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玉的好处如下: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辟邪保平安,美容养颜,给人的身体带来健康,排毒养颜。
1、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这是金丝玉手镯独有的魅力,只要选择适合的尺码,戴上去绝对可以达到让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不仅可以很好的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最重要的是它还能给佩戴的人增加无限的风情,所以说金丝玉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辟邪保平安
在古时候金丝玉传说有通灵的功效,那个时候金丝玉并不是作为首饰或者是玉器来观赏用的,而是古代人民用来镇灾保平安的,因为金丝玉的诞生是吸取日月精华,是最自然的存在,也是集天地灵气为一身的宝物,因此古人都是用金丝玉来作为信物佩戴,以此来达到辟邪祛除厄运的效果。
3、美容养颜
金丝玉中是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的,而这些元素都是人体所缺乏的元素,在我们长期的佩戴中,一定是避免不了与金丝玉的碰撞以及摩擦,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好的让金丝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进入人体,从而也就起到了美容养颜,前身健体的功效,并且也可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
4、给人的身体带来健康
金丝玉不管是在寒冷的冬天或者是在炎热的夏天来佩戴都能够很好的给人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长期以往佩戴金丝玉手镯就够增强个人体质,还能提高一个人的免疫力,不轻易受到疾病的困扰。
5、排毒养颜
金丝玉的“光电效应”,能够增强细胞的动力和活性,诱发人体内细胞水分子的强烈共振和相互摩擦,将细胞的毒素排出体外,从而调节经络气血的精确运转。经常佩戴玉石,可以使人血脉顺畅,容光焕发,肌肤白细腻,眼睛明亮有神,黑发健康活力。
扩展资料:
金丝玉的来源:
1、根据考察和探测,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金丝玉的主要出产地。“金丝玉”主要裸露分布于克拉玛依等地区。其中以克拉玛依“魔鬼城”以西地区的戈壁滩出产最为著名。“魔鬼城”周围方圆100公里内的品质最佳、产量最小。
2、在上亿年的时光中,金丝玉在骤冷骤热的戈壁滩上接受岁月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非常稳定和优秀的玉石品种。它色彩多样,同一种颜色也会呈现不同的层次,外形非常漂亮。
2、金丝玉的性质非常稳定,不像黄龙玉会出现“失水”、“失色”的现象,硬度也很强,非常适合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
3、新疆金丝玉既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细:是质地细密,结:是内在分子紧结,温:是玉石之蕴,润:则如露之欲滴,凝:则如透或半透的冻状,腻:有如油之外溢。
4、新疆金丝玉的品级评定是根据工艺的特殊要求,以纯洁度、透明度、色泽、质地、形状,块度等为主要条件。其次,看“萝卜纹。”
-金丝玉
可能会过敏,因为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有少量镍和镉。任何东西带久了都会磨损,镍镉如果通过毛孔被吸收到皮肤血液里,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慢性中毒伤害身体。
建议带线穿的玉石,玛瑙。金子也可以!从古至今,多少人佩戴金银首饰,玉器玛瑙,从没听说过谁因为佩戴而生病的,相反,它们还有治病的功效
如果实在还是担心,那还是什么都别带好了!
带不锈钢首饰没什么危害
带纯金的首饰对人的好处,
珊瑚饰品首饰也有好处。
黄金首饰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最易累及手足指、趾、腕、踝等小关节,其突出表现是关节病变呈对称性。当早期活动性关节炎不能用药物、休息和理疗控制时,按照英国的治疗常规医生会给这类病情严重的患者服用或注射金制剂,但这类金制剂具有一 定的毒性。那么佩带金首饰是否会有治疗效果呢?英国一些医生对一组病人作了长达两年的观察后作出了肯定的答复。
他们发现,佩带金戒指的病人戴戒指的左手无名指关节病情显著轻于右手同样部位的指关节;未佩带戒指的病人,他们左右两手的指关节病情完全相同。他们还发现,戒指旁边的手指,即小指和中指关节的病情,也要比离戒指较远的食 指、拇指关节的病情来的轻。
珊瑚饰品的生理作用:
可预防经痛等妇女生理病。据说小朋友佩戴的话,有保护骨骼成长的效果,红色或粉红色珊瑚尤其对血液方面的疾病有探测的功能,如果越戴颜色越淡的话,很可能有贫血,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心脏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离患者也很适合佩带。基本上珊瑚对皮肤,指甲,头发等生长都有帮助。
珊瑚饰品的心理作用:
对爱情而言,像珊瑚的红色一般,代表着热情与激情。可加强佩带者的性感魅力,有助打开心胸,接受感情。使人提高心灵层次, 有着高度敏感性,对浑屯不清的局势有调和的作用
近代医学的发展,证实珊瑚石不但是真正的宝石,而且它还具有很多药用和医用价值。
珊瑚是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宝石之一。有人认为珊瑚是印度人在公元前五世纪发现的,也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约在2000年前首先发现的。在地中海意大利珊瑚渔场最古老的已有2000年的开采史,至今意大利还流行用珊瑚做避邪的护身符。
红珊瑚除了作为珠宝世界中有生命的珍宝外,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药宝,有养颜保健,活血、明目、驱热、镇惊痫,排汗利尿等诸多医疗功效。400多年前,医药大师李时珍先生在经典名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珊瑚有:“去翳明目,安神镇惊。用于目生翳障,惊痫,鼻巾丑。”等功效。据有关资料介绍,珊瑚石有止呕吐、止泻、止血、治腰痛、小儿惊风、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排汗利尿等作用。国外最新研究认为珊瑚可用来接骨,入药可治溃疡、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性病。
而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红珊瑚还具有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及调节内分泌的特殊功能。因此,有人把它与珍珠一道称为“绿色珠宝”。可见,古今中外,无论是远古先民,还是当今世人,无论是宫廷朝官,还是平民百姓,他们对红珊瑚都有真挚虔诚的信仰和强烈而独特的偏爱,这一切为红珊瑚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基础。珊瑚石的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经处理后能把它变成与人体骨骼相似的磷酸钙,因此,医生将它用来修补人体骨骼。奇妙的是,人的新生血管能随着造骨细胞一起在珊瑚石的孔隙里生长,使骨折部分迅速恢复正常。
美国人通过进一步研究,将珊瑚石进行烘焙,使其转化成骨矿,并在其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提高强度,从而使它不但能用于接骨,而且可直接代替小块或小段骨头使用,还可以用来“熔接”脊椎,甚至能制成转动自如的假眼。
说起珊瑚石的奇妙,何止这些呢!
珊瑚石全身都是宝,这是任何宝石都不能跟它相提并论的。
大块的上等珊瑚石物料可以雕刻成各种价值连城的珠宝艺术品,小块的珊瑚石物料可以切割制成戒指、坠子、耳环、项链等等。那些边角碎料则可以研磨成粉,制作成美容保健。
兰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汉代楼兰王国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
年 代: 公元3世纪~公元4世纪。
发掘年代: 1900年。
简 介:
楼兰故城遗址是汉代楼兰王国的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城墙长333米,南城墙为329米,西城墙和北城墙均为327米。城址内发现有居民区、寺院、官署、烽燧、墓葬等遗迹。城内出土有钱币、漆器、木器、玉器、铜器、料珠、金银戒指、耳环以及汉文等文物。
意 义:
楼兰故城遗址的发现,为了解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
楼兰故城
参 与 者:无敌米兰王朝 (无敌米兰王朝 在 2005-12-12 18:32:33 进行了修改)举世闻名的新疆重要古迹楼兰故城,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许多商队经过这一绿洲时,都要在那里暂时休憩。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6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的历史。
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王国逐渐在世界上消失了。究竟为什么会消亡,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1900年春季,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泊西部探测,他的维吾尔族向导阿尔迪克,在返回考察营地取丢失的锄头时,遇到风暴,迷失了方向。但这位机智勇敢的维吾尔族向导,凭借着微弱的月光,不但回到了原营地模到了丢失的锄头,而且还发现了一座高大的佛塔和密集的废墟,那里有雕刻精美的木头半埋在沙中,还有古代的铜钱。阿尔迪克在茫茫的夜幕中发现的遗址,后经发掘,证实就是楼兰古城。
我国考察队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才到达了楼兰古城的。楼兰城内最高建筑物是位于城东部的一座高l04的佛塔塔身是由土坯加木料垒砌而成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的南面连接着一大片大型建筑遗址,堆集着许多木料,这些木料都经过精细加工。
楼兰城中最显眼的建筑区遗迹是城中部的"三间房"。这三间房的墙壁是城中惟一使用土坯垒砌而成的,坐北朝南,直接对着南城门。东西两端的房屋都是木结构,木料上还残留着朱漆,有的木料长达64米。从这一组建筑物的位置和构造等情况分析,这里可能就是当年楼兰城统治者的衙门府所在地。
考察队还发现了一条东西走向,穿城而过的古渠道遗迹,可能就是古楼兰城居民直接取水的水源。在城内还发现大量的厚陶缸片、石磨盘断片、残破的木桶和各种钱币、戒指、耳环和汉文木简残片等。这些物品,对研究楼兰古城历史,都是无价之宝。 古遗址
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遗址,大都湮没已久,有的则沦为沙漠中的废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进而考察有关的社会状况,因而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中国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在千处以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5处,包括各种有代表性的遗址。
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 人类起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于更新世时期。中国目前所知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共计 200余处,除新疆、海南两个省(区)外,各地都有发现,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分布很广。这些地点的地层堆积,主要有 3种类型:①河湖相堆积。元谋猿人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地点,沉积物以粉砂亚粘土和粘土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积层的下部。丁村遗址和水洞沟遗址,是在黄土底部的砂砾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②土状堆积。北方是在黄土层下的红色土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蓝田猿人遗址的公主岭、陈家窝村两地点都是如此。南方则在耕土层下的红土层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积。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遗址,第 1 地点(即北京猿人产地)为长约 140米、宽约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砾岩堆积厚达30余米。金牛山遗址、和县猿人遗址、穿洞遗址等地点,也是比较典型的洞穴堆积。另外,大窑遗址是广泛分布于山坡冲沟的石器打制场,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则在第三纪褐煤层中发现古猿化石。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住地和葬地。有时仅发现住地,未找到葬地,或者仅发现葬地,未找到住地。广大平原地区的古遗址,常位于河流转弯或两河交汇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古遗址,由于河床冲刷下沉的关系,多在距现今河床和村庄较高的二级台地上。江淮等河网地带的古遗址,常见于地势高亢的土墩 (堌堆)。靠近海滨和河湖岸边的古遗址,因其堆积物中包含大量的贝类介壳,在考古学上被称为“贝丘”遗址。
中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遗址总计约有1万余处,其中作过发掘的近千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①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为磁山文化发现地,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遗址为仰韶文化发现地,西安半坡遗址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地,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为马家窑文化及其马家窑类型发现地,青海民和的马厂塬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发现地,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为大汶口文化发现地,山东章丘的城子崖遗址为龙山文化发现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发现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岭遗址为屈家岭文化发现地。②保存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范围往往很大,面积几万、几十万以至几百万平方米。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居住区的房屋环绕中心广场排列,周围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多达 240座,前仰韶阶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为半地穴式建筑,仰韶文化晚期则为地面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适应江南水乡的地理条件,发现的主要是木构干栏式建筑。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的中心区域,有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分布范围 200多万平方米。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迹。
考古学家通过典型遗址的系统发掘,逐步认识各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发掘较多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长城地带,业已建立新石器文化的编年体系。事实说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并非中原地区一个中心,而是存在若干个中心,彼此密不可分,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
夏商周时期的都邑遗址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游地区。与探索夏文化关系密切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两处周绕廊庑的大型殿堂基址,对其属夏、属商则有不同看法。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和郑州商代遗址,均属商代前期,都发现长、宽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组的宫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遗迹。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包括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区等,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商代方国遗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西周时期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都曾发掘大型建筑基址、较多的墓葬以及青铜器窖藏等。应属周初燕国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遗址,包括规模不大的城址和贵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记载燕国早期史实的有铭铜器。
东周列国的都城遗址几乎都建在邻近大河的冲积平原上,保存情况一般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着夯土城垣和宫殿基址。作过勘察和发掘的列国城址有: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国遗址、禹王城遗址(魏国早期)、郑韩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燕下都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遗址、薛城遗址等。一般周长达10余公里,有夯筑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宫殿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并筑有宫城。布局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宫殿区被郭城包围,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数城址宫殿区在郭城的一角或一侧,城内或周围还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城市遗址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都城最集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历年作过全面勘察的主要有: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邺城遗址(曹魏、十六国、东魏、北齐)、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中都遗址、元上都遗址、元大都遗址等处。通过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围城门位置、主干大道以及宫殿区、里坊和其他重要遗址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清楚。两汉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宫城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属于帝王和贵族的专用城市。大约从曹魏邺城开始,都城布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的东西两京,宫城和皇城约占全城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宫城和外郭二重演变为由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组成。宫城由包括多处并分布在城区南部演变为集中于城区北部和中部,并以南门为正门,门前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则由位于城区北部改为位于城区的南部,区划和排列也由不规整趋于规整。历代都城城内及其附近的重要遗址,作过大规模发掘的颇为不少,例如:秦咸阳的宫殿遗址、汉长安的未央宫遗址、武库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洛阳的东汉灵台遗址、北魏永宁寺遗址、唐长安的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青龙寺遗址和西市遗址等。远离都城的皇帝行宫遗址有些也因考古发掘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秦至西汉前期的姜女石遗址和北戴河衡山遗址以及唐代的九成宫遗址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秦汉及以后时期的地方城邑遗址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城邑、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在历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的如崇安汉城遗址、西海郡故城遗址、楼兰故城遗址以及居延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遗址、高昌故城和雅尔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遗址(南诏),东北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还有东北地区汉代以后的高句丽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与路故城遗址等。它们或为边陲重镇,或为方国都城,在建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现有建筑群残迹数量之多,各类遗迹、遗物保存情况之好,都是已知古遗址中甚为罕见的。
古代手工业遗址 年代较早的古代城址,几乎都曾发现制陶、制铜、制铁和铸钱等手工业遗址,但远离城市的大型手工业遗址则以烧制瓷器的窑址为多。窑址往往分布在较大的范围内,出土有大量的窑具和残次瓷器,有的还发现加工原料、制坯成型及施釉的作坊遗迹。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瓷工业出现于东汉的晚期。初期主要集中在今浙江东北部。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南方许多省区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都发现有瓷窑遗址。隋唐时期,制瓷业在北方得到迅速发展,发现多处瓷窑址,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点。宋代制瓷业达到繁荣时期,已发现的瓷窑址分布在十几个省、区,数量达几百处,不但形成有特色的窑系,而且出现了一批名窑。明代以后,民营窑场激增,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各窑系的多数名窑则日趋衰落,只有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作过调查发掘的代表性窑址主要有:东汉时期即已烧制青瓷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宋代几大名窑中的浙江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河南禹县钧台钧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还有以创烧影青瓷闻名的景德镇湖田窑址;重要的民间窑址有:陕西耀县黄堡镇耀州窑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四川邛崃什邡堂邛窑遗址、福建德化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建阳水吉乡建窑遗址、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遗址、河北邯郸观台镇磁州窑遗址等民间窑址。
矿冶遗址主要包括:(1)开采与冶炼铜矿的遗址,发现有采铜的矿井巷道和炼铜竖炉等遗迹,如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还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以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2)开采与冶炼铁矿的遗址,一般发现有炼炉、锻炉、炒钢炉等遗迹和铸范、铁器等遗物,有的在与遗址相距不远的地方找到矿井遗迹。有代表性的汉代冶铁遗址有河南巩县铁生沟、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等处。汉代以后的冶铁遗址也有一些发现。河南鹤壁还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迹。
“五彩石”变身“金丝玉”
2003年的一天,广州某玉商在广州的一个小摊档发现了一块非常具有玉质感的“小石头”。出
于好奇,他花50元钱买了下来。回家好好保养一番后他发现:这块“小石头”虽然具有非常坚硬的质地,但外观却呈现出田黄籽料的特质,显得又黄又润。他回到小摊档打听,老板把所存的一小盒同类“石头”都拿了出来。“那真是个五彩的盒子。红、黄、白、黑……每种颜色都有诸多种层次,好看极了。他毫不犹豫地又掏出200元钱,把这盒10斤左右的‘石头’全买了下来。”
“金丝玉”当中最高等级的“宝石光”,1克的价格可以被卖到1万元,而在2003年,价格不过是10元左右。即便是比较普通的品种,1克“金丝玉”的价格是500元,而在2003年,1克的价格不过1元。
与此同时,克拉玛依“魔鬼城”附近的牧民们也集体脱贫致富了。在新疆“捡石头”已经成为一项产业。 珠宝鉴定专家欧阳朝霞表示,金丝玉属于石英岩质的玉石。在上亿年的时光中,金丝玉在骤冷骤热的戈壁滩上接受岁月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非常稳定和优秀的玉石品种。它色彩多样,有红、黄、绿、黑、白……同一种颜色也会呈现不同的层次,外形非常漂亮;同时,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不像黄龙玉会出现“失水”、“失色”的现象,硬度也很强,非常适合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事实上,这些年,海派大师和岭南大师鬼斧神工的工艺水平,确实成为了金丝玉价格飞升的一对“翅膀”。
问世时间“太短”,没有和田玉、翡翠那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金丝玉”被人所诟病的一大硬伤。但欧阳朝霞告诉记者,她曾经在博物馆见到过一件有着1300年历史的虎柄金杯器,就是用红色的玉髓制成的,和所说的“金丝玉”应该是同一品质的玉石,这说明“金丝玉”的使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只不过因为楼兰古国的莫名消失,它的使用史被骤然阻断了。又因为戈壁滩自古以来人迹罕至,导致了“金丝玉”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罢了。
根据考察和探测,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金丝玉的主要出产地。“金丝玉”主要裸露分布于克拉玛依等地区。其中以克拉玛依“魔鬼城”以西地区的戈壁滩出产最为著名。“魔鬼城”周围方圆100公里内的品质最佳、产量最小。
“2003年前,你去采石滩,一个人一天捡1000斤‘金丝玉’完全不成问题。而可能连1斤也捡不到,更不要说高级别的‘宝石光’。”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金丝玉爱好者这样说。“这样的情况下,‘金丝玉’的原石价格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奇怪了。” 可从中低档入手
对于“金丝玉”市场表现,欧阳朝霞表示,她对“金丝玉”的总体观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的几大藏家对这种石材也非常尊重,请来最好的雕工进行创作,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漂亮,“金丝玉”在短时间内价格飞涨有一定合理因素。“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循序渐进,让藏家有认识的过程,下手的机会,有一个合理增长的流通的量,这才是一个健康的过程。‘黄龙玉’暴涨暴跌的例子就可以从反面说明这个道理。”
业内人士则建议,在这个价位高涨的时间段,普通藏家最好还是避开比较高端的品种。“不要一上来就想玩‘宝石光’。可以试着从一些中低价位的、品相比较完整的‘金丝玉’产品入手。只要有心,市场上仍然可以淘到性价比很不错的东西。”
最高档的“宝石光”价格是1克万元,但中低档“金丝玉”原石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上千元的分级还是十分丰富的。对于真正想入手的藏家,倒也“丰俭由人”。而且,一块几十元的“金丝玉”,只要找到一位真正理解它的师傅进行雕琢,还是拥有“麻雀变凤凰”的机会的。
金丝玉市场销售状况与前景的调查
“原石交易市场缩水是正常的,首先是好的原石有一部分在前两年流向了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另一部分这两年雕工粗制烂雕成了拿不出手的地摊货,有的雕工一天可以雕6个,不好的料子还不雕,一千多的雕工雕了两年多,你算算还能有多少好料?”资深金丝玉行业玩家说,在他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金丝玉中的名贵品种北屯红,但都仅供观赏和把玩。“好的金丝玉现在很难找到,现在市场上只要看到好点的玉石叫价都过万。” “金丝玉精品展后,头脑发热的买家少了,大家看完展览后更理性了,知道什么样的雕刻作品有收藏价值,好的金丝玉原石要有好的创意,好的艺术雕刻才有价值,才是对这种上天赐予的玉石的尊重。市场也比原先成熟了。”金丝玉业内人士说,以前市场里有些人很疯狂,鱼目混珠,以至于劣质的雕刻也有不少人买,这使得市场表面看起来很火热,“其实,这些劣质雕件是没有价值的,作为收藏品,品质必须有保证,才有升值空间。” 也有专门销售低品质的金丝玉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石,而不是玉,不是每块戈壁上的石头都能称为玉的。 早在2005年初,市场上好的原石每块只要几十元钱,上海、广东的玉石收藏家很快大批量开始收购,金丝玉的整体价格以每年20%至30%的幅度在上涨。2010年、2011年,金丝玉的冻石品种、宝石光便涨到了几千元乃至数万元。在金丝玉中,价格最高的就是宝石光和冻石品种。 2013年开始在市区最大的交易市场乌尔禾玉石城金丝玉卖家数量已经大不如从前。“物以稀为贵,那些通透纯净的金丝玉,很难见到,而偶然见到一块卖家期望能卖个好价钱,动辄8万、10万的叫价吓退了许多内地来的收购者。现在好料在市场上出现得很少,所以很多外地人都到前往阿勒泰沿途路边的摊位或杜热等地方去寻找了。”一直从南林市场到银河市场卖金丝玉玉石的董师傅表示,“这也正常,高品质的金丝玉,现在一个月也捡不到一块。差的在市场上受冷落,真正交易的玉石量也就减少了。”
笔者从广州市了解到,仅仅广州平洲一个市场内,从事雕刻业的就有4万人之多,而这个市场是以翡翠这样高档玉料为主题的市场,普通的雕工在这里几乎没有活路。 克拉玛依的门店大部分是低级别的徒工,基本上做不出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只能在一些旅游地以低档次的价格叫卖金丝玉给外地游客,而外地游客拿回那种水平的金丝玉无形中就在心目中降低了金丝玉的品质。广州雕工按实时市场行情价,雕件按工时计费,工时费以雕刻师傅的名气每天300到2000不等,而有高级职称的则价格另算。
据悉,克拉玛依市金丝玉文化促进会已经联系广州、上海、扬州、福建等地方的玉雕大师和玉雕厂,对金丝玉的艺术创作和市场流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接。高端品种宝石光将成为国际珠宝奢侈品
金丝玉中的顶级品种宝石光成为收藏爱好者追逐的新对象,上海收藏家王先生通过和意大利最具声望的珠宝品牌布契拉提合作,完全的手工制作、正宗的织纹雕金工艺、浓郁的历史气息交织的宝石光奢侈作品亮相上海即受到珠宝界的强烈关注,因为布契拉提在世界珠宝奢侈品排名一、二的位置上。在广州方面,来自法国Bottega珠宝品牌首席设计师庄乔伊(CC Joy)女士,看见宝石光后激动不已地表示,这简直就是上帝对新疆的厚爱,在新疆能产生如此璀璨的宝石,作为奢侈珠宝的镶嵌材料是无以伦比的华丽。庄乔伊在国际珠宝舞台上以擅于结合艺术元素完美演绎珠宝之美而著名。
中国历史上,成本最高的一次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2000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璞玉。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璞玉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
很多人假设,如果卞和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因为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正所谓“神仙难断寸玉”。玉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从地下出来了,由于原石表层有一层风化皮壳的遮挡,看不到石料内部的情况,就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穿透皮壳,看清内部的优劣。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得清。而判断的过程就称之为赌石。
赌石赌的就是没切割过的翡翠原料,自古翡翠原石的买卖就是最神秘的一种交易,神秘就在这“赌”字上,因而买主又有赌玉的说法。赌赢了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赌输了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风险极大,也很刺激,故这种买卖从古到今经久不衰,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中就有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记载。
8月中旬,在北京爱家收藏市场的赌石文化节,玩家赌兴很浓。赌石怎样个玩儿法,这里边说头儿大了。
玉是这样“赌”出来的
1、擦、切、磨
怎么擦,用多大力量擦,从哪个方向擦,或者这个石头能不能擦都要三思而后行。切石跟擦一样,行话里有云:擦涨不算涨,切涨才算涨。可见切的重要,买家的经验和运气在这时候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水里走一圈
让石头进水走一圈,然后察看石头表皮水分消失的快慢。快者,说明其结晶粗大、结构松散或裂纹孔隙多、质地差,反之,则说明其结晶细小、结构致密、质地好。
3、察看绿色
行话中有:“宁买一线,不买一片”和“宁买一鼓,不买一瘠”,这两句话就是指的石头里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4、察看裂纹
除了观皮、辨里、辨色外,还要注意察看裂纹。裂纹当然越少越好。在翡翠原料市场上,玉商为了显示翡翠的质地和颜色,常常把外皮切去一小部分,并把切口磨平磨光。这种被切开的口行话叫“开天窗”。为了赚更多的钱,玉商都尽力把“天窗”开在最能展示赌石质地和颜色的地方,因此,在评估“天窗”时,一定要仔细察看“天窗”及周围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切记不要对“天窗”显示的绿色估价过高。商报实习记者 王璀一
造假:
玉石“败絮”的切肤之痛
“赌石必须懂石,否则光凭肉眼从外观上看就成了赌运气。”原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吴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当地的卖家把原石料上的绿点(翡翠)擦得很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块石头有“料”;还有一些玉石上没有绿点,卖家在玉石外面再遮上一层皮,让人看不出到底有没有“料”。
张献忠
近来,有关张献忠“宝藏”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批权威考古专家聚集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宣布基本确定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张献忠宝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三百多年来,围绕它又发生了哪些故事?这里我们就为读者一一道来。
提起“宝藏”、“寻宝”,或许最能 人们心底某种原始的欲望,因此在全世界都大行其道。中国的“宝藏”传奇,最有名的应该就算张献忠“宝藏”了。这事儿后来被演绎得越来越神奇,甚至有人有鼻子有眼地宣称,这笔财富的价值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还有人演绎了这样的故事:张献忠的后人逃往海外,在印度洋上建立了国王岛、酋长国,几百年来一直没停止过寻宝行动……
演绎归演绎。历史上,到底真的发生了什么?
张献忠确实有宝张献忠其人,大多数读者都很熟悉。明朝末年,在延安府当捕快的张献忠参加了起义军,和李自成同属高迎祥麾下。后来,各股起义军中,只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李自成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发展,张献忠则转头向南进攻长江流域。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8月9日,张献忠攻破成都,8月16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史料中,对于张献忠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说他“嗜杀”,二是说他“掠财”。应该说,这里有后来的统治者对“反贼”刻意抹黑的成分,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攻下武昌后,将明朝的楚王塞进竹轿,抛入湖中溺死,自己则“尽取王宫中金银上百万,载车数百辆”。还有人说,张献忠在四川,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
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张建斌先生撰文记载了这样的说法:崇祯皇帝和张献忠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张献忠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间屋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张献忠至少拥有千万两白银。按明末一两白银折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元人民币计算,在那个年代,他拥有相当于现在30亿人民币的财富。
但是张献忠的大西皇帝没有做多久。1646年,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张献忠死了,他的起义军后来也都被清朝剿灭了。但张献忠聚敛的那些财宝,清朝廷好像并没有收上来多少。这自然就留下了疑团:那些宝物都去哪儿了?
不知从哪里传出了这样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人们认为这是破解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此后一直在成都一带流传。
江口沉银史上有据不久前,一批权威考古专家宣布,基本确定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事实上,300多年来,这里也是最可信的张献忠藏宝地。不过,这里的“宝藏”很可能不是张献忠主动“藏”的,更可能是他无奈“撒”的。
与此相关的事件,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
1646年,也就是顺治三年的时候,大清军队压境,张献忠已经明确意识到自己在成都的地位岌岌可危了。因此当年年初,张献忠曾经进行过一次大的战略行动,他亲率大西军十多万人马,乘坐数百艘木船,并且带上了他的大部分金银财宝,从成都启程沿锦江南下。关于此行的目的,史料上说法不一,但从当时的形势看,张献忠南下转移图存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当船队来到锦江汇入岷江的彭山县江口境内时,却遭到明朝故将、当地地主武装杨展部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败归成都,而许多载满金银的木船则沉入江底。至于这些金银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很神秘的是,江口镇石盘山的石龙沟中,真的有“石龙对石虎”,就是对面的两座山,一座很像石龙,一座很像石虎,至于这是否是后人的演绎,就不得而知了。
当时的史料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是后来张献忠部队遭到了阻击,江船阻塞了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据说,杨展得胜后,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些沉船里装的是金银财宝,后来是从张献忠部下逃脱出来的船夫口中得知此事,才开始组织士兵在江口打捞遗金。针对木鞘装银的特点,杨展采用的打捞方法是用长枪“钉而出之”,所获巨大。得益于这一笔飞来横财,杨展“自是富强甲诸将”。
不过,杨展得了这笔外财的说法,也被很多人惦记上了。此后几年中,四川陷入各种武装混战中,顺治六年(1649年),杨展被人杀害,袁韬、武大定等武装力量瓜分了杨展的部众、地盘。这两个人都认为杨展得了张献忠的“宝藏”,一心要把这笔“宝藏”挖出来,不惜严刑拷问杨展的夫人,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令二人大失所望。
自此以后,江口沉银一直被各方人士所觊觎,从来没被忘却。据《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咸丰三年(1853年),翰林院编修陈泰初说,他亲眼看到彭山、眉山居民捞到江中银子。当时正值太平天国闹事、财政困难,咸丰皇帝下旨给成都将军裕瑞,让他“悉心访察,设法捞掘”,但最终也是空费心机,毫无结果。
锦江藏宝真假莫辨关于张献忠江中藏宝,还有一个更有戏剧性的说法,就是张献忠在成都城外的锦江,主动藏下了大量金银。
这个说法乍听上去耸人听闻,殊不可信,然而却影响巨大,主要因为它在清朝的官修正史《明史・张献忠传》中有明确记载,这里我们就抄录如下:
“(张献忠)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阔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用法移锦江”,好像是神仙做的事儿。后人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张献忠曾经出动大量人力,以治理水灾为名,在锦江筑起高堤,然后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无数金银财宝埋入坑中。再重新决堤放水,淹没埋藏珠宝的地方。甚至很可能在坑旁筑起石牛和石鼓,并以此为记号,这也是那个著名歌谣的来源。
至于做这件事的时间,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发生在“江口沉银”之前,也有人认为是发生在“江口沉银”之后,各有各的理由。
长期以来,这事儿不过是说说而已。但到了抗战时期,却真有人成立了锦江淘金公司,在锦江上轰轰烈烈开展了一番打捞事业。
这里的核心人物,是曾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人们日常的生活秩序都被打破,在和平年代生活中人们不太会想不太会做的一些事儿,这时候也可能被人们尝试。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杨白鹿拿出了一张藏宝图。
关于这张图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最有戏剧性的说法是:民国时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遗老因犯案走投无路,受到杨白鹿接济,在杨家一住就是几年。为报恩,临别前,杜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檀木匣转赠与杨白鹿,并说,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一名石匠偷偷绘制,几经辗转流落杜家,希望杨白鹿能“善为运用”。此后多年,杨白鹿一直珍藏木匣,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至于杨白鹿在1937年冬,把这张藏宝图拿给谁看,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在川军当过师长的好友马昆山。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川军将领们被这张图深深打动,出资组建了锦江淘金公司,准备把“宝藏”打捞出来献给国家,以为抗战所用。而作为川军师长的幸蜀峰,被推选负责整个工程。
他们照原图纸方位丈量、细密探索,终于推断出埋藏金银的地点是望江楼下游对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的交叉点左侧接近江心的地方,于是在1938年冬季趁河水较小,加速开挖,结果一无所获。第二年秋水退后又继续,上百人前后历时十多个月的辛勤劳动,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打捞主办方宣称:“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万万五’还跑得脱吗?”不久,又传来特大“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旋即,狂热的浪潮席卷整个成都。然而,早已作古的张献忠其实是和川军将领们开了个大玩笑: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只是3大箩筐小铜钱!轰轰烈烈的挖银事件,最终成了一场闹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