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蔡济民要敦请黎元洪出任总统一职?

为什么蔡济民要敦请黎元洪出任总统一职?,第1张

贺觉非,冯天瑜撰《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称“武昌首义,革命党人仓猝起事,获得了占领省城的空前胜利。此刻,摆在党人面前的严峻任务,是建立新政权。”“按照文学社、共进会1911年9月下旬召开的联合会议确定的计划,武装起义翌日,各方面的负责人应齐集谘议局会商大计。10月11日上午,经一夜激战的党人,陆续赶到谘议局。” “与会的起义军人有蔡济民、张振武、李作栋、高尚志、陈宏浩、吴醒汉、徐达明、邢伯谦、苏成章、黄元吉、朱树烈、高震霄、王文锦、陈磊等。蔡济民对大家说:‘起义已初步成功,目前最要紧的是重新组织政府,不能这样群龙无首;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安民告示更非马上发出不可。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人,才能号召天下,免得别人说我们是‘兵变闹事’’。有人插言:‘我们不是已经推定了总理和总指挥吗’蔡说:‘原来推定的诸人,目下都不在武昌,缓不济急。’于是与会者提议通知谘议局正副议长和驻会议员前来开会商讨。”“10月11日下午1时许,在谘议局举行联席会议参加者有首义革命党人、湖北谘议局议员及绅商代表。其时武昌的局势是:革命党人领导的军队已控制武昌全城,但主要干部都不在起义现场:‘刘公隔绝在汉[汉口尚未收复],孙武炸伤,总司令蒋翊武出亡,副都督刘英远在京山,詹大悲、胡瑛在狱,居正、黄兴、谭人凤、宋教仁俱在港、沪,杨时杰在京,各军领袖,佥以资望浅,谦让未遑,仓猝不得人选。’在这种情况下,汤化龙等人出席革命党人主持的都督人选会议。”“关于都督人选,军队同志提议推举黎元洪”。“会议决定,谘议局由刘赓藻为代表,党人由蔡济民为代表,往迎黎元洪(蔡、刘与黎元洪均系黄陂人)。他们先往黄土坡黎元洪部属刘文吉参谋家中,得知黎已被新军士兵从谢国超家中寻出,拥至楚望台,蔡、刘等人又赴楚望台,迎黎元洪到谘议局与会。

起义者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种带有很大偶然性的特殊形势,当然是黎元洪出任都督的重要原因。但是,黎元洪取得都督位置,又并非纯属偶然,早在起义之前的几个月中,湖北党人议论起义后的都督人选时,便多次考虑过黎元洪。

黎元洪这人不错,在军队中下层军官中有很高的威望,起义前对革命党人还是比较宽容的。武昌起义当晚,其正在军营,对部下下令所有人不可出营,不可攻击革命党,但革命党人若进攻则还击。起义成功后,革命党***死的死逃的逃,需要个有足够威信的领导。黎元洪虽说是当上都督是被逼,但他上台确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革命党以他的名义发出安民通告后,四散的部队军官及政府官员们大都又回来了,把很多中立的势力都争取过来了。并且也为其他省份作出了表率,之后多个省份的革命,都得到了清廷中维新势力的支持。总的来说,黎大都督尽管一开始自己不愿做这个都督,但在当时他确实是最较合适的人选。

呵呵,最近在读晚晴辛亥百年历史,在整个革命中,黎元洪似乎没有起什么多大作用,他被推举为都督,完全是因为起义者认为他是武昌新军的协统,官最大!起义者认为他能镇得住局面,所以才选的他,但他却是没做什么。其他人嘛,汤化龙,张振武都有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0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