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昂贵的十大钻石是哪些...

世界上最昂贵的十大钻石是哪些...,第1张

  以下是史上最著名的钻石

  1伟大的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这颗钻石由美国一家公司切割,该公司在研究了这颗钻石6个月后,才确定如何切割。切出后的重量为5302ct,为梨形,共琢磨了74个面。它是现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仗上。

  2光明之山钻石

  这颗钻石有最古老的记载历史,它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1304年。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被再度切割,之后被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这颗钻石现在重10893克拉。“光之山”钻石据说是上帝送给一名忠实信徒的礼物。

  3艾克沙修钻石

  “艾克沙修”不光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之一,它还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第二大钻石。

  4大莫卧儿钻石

  大莫卧儿是17世纪在印度发现的钻石。大莫卧儿根据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迦汗命名。但是,这颗钻石后来失踪了。有人认为,光之山钻石可能就是由这颗钻石切割而成。

  5神像之眼钻石

  这是一颗扁平的梨形钻石,大小有如一颗鸡蛋。“神像之眼”重702克拉。传说它是克什米尔酋长交给勒索拉沙塔哈公主的土耳其苏丹的“赎金”。

  6摄政王钻石

  摄政王钻石是一名印度奴隶于1702年在谷康达附近发现的。摄政王钻石以其罕见纯净和完美切割闻名,它无可争议当属世界最美钻石。

  7奥尔洛夫钻石

  奥尔洛夫钻石是世界第三大切割钻石。它有着印度最美钻石的典型纯净度,带有少许蓝绿色彩。

  8蓝色希望钻石

  它被认为有著名的塔维奈尔蓝钻的特点,1642年被从印度带到欧洲。它曾属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今天你可以在华盛顿史密森学会看到这颗钻石。

  9仙希钻石

  它最初属于法国勃艮第“大胆的查尔斯”公爵,公爵于1477年在战争中弄丢了这颗钻石。仙希钻石为浅**,显然出自印度,据说它是被切割成拥有对称面的第一大钻石。

  10泰勒·伯顿钻石

  这颗梨形钻石是196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省第一矿发现。理查德·巴顿为伊丽莎白·泰勒花110万美元买下了这颗钻石,给它重新取名为“泰勒·巴顿”。

  钻石是迷人的,而与种种传说、迷信交织在一起的一部钻石历史,更增添了钻石的神秘色彩。钻石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只对其作简要的勾勒,目的是为钻石鉴赏者提供一个简要的线索。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

  钻石之路--从印度到地中海

  与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一样,连接古印度与西方的则是“钻石之路”。钻石之路实际上由两条路线组成,一为陆路,从印度经现今的两伊、土耳其抵罗马;二为水路,跨印度洋,经伊斯兰圣城麦加,从地中海南岸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再穿地中海抵达罗马。公元一至三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的钻石,即是通过这两条“钻石之路”从印度运来。可想而知,最好的钻石必然首先为印度的国王们所拥有,其次为沿途各国的统治者所占有,当走到终点时,剩余的钻石已为数不多了。

  公元三世纪之后,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钻石在地中海地区销声匿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波斯帝国崛起在印度和地中海之间,它取代了罗马帝国而成为印度钻石的主要吸收者。此外,伴随罗马帝国衰落丧钟的还有基督教的兴起,由于此前的钻石大都与异教迷信联系在一起,刚刚皈依基督教的教徒们对钻石兴趣在为减小。

  钻石新的生命--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钻石已经受重现,但人们心目中的钻石仍带有各种神秘色彩,就如:有人认为钻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认为钻石是有毒的,吞下去会导致人死亡。有一些关于钻石的迷信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将士们认为钻石会给拥有者带来勇气,作战时佩载钻石,可无往而不胜,又如钻石会使男人对妻子的爱更深。但使钻石在欧洲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有以下一些主要事件

  (1)法王路易九世(1214-1270)在位时曾颁布节约法令,规定只有国王才能拥有钻石,女人不许佩载钻石。不到二百年后,查七世的情妇第一次公开场合违背路易九世的法令,多次在宫廷社会场所以其首饰上的钻石而引人注目。此举使钻石在当时的欧洲理人,特别在女士心目中变得更富魅力。

  (2)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在与法国勃艮地的玛丽公主定亲前,接到公主的一封来信,内文写道:定亲之日,公主必须戴上镶有钻石的指环。由此,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就此戴在了玛丽的手指上。钻石戒指从此成为情侣们忠贞爱情的至高信物。

  (3)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首次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上贸易之路。从而使欧洲人得以避开中东阿拉伯国家对钻石贸易的垄断,来自印度的钻石得以在欧洲大量地出现。除上述因素外,真正钻石在欧洲得新生的是钻石切磨技术首先在欧洲得到发展,威尼斯作为欧洲与东方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口岸,钻石在重新回到欧洲之初的十四世纪,这里也曾是欧洲最早的钻石切磨中心。但其地位很快被安特卫普所取代,并很快变成国际钻石切磨中心。到了十五世纪晚期,安特卫普的钻石切磨师们已经开始利用涂有细粒钻石的金属盘来对钻石表面进行抛光;到了十七世纪,这里的切磨师已能在钻石上切磨出58个面;到十八世纪,已掌握了钻石的劈开技术。由于钻石切磨技术在欧洲日益完善,欧洲人对钻石的兴趣日渐浓厚,阿姆斯特丹、伦敦也相继成为重要的钻石加工中心。

  承前启后--巴西

  印度的钻石产量在十七世纪达到高峰,年产量大约为5-10万克拉,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达到宝石级。此后钻石产量迅速回落,在1725-1730年间,每年从印度运至欧洲的钻石只有2000-5000克拉,欧洲的钻石工业面临空前挑战。所幸的是在1730年,在另一个远离欧洲的大陆,南美巴西发现了钻石,并很快取代了印度,成为第一大钻石生产国。在1730-1870年的140年时间里,来自巴西的钻石主宰了世界的钻石市场。其产量在1850-1859年间达到顶峰,平均年产量达到30万克拉。由于钻石产量供给充足,钻石也不再是仅仅供王公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了,只要有钱,不管你身份如何,你尽可以在市场上购到你看中的钻石。

  现代钻石工业--南非

  巴西的钻石一度使世界钻石业兴旺,但其供给量有限。到1861年为止,巴西的钻石年产量下降到17万克拉,到1880年,巴西钻石年产量只有5000克拉。这种戏剧性的产量下降对当时欧洲初具规模的钻石业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时,一个神秘的大陆--非洲传来喜迅。1866年夏,一天,位于南非奥兰治河岸的德克尔农场一个15岁的男孩发现了一颗重达2125克拉的钻石,后来这颗钻石被切磨成1073克拉的椭圆形钻石,最初被命名为“奥莱利”。当这颗钻石亮相于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时,已被易命名为“尤利卡”(Eureka)。南非钻石出现署光后,很快在金伯利发现规模巨大的钻石矿床,1872-1903年间,从金伯利城周围的各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年产量已达2000-3000万克拉,占全球钻石总产量的95%。由于南非钻石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创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公司-DeBeers公司,并由此开创了现代十分繁荣的现代钻石产业。

  中国钻石

  中国的钻石历史不知从何时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定论。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诗经》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记载,许多学者认为这“他山之石”就是金刚石。此后在《列子》、《海内十洲记》中都曾记载过“刀长有咫,切玉如泥”的昆吾刀剑,如果记载详实的话,那么这昆吾刀剑很可能就是以金刚石制成的。但以上记载和由此而得到的认识均只是人们的猜想,无法得到明确的定论。有史可查的明确有关钻石记载最早是晋的《起居注》:“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此后在《魏书》、《隋书》和《北史》等典籍中也都提及波斯拥有较多的钻石。可以看出,中国最早的钻石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源于印度。

  目前,我国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蒙阴及湖南的沅水流域,都是钻石的重要产地。1983年,我国探明的钻石储量已居世界第六位,目前我国的钻石产量占世界前十位。1977年12月21日,山东临沂县常林村的一位农村妇女在耕地时发现了我国现今最大的“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比一般核桃稍大),现今储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中。我国发现的100克拉以上的钻石共有4颗,均是在山东发现的。我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14两,折合21865克拉,1936年产出于山东沂沭河畔。钻石晶莹无暇、色泽金黄,取名为“金鸡”钻石。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侵华日军抢走,至今下落不明。1981年8月发现“陈埠一号”重12427克拉。

你好,请问你想问的是2022年8月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数据什么时候出来吗?2022年8月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数据2022年9月17号出来的,2022奶奶9月17号就已经公布了2022年8月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8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400%,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9%。

在游戏《刺客信条兄弟会》中,有一系列的隐藏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之一就是找到印第安钻石。以下是印第安钻石的位置:

印第安钻石位于游戏中的普拉托区,具体位置如下:从过道旁边的木盒子往北走(推荐使用鹰视图模式),进入小巷子,一直走到底,向左转进入另一条小巷子,抵达终点后可以找到一个被锁住的房门,用爆炸物炸开门,进入房间内就可以找到印第安钻石。

需要注意的是,在找到印第安钻石后,玩家可能会遭遇敌人的追击。因此,最好在拿到宝藏后立即逃离该地区,以避免遭受攻击和伤害。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游戏愉快!

前提是不要做完盗贼工会任务,然后那些盗贼是随机刷的,遇到杀死搜身就是了,也不是每个盗贼都爆印度钻石的。开宝箱也有,不过耗时太长了,也不知道哪个宝箱里有。

还有就是派小弟做刺客任务,有个5星的任务奖励印度钻石。

最后就是网上说的刷盗贼了:

如果看不懂请看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0NDMyODQ0html

盗贼,只要完成盗贼任务到第三阶(每节三个任务每节)每完成地图上全部的盗贼任务都要去盗贼头子(就是那个长得像狐狸的那个带斗篷的。)那里领,每节都有一个跑步任务两杀人任务,然后有第三节有一个杀人任务是骑马追杀,这个追杀的目标是百眼帮的人,要一直追着他们到达他们停马下来的时候杀掉他们,然后站在怀疑黄圈的边缘(为了事后好拿东西)等待敌人的来临,这些敌人都是带有稀有材料的,只要在圈里就无限的来,,这个用刺客图标召刺客便可以无限的刷,,事后觉得够了就离开圈子人死光了就可以完成任务,然后去捡东西,,通过DNA重打记忆可以无限刷这个材料了|~ 还有重打记忆不能太快完成任务要去捡材料。而且要到空旷的地方出刺客召唤,如果要敌人带你到正确的地方要杀掉一个敌人,如果没有杀一个就只能绕圈。。这个无论你是走路还是骑马,敌人都会有一定距离。我跑步都可以跟到敌人。。

1905年1月25日,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管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高品质钻石。它的重量为3106ct,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来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得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需要事先按计划劈开成若干小块。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这块巨大的钻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劈切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要求。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用一个大钳子紧紧钳住“库利南”,然后用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阿斯查尔用一根沉重的锤子敲击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阿斯查尔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南”完全按照预计裂为两半,而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上了。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进行琢磨,他们共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才完成。一共琢磨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总重量为106365ct,仅为“库利南”原重量的3425%。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9粒之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I”,重量为5302ct,为梨形,共琢磨了74个面。它是现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仗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II”,重量为3174ct,外观方形,磨有64个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

印度的假证书特别多!印度所谓的钻石其实是合成碳硅石!也就是莫桑钻,也有可能是合成立方氧化锆!红蓝宝石染色居多,祖母绿也是有玻璃仿的,也有染色的,印度宝石入手一定要亲自复检!也可能就当然幸运的可能买到真的!不管是国际小证还是大证书拿到货都要进行复检!以免造成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890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