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钻石的特性

关于钻石的特性,第1张

钻石(diamond)

1、成份:主要是碳c(含量占9995%) 以及其它微量元素。

2、物理性质:

(1)硬度:H=10, 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是九级红蓝宝硬度的150倍。

(2)颜色:以无色白色为主还有黄、棕、粉、蓝、绿、红、褐、黑等彩色钻石,非常珍贵罕见。

(3)色散:色散高(0044),加工打磨后出火反射出五颜六色光芒。

(4)光泽透明度:金刚光泽、透明到不透明。

(5)热导性:自然界中高热导率,热导仪可鉴定。

3、鉴定方法:

(1)光泽:特有的金刚光泽。

(2)密度:595g/cm3 主要是裸钻鉴定,用手掂重,比同等大小其他宝石重。

(3)火彩:切工完美的钻石火彩有跳动感五光十色,亮但比较柔和,仿钻如合成立方氧化锆等也有火彩但是比较呆板单调。

(4)亲油疏水性:用油笔可在钻石表面画出一条线而用水笔画出的线断断续续,一般手摸后可留下很清楚的手印。

(5)棱线:天然钻石硬度大刻面之间的棱线平直而锐利,仿制品棱线成圆滑状有磕碰痕迹。

4、产地:

澳大利亚、安哥拉、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俄罗斯、加拿大、印度、中国。

澳大利亚产量最大、中国产地有山东、辽宁、湖南等。

5、4c评价:

(1)颜色(color)

D 100 极白

E 99 极白

F 98 优白

G 97 优白

H 96 白

I 95 微黄白

J 94 微黄白(褐灰)

K 93 浅黄白

L 92 浅黄白

M 91 浅黄

N 90 浅黄

(2)净度(clarity)

钻石的所有缺陷称为瑕疵,可分为内部瑕疵和外部瑕疵,在销售过程中瑕疵要称为内含物或包体。

A、内部瑕疵:结晶包体、云状物、点群状包体、羽状纹、内部生长纹、裂理、内部原始晶面、空洞、缺口、击痕、激光孔、须状腰。

B、外部瑕疵:原始晶面、外部生长纹、刮伤、抛光纹、烧痕、额外刻面、棱线磨损。

C、分级

a) 完全无暇级(FL):在10倍镜放大条件下,钻石内外部均无瑕疵。

b) 内部无瑕级(LC):10倍放大条件下钻石内部无瑕,外部可有轻微瑕疵。

c) 极微瑕级(VVS):钻石具极其微小瑕疵10倍镜下几乎观察不到,细小的点状包体、云状包体、生长纹,分为VVS1和VVS2。

d) 微瑕级(VS):具有较小瑕疵,10倍镜下较难观察到,分为VS1和VS2微瑕级以上为肉眼不可见级。

e) 瑕疵级(SI):钻石具有小瑕疵,10倍镜下很容易发现,分为SI1和SI2, 肉眼较难发现。

f)瑕级(I):10倍镜下一目了然肉眼可见分为I1不影响亮度、I2影响亮度、I3影响亮度和透明度。

(3)切工(cut)

a)标准切工可以使钻石璀璨夺目,反之切割比例不当,会极大的影响钻石的亮度和火彩使钻石黯淡无色,标准圆钻切割57到58个刻面。

b)切割形状圆形、椭圆形、橄榄形、水滴形、心形、公主形、祖母绿形。

c)四大切割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纽约、以色列/特拉维夫、印度/孟买。

d)评价标准:比例合适太薄出现鱼眼效应、太厚出现黑底。

(4)克拉重(carat)

1克=5克拉 1克拉=02克 1克拉=100分

钻石的价格和重量的比例是成平方增长。

钻石硬度是10,一般情况下不会磨花,所以不可修复的情况失去光泽是很少的。

但钻石的亲油性质会令其容易沾染油渍,例如指纹、汗水,建议去买瓶医用酒精,滴上钻石表面,然后用眼镜布擦干净,就可以恢复光泽。平时看钻石,都是用酒精清洗钻石的,所以不会有问题。

扩展资料:

钻石保养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直接触碰钻石饰品的钻石表面,可用干净的卫生纸或者擦金布擦拭。

2、经常检查一下钻石是否松动,发现松动要及时更换维修处理,严重的必须换戒托从新镶嵌。

3、避免接触化妆品、香水、指甲油等化学物品,以免影响钻石亮度。

4、海边洗澡时,要摘下钻石商品,以免因接触海水导致k金戒托产生化学反应变色氧化。

5、钻石因污垢灰尘的沾上而失去光泽,只需要对钻戒清洗保养之后再使用吹风机吹干处理就可以了。

虽然钻石的硬度最高,但可以有解理,即可沿钻石的某些品面裂开。钻石在4个晶体方向上可以有完全解理,其解理面非常平整。钻石加工工艺师常常利用钻石的解理性质将钻石晶体的多余部分敲掉,以节省研磨时间。而且被敲掉的多余部分还可能研磨成小钻石。

尽管碳元素的原子质量较低,由于钻石晶体致密,其密度较高,为352g/cm3。在所有的贵重宝石中,只有钻石是由单一元素构成的,而且包裹体很少,密度的变化范围极小。用一般的宝石学比重仪来测量钻石的相对密度时,所有宝石级钻石的相对密度都是352,一般钻石的相对密度变化范围小于宝石比重仪的误差范围。比重法是鉴定钻石的有效手段,但过程比较繁杂而很少被使用。

钻石的折射率很高,达242。折射率越高,产生全反射的入射角越小,使有可能将入射到钻石内的光经台面完全反射出来。如果一颗刻面钻石的切工比例符合理想切工比例,由台面入射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再由台面反射出来,使得刻面钻石总是闪闪发光,夺目诱人。另外折射率越高表面反射强度也越高,钻石的台面也总是很亮,增加了刻面钻石的诱人程度。即使黑色钻石没有任何内反射光自台面出射,台面的表面反射也会使其闪闪发光,尤其是在钻石的黑色背景下表面反射使黑色钻石格外闪耀。钻石的折射率超出一般宝石学折射仪的测量范围,因此,钻石不可能用宝石学折射仪测试折射率加以鉴定。

钻石的色散率中等,为0044。当光垂直刻面钻石的台面射入钻石时,所反射光的色散并不明显,所以观察到的光都是白光闪闪,没有色散所产生的光谱颜色。当光以较大的入射角进入无色刻面钻石时,由台面出射的反射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色散,所观察到的光呈现光谱色,即出现所谓的“火彩”。当远离钻石观察时,容易看到“火彩”,这是因为对于相同的色散角,距离越远色散越大,即距离越远色散越明显。

纯净钻石晶体中不含任何杂质,而且晶体的结构也没有任何缺陷。纯净钻石对可见光完全透过,除表面反射外几乎无吸收,这就是纯净钻石呈现无色的原因。彩色钻石的颜色是由钻石晶体中的杂质或晶体缺陷所造成的,详细原因将在下一章介绍。

纯净钻石是电的绝缘体。在钻石晶体中,碳原子外层的4个电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的电子组成共价键,在钻石晶体中没有自由电子,因而纯净钻石是电的绝缘体。石墨的导电性质与钻石恰恰相反,是电的导体,这是因为在石墨晶体中碳原子外层的4个电子中只有3个电子与周围碳原子的电子结合,另外一个自由电子能够导电。

钻石是最好的热导体。热在晶体中的传导是通过振动实现的。由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结合紧密,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可伸缩范围极小,钻石晶体是刚性最好的材料,因此,在钻石一侧由热引起的热振动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导到另一侧,所以钻石是热传导率非常高的材料。在室温下,钻石的热传导率大约是铜的5倍。当钻石晶体含有杂质时,热传导率明显下降,不含杂质钻石的热传导率是含氮杂质钻石的1倍以上。典型的不含杂质钻石的热传导率大约为2100 W/(m·K),典型的含氮杂质钻石的热传导率大约只有800 W/(m·K),原因是钻石中的氮元素杂质改变了钻石的晶体结构,造成了热振动传导速度的减缓。

过去利用钻石热导仪可以准确地鉴定钻石。近年来合成莫桑石(Moissanite)问世——由于合成莫桑石的热导率接近钻石的热导率——使得钻石热导仪的使用受到限制。鉴定钻石与莫桑石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它们之间不同的光学特征:钻石为均质体,无双折射现象,而莫桑石为双折射晶体,且双折射现象很明显,在显微镜下即可以观察到棱角的重影。

钻石晶体中的每一碳原子都有8个共价电子,从而每一碳原子都形成一稳定的原子结构,相当于一个惰性原子。这一稳定的原子结构不仅使钻石具有最高的硬度,也使其成为化学惰性物质。在常温下,钻石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空气中是不会氧化的。

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性和耐碱性,高温下不与浓HF、HCl、HNO3作用,只在Na2CO3、NaNO3、KNO3的熔融体中,或与K2Cr2O7和H2SO4的混合物一起煮沸时,表面会稍有氧化。;在O、CO、CO2、H、Cl、H2O、CH4的高温气体中腐蚀。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也是贵重宝石。

扩展资料

钻石由于折射率高,在灯光下显得闪闪生辉,成为女士最爱的宝石。巨型的美钻可以价值连城。而掺有深颜色的钻石的价钱更高。目前最昂贵的有色钻石,要数带有微蓝的水蓝钻石。

钻石分为一型和二型两种,这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蓝色的钻石是二B型的,是半导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13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