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珠宝真假

怎样分辨珠宝真假,第1张

1、比重测试法:

  市面上有一种测量宝石比重的比重液;我们可以用332的比重液拿来测试真假钻石。天然钻石的比重为352,所有天然钻石置于比重水中都会下沉,所以凡是浮在比重水上的宝石,都可肯定它不是钻石。

  2、穿透观察法:

  钻石具有高折光率,而折光率越高的钻石,光线反射力也越强,相对的透视度较低。可准备一张画有直线的纸张,将要测定的两颗不知名的钻石,正面朝下,压盖在直线上,由该钻石的背部直接以肉眼看下去,如能看到压在钻石下的直线,就肯定不是天然钻石。

  3、亲油性法:

  钻石对油脂有一种「吸油性」,仿冒钻石则无此特性。将钻石在脸上沾些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该钻石,拇指会感到一种胶黏性,不易滑动,而仿冒钻石则会让姆指有滑溜的感觉。

  4、呵气试验:

  天然钻石传热能力佳,热气散得快。将要测试的钻石靠近嘴巴,轻轻呵气,使被测试的钻石蒙上一层轻雾,此时立即注视该钻石雾气挥发的情形,如为天然钻石,雾气将立即散去,反之雾气会在仿冒钻石上维持一阵子, 才会散去。

  5、度量与重量:

  1克拉的天然钻石,直径尺寸约为650公厘(065公分),大多数的仿冒钻石在相同1克拉的重量下,其直径尺寸与天然钻石总有颇大的差距。

可以去金太福,她是一个以珠宝的研发、设计、销售为一体,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从事钻石网络销售的哦,他是“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O2O模式。金太福钻石追求简约、时尚,打造富有东方文化艺术色彩的珠宝,让天下有情人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丘比特钻饰,见证他们永恒的爱情。

标注时尚潮流、带有轻奢属性的黄金珠宝饰品,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了千家万户。良莠不齐的商家,暗藏玄机的销售手段,使得不少消费者误入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购物“中奖”、“贵品”低价的陷阱。

一、 认清含金量的标识

“千足金”等含量表示方法已经不再被使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5月4日公布实施的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规定,纯度为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而不能叫“千足金”了。

金银首饰的含量在商家的宣传中很容易变成噱头,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品质“更好”的饰品。但是,纯度为“9999”还是“99999”,其实差别不大。因此,购买金银等贵金属首饰时,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宣传的超高金含量,认准“足金”即可。

二、 仔细查验质地

成色:黄金因其含有杂质种类和成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黄金呈赤**,成色在95%以上;呈正**,成色在80%左右;呈青**,70%左右;**略带灰色,50%左右。

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g/cm3,比重接近193时,含纯金越高。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白银、铜、锡、铅的重量都比黄金轻许多,可见黄金体小质重。黄金掂于掌心有沉坠感,对于笨大而轻飘的饰品应提高警惕。

同时,纯金质较软,一般不会用来镶嵌首饰,凡是强调高纯度镶嵌类的黄金饰品,一般都有水分。

三、警惕“买到等于赚到”

只有达到品质、级别标准的珠宝才具有保值增值功能,而大部分珠宝首饰只适合日常生活佩戴或收藏。部分消费者认为买珠宝就是投资,想以低价买入然后高价卖出,而在购买之前却并不了解珠宝的真正价值,这就使得有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打出“资源稀缺”、“价值稳中有升”的招牌向消费者低价出售假冒品、伪劣品。

提醒您注意,对于价格相对昂贵的珠宝饰品,正规、专业的珠宝商更侧重于品质和信誉,所以售价和折扣都是相对稳定的,当您看到“换季、老款甩卖、1折、2折”低价售卖的珠宝商铺请不要犹豫,直接绕道走开。

四、 正确认知“处理”的含义

我们常常能见到在珠宝玉石的鉴定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件标识上,在商品名称之后注明“处理”的字样。不甚知晓的消费者往往把“处理”理解成“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的切割、打磨、抛光、镶嵌等处理方法”;或者理解成是被调低价格的“处理品”。而少数商家明明知道“处理”的含义却在面对消费者的询问时含糊其词、顺水推舟,对“处理”二字作错误地解释来误导消费者。

在1996年发布(1997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翡翠(处理),就是经酸洗去除杂质后,做了注胶处理或做了人工致色(染色)处理的翡翠,珠宝界称之为翡翠B货、C货或B+C货。自1997年5月1日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生效实施后,在翡翠商品的标识标签中,已取消了翡翠A货、B货、C货和B+C货的名称标注,而用“翡翠(处理)”概括并取代了翡翠B货、C货和B+C货。说得直白一些,“处理”就代表这块翡翠已不是纯天然的翡翠。

五、“炫幻”的金镶玉

雕刻精美的玉石上镶嵌着炫目的黄金,“金镶玉”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款饰品,许多消费者对此都心动不已。虽然看起来有玉又有金,但市面上大多数“金镶玉”饰品实际成本并不高。“镶金”是由非常薄的金箔制成,重量大多不超过01克。且玉石的品质也属低档。这类首饰即便是打出很低的折扣,对消费者而言也是很暴利的,还请您提起注意。

六、网购金银珠宝隐患多

1、视频、照片中的商品与实物存在差异。有些首饰看上去比较大,但实物到手以后却相差甚远;有些视频、上的产品颜色、色调都很漂亮,但实际则是发黑、发黄的;有些珠宝有斑点或者裂纹,但在视频、照片上是看不到的。

2、销售技巧与手段。消费者在遇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向商家订货时,往往得到该商品“断货”的答复,随后商家便立刻会向消费者推荐其他款式,而且“不遗余力”地进行推荐直至成交。这其中,消费者中意的那款产品很可能从始至终就是个噱头——压根就没有,但商家却由此知晓了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据此进行有目的销售。而此时商家向消费者推荐的产品就会让消费者认为这款商品和自己中意的商品属于同一档次,那么前后两种商品是否真的同属,也只有商家知晓了。

3、语言文字上夸大其词。网购直播中的很多主播、代理完全是不懂行的,有意或者无意会在文字表述中将工艺品提升到收藏类,或者制作金银珠宝的假证书,并且将证书上的查询网站和电话也进行作假,以形成产业链,再加之天花乱坠的语言进行宣传,导致消费者买到次品或假货。

最后,还提醒您注意几点:

1、选购金银饰品时,一定要在经过计量检定和校准的天平上复称,并确认质量(重量)信息已在相关票据上注明。

2、购买按照克数定价的黄金饰品最为划算,这才是实打实的等价交换。

3、金银珠宝类饰品要到正规商场、专卖店以及专柜购买;不要在旅游景区购买珠宝玉石。

4、交易完成后一定要让商家开具正规发票,并确认票据信息与购买信息一致,最好详细列明质量、材质等关键信息。

5、注意索取当地权威质检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并通过到权威质检机构进行复检来确认证书与金银珠宝产品是否一致。

绿碳铜锌矿吊坠 这块凸圆面形宝石镶在**金属上,并配镶蓝绿色月光石。中央主石外观十分吸引人:它具有孔雀石般的葡萄球状结构外观,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纤维状结构,此矿物明亮的蓝绿色是典型铜致色的结果。该样品的折射率为163-175,而且在折射仪上具有碳酸盐类的折光率差闪动反应,在此宝石背面以稀盐酸测试有气泡产生,此点可证明它是碳酸盐类宝石。由于该宝石已被镶嵌而且不透明,所以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受到限制,此时须作更进一步的测试以鉴别宝石身份。X光荧光光谱显示该宝石主要组成成份为锌及铜.且含有少量的铅元素。光谱显示其化学组成十分接近绿碳铜锌矿及水红锌矿,由于该宝石的含铜量十分高,所以支持该宝石为绿碳铜锌矿(Aurichalcite)。 这是首次看到绿碳钢锌矿用在珠宝首饰上,绿碳钢锌矿质地柔软(摩氏硬度为1-2度)、松脆,在该件珠宝上可见到修理过的痕迹,在凸圆面宝石顶部可见到有一小块剥落,留有用胶水粘合过的痕迹。 绿云母聚成岩仿祖母绿 在印度市场上有一种绿色凸圆面宝石以祖母绿价格销售。而它的外观却与祖母绿截然不同放大观察可看到颗粒状至片状结构,而且此物质是由许多矿物所组成,可见到不同色调的绿色。此凸圆面宝石的比重为289,因为它的聚晶体结构,比重并不足以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因此该宝石以更新技术加以研究。在宝石上选取5个点采用拉曼光谱作测试,由结果显示产生不同绿色调的物质是白云母,为了探讨绿色的成因,所以采用X光荧光光谱分析,最后显示它合大量的矽、铝、钾及少量的钙、锶、铁、铬。云母呈现的绿色是由于存有铬元素造成的,所以它应属于铬云母类型矿物。 此矿物聚成岩在不同的方向上由具有强多向色的晶体所组成,因此导致具有不同色调的绿色外观。这块凸圆面宝石含有稀少的橙色及白色纹路,以拉曼光谱分析后得知。它们分别是金红石及白云石。在底部可观察到外圈具有较饱和的绿色色圈。此一现象很可能是绿色的Joban油,经红外光线光谱测试后,确定此宝石经过浸油处理。 瑞士古柏林实验室检测到3颗不寻常的合成红宝石,重量分别是321克拉、449克拉及761克拉。放大观察,可以见到助熔剂沿着缝隙分布,亦可见到针点状内含物呈现线状分布,以X光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它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054%-092%的 Cr2O3 ,006%-011%的Te2O3及001%-003%的Ga2O3,钛及钒则因为含量太低而测不到。此外它还含有002%-003%的二氧化锆ZrO2,而此二氧化锆与内含物是无相关性的,此外该宝石并没有其他重金属元素,如铝或钨存在。 由助熔剂残留物内部生长结构及微量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分析。我们可得知这些宝石是助熔剂合成红宝石。然而这批合成红宝石的整体特性与一般常见的合成红宝石有点不同。它具有与Kashan所生成的合成红宝石有相类似的斜点状呈线条分布的内含物(俗称为“雨滴状”的内含物),而且任何商业化生产的合成红宝石中并不含二氧化锆;在天然的红宝石中偶尔会含有二氧化锆,但它总是与锆石晶体有所关联,而且此批宝石含有钙及铁,而却欠缺钛及钒,此点在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中十分不寻常,通常Chatham、Douros或Ramaura的合成红宝石中常会见到铅或钨等重金属,在此批合成宝石中却找不到。 现在虽然不清楚这些合成红宝石是否属于新合成宝石品种,但这批不寻常的合成红宝石仍可在手持式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下藉由助熔剂的存在而判定它是否为合成宝石,化学分析可探知锆元素存在与否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分布状态来判定其合成、天然的身份。 钻扩散处理蓝宝石 自1880年,扩散处理蓝宝石技术被公开之后,鉴定界普遍认为蓝色是扩散进人宝石表面的钛元素造成的,也有钴元素代替钛元素进行扩散处理的实验。这种宝石所呈现的蓝色是很动人的,但这种扩散技术处理的蓝色很薄。在60倍放大镜下很难见到,因而也未曾见过此类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不久以前,两颗分别重223克拉和274克拉的蓝色蓝宝石被送到GIA宝石鉴定中心,其中274克拉的蓝宝石具有下列特点:在二碘甲烷中颜色明显聚集于宝石刻面的棱线上,不均匀的块状颜色表明这是一块经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另一块重234克拉的蓝宝石从外观上看较前者颜色更深,更加鲜艳,折射率为超率限,在桌型分光器下可见典型的因钻元素而产生的3条宽吸收带,放大观察亦不见任何内含物,但在靠近表面的地方有无数小点分布,有些刻面棱线颜色显得较为苍白。 因为刻宝石射率比预期的高很多,因此,用拉曼显微光谱分析,发现在宝石表面集中有大量钴元素。显然,宝石本身的高折射率是由钴元素导致的。这种现象尤其容易出现在热扩散处理的红色刚玉宝石上。此外,在因表面存在钴杂质而呈蓝绿色的托帕石上也很常见,这种托帕石亦经常被怀疑是经过扩散处理的,但无法确定其是否经过扩散处理。 如同托帕石一样,这颗重223克拉的蓝宝石表面所呈现的蓝色表层几乎是看不见的,它薄到连很小的缺口或细微的刮痕都能使宝石露出内部的无色区域,因此无法确认这颗宝石是否经过处理或是与钴元素仅产生某种表面反应而成。 这颗蓝宝石引发了许多疑问,无法确定此类宝石是否已大量流入市场。 经辐照处理的变色氟石 在2002年AGTA珠宝展中,一批经辐照处理的氟石引起人们很大兴趣。这种氟石的原石产自巴西的敏那斯省,在辐照处理前呈现浅**,在辐照处理后,这种宝石产生变色现象,在日光型光源下呈现深蓝色,在白炽光源下呈现红紫色。经标准宝石学测定可知,此种宝石比重为 319,折射率为1431,在长波紫外光及短波紫外光下不具荧光反应,具中度伪双折光反应,在桌面型分光仪下可见570nm吸收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其含有二相内含物。在实验室中并未进行褐色试验,但在珠宝展中所展示的辐照处理氟石在数日里没有发生任何褪色现象。 对氟石采用辐照技术处理已有多年的时间,但这次发现的辐照处理氟石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艳丽体色及变色现象。 仿制星光宝石 近年来,一种使用具有方向性的人工刻痕模仿星光宝石的做假手段常被应用于凸面宝石上,但这种做假方法非常容易被鉴别。首先,这种宝石内部缺乏呈方向性排列的内含物;其次,在宝石表面常见方向性的刮痕。另外,这些星光宝石的星线形态存在不完整、不规则或方向不正确以及弯曲、不对称的现象,也有的具有与矿物晶系不相符的星线数目。在对这些宝石进行拍照时。发现了另一种对鉴定这些人造星光现象有帮助的方法:拍摄人造星光宝石时,要将相机焦距对准凸面形宝石的表层下方,此时,星光现象最为清晰。在拍摄天然星光宝石时,相机的焦距是对准在凸面形宝石的表层上方的。

  在购买周大生珠宝产品后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查询货品真伪:

  (1)手机或固定电话查询:拨打统一接入号码:95001111(免费)(未开通的地区可拨打010-9501111),按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2)短信查询:发送标签上的16位监管码至95001111,可以得到货品真伪提示;

  (3)互联网查询:登陆www95001111com进行查询;

  (4)多媒体终端查询:通过布设在全国各大商场或超市的查询终端机,键入16位监管码或扫描货品条码进行查询。

一、银饰品的鉴别

   (一)我国珠宝市场概况:

   目前,我国黄金生产量居世界第四,黄金消费量居世界第三。铂金和钻石的消费增长很快,每年的增长率在10%以上,大城市的铂金和钻石饰品营业额占到50%—70%。

   (二)黄金(AU)

   1、分类:分为足金(纯金)和K金两大类。

   市面上常见的黄金,含量为9999%和99%两种,其中前者为“四九金”,后者为“二九金”。目前纯度最高的黄金为999999%。K金是指在黄金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银、铜、锌等金属熔合而成,以增加黄金的强度的韧性。

   2、K金的计算方法:

把纯度最高的黄金分为24K,1K的黄金含量为4166%。一般有24K、22K、20K、18K、14K、12K、9K,K金中最常见的是18K和14K两种,黄金含量分别为75%和5833%。

   3、黄金饰品的鉴别:

   (1)看颜色:黄金饰品纯度越高,色泽越深。

   (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是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其托在手中应有沉坠感。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容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

   (5)用火烧:将饰品烧红但不熔化,冷却后看颜色变化,成色越低颜色越浓。

   (6)看标记:国产黄金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戳记,如“24K”打“足金”或“足赤”,“18K”金打“18K”字样。

   4、包金、镀金和仿金饰品

   (1)包金饰品:将制成的一层薄薄的金箔,以机械的方法滚压在坯件表面其内部是铜、银、镍、铜锌合金等,包金厚度一般为10—50微米。

   (2)镀金饰品:在特制镀槽内,将坯件电镀上一层薄薄的金箔。按规定镀金饰品必须注明镀金层厚度,如P4AU表示镀金层厚度为4微米。由于金粒子结合力不强,极易腐蚀,很快就会变色。

   (3)仿金饰品:又称亚金饰品,外表金**,是由铜、镍、锌等金属混合熔炼而成,不含黄金成份。

   (三)银质饰品:

   1、分类:按成色分为纯银、纹银和色银。

   2、简单鉴别:成色在97%以上的,表皮洁白细腻,光泽柔和悦目;成色较低者表皮颜色青白或灰白,有时呈黄、黑等杂色,色泽昏暗无光。

   (四)铂金(PT)

   1、分类:

   市面上常见的铂金可分为PT900与PT950两种,铂金含量分别是90%与95%,其余为钯、铑 、镍等其它稀有金属。PT为铂金的化学元素符号。

   2、为什么铂金比黄金更珍贵

   因为铂金是一种比黄金更稀有的金属,铂金每年的开采量只是黄金的5%,此外加工铂金首饰也需要更高的工艺水平。

   3、铂金同白色K金有什么不同?

   白色K金实际上是一种合金,一般是由黄金同其它白色合金熔合以后而制成的,其中市面上常见的黄金纯度最高权为75%;白色K金的白色并非天然本色,时间久了可能会褪色。而铂金是一种天然的白色贵金属,其价值远比白色K金高。在纯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白色K金都无法与铂金相提并论。区分这两者最简单的方法是:铂金首饰背面上一般都标有“PT900”、“PT950”等标志;而白色K金首饰则不能被打上“PT”标志。

   (五)金银饰品的标识管理规定:

   1999年3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所有金银饰品具有标识,包括印记和其它标识物。印记包括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单件重小于05克或难以标注的,印记内容可以免除。印记应由生产者打印在金银饰品上。其它标识物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内容包括名称、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按重量销售的还应有重。

   进口金银饰品可以不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但应当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以及代理商或进品商或销售商在中国依法注册的名称、地址。这里的产地是指金银饰品的最终制作地、加工地或组装地。

   二、珠宝饰品的鉴定与识别

   (一)珠宝与珠宝饰品

   珠宝在国际上是指钻石、珍珠、红蓝宝石、象牙等稀有、美丽、名贵的天然物质。珠宝饰品是指用各种名贵宝石磨制、雕琢、镶嵌和精串而成的各种装饰品。

   (二)珠宝玉石的分类

   1、无机珠宝主要有:

   (1)天然珠宝:是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的,经琢磨可以制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珍贵宝石,如金刚石、海蓝宝石、翡翠等。

   (2)半宝石:是用相似的物质代替和模拟珍贵宝石的饰品。一般指中低档宝石,硬度在7度以下。

   (3)合成珠宝:是以某种天然宝石为依据,用与天然宝石相同性质的材料,用科学的方法人工制造出来的。如合成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刚钻等。

   (4)充宝石:它实际上是指以色泽美丽的人造含铅玻璃、塑料制品等物质冒充宝石,无论在色泽、硬度、化学性质还是在价值方面都不能与上述几种宝石相比。

   2、有机珠宝是由生物演化而成。如珍珠、珊瑚、琥珀、煤精等,其 主要成份是碳、氢、氧,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

   (三)珠宝首饰的鉴别

   1、比色泽:天然珠宝色泽自然,人工合成的宝石往往色泽过分修饰,不够自然。

   2、对净度:净度是指宝石的透明度和洁净度。一般合成珠宝中的缺陷较少,内部洁净。

   3、看琢磨:即加工珠宝的工艺。天然珠宝琢磨加工后,表面比较光洁,折光率强,棱角线条挺括;而人工合成的宝石经琢磨后往往线条棱角粗而圆钝。

   4、卡重法:对相同体积的珠宝通过称重辩别。如把相同体积的锆石与钻石同时称重,重者为钻石。

   5、灯照识别:把珠宝放在台灯下检查,放下灯罩使光线不直接射入眼睛,然后将珠宝置于灯罩边缘,一半在明处一半在暗处,在明处的一半可通过光线将其内部瑕疵照射出来。

   (四)珠宝首饰的清洁

   1、硬度较高的材料,如钻石、祖母绿、红蓝宝石等,可用清水洗涤一下便可,若不理想,可用清洗液溶液洗涤,即先将饰品浸在一小盆中性洗涤剂的温水中,用毛刷刷掉背面的污垢,再放在滤水纸上用温水清洗,最后用干布吸干水分。

   2、中硬度材料,如翡翠、石榴石等,只能用软毛刷醮上洗涤液轻轻刷洗污渍,后用吸水纸或用纱布包住,将污水吸净,后用酒精加清水倒在软布中轻揉饰品,放在荫晾处晾干或风干。

   3、低硬度的琥珀、珊瑚、绿松石等吸水性较强的饰品,忌用水洗,受热会使其裂开,且不宜接触酒精、油、醋等。平时应用绒布擦净污渍,要注意减少磨擦。

   4、对于不耐磨、对酸碱抵抗力比较弱的珍珠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及汗水的侵渍。每次使用后应用软布擦净或先擦上一些冷霜,再用软布擦净,这样效果更好。

   (五)几种珠宝玉石简介

   1、钻石

   (1)钻石的一般特性:钻石是碳元素在地幔岩浆中结晶而成的等轴晶系的天然矿物。主要成份是碳元素,摩氏石度10,密度352g/cm3,折射率2417,色散率0044。

   (2)钻石颜色分级:在特定实验环境中把样品与已知色级的比色石对比确定,分成D、E、F、G、H、I、J、K、L、M、N等11个级别。

   (3)钻石净度分级: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钻石内部及表面瑕疵的大小、数量、分布及对钻石光彩影响的程度,分出LC、VVS、VS、SI、P共5个大级和10个小级。

   (4)钻石切工分级:根据各部分的切磨比例和修饰程度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级别。

   (5)钻石克拉重量:小于02克拉可以不分级。02克拉—1克拉既可按裸钻分级,也可按镶嵌钻石分级,大于1克拉的钻石必须按照裸钻分级标准进行色泽、净度、切工等的详细分级。

   (6)镶嵌钻石:小于02克拉的镶嵌钻石可按“镶嵌钻石品质分级规则”标准进行初步分级,根据净度和色泽分为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五个级别。

   (7)鉴别钻石的4C标准:

          克拉重量(CARAT)

          大钻稀贵,小钻璀璨

   钻石重量以克拉计算。1克拉=100分=200毫克=02克。所以,075克拉又称75分,002克拉又称为2分。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在每一种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中,都能找到品质优良的钻石。

          净度(CLARITY)

          晶莹剔透 纯美难求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石浆之中,环境复杂,成份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物或存在瑕疵。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根据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的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序将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细分为LC、VVS1、VVS2、VS1、VS2、S11、S12、P1、P2、P3共10个级别。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为5个等级。

   色泽(COLOUR)

   无色高雅  异彩罕见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愈是透明无色,白光愈是肾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

   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经色石反复对比确定。

   最白的钻石定为D级(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钻石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

   切 工

   精工雕琢  光芒尽显

   钻石的璀璨光辉归功于其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然而,未经切磨的金刚石也只不过相貌平平,只有通过准确计算、精心设计和完美切割抛磨,使光线充分折射出顶面,才能使美钻光芒尽显,钻石是最硬的物质,无坚可摧,永不磨损,一经切磨便光辉永恒。

判别切工优劣的方法:拿起钻石,凝视跳动在顶面的光芒,车工精美的钻石辉煌眩目,不会因镶嵌或款式不同而华采隐没。车工的级别分为:很好,好,一般。

   (8)钻石的简单鉴别方法

   钻石是宝石之王。其具有亲油性,可用油性文具笔划过钻石表面,留下一条线的是钻石,若划痕聚集成液滴,则是假钻。也可用水性文具笔划过钻石表面,钻石表面上的小水滴能保持很长时间,而假钻在很短时间就散开了。还可将钻石放在手上,透过天然钻石看不到掌纹,而假钻(如锆石)可以。钻石一般发出银色光辉,而锆石发青蓝色光辉,将真钻石放在黑纸上,仍现银白色,而锆石象玻璃一样黯然失色。

   2、翡翠

翡翠是玉中之王,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矿物结合体。颜色是其主要特征。翡翠的绿色就珍品而言不能带有蓝色调,只能向**调偏离。最高级的翡翠有祖母绿、翠绿、苹果绿和秧苗绿四种。鉴别分为A货、B货、C货三类。

   A货是纯天然翡翠,俗称“真货”。C货是进行了明显的不正当加工,如将白色悲翠染成绿色,是典型的“假货”。B货是用不完全正当的方法进行加工,如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瑕疵除去,留下的坑洞用加色的塑料灌注充填,再打腊抛光,成为外观上毫无缺陷的表面,但经修饰的表面会因时间长而变色变质,最终成为残次品,因此这种货也是假货。

   翡翠的主要鉴别要点:

   (1)“翠性”和结构:“翠性”就是业内人士所称的“苍蝇翅膀”,是矿物的解理面在翡翠表面呈现出的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结构较粗的翡翠,“翠性”很容易看到,结构较细的要借助放大镜。

   (2)翡翠颜色丰富多彩,分布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均的绿色或黑色,同是绿色底子也有浓淡之分。

   (3)光泽: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沏,为其它玉石所无。

   (4)光滑:其结构致密而细腻,硬度较高,抛光后表面光滑。

   (5)凉感:翡翠表面贴于脸上或唇边有冷凉感。

   (6)掂重量:用手掂量有坠手感觉,一般绿玉、溪州玉较轻。

   3、红宝石

   红宝石即红色刚玉,是世界上五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之一,通常内含一些气液或矿物包裹体。其极品所称的颜色称“鸽血红”,产于缅甸的抹谷地区。

   (1)与合成红宝石的区别:合成红宝石颜色均一,过于艳丽,内部缺陷少,块体常较大,偶尔可见弧形生长线。

   (2)与红色玻璃的区别:红色玻璃颜色均一,无二色性,放大镜下可见圆形气泡,漩涡纹等,表面有熔铸痕迹,硬度低,刻面棱常有腐蚀痕迹。此外,玻璃密度小,手掂轻。

   4、水晶石:

   如何区别下班和水晶是鉴别的关键。二者的主要成份都是二氧化硅。玻璃是在人工条件下短时间内形成的,常常因空气未被排出,在内部形成气泡。天然水晶中常含气液包体,而非气泡。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

   (1)光泽不同:玻璃制品更白更亮,看上去比水晶还漂亮。

   (2)天然水晶是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360度呈四明四暗。玻璃是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360度便全黑了。

   (3)天然水晶在紫外荧光灯下长、短波均无荧光,玻璃却呈较强的荧光。

   (4)天然水晶触摸有冷凉感,玻璃相对温热。

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的石英结晶,呈六角柱状,硬度很高,反光力极强,纯净的水晶是无色透明体,一旦渗入杂质就显得不那么洁净了。

人造水晶是混合了石英砂、氧化铝等多种矿物质经过精细的切割技术打磨制造而成。而全铝晶是人造水晶中最精细的一种。因这种人造水晶工艺繁杂,售价比天然水晶要贵。而天然水晶因天然美感,市场销售很大。

   一些专门研究水晶医疗效果的报告称水晶项链可以祛火解热、降低血压、防止乳癌;水晶眼镜可以安心明目、健脑提神,长期配戴水晶饰物,有美容和调节人体机能等神奇作用。

   5、珍珠

   它分为天然珠珠和养珠两类,前者是自然生长在蚌体内的珠子,也叫真珠;后者是在人工养殖的蚌体内形成的,它又分为包素珠和合光珠。包素珠是在小圆球外部包上一层鱼鳞或腊皮,外表呈**,暗淡无光泽,可用小刀或针一划外皮即露出里面的料球。合光珠是因珠核放置不当,珠珍液只包住核的一部分所致。鉴别时可用两粒珍珠对擦,假的感到十分光滑,真货有一种“涩”的感觉。珍珠的优劣在于外形、光亮度和色彩。优品必须圆滑、光亮,以稍带粉红色虹彩的银白色最佳。另外,鉴别珍珠应在光线充足而又不刺眼的自然光下进行,身着素色衣服以尽量养活外来色泽对珍珠原色的干扰。而自然形成的黑色珍珠以其色彩迷人和产出衡少而非常名贵,是珍珠中的珍品。

   天然黑珍珠不是纯黑色,而是带有轻微彩虹样闪光的深蓝黑或青铜色调的黑以,染色的黑珍珠则呈纯黑色,颜色发死。用放大镜观察珍珠表面,染黑的珍珠往往可见被腐蚀的往往可见被腐蚀的痕迹。

在不佩带时,应用中性洗涤剂洗去上面的汗水,用清水漂净晾干后放入盒内贮存,养珠珠层薄而软应尽量避免与金属或硬物磨擦、撞击,也不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

   (六)珠宝玉石国家标准

   G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1996   《珠宝玉石鉴定》

   GB/T16554—1996   《钻石分级》

这样可以么?

1证书上必须印有该机构的****。在证书背面,除了本机构具备的资质外,还必须有本认可机构的名称、联系电话、地址、网址等详细信息。2证书上必须印有该机构的资质。有五种认证:加州大学,CMA,CNAL,CNAS和ICLAMRA。其中,标注“CMA”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和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标识只是表示该机构是通过计量认证审查的单位,是任何出具珠宝鉴定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的资质。3证书必须有检查员的签名。4证书上的鉴定内容全面详细。5证书上的识别项目必须由机器打印。国家鉴定证书强制要求机器打印,手工填写的鉴定证书没有参考价值。如果一份鉴定证书具备以上五项信息,那么该证书更具权威性。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1]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瑕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所以购买珠宝时,如身边没仪器,只要有一块黄玉,有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祖母绿的鉴定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此外含铬钒钙铝榴石[2],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翡翠的鉴定    有的人讲,用陶氏滤色镜去照一块绿色的翡翠,若它转变成红色,就可以说明这块翡翠是染色的,不变色就是真的颜色。这种说法是非常机械的,是人云亦云的认识。    陶氏滤色镜是一种滤色胶片,它只允许红光及橙色的光透过。染色翡翠所用的燃料一般是含有铬盐,当它浓度很高时它就会发出红光,在陶氏滤色镜下就呈现红色了。但是如果染的颜色不深时,铬盐浓度不高,在陶氏滤色镜下呈微红,不易观察。另外,天然的绿色翡翠有时也会含有少量的发出红光的物质,所以用陶氏滤色镜去观察绿色翡翠要小心地去分析,它会有指示作用而不能作出结论性的判断。    那么翡翠的天然绿色与染的绿色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知道了染色翡翠的原因,而天然翡翠之所以有绿色、白色、紫色,是由于组成翡翠的晶粒本身是绿色、白色、紫色的。所以我们看一块天然翡翠的颜色时,它的颜色和晶体是分不出界限的,而经染色的翡翠,它原来的晶体是没有颜色的,经浸染而进入翡翠的染色剂是沿着晶体的粒间空隙或一些细微裂隙而渗入的,因此颜色和晶体会有明显的分界。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金绿宝石是硬度仅次于钻石,红蓝宝的宝石。金绿宝石和变种的变石及猫眼石,这三种宝石不但非常美丽,而且由于极为稀有,因此价格也很高昂。在金绿宝石内部含有发达之真空状内含物的金绿宝石施以卡波逊切割之后,出现彩色变化效果的便是猫眼石。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碧玺是一种中档宝石,但因桃红色和鲜蓝色碧玺较贵重,故也有冒仿品出现。常见的冒仿品有两类,一类以无色碧玺人工加色;一类以红色玻璃加工而成。识别的方法是,真碧玺往往具有明显的二色性,可见双影;体内可见管状包裹物或棉絮状物,晶体的横断面呈弧面三角形。这些特点是冒仿品所不具有的,工人染色的碧玺,由于颜色吊滞,缺乏天然碧玺的“宝光”,故不难识别。  水晶的鉴定    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常含有云雾状、星点状或絮状气液包体,并往往有微裂纹。此外,天然水晶有偏光性,可见双晶现象,例如水晶球体,从上向下看,会见有双影现象。人工合成水晶或玻璃制品,体内均一纯净,毫无裂纹,内部往往有小气泡。球体由上往下看,见不到下面线条的双影。用手感识别,可感到合成水晶的比重大于天然水晶;天然水晶有冰凉之感,而玻璃有温感。    橄榄石的鉴定    橄榄石是一种绿中带黄,类似橄榄色的中低档宝石,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用有色玻璃制成的橄榄石仿冒品。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橄榄石具有明显的“双影”,而玻璃没有;橄榄石内往往可见结晶质包体,玻璃内只含气泡;橄榄石的比重35,硬度为7,比玻璃的比重(26)和硬度(6)都要大。    珍珠的鉴定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之分,养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天然珍珠产量少,价格贵;而养殖珍珠可大批量产出,故价格要低得多。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内没有核。天然珍珠的内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虫等物,甚至没有核。而养殖珍珠的内核是人工制作的较大的圆珠,故外面的包裹层较薄。表现在体表上,天然珍珠因其生长环境是随机的,核中异物很少滚动,其外形圆度差。养殖珍珠内核滚圆,因此成珠后圆度较好。天然珍珠由于生长时间长,因此成珠后质地细腻,珠层厚实,表皮光滑,很少有“凸泡”,且较透明。养殖珍珠则因成珠时音短,因而珠层薄,质地较粗糙,光泽带“蜡”状,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小泡”,透明度亦较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29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