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手串的保养主要有这些方式:
1、不要接触酸、碱性的物质,避免硬物碰击。
2、浅色材质的佛珠应避免接触易掉色的物件。
3、避水避汗。海黄佛珠遇水会影响珠子色泽,干后容易收缩变形。
4、不要暴晒,以免开裂。
5、预防潮湿与干燥,以免佛珠受潮后膨胀或过度干燥而干裂。
6、不佩戴的时候,最好用软布包好密封起来。
7、盘玩正确,让珠子包浆起来。
保养固然重要,选一串好的海黄真品更重要。在海南黄花梨业界有三大花梨之说,指的是以儿孙福黄花梨为首的三大花梨,实际上要鉴别是否真货也很容易,因为除了三大花梨外,要买到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基本上很难。
基本不会刮花,海黄立天的南红盐源玛瑙手串是纯天然盐源彩玉手串,加上纯手工制作,整条颜色鲜艳粉嫩,色彩搭配漂亮,其玉化比和田玉还好,非常油润。而且它比和田玉6的硬度高2个点,达到8的莫氏硬度,硬度很高,不用担心会被划伤。
1、香气
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
2、纹理
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黄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越黄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海黄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黄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3、色泽
海**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黄大部分仅是**,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黄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4、密度(毛孔)
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因此,海黄横切面毛孔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但包括许多行家、经营者,都把密度给绝对化了。实际上,有时候海黄毛孔要粗大于越黄,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毛孔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毛孔也大些。
5、手感
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而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黄则显得轻飘些。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料。
6、莹光
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越黄则较少见,即使有,也不生动。
7、鬼脸
我们所能在专家写的书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缩小一百倍,其纹理就似海黄了)。鬼脸不仅是越黄的明显特征,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为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和传统都认为“鬼脸才是海黄的唯一”,以至以讹传讹,笔者会在另篇专述)。但海黄的鬼脸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脸更丰富而多姿。除了传统上大家说的“狸猫”、“凤眼”外,最精彩的应是写实的真鬼脸。笔者手头有一个梅瓶,上有钟馗头像,怒目圆睁、须髯倒竖,颧骨高耸、头上长角。假如临摹下来,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笔画。此外,海黄的鬼脸还应包括其他的飞禽走兽、自然物象,比如笔者手上就有飞兔、中国地图、蝴蝶等图案。而越黄的鬼脸形象则单调,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海南黄花梨贵啊。。一斤好料要上千。。但是现在没大料。。真正的也是少之又少。。多数都是以次充好或者用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也贵。。好料老料也是很贵哦。。
好与不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1文化:海黄能追溯到明代或更早,明代海黄家具无疑是中国文化的奇葩,仅从文化价值来讲,海黄略胜一筹。海黄+1
2花纹:海黄无疑能胜一筹。海黄+1
3密度:小叶紫檀密度更高。小叶+1
4油性:基本相差不大。
5颜色:海黄颜色内敛、稳重,小叶颜色艳丽、富贵,各有特色。
6稀有度:海黄+1
7市场价值:海黄+1
综上所述,海黄以4:1完胜小叶。但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时候缺点能变成优点。
问问缘之源佛珠的专家啊,那家很正宗的。有专家免费鉴定,官网也有很多相关文章学习的。
对于如何分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则可谓是众说不一,基本上流行的说法就是从花纹、颜色、质地、香味、还有木屑泡水颜色等等来分辨,下面仔细给朋友们详细说说这些辨别方法:
1、颜色。海南黄花梨的颜色要比越南黄花梨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却要活跃的多,整体颜色偏于亮橙色。海南黄花梨之所以在明代收到文人雅士的挚爱,那就是因为海南黄花梨的颜色以及花纹表现的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具体说,那就是一个字:“雅”,既不喧闹也不会过分沉寂,灵动中透着稳重,高雅中透着轻盈。因此,只要多看看海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再多看看越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基本上就可以区分个7、8成了。
2、香味。大体上说,它们的香味还是可以用“雅”来衡量,海南黄花梨的味道特别浓的不是非常多,大多是清雅温柔,而越南黄花梨气味清淡的占大多数,少有的香味浓的但却比较激烈。另外,海南黄花梨的香味虽然淡雅,但散发香味的时间却比较长,放在干净的手中把玩的手链,一个星期后还会闻到隐约的降香味,而越南黄花梨就会闻不到什么香味了。
3、木屑泡水。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到底出自哪里,但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最不可靠,无论如何,那种颜色要说是绿色的话,也是极其牵强的。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其木屑泡水的颜色基本上都是淡,很类似刚泡的花茶颜色。非要说有绿色成分的话,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实际感觉了。其泡水的颜色有深有浅,但根据深浅,是不能准确分辨它们的。
4、花纹。越南黄花梨花纹相对多了些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反差相对较大,给人一种鲜艳亮丽的感觉。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也是组成其“雅”的一部分,纹理无规律可言,但却绝不凌乱,墨线色黑纯且清晰,反差较小,花纹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5、荧光。海南黄花梨的荧光感要比越南黄花梨的荧光感强一些,但这都是从整体上说的,如果要从个体上来说,比较一块海南黄花梨的木头和一块越南黄花梨的木头哪一个荧光感强显然也是没有意义的。好的越南料仍旧可以在这一点上把一部分海南料比下去,显然,这对我们的买家来说无异于误导了 。
6、质地。越南黄花梨中有不少质地优良的,坚重沉水自然不在话下,棕眼也十分细密,甚至超过不少海南黄花梨。当然,海南黄花梨质地好的占大多数,而越南黄花梨中质地又如此之好的占小部分而已。因此,单纯分辨其木质,并不能很好区分它们。
所以说,比较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闻、多上手,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想要通过有限的区别去准确区分它们似乎很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