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戒指是南非钻还是莫桑钻:
1、内含物
钻石的内含物与莫桑石内含物不同。所有鉴定过的莫桑石中都有一些内含物,它们呈针状平行排列。一些莫桑石内可见细的平行排列的反射线。
2、抛光纹
莫桑石的腰部抛光纹相互平行,这与钻石完全不同。而且由于不同方向的差异,钻石抛磨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抛光方向,而莫桑石可沿同一方向抛光。这一点在相邻刻面间尤为明显。
3、比重
莫桑石比钻石轻,即它们的比重不同,钻石的比重为352,而莫桑石的比重仅322。对未镶嵌的材料,用甲基碘比重液(比重332)很容易将两者区分。
扩展资料:
莫桑钻是合成碳化硅石的一个俗称,具有南非钻的光学与物理特性,火彩是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25倍多。
莫桑钻本身是无色的,因折射率高,令其火彩在不同的环境均会随光线的强弱产生不同的火彩效果,俱有丰富的火彩,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呈微**。
钻石是自然界宝石中最硬的,摩氏硬度达10,莫桑钻次于钻石,摩氏硬度达925
参考资料来源:-莫桑钻
参考资料来源:-南非钻石
钻石辨别真假小窍门:
1、滴水法
天然钻石的质地坚硬细腻,在表面上滴一滴水,如果是真钻,水滴会长时间不散,或者朝其表面哈气,真钻表面水汽能很快消失,反之即为假钻。
2、验硬度
天然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宝石,用锋利刀具在其表面上刻划,不会造成任何的划痕,而假钻的硬度低,其表面经过刻划容易出现痕迹。
3、看火彩
在灯光的照射下,天然钻石具有闪亮夺目的火彩,其表面能够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彩光,而假钻的光彩生硬呆板,看起来不自然。
莫桑石的外观与钻石极为相似,肉眼也难以分辨,同样它俩的物理特性也非常接近,若需分辨两者,只能从实验室中进行分辨,肉眼是无法进行辨认的。要是不说,莫桑石和钻石放在一起的话,大家都无法分辨出来哪一颗是钻石哪一颗是莫桑石。
首先莫桑石和天然钻石的特性很相似:1、钻石的摩氏硬度是10,莫桑石是925;2、钻石色散是0044,莫桑是0104;3、钻石折射率是2417,莫桑是265。肉眼上看上去最大的不同在于莫桑石的火彩要比天然钻石更加璀璨。
根据的光的折射的话,钻石跟莫桑石都具有火彩,而且可以折射光,莫桑石是双折射,钻石只是单折射,莫桑石的折射率265,大于钻石2417的折射率,火彩也是钻石的24倍,所以由此可见,火彩上最闪耀那颗就是莫桑石了。
至于莫桑石和钻石的鉴别方法:测比重和硬度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比较困难,简单的放大镜操作还是可以有的,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钻石的刻面棱重影,这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由此可见,几万块的钻石和几千块的莫桑石放一起的话,仅仅凭借肉眼,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即便是在正常生活照,比较的话,别人也以为几千块的莫桑石是更高品质的钻石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顶级的莫桑石钻戒才能足以媲美真钻的钻戒,例如:比利时魔星钻,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靠谱的经销商。
莫桑钻和钻石是无法用肉眼看出区别的。
莫桑石是欧美的一种新型宝石,其物理特性与钻石相似。莫桑石与钻石有几个相似之处,它们看起来也是无色透明的。唯一的区别是钻石是单折射宝石,而莫桑石是双折射宝石,这意味着莫桑石比钻石颜色更鲜艳。
莫桑石的外观像宝石,肉眼很难辨别。它的物理性质也非常相似,即钻石。虽然数据非常接近,但物理元素区域有所不同。莫桑石是碳化硅,而钻石是100%的碳。要区分两者,只能从实验室中分辨出来,肉眼无法辨认。
选购钻石的注意事项
选购钻石要注意,钻石重要的4C品质包括钻石的重量、切工、颜色和净度,如果说钻石重量可以当场检验的话,那么钻石切工、颜色和净度消费者是完全没办法用肉眼将其鉴定出来的,所以一些不法商家就是利用这一点,将一些品质较差的钻石的4C标准等%%提高,来欺骗消费者获取更加的利润。
大家选购钻石饰品一定要记得及时检查钻石证书上记载的信息是否与钻石品质一致,同时也要通过鉴定机构所提供的防伪方法对钻石以及钻石证书的真假、是否配套进行鉴定。
莫桑石和钻石的主要区别在于火彩、重影、比重不同,钻石是天然形成的晶体矿物,硬度高,密度大,通过灯光的照射下会发出清冷的火彩,拿在手上有明显的压手感。而莫桑石的火彩比较温和,比重比钻石小很多。
1、火彩用肉眼鉴别钻石与莫桑石的时候,可以通过表面的火彩进行区分,莫桑石是人工培育的一种宝石,通过灯光的照射下,可以明显看出暖光的火彩,而钻石经过精细的打磨抛光之后,表面的火彩比较明显,看起来比较清冷。
2、重影或者通过重影进行区分,钻石的折射率是242,而莫桑石的折射率是在265左右,通过十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出莫桑石里面的刻面棱重影,也就是边棱部分变成双线,而钻石的内部结构致密且通透,是没有重影的。
3、比重同时钻石和莫桑石的比重也是不同的,钻石是天然形成的坚硬物品,它的密度大,将其放在水里会很快沉下去,拿在手上也有明显的压手感,而莫桑石的密度小,放在水里会很快浮上来,拿在手里会感觉很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