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华, 你知道原因?

上海繁华, 你知道原因?,第1张

我来补充一下!

近代上海

1早在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业纺织以及手工业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上海已设立海关。此时,上海已经拥有20万人口的城市。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由于外国列强入侵上海,使上海逐渐由一个东南名邑变成一个工商业畸形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市。1949年5月27日,在中国***领导下,上海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获得新生。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在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已超过100万,跃居第一。因此,从20世纪开始,上海通常被称为中国特大城市。19世纪中后期,上海是中国的航运中心、外贸中心、金融重镇,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为集航运、工业、外贸、金融、信息中心为一体的经济中心。

近代上海工业和交通方面,晚清时期诞生了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军工和造船企业江南制造局;1872年创办近代航运企业的轮船招商局;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投产(后改华盛纺织总厂)。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工厂数占当时全国12个大城市工厂总数的36%,这些工厂的生产净值占全国总值的66%。

同时上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出海口,这种地理条件优势转化为港口。并通过海运和江运,她成为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的枢纽。20世纪初上海兴建了一批能满足大型航运需要的码头、仓库和堆栈。美商旗昌洋行在上海设立旗昌轮船公司,这是外国资本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专业轮船公司。上海第一家中国资本的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1931年,上海港进出口船舶吨位已名列世界第七。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在全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国内际贸易的地位都处于特大中心地位。19世纪后期,上海已初步成为全国金融中心。自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在上海设立以后,50年代又有汇隆、阿加剌、有利和麦加利四家英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随后英国的利升、汇丰等银行相继在上海设立分行。1897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办,从事包括发行钞票在内的各种业务。至1935年,上海共有银行机构182个。

上海在近代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航运之外,沪宁、沪杭铁路于全线运行,1929年以后开通国内外各大城市的航空线路,加上各种近途远程的公路交通,上海海陆空交通全面发展。上海与国际国内通讯联系发展很快。1871年,第一条国际水线从香港铺设到上海,上海到英国伦敦、日本长崎的海底电线接通。上海可以与俄罗斯通报、香港、欧美通报。可以与北京、山海关、西安、汉口、泸州、广州城市等通报。

在19世纪中后期上海成为西学在中国传播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心。戊戌变法以前,中国输入西学的机构主要有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等九家,其中七家设在上海。1925年上海有出版中文书籍的各种书局、书庄、书社共121家,出版外文书的机构12家,有印刷所112家。其次,上海是中国各种学校相当集中的地方。如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南洋公学;拥有一批知名度相当高的中等学校,如徐汇公学、中西书院、中西女中、上海中学。再次,美术、戏剧、**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戏曲演出剧场有一百几十所,观众席位达十万个以上。

2、上海住宅发展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上海商品意义上的住宅发端于160年前的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渐变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融碰撞的汇合点。到廿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成为远东的经济中心。在旧时代,商品住宅发展了,但住宅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到上海解放前,全市住宅有2359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9平方米。

上海解放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限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海住宅的发展十分缓慢,实际上进入了一个休眠停滞时期。

在第一阶段的五十至七十年代,上海住宅投资量共有157亿元,住宅竣工量为2009万平方米。这一阶段的上海住宅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住宅建设规模小,住宅标准低,造价也低。在1979年低,市区还有2241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的旧房需要改造,其中危、简、棚约450万平方米。加上4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和许多落实政策人员按规定迁回,上海的住宅问题成为天字第一号爆炸性的社会问题。解放三十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仅增加了04平方米。

整个八十年代是第二阶段。上海全市共在住宅上投资了1573亿元,住宅竣工量是457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66平方米。这一阶段市政府主要从改变住宅投资来源入手,实行国家统建和企业自建相结合,使住宅建设资金成倍地增长。个人资金通过“联建公助”、“民建公助”、“住宅合作社”等形式也有所投入。全市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发展到近百家。同时上海的建筑、建材市场向外地开放,解决了本市住宅施工力量和建材紧缺的矛盾。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今天,上海进入了住宅发展的崭新阶段。上海率先迈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结合的住宅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同时向外资、外省市和民营企业打开投资开发大门。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紧密结合,联动发展。上海房地产和住宅发展进入了上海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并一举确立了房地产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3以下是上海的历史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2004年8月,龙之向导 进入上海

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鲁毅

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以下简称集聚地)于2004年8月成立,是深圳市九大产业集聚地之一。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罗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集聚地快速成长为一个集聚效应明显、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珠宝基地。2005年,集聚地被广东省经贸委授予“广东省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称号;2006年,集聚地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一、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形成

集聚地核心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水贝—万山工业区,面积5663万平方米。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显现出产业集聚的势头,形成了罗湖、沙头角两大加工生产区域。水贝—万山工业区作为深圳最早建立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仅有10家左右的珠宝企业,90年代中后期国家对深圳部分珠宝企业实行“黄金寄售”优惠政策,推动了珠宝产业的发展,再加上该园区毗邻香港,拥有较为优越的交通地理环境,使得园区迅速形成了承接香港、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巨大洼地效应。罗湖区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引导,使很多黄金珠宝企业由其他地区转移至罗湖。多年的深度发展和企业的成群扎堆,已使罗湖成为深圳珠宝产业的核心地带。

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右一)出席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市长论坛

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区域内珠宝企业在电脑设计、快速成型、激光焊接、激光铸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与应用,2003年就吸引相关联的上下游约300多家黄金珠宝类企业进驻园区,形成集聚发展的势头。深圳罗湖珠宝产业的良好发展,以及深圳珠宝产业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特别是罗湖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深圳市政府、罗湖区政府以及水贝片区广大珠宝企业、深圳市黄金珠宝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于2004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集聚地挂牌两年多来,入驻企业不断增加,聚集效应十分明显。

罗湖区领导参观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

集聚地的企业也由刚开始的合资企业、国有企业为主,发展成为由国有企业、内联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类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民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占据最大的比重,据统计,大约占全行业企业数的627%。这些民营企业运作灵活,机构精,应变能力强,为集聚地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正是因为众多民营企业的繁荣发展,使得集聚地黄金珠宝产业链逐步完整。

深圳市罗湖区区长鲁毅(右一)研读会议资料

纵观集聚地的发展,早期市场经济提供的机遇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促成了众多黄金珠宝企业在集聚地的集聚,为成立集聚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政府进一步引导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产业集聚作为市场经济作用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是以企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使原有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集聚地的辐射效应也不断放大,从而形成了集聚地产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二、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珠宝产业尤其是深圳珠宝产业在政策优惠及低成本等优势的推动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在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随着珠宝产业全球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深圳珠宝企业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化为成本、技术、管理、品牌等综合要素的竞争。对于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的单个珠宝加工生产企业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发展起创意设计、新材料研发应用及营销拓展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因此,要提升珠宝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通过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来提高产业整体的实力。集聚地自建立以来,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一)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扩大集聚地影响力

中国珠宝首饰产业依据不同的资源、区位以及历史等优势,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珠宝首饰产业基地。为促进各中国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利于深圳罗湖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借鉴其他中国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成功经验,我区于2007年9月1 2日承办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珠宝产业(深圳)高峰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的代表、有关产业专家和品牌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出席。与会人员就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各珠宝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思路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加深了各珠宝产业基地相互间的了解,为罗湖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也进一步扩大了罗湖珠宝产业基地的影响力。

2007年9月在深圳罗湖召开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论坛

(二)通过增强集聚效应,推动集聚地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逐步做大做强

中国珠宝首饰产业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珠宝首饰产业不断做大的带动下,集聚地通过推进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集聚、走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集聚地已成为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珠宝首饰业国际信息中心和物料采购中心,以及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贸易中心。截至2006年底,该行业有1300多家各类珠宝企业,黄金珠宝首饰业总产值500多亿元人民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左右。从分量指标上看,集聚地全行业黄金加工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70%,铂金加工量占上海铂金交易所成交量的70%,钻石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60%~70%。可以说集聚地黄金珠宝首饰产业已在全国珠宝首饰业中占据了“龙头”地位。

(三)通过加强品牌建设,逐步树立集聚地独特的地域品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品牌。作为企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集聚地也必须有自己的定位和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为集聚地产品创造和培育特色,提高集聚地的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在集聚地建设规划过程中,建名牌企业、创品牌基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集聚地对品牌集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名牌企业大量涌现,基地品牌初步树立。一是在政府大力引进和创建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政策的推动下,基地内知名企业云集、名牌产品荟萃。目前集聚地共获得了22个“中国名牌”产品,占全国珠宝行业“中国名牌”总数的近半壁江山,荣获“广东省名牌” 产品7个。此外,集聚地还荣获了4个“中国驰名商标”。二是在众多名牌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品牌定位差异化,整合个体品牌特质,初步形成集聚地区域品牌形象。已有的2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7个广东名牌产品分别侧重于黄金饰品、铂金首饰品、翡翠及玉石首饰、镶嵌珠宝饰品和时尚饰品等不同领域,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差异化需求,初步形成了品牌产品完整、分布合理的整体地域形象。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罗湖分会场开幕式

(四)通过整合产业链,形成集聚地完整的产业体系

集聚地首先是对行业内相关企业的配套集聚,该功能使企业为自身发展结成了 “ 战略结盟”,这种“战略结盟”促进了集聚地内企业的内部分工向更深层次发展,推动产业链条的进一步整合。通过提高进入集聚地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品牌企业为主,以加工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配套企业为辅,形成专业化、分工细致,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目前,集聚地集中了深圳珠宝业近70%的生产及交易量,其生产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呈现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示交易、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趋势,集聚地已成为国内外珠宝商来深采购、加工、交易的首选之地,在深圳乃至全国珠宝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首届深圳珠宝节开幕典礼

(五)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为黄金珠宝首饰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加强产业集聚地企业对专业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创新扩散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大大提高企业群的创新能力,同时确保企业能够低成本地获得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地为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服务支持。一是深圳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黄金珠宝产业研发设计中心,为珠宝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服务平台。二是引进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设立了收发和检验点,为珠宝企业提供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三是大力推进人才培训服务,开设“深圳市珠宝首饰行业高级技师考评鉴定培训班”,设立珠宝教育与培训实习基地,积极筹建深圳珠宝学院,为深圳珠宝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四是开通深圳珠宝网,在为深圳珠宝企业提供快捷、详细的信息交流平台的同时,该网站也成为深圳珠宝行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三、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特色

集聚地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与崛起,是在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可以依托、没有相关历史沉淀可以利用的情况下,靠着一股敢闯敢试、勇于为先的创业精神打拼下来的。当前,罗湖正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人口等“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约束,这些约束条件在集聚地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大量珠宝类企业欲进驻集聚地但找不到厂房等等。因此,集聚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集聚地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集聚地在已有规模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创新积极抢占产业链高端,着力打造“和谐”、“创新”与“高端”三大特色。

深圳市和罗湖区领导参观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

(一)占领“微笑曲线”高端,打造高附加值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

“微笑曲线”就是指在产业链中,附加值呈“U”型曲线分布,其左端是以知识经济、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型盈利点,右端是以包括展示展销等在内的综合服务要素为主导的利润点,而加工环节则处于最低端。集聚地黄金珠宝产业近年来以设计研发和展示展销业迅猛发展为标志,呈现出产业整体向高端化发展的特征。

在设计研发上,主要表现为珠宝研发设计推广中心贵金属材料研究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珠宝研发设计推广中心3G珠宝设计师培训班也已经开班。此外,为了提升珠宝首饰的文化内涵,提高珠宝产业的附加值,我们积极促进辖区珠宝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水贝项链街区已连续两届作为文博会分会场,初步显现了珠宝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经济效应。据统计,第三届文博会水贝项链街区分会场在文博会期间合同金额达1473亿元,意向金额达2273亿元,共接待游客1881万人次。首届深圳珠宝节的成功举办也提升了珠宝产业的文化内涵,扩大了珠宝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参与主办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先锋奖”这一赛事,提升了设计水平,也有利于珠宝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在产业链末端的展示交易上,集聚地已经拥有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泊林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水贝玉器批发市场、鹏城珠宝玉器批发中心、亚泊拉玉器批发市场等多处珠宝交易平台。另外,还有多处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招商中,例如贝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正福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等。目前,以集聚地珠宝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基础,集聚地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大型珠宝交易平台。

(二)坚持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型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

技术先进是产业强势的标志,技术创新是产业兴盛的根本。根据珠宝产品独具的特性,只有不断增加新品种、新款式、开展工艺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推陈出新,才能保证企业和集聚地的生命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在集聚地内许多珠宝企业都有自己的首饰设计研发部门。这些企业通过“吸引人才、造就人才、重用人才”战略,汇聚了一大批海内外的产品开发、设计精英,强化了集聚地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在珠宝首饰款式的设计开发、推出适销对路的前卫饰品等方面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目前,集聚地内的珠宝企业已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和200多项外观专利。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珠宝产业集聚区

首届深圳珠宝节十大特别支持珠宝品牌颁奖典礼

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集聚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集聚地产业链的和谐构建,产业发展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是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建设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积极构建生态产业链条,鼓励和引导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集聚地的和谐发展已初显成效。例如,深圳市吉盟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千禧之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共投入几千万元资金用于环保技术改造,基本实现了环保标准排放。集聚地内的企业还自行研制了水循环过滤系统,减少贵金属损耗5%左右,达到较高水平的无污染排放,单个企业平均一年可以节约50多万元。此外,集聚地内企业还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更加注重承担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07’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论坛珠宝秀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推动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更好、更快地发展

当前,集聚地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珠宝产品的需要。在现阶段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中,政策支持和政府推动的作用至关重要。集聚地的发展虽然主要是依靠市场行为,但又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深圳市委市政府、罗湖区委区政府始终注重从政策上、制度上、资金上给予集聚地的发展以大力支持,为产业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集聚地发展提供高效的机制保障

深圳市专门建立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领导牵头,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银行负责同志参加。同时成立产业集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集聚基地的规划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另外还相应地在集聚地所在的罗湖区成立了管理机构,统一协调产业集聚地的开发建设问题,审核企业规划,解决企业进入集聚基地、集聚基地管理、运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深圳市为了促进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一是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了产业集聚基地开发建设配套资金由市、区财政按6:4比例投入的原则。从2004年8月至今,深圳市、罗湖区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48亿元作为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环境改造的配套建设资金。二是设立专项资金,采用贷款贴息和补贴的形式,鼓励扶持珠宝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建设公共技术与信息化平台。如:集聚地内的多家企业获得市政府技改贴息支持,用于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和改造。另外由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集聚地公共研发中心也已正式投入使用。三是实施优惠政策,促进集聚地向专业化分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产业高端发展。深圳市政府和罗湖区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若干鼓励措施引导集聚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罗湖区政府以奖金的形式对集聚地的六家企业进行了奖励。四是根据该区域作为老工业区的特点,市区两级政府对珠宝企业在购置物业和土地使用延期等方面给予优惠,以使黄金珠宝企业能够有自己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心地在集聚地内生产发展。

(三)加大投入,改善集聚地的基础设施,为珠宝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名牌企业入驻集聚地,打造国际性的区域品牌,市、区两级政府都大力支持集聚地的建设。目前,聚集地的部分市政改造工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局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据美国易道公司对集聚地所做的“水贝项链”的概念规划,在集聚地核心区内将建立一个“水贝项链步行道”,其中“黄金步道广场”的工程目前已经竣工,周围建筑的外立面改造也已全部完成,而“水晶广场”也正在施工中,预计2007年下半年将完成基本工程,其他各个项目也在按计划进行。改造后的集聚地将形成以“水贝项链街”为核心的珠宝产业园,分为五个区域、七个节点。五个区域是指珠宝展示区、教育研究区、商业零售区、生产制造区和文化旅游区。七个节点分别为研发教育节点、服务休闲节点、商业零售节点、时尚饰品发布节点、珠宝展示节点、工厂加工节点和文化娱乐节点。届时集聚地将建成为一个一流的国际珠宝园区,为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深圳罗湖区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外景图

(四)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是珠宝产业长期发展的必要保障。但由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具有难度高、投入大、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光靠单个企业是很难建成的。为了促进集聚地珠宝产业的长期繁荣,市区两级政府将整合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在集聚地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包括设计研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网络信息等功能,还将以低租或免租提供办公用地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国内、国际珠宝首饰行业知名机构在公共服务平台内设立总部或办事处,以扩大集聚地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公共服务平台还将设立珠宝文化博物馆,以弘扬珠宝文化,提高珠宝产品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将引进世界知名珠宝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中设立产品展示中心,为中外珠宝界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巨资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为集聚地珠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积极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功能,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一是从2003年开始,深圳市和罗湖区两级政府就开始对企业提供政府审批的便利直通车服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二是为解决集聚地企业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积极地促进深圳银行业和珠宝业之间的合作,为企业提供顺畅的融资渠道。目前,集聚地已创新了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成立深圳市银联宝首饰行业担保中心,另一种就是成立企业之间的“联保联贷”机制。此举为珠宝行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三是从税收管理、劳动用工等多方面采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措施,以促进黄金珠宝企业在企业标准以及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建设。四是无偿地为企业提供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保服务。

深圳市黄金珠宝集聚基地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珠宝首饰产业的创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经过短短2年多的发展,聚集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我们共同努力和艰辛奋斗的结果,也是集聚地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相信,根据产业集聚发展的规律,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产业链发展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在众多企业家的辛勤耕耘下,在政府的支持引导和行业协会的大力促进下,聚集地将取得更多的成绩,将建成为一个集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展示交易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在全国占主导地位并辐射港澳和东南亚的黄金珠宝产业集群。

深圳罗湖珠宝产业集聚地规划图

客莱谛是品牌。客莱谛珠宝是云南省极具规模和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珠宝品牌。

Clinde客莱谛隶属云南小谭客莱谛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88年,拥有超过26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始人谭启明先生四处拜师学习珠宝首饰加工,经营小谭珠宝首饰店,因精湛手艺和诚信经营扬名于昆明,并多次被媒体报道,成为一段传奇。

2008年,公司力邀意大利珠宝设计师BONZONI加盟,并以其设计的款式为主创立—"CALSICAL客莱谛"珠宝品牌。客莱谛品牌开启了小谭珠宝"民族品牌,国际演绎"新篇章。

发展至今,客莱谛珠宝专营店遍布云南、广东,成为一家集珠宝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珠宝公司,员工超过500人。与国际、国内众多珠宝品牌、工厂、批发商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国家及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了友好的伙伴关系。

"calsical"来源于classic(经典的)和special(特别的)。客莱谛沿袭欧洲经典设计工艺,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国古典元素。客莱谛珠宝款式舒适简约,演绎出个性、率真、稳重的多重气质,标榜出现代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心声。客莱谛珠宝是经典文化与现代新生活的结合体,拥有独特的时尚美感。

客莱谛珠宝一直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4月,得知雅安地震消息,客莱谛珠宝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筹得善款七万余元捐往灾区。还积极参加"云南省烧伤儿童救助"项目。更一直关注贫困失学学生,被评为"捐资助学,爱心企业"。

南阳玉器市场:南阳地处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产地,玉雕加工业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南阳玉器的生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宋代开始渐具规模,明、清已成为本县的一大产业,且有出口业务。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阳市政府十分支持鼓励玉雕产业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激励玉雕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先后举办了多届“中国南阳国际玉雕节”。目前、全县国营、集体、个体、股份、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宝玉石加工企业发展到一万一千多家,从业人员十一万四千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7%,年产值64亿多元,年实现利润达13亿元,上交税金4200万元,出品创汇8000万美元,全县23个乡镇中,17个乡镇有玉雕加工企业,有各

类专业村93个,玉雕专业村占48个,1995年南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南阳玉雕工艺大师精心设计制作的翠玉《九龙花薰》被视为国宝,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独山玉《鹿鹤同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大环境,促进玉雕产业的升级,推动县域特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南阳打算把镇平县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以玉雕为主的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中心。

谈到南阳玉器,就不得不提到石佛寺。石佛寺是南阳玉雕业的发展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玉雕镇,全镇22个自然村,玉雕专业村就有14个,人事产供销的人员一万八千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八千余人,年产销玉雕各类工艺品一千三百多万件。石佛寺的玉雕产品从传统的人物、花卉、炉薰、鸟兽四大类、百余种,发展到山水、首饰、保健、茶具、酒具等10大类近千种,其中摆件类占全国销售量的70%以上,挂件类占全国产销量的40%以上。这些产品不仅有中低档的大路货,还有精雕细琢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国家级的珍品独山玉雕《万里长城》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翡翠雕《牧童》参加了建国50周年北京精品艺术展,还有一百六十多种精品被评为省部级名优产品,荣获原轻工部美术百花奖。石佛寺镇上有各类玉器经销店、摊位近四千个,日均客流量万人以上,日交易额约一百五十万元左右,另有庞大的销售大军常年活动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和知名旅游景区,可以说哪里有珠宝玉器市场,哪里就有石佛寺的玉器商,大批玉器还进入久负盛名的广交会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及欧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疆玉器市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玉原料,主要产在且末县、若羌县、于田县、和田县及叶城县等地,年产和田玉原料约120-130吨,其中一级料约15%。和田玉原料以且末玉石矿开采最多,年产达一百吨左右。这些玉石大部分以原料销往内地,主要是河南南阳地区镇平县,那里的大大小小的玉石加工厂或小作坊,所用的玉料基本上都是和田玉,只有少量质量好的白玉或青白玉山料及仔料,被扬州、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的厂商买走,还有极少量的被台湾地区的客商买走,自治区本地加工的,不及年产量的10%,且多为白玉山料或仔料。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玉雕企业,20进入世纪90年代工,生产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些形式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性

企业。

今天的新疆,最红火的玉石市场是和田玉交易市场,在和田地区有一百多家玉器店,还有数千星罗棋布的玉器小摊点,在玉龙喀什河的总闸口建有一个较大的玉石集散市场,和田市内也有一个玉石大巴扎(集市),每逢双休日,人山人海,玉石生意非常火爆,平时的生意也不错,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没有不去选购和田玉石、玉器的。同样,乌鲁木齐市也有一百多家玉石玉器商店,还有许许多多做玉石生意的小商小贩,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上档次的玉石工艺品集市,一些大公司为树立企业形象,还在闹市区开设了和田玉品牌专卖店,并且开始向全国推广。

岫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驰名世界、资源丰富的辽宁省岫岩县岫玉的开发,备受关注和重视,其规模、质量和影响,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玉产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年产量已达数千吨,占全国玉石用料的70%以上,在各玉种中独占鳌头。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历史悠久的著名老玉雕厂家外,集体、合资、个体玉雕厂点遍地开花,辽宁省岫岩县从事玉石加工的企业多达三千零七十余家,全县50万人口中,有近六万人从事玉石加工、销售或与其相关的产业。与此同时,承前启后,玉雕高手辈出,工艺愈加完美,精品、珍品迭出,玉雕品种亦由传统的五大类增加到十几类。 随着岫玉知名度的提高,岫玉愈来愈被世人认识和垂青,尤其

是国宝玉石王被雕成天下第一玉佛后,岫玉名声大震,影响日益深广,销售市场更为广泛。目前,各种岫岩玉雕刻的工艺品,已占据全国70%的工艺品市场、旅游产品市场。仅岫岩当地就形成了“玉都”、“东北玉器交易中心”、“荷花泡玉器交易市场”、“哈达碑玉器交易市场”、“中国玉雕精品园”、“岫岩玉雕艺术宫”等六大专业市场。岫岩玉雕刻的工艺品近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远销亚、欧、美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近千万美元。

云南玉器市场:云南与缅甸相临,是缅甸翡翠进入我国的最近渠道,由于边镜贸易往来,以及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云南玉器市场的繁荣。其中在瑞丽和腾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翡翠加工及贸易市场。瑞丽玉器市场主要为珠宝街和珠宝城,另外,瑞丽城区也有一些玉器厂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腾冲形成了翡翠的集散地、加工地、交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玉器加工销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遍布城区各街道及郊区,仅荷花乡就有几百家。在腾冲县城中还建有一个珠宝玉器交易市场

 珠宝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中国珠宝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珠宝首饰销售量近年来以年均158%的速度增长,短短的几年时间,由前2000年的仅占全球1%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珠宝首饰饰品年消费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之一。2006年黄金的产销量位列世界第三,钻石消费列居世界前五位,铂、钯消费名列世界第一。到2010年中国珠宝年销售将达到2700亿元,出口超过16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也将成为全球的珠宝贸易中心之一。

 二、中国珠宝首饰产业的现状

 2006年中国的黄金珠宝首饰消费零售总额已达1600亿元(210亿美元),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据美国商务部刚刚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零售价格上涨的提振,美国06年珠宝销售额强劲上升7%至630亿美元,高于05年的589亿美元。黄金消费约300吨,铂金消费约35吨,钯金消费约24吨,钻石消费约13亿美元。珠宝首饰品种有黄金、铂金、钯金、白银、钻石、翡翠、彩色宝石和半宝石、珍珠等饰品。而居前三的零售品种是:黄金、铂金、

 钻石镶嵌。其中黄金饰品消费已成为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黄金需求市场。铂金首饰消费从2002年起,已持续5年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消费大国。钯金首饰消费从2003年起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GFMS执行主席Philip曾表示,目前中国铂金首饰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44%,钯金首饰业消费近70%来自中国。中国的铂、钯消费量对全球的供求、价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虽然中国珠宝业起步较晚,但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在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黄金珠宝业这个新兴的行业正在迅速地与国际接轨。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金饰品为代表的我国奢侈品零售业从2003年以来开始步入了高增长通道。具有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的奢侈品零售商的价值日益显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高速稳健地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中国人均GDP达到1800美元,上海、北京人均GDP都超过了5000美元。国际上平均每7,000名消费者就有一家金店,在香港则更高,平均每6,500名消费者就有一家金店;而内地目前仅有8,000多家金店,即使仅以发达地区的2亿消费者计算,也才达到每25,000人一家金店。我国年人均首饰拥有量015件/人,远低于美国3件/人,意大利25件/人,日本2件/人的水平。目前在大城市仅有55%的居民拥有珠宝首饰,中小城市这一比例仅为23%,而东部的农村则更少,仅达到17%。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金银首饰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此外,根据中国人口高峰的预测,2009年或者2010年将产生中

 国婚庆对数的最高峰。

 三、珠宝首饰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珠宝首饰产业发展迅猛,年销售额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600亿元。我国黄金珠宝业由单一足金饰品生产发展成为多档次、多品种、产销协调发展的产业。我国黄金珠宝首饰从业人员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万人发展到目前的约300万人,生产企业多达5000余家,其中近500家企业年产销额过亿元或接近亿元。其市场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1、中国女性饰品市场

 据内地权威机构对中国女性饰品市场的调查,女性占据饰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份额。当前,我国女性饰品人均占有率不足5%,而日本为682%、新加坡48%、韩国68%、马来西亚为47%、泰国为68%。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专家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女性饰品占有率将由现在的5%增加到55%以上,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极具开发价值。可见,我国的黄金珠宝饰品市场还可有10倍的成长空间。

 2、中国的婚庆市场

 未来,中国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消费增长将主要靠婚庆、钻饰消费和境外来华游客消费等三个需求来拉动。全国每年有近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因结婚产生的消费高达2500亿元,即使5%用于购买首饰,总额也很可观。2006-2007年是婚庆年,在经历了2005年之后婚庆黄金珠宝消费将在2007年爆发。特别是人口出生率高达21%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仅婚庆黄金珠宝消费就前景可观。

 四、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苏州相城、江苏东海、云南瑞丽、山东昌乐、福州晋安、河南镇平、浙江青田、云南腾冲、辽宁岫岩、广东四会、广州番禺、内蒙赤峰、辽宁阜新、深圳罗湖、浙江诸暨、广州花都。其中深圳珠宝加工量占全国的70%份额。

 五、深圳黄金珠宝行业的整体情况

 珠宝调查报告范文篇2

 深圳市珠宝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小作坊到专业运作,从贴牌加工到自创品牌,从“散兵游勇”到组成“集团军”闯天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珠宝首饰制造和交易中心,以及全国珠宝行业国际信息中心和采购中心,是深圳市六大传统产业之一,并正向时尚产业迈进。黄金用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全年首饰用金成交量的90%;钻石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铂金用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首饰用金成交量的90%。珠宝首饰生产加工的规模、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均领先国内同行。深圳珠宝已稳居国内珠宝行业龙头地位,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深圳珠宝首饰行业发展历程

 深圳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从1981年至今,深圳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81年——1988年,为深圳珠宝首饰行业的起步阶段。

 1989年——1996年,是深圳珠宝首饰行业的迅速发展时期。1997年——目前,是深圳珠宝首饰行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企业创品牌的时期。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深圳市的注册珠宝企业约2300家,自有品牌约2200个,其中,珠宝生产加工企业约占41%;珠宝批发贸易企业约占31%;珠宝零售企业约占105%;珠宝包装用品批零约占57%;珠宝及其用品设计企业约占43%;其他珠宝相关业务企业(包括珠宝设备生产、珠宝维修企业、专业市场、珠宝鉴定检测机构等)约占75%。2008年行业制造加工总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约12万。深圳珠宝企业目前已获得了“翠绿”、“百爵”、“吉盟”、“星光达”、“意大隆”、“周大生”、“安盛华”等26个中国名牌产品,“周大生”、“千禧之星”、“宝怡”、“百泰”、“吉盟”、“钻之韵”等9件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

 2、深圳珠宝产业的地位

 现已拥有珠宝首饰制造企业2100多家,年总产值800多亿元,占全国珠宝市场份额的70%以上,黄金、铂金、钻石加工、交易量均占上海黄金交易所、铂金交易所和钻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80%-90%,年出口总额12亿美元。

 3、深圳珠宝产业的企业类别

 2006年底注册珠宝企业2100家,自有的品牌2200个,其中珠宝加工制造企业约850家,约占41%;珠宝批发贸易企业约600家,约占31%;珠宝零售企业约220家,约占105%;珠宝包装用品批零企业约120家,约占57%;珠宝及其用品设计企业约90家,约占43%; 其它 珠宝相关业务企业(包括珠宝设备生产、珠宝维修企业、专业市场、珠宝鉴定检测机构等等)约120家,约占57%;其它企业约50家,约占23%。

 4、深圳珠宝产业的品牌企业

 目前全行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有26个,中国驰名商标的6个,获得广东省名牌的8个。

 黄金类:百泰、翠绿、宝福、甘露、粤豪、安盛华镀层流行首饰:雅诺信、千禧之星、萃禄、吉盟、富理

 翡翠类:周大生、百爵、兆亮、金大福、意大龙、晶永恒、雅福镶嵌类:星光达、宝怡、钻之韵、千禧之星、福麒、金象、周大金、鹤麟

 5、深圳珠宝行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深圳珠宝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种类较为齐全、时尚新颖、款式别致、技术领先的多品牌共存的珠宝首饰产品体系。

 (二)、产业制造能力突出,已成为最大的珠宝制造基地

 深圳珠宝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突出,制造加工能力强大,管理精细化能力较高,电脑设计、快速成型、激光焊接、激光铸模、 网络技术 及计算机管理的普及,使深圳的珠宝首饰企业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深圳珠宝产业基地内有60%以上的企业在技术先进性与专利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有30%以上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有20%的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由拥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逐步转为自主创新,设计及 文化 创新能力国内领先

 过去,毗邻香港使得深圳珠宝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地利”。深圳可以学到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新的工艺和技术,在款式设计和流行趋势上可以第一时间从香港了解国际上珠宝首饰发展的新潮流,学习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及新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可以吸取香港等一些国际信息资讯优势。现在,大多数深圳珠宝企业在不断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把国际潮流的设计风格和优秀的中国 传统文化 相结合,大胆突破,结合中国珠宝市场,不失时机的开发出适合中国消费大众的珠宝首饰饰品。近几年来,尤其在珠宝文化创意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使深圳珠宝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珠宝业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如百泰公司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首次改良了车花夹具,为黄金产品特别是六角佛珠优化升级,第一款电铸手环成功研发;第一款可灵活换面的手镯发明;自主研发了滚砂

 机,推出“健康首饰”新概念;率先提出“文化黄金”和“时尚黄金”的新概念;公司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53项、著作权12项,被评为“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星光达立足于自主开发创新,先后有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产品具有发明专利和外观使用专利。

 (四)、知名珠宝品牌众多,深圳珠宝已形成产业品牌集群优势珠宝行业有一句流行语:世界珠宝未来看中国,中国珠宝现在看深圳。深圳珠宝以款式精美、工艺精湛、质量优异等特点享誉全球。

 深圳珠宝企业目前已获得了26个中国名牌产品、9件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件广东省著名商标。深圳珠宝企业品牌数量和知名度已稳居国内珠宝行业龙头地位,并辐射到欧美和东南亚。

 深圳珠宝产业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率先做响做亮“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实现深圳从“中国珠宝制造之都”向“中国珠宝设计之都”和“中国珠宝品牌之都”的转换。

 (五)、企业品牌文化塑造初见成效

 目前,深圳珠宝已经从过去的OEM代工生产逐步走向以差异化设计、生产的自主品牌发展道路,大部分珠宝企业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纷纷着手打造自主品牌,创建品牌的文化内涵,形成自身品牌的特色。

 (六)、政府高度重视,加快珠宝产业基地和区域品牌建设

 (七)、融资途径开始多样化

 随着珠宝产业的发展,珠宝企业也逐渐受到资本的追捧。深圳珠宝区域品牌骨干企业纷纷打破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 企业管理 制度,创造上市条件,实现资源优化配臵。目前,“福麟国际”已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雅天妮成功在香港上市,潮宏基成功在中小板块上市,爱迪尔已完成股改并开始接受上市辅导等。各家银行也积极支持珠宝企业发展。水贝珠宝支行作为我行黄金珠宝特色支行,已与32家珠宝企业开展授信业务,与深圳珠宝行业内的龙头领军企业开展货押业务。

 6、深圳珠宝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据业内人士估计,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的珠宝市场将比上世纪末增长10倍,达到8000亿元,并将在2010年成为全球黄金珠宝消费及制造生产中心。中国的珠宝业正由“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向“全球最大的市场”演进。

 (一)、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与 措施 ,使黄金珠宝行业迎来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加入WTO后,中国的黄金珠宝市场进一步开放,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并成为它们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实力的重要保障。

 (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推动黄金珠宝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据统计,我国各种黄金珠宝的营业额已超过1600亿人民币。根据国际现有的统计 方法 ,在世界国家和地区人均黄金拥有量排名中,台湾以人均86克高居第一,美国、香港为人均66克,中国大陆人均尚不到025克,市场潜力不言而喻。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成为国

 内黄金珠宝企业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的黄金珠宝企业有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能力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黄金消费国,第一大铂金饰品市场,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珠宝企业,中国的珠宝行业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扩大中国黄金珠宝的国际占有率则成为必然。

 (四)、珠宝行业将与旅游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把珠宝首饰文化、宝玉石 科普知识 教育 融旅游、休闲、商贸于一体,创造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商业繁荣的商业特色成为珠宝发展的一个亮点,珠宝首饰消费已成为国民的第三大消费 热点 ,珠宝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其既普及珠宝文化知识,又把旅游、休闲、商贸结合起来,提升珠宝行业的品味和亮点,同时也拉动深圳商贸业、旅游休闲经济的发展。

 当今中国的珠宝市场正在由“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演化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深圳珠宝正以“内涵在深圳、外延在世界”的胸怀,塑造区域品牌的高端形象,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六、深圳黄金珠宝行业企业状况

 调查表明:利润额在100万以下的企业超过一半,500万以上的企业只是凤毛麟角。珠宝企业产值在5000万以下的67%,5000万—2亿的20%,2亿—10亿的13%,但该类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都在300万以下。

 珠宝调查报告范文篇3

 1、黄金珠宝行业特点:

 资金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生产环节简单,资金流向清晰行业内部存在相对封闭的资金拆借市场

 2、黄金珠宝企业的分类:

 ①按照细分行业区分,黄金珠宝企业可分为:黄金素金加工类铂金素金加工类镶嵌类(包括彩石镶嵌)钻石经销类其他原料经销类

 ②按照产业链区分,可分为三类:自身具有生产加工和终端零售网点的企业自身只有生产加工,销售以批发为主的企业自身不从事生产,组织货源进行批发零售的企业3、黄金珠宝行业的主要资金需求

 金、铂金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存货资金紧张季节性备货的资金需求

 部分企业逐步介入和加大零售环节投入,用于增加零售网点和铺货需要资金

 4、黄金珠宝行业的主要风险

 企业主要的风险集中于“赌金”的行为

 为规避该类风险,建议选择企业正常经营满3年,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业 经验 满5年以上的企业介入5、深圳珠宝企业注册资本来源

 627%来源于私营和个体、169%来源于合资、85%来源于外商(港澳台)、51%来源于集体、34%来源于国有、34%来源于其他。6、企业的组织结构

 768%属于有限责任制、89%属于股份制、71%属于来料加工、54%属于其他、18%属于合伙制。

 七、深圳黄金珠宝行业财务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融资方式1、财务不规范

 02年以前,需持有人民银行的牌照,大部分企业采用挂靠的方式经营

 03年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04年金交所开放铂金交易,免征黄金、铂金进口关税,逐步规范了黄金、铂金的采购 渠道

 06年上海钻石交易所开放,实行证17%返还13%的税率政策,有了正规采购渠道,大部分零售商采用核定税制,采购时不需要开发票,上游生产企业大量税票无法冲抵2、生产淡旺季明显

 对于大部分黄金珠宝企业每年的6、7、8三个月和10月中下旬为淡季,对于部分外单量较大的企业,淡旺季情况较为不明显。3、黄金珠宝企业的原材料来源

 (一)、黄金、铂金等贵金属的来源分三种: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提供商(走私金)回收提纯金

 (二)、钻石的来源主要为两种: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供应商。

 4、黄金珠宝企业的主要生产流程(一)、素金类:

 拉丝/压片→折压成型→镂花→打磨→电金(二)、镶嵌类:

 设计→制作银模→制作腊模→导模→执模→镶石→打磨→电金5、融资方式:民间拆借

 企业间拆借(倒模厂、钻石供应商)担保贷款

 银行贷款(仓单质押、联贷联保、货押融金、借金还金引进风投资金(千禧之星)准备IPO的企业

 八、银行对黄金珠宝行业的调查方法1、黄金珠宝行业销售额的核算方法)

 ①数人头法

 ②存货核定法(存货包括展场存货和工厂存货,但不包括零售卖场中的存货)

 ③零售卖场核定法

 通常单一零售卖场的铺货量在100万-200万不等,卖场的存货周转速度大概在90天/次-120天/次,所以其零售销售额=150万×卖场数量×3(保守计算)。2、存货的核查

 生产车间的存货------抽查《企业存货日进出库清单/台帐》核实企业展厅中的存货-------抽查《企业存货日进出库清单/台帐》核实存放于企业直营零售店的存货-----核查企业内部账本,或按照150万/店推算

 此外,可通过参加企业月盘核实企业存货3、企业应收应付科目的核查素金行业:上下游交易多以现款现货方式交易,最长帐期一般不超过7天,素金行业的应收应付科目占款较少;

 镶嵌行业:主要应付为钻石款,钻石采购可以有3-6个月帐期;镶嵌行业的销售通常也有一定帐期,一般在30天左右。4、其他应收应付科目

 作为黄金珠宝企业其他应收应付科目大多为企业之间的短期拆借款,金额波动较大,核实存在一定难度。5、其他辅助调查资料公司水电费单据正本电金水的开支工资单

 金交所/钻交所的会员资格中国名牌等荣誉称号九、黄金珠宝行业的授信建议

 给予上述对黄金珠宝企业的调研,我部建议拓展黄金珠宝行业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细分行业龙头有限原则

 即具有生产加工又具有零售渠道的全流程企业有限原则具有自主品牌(或中国名牌),销售渠道完善企业有限原则(一)准入标准

 (二)主要调查重点员工人数

 实际控制人信誉及个人资产存货金交所采购凭证水电费单工资表电金水用量

 (三)特色贷后管理办法

 贷款尽量限定用于向金交所、钻交所购买原材料要求企业按月保持一定金额资金通过我行结算账户用于向金交所、钻交所购买原材料

 根据企业情况,经办支行按月或按季参加企业月度存货盘点,规定存货量不得低于一定金额

1 珠宝销售工作心得体会4篇

2 珠宝销售案例分析范文

3 珠宝实习报告范文

4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6篇

5 珠宝市场调查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83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