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文明的遗址分布

石器文明的遗址分布,第1张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在长沙宁乡县老粮仓镇一个村民家中,发现了不少的“宝贝”石头。专家鉴定发现,这些石头均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过的石器,专家也由此发现了一个面积达23万平米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宝贝”石头出自新石器时代

在宁乡老粮仓镇唐市村村民戴端维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堆被称为“宝贝”的石头。据老戴介绍,他的这些“宝贝”,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见证了人类文明”。据了解,长沙地区迄今发现最早时代的石器是1991年浏阳永安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大约距今15万至20万年,如果老戴的说法成立,那么长沙地区古人类存在历史就将被改写。在看过老戴家的“宝贝”后,考古工作者师磊介绍,这些经过磨制的石头,大都具有新石器时代的特征。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石器均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过的石器。虽然专家们的考证让老戴有些失望,但专家却通过这些石器发现了长沙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程度,一些石器甚至说明了当时的人类有了捕鱼行为,说明了当时的人类社会发展成熟程度比较高,这些石器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发现面积达23万平米的遗址

这些石器的发现,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随后对老粮仓镇进行走访,发现了一个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当地村民介绍,当地农民曾在耕种时发现了大量破碎的陶器。考古工作者随后对农田进行考察,一些破碎的陶器不断出现。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些陶器出自不同时期,从商代到战国时期都有。考古工作者认为,这里的陶器出现得这么密集,说明这里的土层应该存在文化层,随后的考察证实了考古工作者的猜想。而文化层的出现,证明了从商周开始至战国时期,老粮仓附近一直有人类活动。据此,考古人员推测,老粮仓的当地居民极有可能是从7000年前的老一辈繁衍下来的

浙江发现新石器文明遗址

考古调查队在这块残留的遗址上进行了探掘。遗址深约14米,共分为四层,四、三两层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器类有大口盆、平底盘、圜底罐、双耳罐等,石器有石磨棒、穿孔器、打制的石片石器等。

考古人员确定,山下周遗址出土的这些陶器、石器与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有很大的共同点,年代相当于上山文化晚期,距今约9000年左右。山下周遗址二层还发现有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阶段的遗存。其中大口盆残片,为我省首次发现。

考古人员在以山下周遗址为基础的拓展性调查中,再次发现位于汤溪镇下伊村北边、山下周遗址西侧约2000米处的一片果园,也有90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

在这片遗址底层,考古人员也发现了上山文化阶段的夹炭黑陶片,说明早期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存在,这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山下周遗址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遗憾。

望百峰

位于宁乡县中部老粮仓镇,楚江河畔,东靠长沙,西通娄底,南出韶山,北连桃江,距长沙100公里,回龙山15公里,灰汤25公里。洛湛铁路穿山而过,并在山下设站,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望百峰海拔5234米,峰峦重叠相依,气势磅礴,站在山顶一览众山,能见四周百峰,乃取名“望百峰”。1992年,宁乡县第一座多功能电视差转台落户望百峰,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直达峰顶。望百峰拥有钟灵毓秀的山水、鬼斧神工的风景,山之雄浑,岭之险峻,谷之幽深,水之清丽,林之苍翠,花之芬芳,凡游历过望百峰的人都会被其梦幻色彩般的画卷所迷住。同时望百峰的历史内涵丰富,从古至今,在这里流传着许多仙凡共性灵的神话,白龟扫墓、金牛疏河、狮古寨基、悔此坳、棋盘石、七仙台、瘦牛脊、白沙头、烟波冲等景点,更添望百峰许多的神奇、神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望百峰群山的山巅或山坡里相继出土了商代虎纹大铙、编铙、编钟及青铜鼎,仅师古寨山顶出土商周铜铙达19件之多,其中编铙是目前国内出土,可供演奏的唯一一套最大、最完整的铜铙,为国内乃至世界考古界所震惊,因此老粮仓名副其实地带上了“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的贵冠。

烂山峡

从老粮仓镇的唐公庙沿楚江而下,就进入了闻名遐迩的烂山峡。十里烂山峡,就如十里画廊。楚江两岸青山矗立,树木苍翠,白云悠悠,不时有几栋农舍撒在山腰,如小田螺一样堆在那里;峡顶的天空,像画图调色板上刚刚挤出的纯蓝颜料,蓝入苍穹;远眺峡谷,山缝中一线线炊烟袅袅升起,洛湛铁路穿山钻洞,一列火车如巨龙迎着朝阳,披着雾岚,风驰电掣,奔向远方;大小汽车身穿各色衣裳,“呜——呜”地穿梭在伴江而行的省道宁娄公路;山上的松树、杉树、樟树、梓树绿得油光放亮,绿得就像从天上滚落下来,绿入岩缝石穴,透着湿凉凉的冷翠;还有松树倒悬石壁,仿佛欲飞的山鹰;一团又一团的雾气,在峡谷中缓缓地上升,树和花的身影交错着,鸟鸣声起落着。

左侧的三牛坳,更是奇峰突兀,山岩高耸,石上清泉如蓝绿的绢锦倒挂山涧,奔流而下,形成20多米高的圆柱瀑布,飞花溅玉,蔚为壮观。难怪唐代大诗僧齐己到此留有:“落石几千仞,远声飘冷空;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的诗句。

江底的石头清晰可见,一行行传说是神仙用金耙耙河留下的岩纹历历在目,鱼儿在江底穿行、翔游,江水在石上旋跃,卷着浪花,唱着欢歌,流向白云深处。

传说以前这里没有江,只有一片滩山,老粮仓、流沙河一带的水没法流出去,一旦下大雨,这老粮仓、流沙河地区便是一片汪洋泽国,房屋冲倒,庄稼淹没,百姓遭殃。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个好心肠的青年,把四邻八乡的百姓邀集一起,决心开出一条河来,可是他们一锄一锄,一担一担,寒来暑去,花开花落,历尽千辛万苦,还是难见成效。一天,八洞神仙巡游此处,倍受感动,决心助一臂之力。于是在当天晚上一齐动手,用金犁一犁,山峡犁开了,再用金耙一耙,河床便刷刷地耙开了,眼看着凡人们干了好多年都没有见成效的河流,被他们不费多大功夫就开出来了,仙人们好不高兴,便决定休息一会儿再干。于是,他们便在江边的一块大方石上下起棋来,那棋局一开,神仙们便忘记了时间,等到金鸡报晓,八洞神仙就慌了手脚,唯恐泄露天机,便慌慌张张地收拾残局,连河床也没来得及整理,就把那金犁、金耙压在大方石下,匆匆归天去了。如今,这江中一划一划的石块,就是当年八洞神仙用金耙耙河留下的痕迹。

左岸山边平坦的宁娄公路,原是一条只有二、三尺宽的羊肠小道,但它却是青山桥、流沙河、老粮仓乃至涟源、娄底通往宁乡、长沙的必经之路,是我的父亲和他的同伴们经过几年的放炮开山,抬石拓宽,拖滚碾压,才形成沙石公路;而后,又是政府组织修成沥青路、水泥路。右岸山边的水渠、电站,也是我的父亲和当年从老粮仓区6个公社抽调的民工,在上世纪八O年、八一年,经过两个冬天的风餐露宿,战霜斗雪,凿石而成的。水渠的上游是一座拦江大坝,下游是一个小型水电站。就是拦住楚江水源,流入人工渠道,利用自然落差发电供能。

飞架山峡的是毫明大桥、滩山大桥、洛湛铁路高架桥……连接山村的是水泥公路、供电网线、通讯光缆;山乡的花炮、石料、水果、药材,源源不断地运出山外,上汽车、上火车、上轮船,漂洋过海,运到远方;山外的冰箱、电脑、摩托、时装,也不停地运往山中,进入村民们的家中。

在我的记忆里,烂山峡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沟。“脚下踩山,抬头看山;田少又人多,石头满山坡”;“养女莫嫁烂山峡,又愁穿来又愁呷”,是过去这里的真实写照。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里贫穷落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烂山峡,不但有旖旎的风光,美丽的传说,勤劳的人民,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这崇山峻岭,高山峡谷,村村寨寨,原是湘中人民抗日工作委员会和湘中人民游击队活动的主要根据地。李石锹、姜亚勋等领导的“湘抗会”和湘中人民游击队就在这一带宣传抗日、打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著名的黄唐起义。

峡口左边山窝中的云山学校,看起来与别的乡村小学没有两样,但这里曾有一批革命先驱钻研马列,探求真理。1909年,原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后被誉为苏维埃的孺子牛,就在这里以教书作掩护,联系革命同志,探求革命真理;辛亥革命后,又有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等革命前辈在这里以教书为名,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青年,探求革命真理;甘泗淇、萧述凡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就是从这里接受马列主义,走上革命征程。特别是1917年夏天,24岁的毛泽东偕他的同学肖子升,从省城游学来到这里,特意会晤了谢觉哉,两位热血青年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共叙友谊、畅谈理想、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

走过烂山峡,站在滩山铺,回眸过去,青山无语,山风阵阵,江水滔滔。当年,我们的先驱前辈,在这里传播马列,探求真理;在这里身冒硝烟,英勇斗争;在这里放炮开山,修路凿渠,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无暇观尝风景,但他们笑对人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乐于奉献。今天,我无须经过艰辛就能尽情地饱览烂山峡的美丽风光,呼吸这里的清新空气,聆听鸟儿的啁啾、夏蝉的歌唱。

老粮仓镇,位于湖南省宁乡中部,楚江之畔,北靠长沙,南通娄底,东出韶山,西连桃江,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48个村。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余家,产业涉及烟花鞭炮、皮革、制鞋、建材、机械、金银首饰加工、模具制造、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迅速。

驾车路线:全程约1007公里

起点:长沙市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0米,右前方转弯

2行驶30米,左转

3行驶200米,右转进入岳麓大道

4沿岳麓大道行驶21公里,朝汽车西站/梅溪湖/洋湖/西二环(南)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团结立交桥

5沿团结立交桥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涧塘立交桥

6沿涧塘立交桥行驶103公里,朝云栖路/S50/长韶娄高速/S4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罗家嘴立交桥

7沿罗家嘴立交桥行驶510米,直行进入云栖路

8沿云栖路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长潭西高速

9沿长潭西高速行驶10米,直行进入长潭西高速

10沿长潭西高速行驶30米,直行进入长潭西高速

11沿长潭西高速行驶1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赤江互通

12沿赤江互通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韶娄高速

13沿长韶娄高速行驶56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620米,直行

15行驶7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X043

16沿X043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X096

17沿X096行驶188公里,直行进入老粮仓大桥

18沿老粮仓大桥行驶200米,过老粮仓大桥,左转进入X105

19沿X105行驶930米,直行进入S209

20沿S209行驶17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宁乡县老粮仓镇金石

1、宁乡十三中高级中学

宁乡十三中于2003年整体搬迁到宁乡县城,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新的校园占地156亩,建有文化教学楼3栋,学生公寓6栋,艺术教学楼、综合办公大楼、生活服务大楼各1栋。

2、宁乡十一中

宁乡县第十一中学系长沙市重点中学、长沙市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61年,坐落于沩水之滨的双江口镇,(学校辐射周边朱良桥乡、全民乡以及望城县的部分乡镇等地区,距宁乡县城15公里,距离望城区仅20公里,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3、宁乡九中

宁乡九中坐落在湖南省宁乡市靳江河畔的大屯营镇,始建于1906年,系长沙市规范化高级中学、长沙市安全文明先进单位、长沙市花园式学校、宁乡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被认定为省化学学科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4、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

宁乡一中系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之一。位于省会长沙市西大门的“长常”高速公路和319国道之间,距长沙市中心仅30公里。学校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规划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学校现有高中班78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

5、宁乡县实验中学

学校创办之初,寄居于宁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内, 1998年到2003年为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当初的两个班、99名学生开始,到2003年已发展成为拥有30个班、1794名学生的规模。

—宁乡十三中高级中学

—宁乡十一中

—宁乡九中

—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

—宁乡县实验中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92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