烟、荡窗帘秋千、在办公室墙上画画写字、恶搞女生眼影等,在这些镜头里我们看到了鹿小路的顽劣,以及极力用荒唐至理由来诡辩,我想这些都能启发同龄的读者孩子深思鹿小路错在哪里,进而避免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文字中鹿小路也坦白了自己的态度“受点儿苦我也在所不惜”,坦然接受自己行为的后果,这就是孩子,只有经历过后得到的教训才深刻;关于听写测试成绩和数学作业,竟然是三个“2分”,130分的听写测试竟然只得到2分,如果这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孩子,这成绩都足以让其父母发狂,而且鹿小路的父亲也是用“腰带”证明了自己的平凡(俄罗斯也有家长打孩子呢),看到鹿小路的成绩,不由得想起台湾作家刘墉先生,他曾经“鼓励孩子考零分”的教育典故,不知道鹿小路的爸妈是否知悉,不过我希望国人能知悉者众。

鹿小路何以至此?其实他这封信的开篇就提到了“我以前也确信,别人会欣赏我的行为。但是,”这就是鹿小路为代表的孩子何以如此顽劣的终极缘由,其实是在吸引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欣赏,而正是家长和老师的“忽略本质需求、关注错误表象“将其一步步推远,一直到书信结束,我们再次看到熟悉的场面:罚站的孩子不见了—“我的自尊心犹在!!”

好的故事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同时清楚地看到美及其不足的并存,甚至耐得住端详、深思后给出的修正良药。《开心球大冒险》就是这样一幅哈哈镜,让家长和孩子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更是艺术修养与文学素养双倍滋养。

《开心球大冒险》读后感(五):美好心灵的力量

原来以为我家小伙儿上三年级了有可能不喜欢看绘本这样的书,结果在收到《开心球大冒险》的时候仍然是特别开心。估计男孩子对于冒险类的书都特别喜欢吧。 《开心球大冒险》是一套俄罗斯出版社出版的故事绘本,这套书一共有4册,每一册都包含3个不同的故事。这套书里不光有精彩的故事,还有非常好看的画面,我说像油画,小伙儿说像水粉画,总之我家小伙儿非常喜欢这本书。 小伙儿收到书就坐下读了起来。第一个故事是被诅咒的钻石,讲的是海盗船长农夫熊带着兔小跳、鹿教授等一班海盗出海,得到了一枚被诅咒的钻石。这枚钻石被诅咒没有人能带着钻石离开那个小岛。但是这些贪心的海盗不顾这个诅咒还是带着这枚钻石离开了。结果当他们带着钻石离开小岛以后,厄运随之而来,但是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海盗们一点也没有察觉。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厄运来了。当海盗们吓的六神无主的时候,后来勇敢的船长带着这枚被诅咒的钻石在暴风雨中离开了,小伙儿说勇敢的船长是想把厄运带走,让海盗们安全的回家。结果船长的小船被巨浪打翻了,船长也落入黑黑的海水中。勇敢的船长(我家小伙儿喜欢这样称呼)想来的时候他已躺在沙滩上了。他被海水推到了钻石所在的那个小岛,原来真的没有人能带走这枚钻石。远处的大海,风平浪静,已经没有了暴风雨的影子,海盗船正乘风而来,要带船长回家。我家小伙儿说:勇敢的船长好样的!是他救了海盗们!听他的话里还对海盗船长很敬佩呢。 第二个故事是《龙的宝贝》。我家小伙儿对龙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喜爱。去书店看到有关龙的书就爱不释手。在农夫熊的城堡里有一条喷火龙,这条龙一直呆在一堆干草周围,因为他在守护一颗世大的绿宝石。农夫熊为了驱赶这条喷火龙请来了勇士平博士和魔法师羊师弟,报酬就是那颗绿宝石。为了得到那颗价值连城的绿宝石,平博士和羊诗弟接下了这件事。当他们到了城堡广场中央的那堆干草时,羊师弟非常激动的看到了那颗绿宝石。心急的羊师弟没有听平博士的劝告,直奔那颗宝石而去,结果就在这时喷火龙回来了,他愤怒的喷出了一大团火,机智的平博士为了救羊师弟自己引开了喷火龙的注意力。结果贪心的羊师弟没想要逃走,反而还要去拿绿宝石。结果喷火龙并没有把羊师弟烧成灰,而是专注的看着那颗绿宝石,突然那颗绿宝石裂开了,蹦出一条绿色的龙宝宝来。喷火龙妈妈看到龙宝宝以后就带着飞走了。小伙儿说:幸好羊师弟他们没有拿走了龙宝宝了,要不然喷火龙会很伤心的,说不定还会发怒呢! 第三个故事《女孩和鲸鱼》有点像是科幻片。一条鲸鱼在沙滩搁浅了,海边的人们都在想办法挽救鲸鱼,可是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大家却束手无策,一个善良的女孩奔跑着一次又一次的给鲸鱼喝海水,但是鲸鱼越来越虚弱。善良的女孩祈祷平博士能赶快来帮忙,后来平博士真的来了,他驾驶着他的新发时轻而易举的把鲸鱼送回海里了。小伙儿说:这个小女孩真棒!虽然她很小,但是她很善良!我要向她学习呢! 绘本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所要表达的道理却要用心去体会,比如这套《开心球大冒险》!

不是绿宝石是厄运蓝钻'希望'吧。

1642年,这颗重112克拉的深蓝色宝石金刚石被发现。

166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买下钻石,将它磨成重67克拉的心形钻石,取名为王冠蓝钻或者法兰西之蓝(Blue Diamond of the French Crown)。此后路易十四厄运缠身,钟爱的孙子死于暴病,战无不胜的自己连吃败仗,婚姻奔溃,不久患天花去世。

后来路易十六蓝钻送给了妻子玛丽皇后作为定情之物,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不久后法国大革命,国王夫妇双双上了断头台。

1792年,钻石被从国库偷窃,1812年钻石出现,并被重新切割成444克拉的椭圆形,正好距失窃20年,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限。

1824年,钻石出现在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普·霍普手上,从此这颗钻石改名“希望”。因为霍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

1839年,老侯普暴死。钻石继续易主。。。总之这块钻石几经易主,漫长的拥有人名单上几乎都伴随离奇死亡和得善终,人们称呼这颗希望蓝钻为厄运蓝钻。

1947年,海里·温斯顿(Harry Winston)买下蓝钻,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并在1957年将它献给了华盛顿史密斯博物馆。他成了“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诅咒是一种迷信,并没有科学根据。但人们还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传说中,美丽的宝石总是被邪的力量保护。历史上,也有很多出身不凡的宝物总是带给主人灾难和厄运 光明之山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至今的巨大钻石“柯伊诺尔”,英文名称为Koh-I-Noor,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其重1056克拉(216克),无色,椭圆形琢刻形状,原产于印度戈尔康达,在世界著名钻石中排名第33位。“光明之山”的原石据说重800克拉,经过宝石工匠第一次磨制后成为191克拉的大钻,以后又被重新磨制为10897克拉。 700年来,它就像折射历史的一面镜子,引发了无数次的血腥屠杀和争斗,而许多拥有它的君主则难逃厄运。这颗大钻石原来归印度莫卧儿皇帝所有,1739年被波斯皇帝纳狄尔夺走。1747年纳狄尔被暗杀,贵族阿贝德尔趁机抢夺了这颗钻石。100多年以后的1849年,在英国吞并印度的旁遮普战争中,英国总督戴胥勋爵夺取了这颗宝石,并在后来贡献给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1852年,英国宫廷矿物学家坦南特再次打磨了这颗钻石,令它更加光艳照人,重量则减到了现在的1056克拉。从此,“光明之山”成为英国女王王冠顶部十字架上最夺目的宝钻。 维多利亚女王热衷于收藏,从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令她陶醉不已。得到“光明之山”之后,她先让人把钻石镶嵌在胸花上,后来又被用作王冠上的主钻。“光明之山”还激发了威尔基·科林斯的灵感,写出《月亮宝石》这部经典作品。钻石的捐献者杜利普·辛格也受到了英国的礼遇。英王室把他带到了英国,为他请了家庭教师,还给他提供豪宅和高额薪水。杜利普后来表示,他并不后悔放弃“光明之山”的拥有权。1851 年,“光明之山”在伦敦公开展出。专家们认为,这枚宝石在印度宝石工匠手下所磨成的形状,闪光较差,不够美观。1852年,英国宫廷矿物学家丁· 坦南特再次磨砺了这颗钻石,令它更加美艳照人,重量则减到了现在的1056克拉。它从此成为英国王冠上的主钻。王冠上面镶嵌了2800颗钻石,其中最夺目的光芒就来自王冠顶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维多利亚女王死后,“光明之山”被玛丽王后镶在了自己的王冠上;玛丽王后死后,英王乔治六世继位。 1937年,乔治六世的妻子,即2002年去世的英国王太后得到了这颗钻石。不过,“光明之山”虽然最终按古老的印度经文所言,被女人所拥有;但它仍然没有被看成是一块吉祥石,就连维多利亚女王也曾因“光明之山”钻石遭到两次袭击。而且,拥有“光明之山”的英国皇家贵胄几乎没有真正戴过它。“光明之山”一直被珍藏在伦敦塔里,象征着英国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无言地记录着它染满血腥的漫漫历程。 圣甲虫形珠宝饰物圣甲虫形珠宝饰物这枚圣甲虫形珠宝饰物从图坦卡蒙的墓中被盗出后,最初在埃及流传。后来一名南非海员从赌桌上赢得了它,并将它带到了南非。当这名海员将这个饰物交给自己的女儿后不久,他就在一次出海中死亡。在这名海员的尸体被冲上海岸后数天,他的女儿也死于白血病。 在悲痛之中,这名南非妇女开始上网搜索有关图坦卡蒙的信息,最后她认为,将这枚“圣甲虫”饰物归还埃及政府,也许是打破“法老诅咒”的惟一方法。于是她向埃及文化部写出了那封求助信。 在古埃及文化中,护身符被认为对佩戴他的主人有神奇的保护力量。死者和生者一样都佩戴护身符造型的首饰。因为死后的世界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护身符首饰当然可以带到墓中,继续在来生佩戴。但是专为葬礼所佩戴的护身符有特殊的目的,为了前往来世的旅途上的平安。圣金龟(粪金龟)因为是太阳神的化身,所以是配饰、印章或护身符常见的造型。葬仪中的圣甲虫常常结合鹰的翅膀。另外还有一种“心脏圣金龟”(heartscarab)更是是否能得到永生的关键。在最后审判时,心脏要放在天平的一边,接受“玛特”(Maat)的检验。很多人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一关,于是用石雕的圣金龟来代替自己的心,放在木乃伊内。 对古埃及人而言,以釉锈陶器或半宝石所作之护身符,不论在生前或往生,都可产生排拒一切危险的魔力;人们告诉自己,只要戴上护身符,就能拥有健康,就能大病得愈,就能得到神的庇佑远离痛苦与环境的危险,即使死亡之后,护身符也会伴随着死者前往冥界。而唯一会随着古埃及的经文说明了护身符的形状和用途。由于复活和欧塞里斯(Osiris)、艾西丝(Isis)以及荷鲁斯(Horus)的神话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一家人是护身符最常见的主题。 圣甲虫在古埃及文化中,护身符被认为对佩戴他的主人有神奇的保护力量。死者和生者一样都佩戴护身符造型的首饰。因为死后的世界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护身符首饰当然可以带到墓中,继续在来生佩戴。但是专为葬礼所佩戴的护身符有特殊的目的,为了前往来世的旅途上的平安。 创世者之眼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还真是藏着不少“宝物”,“创世者之眼”(The Eye of Brahma)就是其中之一。这颗黑色钻石又称为“黑色奥洛夫”,重675克拉,它原是印度教神像“梵天”(Brahma,创造之神)的眼睛,最初重达195克拉,后来被一名贪财的僧侣悄悄取了下来,僧人后来离奇失踪,生死不明。从此民间开始流传,这件事被神灵怪罪,在黑钻上下了诅咒。 一开始,那些贵族富商们并没有在意人们关于诅咒的说法,没想到,钻石的3位主人都遭遇了不幸,先是俄国公主纳迪亚和李奥妮拉,她们得到后没多久就相继死去;美国纽约的珠宝商帕里斯随后高价购得这颗钻石,转手交易后,赚了不少钱的他却不知何故突然自杀;更离奇的是,这3人都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系列变故彻底让“创世者之眼”成为珠宝界的一颗名钻。 据称黑钻分成三块之后的拥有者都躲过了诅咒。目前的拥有者佩帝梅萨斯说,“20世纪中期,媒体称它是‘邪恶死亡宝石’,但是我从不觉得拥有‘黑色奥洛夫’有什么好紧张的。”他说,过去一年他尽力找出有关这颗宝石的历史和传说,“我很有信心,诅咒已经被破除了。” 希望蓝钻石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有一只防弹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颗由62块小钻石装饰着的稀世之宝——“希望”蓝钻石。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蓝钻石,经粗糙加工后重量还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在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他回到法国后,这块蓝钻石落入法王路易之手,取名为“王冠蓝钻石”,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 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宠爱的孙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辉战迹也开始衰退,并且娶了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梅恩特侬夫人为妻。她给路易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幸。而塔沃尼后来据说在俄国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天皇玛丽、安东尼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在这期间,西班牙画家戈耶曾画过的一张西班牙皇后玛丽亚·露易莎的画像上,戴着一颗宝石很像那颗失踪的钻石。当时有人推测,或许是法国保皇党人在国外得到它后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从盗贼手中买下了。 1830年这颗失踪38年的蓝钻石重新出现在荷兰,属于一个钻石切割人威尔赫姆·佛尔斯所有。为防止法国政府追寻,他将这颗钻石切刈成现在的样子,重量为44.4克拉。后来,佛尔斯的儿子汉德利克从其父那里将这颗钻石偷走,并带到了伦敦。在那儿,他自杀了。无人知道自杀的原因。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 菲利蒲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马斯·侯普继承了“希望”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希望”钻石和侯普收藏的其他珠宝被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买去。他不久之后便莫明其妙地自杀了。这颗钻石又被俄国人勘尼托夫斯基买去,此人不久被刺而死。 “希望”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商人哈比布·贝,在他将其卖给了一个叫西蒙的人后不久,他和全家人都淹死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而西蒙在把这颗钻石卖给土耳其苏丹阿布达尔二世后,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三人都跌到悬崖下死去。阿布达尔苏丹在获得这颗无价之宝后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 后来“希望”钻石再次出现在巴黎,并经珠宝商皮埃尔卡蒂尔之手以154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华盛顿的艾沃林·沃尔斯·麦克林。麦克林和丈夫是《华盛顿邮报》和《辛辛那提市问询报》的出版商。这夫妇二人自从买了这颗钻石后也遭到许多不幸。1918年他们去看肯塔基马赛时,他们在华盛顿的8岁的儿子从保镖那里逃走,跑到街上被车压死。此后不久,奈德便开始酗酒,最后失去了健全头脑并丢失了报业。他们的一个女儿死于误服过量安眠药。1967年12月他们的25岁的孙女因酒精药物中毒死于得克萨斯的家中。 1947年麦克林夫人死后,珠宝商海里、温斯顿用110万美元买下了她的蓝钻石“希望”。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公里,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 1957 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 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杀人魔镜法国一面有250年历史的“魔镜”自它诞生至今已经杀死了38个人,任何人向这面镜子中观看,就会因脑部大出血而死,但一直无人能解释它令人神秘死亡的真正原因!不久前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一种全新的解释———这面镜子中可能暗藏着某种已经蓄积了数百年的能量,正是这种能量的释放令人丧命。 如果这一事件发生在500年前的巫术时代也许情有可原,但它偏偏发生在20世纪末——一个最具理性的年代。1997年,法国古玩收集协会突然召集巴黎各大报社的记者开新闻发布会,并向记者们发布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警告——请那些古董收藏家们千万不要买一面有250多年历史的镜子,因为它是一面会杀人的“魔镜”。 据这位发言人称,在这面“魔镜”的边框上写有“路易斯·阿尔泼1743”字样。任何人如果向这面镜子中观看,就会因脑部大出血而死。自它诞生至今的250多年里,“魔镜”共计杀死了38个人。 杀人的其实并不是镜子,而是镜框,镜框是用一种已灭迹的树木制造,在光线照射下会散发剧毒气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12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