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锦江什么时候最适合去

十里锦江什么时候最适合去,第1张

十里锦江最佳时间:春夏秋三季皆可。

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流经江口,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市全境,其上游的大小两江汇集于铜仁城中,并将城区一分为三,呈S状环城逶迤东去洞庭,汇入长江。沿江两岸奇峰林立,峭壁嵌绿,碧波粼粼,山色青青。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珍贵的文物古迹、雕梁的亭台楼阁等,宛如一颗颗珠宝镶嵌在锦江两旁,构成了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十里锦江画廊。游历过铜仁的诗人廖经天曾写下四面青山楼外楼,新装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一步依依一回头的绝句。

锦江河床宽150-180米,深10-30米,开通航游里程58公里,其中:50吨以上航程31公里,10吨左右航程18公里。

十里锦江风景区主要包括武陵小苏州、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景点,现分述如下:

1、武陵小苏州

铜仁城是一座多水的山城,整个城区与水、山相依托,相融合。三江(大江、小江、锦江碧水穿错于城区,把城区分割成若干个自然区域。城区内现有新滩大桥、清水大桥、花果山桥、瓦窑河坝上桥、西门大桥、兴市桥、鹭鸶岩大桥、大江坪大桥、锦江大桥、下南门吊桥、东门大桥等十余座,气势非凡、风格各异。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

(1)金鳞戏水。位于城南500米,逆大江而上,于木沙河交汇处兀立一岩,其形若鲤鱼,古人誉为金鳞游泳。岩下有一壑,其中部一石突出,形如一鲤鱼头,特别是那鱼唇、鱼眼、鱼腮,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故又名鲤鱼嘴。

(2)南岳飞泉。位于城北4公里,逆小江而上,两山并峙,涧水中落,若玉龙天降。

(3)两江春色。锦江上游,大小两江汛期初来,春绿两岸,桃李争艳,绿柳飞絮,鸟翔鱼跃,人们纷至踏青,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两江春色图。

(4)中流砥柱。城南大小江汇合处,有巨石屹立江心,其上曾多次建有亭阁,俗称铜岩,又称中流砥柱。

(5)东山楼阁。城东临江壁立一山,峭削嶙峋,悬崖下江水浩荡横流,绝壁树出石罅,苍翠挺拔,古林深处曾建有文昌阁、奎星楼、澄江楼、川上亭、武侯祠、天坛等,今尚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

(6)云彩江声。东山南面临江,峭壁间缭绕的缕缕云彩和山下澎湃的声声江涛组成一道绚丽的风景。明嘉靖年间曾在绝壁上刻有云彩江声四字。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袁开弟补书重刻。每字一米见方,字迹倜傥,气势蔚为壮观。

(7)文笔凌云。东山隔江之西文笔峰,高插入云,秀如笔削。旭日东升,彩霞辉映,如五色锦笺巨笔绘彩。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在城西正人峰顶建凌云塔(因峰下有文笔洞,故亦称文笔峰又名文笔塔。

(8)渔梁夜月。顺江而下,至天乙峰、太乙峰下,河流成滩,即渔梁滩。此处风清月明之夜,波光粼粼,江流有声,渔舟穿梭,甚为幽寂,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9)石笏朝天。城东2公里处临江兀立一峰,形若古代官员持笏朝拜;亦称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手持的笏遗留在此。

(10)芦洞岚光。位于城东4公里的锦江河畔芦家洞处。

(11)玉屏晴雪。城南10公里,一山如屏,山高气寒,瑞雪初霁,群山融雪,此山仍积雪皑皑,经旬不化,素色玉润,银光闪烁,蔚为壮观。

(12)西岭归樵。西岭日暮之时,归樵踏歌欢娱。

3、锦江公园。位于城西锦江河岸,占地18万平方米,公园绿树成荫,园中有园,建筑别致。园中竖有汉白玉雕刻的周逸群烈士塑像,供游客瞻仰。

4、水晶阁风景区。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三面环水,半岛之上古柏参天,绿树掩映;欧式建筑,楼台亭榭点缀林间;花草树木,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南湖的面积最大,景点也最多,南湖以洞多洞奇扬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奇目的山岩壁石,这是小巧珑朗而又天然形成的“盆景山”。这里的石头色彩特别丰富,青灰和棕黄的页岩直插入碧水之中。

南湖以洞著称。将军洞、打鱼洞、水下洞和大口同等幽谷洞穴蔚为奇异。尤其是将军洞,水涨时形成独特的“洞中湖”。洞内钟乳石柱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尽头处有一幅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宽的晶莹闪烁大石幔,恰似一幅巨瀑从悬崖直泻而下,甚为壮观;洞中有湖,水质明净,乘船游程1400米,这里可一边欣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一边倾听神奇的古老传说。 北湖与南湖之间,有中湖连接。中湖狭窄,两岸森严峭壁,山势险峻,景色俊美;山上松柏苍劲挺拔。山巅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罗汉。 后湖湾汊众多,纵横交错。看似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船头一转,山水如画,尽收眼底:附近的村落,归来的打鱼船,手拉手的情侣,舞姿翩翩的苗族姑娘。

大湖面逐渐狭窄,这两边的岩岸,如同斧劈剑削,有些游人把它呼为“小三峡”;这一片景观石峰林立,如同到插的刀剑,给秀美的湖水增添几许阳刚之气,人们把它称为“小石林”;这里的岩石,别有风姿,它横看不成岭,侧看不成峰,一片又一片向上堆积,有如卷帜浩繁的典籍,人们把它称为“峭壁天书”。 与将军洞隔湖相望的是打鱼洞,这是一个层叠式溶洞。洞分为7层,一层一景,洞底是阴河,洞内岩溶十分壮观,形态各目的钟乳石令人眼花缭乱,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洁白如玉,宛如一座珠宝翠碧的地下宫殿。

  打鱼洞所在的山腰上有一座苗族聚居的山寨,全寨十多户人家全是苗族。这里的苗族妇女穿藏青色的对襟上衣和百褶裙,在衣领、衣袖、背部、裙边点缀着挑花图案,显得十分雅致;洲门头顶佩着黑白串珠和笔尖形的发饰,加上银耳环、银项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湖湾汉众多,纵横交错,沿岸不但可看到田园风情,而且还可看到若干古战场遗址,只需听一听这些遗址的名称,就可知道这一带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芦荻哨,小关堡,营盘,石城。明清之际,这一带发生过明王朝与水西各族联军的战争,清初吴三桂割据势力与清军和地方豪强的战争及当地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的战争。其中以芦荻哨古城遗址最昌代表性。芦荻哨这座古城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城内原来建有水晶阁和普兴寺,明代贵州诗人吴中着隐居的“芦荻别业”就在城中。

这座芦荻城,是这一带各族人民起义抗清的大本营,清王朝派遣号称“铁脚板”的提督赵德光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这是一场激烈的生死搏斗,起义群众伤亡惨重,但他们宁死不屈,英勇抗击,终于将血债累累的清军将领赵德光射杀于芦荻城下。芦荻城虽然在以后的战乱中被夷为平地,但当年那血雨腥风的斯杀,那惊天动地的反抗,依然留在后人的心中。诸位不妨凭借自己的想像,去臆想去营造130多年前芦荻城的各族起义者,在这湖畔的峰谷沟望间和清军浴血奋战的情景。 侗寨建成较早,1991年4月9日正式接待中外游人,侗寨由侗院、侗居、鼓楼、花桥、广场、庭院、花围、草坪、码头等组成。总建筑面积3千多平方米。侗居宽大的走廊、吊脚楼、小青瓦屋面加偏厦等具有侗族民居特色。

  鼓楼和花桥,是侗族建筑文化的代表。凡是侗寨,都必建鼓楼和花桥。1994年贵州鼓楼花桥模型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党和国家的一些***前往参观,对侗族的建筑和侗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花桥是侗乡跨越溪河、避雨纳凉、点缀风景,集多种用途于一体的桥梁。它的起源还流传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

  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性的建筑,凡是侗寨,必有鼓楼。据侗族老人的介绍,鼓楼被喻为侗寨的‘遮荫树“,如果寨子里没有了”遮荫树“,寨子就没有凝聚力,就不会发达兴旺。

  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

在过去,鼓楼的功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鼓楼灯火辉煌,夜校学员在此潜心学文化。每逢佳节,村民欢聚鼓楼坪,欢庆起舞,男女唱歌,热闹非凡。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就常在这里传唱。广大的青年男女,更把鼓楼作为传播爱情种子的乐园,在这里”行歌坐月“,轻歌曼舞,互相倾诉爱慕之情。鼓楼是侗寨的心脏,是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挢,俗称花挢。

  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挢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

  风雨挢极富民族特色,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因挢上建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挢。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挢是风雨挢的代表。这座挢始建於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挢,全长76米,宽34米,高106米。在5座青石挢墩上,架四五尺围大的6根连排杉木两层为梁,上面以5座不同屋顶的楼阁相间,接连构成一条长廊式走道挢面,走道两旁设长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楼阁和廊檐绘精美侗族图案。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挢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现在的苗寨,集中体现了黔东南苗族的特色,苗寨建筑依山,就势布局,采用干栏式,利用地形建成全楼居和半楼居的半边楼形式,以寨内的小坪场为中心,恢复了苗王台,苗寨入口处有寨门。到苗寨做客,肯定充满情趣,苗族人民非常好客,只要获悉贵客临门,就要等候在寨中的路上,姑娘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头上和胸前缀满银饰,个个楚楚动人。苗族青年手持长短不一的芦至,还有伴奏乐器芒筒,客人一出现,芒筒向天吹响,芦笙曲随之奏起,姑娘们捧起香甜的米酒,唱着祝酒歌,向客人敬酒。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各式各样的歌和舞令人眼花缭乱。苗族的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和“鼓脏歌”,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苗族的舞主要有“芦笙舞”、“木鼓舞”和“板凳舞”,舞姿自然洒脱、欢乐粗犷。苗族的芦笙技巧舞“滚山珠”,集中了舞蹈中的腾、跳、闪、转、翻、滚各种动作,更精彩的是头肩着地,双脚朝天,且吹笙不断,普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荣获金奖。苗族的“木鼓舞”节奏非常强烈,粗犷而又奔放,在国外演出时,兽产生强烈的效果,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苗族还有“上刀山”和“下火海”的神功和特技。上刀山就是上刀梯,只见表演者光脚光身,手攀脚踩在刀刃上不断做出各种姿势,甚至全身顶在刀尖上旋转360度,观赏者手心捏汗,表演者却神色自若。

而下火海就是踩铁板,只见苗王赤脚从烧红达800度左右的铁板上走过,然后在铁板上放慢动作,我在近处就能清楚的听到肉脚踩在铁板上“吱吱”的声音,并有阵阵热气袭来,而苗王竟等闲视之。表演结束后,苗王将铁板放入一缸冷水中,那冷水立刻就沸腾起来了,青烟直冒,真是神奇!最后是篝火晚会了,我们数百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中间的柴堆跳跃、狂叫、跑动……心中那份彻底的放松和原始的野性充分暴露了出来……

十里锦江属于铜仁人文景观的著名风景区。

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流经江口,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市全境,其上游的大小两江汇集于铜仁城中,并将城区一分为三,呈S状环城逶迤东去洞庭,汇入长江。沿江两岸奇峰林立,峭壁嵌绿,碧波粼粼,山色青青。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珍贵的文物古迹、雕梁的亭台楼阁等,宛如一颗颗珠宝镶嵌在锦江两旁,构成了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十里锦江画廊。游历过铜仁的诗人廖经天曾写下四面青山楼外楼,新装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一步依依一回头的绝句。

锦江河床宽150-180米,深10-30米,开通航游里程58公里,其中:50吨以上航程31公里,10吨左右航程18公里。

十里锦江风景区主要包括武陵小苏州、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景点,现分述如下:

1、武陵小苏州

铜仁城是一座多水的山城,整个城区与水、山相依托,相融合。三江(大江、小江、锦江碧水穿错于城区,把城区分割成若干个自然区域。城区内现有新滩大桥、清水大桥、花果山桥、瓦窑河坝上桥、西门大桥、兴市桥、鹭鸶岩大桥、大江坪大桥、锦江大桥、下南门吊桥、东门大桥等十余座,气势非凡、风格各异。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

(1)金鳞戏水。位于城南500米,逆大江而上,于木沙河交汇处兀立一岩,其形若鲤鱼,古人誉为金鳞游泳。岩下有一壑,其中部一石突出,形如一鲤鱼头,特别是那鱼唇、鱼眼、鱼腮,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故又名鲤鱼嘴。

(2)南岳飞泉。位于城北4公里,逆小江而上,两山并峙,涧水中落,若玉龙天降。

(3)两江春色。锦江上游,大小两江汛期初来,春绿两岸,桃李争艳,绿柳飞絮,鸟翔鱼跃,人们纷至踏青,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两江春色图。

(4)中流砥柱。城南大小江汇合处,有巨石屹立江心,其上曾多次建有亭阁,俗称铜岩,又称中流砥柱。

(5)东山楼阁。城东临江壁立一山,峭削嶙峋,悬崖下江水浩荡横流,绝壁树出石罅,苍翠挺拔,古林深处曾建有文昌阁、奎星楼、澄江楼、川上亭、武侯祠、天坛等,今尚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

(6)云彩江声。东山南面临江,峭壁间缭绕的缕缕云彩和山下澎湃的声声江涛组成一道绚丽的风景。明嘉靖年间曾在绝壁上刻有云彩江声四字。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袁开弟补书重刻。每字一米见方,字迹倜傥,气势蔚为壮观。

(7)文笔凌云。东山隔江之西文笔峰,高插入云,秀如笔削。旭日东升,彩霞辉映,如五色锦笺巨笔绘彩。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在城西正人峰顶建凌云塔(因峰下有文笔洞,故亦称文笔峰又名文笔塔。

(8)渔梁夜月。顺江而下,至天乙峰、太乙峰下,河流成滩,即渔梁滩。此处风清月明之夜,波光粼粼,江流有声,渔舟穿梭,甚为幽寂,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9)石笏朝天。城东2公里处临江兀立一峰,形若古代官员持笏朝拜;亦称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手持的笏遗留在此。

(10)芦洞岚光。位于城东4公里的锦江河畔芦家洞处。

(11)玉屏晴雪。城南10公里,一山如屏,山高气寒,瑞雪初霁,群山融雪,此山仍积雪皑皑,经旬不化,素色玉润,银光闪烁,蔚为壮观。

(12)西岭归樵。西岭日暮之时,归樵踏歌欢娱。

3、锦江公园。位于城西锦江河岸,占地18万平方米,公园绿树成荫,园中有园,建筑别致。园中竖有汉白玉雕刻的周逸群烈士塑像,供游客瞻仰。

4、水晶阁风景区。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三面环水,半岛之上古柏参天,绿树掩映;欧式建筑,楼台亭榭点缀林间;花草树木,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十里锦江交通指南:公交车市内中巴车白天为7毛/人,晚上11点后到凌晨6点为1元/人;市郊中巴车则要贵上三五毛左右。

出租车市区内尽可以乘坐出租车,车价出人想象的便宜,并且像公共汽车一样,十分方便快捷。铜仁市内乘出租,不分车型,3公里内起步价每车次1人乘坐3元,2人乘坐4元,3人以上乘坐5元,计价器打表每超过1公里每车次加价1元。反正三元左右就可以在市内逛上一圈,晚上会贵一些,但也就多那么一两块钱。

从铜仁到玉屏、江口,也都可以在铜仁汽车站乘出租车,夏利车1520元/人,只比中巴车多几块钱。司机往往要塞满四个人才走,不过不用担心,司机自己会在车站附近四处拉客,挺晚了都还有。背包客记得挑有后备箱的出租车,可以放大包。

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流经江口,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市全境,其上游的大小两江汇集于铜仁城中,并将城区一分为三,呈S状环城逶迤东去洞庭,汇入长江。沿江两岸奇峰林立,峭壁嵌绿,碧波粼粼,山色青青。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珍贵的文物古迹、雕梁的亭台楼阁等,宛如一颗颗珠宝镶嵌在锦江两旁,构成了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十里锦江画廊。游历过铜仁的诗人廖经天曾写下四面青山楼外楼,新装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一步依依一回头的绝句。

锦江河床宽150-180米,深10-30米,开通航游里程58公里,其中:50吨以上航程31公里,10吨左右航程18公里。

十里锦江风景区主要包括武陵小苏州、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景点,现分述如下:

1、武陵小苏州

铜仁城是一座多水的山城,整个城区与水、山相依托,相融合。三江(大江、小江、锦江碧水穿错于城区,把城区分割成若干个自然区域。城区内现有新滩大桥、清水大桥、花果山桥、瓦窑河坝上桥、西门大桥、兴市桥、鹭鸶岩大桥、大江坪大桥、锦江大桥、下南门吊桥、东门大桥等十余座,气势非凡、风格各异。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

(1)金鳞戏水。位于城南500米,逆大江而上,于木沙河交汇处兀立一岩,其形若鲤鱼,古人誉为金鳞游泳。岩下有一壑,其中部一石突出,形如一鲤鱼头,特别是那鱼唇、鱼眼、鱼腮,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故又名鲤鱼嘴。

(2)南岳飞泉。位于城北4公里,逆小江而上,两山并峙,涧水中落,若玉龙天降。

(3)两江春色。锦江上游,大小两江汛期初来,春绿两岸,桃李争艳,绿柳飞絮,鸟翔鱼跃,人们纷至踏青,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两江春色图。

(4)中流砥柱。城南大小江汇合处,有巨石屹立江心,其上曾多次建有亭阁,俗称铜岩,又称中流砥柱。

(5)东山楼阁。城东临江壁立一山,峭削嶙峋,悬崖下江水浩荡横流,绝壁树出石罅,苍翠挺拔,古林深处曾建有文昌阁、奎星楼、澄江楼、川上亭、武侯祠、天坛等,今尚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

(6)云彩江声。东山南面临江,峭壁间缭绕的缕缕云彩和山下澎湃的声声江涛组成一道绚丽的风景。明嘉靖年间曾在绝壁上刻有云彩江声四字。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袁开弟补书重刻。每字一米见方,字迹倜傥,气势蔚为壮观。

(7)文笔凌云。东山隔江之西文笔峰,高插入云,秀如笔削。旭日东升,彩霞辉映,如五色锦笺巨笔绘彩。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在城西正人峰顶建凌云塔(因峰下有文笔洞,故亦称文笔峰又名文笔塔。

(8)渔梁夜月。顺江而下,至天乙峰、太乙峰下,河流成滩,即渔梁滩。此处风清月明之夜,波光粼粼,江流有声,渔舟穿梭,甚为幽寂,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9)石笏朝天。城东2公里处临江兀立一峰,形若古代官员持笏朝拜;亦称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手持的笏遗留在此。

(10)芦洞岚光。位于城东4公里的锦江河畔芦家洞处。

(11)玉屏晴雪。城南10公里,一山如屏,山高气寒,瑞雪初霁,群山融雪,此山仍积雪皑皑,经旬不化,素色玉润,银光闪烁,蔚为壮观。

(12)西岭归樵。西岭日暮之时,归樵踏歌欢娱。

3、锦江公园。位于城西锦江河岸,占地18万平方米,公园绿树成荫,园中有园,建筑别致。园中竖有汉白玉雕刻的周逸群烈士塑像,供游客瞻仰。

4、水晶阁风景区。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三面环水,半岛之上古柏参天,绿树掩映;欧式建筑,楼台亭榭点缀林间;花草树木,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从无见得廊下争,

更忌优人养入笼

展翅但凭飞去远,

发言决不似歌声

赏析:

文章以一个写作家的博识和敏感,并以生动多姿的文笔,将娄底全貌多方位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文章充满智慧,生气,充满清新见解无论从地理,历史,人文,旅游,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矿产资源,革命历史等方面看,娄底确实是神奇的,一片火热而又灵气的土地从古至今,它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有喜有悲,它在风雨中前行,而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也正是娄底的光荣史,正是娄底当今所面临的伟大变革,使作者内心洋溢着激情,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乐观与信心;它也使人们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只有人人发挥聪明才智,投身于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才是走向光辉未来的最佳途径

这篇文章涉及面广,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学识内涵和启迪意义文章以实地采集资料为根,以史为据,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充分显示出作者创作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丰富多彩的史实引用(含革命历史),新奇广袤的图景展现,情趣盎然的笔调运行,使极易陷入枯燥的内容平添了浓郁的文学意味

娄底,是一片神奇的热土 文\子衡

打开地图,你会很神奇地发现:娄底的版图正是湖南版图的心脏。这块土地那么准确地摆在湖南的中心地带,就像有人形容的,只要在娄底的版块上安一个环,则可以把整个三湘大地提起来!你再来看,中国的版图像只雄健的公鸡,昂头翘尾,引颈长啼。湖南的版图则是一个标准男人的头像,远视天穹,托腮凝望。而娄底的版图便是这个男人正中的耳朵!是的,我们听八方风雨,我们闻宇宙雷霆,我们聚天地之灵气,我们吸日月之精华!

神奇的还有娄底的传说。相传当年姜子牙立榜封神,忘了给二十八宿中的娄星与氐星封疆划界,两星都被这片丰饶的土地所吸引,争为己属,伤了和气。后经仙人调解,二星恍然大悟,决心联手护玉,共葆辉煌。于是他们坦诚相交,肝胆相照,激动得热泪盈眶,落泪便成溪河。娄星和氐星站在河畔,立誓连约,握手言和,此河故名连河,几经传播便成涟河;此地故名娄氐,逐渐演变而成娄底。娄底是娄星与氐星交相辉映的地方,所以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娄底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比历史更古老的大自然,造就了这片颇具特色的神奇地形。这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连片,冈陵交错,小丘成波,平地绵展。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的风车巷入境,蜿蜒140多公里,雄奇了这一方天地,孕育了这一脉宝藏;资水、湘江两大水系,分别从南向北、由西向东,兼容并蓄,浩浩荡荡,秀丽了这一派风光,滋润了这一片子民。这里早在秦汉时期的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就开始置郡县,那么我们祖先的繁衍生息,无疑比这还要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设营扎寨了。

娄底的神奇还在于这一方山水的美丽。

冷水江的波月洞,洞门一开,仙气氤氲,把在花果山水帘洞玩得天花乱坠的孙大圣都给吸引了过来。这个总面积达四万平方米的洞府,堪称是一座奇巧无比的地下宫殿和精湛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湄江的观音岩、古栈道、藏君洞、合掌崖、塞海、仙人府还有截断一河春水漾成坦荡秋波的大江口湖,构成了湄江的千姿百“媚”,仙人府里的“长寿瀑”,祝云峰上的“一柱香”,黄罗湾里的“十里画廊”,藏君洞内的国宝玉柱,古神州里的:“夜上海”,龙泉峡中的“飞龙潭”……满目胜景,美不胜收。

莽莽神州三山五岳云起云飞,新化境内的大熊山、涟源境内的龙山、双峰境内的九峰山亦雄峙湘中,成三山鼎立之势,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浓墨重彩地铺陈在我们眼前! 大自然鬼斧神工,早已把整个世界雕成锦绣,人们在认识自然时不断地发现其美妙。在离这大熊山不远的地方.又一处神奇的洞穴浮出水面,这就是资江之畔的“梅山龙宫”。这个洞府一经面世便惊诧八方游客,绝景纷呈!更让人倾情的是那地下长河和地下湖泊,你在走过洞中长廊与洞中广场之后,在饱览无数的洞中奇观之后,然后乘一叶小舟,在静静的波光中开始体验梦幻的感觉。

我无法完整地描述湘中大地的锦山绣水,遍布八千平方公里土地的峰峦、河流、湖泊、洞崖……使得这里景观遍地:星城的溪口湖、仙女寨、天籁岩、胜仙洞、神童湾;双峰的凤凰洞、紫云峰;涟源的老龙潭、白马湖、飞水洞;冷水江的白果岭、大乘山、云山岛、筱溪峡、周头湖;新化的仙姑寨、桃林小南岳、柘溪库区风光带……这是自然的遗产,是大自然对这一片子民的美丽的赐予,而这—片子民的生息繁衍,也没有辜负这自然之恩,我们的祖辈们用智慧与心血建立起来的人文景观,更是功及千秋,辉耀史册!

我们从娄星起步,建于1900年的一座“蓬庐”大院,七进十一厅,万余平方米,“天圆地方,四平八稳”,还有1901年创办的陶龛学校等,能让你尽情领略着传统文化之神韵……走出娄星,涟源的蓝溪桥、新车桥、国立师范学校旧址、水晶阁、回澜阁、隐龙庵、药王殿、城北石塔、烈女黄婉梨墓等等,还有古镇杨家滩,星罗棋布般点缀在以蓝田古城为轴心的风景线上,让你有着品不尽的历史沧桑……绕道新化,一座在清道光年前后修了二十年,“塔基压浆灌缝二十四层,中镇金龟,四周嵌珠玉”的纯砖石结构的高42米八角形七层古塔,巍然屹立于资水之滨,至今仍仙风道骨般挺拔如初,但闻古韵铿锵,古风悠悠;一座清乾隆十二年建筑的石拱桥横亘在油溪河上,这座桥最大的料石长3米、宽2.4米、厚l米,重达万斤;一座明嘉庆年间太仆寺少卿邹廷望解袍归里以会文讲学为目的而建成的文昌阁,现保存完好;还有能倾听马啸刀鸣的天马山古战场遗址,还有能一睹民间建筑艺术精髓的龙潭风雨桥……过了新化,便是冷水江,世界锑都的矿井古巷和羊牯岭碉堡,别有一番滋味……最后走过双峰,我们能看到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洛阳湾古建筑群;能看到为纪念黄巢“出广州,破衡州……在梓门屯兵50万”而建起的黄巢山剑塔;能看到湄水河右侧山梁上一条蜿蜒曲折的被称为“仙神寨古墙”的石砌城墙;能看到始建于唐朝的九峰山古庵;能看到明万历丙辰年的观音阁佛寺……

当我们尽情地品赏了这些文化传承之后,不能不去注视那些耸立在湘中大地上的热血丰碑!

去看看位于新化县的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和抗战伤亡荣誉将士墓;看看位于双峰县的中共湖南省委旧址和衡宝战役烈士墓;看看位于冷水江的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去探访蔡和森纪念馆、罗盛教纪念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提到曾国藩的故居——双峰荷叶塘的富厚堂。

一路路走来,一路路阅读着一叠叠厚重的文史资料,我们的目光不能不仰视着那一轴足以让湘中这块土地生辉足以引娄底后辈骄傲的人物长卷——

被誉为“中兴第一名人”的曾国藩;为政清廉的“少卿公”邹廷望;刺杀慈禧拥共迎新的苏鹏;清勤端严、重教兴学的游智开;以“血性”育人的教育家罗舟重;“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人而死”的禹之谟;出嫁双峰的“鉴湖女侠”秋瑾;创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谭人风;最早提出建党名称的中共早期***蔡和森和他的妻子向警予;一家出了四个中央委员的革命母亲葛健豪;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袖蔡畅和杰出的中国妇女运动***曾宪植;其母亲被毛泽东誉为“国之贤母”的白衣将军姜齐贤;黄埔尊师军界宿将方鼎英;击毙日寇“名将之花”的陈正湘和骁勇上将李聚奎;革命家教育家齐名的成仿吾;还有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人才辈出,英才遍地,他们以生命的丰富,丰富了娄底的史册!

我在尽心勾勒了娄底神奇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这片土地上神奇的矿产资源。

娄底有福——遍地藏宝,满眼是金! 据传在商、周两代,境内的东部就已经生产方格纹陶和素面红陶等陶器,西汉开始出现涂釉陶器和绳纹青砖,我们今天还可在双峰境内看到这个时期的窑址遗迹。有历史记载,在景定元年即公元1260年,新化县的乌石芦茅江开始挖煤,这是最早的采矿。先人用原始的智慧开掘宝藏,无怪乎我们一代一代的后人要对这块土地顶礼膜拜!

当我静静地打开娄底矿产资源的分布图时,那分布在地底的各类矿藏以各种光芒竞放异彩,璀璨夺目,现已发现的就有47个矿种,有482个矿产地,其中探明了储量的有25个矿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30%!

这里有煤、煤层气及石煤;这里有铁矿、锰矿、铁锰矿和钒;这里有锑矿、锌矿,还有多处可同时开采钨、锑、金、银、铋的矿藏;这里有黄铁矿、石膏、石墨、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花岗岩、硅石矿和粘土岩矿;这里的锑储量占全国第一!这里的煤、白云岩、石灰岩和大理石等储量占全省第一,占全省第二、第三的还有铁矿和石墨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矿种如钒、硅石、煤气层等,目前虽然尚未探明储量,但潜在远景很大,有可能成为未来湘中大地的优势矿产资源。

我们放眼观瞧----风呼火啸的十里钢城、乌金滚滚的百里煤海、名扬海外的世界锑都,早已把它炒作成了一块“发光发热的土地”,娄底成了太阳的故乡!钢在淬火,煤在燃烧,锑在闪耀,每天都在为鲜红的太阳壮行!

涟钢集团公司,这个娄底经济的坚强支柱,从1957年1()月破土动工,1959年1月1日炼出第一炉钢到现在,开采一砣一砣矿石,烧出一炉一炉铁水,轧制—块-块钢坯,从原始的铁矿开始,冶炼了一个个钢铁品牌,也冶炼了娄底大地的经济脊梁!四十七年来,涟钢由地方钢铁企业中的“十八罗汉”之一跻身全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列。从1959年产钢5千吨到2005年产钢400万吨,从5千到400万,多少倍啊,800倍!目前,涟钢薄板冷轧即将投产,涟钢将因此翻开它崭新的一页,它的钢筋铁骨,将在这资源之都挺立出更雄健的英姿!

走过十里钢城,我们再来说一说百里煤海。娄底从宋代就开始采煤,民国时期先后经国民政府实业部批准发照的煤矿公司就达244家,1949年原煤产量19万吨,发展到90年代时,已是年产千多万吨,居全省第一。这时候的煤矿是多少呢2557个!真可谓是浩浩湘中,滚滚煤海,乌金横流!这里是全国重点产煤区之一,涟源、冷水江、新化和双峰四县市都被列入全省10个、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内,冷水江、新化还被列入省商品煤基地。全市61%的乡镇有煤炭资源,总储量预测达30亿吨,占全省预测储量的二分之一,且品种齐全,有无烟煤、烟煤、褐煤,烟煤中还有贫煤、瘦煤、焦煤和肥煤等,斗笠山煤矿的“斗焦”,是冶炼的优质焦炭,金竹山矿区的柴块煤是“活性炭”产品的优质原料,驰名全国。娄底单独建制以来,上调省里的煤一直占全省的二分之一。

娄底的煤矿,俗称为“涟邵煤田”,这是因为有一个省属的涟邵矿务局。该局是1959年组建的,拥有九大煤矿、三个煤勘队。当时娄底和邵阳是一个专区,考虑到地区叫作邵阳,而煤矿又大多在涟源、新化境内,因此矿务局就叫“涟邵”了。后来新建娄底地区后,矿务局局机关外带八大煤矿均在娄底境内,这也就证明娄底大地煤炭资源的丰厚与集中了。涟邵矿务局也因此在娄底纵横交错的煤海中集中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闹活了百里煤海,用从地底开采的光和热点亮了湘中,灿烂了湖南,温暖了华夏。

我们走过了十里钢城,走过了百里煤海,现在该去看看世界锑都了。明朝末年,在当时新化县的陶塘也就是今天的冷水江境内,发现了锑矿,乡民那时误以为是锡,就把这地方称为锡矿山。在清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新化县民刘履斋和晏咏鹿听闻陶塘有矿,相邀结伙去打探,又取了矿砂,送到省城去化验,结果证实为锑。于是,这两人成了锡矿山锑矿的开采之祖。那时是露天采矿,可见当时矿藏之丰富。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的产锑量还稳居前茅,中国的锑产量占全世界的70%,湖南占全国的55%以上,而娄底,又占湖南的一半。我看到了一份1912年至1935年锡矿山锑产量占全世界、全国和全省比重的表格,才明白这里为什么叫“世界锑都”了!

在这个二十四年里,锡矿山的锑晶总量仅有一年在全世界的比重只占12%,其它二十三年最少的都在22%,30%以上的有五年,40%以上的有十年,50%以上的有四年,最高的1922年竟达全世界的60%!而在全中国更不用说,60%以上的就达十六个年头,最高的1923年到了82%!在全省呢几乎都在60%以上!

这一组历史的数字,就这样闪烁在世界的矿业丰碑上,中国湖南娄底锡矿山的锑,早己让世界刮目相看!这“世界锑都”,是我们用这锡矿山开采的锑砂,一粒一粒粘成的;是我们用这锡矿山冶炼的锑品,一块一块垒上去的;是我们用这百年老矿的进程,一笔一笔地写上去的!锡矿山写进了世界,娄底也写进了世界!

倘徉湘中大地探宝,我还不得不说起这里的电力资源。电力是工业的命脉,娄底作为工业重镇,电必须先行。在这里,火力发电自然已是得天独厚,这么多煤,生来就是发光发热的。所以位于冷水江市的金竹山电厂是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电厂之一。在火力发电成为开路先锋的时候,又是因为娄底的资源优势,水力发电紧随其后,山山岭岭里奔流不息的江河水被集结了起来,把水流变成电流,点亮了一方方曾经沉寂的土地。

在娄底81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长度5公里以上、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17条,总长度3156公里,分属资江和湘江两大流域。两大水系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达3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近15万千瓦,年理论发电量为57900千瓦时。1958年,国家水利部选址流贯冷水江、新化的资水中游的大溶塘兴建柘溪水电站,1962年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新化县的小水电站开始起步,于1956年建成沙江小水电站。紧接着,涟源县的杨家滩洄水和双峰县的太平两处小水电站也相继建成了。自此,利用水能资源开发的小水电建设在全市溪河峡谷遍地开花,村庄不再原始!截至20世纪末,娄底全市共建成小水电站100处,装机219台,总容量62721千瓦。1978年至1998年娄底建市20周年,小水电累汁发电27亿千瓦时,为农业灌溉、农副加工、乡镇企业提供电力19亿千瓦时。二十年发电总收入2.42亿万元,上交国家税金860万元……

在湖南的地级城市中,娄底是建立较迟的一个。从湖南版图上看,辽阔的湘中地域在从前竟然没有一个中等城市。中等城市都分布在湖南的四周。这很容易使人们把湘中与大山,甚至与贫穷产连联想。娄底市的出现,是人们众望所归的事情,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湘中的看法。原来,这里是一片富饶的美丽的充满希望的土地。

历史跨进了二十一世纪,娄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这是春心躁动的春天,这是生机盎然的春天,这是充满希望与欢乐的春天!和煦的春风撩开了娄底第二次创业的序幕。娄底正是青春年纪,处处进发着活力与魅力。她在“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忙不迭地扩张中心城区及县城及集镇,随处可见高耸的脚手架,亦随处可见新挂牌的工业、科技、居民的园区。她特别注意铁路、高速公路和其他公路的建设,使柔韧有力的“血管”里奔驰着满负荷的车队,给送成长的营养。她看重农业化的建设,大地如同肌肤,要在改革的春风雨露滋润中富有弹性、富有青春光彩。她也喜欢美丽与潇洒,着力打造旅游景点,让民族风格的珠宝项链吸引世人的目光。

神奇的娄底,就像清晨捧着露珠的草叶,就像刚刚浮出水面的芙蓉,洁净而舒展。

神奇的娄底,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一路翻腾着汹涌着澎湃着,在洗亮的长空之下狂放着生命的壮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32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