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穿山甲的眼睑有多厚?

南非穿山甲的眼睑有多厚?,第1张

穿山甲

别称: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

每年的2月的第3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目前,穿山甲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穿山甲(拉丁学名:Manis),是对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统称。目前全世界有8种穿山甲,亚洲和非洲共有4种,包含极危的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濒危的菲律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还有濒危的南非穿山甲、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

穿山甲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一,形态特征

穿山甲属包括分布在亚洲的四个物种。形态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1对。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 穿山甲的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

二,栖息环境

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1]。

三,生活习性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之。

四,食性

穿山甲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

五,分布范围

穿山甲分布于中国南部、尼泊尔、中南半岛等地。我国有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华南亚种和海南亚种。

六,繁殖方式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穿山甲每年1胎,偶尔产2胎。

初生仔穿山甲体重为90-130克,闭眼,无鳞,色浅白色,半月龄开眼;1个月以后增重200-500克,鳞片渐次角化,多为黑褐色;2个月后可随母穿山甲外出觅食;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6个月仔兽体重可达1500-2000克,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

自1994年起,所有种类的穿山甲都被列在CITES附录II中。除此之外,穿山甲也受到了大多数分布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执法不力、处罚过轻,很多国家的法律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将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的两种穿山甲都定为“极危”物种;将另外两种亚洲穿山甲定为“濒危”物种;将非洲四种穿山甲全部定为“易危”物种。

2016年9月29日,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oP 17)在约翰内斯堡召开,各缔约方认为世界上遭受非法交易最严重的哺乳动物急需得到保护,以防止对其过度利用。将全部八种穿山甲物种从CITES附录II提升至附录I,从而禁止对穿山甲制品的一切国际商业贸易。[3]

特征: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习性: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又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生境: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将猎获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吞入。

食性: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如广西梧州外贸仓1960年收购一条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猪。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繁殖: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养殖现状:蟒蛇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又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近年来,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饲养:新引进的蟒蛇有一个熟悉、适应环境的过程。刚入场的蟒蛇对活鸡、活兔、活鼠、鸟雀等完全拒食,此时不要急于强行人工填喂。对体质弱且日渐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后采取人工填喂。体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将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后切成小的条状或块状,肉块的具体大小应视蟒蛇形体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块需投入沸水锅里滚一滚后捞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块完全凉透后,就可以用来填喂蟒蛇。强行填喂会使蟒蛇经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将2~3个鸡蛋涂抹于肉块上,使其润滑而顺利吞下。 大部分蟒蛇会在1周后自行取食。蟒蛇体大性惰,行动迟缓。大多情况下,它是处以静止栖息的状态中捕食猎物的。一旦猎物靠近时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然后从猎物的头部开始吞食。蟒蛇昼夜均有活动,但在饲养中大多见其夜间捕食,这可能与夜晚环境安静有关。另外,蟒蛇嗜食鼠类和蛇类,饲养时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应尽量满足供应,让其早日适应新环境。

活动期管理:蟒蛇喜热怕冷,尤喜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中生存。一般说来,活动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饲养最佳温度是25~28℃;韩国相对湿度为50%~80%。若温度过低,蟒蛇不愿活动;温度过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节来临之前,要提前落实好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因蟒蛇有在树荫下盘成一团或横躺在阴凉处静止不动的习惯,所以要给予满足。此外,蛇场、蛇窝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疱疹和局部皮肤溃烂,应加以预防;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使之不能正常蜕皮,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增重。

巨蟒:印度尼西亚的一所小型动物园近日向游客展出了人类捕获的世界最长的一条巨蟒。 这条巨蟒体长约15米,体重447公斤,直径最大处到达了85厘米。据动物园管理人员称,这条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欢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条左右。据吉尼斯记录记载,前巨蟒世界记录是一条1912年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捕获的蟒蛇,它体长10米。

蟒蛇趣闻

巴西热带丛林的大蟒蛇,被人们驯养做保姆,它们忠于职守,寸步不离孩子,吃的很少,,每月吃一次东西。

英国伦敦也有人驯养它来看门户。

在非洲一些地方,蟒蛇甚至被用作渡河的船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7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