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夘、午、酉年八月
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 2-10名为亚元 / 榜眼 第三名 / / / 探花
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开始元朝帝系的继承开始变得混乱,我就从那里开始介绍。
元世祖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驾崩。由于太子真金早死,帝位由各方争夺。最后,群臣在真金的长子晋王甘麻剌及次子铁穆尔之间选择,由于铁穆尔受元世祖下赐皇太子宝及镇守和林。故晋王甘麻剌退让,铁穆尔即位为元成宗。
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元成宗驾崩,由皇后监国。皇侄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发动政变,夺得控制权。镇守和林的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大哥海山率大军赶回大都即位是为元武宗。由于爱育黎拔力八达有发动政变迎立的大功,所以元武宗册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
元武宗即位后,随即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元武宗驾崩,由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元仁宗。这次乃元朝和平转移帝位的第一次。元仁宗即位后,生母兴圣皇太后的重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武宗长子周王和世琜前往镇守四川途中起兵前往西北游牧。仁宗把和世琜之弟图帖睦尔放逐至南方,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破坏了与武宗相约先立和世琜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元仁宗驾崩后,硕德八剌即位为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仁宗的行汉法政策,并于至治三年(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行汉法的施政不满,于是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着英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地方南坡的刺杀了英宗及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重臣后即位,是为泰定帝。泰定帝即位后,被仁宗放逐到海南岛的图帖睦尔被封为怀王,镇守建康。
泰定帝于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崩于上都。丞相倒剌沙拥立七岁的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而镇守大都的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即与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伯颜拥立怀王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最后燕帖木儿攻入上都,天顺帝不知所踪。
针对文宗兄长仍在漠北游牧,文宗采取燕帖木儿的建议,立文宗哥哥周王和世琜,是为元明宗,图帖睦尔被立为皇太子;后燕帖木儿又毒死和世琜重新立图帖睦尔为帝,改元天历,史称天历之变。
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天历二年(1329年)2月,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但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元朝朝政更加腐败。文宗于至顺四年(1333年)去世后,燕帖木儿立年仅七岁的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被太皇太后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顺帝。
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至正五年(1345年)修成。
元朝后期,特别是1340年代中后期至1350年代期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与此同时,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过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武装起事。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事,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次年(1351年),因黄河地区严重的水患,元惠宗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韩山童等人决定在5月率白莲教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于是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打出红巾进行起事,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元政府则派出也先帖木儿率兵攻刘福通红巾军,由丞相脱脱亲自督战攻徐州,一度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然而由于脱脱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后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等南方其它红巾军将领和元朝南方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惠宗北遁,明政府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
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元惠宗在明军的追击下逃离大都来到上都,随后又逃到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并组织反抗,失败后于1370年在应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后继续北逃至漠北,并多次与明军交战。此时元军主力为汉人将领王保保率领的军队,他与明军将领徐达在漠北的交战中互有胜负,朱元璋曾多次写信诏降,但王保保从不理会,被朱元璋称为“当世奇男子”。位于云南的元朝梁王继续忠效于元政府,直到1381年方被明军消灭。北迁的元君臣一直沿用“大元”这个国号,史称北元,直到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改国号为“鞑靼”(一说1388年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即去国号)。
人物生平 少年经历
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母为代善之嫡福晋李佳氏。因其自幼丧母,继母和父亲代善对待他都很刻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
1620年(天命五年)三四月间,后金国准备从界藩城迁居萨尔浒城,努尔哈赤视察并指定各贝勒兴建府邸的宅地。代善看到其长子岳托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后让莽古尔泰和阿敏为自己 说自己所居之地狭小,意欲霸占岳托的宅地。1620年(天命五年)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爱新觉罗·硕托(岳托的同母弟弟)因为无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踪,有人说其“叛逃”投明朝而去。在还未确定硕托是否叛逃时,代善即一口咬定硕托有叛逃之心;在找到硕托并且其本人明确表示并没有叛逃后,代善还是向努尔哈赤跪下五六次请求斩杀硕托。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努尔哈赤释放了硕托。努尔哈赤由此开始调查代善给予两个前妻之子的待遇问题。代善之子岳托、硕托所领有的资产均比其他的异母弟弟差。这一点令努尔哈赤深恶痛绝,因为努尔哈赤小时候曾深受继母虐待,所以他本人在对待诸子时十分注意,对于幼年丧母的褚英、代善给予的待遇称得上是格外优厚。因此,太祖怒斥代善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太祖宣布废除代善的太子之位,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
驰骋沙场1621年(后金天命六年)二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奉集堡(今辽宁沈阳苏家屯区),将要班师返还的时候,突然接到谍报,附近发现了明军数百人。岳托于是偕同德格类向明军发动突袭,击败了明军。之后努尔哈赤攻进沈阳,后金军将逃跑的明军追至白塔铺。岳托闻讯后赶至白塔铺,驱逐明军四十里,歼灭明军三千余人。因为内喀尔喀扎鲁特部贝勒昂安把后金使者捉住并送往叶赫,结果使者被杀,在1623年(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派岳托同阿巴泰出兵征讨内喀尔喀扎鲁特部。岳托疾驰八日,直捣内喀尔喀扎鲁特部的驻扎地,出奇制胜的斩杀了昂安及其儿子。凯旋时,努尔哈赤亲自率众迎接,对岳托的善战、智谋予以肯定。
拥立太宗1626年(天命十一年)9月,努尔哈赤病逝。由于实行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关键时刻,岳托协同三弟萨哈U劝代善拥立皇太极。代善放弃自己登位,转而接受岳托等人的安排。代善在翌日向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及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硕托、豪格等提议立四贝勒皇太极为汗,以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的形式拥立了新汗。皇太极登基之初,威望不隆,另外三大贝勒仍然与他平起平坐。岳托又积极协助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消弱三大贝勒的势力。1626年(天命十一年)冬季,岳托又跟随父亲代善攻打扎鲁特部,斩杀其部长鄂尔斋图,俘虏了他的部众,岳托因军功被封为贝勒。
出征朝鲜
1627年(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命阿敏为主帅领兵出征朝鲜,岳托、济尔哈朗等随征。后金军跨过鸭绿江后,连续攻克义州、定州、汉山三城。之后渡过嘉山江,攻克安州,驻扎在平壤,平壤守将弃城逃走。后金进至中和,下谕命令朝鲜国王李投降。在后金军进驻黄州后,朝鲜遣使求和,岳托与众贝勒准备议和。阿敏提出异议,他想直接攻进王京。岳托据理力争,说“我国中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朝都是我们的敌对国,一旦边疆有战事,回师都来不及,当未雨绸缪立刻班师。”于是,岳托联合济尔哈朗与阿敏分兵驻营,又以朝鲜国王李的弟弟李觉为人质,再派使者去见李,李愿向后金岁贡财物。于是同朝鲜结盟,事后告知阿敏。阿敏以自己没有参加结盟为理由,放纵士兵劫掠。岳托劝服阿敏说:“既已结盟再纵兵大掠,不是仁义的举动。”又让李的弟弟李觉与阿敏结盟。之后还师,结束了朝鲜战事。
随帝伐明从朝鲜回师后,岳托又跟从太宗皇太极伐明,由于大明名将袁崇焕的有力防守,清军损失惨重。但岳托在战斗中,不光击败了路遇的明军,在围攻宁远时击败明军挖壕士兵千余,复败明兵于牛庄。1628年(天聪二年),岳托同阿巴泰侵犯明边境,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又烧毁自十三站以东堠二十一座,杀守兵三十余人。班师,太宗皇太极亲自出迎,赏赐良马一匹。1629年(天聪三年),岳托又进犯明锦州、宁远,焚毁明军积聚的粮草。1629年(天聪三年)十月太宗亲自攻打明朝,岳托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军夜攻大安口,毁水门而入,击败马兰营援兵于城下。代善和莽古尔泰夜入御帐,不许诸贝勒大臣入内,与太宗密议说,我军深入敌境,劳师动众人困麻烦,即使攻入明朝边境,也是敌众我寡,建议太宗立即班师回朝。太宗虽不满,但面对两大贝勒的共议,又不得不做出让步。两大贝勒走后,岳托、济尔哈朗、豪格等众贝勒入御帐,见太宗闷闷不乐,岳托即请太宗明示。当岳托得知两大贝勒提议退兵时,立即与众贝勒令八固山额真至两大贝勒营地 会议此事,最终使代善与莽古尔泰收回成议,次日,岳托见明兵扎营于山上,分兵让济尔哈朗偷袭,自己驻扎山下等待时机。明军自遵化来支援,岳托回顾济尔哈朗说:“我一定会打败他们的。”之后五战皆胜。十一月,岳托率右翼军与阿巴泰所率的左翼军汇合于河北遵化,他们首先攻打顺义县,不久击破明总兵满桂等人。进逼明都北京,复跟随父亲代善击败明朝援兵。十二月,偕同贝勒萨哈U围困永平,攻克香河。
岳托在进攻明朝时多次立下战功,1630年(天聪四年),岳托同贝勒豪格回守沈阳。1632年(天聪六年)五月,岳托同济尔哈朗等攻打察哈尔部,行至归化城,俘获以千计。又偕同贝勒德格类开拓疆域,自耀州至盖州南。1633年(天聪七年)八月,岳托又同德格类等攻打旅顺口,攻克后留兵驻守。班师凯旋回朝,皇太极亲上郊外犒劳,并以金杯斟酒赐给他。1634年(天聪八年),皇太极阅兵于沈阳,岳托率领十一旗兵(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军一旗),列阵二十里许,军容整肃,旌旗鲜明。皇太极十分高兴并嘉许岳托,对岳托在兵部的工作也很满意。1634年(天聪八年)五月,岳托随从皇太极出征察哈尔,中途痪病,只能先行返还。1635年)(天聪九年),岳托随军攻打明朝山西,又因有病留在归化城。这期间蒙古土默特部告,博硕克图汗之子俄木布遣人同阿噜喀尔喀及明朝使者到来,准备进攻后金。岳托于是派遣伏兵邀击明使,擒住明军使者,令土默特部捕杀阿噜喀尔喀的部下。岳托选出部分土默特青年壮丁,编成队伍,立下条约,安定了河套地区的蒙古各部。之后与诸贝勒会师,一同返还。
宦海沉浮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四月,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八月,岳托因被指控包庇莽古尔泰、硕托,以及离间济尔哈朗、豪格,众贝勒、亲王议定岳托为死罪。但是皇太极宽恕了岳托,只是降为多罗贝勒,罢免兵部的职务。另外,诸王又议罚岳托雕鞍马20匹,甲胄20副,空马20匹,银15000两,但太宗命仅罚其白银1000两,余者宽免。同时将爱新觉罗·硕托获罪后被夺满洲奴仆全部归还硕托本人。然后,太宗又遣大臣告诉岳托、豪格说,众议拟处以死罪,如果我真想杀你们,又有何难?只是苍天眷佑,使朕登基为帝,我有心与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希望尔等今后竭力图报。对此,岳托与豪格都表示,死而复生是蒙皇上仁德圣恩,臣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
1637年(崇德二年)八月,因太宗宸妃诞育皇子,蒙古喀尔喀部马哈撒嘛谛塞臣汗和土谢图汗特遣使臣献驼马并上表庆贺,太宗在演武场设宴款待蒙古使臣时,命竖起箭靶较射。在这次较射中,岳托因不善射,向太宗推辞说“臣不能执弓”,太宗答,你可以慢慢,射,你不射,恐怕其他的诸王贝勒不服,并催促再三。岳托只好勉为其难,可拉弓射了5箭均坠落于地,没有一次射中。引起了蒙古使臣的哄笑,岳托竟将手中的弓向蒙古人群掷去。于是,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议政大臣以及刑部承政共同会审,认为岳托一向心高气傲,妄自尊大,今于大庭广众犯下如此罪恶,难以姑容。议定岳托死罪,太宗不许;又议将岳托幽禁于别室,籍没财产,太宗仍不许;三议夺岳托所属人员,罚银5000两,解兵部之任,削贝勒爵,太宗同意,但命只将岳托从多罗贝勒降为固山贝子,暂令在家思过不准出门。
英年早逝1638年(崇德三年),皇太极又恢复岳托的贝勒地位。这年秋天,岳托随皇太极出征喀尔喀,可是才至博硕堆,就知扎萨克图汗已逃走,于是无功而返。八月,讨伐明朝,授予岳托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帅,统帅右翼军;统左翼军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军队进至墙子岭,明兵已经退入堡,在城外布置了三座营寨作为外线的防线。岳托率军攻克了外围三寨。但是城堡坚固不易攻打,岳托采用俘兵的建议,分兵正面佯攻,牵制明师,同时从墙子岭东西两边小道进行猛攻,连克烽火台十一座。于是左右两翼军深入关内,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掠夺。清军共攻下六十余座城,掠夺了无数人口、财物和牲畜。进抵山东,攻下济南。岳托于济南驻扎时染上天花,死于军中。
1639年(崇德四年),多尔衮率领满载而归的远征军回到盛京,在汇报战绩时,没有岳托的名字。太宗惊问为何,才知早在济南去世,悲痛万分,辍朝三天,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礼亲王。等到岳托灵柩运回,亲至盛京城外的沙岭遥奠;还宫后,再次辍朝三日。诏封岳托为克勤郡王,赐骆驼五匹、马二匹、白银万两。
身后风波岳托刚刚下葬还不足两个月,其原来的部下蒙古人阿兰柴等即告发岳托有谋逆之举,说岳托生前曾经给过岳母莽古济的第二任丈夫(即蒙古敖汉部之琐诺木)“刀一口,弓二张”,琐诺木则送岳托一匹马。而且,岳托还曾将琐诺木召入内室密语良久。此事上奏后,以代善(岳托生父)为首的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三人奏称,“当按律惩治,抛弃尸骨,戮杀其子”。对此,太宗的结论是:朕决定不降罪岳托了,岳托自幼为母后所恩养,朕亦“爱而抚之”,即使岳托萌生了“不轨之心”,朕亦不忍心对岳托施以身后之刑,关于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再说抛尸灭门的话了。
个人贡献在治国方略上,岳托建议多为太宗采纳,如制定祭祀条例以禁止奢靡浪费,颁布《离主条例》,限制满族统治集团的胡作非为,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1631年(天聪五年),后金国取得了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归降的汉官汉将多达百数十员,汉民亦多。为使之安下心来为后金国效力,岳托又向太宗建议,优待礼遇大凌河 ,使天下人心归附,大业可成。至于如何优礼,岳托认为以满汉通婚为上:凡一品官降者以诸贝勒女妻之;二品官以国中大臣女妻之;其兵士则先察 女子给配,余者配以八和硕贝勒下的庄头女子。而且若诸贝勒大臣女出嫁后,有欺凌 丈夫者,治其父母之罪。太宗接受了岳托的建议。1632年(天聪六年)正月,岳托以身作则,率先与 佟养性额驸联姻。
人物评价皇族子弟岳托能攻善战、头脑清醒、卓有才干。他在祖父去世后,以后金国的强弱和爱新觉罗王朝盛衰的大局为重,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为后金选择了一个最好的继承人。从而能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革除弊政,使后金迅速摆脱被动局面,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在处理与汉民族的关系方面,岳托能从大局出发,积极争取 为满洲服务,并与汉军八旗的创始人额驸佟养性结姻,融洽了满汉感情。
史书记载《清史稿》:卷二百十六,列传三,诸王二。
家族成员 妻妾嫡福晋纳喇氏(阿拜之女);
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吴尔祜达之女)。
诸子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爱新觉罗·罗洛浑(1623年—1646年),崇德三年(1639年)袭贝勒,崇德七年(1643年)失爵,崇德八年(1644年)复封,顺治元年(1644年)以军功晋衍禧郡王,顺治三年(1646年)卒于四川,谥号“介”。
次子罗洛宏,嫡福晋佟佳氏,佟养性之女。
三子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浑(1628年—1651年),曾从征四川,顺治五年(1648年)授都统,次年晋封贝勒。
四子多罗和惠贝勒巴尔楚浑,
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
六子多罗刚毅贝勒祜里布,
七子富英武。
诸女长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科尔沁部博尔吉齐特氏满珠习礼,封和硕公主
次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弼喇锡
三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巴林博尔吉齐特氏固山贝子塞棱
六女:母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嫁科尔沁达尔翰卓礼克图巴敦台吉。
立嫡立长不如立贤
——回看中华立储制度的变迁
根据目前的主流中华史,在夏朝建立之前是为原始 社会 ,原始 社会 时候的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基本上都是按照部落推举制度,也就是按照“举贤”原则来确定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就是这个推举制度的典型实例,是原始 社会 时期的民主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而“尧舜禹”则成为了儒家口中几乎等同于“圣人治国”的“三代”。儒家学者言必称“三代”,对这三代推崇备至,这也可以理解为后世人对这种“举贤”模式的一种追认和褒奖。
但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打破了这个推举制度,建立了家天下的统治模式,此后最高权力的继承不是按照“父死子继”就是“兄终弟及”,间或有一些爷爷传给孙子,伯伯或者叔叔传给侄子或者侄孙,甚至侄子传给叔叔之类的情况,但权力总归是在这个家族的近亲属之间传递。这种从“举贤禅让”到“家天下”的转变,可以说是符合当时生产方式变化的需要,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种倒退。
从夏朝到商朝,这种家族内的王位继承原则并不固定也不严格,有时候父死子继,有时候兄终弟及。由于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商代中期曾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骨肉相残的惨剧,造成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严重内讧,面对这种状况,在商朝后期,长子制度开始确立,至西周始臻于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这是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在诸子中具备特殊身份使之成为王位的天然继承人,这也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基于无法改变的出身事实,使嫡长子制度在相当的程度上缓和了古代王朝内部的储位争端,因而成为中原王朝自周代到明代延续2000多年的皇(王)位继承制。
相对于中原王朝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蒙古族、女真族(后来改称满族)在入主中原之前的大多数家庭却都有着“幼子守灶”的传统(就是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 社会 地位),此外我国的彝族、苗族、佤族、布依族、哈萨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1949年之前也不同程度保持着这样的继承制度,那么哪个更有利呢?首先如果父亲过世时候,幼子还未成年甚至很小,那么可能还是长子继承制为好。但如果父亲过世时候,全部的子女都已经成年,甚至幼子正值盛年,那么幼子守灶也有其优势,就是这个已经成年了的幼子的成长期正值其父亲的成熟期,父亲对其的耳提面命均是比较成熟的教导,有利于这个幼子的教育养成。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幼子守灶”弊端较多,因为各兄长基本都出镇在外,手握重兵,幼子即便承袭帝位,未见得能令各位皇兄服帖,所以我们看到女真族在金、清2朝入主中原后都不同程度地放弃了他们幼子守灶的旧传统(蒙元也是基本放弃了但又做得拖泥带水不清不楚因此留下后患),转而接受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者进行了较大的改良。
严格地说,金朝从远在东北地区开始到金朝前二代皇帝,所遵循的立储制度是 “勃极烈制度” ,在大约公元990年左右,居住在粟末水附近的完颜部在首领完颜石鲁的带领下,迁徙到按出虎水居住,完颜石鲁就是完颜旻(阿骨打)、完颜晟(吴乞买)兄弟的曾祖父。完颜石鲁以及其子完颜乌古乃(金立国后追尊为金景祖)在位时期,完颜部开始不断征伐四周其他生女真部落。在残酷的扩张作战行动中,完颜部的首领必须要有超强的领导力和作战能力,才能在严峻的局面下带领完颜部发展壮大。所以,自金景祖完颜乌古乃开始,完颜部的首领传承即改变之前的“父死子继”制,改成了 “兄终弟及、能者居上”的选贤原则,和“国相、孛堇议事会”制度相结合,这也就是“勃极烈制度”的雏形 ,以便在协商制度下推选出最优秀的领导者,带领大家达成军事扩张的目标。在该原则的指引下,金景祖完颜乌古乃在挑选继承人时,越过了为人稍显柔弱的长子完颜劾者,确立武力强悍、性格坚毅的次子完颜劾里钵为继任首领。
在完颜劾里钵的领导下,完颜部继续壮大,基本统一了生女真各部,形成了以完颜部为首的相对庞大的生女真军事部落联盟,国家的雏形初现。金国建立后,完颜劾里钵被儿子完颜阿骨打(金太祖)追尊为金世祖。金世祖完颜劾里钵之后,依照“孛堇议事会”推举制度,他的弟弟完颜颇剌淑(追尊金肃宗)、完颜盈歌(追尊金穆宗)先后继立为完颜部落联盟首领,并得到辽国赐封的节度使官衔,以此统一女真,号令各部,继续朝着建立政权的最终目标前进。金穆宗完颜盈歌去世前,完全遵从了自金景祖开始的 “能者居上” 传承原则,并没有指定自己的儿子完颜昌继位,而是把首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侄子、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长子完颜乌雅束(追尊金康宗)。金康宗在位时,也按照能力品性原则,早早定下了二弟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完颜旻)为继承人。
因此,即使金太祖在公元1115年正式立国,建立金政权,成为金国的开国皇帝,他的权力和地位也并不是完全由他自己一人经过努力拼搏所获得的,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祖父、父亲、叔父、兄长们历经多次的“推选”、“立贤”原则。
有鉴于此,金太祖也遵祖制,在立国之初,就把原有的“孛堇议事会”制度升级为 “勃极烈制度” ,以二弟完颜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即皇储)。在金太宗时期,金国先后在公元1125年和公元1127年灭辽、北宋,疆土扩大、国家制度也逐渐开始汉化,各种政治制度开始发展完善。
金太宗完颜晟就想按中原王朝的成例,改变有些落伍的“勃极烈制度”,真正地集中皇权并传之于自己的子孙。此时,已经升任谙班勃极烈的完颜杲在公元1130年突然病逝,储位空虚,于是金太宗顺水推舟,立自己的嫡长子完颜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相当于中原的尚书令),潜台词就是立之成为实际上的皇储。金太宗的这一决定,遭到以金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三子完颜宗辅、四子完颜宗弼(兀术)为首的金太祖一系宗室以及前国论勃极烈(国相)完颜撒改的儿子战功卓著的完颜宗翰(粘罕)的强烈反对。在宗室诸臣的反对下,尚未完全掌握皇权的金太宗只得让步,不再提让儿子接任。但是金太宗也反对遵循“能者居上”的原则,认为这样会造成有实力、有野心而血缘远的人暗中谋划,凭借武力夺取皇位(所指就是完颜宗翰)。在皇帝和大臣们的激烈交锋下,谁的意见都不能被采用,争执了许久。最后,为打破僵局,金太宗和诸勃极烈们各退了一步,既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意味着完颜宗磐继位)、也不采用“能者居上制”(意味着完颜宗翰或者完颜宗干继位),而是折中,以金太祖嫡长孙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即皇储)。这和500多年后,清初时,多尔衮和豪格为争夺皇位,险些火并,最后折中地选择福临(就是顺治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元1135年,金太宗驾崩,完颜亶即位,成为金国第三代皇帝,即金熙宗。直到金熙宗朝,金朝才依汉法确立了长子继承制,但金熙宗的太子并未接班,因为金熙宗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弑杀篡了位。
金熙宗之后金朝又经历了9个皇帝,这9个皇帝除了金世宗完颜雍之外,不是暴君就是昏君要么就是末帝没有时间展现才干,相较于金景祖到金太宗之间的7代励精图治的***,着实退步了许多——这是否能理解为“勃极烈制度”比“长子继承制”更优秀吗?还不能这么武断,毕竟2个制度实行的时期与条件不同。 “勃极烈制度”是在一个民族政权萌芽时期,强敌环伺,环境恶劣,“勃极烈制度”所遵循的“兄终弟及、能者居上”的选贤原则更适应当时严酷的发展环境,但到了入主中原后的承平年代,“兄终弟及”制度对最高权力的稳定传承反而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将造成凡兄弟子侄皆有继位合法性的巨大纷扰,它造成的众多潜在继承人围绕皇权的争夺会十分惨烈,因此承平年代之后确立“长子继承制”还是有其先进性的,但由于它减少了选材面,实际上的确淡化或者削弱了“能者居上”的原则与效果。仅仅从效果看的话,金朝确定“长子继承制”之后的各代接班人的能力综合而论是大大逊于之前的以“兄终弟及、能者居上”为原则的“勃极烈制度”推选出的接班人的。
而元朝则长期在“亲中选贤”的“大汗推举制”(即:“忽里勒台(会议)制度”,这个里面有些暗含着幼子守灶的传统)、“长子继承制”以及“兄终弟及制”中徘徊,导致元朝中后期开始宫廷政变频繁,加速了元朝走向覆亡(在此不详细展开了),这恰恰证明了拖泥带水徘徊不定的继承制度还不如任何一种确定了的立储制度(无论是“长子继承制”、“幼子守灶制”、“兄终弟及制”还是“能者居上制”),历朝都把立储之事视作“国本”来讨论,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基石之一,而元朝对于确立这块基石的规则还游移不定,难怪其国祚不长。
清朝善于总结前人的 历史 教训。它的主要开创民族满族虽然也是女真族,但他们吸取了历代的教训。 清朝的传位制度几经变化,虽然兼顾中原王朝“立嫡立长”的传统,但绝不是简单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充分遵循了“立贤”的原则 ——他们在入关之前采取有一定民主色彩的 “旗主推举”制 (推选出了皇太极、顺治),定都北京后,顺治传位给康熙也不是传给嫡长子,是因为玄烨是诸多皇子中唯一已经出过天花而且活下来了的,这个 健康 原则究其实质也是遵循了“立贤”原则的。康熙晚年发生了九子夺嫡的闹剧,导致雍正得位的合法性受到较多质疑,于是从雍正开始就采取 “秘密建储”制 ,此后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就都是由他们各自的皇帝老子乾纲独断秘密建储了的,但它也是遵循“立贤”原则,并没有迷信“立嫡”或者“立长”,比如永琰并非乾隆当时活着的皇子中最年长的,也不是嫡子。而到了咸丰驾崩之际他也没办法搞秘密建储了,因为他只有一个独养儿子载淳(即位后就是同治帝)。同治之后的光绪、宣统都是慈禧太后个人钦定的,无所谓“立贤”还是“立长”的原则,要说原则可能就是“老佛爷高兴”原则。抛开慈禧钦定的光绪、宣统两朝之外,清朝的历任皇帝基本上都是“立贤”原则的产物,这也是有清一朝昏君和暴君比起其它大一统朝代的比例都更低的重要原因。
总结中国古代各个封建王朝在立储环节的教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小结论:
1、稳定的立储制度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王朝发展的不同阶段,立储的原则是可以不同的,但不能频繁变化;
3、无论哪种封建立储制度,一旦缺少了“举贤”原则的参与,其继承人的质量都难以保证,常常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说,立嫡立长不如立贤。
今天我们回看古代的立储制度变迁,无论是“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无论嫡庶的“长子继承制”,还是“幼子守灶制”、“兄终弟及制” 还是 “帝位推举制”,都是小范围之内的继承人选择与权力交接,其所要顾及的都是皇室、权贵们的既得利益却非天下苍生的福祉,都是应该扔到 历史 垃圾堆里去的制度,只不过我们回看 历史 的时候把他们从勒色堆里面翻出来再比较比较,找点 历史 借鉴意义出来,有点类似废物利用的意思,至于是否能变废为宝、抛砖引玉,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作者:三好
2022年6月25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