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务干事这个工作能不能干

学校总务干事这个工作能不能干,第1张

能干。

总务处工作就是服务,就是保障。哪里有问题,你就要到哪里解决,什么时候有问题,你就得什么时候解决。而且要经常到处转转,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别的部门工作有季节性,时段性,总务处没有,随时都有可能有问题,有任务。假期,都在放假,总务处不能,要维修,要整改;晚上在睡觉,突然一个电话,说哪里停电了,你不得不起床去解决;下大雨,哪个窗户没关,哪个地方漏水,你要第一时间去看看。

服务工作,你不得埋怨,不得发牢骚,人家反映的问题,就得要解决,而且还要及时。反映哪里环境卫生差,你要去解决;反映桌椅坏了,你要去更换维修;反映门坏了,你要去修理;早读的时候,有班主任反映教室日光灯坏了,你得及时维修。等等。

没有服务意识,就没必要在总务处待。

二、要有主动意识,积极谋划,变被动为主动。

习惯思维都认为总务工作是被动的,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没有问题就万事大吉,这是错误的。总务处要做好校长的参谋,多为校长出谋划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多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全面准确搜集相关信息反馈给校长,为校长决策提供依据。

常规工作先要想好,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先要想好,做好,不能一味等着问题出现。

总务工作虽然繁杂多,但大多是可以预见的,是可以提前解决的。只要我们多想想,多考虑,想周全,想细致,事情总会好办些。

三、要服务全局,听从安排,搞好沟通,多办实事。

总务处是学校的总务处,其宗旨是服务学校,有利于学校全局工作的开展,不能因为麻烦而不做,不能图自己的一时方便。一个特长培优室,学校出于各方面考虑就更换了三个地方,刚开始,真有点抵触情绪,但为了全局,必须按学校的意图去做。实际上,每更换一次,我们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设备添置、桌椅搬移、配套服务等等都要跟上。

总务工作没有固定的,有人说是“猪食缸”,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要做。只要分配了任务,你就必须服从安排,不能有怨言,不能有微词。说实话,有时候有些事好像真不是总务处的。但不能反对,不能推诿,既然安排了,你就要做,而且要做好。

学校总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服务,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良的物质条件,确保学校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总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其它部门各处室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总务处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同其它部门的关系,要经常深入实际,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为教师和学生排忧解难,多办实事。遇到问题要多与其他部门和处室的领导多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是一门学问,沟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总务工作是服务,是办实事,是办具体事,需要承诺,但要慎重承诺,决不能空承诺,承诺了就办好,不好办办不了的就不要承诺,不能耍滑头、讲漂亮话。对于急需办又能办的事,要第一时间尽快办好,对于那些很棘手的不好办的需要缓一缓再慎重再思考的切勿随意承诺。如果有些事已经承诺了,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做好,一定要对相关人、相关部门做好解释,以求理解,不能误会。总之,总务处要多沟通、身体力行,多干事、慎重承诺、杜绝说空话说假话。

四、注重多元的工作方法,既要原则性也要灵活性。

原则是基础,灵活是方法,原则是灵活变化的度,灵活是在原则限制范围内的灵活,又反作用于原则,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一门艺术。原则是制度,不能动,不能变通,方法是在具体原制度下工作过程,可以适时而动。学校单间宿舍的分配方案是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是集体意志,形成了文字。分配时必须按照这个方案,这就是原则,不得更改。但在具体分配时,哪个人安排在哪一楼层、哪一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虑,个别老师有点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就是方法的灵活性。

努力永远在路上。总务后勤工作很平凡,但工作面广、量大、工作杂,既要做好常规工作,又要及时处理应急性的工作,如上级检查,水电抢修、管道堵塞、化粪池清理等等,有时工作确实很辛苦。有许多工作需要在大家休息时才能去做,故双休日,节假日经常不能休息,但我们能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创造性的努力做好平凡的工作。

不难干,进行勤俭办学、爱护公物的宣传教育,制定总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经常检查督导、督促所有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服务育人,领导学校基建工作,校舍建设要有长远规划,经费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求质保量,确保安全施工,标准和质量要符合规定,对校舍房屋随时检查维修、平时检查维修和定期检查维修结合,保持校舍的各种设施和围墙整齐无损,要特别注意雨季房屋的检修,防止塌漏和各种事故的发生。

江亢虎在辛亥革命爆发后,11月5日他以社会主义研究会发起人名义召集特别会,提议“改组社会”,中国社会党上海本部从此宣告成立。这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党,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党”命名的政治团体。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以恋爱自由、教育平等、遗产归公为初步,以“二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与“五非”(非私产、非家族、非宗教、非军国、非祖国主义)为究竟,即个人自治、世界大同为依归。 1911年底,据该党自己宣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支部“四百九十余起”,拥有党员“五十二万三千余人”。这个数字虽然很夸大,但当时全国确有不少地方建立了中国社会党支部,如天津支部干事就是后来中共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又如苏州支部的总务干事是陈翼龙,成员有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等,南京支部和佛教协进会等团体一起设在毗卢寺中。在该党党员中,就职业和阶级而言,占首位的是知识份子,其次是工商业者,再次就是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中国社会党还曾积极宣传男女平等,支持女子参政。其规章中写道:“党员……无论男女,义务权利平等。”它是民国初年各党派团体中最早“有女党员,且其义务权利完全平等”的一个党。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他曾于1911年筹组中国社会党参与辛亥革命,不成后改投北洋政府势力。1924年再度筹组中国社会党,参与政治。后来转向教育界,并于1922年创办上海南方大学,也是该校首任校长。1937年后,依附日军。曾担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国务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等职。1934年江亢虎以坎拏太(即加拿大)中国学院院长及美国国会图书馆顾问身份访台,8月22日由福建抵基隆,9月9日自台北经基隆回中国,对台湾汉诗社的末流曾提出针砭:“遂变为吟风弄月之作。桑中陌上之音。变本加厉。每下愈况。甚者至于歌颂盛德。鼓吹休明。仿佛科举时代之试帖。弥可鄙已。”江亢虎对于旧文学末流的批判与当时台湾新文人的观点颇为相同,他对瀛社某绅士大唱与日本的“亲善论”,也以“屈原杜甫责望之”(《台游追记》41页),希望台湾旧文人展现风骨,不要依附统治权贵。在瀛社例会上,他特别勉励诗人当尽民族国家的职责,而非仅舞文弄墨:“宜尽力文化。致意国事。所谓余事作诗人。非诗人专作诗也。而诗与文原合璧。文不离诗。诗亦不能离文。徒作诗而不能文。非学人之本分。”这个说法与梁启超在雾峰的留言也是相同的。1945年二战后,被中国政府以汉奸罪名起诉,被判无期徒刑,1954年因营养不良及肺结核死于南京狱中。

2008年度总务处、保卫处工作总结

总务处工作总结

2008年总务处在校党委、校长室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强化管理,促进发展”为总体要求,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勤于管理,注重实效的工作理念,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赋予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有: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自学和大组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听取了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慕金付副教授为全校教职工作的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学习紧紧围绕主题,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学习中央电大《关于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电大30周年暨深入学习贯彻陈至立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和电大三十年发展历史,探求发展规律,收到良好效果。学习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党章》(修正案),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教育学习,大家的精神面貌更加振奋,主人翁意识更加坚定,服务态度更加热情,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

二、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向管理要效益。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今年制定了《关于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意见》。目前学校在用各类空调243台,空调用电量占学校总用电量的近一半,为做好空调使用管理,我们严格执行学校空调使用供限电规定,把牢节电关;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校园景观灯开关时间,减少浪费;针对部分公共部位长明灯现象,明确最终责任人,从点滴做好节电工作。在洗刷间,张贴节水宣传录,以提高师生节水意识;加强巡查,及时发现修复坏损水设备,减少跑漏;适时进行管线改造,从源头采取措施,努力做好节水工作。积极与市节水办协调,解决因人员增加实际用水与用水指标差距较大的问题,既避免了超指标被罚,也保证了学校用水需要。今年电费开支约45万元,比07年减少17万元,电费减少的原因,在我们落实各项节电措施的同时,主要是自去年12月以来,国家对高校用电按居民用电标准收费带来的效益。水费开支约24万元,比去年增加5万元,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事业的发展,学生人数和设施设备增加所致。但按科学管理的要求分析,人均耗水比较高。为此,我们将组织查找原因,分析对策,争取在安全用电、降低用水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三、规范操作,积极做好基建和房屋维修。在时间紧,程序繁多的情况下,完成了新建综合楼工程项目的立项、选址、规划审批和设计、招标、开工等工作,为新建综合楼按期竣工赢得了时间;完成了学生宿舍D楼、学生保障用房等工程结算和资料归档工作;为迎新生,完成了学生宿舍C楼、E楼维修粉刷工作;完成了日常房屋和相关设备维修工作。

四、规范物品采购,把好质价关。对于纳入政府采购的物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规范操作。全年协助信息资源中心办理设备采购109万元。对于不纳入政府采购的常用物品,坚持做到“货比三家”,定期比价,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以确保所采购的各类物品质优价廉,全年累计采购常用物品20余万元。在工作中能积极做好各部门急需物品的采购工作,努力保证物品急时供给。

五、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保障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今年参与起草制定了《广播电视大学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做好校产的验收、移交、调拨、报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各类资产报表的统计工作;做好每学期固定资产清查核和低值品的核对工作,确保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做好低值耐用品的日常管理和常用办公用品、设备耗材等物资的保障、发放工作;注意抓好物品管理协调工作,努力使“物尽其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全年发放常用办公用品和设备耗材共计118万元,与去年略有增加。

六、规范食堂管理,提高饭菜质量。食堂新一轮招标工作的启动,可能会对前承包商有所影响,我们在积极做好新一轮食堂招标调研准备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前承包商稳定、安抚工作,确保食堂保障正常。针对新承包商对学校情况不熟悉等特点,主动与他们勾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适时召开师生座谈会和膳管会,分析情况,征求意见,在物价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努力使食堂管理逐步规范,伙食保障基本平稳,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七、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努力做好日常维修及通信保障工作。日常维修点多面广项目多,为实现维修工作快速及时的承诺,维修管理人员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宿舍由以前宿管员每日报修改为主动上门巡察服务,实现了日常维修快速及时的承诺。对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保障了教学服务和教学需要。认真做好通信设施维护工作,确保电话线路的畅通。

八、高标准做好校园保洁保绿工作。今年我校与上海新物业公司签定了校园绿化保洁委托服务合同,面对新的情况,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针对他们对学校环境不熟悉,情况不了解等特点,主动与物业主管协调,介绍学校情况,提出有关要求,组织检查讲评,高标准做好校园绿化和校园保洁工作,迎接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复查。努力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为进一步提高保洁水平,继续坚持主要路段不间断保洁,加强岗位操作制度和巡检制度的落实。花木养护工作在做好浇水、施肥、剪修和防治虫害的同时,注重在养肥养秀方面下功夫。通过共同努力,校园绿化和保洁水平不断提升,迎接宁波市绿化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复查。

保卫处工作总结

2008年,是总务处、保卫处合署办公的第一年。一年来,在校党委、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围绕学校 “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切实履行部门职能,深入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内保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学校年度安全工作部署,以巩固和深化“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建设为抓手,强化校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将2008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保卫队伍建设,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保安班是学校安全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安班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2007年底,因临时用工制度改革,学校引进新上海物业承担校园安保和清卫服务。为使保安人员尽快适应我校环境,提高保安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处与物业公司项目部一起,重点加强了保安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年内组织保安员进行了岗位操作、消防安全等安保业务知识培训。为提升保安整体素质,我处积极协调保安班的教育管理,共同制定奖惩措施及各项工作制度。对于在实际工作中不适应和不称职的保安,及时向项目部提出撤换意见。通过以上措施,保安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师生普遍反映较好。

08年,我处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校卫队的工作。指导校卫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学生校卫队员学习消防知识、参加灭火演练、开展信息工作培训;参加校内和校园周边的安全巡逻;宣传法制、安全常识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校卫队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健全制度预案,促进规范有序管理

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我处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建立健全校内安全工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入手,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促进规范有序管理,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年初,拟制宁波电大安全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由校长与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签字,细化安全工作目标,明确管理责任;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校内实际,修改完善了内保条例实施方案、安全保卫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努力使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管理;年内,与学生处一起,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完成宁波电大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的编制,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同时,还进行了宁波电大防恐怖袭击和人为破坏应急预案、宁波电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宁波电大应急救治和疾病预防措施、宁波电大处置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等,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突出工作重点,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由于我校与其他普通高校在办学模式上有很大不同,办学形式多样、学生层次复杂,学校教学资源交叉使用频繁,校内各类人员进出难以控制,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我处根据学校的特点,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一)开展在校生安全防范教育。一年来,我处积极配合学生处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及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毒品危害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在校生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防范自救的能力和参与和谐平安校园建设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完善技术防范设施。针对“平安校园”建设对技防设施提出的新要求,我处努力当好参谋,积极开展调研,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校内技防设施不断得到完善。08年,学校再投入资金65万元在校园主要通道、公共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并对所有监控设施进行了整合,将控制室移至门卫,同时对新建综合楼的安全防范设施进行了规划。目前,校园内重点要害部位实现了监控全覆盖,为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和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事故苗头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贯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防火责任制。为确保学校的防火安全,我处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每月进行全面的消防专项检查,对校内所有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定期保养、更新。年内共新增灭火器25只,充装105只,维修应急灯12只,保养消防水带28条次,确保了消防设施配备合理、安全有效。为提高处置能力,08年秋季组织了一次由保安、校卫队员、宿管员和各重点防范部位责任人参加的消防安全教育和灭火演练。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发生后,我处立即组织了一次彻底的校内消防隐患排查,同时配合学生处,针对如何预防宿舍火灾及火灾发生时的处置办法,专门给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宿管人员上培训课。

(四)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信息工作是安全工作的生命线,我处十分注重安全信息地收集与处理,一年来,充分发挥师生信息员队伍的作用,收集了各类有效信息50余条,通过梳理分析,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始终坚持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面。我处还积极联系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江北公安分局、文教派出所、文教街道综治办,掌握第一手相关的社会治安形势资料,结合校内实际,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引导,使全校师生在敏感时期、敏感事件面前保持冷静态度。平时,我处对校内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认真排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年内,经我处及时介入并成功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有8起,积极参与协调和处理学生严重违纪事件3起。

(五)及时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今年5月份,成教学生袁某在校外意外被害,家属数十人到校吵闹,我处人员及时介入,积极联络协调警方及相关部门,安排家属食宿,安抚家属情绪,在处理事件的全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部门作用。

(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户籍管理工作。一年来,及时圆满完成新教师、新生户口迁入,毕业生户口迁出共474人,补办户口迁移证13人次。

(六)加强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08年,我处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如档案室、财务室、计算机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食堂等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部门、各有关责任人切实增强责任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一年来,参与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4次,我处自行组织的消防专项检查12次,结合平时每日的例行检查和每周安全情况汇总分析,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整改,把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08年,我处还根据校人武部的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军事机关赋予的各项任务,如民兵整组的实施及宁波军分区政治工作会议分会场的保障工作,都受到了肯定与好评。

一年来,我处认真履行部门职能,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但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以及建设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对安全保卫职能部门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创新,积极地开拓进取。我处将在党委、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做好创安、综合治理工作,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合力打造和谐稳定的教书育人环境

助理肯定就是帮所以人打杂啊!

一般学校总务处: 总务主任, 副主任 , 总务干事, 基建干事,水暖电干事, 校产干事, 餐饮干事, 维修工, 保管员, 收银员, 清洁工.

单位上的一般就是整理资料,买买东西,催催跟单,拿文件给经理签字什么的,都是一些小事! 反正是人家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去做,在人家手里吃饭是没办法的了!

值得。作为学校总务处干事,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管理、资源调配、设施维护等。有机会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全面发展。在总务处工作,可以接触到学校的行政管理流程和决策过程。为自己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机会,为以后在职业生涯中晋升到更高级别的管理职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孟闻

张孟闻(1903年-1993年),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物学系,1936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法、比、英、荷诸国博物院客籍研究员,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协上海分会副理事长兼代总会总干事与总编辑。

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及生物系主任、哈尔滨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全国社联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科普协会副主任委员等。

现任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第一届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宣传动物学科普知识,为培养人才、促进我国动物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国蝾螈志》、《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主编《科学》、《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爬行纲》、《中国动物志、爬行纲志总论、鳄形目及龟鳖目志》;合编《中国科技史探索》等多种刊物。

从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数十年,编写完成了《中国动物志·爬行纲》卷等多种论著。对脊椎动物分类学和比较解剖学也进行过一些研究。是中国生物科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培养出大批生物学人才。在科普工作上也作出了贡献。

中文名:张孟闻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93年

职业:动物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动物志·爬行纲》

个人履历

张孟闻(1903-1993),浙江宁波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毕业后任浙江水产学校教师兼总务长。北伐战争开始后,在白崇禧部下任秘书,“四一二”政变时,流亡日本,两个月后回国,任宁波省立四中教员,并在上虞春晖中学兼课。1928年应生物学家秉志教授邀请,去北平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半年后,又应秉志教授聘请,到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秉志教授秘书。1934年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奖学金去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并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奖金。考察了德国马普博物馆、柏林大学博物馆、法兰克富哥德博物馆;比利时的皇家博物馆、瑞士博物馆、荷兰海牙博物馆、英国不列颠自然博物馆。1937年应竺可桢的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抗战开始后随校迁到贵州。1943年应国立复旦大学邀请,到重庆。在重庆谢绝国民党要人接见,直奔北碚上课。1946年随复旦大学回上海。

建国后,1951~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学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生物系副系主任兼动物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任黑龙江大学任教,并承担筹建该校生物学系的工作。1963年该校生物系合并到哈尔滨师范学院,张孟闻随系到哈尔滨师范学院任教。1976年退休前移居上海。1980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为兼任教授,1982年任该校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

张孟闻在复旦大学任教16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热爱祖国,为人正直,襟怀坦白,努力工作。他担任生物系领导工作,更是尽心尽力。为了把复旦大学生物系办成课程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系,他聘请著名学者、专家来系任教,或来系兼课,开设了不少国内未曾开设过的课程。为了添置图书设备,建立和扩建新的实验室、标本室;他四处奔波,筹集经费,复旦大学生物系能挤身于国内先进行列,有他的一份心血。

张孟闻1942年刚到复旦大学任教,就为寻找费巩教授与国民党当局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他的正义感得到复旦师生的好评。不久,他参加发起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推举为该会重庆北碚区负责人。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展成为全国性组织,他担任上海分会副理事长,同时主编该会刊物《上海科协》。1949年曾任该会代理总干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与中国科学社联合,组织“民主与科学”座谈会,开展爱国民主斗争,他是负责人之一。北平召开全国科协代表大会筹备会,他是筹备会成员。并出席第一次全国科协代表大会。会后,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全国科联”)、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全国科普”),被选为“全国科联”的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普”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他是特邀代表。张孟闻是科技界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建国后,他历任上海市“科联”常委兼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科普协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

张孟闻从事教育和科研事业60多年,治学严谨,学问渊博,专长生物学、动物学、生物科学史。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以及鸟类研究造诣尤深,是我国生物科学史奠基人之一。他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我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国初,他就参加全国“科联”组织的“东北考察团”,写出《我们的东北》、《大连》等调查报告,详细论述东北地区生物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在黑龙江任教期间,跑遍整个黑龙江,从中部五大连池出发,南到牡丹江,东到贴近前苏联的东宁,北到进入北极的滇河,西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对这一广大地区的两栖类动物、鱼类,进行了详细调查,写出详细调查报告,并在广州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报告。

张孟闻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人物生平

张孟闻(笔名林文),1903年7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父亲张葆灵原为国文教师,后投身于辛亥革命。张孟闻在父亲的身教言传影响下,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中学时代就参加学校中的雪花社组织,以笔墨抨击当时的黑暗势力。1922年考取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他勤奋学习,仅用4年时间修完了5年的课程,于1926年完成了动物学系和心理学系的学业,取得东南大学理学士学位。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他毕业后只得接替他父亲的教职,在浙江水产学校教国文和公民课,并兼任该校总务长。北伐战争时期,他在北伐军的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部下任秘书。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流亡日本,两个月后遵父命回国,在宁波市省立四中担任班主任兼授国文和高中部生物课,并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博物和英文课。

1928年,张孟闻应秉志教授电邀,到北平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讲授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半年后又应秉志教授的聘请,在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又担任秉志教授的秘书,兼管总务,历时6年之久。1934年他被邀参加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大会。同年年底,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甲种奖学金去法国留学。在法国国立自然博物馆蛙蛇研究所所长LRoule的指导下做研究,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中国蝾螈专论》博士论文,论文得到法国当代生物学大师PWintebert教授的好评,取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由此使他再次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奖学金。他利用这笔奖学金先后考察了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英国,以及意大利的一些博物馆。

1937年,张孟闻接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聘请回国。当他踏上祖国大地时,正值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被迫内迁,在迁校途中,他以大自然为课堂讲授动物学和野外实习课程,并沿途收集标本,写出了《宜山蛇类记》和《湄潭鸟类志》等多篇论文与讲义。

1943年,张孟闻应复旦大学之聘来到重庆。一到重庆未进校门就被当时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召见,要聘他为部聘教授送美国留学,当时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翁文灏也要派他去美国,而组织部部长朱家骅则要他到复旦去整顿三青团,动员他立刻加入国民党。张孟闻一一拒绝了这些招聘。他到复旦大学后为寻找失踪的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教授与国民党当局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1945年7月在重庆召开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张孟闻当选为北碚区负责人。他回沪后任上海分会的副理事长(1948~1950年),并主编《上海科协》刊物,次年又担任总会的代理总干事与总编辑(1949~1950年),还兼任中国科学社常务理事(1950~1958年)和《科学》杂志总编辑(1948~1952年)。他曾与复旦大学的左派教授陈望道、洪深、潘震亚等一起去上海市政府向市长吴国桢说理,要求民主。他们还与交通大学等校的教授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立院校教授联谊会”。

上海解放后,上海科协借岳阳路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礼堂召开庆祝大会,张孟闻主持会务,陈毅市长亲临讲话,勉励科技人员要为人民服务。张孟闻经夏衍介绍与陈毅市长相识。此后他担任了上海市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兼科技组组长。

1949年张孟闻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代表会筹备会议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该会决定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与全国科学普及协会(简称科普)两个全国性科学团体,张孟闻被选为全国科联的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全国科普协会委员(1950~1958年),回沪后又担任了上海科联常务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上海科普副主任委员。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及其上海分会(后来改为上海动物学会)的理事长、中国科学社总编辑(1948~1952年),主编《科学》、《科学画报》、《中国科学社丛书》等刊物;华东从猿到人展览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951年起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直到1958年因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而解除一切职务。

1958年后,张孟闻被迫调至黑龙江省,承担筹建黑龙江大学生物系的工作。1963年该校生物系合并到哈尔滨师范学校生物系,他在该系执教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分类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鱼类学、野外实习等课程。还对黑龙江省的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区系调查。1962年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79年恢复了名誉)。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再次受到批判,这一年妻子病故,1970年小儿子溺死于松花江中,使他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于1976年退休,移居上海。退休前与上海江湾医院医生陈清如结婚。

1980年张孟闻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为兼任教授,两年后改任该校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继续编写《中国动物志·爬行纲》卷的工作,还招收了两名生物学史的研究生。此外,他还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的编委会委员,主编爬行纲史部分。

1982年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成立大会,会上一致推举没有到会的张孟闻为名誉理事长。

1985年张孟闻不幸患了肾癌,手术后在华东医院和妻子的精心医治护理下很快恢复了健康,在这劫后余生的日子里,他又埋头书案,整理他多年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积累下来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写成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和《脊椎动物学》。

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为张孟闻筹办了90华诞庆祝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钱燕文、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尔宓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教授赵肯堂一起为他编辑了一本纪念文集。黑龙江、哈尔滨、吉林、四川、海南、河北、江浙各省的不少科教界学者来函来电祝贺,他的复旦旧时门人相聚一堂,真是“桃李满天下,笑在丛花中”。这是对他毕生功绩的肯定,补偿了他在坎坷岁月中经受的创伤。

技术成就

当张孟闻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时,了解到当时国外的生物科学正在蓬勃发展,而中国的生物科学还只处于萌芽状态。特别是从事脊椎动物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研究的人更少,于是立志要填补这一空白。开始时,他在生物所所在地区附近进行调查,半年后写出了《南京的两栖动物》论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试写论文还有些胆怯,在征得方炳文教授的同意后,将方教授的名字同他一起署名发表。当时得知有一支日本的科学调查队来中国考察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资源,为抢先取得调查资料,秉志教授组织了中国的调查队去长江上游调查,这对张孟闻来说是极好的采集机会,他们赶在日本调查队的前面到达四川、江西、贵州等地采到许多动物标本,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成调查报告发表,在科学上为中国人争了口气。张孟闻发表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有9篇都用英文书写刊登在国内外杂志上,如“四川两栖类略述”,“四川爬虫类述图”,“浙江蝾螈志”,“浙江爬虫类简述”,“江西两栖类概要”,等;还发现了2种蝾螈新种:镇海疣螈和贵州疣螈。此外还整理生物所原先采来的标本。写出了“长江流域习见脊椎动物名录”,这是长江流域脊椎动物最早的记录。由于上述的研究成绩,张孟闻被邀参加了中国动物学会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成立大会,他是大会中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张孟闻对蝾螈类的研究最有心得,除了上述研究外,在1935年一年之中就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他的博士论文“中国蝾螈专论”内容丰富,详述了中国蝾螈的种类,并从形态解剖的差异上给以分类比较,还绘制了许多精美细致的解剖图,得到法国当代生物学大师PWinterbert的好评,给论文的评语是Tre’shonorable(很可敬),全场为他鼓掌,张孟闻也由此再次获得奖学金。这篇获得好评的论文在30年后的1968年又被美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重印成单行本,还在论文前面加上引语,分发给每个会员作为典范。在访问哥德博物馆时,他以客籍研究员身份研究蝾螈的解剖,发表了《琉球蝾螈的肋骨》的研究论文,刊登在该博物馆学报的卷首。张孟闻在爬行动物的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对四川、浙江、广西等地进行了普查外,还对江西宜山地区的蛇类做了专题调查,写出了“宜山蛇类记”,这是一篇惟一的宜山地区调查报告,得到浙大校长竺可桢教授的赞赏。

在1955年及1956年的复旦大学校庆会上,张孟闻提出两篇长达数十页的学术报告“中国的两栖纲动物”和“中国的爬行纲动物”,这两篇姊妹作都是在查考了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以中国动物种类的固有形态作为分类依据,制定出适于我国的动物分类系统,这是对我国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研究的全面性总结,为进一步研究两栖、爬行动物打下基础。

1973年张孟闻担任了编写《中国动物志·爬行纲》卷的任务,为了写好动物志,他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先后发表“爬行动物特征、分目与鳄形目”,“爬行纲动物研究简史”,“爬行纲特征与其亚目分目”等文章,前两篇著作引起国际学者的注意,美国和英国都曾来信索取。他还针对扬子鳄与湾鳄的歧异,在“博物”杂志上发表了“释鼍鳄”一文,引用竺可桢教授的5000年气象变化的理论来解释湾鳄在中国岭南出现与灭迹的因果关系。“中国动物志爬行纲”卷已于1985年完成初稿,1988年经修改后送交中国科学院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动物分类学是研究动物科学的基础,张孟闻在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过程中很早就注意到分类学的重要性。1942年他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写了一篇论文“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为了研究分类学的历史,他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览阅《诗经》,《尔雅》,《吕氏春秋》等包括商、周、秦、汉、唐、宋各朝代古书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人类从开始认识物种,给予名称,进而按特征分列到一定范畴中去的生物分类学发展史迹;同时指出中国生物分类学的雏形是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国外最早的动物分类学家林奈还迟于李时珍150年,却后来居上。由此提出我国生物分类学的研究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他的“中国两栖纲动物”与“中国爬行纲动物”两篇学术论文中提出的分类系统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就。他在研究动物分类学的过程中还注意到物种与分类学的关系,强调了物种对分类学的意义,发表了“物种新论”、“物种概念”等文章。在1957年发表的“脊椎动物分目的语尾统一拟议”一文中,他提出以“formes”一词作为脊椎动物分目的语尾的见解,被广大学者接受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用,澄清了分目语尾中的混乱现象。1961年他在黑龙江大学所写的脊椎动物分类学讲义,是一份长达230页的相当完整的教材,详细论述了分类学的意义、概念及其发展历史,在各纲目特征中也都有各纲的分类简史,并突出了物种在分类中的重要性。这份讲义曾获得鱼类学家伍献文的称赞,认为这样的教材才是真正的分类学讲义,而当时国内已有的同类书籍大都只是分类检索表,称不上是分类学。遗憾的是当时张孟闻正处在逆境之中,未能将它印成书刊。

1955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首次开设“生物学史”课程,张孟闻负责讲授中国生物学史部分。该年校庆会上他提出一篇“中国生物学史概要”的报告,内容共分八章,述及中国生物学的始萌、农牧交替、农业兴盛与封建制度的建立、秦汉专制统治下的生物学、中外交通与帝国主义入侵后的中国生物学,以及中国生物学史的现状与前瞻。它是我国生物学史论述的第一篇专著,亦是前所未有的比较全面的资料。为中国生物学史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要撰写这篇学术研究论文并不容易,除了具备生物科学知识外,还必需有较好的古代文字基础,要熟悉甲骨文才能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中去,寻觅动物知识起源的踪迹。早在1942年,张孟闻发表的“中国生物分类学史简述”就已述及中国生物学史的内容。在国际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所著的“中国科技史”第一卷的导论中,曾写到他从张氏此文得到中国生物学史的知识,由此可见张孟闻是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国生物学史的学者,1947年张孟闻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中国科学史举隅》,内容包括三篇论文:①学术史迹的捡取与发扬;②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转载);③物种问题的生物史观。这本小册子在1990年被收编到《民国丛书》第一篇第90卷中。

由于张孟闻对中国生物学史的研究,与李约瑟早有学术交往。1979年10月,李约瑟博士来中国访问,专程到上海托人去江湾五角场寻找已经退休的张孟闻。两位学者在锦江饭店会见,亲切交谈,还拍照留念。在李约瑟博士80寿辰之际,张孟闻与胡道静教授共同发起编写“中国科技史探索”论文集以志庆贺。张孟闻为论文集写前言,并整理了邹树文教授的遗稿“中国古代的动物分类学”,还为论文集写了一篇“四灵考”的专题文章,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麟、龟”四种灵物从古代象形文字发展的轨迹中加以考究,并给出现代科学的解释。为推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张孟闻考虑到李约瑟著的“中国科技史”有7卷31册,在德、法、日、意、西班牙等国都有译本。而中国迄今为止尚只译出3卷3册,就主动将该书31册49章的目录全部译出,刊登在他所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此外他还写了《我所认识的李约瑟博士》、《我与中国生物学史的研究》,介绍他从事中国生物学史研究的情况。张孟闻为我国生物学史的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张孟闻对科普工作极为重视,解放后他担任全国科普委员及上海科普副主任委员时,主编“科学”杂志,又担任《科学画报》总编辑,还主编上海科协和上海科联领导下的若干刊物,积极宣传科学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点。在举办“华东从猿到人展览会”时,他担任筹备会的副主任,负责规划展览会的全部内容,使展览会成为宣传科普的一个好阵地。并为中学师生编写了一本70余页的小册子《人从哪里来》,回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后来又写了《动物的进化》,进一步对人类起源给予论证。其实张孟闻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宣传科普知识,他曾在《科学画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大王爷”,“桃花流水鳜鱼肥”“杜鹃”,“黄鹂”等科普文章。在他写的“关于书的话”一文中论述了书的功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引导人们从书中获得知识。他以散文形式写成的“青青池塘处处蛙”一文,文笔活泼,兴趣盎然,又不失科学性,引起科普协会同仁们的赞赏。1984年他在《博物》杂志上发表的7篇连载“说龙”文章,针对“龙”在国内外的种种传说,给予论证,他从古代甲骨文开始考证,又用现代科学观点给予分析,提示人们“龙”只是一种虚拟的动物,是与爬行类相关的一个想像的动物。

简历

1903年7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22~1926年就读于东南大学并毕业。

1927~1928年任浙江省立四中教员。

1929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1929~1934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35~1936年任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鱼类及蛙蛇研究所客藉研究员。

1937年任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英国伦敦不列颠自然博物馆客籍研究员。

1937~1942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2~1958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1958~1963年任黑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63~1976年任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

1976年8月退休。

1980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病逝。

个人作品

发表论著有:《浙江两种蝾螈》、《浙江爬行类动物简述》、《四川两栖类动物略述》、《四川爬行类动物略述》、《黔桂棘皮蝾螈志》、《长江流域习见脊椎动物名录》、《越南中螈属名应予重订》、《中华四种螈刍图记》、《中华大鲵》、《东亚蝾螈专论》、《中国生物学史简述》、《中国两栖纲动物》、《中国爬行纲动物》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0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