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

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第1张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我国明朝历史情况的纪传体断代史。下面是关于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明史仁宗本纪

原文

仁宗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

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阯,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阯。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冬十月壬寅,罢市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交阯。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庚申,葬文皇帝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平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壬辰,朝臣予告归省者赐钞有差,著为令。己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辛丑,颁将军印于诸边将。戊申,祭社稷。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丙辰,耕耤田。丙寅,太宗神主祔太庙。是月,南京地屡震。三月壬申,前光禄署丞权谨以孝行擢文华殿大学士。丁丑,求直言。戊子,隆平饥,户部请以官麦贷之。帝曰:“即振之,何贷为。”己丑,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开平、大同边。辛卯,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阯。戊戌,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屡震。

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帝览毕,即用玺付外行之。顾士奇曰:“今可语部臣矣。”设北京行都察院。壬子,命皇太子谒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寿山,谒长陵。己未,还宫。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饥。南京地屡震。五月己卯,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寻下狱。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秋七月己巳,上尊谥,庙号仁宗,葬献陵。

译文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皇帝。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稍长大,练习骑射,百发百中。他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

洪武二十八年(1395)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高炽一人后还。问他,回答说:“早晨非常寒冷,等待朝食后再检阅,所以后回。”又命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又曾问:“尧、汤时,水、旱灾频繁,百姓依赖什么?”回答说“:依靠圣人有抚恤百姓的政策。”太祖高兴地说“:孙子有君主的眼光。”

成祖举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狡猾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想阴谋夺取嫡长子之位,说世子的坏话。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定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不启缄,驰马上报。然而,黄俨已先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登基,以北平为北京,仍命世子居守。

永乐二年(1404)二月,召至北京,立为皇太子。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党徒时时找机会讲坏话。或直问太子:“知道有讲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永乐十年(1412),成祖北征回京,因太子遣使迎接误期,且书奏失言,将官僚黄淮等全部投入监狱。十五年,高煦犯罪,徙迁乐安。第二年,黄俨等又趁机诬陷太子擅自赦免罪人,宫僚大多连坐而死。侍郎胡氵荧奉命查实,秘密奏疏太子确实孝敬严谨,奏疏中列举七件事上报,成祖这才大松一口气。事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长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太子解救而幸免,从此,太子之事才开始安定。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成祖死于榆木川。八月二日,遗诏到,派皇太孙迎丧开平。五日,夏原吉释出监狱。十五日,朱高炽即皇帝位。在全国大肆赦免,以第二年为洪熙元年。停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趾采办。十六日,恢复夏原吉、吴中官职。十七日,武安侯郑亨镇守大同,保定侯孟瑛镇守交趾,襄城伯李隆镇守山海关,武进伯朱荣镇守辽东。重新设置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任。进升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往常一样,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全权掌管内部制度,杨溥为翰林学士。十九日,镇远侯顾兴祖为总兵官,征讨广西叛蛮。二十二日,淘汰多余官员。二十三日,召汉王高燧赴京。二十六日,官吏流放隶属军籍的释放还乡。二十七日,下诏文臣年满七十便辞官退职。九月一日,交趾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荣笼州,方政失败,指挥同知伍云奋力战死。四日,召尚书黄福于交趾。八日,开封附近黄河涨水,免当地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十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十一日,礼部尚书吕震请求除去丧服,不许。十三日,增加诸王俸禄。十四日,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十五日,黎利攻掠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十六日,开始设置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充任。二十三日,分散畿田百姓所养官马于各卫所。二十六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叫“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

冬十月一日,停止民间买卖金银,革除两京户部行用仓库。二日,下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七日,通政使请求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藏。仁宗说“:祖宗命天下上奏雨泽,是想知道水旱,以施行恤民之政。聚积到通政司,既已全部逾期,现在又令收藏,是想上面最终不知道。从今以后奏章一到即刻上报。”八日,册立妃张氏为皇后。十一日,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为郑王,瞻墉为越王,瞻土善为襄王,瞻土冈为荆王,瞻土奥为淮王,瞻垲为滕王,瞻土自为梁王,瞻埏为卫王。十四日,诏中外官推举贤才,严格推荐主连坐之法。十六日,令三执法部门官吏会同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在承天门审查囚犯,写成法令。十九日,增加京官及军士每月粮食。二十六日,提升监生徐永氵晋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一日,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的,全部宽饶为民,归还其田土。谈论政事被贬流放的也按上例办理。”二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政策法令对百姓不利的方面上报。凡是遭灾而不即时请求赈济的,加罪。”阿鲁台前来进贡马匹。三日,诏群臣讨论时政得失。四日,赦免兀良哈罪行。开始命令近畿各卫官军轮番到京师操练。五日,遣御史巡查边境各卫。十二日,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十五日,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十八日,礼部奏冬至节请接受朝臣庆贺,不许。十九日,告诫边将要严格边防守备。二十日,禁止卫所官吏擅自役使屯田军士。二十一日,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守交趾。这一月,告诉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说:“前世人君,或妄自尊大,厌恶听信直言,臣下相继阿谀奉承,以至于灭亡。我与你们应当引以为戒。”又告诉杨士奇说“:近来群臣颇怀念忠爱之人,朕有过应当自己悔改,而进言者自己来,朕已心满意足了。”十二月二日,宽恕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的,留下一人,其余全部放回。十日,标帜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墙。十二日,免遭灾税粮。十九日,葬文皇帝于长陵。二十五日,镇远侯顾兴祖攻破平乐、浔州蛮夷。

这一年,于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朝进贡。

洪熙元年(1425)春正月一日,到奉天门受朝贺,不奏乐。四日,嘱咐内外群臣整治、兴办分内之事。八日,祭祀太庙。兴建弘文阁,命儒臣入阁供职,杨溥掌管阁事。十二日,当降雪时不降,告诫群臣修身反省。十五日,在南郊大祭天地,顺便祭太祖、太宗。二十一日,朝臣有功退休并归附反省的赐给钱钞各有差别,写成法令。二十八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一日,颁发将军印于各边将。八日,祭社稷。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十六日,亲自耕种田地。二十六日,太宗神牌附祭于太庙。本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三月二日,前光禄寺丞权谨以孝行擢升文华殿大学士。七日,求直言。十八日,隆平发生饥荒,户部请求用官麦借给老百姓。仁宗说:“立即赈济,为何要借贷。”十九日,下诏说:“刑法只能禁暴止邪,把百姓往好的方向引导,并不是一定要诛杀。官吏或者把深奥的文字掺合在一起,牵强附会,以至于造成冤假错案,朕深深怜悯他们。从今以后全部依法律定罪。或者朕过于厌恶,法外用刑,法官要上奏。五次复奏不许,同三公、大臣一起上奏,必须得到允许才能施行。诸官吏不得鞭打囚徒及乱加犯人宫刑。有自处宫刑的以不孝罪论处。不是谋反,不得连累亲属。古之盛世,广听民言,以资历威望以一儆百。现在,奸人往往摭拾他人之言,诬告诽谤,法官严酷唯恐不能陷人于官司。刑法用得不当,百姓则不知所措,除去诽谤禁令,有上告者一律不予惩治。”二十日,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视开平、大同边境。二十一日,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趾。二十八日,将还都南京,下诏北京各部门官吏都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当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

夏四月三日,仁宗听说山东及淮、徐百姓缺乏粮食,有关官吏征夏税应急,乃在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拟诏书,免今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说“:皇上的恩典来了,但须户、工二部预先知道。”仁宗说:“救济百姓穷困,犹如救火振溺,不可迟疑。官吏考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同意见。”赶快命令中官准备纸笔,命杨士奇就门楼书写诏书。仁宗看完后,立即用玉玺付外施行。望着杨士奇说“:现在可以告诉部臣了。”设置北京行都察院。十三日,命皇太子拜谒孝陵,居守南京。十九日,到天寿山,拜谒长陵。二十日,回宫。本月,赈济河南及大名饥荒。南京多次地震。五月十日,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因谈论政事任御史,不久被投入监狱。十一日,仁宗身体不适,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十二日,病情加重,遗诏传位皇太子。当天,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

秋七月二日,上尊谥,庙号仁宗,葬于献陵。

拓展

明史仁宗本纪 原文 仁宗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

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

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

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

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

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

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

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

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

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

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址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

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址,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

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

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

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

九月癸酉,交址都指挥方政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址。

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

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

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三十五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陈忠战死。

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冬十月壬寅,罢市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

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

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

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

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太子。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

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

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

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

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

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

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

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

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

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方政同荣昌伯陈智镇交址。

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

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

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

庚申,葬文皇帝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平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

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

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

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

壬辰,朝臣予。

五胡乱华王浚简介,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原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君家”,这一段时期权力流转得极快,也是晋朝的一场噩梦。有的极端学者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是大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

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慕容

五胡的概念是《晋书》中最早提出的,一般泛指在东汉末到晋朝时期迁徙到中国的外族人,一般认为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部落就像五只队伍在各自领袖的领导下,对中原人民进行了一次残忍的屠戮。

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是这个民族杰出的代表,慕容家出过很多名人,慕容便是其中一员。慕容(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五胡乱始时期,慕容遂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

慕容年少时就长得“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晋书·慕容载记》)。他曾去拜见安北将军张华。张华素有识人之鉴,看到慕容之后赞叹不已,对说:“君至长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晋书·慕容载记》)。因此将自己的帽子送给慕容,结为忘年之交。

慕容涉归死后,其弟慕容耐篡夺了鲜卑单于之位,又企图杀害慕容。慕容被迫出逃以避祸。太康六年(285年),部族内部的人诛杀慕容耐,迎立为鲜卑单于。

当初,慕容涉归与宇文鲜卑有仇。慕容想为自己的先君做点事,他曾上表晋武帝请求讨伐宇文鲜卑,但皇帝没有答应,一时气愤,慕容侵犯辽西郡,并一路烧杀掠夺,后晋武帝派出幽州诸军讨伐慕容,慕容虽然战败,但是经历过掠夺的快意,他开始重新思考与中原的关系。

慕容与众人商议说:“自我们祖先以来世代侍奉中原之国,华夏之族与边裔民族风俗礼仪各不相同,强弱有别,我们怎能与晋竞争呢?为什么不与他们讲和却反而伤害我们的百姓呢!”太康十年(289年),派遣使者向晋投降。晋武帝很赞赏,授慕容为鲜卑都督。当时东胡宇文鲜卑段部因慕容的威德日见增广,怕他有吞并他们的打算,因此采取以攻为守的方式,经常侵扰慕容部。慕容对这一行为进行了宽恕和容忍。慕容教百姓从事农桑生产,法制与晋相同。慕容部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这些措施都有力推进了慕容鲜卑的封建化,为了嘉奖慕容,晋惠帝司马衷特褒赐命服。

永嘉元年(307年),慕容自称鲜卑大单于。辽东太守乘机作乱,攻陷诸县,杀掠士庶。慕容此时挺身而出,帮助朝廷严惩讨伐之威,解救身如倒悬的吏民之命,谴责素连、丕违之罪,联合义军来诛讨他们。当日,率领骑兵征讨素连、木津,大败敌人并斩杀了他们,二部全都降服,把他们迁到棘城王浚简介,立辽东郡而归。

此后,慕容不仅着力于自己部落的发展与建立,还积极帮助中原王室。设立郡来统管流民,推举贤才,委托他们处理政务,后来晋朝皇帝屡次要嘉奖他,都被他拒绝了,而他本人在审理政事的闲暇,亲临学堂听课,于是朗读诗颂之声随处可闻,礼让之风兴起。张华评论说:“君至长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东晋遣使赠慕容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公。

胡人暴行慕容吃人

五胡乱华,在晋朝时期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五胡的入侵曾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沧桑。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几乎所有的胡人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十分野蛮,许多胡人还保留着食人的 。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羯族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载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白天则宰杀烹食。羯族对汉族的血债实在太多,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

上述所说的关于胡人在乱华时期的吃人暴行,多数是不见史籍的,胡人在侵犯中原的过程中,存不存在吃人的暴行我们不得而知,但绝不能肆意扭曲和编造。况且,在中原的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存在着吃人的暴行。唯一确定的是,慕容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体恤百姓如此,又怎么会干出吃人的行径。

本文由作/文啦历史频道提供,历史人物

 孔子追求符合道义的社会生活,他把“道”作为判断社会政治良否的标准。“天下有道”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理想社会的摹本是西周,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子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孔子的政治主张以两个概念为出发点提出来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的全部政治主张,基本是以这两个概念为出发点提出来的。

 一、仁与修身行道

 关于“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作出过不同的解释。总的来看,仁的内涵丰富,要点有三:第一,爱人为仁。《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尤其强调“爱人”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品质。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其意就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第三,敦朴厚重为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孔子还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对于“仁”的解释中,最有意义的是“爱人”。

 “爱人”为仁,体现的是孔子对于“仁”的基本理解。孔子认为,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民。”也就是说,能够广泛践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是仁。孔子这句话的核心是强调待人要恭敬、宽厚、诚信、勤谨、慈惠。

 孔子把“爱人”放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理解。在他看来,仁的品质在于“爱人”,而“爱人”则始于“爱亲”。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若的这句话与孔子对仁的理解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孝敬父母、顺从兄弟便是“仁”的起点。孔子所说的“爱人”,是由近及远的爱,即从爱自己的父亲、兄长开始,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孔子这一思想的内在逻辑,战国时期的孟子进一步诠释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一说法合乎孔子思想的原意。孔子的“爱”实际上是有差等的爱,即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决定“爱”的程度。

 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是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品质,无论是在贫困还是富足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拥有符合道德的生活,“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是否具有“仁”的品质,也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正当地对待他人,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所说的“仁”,是通过个人道德修养而获得的品质,在修身以外再也没有获得这种品质的途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孔子尤其重视个人的修养。《论语·子路》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在孔子看来,修养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士大夫以上的社会阶层来说,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而且关乎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因为士大夫阶层对于提高社会政治生活质量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用孔子的学生曾子的话说,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修身以成仁是士人终其一生的事业。

 孔子认为,士君子的修养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个阶层的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孔子看来,只要士人不断地向周围的社会环境施加道德影响,即使他们没有从政,但在实际上也具有从政的意义。孔子在回答时人“子奚不为政”时说,如果以孝道事亲,以仁爱对待兄弟,所言所行都体现了为政之道,便已经是从政了。

 孔子认为,士人进行修养,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养成“克已忍让”美德。孔子认为,在权力等各种利益面前礼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体现。“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能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即使是面对政治权力,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以“让”为先,所以,孔子对于泰伯不肯做天子而逃于吴的传说推崇备至。

 第二,恪守“忠恕”之道。孔子的学生曾参概括孔子的处世原则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历代注家的解释,所谓“忠”就是“言以中心”,“中能应外”,也就是为人真诚;所谓恕,就是“以己量人”,亦即推已及人,以待己的态度待人。

 “忠恕”的基本精神是恰当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在社会交街中,把他人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前面,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让他人先获得,“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孔子认为,作为士君子,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求,不能把个人欲求的满足作为个人的生活目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应该把美德和道义作为人生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修身的过程便是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两相印证,足以说明,在如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问题上,孔子的认识是一贯的。美德来自于个人的道德自觉,而每一个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人,都应该有这种道德自觉。

 在孔子的观念中,士人的个人生活与社会政治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士人最高的道德追求是道义,符合道义的政治则是每一个人的理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认为,作为士人,应该恪守道义原则,在国家“有道”的时候可以从政,而在“无道”的国家里做官便是耻辱,“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此外,孔子还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对于那些政治昏暗的国家,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离开;在整个天下都没有道义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隐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助纣为虐,这是士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礼”与德政教化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思想家们探索社会秩序动荡的原因,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孔子认为,恢复礼制是走出社会动乱的根本途径,主张用“礼”规范社会生活,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礼”的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昭公十五年》又载:“礼,王之大经也。”礼的本义是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政治、经济制度以及道德准则等。

 孔子认为,礼是适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无论是父子、夫妇、兄弟关系,还是君臣关系,都适用礼的规范。孔子在回答什么是孝这一问题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是人们拥有正当的社会生活的根本保证,也是用来判断人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尺度。《论语•泰伯》载孔子的话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恭敬而不用礼约束,便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范,便会懦弱畏缩,勇敢而不按礼的规范做事,便是逆乱,直率而不守礼,便会伤人。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通常都被人们认为是美德,但在孔子看来,即使是美德也是需要由礼来规范的。离开了礼的规范,美德便不成其为美德。

 孔子认为,礼是每个人在现实社会的立身之基,“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孔鲤时也提到:“不学礼,无以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礼的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统治者必须按照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主张君主应该以礼节制自己的行为,按照礼的规定治理国家,“君使巨以礼”,以此换得臣民的政治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统治者如果能够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治国将不再困难。这种以礼为规范的政治便是德政。

 孔子认为,以德治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富民均平。

 孔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孔子看来,对于民众应该先富后教,即所谓“富之”、“教之”,使民众富足是民服从统治的先决条件。

 从富民的愿望出发,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节制自己的欲望,不与民众争夺财利。孔子的学生有若回答鲁哀公“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这一问题时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句话表达的是孔门的一致理解。孔子及其门人清醒地认识到,民众富足是统治者富足的前提,统治者只有使民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以后,才能谋求自己利益的满足。

 在主张富民足民的同时,孔子强调应该实行均平的治国政策。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益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这段话表达了他对于合理的社会财富占有状态的理解。在孔子看来,对于“有国”、“有家”的诸侯、卿大夫来说,不怕财富少,就怕财产占有不平均,不怕贫穷,就怕社会不安定。只要财富平均,也就无所谓贫穷。

 孔子的均平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此后的政治思想家往往要求统治者施行均平的经济政策。曹魏时期的屯田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都是均平思想影响的结果。

 第二,举贤才。

 由优秀人才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是古往今来思想家共同关往的问题。孔子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以后,感叹“才难”。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论语•子路》载,孔子的学生仲弓为季氏宰,问孔子如何才能处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当政者应该率先垂范,赦小过就是对人要宽容,孔子把举贤才放在与这两个方面同等的位置上,可见他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

 “举贤才”主张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国家各级官吏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进入仕途的人们,在有余闲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知识,而那些学有优长的人们则可以出仕做官。这一主张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强调有良好学识的人可以做官,士人应该把为国家服务作为生活目标;另一方面,也涉及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官、掌握权力的问题,孔子的主观愿望是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来掌握国家的权力。

 第三,教化主张。

 孔子探讨的问题极为广泛,其中主要的是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对统治者和民众进行教化。教化就是教育感化,政教风化,化民成俗。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不少学生出身于平民阶层。孔子主张教化应包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注为:“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

 孔子重视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从政者,即所谓“学而优则仕”。他自己也说:“学也,禄在其中矣。”他认为,政治人才应该加强道德、才能方面的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体现了孔子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及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1 文言文惟君更牵率诸弟 舟运湘湖米至什么意思

惟君更牵率诸弟,舟运湘湖米至。

译文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此句出自《芋园张君传》芋园张君传[清]刘大櫆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

大学士文端之孙,工部侍郎廷瑑之子也。中雍正乙卯乡试。

当是时,君之尊府及君之伯父相国皆在天子左右,其伯叔兄弟多系官中外,家事繁殷,惟君能以一身任之。少司空视学江苏,兢业自持,其所拔文章,必命君再三誊校,收弃宜当,号称得人,惟君之用力为多。

邑东溪水自龙眠两山奔流数十里,其势汹呶。相国创建石桥以利民涉,工程浩繁,惟君能董其役,早夜勤视,三年乃成。

其后日久,桥渐崩塌,司空捐金筑坝捍堤,惟君能督工辛勚,堤外居民恃以无恐。堤既成,君更勒石以记其事。

文端创立义田,司空增立公田,惟君出纳赈施,能不遗不滥。乾隆乙亥、丙子,岁凶民饥,司空捐米数百石以倡,惟君更牵率诸弟,舟运湘湖米至;谷价既平,民食乃裕。

既又以其余米,立永惠之仓,丰则出贷,以收薄息;歉则出粜,以平市价。邑有同善之会,所以济死不能敛、敛而暴骸骨于野者,惟君能增益其费,日月滋长,恩施遍于闾阎。

君天性克勤。司空尝训之曰:“天与一日之年,必有一日之事。”

惟君能秉承其教,不惮烦劳,日出辄兴,夜分犹不寐。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其于古人成败得失、因革损益之宜,能罗列于胸中。

尤详礼制,邑人吉凶之仪,纷来取质,能人尽其意以去。盖君之才足有为如此。

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施之邦国也。赞曰:当雍正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而芋园独以乡举终其身。

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呜呼,岂不贤哉!译文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

(张君)是大学士张文端的孙子,工部侍郎张廷瑑的儿子。雍正乙卯年考中举人。

当时,张君的父亲任工部侍郎、伯父任相国(大学士),都在天子左右,他的伯叔和兄弟也大多在京城内外做官,家族事务繁多,只有张君能够一个人担当。 少司空(张廷瑑)到江苏视学,谨慎负责,保持操守,他所选拔的文章,一定叫张君再三抄写校对,张君(对文字处理)采纳舍弃适宜得当,(少司空张廷瑑)以识 人著称,只有张君出力最多。

桐城县东的溪水从龙眠的两座山间奔流数十里,水势汹涌喧闹。相国兴建石桥来方便百姓过河,工程浩大繁杂,只有张君能够督察监管 这一事务,早晚勤于巡视,三年后才建成。

之后时间长久,石桥渐渐崩裂塌陷,司空(张廷瑑,下同)捐献资金修筑水坝保护堤岸,只有张君能够辛劳地监督工程, 堤岸外的居民依仗这工程而不担心。堤坝建成以后,张君又刻字于石记载了这件事。

张文端兴立义田,司空增立了公田,只有张君掌管钱物收支和赈济施与,能够不 遗漏不滥用。乾隆乙亥年、丙子年,庄稼歉收,百姓饥饿,司空率先捐赠大米数百石,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谷价平抑 后,百姓的食物才充裕。

之后张君又建立永惠仓,把那些剩余的大米(囤入其中),粮食丰收就借出,以收取微薄的利息;粮食歉收就(平价)卖出,以平抑市场粮 食价格。乡里有同善会,用来救助那些死后不能入殓或入殓后尸骨却又暴露在野外的人家,只有张君能够增加同善会的资费,(资费)日月增长,恩泽遍布于乡里。

张君天性能够勤奋。司空曾经教导他说:“上天给你一天的寿命,一定就有一天(要做)的事情。”

只有张君能够秉承司空的教导,不怕烦劳,太阳出来就起 床,半夜还没有睡觉。应付事务之余,就翻阅书籍,他对古人的成败得失、因袭革新和减损增益的事宜,能够罗列在心中。

张君特别详知礼制,乡里的人关于吉凶的 礼仪规范,纷纷来(向张君)询问,张君能够让人满意而去。张君就是这样有才干有作为。

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赞曰:在雍正的时候,桐城张家的显贵,震惊天下,但是张君却只凭举人的身份终其一生。

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禄以致这样罢了。啊,张君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

2 与王纯甫书 文言文翻译

译文

汪景颜最近就要出任大名县知县,走之前向我请教,我告诉他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善恶混杂的低层次状态,“天地之性”是久大永恒的完美状态。要达到理想的人性就应该从“变化气质”出发,不断祛除“气质之性”中的恶,使“天地之性”充分发展。平常看不见,只有受祸害,经历意外,遭受屈辱,平常生气的人此时能不生气,忧愁惶恐不知所措者能不忧愁惶恐,才是有效之处,也是最花费精力的地方。天下事虽然变幻莫测,但我认为无外乎“喜、怒、哀、乐”四点。这也是学习的要点,而做官的道理也在其中。景颜听了之后,心情激动应该有所收获。湛甘泉最近来信,准备定居在萧山的湘湖,离居住的阳明洞就几十里。书屋马上就要盖好,我听了非常高兴。 假如志同道合者能相聚会,一起学习共同进歩,人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一点点在外面受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3 魏骥字仲房文言文翻译

《明史·魏骥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魏骥,字仲房,萧山人。

永乐中,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

诸生感奋,多成就者。用师逵荐,迁太常博士。

宣德初,迁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郎,屡命巡视畿甸遗蝗,问民疾苦。八年改礼部,寻以老请致仕。

吏部尚书王直言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就简。乃改南京吏部。

复以老辞,不允。十四年进尚书。

英宗北狩,骥率诸司条上时务,多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致仕。

骥居官务大体。在太常,山川坛获双白兔,圻内生瑞麦,皆却不进。

在吏部,有进士未终制,求考功。同官将许之,骥持不可。

法司因旱恤刑,有王纲者,恶逆当辟,或悯其少,欲缓之。骥曰:“此妇人之仁,天道不时,正此故也。”

狱决而雨。正统中,王振怙宠,凌公卿,独严重骥,呼“先生”。

景泰初,以请老至京师。大学士陈循,骥门生也,请间曰:“公虽位冢宰,然未尝立朝。

愿少待,事在循辈。”骥正色曰:“君为辅臣,当为天下进贤才,不得私一座主。”

退语人曰:“渠以朝廷事为一己事,安得善终。”竟致仕去。

骥端厚祗慎。顾劲直,好别白君子小人。

恒曰:“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

萧山故多水患,骥倡修螺山、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乡人赖之。

居恒布衣粝食,不殖生产。事兄教谕骐,虽耄益恭。

时戴笠行田间。尝遇钱塘主簿,隶呵之。

答曰“萧山魏骥也”。主簿仓皇谢慰而去。

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言:“臣先任萧山,见致仕尚书臣魏骥里居,教子孙孝弟力田,增堤浚湖,捍御灾患。所行动应礼法,倡理学,勖后进。

虽在林野,有补治化,齿德有余。乞下所司,酌前代故事施行。”

帝览奏嘉叹。遣行人存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

使命未至而骥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

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帝怃然曰:“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

许之。(节选自《明史·魏骥传》,有删改)译文:魏骥,字子房,萧山人。

永乐年间,以进士副榜的身份授职松江训导。常在深夜携带茶粥慰劳诸生。

诸生感动而发奋,其中多有功成名就的人。因师逵的推荐,升任太常博士。

宣德初年,升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入试用行在所吏部左侍郎,多次奉命巡视京城郊区蝗虫灾情,询问民众的疾苦。

正统八年,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而请求辞官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若考虑到他年龄大,最好下令除去繁杂的工作而做简要的事情。

于是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他再次推托年老而辞官,但是朝廷不同意。

正统十四年升为尚书。英宗被俘北去,魏骥率领各司众官吏逐条上陈时弊,大多被施行。

景泰元年,年龄七十七,辞官退休。魏骥做官识大体。

任太常官时,山川坛抓获一对白兔,京畿内长瑞麦,他都拒绝进呈给朝廷。在吏部时,有一进士服丧期未满,就请求考核功绩授官。

同僚打算答应他,可是魏骥坚持不同意。司法官因天旱体恤受刑者,有个叫王纲的犯人,罪大恶极,应判处死罪,有人怜悯他年少,想要给他减刑。

魏骥说:“这是妇人之仁,天道不合时节,正是这个原因。”依法断案后,天就下雨了。

正统年间,王振依仗宠幸, 公卿,唯独尊重魏骥,称他为“先生”。景泰初年,魏骥因请求退休养老到达京城。

大学士陈循,是魏骥的学生,找机会避开众人对魏骥说:“您虽位居冢宰,然而不曾在京城中央作官。请您稍稍等待,可叫朝廷为您加官封爵,这事儿包在我陈循等人身上。”

魏骥正色道:“你身为辅佐之臣,应当为天下推举贤才,不能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就偏私我。”魏骥后来对人说:“他把朝廷的事作为自己的事,这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最终辞官退休归家。

魏骥端正厚道刚劲正直,善于识别君子小人,常说:“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在家闲居也忧国忧民,此情到老而更加纯厚。

萧山原来多水灾,魏骥倡议修筑螺山、毕公等塘堰,拦截江潮,兴修水利。乡里人依赖它获利。

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产业。事奉作教谕的兄长魏骐,虽年长而更加恭敬。

经常戴斗笠行走于田间。曾遇到钱塘的主簿,仆隶呵斥他,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是萧山的魏骥”。

那主簿仓皇谢罪慰问而离去。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说:“臣最初任职萧山,看到退休尚书臣魏骥的乡下住宅,教育子孙尊崇孝悌,致力农耕,增筑堤坝,挖掘湖泊,抵御灾害。

所做的事符合礼法,提倡理学,勉励后进。魏骥虽身处山野,但对治理和教化有益处,年龄大,德行高。

请求陛下下令给主管部门,参照前代旧例实施对魏骥的表彰。”皇帝阅览奏折而嘉叹赞赏,派遣使者前往慰问,踢给羊和酒,命令有关部门每月供给米三石。

但使者和命令还没到达魏骥就去世了。按照礼制赐予祭品,谥号文靖。

他的儿子魏完因魏骥的遗言赴朝堂推辞葬礼,乞求用礼金救济饥民。皇帝叹息说:“魏骥临终的遗言还害怕劳民伤财,可谓忠诚的大臣啊!”答应了魏完的请求。

4 求关于“湘湖”的优美300字短文300字,我拿来做文章的引文 爱问知

萧山湘湖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市面上城西1公里,湖成葫芦形,南北两岸旁山,旧称沿湖八十里。

明朝孙学思在湖的中狭处建有“跨湖桥”,把湖分为上、下湘湖,后因上湘湖淤塞成田,目前的湘湖仅是当时下湘湖一隅。湘湖原是钱塘江古河道貌岸然的遗迹,它因旁水依山、襟江带湖,风景秀丽而得名。

有一览亭、越王城、老虎洞、压湖山、菊花山、狮子峰、至湖岭等多处风景名胜。湘湖西北岸一座小山,因山形四高中低,宛若城墙。

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侧,这里既是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的摇篮,又是两千年前吴越相争的古战场;既是美女西施的出生地,又是诗人贺知章的故乡。 该书由30余篇短文汇编而成,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湘湖的历史演变、湖光山色、名胜古迹、湘湖特产、历史名人以及有关的诗词文章等,反映了湘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至于湘湖,则僻处萧然,舟车罕至,古韵士高人无有齿及之者。 余弟毅儒,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

湖上渔人有善没者云:洞庭湘湖,夏秋水涨不过数十尺。

5 明高濂曾写的文言文

《遵生八笺》四时幽赏 明 高濂春时幽赏十二条 孤山月下看梅花 孤山旧址,逋老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

孙中贵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倚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尊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八卦田看菜花 宋之籍田,以八卦爻画沟塍,圜布成象,迄今犹然。

春时,菜花丛开,自天真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自《河洛图》中,分布阴阳爻象。海天空阔,极目了然,更多象外意念。

虎跑泉试新茶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激虎跑泉烹享,香清味冽,凉沁诗脾。

每春当高卧山中,沉酣新茗一月。 保俶塔看晓山 山翠绕湖,容态百逞,独春朝最佳。

或雾截山腰,或霞横树梢,或淡烟隐隐,摇荡晴晖;或峦气浮浮,掩映曙色。峰含旭日,明媚高张;风散溪云,林皋爽朗。

更见遥岑迥抹柔蓝,远岫忽生湿翠,变幻天呈,顷刻万状。奈此景时值酣梦,恐市门未易知也。

西溪楼啖煨笋 西溪竹林最多,笋产极盛。但笋味之美,少得其真。

每于春中笋抽正肥,就彼竹下扫叶煨笋,至熟,刀截剥食,竹林清味,鲜美莫比。人世俗肠,岂容知此真味。

登东城望桑麦 桑麦之盛,惟东郊外最阔,田畴万顷,一望无际。春时,桑林麦陇,高下竞秀,风摇碧浪层层,雨过绿云绕绕。

雉雊春阳,鸠呼朝雨。竹篱茅舍,间以红桃白李,燕紫莺黄,寓目色相,自多村家闲逸之想,令人便忘艳俗。

三塔基看春草 湖中三塔寺基,去湖面浅尺。春时草长平湖,茸茸翠色,浮动波心,浴鹭狎鸥,飞舞惟适。

望中深惬素心,兀对更快青眼。因思古诗“草长平湖白鹭飞”之句,其幽赏自得不浅。

初阳台望春树 西湖三面绕山,东为城市,春来树色新丰,登台四眺,浅深青碧,色态间呈,高下参差,面面回出。或冉冉浮烟,或依依带雨,或丛簇山村,或掩映楼阁,或就日向荣,或临水漾碧。

幽然会心,自多胸中生意;极目撩人,更驰江云春树之想。 山满楼观柳 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为余小筑数椽,当湖南面,颜曰“山满楼”。

余每出游,巢居于上,倚栏玩堤,若与檐接。堤上柳色,自正月上旬,柔弄鹅黄,二月,娇拖鸭绿,依依一望,色最撩人,故诗有“忽见陌头杨柳”之想。

又若截雾横烟,隐约万树;欹风障雨,潇洒长堤。爱其分绿影红,终为牵愁惹恨。

风流意态,尽入楼中;春色萧骚,授我衣袂间矣。三眠舞足,雪滚花飞,上下随风,若絮浮万顷,缭绕歌楼,飘扑僧舍,点点共酒旆悠扬,阵阵追燕莺飞舞。

沾泥逐水,岂特可入诗料,要知色身幻影,即是风里杨花。故余墅额题曰“浮生燕垒”。

苏堤看桃花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

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

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

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

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西泠桥玩落花 三月桃花,苏堤落瓣,因风荡漾,逐水周流,飘泊孤踪,多在西泠桥畔堆栈。粉销玉碎,香冷红残,片片似对骚人泣别,豪举离樽,当为高唱渭城朝雨。

天然阁上看雨 灵雨霏霏,乍起乍歇;山头烟合,忽掩青螺;树杪云蒸,顷迷翠黛,丝丝飞舞遥空,濯濯飘摇无际。少焉霞红照水,淡日西斜,峰峦吞吐断烟,林树零瀼宿雨。

残云飞鸟,一望迷茫,水色山光,四照萧爽,长啸倚楼,腾歌浮白。信知变幻不常,阴晴难料,世态春雨,翻覆弄人哉!过眼尽是镜华,当着天眼看破。

夏时幽赏十二条 苏堤看新绿 三月中旬,堤上桃柳新叶,黯黯成阴,浅翠娇青,笼烟惹湿。一望上下,碧云蔽空,寂寂撩人,绿侵衣袂。

落花在地,步蹀残红,恍入香霞堆里,不知身外更有人世。知己清欢,持觞觅句,逢桥席赏,移时而前,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

东郊玩蚕山 初成蚕箔,白茧团团,玉砌银铺,高下丛簇,丝联蓓虆 俨对雪峤生寒水,冰山耀日。时见田翁称庆,邻妇相邀,村村挝鼓赛神,缲车煮茧。

仓庚促织,柳外鸣梭,布谷催耕,桑间唤雨。清和风日,春服初成,歌 郊游,一饱菜羹麦饭。

因思王建诗 :「已闻邻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着」之句。罗绮遍身,可不念此辛苦。

三生石谈月 中竺后山,鼎分三石,居然可坐,传为泽公三生遗迹。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人罕游赏。

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谭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

6 急求《萧山山行》,《题湘湖图》《石岩山》三首古诗

《萧山山行》

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

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

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修竹到邻家。

篱边鸭惊野人过,拨刺飞鸣落远沙

《题湘湖图》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

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

浙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

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

石岩山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云霞媚余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

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

荣华能几时,摇落方自今。

逝川无定波,急弦有哀音。

顾瞻望四方,怅然愁思深。

找的我好苦啊。

狄仁杰,社稷之臣,一代名相,是中国 历史 上“十大名相”(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之一,与其他九位不同的是,狄仁杰身前、身后的名声都很好,结局也很好。

狄仁杰的 历史 贡献不是断案,断案如神这事,近代才被欧洲吹捧,最近影视剧炒作才广为人知。他在官场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所用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保住了李唐王朝。

狄仁杰的早年官场并不顺利,年轻时参加科举,从基层干起,后来升为京官。在大理寺寺丞位子上,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案,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一上诉,依靠功劳积累提拔到宰相,却被酷吏来俊臣陷害,牵涉谋反案,被贬为彭泽县令。武承嗣多次要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后来契丹作乱,狄仁杰被起复,重新做到宰相。

狄仁杰最为人称道的,是举荐贤才。他两次举荐张柬之,果然被武则天重用,官至宰相,在恢复李唐王朝这件事上立下首功;他保荐李楷固、骆务等契丹降将,稳定边疆;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所举荐之人,都成为国家栋梁。

狄仁杰的晚年相当好。他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公元700年,进拜内史,武则天赐予豪宅一所,这在当时是唯一的,也是无上的恩宠。当年九月,狄仁杰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他废朝三日,赐谥号文惠。705年唐中宗追赠为司空,710年唐睿宗追封梁国公,747年与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

宰相是一个位高权重却又风险很高的位子。和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时代的其他宰相相比,狄仁杰是很成功的一个,是死后名声光鲜亮丽的一个。

对他而言,女皇武则天把他高看一眼;对武则天而言,狄仁杰又言无不尽,是政治上的好帮手。有人曾经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足见狄仁杰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狄仁杰的成功,在于他体恤百姓、清正公廉、嫉恶如仇。他最为光彩的阶段是在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上台后,狄仁杰也是起起伏伏,风雨飘摇,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在谪贬彭泽之后,在契丹入侵和安西四镇镇守和解决突厥南下造成的困局中,狄仁杰对局势的判断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深得武则天赏识。

身居宰相之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知无不言。特别是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他权衡大势,坚决支持李唐光复,力劝武则天第二次把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才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狄仁杰衷心不二有胆识,武则天深信不疑有胸怀。武则天后来甚至下令狄仁杰上朝时不用跪拜,其他大臣不得无辜打扰。699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狄仁杰和一杆子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只有狄仁杰获赐宅所。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狄仁杰无疑是一个善终的宰相,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平坦。纵观他的人生,我们会发现正义、人格、胸怀等是撑起人生的基础。

狄仁杰(公元630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

狄仁杰执法刚正廉明,公正无私,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他力劝武则天立唐嗣继位。有知人之明常举荐贤才,他推荐的众多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姚崇等等皆为唐朝中兴名臣。

公元697年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惜失去栋梁,褒奖厚葬。赠文昌右丞,谥号文惠。唐睿宗感其恩德才略后封狄仁杰为梁国公。狄仁杰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有匡正改革,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狄仁杰在贞观之治后开元盛世前的武周时代,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狄仁杰一生能称的上“辉煌”了,名声很好!官场阅历非常丰富,先后担任过大理寺丞、侍御史、宁州刺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还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宰相,地方官和京官都做过,但最出名的还是刑名和监察,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是以“神探”的身份展现给大家。

第一次拜相后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差点被置于死地,还好武则天看的清楚,没有杀他。平反后贬为县令,几年后起复再次拜相。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还不批他的退休申请。他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力谏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后来,唐复辟,唐中宗追认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配享太庙!

随着有关狄仁杰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大为卖座,狄仁杰的故事也开始广为人知。观众无不喜欢荧屏中的狄仁杰形象,英明、睿智、聪明、正义。在影视作品中的狄仁杰似乎是人生的赢家,他虽偶惹武则天不满,但大体上仍是安顺的。 历史 上的狄仁杰其生平与结局是怎样的呢?这就得从史籍中去钩沉狄仁杰的事迹了。

正如影视作品所演绎的,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重臣,深得武则天的倚重和厚爱,在武则天时期云诡波谲的政治浪涛中,狄仁杰虽一度蒙冤下狱,但最终还是安然无事,稳居相位。不仅为时人所赞誉,也为后世史家所称道。

对于武则天时期那种恐怖的政治气氛来说,狄仁杰的结局应该说是完美的。生前深获武则天信任和敬重,大殿之上准许狄仁杰不用行跪拜之礼,并常以“国老”称呼狄仁杰以示敬重。最终狄仁杰以71岁的高龄病逝于宰相任上,武则天为之痛哭,并罢朝三天。

此后武则天每逢朝政大事不决时,总是对着群臣感叹要是狄仁杰仍在就好了。大概是念及狄仁杰的功绩,武则天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承大统后,又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时又追封为梁国公。这样的殊荣在有唐一代可是少见的。

这个吧,也没太多可说的。狄仁杰不像于谦这样的大臣,辛苦一生,到头来被处死。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狄仁杰的一生大家应该都有耳闻--一代名相,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国家奉献,很有才能!

六十多岁的时候被人诬陷,差点处死,还好武则天打心底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最后化险为夷。将近70岁的时候,办了一件大事:说服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延续了李唐一脉。

71岁,病死!武则天很伤心,说“朝堂空了”、“老天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国老?”然后追赠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并废朝三日。

李显即位后,追赠为司空。唐睿宗继位后,又追封为梁国公。

在正史中,狄仁杰是病死的。《旧唐书 卷89 狄仁杰传》:

狄仁杰在630年出生,在700年11月11日去世,寿年70岁。武则天称帝是在690年,当时狄仁杰已经60岁,已经是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因此影视剧中的40——50岁正值壮年的狄仁杰形象,是不符合 历史 上真实的狄仁杰形象。

狄仁杰卒年争议

《旧唐书》中记录狄仁杰是在久视元年9月去世的。但在河南文物研究所中所收藏的《千唐志斋藏志》中有一则署名为 “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 ”的《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公瑜)墓志铭》的墓志铭文中记录墓主人下葬的日期:

这就和《旧唐书》中记录狄仁杰是久视元年9月去世的记载矛盾:

700年9月狄仁杰病死,10月如何还能为别人写碑文呢?

王京阳; 袁宪在他们的论文《 唐狄仁杰卒年考辨》中认为长安四年9月去世的。相差4年的时间。

正史中的狄仁杰履历并不复杂

1、658年以明经中科举,任职汴州判佐;

2、661年被阎立本推荐任职并州都督府法曹;

3、675年升任大理寺丞;并在676年一年时间里,迅速半截了17万人的官司案件,没有一个案件有人喊冤;676年9月,因为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案被提升为侍御史;

4、680年,任职度支郎中;

5、683年,出任宁州刺史;

6、686年,被郭翰举荐为东官侍郎;

7、688年,被授安抚使,6月被任命为江南道巡抚大使,9月出任豫州刺史,为越王李贞谋反案的无辜牵连者上奏赦免,后被张光辅弹劾,出任复州刺史

8、689年被张光辅诬告下狱,之后被复职为洛阳司马

9、691年9月担任中书、门下二省平章事,即丞相

10、693年1月,因被告谋反而被来俊臣下狱,被武则天弄清案由后,贬为彭泽县令;

11、696年5月,任职魏州刺史,即藩镇时期的魏博节度镇所在,说服武则天重用投降的契丹人李楷固

12、697年,为河北安抚使,不久升为幽州都督,闰十月,出任丞相职位;

13、698年2月,建议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9月以副元帅身份和太子李显抗击南下的突厥,10月为河北道安抚大使;

14、700年,任内史(中书令),9月病死在洛阳。

狄仁杰早年基本上就是法律工作者

从658年中科举后出任判佐,一直到676年升任侍御史,狄仁杰从事法律工作18年。在其42年的职业生涯中,占据43%的工作时间,几乎一半的时间。这也是狄仁杰为什么能够在693年从来俊臣手中得以生存获释的原因——办案经验丰富!

这也是为什么清朝时会有人以狄仁杰的为主角来写演义小说《狄公案》的原因——包拯办案的经验,比起狄仁杰,那是差远了。

虽然狄仁杰办理很多案件,但狄仁杰是一个坚持儒家观念的人,反对戍守疏勒等西域西镇要求撤兵,反对直接治理高句丽土地要求立高句丽王后裔为王,反对佛教称之为“佛者,夷狄之神”,主张减轻徭役、安抚人们。

狄仁杰,来俊臣,就是 历史 上个朝代中执法者的两个极端做派。

狄仁杰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推理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造成的,作者是一位名叫高罗佩的荷兰人,他将自己写的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故事集在一起统称《狄法官的破案故事》,引入中国后被翻译为《大唐狄公案》。这部作品在中国和西方都曾引起过轰动,狄仁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那么 历史 上真实的狄仁杰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事实上他并不仅仅只是一名神探而已。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狄仁杰出生在太原狄氏家族。据说孩童时代的狄仁杰就表现得卓尔不群:有一次狄仁杰正在读书,有一门人被害。负责查案的县吏诘问周围的人,众人都纷纷回答县吏的质询,唯独狄仁杰坐着一动不动,继续读书。县吏责问他为何不回答质询,他回答说:“书卷之中历代圣贤们都在,我和他们交谈,尚且时间不充裕,哪有闲暇时间来和你们这些俗吏说话!你们凭什么责备我!”成年后的狄仁杰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予汴州判佐一职。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爱惜其才,因此向朝廷举荐其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在他任职大理寺寺丞的一年内判决了前任积压的大量案件,这些案件一共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这也是他被誉为神探的原因。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后随唐高宗李治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因在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地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所过之处不断弹劾举荐地方官吏,当他抵达宁州时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对狄仁杰的称颂,于是向朝廷上书举荐,狄仁杰因此被征拜为冬官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垂拱四年(688年)九月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恰逢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为反抗武则天擅政而起兵讨伐。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斥责张光辅称其罪甚于李贞。受李贞叛乱事件牵连而要被处死者有六七百人,被罚为奴隶的高达五千人。狄仁杰密表上奏请求武则天对无辜牵连者予以宽贷,最终武则天听从狄仁杰的劝谏特下敕书赦免这些囚犯的死罪,然而狄仁杰自己却不怀恨在心的张光辅以出言不逊侮辱宰相为由弹劾,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史上的一代女皇。次年狄仁杰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狄仁杰入朝后武则天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不由大为叹服。尽管武则天重用提拔狄仁杰,但与此同时武则天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重用了来俊臣、周兴等一帮酷吏,这些酷吏大多出身于市井地痞,他们往往通过罗织罪名诬陷他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上位,这时的狄仁杰也没能逃脱酷吏陷害的命运: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

狄仁杰被下狱后在第一时间认了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见自己还没用刑狄仁杰就如此“配合”地认了罪,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时来俊臣又通过判官王德寿带话给狄仁杰:“如果你愿意举报杨执柔也参与了谋反,就算是戴罪立功了,可以免除你的死刑。”狄仁杰说:“我和他基本没有什么来往,如何把他牵连进来呢?”王德寿曰:“他以前曾在你手下任职,凭这就可以把他牵连进此案。”狄仁杰仰天长叹说:“皇天后土神灵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无耻之事呢!”说完后他就一头狠狠撞在柱子上,顿时鲜血满面,吓得王德寿赶紧谢罪,不敢再提及此事。

狄仁杰承认谋反罪名后来俊臣就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趁机恳求狱卒给他笔砚,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在上面书写自己的冤情。写好后就将帛书塞进棉衣,然后对王德寿说:“天气热了,请将这件棉衣给我的家人,让他们把里面的棉撤去,浆洗后给我送回来,还可以当单衣穿。”王德寿不疑有他,于是就将棉衣送到了狄府。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将棉衣拆开后发现了藏在里面的帛书,于是手持帛书去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看完帛书后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如何能说是屈打成招而判罪呢?”半信半疑的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齐整,然后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只是唯唯诺诺,甚至都没有看狄仁杰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则天复命。来俊臣还让手下以狄仁杰的名义写了一份《谢死表》,表示认罪伏法毫无怨言。周綝随即带着来俊臣等人伪造的《谢死表》呈给武则天。尽管如此武则天并未打消怀疑,于是她单独召见了狄仁杰,亲口询问他:“你为什么要亲口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还写谢死表呢?”狄仁杰回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署有狄仁杰名字的《谢死表》,这一对质方知《谢死表》是伪造的。真相大白后武则天赦免了狄仁杰的死罪,但仍将其贬官为彭泽县令。此后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起兵作乱的契丹首领孙万荣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狄仁杰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魏州刺史。孙万荣听说狄仁杰被起复后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为狄仁杰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特意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负责征讨突厥事宜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突厥军闻之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上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武则天批准了他的上奏。

狄仁杰的政治立场一直是主张兴复唐室的,不过和之前的李贞等人所不同的是他不主张以武力推翻武周政权。面对武则天称帝的既成事实他无力改变,也不打算强行改变,而是选择作为武则天的臣子尽力辅佐朝政以免政局动荡天下不安。尽管如此狄仁杰一直在为恢复唐室做着各种工作:武则天曾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并称其有宰相之才。武则天遂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后来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却说:“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武则天道:“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狄仁杰道:“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为宰相。举荐过了宰相后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一位尚书郎,结果狄仁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狄光嗣,武则天吃惊地问道:“阁老举荐自己的儿子就不怕别人说闲话?”狄仁杰回答说:“陛下让我举荐的是人才,没问我的儿子是谁。”狄仁杰举荐狄光嗣绝不是任人唯亲,因为他不仅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当初狄仁杰被贬官时途经汴州,在这里狄仁杰因患病而滞留,当地县令霍献可却勒令他当日离境。狄仁杰被贬官后已升任御史的霍献可又极力请求诛杀狄仁杰,然而狄仁杰重新复任宰相后却举荐霍献可为御史中丞。武则天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在儿子李显和侄子武三思之间犹豫不决。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只大鹦鹉的两翼全部折断。狄仁杰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解完梦的狄仁杰又说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预。”狄仁杰却说:“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狄仁杰任相期间先后举荐过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位日后的名臣,时人有言:“天下贤才尽出狄国老门下。”对此狄仁杰的回复是:“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武则天对狄仁杰极为敬重——特意免去他的跪拜之礼说“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久视元年(700年)九月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特意为此废朝三日并痛哭流涕道:“朝堂空矣!”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由狄仁杰推荐的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李显,由此完成了狄仁杰生前兴复唐室的理想。重登帝位的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景龙四年(710年)唐睿宗继位后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狄仁杰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宰相,但在影视剧的演绎中,他最大的亮点就是办案高高手,比现在的技术都神奇。

言归正传, 历史 上的狄仁杰当然不止会断案,接下来悦史君就谈谈真正的狄仁杰。

唐高宗时期,狄仁杰曾担任汴州判佐、大理寺寺丞等职务,以擅长断案著称,这也是后世小说和现在影视剧的取材点。

武则天太后临朝时期,狄仁杰的官职有反复,但声望都很好。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已经称帝的武则天将狄仁杰升为宰相,狄仁杰不追究打小报告的人,让武则天对他更信任。

一年后,来俊臣以谋反为名抓了狄仁杰,狄仁杰先认罪,然后让儿子找武则天,虽然来俊臣找人伪造《谢死表》,但武则天问过狄仁杰后,一切真相大白,但还是被贬为彭泽县令,在武则天的保护下多次免死。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在契丹兵叛乱后,任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的威名吓跑了契丹兵,一年后再次担任宰相。

武则天长期在立侄子还是儿子的问题上摇摆,狄仁杰坚决主张立儿子,最终武则天召回李显当皇太子。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赐他谥号为“文惠”。

五年后,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张柬之正是之前狄仁杰多次推荐的人才。

唐朝皇帝们没有忘记狄仁杰的功劳,对他加官进爵,最后还把他送进了太庙,接受唐朝世世代代的祭祀。

应该说,狄仁杰的结局是非常完美的,生前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死后得到武则天和李唐皇帝们的共同认可,悦史君认为,这是他传奇人生的必然。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 公众号: 历史 这样说)

写有趣的 历史 ,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狄仁杰,一代名相,武周王朝中的“唐室砥柱”,但又深受武则天的信任,所以他身前身后的结局都很不错,唯一的污点就是有一个坑爹的儿子。

狄仁杰,为我们所熟知的是电视剧中断案如神,他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一年断案一万七千余起。这意味着每天断案40余起,但 历史 上的狄仁杰擅长的应该是是对案件的审判,像现在的“法官”、“检察官”之类的司法工作人员,而非直接去侦察的侦探。到了武则天时期,他升任宰相,这时他不在是查案,而是协助武则天处理政事,成为真正内阁中枢,他与武则天既是君臣又是益友,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视他为珍宝。狄仁杰为官 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所荐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又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不愧为“唐室砥柱”,从而保住了李唐王朝。

久视元年(700年),获武则天赠与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那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此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唐中宗时追封为“司空”,唐睿宗时封为“梁国公”,后又与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光嗣光远很不错,狄光嗣,历任司府丞、地官员外郎、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为狄仁杰最杰出的大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官至州司马,也很不错。唯有最小的儿子,有些坑爹。狄仁杰原先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但是后来,他的小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导致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好在狄仁杰察觉后,非常气愤,断然罢其官职,停其俸禄。

意思是在平民百姓当中选出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这涉及封建时期的选举制度,举贤与能。孔子“举贤才”主张,

儒家继承了这种“尚贤”“育才”的思想,并以此作为“选贤举能”的思想基础。孔子是第一个把“尚贤”政治加以合理解释的人。孔子这里所指的“贤才”,显然不再限于奴隶主贵族耳目所及的范围,而是包括平民在内的。孔子“举贤才”的主张已开始突破了“周道亲亲”的贵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向平民特别是“士”阶层打开了政权的大门。孔子所要“举”的“贤才”究竟以什么作标准呢 统而言之,就是他培养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要而言之,第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第二,要有出类拔萃的才能。通过在平民中举贤才,使平民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获得自己的士途,而不是被士家大族所垄断。为平民提供一个机会,用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扩展资料:

一、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二、科举发展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科举制度

-秀才

-举人

-进士

-状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97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