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用人药用什么药

鸡球虫病用人药用什么药,第1张

  鸡球虫病防治用屠球剂或盐霉素,治疗用强效球杀或科牧泊球。下面是一些鸡球虫病方面的知识以及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 (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鸡球虫的发育

  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无性阶段,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进行;

  ②有性生殖阶段,以配子生殖形成雌性细胞、雄性细胞,两性细胞融合为合子,这一阶段是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的;

  ③孢子生殖阶段,是指合子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称为感染性卵囊。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称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称外生性发育。鸡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地面、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而发生的。[1]

  鸡球虫的感染过程

  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现今广泛使用的有20种。

  常用预防药物:

  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

  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

  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2]

  常用治疗药物:

  妥曲珠利溶液(奎文家禽研究所):治疗用药,500kg体重/瓶饮水;1次/日,连用2-3日。

  磺胺类药:对治疗已发生感染的优于其他药物,故常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常用的磺胺药有(注意:出口商品肉鸡禁止使用磺胺药):

  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SMD-TMP),按003%拌料,连用5~7d 。

  磺胺喹恶啉(SQ),预防按150~25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1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按5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250~500 mg/kg饮水,连用3d ,停药2d,再用3d。16周龄以上鸡限用。与氨丙啉合用有增效作用。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预防按125~250 mg/kg浓度混饲,16周龄以下鸡可连续使用;治疗按10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600 mg/kg饮水,连用5~6d ,或连用3d,停药2d,再用3d。

  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DS—36,制菌磺),混饲预防浓度为100~200 mg/kg;治疗按1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600~1200 mg/kg饮水,连用4~7d。与乙胺嘧啶合用有增效作用。

  磺胺二甲基嘧啶(SM2),预防按25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10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以4000~5000 mg/kg浓度混饲或1000~2000 mg/kg浓度饮水,连用3d,停药2d,再用3d。16周龄以上鸡限用。

  磺胺氯吡嗪(Esb3),以6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300~400 mg/kg浓度饮水,连用3d。

  

对猪致病性较强的球虫是猪等孢球虫。猪等孢球虫是猪球虫中的一个重要致病种,一般寄生在猪肠道的上皮细胞内,可引发猪等孢球虫病,散养或规模养饲养时均可发病,仔猪患病时会表现出下痢、增重降低的情况,而且容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成年猪常为阴性感染。

一、对猪致病性较强的球虫是

1、对猪(仔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球虫是猪等孢球虫。

2、猪等孢球虫属于真球虫目、艾美尔科、等孢球虫属,它是猪球虫里面的一个重要致病种,一般寄生在猪肠道的上皮细胞中,可引发猪等孢球虫病。

3、散养、规模养饲养时均可能发病,仔猪患病时会出现下痢、增重降低的情况,而且容易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成年猪常为阴性感染(或成为带虫猪)。

4、受球虫感染的病猪通过粪便排出卵囊,条件适宜时卵囊会孢子化,并发育成具有传染能力的孢子化卵囊,然后通过口部感染其他健康猪。

5、在肠胃消化液的作用下,孢子化卵囊会释放出能够侵入肠壁的子孢子,子孢子在肠壁内进行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当大、小配子结合后又会形成卵囊,然后再随着病猪的粪便排出体内。

6、等孢球虫的潜伏期为5天,球虫卵囊的外排期为3-13天。

二、球虫病有什么症状

1、症状

(1)病猪的主要临诊症状为腹泻,持续时间为4-6天,期间会排出水样或糊状粪便,粪便的颜色为**至白色,偶尔由于潜血而呈现出棕色。

(2)有时腹泻会受到病猪自身的限制,主要临诊表现为消瘦、发育受阻。

2、防治方法

(1)按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严防其他动物进入产房。

(2)做好灭鼠工作,避免鼠类机械性传播卵囊。

(3)母猪每次分娩都要对产房消毒,防止新生仔猪感染球虫病。

(4)让病猪口服百球清(5%混悬液),用量为20-30毫克/公斤体重,用药后可减轻病猪的腹泻状况,减少粪便中的卵囊数量。

植物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简称流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植物病理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群体和病原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植物病害生态学关系密切。后者研究的是植物病害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流行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植物群体的发病规律;但也套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又综合的整体研究,以服务于病害的综合防治,因而两者常被联列,称为植物病害生态和流行的研究,并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生态植物病理学。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植物病害流行 外文名 :plant disease epidemic 分属 :植物病理学 分类 :生物疾病现象 环境条件,气候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农业措施,耕作制度,种植密度,施肥,田间管理,作用机制,主导因素,病害流行动态,时间动态,流行速率,空间动态,系统分析,预测,田间监测, 环境条件 植物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组分如温度、光照、气压、风力、各种物质元素和水、空气等以及生物组分如微生物、昆虫等;这些组分的强度或数量因时因地而异,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每种植物及其病害都有其较适应的环境条件,这是在长期进化中自然形成的。农业植物的环境条件则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措施共同形成的。如植物体表所接受的光和温度,既决定于大气候,又决定于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等。一般说来,栽培的集约度愈高,植物环境的人为性愈强,环境状态偏离植物原来适应的自然环境愈远,就愈易导致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失调,从而促使病害的发生。环境条件不仅影响植物病害在一个发病季节中的发生程度,还决定着病害的地理分布。所谓地理植物病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病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的一个新分支。对植物病害影响较大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下列3方面。 气候土壤环境 主要包括下列因素:①温度。每种植物病害都有其发育的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如小麦条绣病只能在日均温2~22℃的温域内发生,而以15℃左右为最适,日均温超过22℃便停止发展;条绣病菌只能在高寒麦区越夏。稻瘟病发病日均温以24℃左右为最适,低于15℃很难发病。温度也是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出现迟早和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气温稍低(18℃以下)、昼暖夜凉、 日夜温差较大时易于发病。温度除影响侵染外,还影响病原物的存活和越冬。②湿度。大多数病原真菌都需要植物体表有水膜存在,其孢子才能萌发侵入引致病害。降雨、结露或结雾都能满足这个条件。因此潮湿多雨有利、而持续干燥则不利于这类病害的发生。③光照。与温度及湿度相比,光照对植物病害的影响较为次要,从大气候的角度看尤其如此。但从小气候看,光照强弱能影响寄主植物对某些病害的抗病性,从而影响发病。如稻瘟病在日照不足或荫蔽的条件下,常因光合作用缓慢,表皮矽质化程度减弱,植株柔弱,抗病性降低而发病增加。④土壤。土壤的机械组成、含水量、通气性、无机盐和有机物含量等以及土壤中的生物群落等都可单一地或以某种组合直接影响土壤中病原物的存活和侵染,或可通过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的发病程度。如瘠薄砂质田或缺钾田易诱发水稻胡麻斑病;多年连作的棉田土壤中积累立枯丝核菌等数量较多,易诱发棉苗病害等。 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因素包括昆虫、线虫和微生物。不少病害可由多种昆虫传播,有些病害则只能由某一种或由几种昆虫传播。很多虫传病毒病如小麦丛矮病的传毒介体是灰飞虱,其虫口密度和带毒率是决定丛矮病轻重的重要因素。土壤中线虫种类颇多,有些能传播植物病害(特别是病毒病);有些在植物根部造成伤口,促使细菌和真菌病害发生;有些本身虽既不致病也不传病,却能破坏植物的某些抗病性,从而促使发病。土壤和植物体表的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病害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很多微生物可通过重复寄生、抗生和竞争作用而抑制植物病原,减少侵染,或通过对植物的某种作用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成为防病的有益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又可通过与植物病原物的协生和互助,或通过削弱植物的抗病性,而成为加重病害的因素 书籍 农业措施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的改变会改变植物的生态环境。如稻棉水旱轮作能减轻某些病害;但有的也可能使某些病害加重,如禾谷类间套作往往导致禾谷类某些病毒病的流行 种植密度 多数病害都会因植株密度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纹枯病等 施肥 氮、磷、钾的数量和配合比例对植物病害影响很大,一般是氮肥过多可促使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小麦白粉病等许多病害发病加重;但也有些病害在氮肥不足时发病,如水稻胡麻斑病、玉米大斑病等。钾肥一般能减轻病害。此外,缺乏微量元素也是某些病害加重的原因 田间管理 灌溉和排水影响田间湿度从而常影响发病。灌溉和雨后地表径流还利于病害的传播。喷灌会促使某些叶部病害加重。还有多种田间操作如修剪整枝、施用农药以及大气、土壤和水质的污染等人为因素,都可加重或减轻某些病害的程度。 作用机制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流行,需要在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依次都遇到适宜的或较适宜的环境条件。如中国华北的冬小麦锈病在越夏菌源(孢子)自西北吹来期间,必须有适时的雨露才能使秋苗发病;冬季必须温暖或有长期积雪覆盖地面,病菌才能大量越冬;麦苗返青后还需春雨较多,才能引致流行。有些环境因素是通过改变寄主的生理状况和抗病性而影响病害的,如氮肥过多对稻株抗稻瘟病能力的削弱。有些则通过影响病原物而影响病害,如湿凉多雨有利于小麦条锈病菌的萌发侵入。若同一因素对寄主和病原的影响,有的是同向的,如高湿既利于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的萌发,又可使马铃薯的细胞膨压增高而易于感病;有的是反向的,如水稻穗期遇20℃以下的低温时,虽不利于稻瘟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却因同时削弱了水稻的抗瘟性而导致穗瘟。在病害发生的某个阶段,常是若干个有关的环境因素综合地发生作用。各个因素之间常相互制约,也可相互补偿。如当温度超过20℃时,即使湿度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菌也不能发生侵染,因20℃已超过了条锈病菌侵入的最高温限,成为限制因素。而如人工接种小麦条锈病菌,在露时(植物体表湿润或结露持续的小时数)为24小时和露温(结露时间内的平均温度)为1℃时,同露时为4小时和露温为9℃时的发病数量基本相近,即延长露时可补偿露温偏低之不足,或露温条件好(9℃接近最适露温) 可补偿露时过短之不利。有些环境因素对病害可即时发生作用,产生明显的当时效应,如湿度对病菌孢子萌发侵入的作用。有些则当时效应不显著,而后效深远。后一种情况每易被忽视,如水稻在遭受连续数日的低温后(低于20℃),再进入正常温度,3~6天后抗瘟性显著降低:苹果树遇秋季温暖和多雨的气候条件,则冬前徒长,过冬树势衰弱,次春干枯病往往严重。 多媒体上课 主导因素 植物传染病只有在以下 3方面因素具备时,才会流行:寄主的感病性较强,且大量栽培,密度较大;病原物的致病性较强,且数量较大;环境条件特别是气象土壤和耕作栽培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和越冬,而不利于寄主的抗病性。如为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则还需介体数量大或繁殖快。这些因素的强度或数量都各自在一定幅度内变化,从而导致流行程度的改变。其中的主导因素,就是能使流行程度变幅最大的因素。一般说,当作物品种和耕作栽培技术均无重大变化时,造成病害流行程度年间变动的主导因素往往是气象因素。如在较长时间(几十年间)中病害流行情况发生阶段性变化(如若干年份内由重到轻,其后若干年份又逐年增重),则主导因素多半在于品种更替或耕作制度的变革。 多媒体上课 植物病害的大流行,大多是人为的生态平衡失调的结果。在原始森林和天然草原中,虽有多种病害经常零星发生,却很少有某种病害发展到毁灭性的流行程度。这是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植物交杂混生,互相隔离,植物的种间、种内异质性大大限制了病害的流行。再者由于天然屏障(海洋、高山、沙漠)的隔离,植物病害的地区扩展也很受局限。这样就使某种病原物与其寄主共存于同一地域,长期相互适应,达到了一定的动态平衡。就群体而言,寄主抗病性和病原物致病性大体上势均力敌。这种动态平衡是寄主和病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历史产物。然而农业生产活动则使这种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尤其是在现代农业中,不仅大面积种植的植物种类愈来愈少,而且品种的单一化、遗传的单一化以及抗病基因的单一化趋势愈益加强,寄主群体的遗传弹性愈来愈小。同时,密植、高水肥的农田环境加大了病害的流行潜能,新技术措施不断改变着植物病害的生态环境,引种和农产品贸易活动不断地将病原物引入新区(无病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然导致一些病害的流行波动幅度增大,流行频率增高,流行程度加重。 病害流行动态 植物病害常呈现规律性的时空动态变化。 时间动态 可认为是病害数量由少到多或病原物数量(简称菌量)不断积累的过程。因病害种类可分为:①单年流行病害(大体上相应于多循环病害)。如小麦的 3种锈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传的叶部病害,一年中可发生多代再侵染,繁殖速率高,菌量积累快;环境条件适合时,一个生长季中的菌量积累可高达百万倍、千万倍。但病菌对环境很敏感,如条件不适也会大量死亡,越冬率低。②积年流行病害(大体上相应于单循环病害)。如玉米丝黑穗病、棉花黄萎病等,多是土传、全株性病害,一年只发生 1代,菌量积累慢,年增长量只有几倍、几十倍,但存活力强,越冬率高。此外还存在一些中间类型。 时间动态还可按动态变化的特点分为季节流行动态(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数量的逐日变化)和逐年流行动态(为流行程度的年度间变化)。 流行速率 即病情变化的速率,是寄主抗病性、病原物致病性和环境条件的函式。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可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如以时间为横坐标、病害数量为纵坐标,单年循环病害在一个完整的流行过程中的数量增长往往呈 S型的流行曲线。模型中的速率参量可反映流行速率。 空间动态 从空间看,病害流行过程呈现由点及面、由局部到全田的逐步传播过程。单年流行病害由于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流行季节中可实现大规模的逐步传播;积年流行病害每年仅传播一次。在单年流行病害中,最初发生于田间局部点片的少量病斑(或病株)便成为其后传染四周无病植株的菌原中心(或发病中心)。一次传播后,新生病斑(株)的分布距中心越远则密度越低,呈现一定的梯度或病害传播梯度。以后再传播时,上述新生病斑(株)即成为次生菌原中心,因此多代再侵染后,传播梯度便趋于平缓。传播距离决定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传播体数量和有关传播的环境条件(特别是传播动力的大小或传播介体的活动能力)。在流行过程中,随着菌量的近似等比级数的累积,传播距离也因之迅速加大。如小麦条锈病当发病中心仅为几片病叶时,一次传播距离不过几十厘米,而当发病中心已发展到几平方米、上千张病叶时,一次传播便可远达百米以上。有些气传病害如小麦锈病,其病原菌孢子适于高空远程传播,在适合的天气条件下,大量孢子可被风远传至数百公里以外。远程传播也称区域传播。 病害流行的系统分析和预测监测为了预防病害流行成灾,必须从生态全局考虑,套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田间监测,并从品种以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措施着手,逐步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系统分析 病害的流行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病害防治不仅涉及寄主、病原、自然环境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而且涉及经营管理,经济核算以及人类卫生、环境保护等多种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本身既因时因地而变化多端,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种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维多变的动态系统。因此,对植物病害流行的研究和防治需要采取系统分析方法,首先把病害流行系统作纵横分解,对各个阶段、环节中各个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再综合成为完整过程,研究其总体的动态规律。在综合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把数据和信息井然有序地合乎逻辑地组入模型,并经反复检验改进,进行模拟,使之具有能够预测和帮助决策的实用价值。系统分析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可在短时间内把病情和损失预测的数值以及防治建议等输出。 预测 即根据菌量、品种抗病性、天气和栽培条件等有关因素预见今后一定时期的病情(静态预测)或今后流行发展的变化(动态预测)。按预测的期限,可分短期(数日内的)、中期(数十日内)和长期(一个生长季或以上的)3种。按所预测的项目,可分病情预测(包括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发生期又包括初侵染和再侵染的发生时期、潜育期长短,以及达到某一临界病情的日期等),病害所致损失的预测,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的预测。预测模型从原理和方法上可分为经验模型和系统模型两大类。根据预测结果发出预报,指导防治。短期预测主要用于药剂防治的指导,如决定施药的时期、次数和药量等。中期预测除有助于药剂防治外,有时还可指导栽培防治。长期预测有助于拟定品种、栽培防治的措施和药械准备。流行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为病害预测开拓新领域,预测新病害的流行,预测品种抗病性的寿命(即新小种的流行)和病菌抗药性的形成,以及预测不同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和效益,据以拟定最佳防治规划和方案。 田间监测 即在植物病害流行的研究和综合治理中,对田间流行实况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定量观测。田间监测所提供的科学信息最为全面和真实,是试验研究和推广套用之间的必要桥梁。进行时按工作目的及所需精确度,先从农田生态系统的诸多因素中选定若干与病害流行关系最大的因素进行观测。除病情是当然项目外,一般包括作物生长量及其决定最终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气象因素记录及必要的小气候项目、土质地势环境条件、作物布局及轮作制度、品种及其抗病性、耕作栽培措施、农药的使用情况等。对某些病害,还需观测若干影响病害的生物因素或当地的其他病虫害。在大面积病情监测中,遥感技术较为经济、准确,适用于具有周身性症状的病害,如萎蔫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对已发展到上层叶片的叶斑病也能采用。

鸡球虫病 (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世界各国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寄生于小肠中三分之一段,致病力强;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严重感染时引起肠壁增厚和肠道等病变;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寄生在小肠前段,致病力较低,可能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寄生在小肠前三分之一段,致病力低,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变。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寄生于小肠后段,盲肠根部,有一定的致病力,能引起肠道点状和卡他性炎症;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寄生于小肠、直肠和盲肠,有一定的致病力,轻度感染时肠道的浆膜和粘膜上出现单个的、包含卵囊的斑块,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散在的或集中的斑点。

鸡球虫的发育

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无性阶段,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进行;

②有性生殖阶段,以配子生殖形成雌性细胞、雄性细胞,两性细胞融合为合子,这一阶段是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的;

③孢子生殖阶段,是指合子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称为感染性卵囊。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称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称外生性发育。鸡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地面、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而发生的。

鸡球虫的感染过程

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抗球虫药物 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原虫病。由于其对养禽业的重要影响,几十年来,广大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求控制此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广为应用的有药物疗法、免疫接种及联合疗法。现扼要综述如下,以便广大养禽者在选择防制策略时借鉴。

1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是目前公认的防治球虫病的有效方法,即把抗球虫药当作一种饲料添加剂来使用〔1~4〕。

11 当前广泛使用的抗球虫药及其作用方式

111 作用于细胞膜的药物

聚醚类抗生素是70年代开始投放市场的一类抗球虫药。我国从1985年开始推广应用,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拉沙里菌素和马杜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能穿过细胞膜影响离子的运输,这些药物在子孢子或裂殖子穿入宿主细胞之前被吸收,与球虫体内的离子结合并形成络合物,破坏了细胞的正常离子平衡,导致球虫新陈代谢紊乱以致死亡。同时激活Na+-K+-ATP酶,使ATP的消耗增加,乳酸生成增多,支链淀粉消耗也增多〔5〕。其作用峰期是在球虫入侵期,即对细胞外的子孢子和第1代裂殖子有效。

112 影响辅酶吸收和合成的药物

作为控制球虫病的预防性药物,磺胺和氨丙啉曾一度被广泛应用。磺胺类药物通过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从而抑制球虫的正常发育,对所有球虫的第2代裂殖子最为有效。氨丙啉在球虫代谢过程中取代硫胺,使许多有硫胺参与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反应不能进行,从而抑制球虫的发育。它的最高活性在周期的第3天,即对第1代裂殖子最为有效,另外它对有性周期和子孢子也有一定作用。

113 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

喹啉类和吡啶类抗球虫药在20世纪70年代用于控制球虫病,由于耐药性来得快,其应用有所下降。它们均通过阻断线粒体电子运输抑制球虫的呼吸作用,使之不能发育,但作用模式不同。这两类化合物的最高活性期是球虫生命周期的第1天,即子孢子期,它们只是抑制子孢子的发育,不能杀灭球虫。氯苯胍和尼卡巴嗪的活性成分具有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使线粒体不能偶联,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但其对球虫的真正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氯苯胍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最高活性期在其生命周期的第2天,尼卡巴嗪的抗球虫活性期为球虫生命周期的第2代裂殖子,其杀灭球虫的作用大于抑制作用。

114 作用于类质体的药物

三嗪酮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球虫药,可抑制D1蛋白质的功能,从而影响低氧浓度时的电子运输或球虫对宿主细胞的侵袭。研究表明,三嗪酮在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浓度下可使球虫各发育阶段的内质网、线粒体等膜质结构肿胀而发生严重的空泡变性,其活性周期较长。

115 其它的抗球虫药物

常山酮又名速丹,具有较高的杀灭球虫活性,对球虫发育的三个阶段都有作用。二硝托胺又名球痢灵,主要抑制球虫生活周期的无性生殖阶段,即周期的第3天。杀球灵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抗球虫药。但有关这些药物作用机制的报道很少。在我国应用青蒿素、青蒿素-TMP合剂、“驱球散”、“地墨汤”等中草药及中草药制剂防治本病也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表明,用中草药及其制剂防治球虫病安全可靠、疗效高、无药残,而且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种较有潜力的方法。

12 药物疗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应用药物防治球虫病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耐药虫株。有资料表明〔6~8〕,几乎所有的抗球虫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耐药虫株的威胁,并且表现一定程度的交叉耐药性。耐药虫株的出现往往使球虫病的防治归于失败,重者在用药情况下仍然暴发球虫病,出现血便和死亡,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在药效下降后引起增重下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经济上给养禽者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为减少或延迟耐药性的产生,保持抗球虫药的有效性,人们常常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及配合用药等用药方案。轮换用药(Rotation)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应用某一种药,然后再换用另一种药物,以避免由于药物长时间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穿梭用药(Shuttle)是指在鸡的各生长阶段分别给以不同的抗球虫药。尼卡巴嗪是这一方案中第1期的常用药物。配合用药(combination of drugs)是指配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具不同活性的抗球虫药,利用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扩大抗球虫谱,提高疗效。增加药物浓度在一定时期内也许有效,但从经济角度和药物残留等方面考虑不甚理想。

化学疗法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免疫力产生的抑制。球虫的阶段性发育比较明显,只有在其发育到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时才释放出功能性抗原,诱导免疫力的产生。但大多数抗球虫药的活性峰期在球虫发育的无性生殖阶段,有可能使球虫不能发育到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从而不能诱导免疫力的产生。为此,必须限制饲料中的用药量,使雏鸡维持一定程度的感染但又不致于发病,并使部分卵囊在药物的包围中发育起来,以诱导免疫力的产生。这种方法对蛋用鸡和种用鸡比较适用。

13 采用药物疗法应注意的问题

为延长药物的有效性,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种抗球虫药。对不同的鸡群和不同的饲养条件应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如对于肉鸡,为预防球虫病的发生,连续用药是十分必要的。在对蛋鸡和种鸡,一方面要预防球虫病的暴发,另一方面要使鸡产生抗球虫免疫力,因而一般只在产蛋前用药。而且这些药物最好不影响其免疫力的产生,如球痢灵、尼卡巴嗪等。饲养条件不同用药方法也不一样,从平养到网养时,在平养时用常规量的抗球虫药,到网上时就可不用药了。从平养到平养时,在雏鸡时用适当水平的抗球虫药,以减少卵囊的数量并使鸡获得一定水平的免疫力。移到新舍时,最好用新的垫料,以防止成年鸡垫料中蠕虫的污染,在后期不用药一般也不会发病。

应根据药物的作用峰期合理用药。这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在选择预防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的作用峰期合理配药,如氨丙啉对Etenella和Enecatrix有活性,对Emaxima有部分活性;乙氧酰胺苯甲酯对Eacervulina和Emivati有活性,两者联合使用后,其抗球虫谱大大扩大,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发生球虫病时,则应根据发病时间选用作用峰期相应的药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采用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方案时,必需根据药物的作用方式和特点确定这些药物的使用顺序,应避免变换使用作用方式相同的2种药物。例如,在肉仔鸡的最初几周,先用抑球虫药,再用离子载体类药物是不明智的因为被球虫药抑制的内生性发育期,不受后来使用的离子载体类药物的作用,内生性发育期仍可发育。另外,在一批肉用仔鸡的最后阶段使用抑球虫药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被药物抑制的球虫有可能在5~7 d的停药期内发育起来。

应确保在最关键的时刻能控制住球虫病,这就必须保证在此时刻拥有最强的抗球虫作用的药物。因此根据球虫病的流行病学和药物的有效性,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使最有效的抗球虫药的使用时间与可能受球虫侵袭的最危险的时期相一致。

应重视药物残留问题。由于抗球虫药使用的时间一般较长,在肉、蛋中出现残留是必然的,这往往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因此严格执行抗球虫药的停药期限是十分必要的。

2 疫苗接种

为了对付球虫的耐药性问题,世界上每1~2年就必需推出一种新药。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新药的费用越来越高,使许多制药公司已放弃了新药的研制。另一个必须认识的事实是,几乎没有一种药是完美无缺的,很多药物不仅有毒副作用,而且其在肉、蛋内的残留也危及人的健康。为此,规定了一定的停药期限。这使得养禽者和科研人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停药期间如何避免球虫病的暴发。因此,研制球虫病疫苗是十分必要的〔9~17〕。

21 鸡球虫病疫苗的种类

211 强毒虫株虫苗 这是人们最早使用的球虫病疫苗,其所包含的虫株是直接从现场分离的,未经任何致弱处理。如美国的Coccivac、加拿大的Immucox、我国韩谦等所研制的球虫活毒疫苗等。 这些疫苗主要在4~14日龄时通过饮水或拌料给鸡接种,经鸡群繁殖后把子代卵囊播散到垫草上,让鸡群通过反复感染获得免疫力。由于这种球虫苗使用的是强毒力虫株,通过鸡群再繁殖产生的大量卵囊可能引起尚未来得及形成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发病。因此在应用时要谨慎控制使用剂量,以免对鸡群造成危害。

212 弱毒虫株虫苗 这主要包括由理化处理、鸡胚传代、早熟选育、晚熟选育等方法致弱的球虫虫株。如英国的Paracox、捷克的Livacox、我国杨振中等研制的柔嫩艾养耳球虫鸡胚致弱虫苗、段嘉树研制的早熟虫株疫苗、索勋推出的含有早熟株和晚熟株的EIMERICOX PLUS虫苗、樊生超等研制的由经双重致弱后的球虫虫株配制成的球虫混合苗等等。这些球虫苗主要适合于5~10日龄雏鸡,通过饲料或饮水投服,免疫效果和免疫持续期均较理想。

213 生物工程虫苗 国外对球虫生物工程苗的研究已进行了不少工作,并获得了裂殖子、子孢子、折光体及棒状体的多种抗原,为重组球虫苗和亚单位球虫苗的研制提供了可能性。我国在九五期间也已将球虫基因工程苗列入了攀登项目之中,主要由中国农业大学实施科技攻关。现有的研究表明〔18〕,用重组抗原免疫鸡只能提供部分保护力,其保护水平还不足以抵抗毒力虫株的侵袭。因此生物工程球虫苗要想达到商业应用,还必须解决许多问题,如保护力的提高,制苗费用的降低等等。

22 疫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球虫病疫苗必须经口接种,如何使所有的鸡只都均匀接种而又要简单易行就成为一个问题。饮水免疫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但由于球虫卵囊容易沉淀,因而难以做到均匀免疫。所以在使用时需要不断振荡或在水中添加助悬剂,使卵囊在水中均匀分布,以增加雏鸡接触卵囊的时间。经口直接滴服是最为可靠的接种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能适应大规模养鸡发展的需要。混料给苗是使用球虫病疫苗的较好方法,一是料面喷洒,一是将疫苗混入饲料中。这基本可保证使所有雏鸡均等和同时免疫,而且可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投服,使雏鸡获得不断增强的免疫力。

再感染后的控制是疫苗接种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研究表明,除Emaxima一次性免疫即可获得坚强的保护力外,其它各种球虫的免疫,没有以后的不断再感染是不能获得坚强的保护力的。但通过鸡群产生的子代卵囊数量是难以控制的,这要受现场的管理条件及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卵囊数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利为害,使鸡群发病。特别是对Coccivac和Immucox等强毒力虫苗,则必须更为小心,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控制。致弱虫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强毒虫苗所带来的危害,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疫苗接种中应注意的问题

免疫接种前3 d到免疫接种后3周不要使用抗球虫药物。

免疫鸡最好平养,以保证鸡能直接接触到粪便,产生重复感染,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对于非平养鸡,应进行多次强化免疫,以使鸡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一般在4~14日龄内间隔2 d共免疫3次即可。

使用虫苗后应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一旦发现有发生球虫病的迹象,须立即进行治疗。

为预防免疫期内的其它疾病,可适当使用一些促生长类抗生素,但不要使用磺胺类、呋喃类、四环类和土霉素等具有抗球虫活性的药物。

3 抗球虫药与球虫病疫苗的联合应用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疫苗的有效保护力均达不到100%,如鸡场卫生消毒措施不力、传染病并发病及饲养管理欠缺等均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吴兆敏等提出,在某些饲养管理较差的重疫区,将球虫苗与球虫药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达到全面控制球虫病的目的。试验表明,对那些球虫苗免疫后的鸡群,一旦发病,连用2 d药物即可控制病情。这可能由于使用疫苗后,药物敏感性虫株取代了耐药虫株,从而相对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联合应用抗球虫药与球虫疫苗有可能成为最有效的防治策略。特别是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地区,应大力提倡应用球虫苗,以使疫苗株取代耐药株,而这些疫苗株对药物是敏感的,当忽然暴发球虫病时,就可利用现有药物有效地控制病情。

国内目前使用的抗球虫药按其来源、化学结构和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另一类是化学合成药,第三类是中草药制剂。

1、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

这一类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盐霉素、那拉霉素、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其作用机制是:此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有机酸基团和多个醚基团,在溶液中带负电荷,可与在虫体内起重要作用的钠、钾、钙、镁等阳离子结合成脂溶性络合物,提高虫体细胞膜对钾、钠、钙、镁等离子的通透性,协助阳离子进入虫体内,使细胞内外形成较大渗透压差,水分大量进入,虫体细胞膨胀、破裂而死亡,故这类药都是属于杀虫药。这类药物还可通过干扰营养物质穿过细胞膜的运输,限制寄生虫对糖类的吸收,而抑制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具有很广的抗球虫谱,此类药物之间有交叉抗药性和累加作用,但无协同作用。

(1)莫能霉素 别名有牧宁霉素、莫能黑、欲可胖等,1971年开始投放市场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90~110克/吨,严禁与泰妙霉素和竹桃霉素并用,产蛋鸡禁用。

(2)盐霉素 别名有优素精、球虫粉、沙利霉素,1983年问世,美国FDA批准盐霉素的推荐使用剂量为44~46克/吨,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效果较好,但对柔嫩、巨型和布氏艾美耳球虫效果一般,安全范围较窄,在国外通常与硝酚胂酸联合使用。

(3)那拉霉素 又称甲基盐霉素、那拉星,1988年问世,与盐霉素和莫能霉素的功效相近,推荐剂量为50~80克/吨。那拉霉素与尼卡巴嗪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是国际市场上的注册复方抗球虫药。

(4)拉沙洛菌素 商品名球安,是唯一的一种双价离子载体类药物,1976年问世,推荐剂量为68~113克/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效果较好。

(5)马杜拉霉素 商品名为加福,国产名为抗球王,1985年研制成功,推荐剂量为5克/吨,安全范围极窄,剂量超过6克/吨或长期使用会对生长造成影响,鸡群会有啄毛现象,超过7克/吨以上就会引起中毒。抗球虫效果在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中最好,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一种抗生素类抗球虫药。

(6)海南霉素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鸡球虫病专用药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属一类新兽药的抗球虫药,于1994年正式列入我国的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

2、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有磺胺类、球痢灵、氯羟吡啶、氯苯胍、氨丙啉、尼卡巴嗪、痢特灵、常山酮、氟嘌呤、地克珠利、百球清、二甲硫胺、喹啉类等。

化学合成药对球虫的作用机制较复杂,有的影响球虫发育过程,如磺胺类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合成,最终影响核蛋白的合成,如氨丙啉阻断虫体细胞的糖代谢过程,干扰球虫维生素B1的代谢;有的影响虫体的线粒体功能,如喹啉类和吡啶类阻断球虫线粒体内细胞色素体系的电子运输。化学合成药对球虫的作用峰期较广,可从子孢子到配子体,但各种药物的作用峰期有所差异。化学抗球虫药通常有一个较广的活性范围,高效能,但具有较大的产生抗药性的潜能、仅能产生有限的免疫,有时还存在毒性,且通常比离子载体类药物价格昂贵些。化学药物和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穿梭使用可以延长一些化学药物,如尼卡巴嗪的使用寿命。

(1)磺胺类药 用于抗球虫作用的此类药包括磺胺喹恶啉(120mg克/吨拌料,66mg克/吨饮水)、磺胺氯吡嗪(2000克/吨饲料,1000克/吨饮水)、磺胺二甲基嘧啶(SM2)(05%饲料,02%饮水)、磺胺间甲氧嘧啶(SMM)(500~1000mg/kg)、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500mg/kg)等。这类药物已使用多年,不少球虫对其产生抗药性或交叉抗药性,因此应与其它抗球虫药,如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并用。

(2)尼卡巴嗪 尼卡巴嗪是国际上最早研制成功的专用抗球虫药,具有广谱、高效和产生抗药性慢等优点,缺点是会导致鸡只厌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造成鸡只对热应激的敏感,对产蛋母鸡具有毒性,常用于与离子载体类进行穿梭。

(3)氯苯胍 预防剂量30mg/kg,治疗剂量60mg/kg。20世纪70年代初上市,80年代初在我国上市应用,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广泛使用,在许多地方均已出现严重的抗药性虫株或群体。

(4)常山酮 商品名速丹,使用剂量3mg/kg,新型广谱抗球虫药,非常高效,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与其它抗球虫药无交叉抗药性,对产蛋母鸡和火鸡安全,但也能产生抗药性,6mg/kg浓度即影响适口性,使部分鸡采食量减少,9mg/kg则大部分鸡拒食,因此,拌料药充分均匀,否则影响疗效。

(5)地克珠利 比利时杨森制药厂生产,国产商品名为球佳、扑球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饲料中添加量很低,仅仅1mg/kg,一般用于穿梭、轮换用药。

(6)氯羟吡啶 商品名为可爱丹,另外名称有克球粉、克球多等,使用剂量120~150克/吨,它是我国大量生产,使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之一。

(7)氨丙啉 于 1959年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制开发,该产品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全性高,是所有抗球虫药中安全性最高的药物之一,可用于产蛋鸡。氨丙啉目前几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注册并被广泛使用,美国FDA还批准用于种鸡,无停药期的要求。

(8)球痢灵 1957年左右问世,由于作用谱窄,使用有限。它与硝酚胂酸(洛克沙胂)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可用于产蛋鸡和种鸡,预防给药浓度40~125mg/kg,治疗用药浓度150~300mg/kg

(9)洛克沙胂 也叫硝酚胂酸,1946年开始使用,目前仍广泛使用,其原因是对鸡生长和生产性能有利,给药浓度为0112%~0035%。

(10)喹啉类抗球虫药 此类药物包括苯甲氧喹啉、癸氧喹啉和丁氧喹啉三种药物,甲氧喹啉的药效比癸氧喹啉强2倍,比丁氧喹啉强10倍,主要作用于孢子。此类药品的用药成本较高,极易产生抗药性,应用价值有限。

上述两类抗球虫药中,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速丹、尼卡巴嗪、氯苯胍的抗球虫效果较好。百球清是一个非常好的抗球虫药,使用方便,由于其价格较贵,主要作为治疗用药。莫能菌素、那拉霉素、克球粉、盐霉素、球痢灵、氨丙啉、痢特灵效果稍差。一般抗球虫药峰期在感染后1、2天的药物,如喹啉类、克球粉、离子载体类药物,抗球虫效果弱一些,适用于预防用药或早期用药;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效果较强,适宜做治疗药物。任何一种药长期使用或不规范用药,都会出现药效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3、中草药制剂

主要有青蒿、驱球净、五草汤等新型中药制剂,这类药物大多是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具有驱虫、杀虫、止血、解毒、消炎等功效。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青蒿、常山、白芍、蒲公英、旱莲草、鸭跖草、地锦草、败酱草、翻白草等。

在世界范围内,四种最常用的化学药物是尼卡巴嗪、氯苯胍、常山酮(速丹)和地克珠利,在我国则主要是磺胺类药、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氯羟吡啶等

蘑菇里有白色的小虫子不能吃。这种情况很可能有寄生虫的存在,因此避免食用是最好的方法。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

蘑菇具有多达36000种性别,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大部分蘑菇可以作为食品和药品,但毒蘑菇会对人健康造成危害。

扩展资料:

病虫害防治:

双孢蘑菇培养料营养丰富,适合多种生物生存。因此从培养料制作期、菌丝体生长期和菇体生长期都有病虫害出现。

在蘑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中常有鬼伞、绿霉和褐色石膏霉等竞争性杂菌出现;在菌丝生长期和出菇期常见病害有疣孢霉病、胡桃肉状菌病、细菌性褐斑病、线虫病害等;虫害有菇蚊、跳虫、螨虫等。

食疗效果:

蘑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能增高、增重,并能增强抗病力、增加血色素、提高智力。

蘑菇中还含有干扰素诱导剂,能诱发干扰素的产生,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脑炎病毒等有较好的疗效。鲜蘑菇浸膏片可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脏病人宜食用蘑菇。蘑菇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解朊酶、酷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因而蘑菇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蘑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8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