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叫什么,求好心人帮助

这种鱼叫什么,求好心人帮助,第1张

此鱼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斗鱼科     Belontiidae      毛足鲈属      Trichogaster    鱼类

下图为  拉利毛足鲈Trichogaster lalius(小密鲈),俗称 电光丽丽、桃核鱼、小丽丽鱼、加拉米  

体长5厘米,体形呈长椭圆形、侧扁,头大、眼大、翘嘴。雄性体呈红、橙、蓝三色)头部橙色、嵌黑眼珠红眼圈,鳃盖上有蓝色斑;躯干部有橙蓝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上饰有红、蓝色斑点,镶红色边;雌鱼体色较暗,呈银灰色,但也缀有彩色条纹,色彩奇妙娱目。腹鳍胸位,已演化成2根长丝体。

雄鱼的区别除花色不同外,雌鱼诸鳍较短,背鳍圆钝,雄鱼背鳍鳍端较尖。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鱼自择配偶。其他繁殖特性与厚唇攀鲈同,受精卵1天孵出鱼苗,雌鱼产卵后捞出,留雄鱼守巢护幼。

名称:红十字鱼、十字鱼

 

分类:脂鲤科该科鱼有二个

 

特点:在背鳍与尾鳍之间有一个小脂鳍,口中具有牙齿。该鱼的鳍呈红色,尾鳍的基部有一红色十字花疑义,故得名红十字鱼。

 

原产地:阿根迁Buenos Aireo周围地区。

 

习性:有攻击小鱼的习性,不可与小型鱼混养。

水质:pH6 红十字鱼8-70,硬度5-8°dH。可耐10度以上水温,在南方室内冬天不用加温,最适水温为25℃。体长:约10cm。

饲料:对干饵及活饵均喜食,食量大,应增大投喂量。

繁殖:雌鱼个体大,腹部隆起。雄鱼相对细小。在水族箱中繁殖,水温保持在23-28℃,pH60-68,硬度2-6°dH。产粘性卵,水中须多种植水草。光线保持柔和,受精卵在强光照射下死亡率很高。产卵后,应将亲鱼移出繁殖箱,它们有吞食受精卵的恶习,经过20-30小时的胚胎发育,仔鱼破膜而出,再经过3-5天的发育,仔鱼即能平游,开始向外界摄食。最好的开口饵料为轮虫。煮透的蛋黄竟60目筛绢搓滤后的蛋黄也可投喂,每次量不宜太多以免败坏水质。随着幼鱼的长大,应逐渐提高水的硬度。 

 

细节见百度

 

雪鲷,慈鲷科,产自非洲坦葛尼克湖、马拉维湖、维多利亚湖等地。

1简介编辑

雪鲷

学名:Labidochromis sp

科属:慈鲷科

雪鲷

适宜温度:23-32℃

硬度:9-11dGH

Ph值:72-80

  

形态特征

体色纯白,眼睛鲜红,鱼鳍有三湖鱼常见的淡蓝色,长大成熟后则呈淡粉红色,是白化观赏鱼中的极品。雪鲷多是人工培育品种,野外少见,现在国内已有大规模养殖。 最大个体14CM,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 适应能力强,价格便宜,饲养容易是三湖慈鲷中的入门品种之一。

拥有大多数三湖鲷的共性,活泼好动,食性杂,有领地观念,在三湖鲷中攻击性,中等偏下。

雪雕肉质纤细少刺。

鲤科   Cyprinidae      无须魮属    Puntius    鱼类

下图为  樱桃无须魮  Puntius titteya ,俗称 樱桃灯、赭红色魮、红玫瑰鲫、安哥拉鲫

[雄鱼]

[雌鱼]

体修长,体呈褐色,稍带红色,繁殖期的雄鱼鱼体上的红色较明显。有一条深色长条纹,从吻部延伸至尾柄,在其下方的一排排鳞片上可能还会有短条纹,在这些条纹的上方另有一条金色的条纹。上唇上长著一对触须。素色的鱼鳍与身体颜色很协调。体长可达5厘米。

杂食性,食物为各种藻类,如绿藻和硅藻,也捕食一些昆虫。

生活在阴暗,且流速缓慢的溪流与小河的浅滩。 居住在热带气候,喜欢生活在酸碱度为微酸至中性(pH56 - 70),硬度为软水(50-190度的的水体中。 生活环境的温度约为摄氏23 - 27度(°C)。

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斗鱼亚科     Belontiidae     毛足鲈属      Trichogaster    鱼类  (具体哪种不宜分辨)

下图为     厚唇毛足鲈   Trichogaster labiosa ,俗称   大红丽丽、橘裳丽丽、厚唇丽丽

生活的水温为21~30℃,最适生长水温23~26℃、对水质和饵料要求并不苛刻,比较喜欢清澈的老水,因很胆小,水中应多设水草、石块供它们隐蔽栖息。在你把手放进鱼缸清理缸沙或修剪水草时,会围着你手转,高兴了还会咬你几口,而且赶不走。 

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鱼自择配偶。受精卵1天孵出鱼苗,雌鱼产卵后捞出,留雄鱼守巢护幼。

嘎牙子鱼学名叫黄颡鱼。

嘎牙鱼学名叫“黄颡鱼”,这小东西会叫,声似“嘎呀”而得名,俗名又叫嘎牙子、黄蜡鱼、昂刺鱼、黄丁鱼、黄辣丁、鱼央丝、嘎鱼等,出自淡水,新鲜的鱼身上黏液较多,鱼眼睛较亮,鱼鳃红色,鱼身呈淡**,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小刺,多脂。

生物学特征

嘎牙子鱼体形侧扁,较粗短,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口亚下位,口裂宽,呈弧形。须4对。背鳍硬刺后缘粗糙,锯齿不明显;脂鳍短小;胸鳍硬刺粗壮。前后缘均具锯齿,后缘发达,前缘细小;臀鳍条20—23;尾鳍呈深叉形,尾柄较短。全身裸露无鳞,体青**。

年轮特征

嘎牙子鱼的脊椎骨锥体为双凹型。透射光下,椎体中心至边缘有透明的亮带和不透明的暗带相间排列成同心圆形环带,其暗带较宽,亮带较窄。亮带与暗带之间可判断为年轮。

刚形成的年轮特征为:在椎体凹面色较深暗的窄带外缘生长出白色细带,即正在形成中的宽带;在这窄带的白色带相交处就是年轮。

品质特性

黄颡鱼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除西部高原及新疆外,广布于各水系,为底层肉食性小型鱼类,多生活在江河缓流、岸边或湖泊中,因其肉质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

  鳡(gǎn)(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英文名为Yellowcheek carp 。其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下咽齿3行,齿末端呈钩状。鳞细小。背鳍较小,其起点位于腹鳍之后;尾鳍分叉很深。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它各鳍淡**。喜食比它小的鱼类。(一般饲养鱼塘有几条鳡鱼整个鱼塘其他鱼类基本就绝迹,为一般鱼类养殖户天敌)部分地区把它与青鱼类混淆,方言称之为鳡丝混(鱼)

  

腊锥鱼的学名是刺鳅。为刺鳅科刺鳅属的鱼类,俗名刀割、刀鳅。在中国,分布于各大水系等,一般栖息于多水草的浅水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刺鳅科,刺鳅属。俗称:倒鳅,钢鳅,刀鳅,石锥。英文名:Spiny eel 。 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

扩展资料

腊锥鱼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

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

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为底栖性鱼类。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93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