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战斗檄文一发出,各地英雄豪杰群起而相应。第一个就是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接着曹操的好友骑都尉鲍信、山阳太守袁遗(袁绍的堂弟)、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河东太守王匡、豫州刺史孔宙、东郡刺史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张邈的弟弟)、冀州牧韩馥、徐州刺史陶谦等纷纷起兵。荆州刺史刘表也屯兵江夏遥相呼应,长沙太守孙坚更是了得,带兵直扑洛阳。一时间形势大好。
此时正是汉献帝初平元年正月,正值冬春交汇之际,绵延的中原大地似乎正在升腾着一股希望之气。各路兵马相聚在函谷关以东,当时号称关东义军。不久,袁绍王匡兵发河内,韩馥进兵邺城,孔宙进逼兖州,袁术兵起南阳,余下众人聚兵于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曹操等人设坛盟誓,鲍信等人共推曹操为盟主,理由是:其一,曹操胸怀大志,有经天纬地之才,学问广播,颇晓兵法。其二,曹操刺杀董卓,名扬天下,早于董贼势不两立。其三,曹操一家地位显赫,曹操的父亲曹嵩曾官拜太尉,认识好多文臣武将,有号召力。其四,曹操是首举义兵的,讨伐董卓的急先锋。
曹操一听,连连摇头。曹操心想,我是什么东西,祖父是太监,因为这一点,何进拿我不当一回事;因为这一点,满朝文武对我挤眉弄眼;因为这一点,太监也想拉拢我。如果不是我想刺杀董卓,并且付之于行动,我早已被别人骂死了。还想当盟主,别提了。曹操赶紧推辞,笑道:各位,曹操只想当讨伐董卓的马前卒,曹某推举一人,此人外貌英俊、仪表堂堂,四世三公之后,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可谓盟主。
曹操一出口,没把其他几个人的鼻子气歪,鲍信连忙说:孟德,休要玩笑。人长得漂亮怎么就可以当盟主,这又不是选美比赛,难道我等还要以貌取人,共图大业。
曹操自觉失言,可是他实在找不出让袁绍当盟主的理由,老实说小时候和袁绍在一起,没少戏耍他。袁绍这个人还真的不能成为盟主,多谋可是不善断,有时候很执拗、有时候又狠迂腐,不过在这几个人里面,袁绍算是好一点的,还有最主要的袁绍的两个弟弟袁遗和袁术都是一镇诸侯,十分了得。停了停,曹操想出了袁绍做盟主的几个原因:
第一,名人之后。四世三公的家庭,自然有了不起的人物。第二,袁绍是最早斥责董卓,当年在大殿之中,差一点和董贼动起手来。第三,袁绍是大功臣,当年诛杀太监的时候,袁绍是响当当的英雄。何进死后的一个阶段,袁绍成为当时的主持军务的人员。第四,袁绍在冀州也对董卓非常不满,积极从事反董活动。第五,袁绍的亲朋贵友遍及天下,一旦成为盟主,极有号召力。
众人看到曹操的理由很中肯,又看到曹操很坦诚,只好作罢。曹操赶紧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并且详详细细的介绍了大家的情况,并且说大家期盼着袁公的到来,希望在你的领导下,我们能打垮董贼,建设一个强大的汉朝。
袁绍很感动,心说好哥们,曹操你够意思,于是袁绍真的做起了盟主,其实袁绍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生活中就有这些人,其实没什么本事,可是他爹有本事,就甩气了大牌。袁绍也是如此,曹操一客气,他还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韩信复生,孙武再世,以为只要自己一出马,就一定能搞定董卓,出于礼貌,封曹操为奋武将军。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董行动铺天盖地而来。
十八路诸侯伐董卓,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
要弄清曹操如果当盟主会不会灭掉董卓,就需要看一看这十八路诸侯是谁,有没有这十八路诸侯,他们会不会推举曹操做盟主?
01
十八路诸侯都有谁?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了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但是,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只有十一家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以及曹操代理奋威将军。
但据《后汉书》的记载,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也是十一家,但曹操既不是刺史、也不是郡守、国相,没有被列入其中,而广陵太守张超却加入了这个序列。根据有关史料,长沙太守孙坚是跟随袁术参加了此次行动,也算是一家。
这样算来就是十三家诸侯,其余五家孔融、公孙瓒、张杨、马腾、陶谦等有没有参加呢?
徐州牧陶谦,在献帝西迁后,还派遣使者向朝廷进贡,被提升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陶谦不仅没有讨伐董卓,反而是与董卓眉来眼去,巴结讨好。此时,董卓已经控制了朝政,没有董卓的许可,献帝是不可能封赏陶谦的。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但陶谦没有参加。次年,以镇压黄巾军起义而名闻天下的名将朱儁,传檄州郡讨伐董卓,陶谦派遣三千精兵驰援朱儁。不久后,董卓被杀,讨伐的事也就作罢。这或许就是演义把陶谦也作为讨伐董卓的一路诸侯的原因吧。
孔融在董卓欲废掉少帝刘辩时,与董卓发生了激烈的争辩。董卓怀恨在心,就把孔融发配到了黄巾军作乱十分猖獗的北海为相。后来,孔融在北海被黄巾军管亥围困,派遣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才得以解围。
就因为孔融曾经顶撞了董卓几句,也算是讨伐董卓的一路诸侯。但史料并没有孔融出兵讨伐董卓的记载。据《三国志·张杨传》记载,董卓作乱,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袁绍到了河内,与张杨联合,又与匈奴单于於扶罗一起屯兵漳水一带。从这个情况来看,张杨是准备跟随袁绍参与讨伐董卓的行动。
后来,於扶罗想反叛盟军投靠董卓,袁绍、张杨都不同意,於扶罗就挟持了张杨。因为这个缘故,董卓就拜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罗贯中先生为了凑够十八这个吉利数字,就抓了张杨的差,也算作一路诸侯。
至于马腾,当初,董卓进京之时,曾经邀请马腾、韩遂一起出兵。由于二人犹豫不决,并没有及时出兵,等到董卓胁迫献帝西迁长安,二人才起兵准备进入长安。等他们到达长安时,董卓已经被王允、吕布杀死,李傕、郭祀等攻占了长安,控制了朝政。从这个记载来看,马腾并没有参加讨伐董卓,而且与董卓关系暧昧。这一路诸侯实在太牵强。
公孙瓒忙着剿灭胡匪,没有参加这次活动。演义里恰恰是桃园三兄弟跟随着公孙瓒讨伐董卓。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公孙瓒没有参加,刘备兄弟自然也就没有参加征伐董卓。也就既没有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三英战卢布。据史料记载,此一段时间,刘备正是投奔公孙瓒的时候。
从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来看,就公孙瓒与董卓没有一丁点关联。如此一来,刘备哥仨就没有表现的机会,罗先生只好安排公孙瓒出场。毕竟刘备级别差得太远,直接出场不合适。
从这里来看,演义与史实有差距,这是小说一贯的原则。但这不是罗先生不懂历史,反而看出他对历史非常熟悉。
从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等诸侯的加入,就看出罗先生历史基本功很扎实,绝不是随意弄几个人在充数,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构思、认真筛选的。但无论演义还是历史,这些诸侯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想办点事很难。
02
不会推举曹操做盟主,即便曹操做了盟主,也不会有所作为。除了罗先生加塞添加的这五路诸侯外,其他诸侯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豹眼之所以详细介绍这五路诸侯的情况,就是想佐证一下,当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诸侯们的心态和意图。他们虽然响应袁绍的号召参加了行动,但是都各怀鬼胎,各有自己的打算,并没有把除掉董卓作为首要的目标。
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除了孙权之父、长沙太守孙坚斩杀了华雄之外,就是还称不上诸侯的曹操带领其子弟兵,积极对董卓的的部队发动了追击。
但曹操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曹洪舍命相救,曹操恐怕早就挂掉了。诸侯们做了一次集体旅游,等到粮草尽了,就各自退兵,打道回府。
当时,董卓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但如果诸侯们齐心协力,还是有很大机会战胜董卓的。尽管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但没有人真心听从袁绍的号令。更何况袁绍也没有能力和欲望,去攻打董卓。如果是换作曹操作为盟主,情况也会一样,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第一,曹操仅仅是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充其量就是一个中级军官,他没有足够的威望号令天下诸侯。况且曹操已经逃离京师,以曹氏、夏侯氏为主,仅仅招募了一部分子弟兵,属于私人武装。虽然各郡守等的武装,也是各自招募,但起码表面上还是代表汉家地方政府,属于勤王的性质。
曹操最早联络袁绍、袁术讨伐董卓,自己代理奋威将军,不是朝廷任命。名不正则言不顺,纵使有诸侯推举曹操做了盟主,也不会得到大家的信服和支持。袁绍做不到,曹操也做不到,这不是能力的问题,绝对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第二,军事力量是各诸侯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拼光了,自己就失去了争霸的条件。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为下一步争夺地盘做打算,没有人会去与董卓作对。
史实证明,曹操也努力了,但仅仅依靠诸侯们呐喊助威,曹操战胜不了董卓。何况连呐喊助威都没有。关东诸侯做鸟兽散后,历史的发展就证明了一切。
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陶谦、孙坚、马腾、韩遂等人,再加上刘表、刘备、吕布等就开始了混战。这帮人混在一起,那能够做事呢?
因此,在豹眼看来,不管是多少路诸侯,他们都不是为了消灭董卓而来,无论谁做盟主,都一个球样,都是一个结果。
袁绍在当时属于实力比较强的诸侯。在诸侯联军中,袁绍实力超强,兵多将广而且粮草丰富,袁绍的弟弟袁术也具备非常强大的实力,当时袁绍和袁术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矛盾,所以推举袁绍也可以使得袁家人都能在诸侯联军中效力。此外,袁绍出身名门,待人宽厚,在诸侯中具备着非常好的威望,所以推举袁绍再合适不过。曹操的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最终也一致认为推举袁绍合适。
虽然曹操是诸侯联军的发起人,但是他没有足够丰富的资源,仅仅依靠家乡人的支持募集到了数量规模中等的军队,筹集到一部分粮草。但曹操在那个时候还算是个毛头小子,虽说曹操的刺杀董卓行为使得天下人对他刮目相看,但他并没有多强的领导力,在诸侯混战的时代还需靠实力说话,所以曹操也非常识趣,毕恭毕敬地在会盟之时当众推举袁绍,反倒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许攸曾经这样评价:我家主公迂腐的时候让人感到可怕,贤明的时候让人感到可敬。这个主公便是袁绍,历史是胜利者记载,袁绍出身四世三公,昌盛之时拥有四区之地,兵士上百万、战将上千、谋士上百,如此阵容在任何时期都不是弱者,为何最后兵败而受辱,他的一生本可以一统山河,只因儿子偶感风寒拒不发兵,失去了最佳战机,刘备大骂他是庸主。
袁绍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被推举为盟主,当时因为内部不团结,袁绍本人优柔寡断,董卓只是略施小计,最后联盟军土崩瓦解纷纷潜逃。董卓被斩杀后,曹操举义兵占取兖州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活捉吕布得徐州,区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张,那时的兵力有二十万。此时的袁绍大破公孙瓒,彻底控制青、幽、并、冀四区,拥兵八十万,占据汉朝三分之一的天下。
曹操和袁绍的内心都想过一件事,他们之间必然有一场生死之战,只是等待最佳时机。曹操在得到徐州后,刘备临时倒戈投降曹操,曹操向来识人,他观刘备是真英雄也,向来以仁义收买人心,关、张、赵三人视他为兄为父,随他出生入死,此时的刘备没有城池,兵不过数千,可以说是一位光杆司令。曹操因为不放心刘备的为人,最后带他回了许昌,天子的一句刘皇叔,让刘备步入皇亲贵族之尊,曹操彻底的大失所望。
一直被掌控的汉献帝,他看到刘备有勇有谋,对他寄予了厚望,刘备毕生的梦想便是兴复汉室,如今他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于是以剿除叛乱的借口逃出许昌,利用信件骗取徐州城池,此时的刘备不仅拥兵九万,而且徐州城池坚固,进可攻退可守。而如今的曹丞相,区域不仅没有扩张,徐州丢失,兵力大大减少,只有一区之地而已。
有人说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的最佳大战,其实并不是。官渡之战时,袁绍拥兵六十万,曹操拥兵三十万,这是一比二的比例,而且袁绍当时只抽调三十万前去,曹操率兵二十万,人数并没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在曹操只有一区之地时,他的兵力大减,最多不过十五万,因为有九万被刘备夺取,十五万军中精兵只有五万,兖州资源匮乏,也没有充足的粮草,所以此时的曹操和袁绍是差距最大的时刻,也是袁绍和曹操的最佳生死之战之机。
当时刘备派糜芳为使传信袁绍,只要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刘备第一个站出来帮助他。曹操因为记恨刘备的叛变,举全城之兵攻打徐州,此时的兖州只有几千守军,曹操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弄险也是破釜沉舟,他是看准了袁绍的性格和处事风格。这个时候袁绍在干嘛呢?袁绍出兵作战,不仅妻妾成群而且把幼子也带在身边,当时糜芳拜见袁绍时,告诉他此时是最佳出兵时机,袁绍不仅一句话没听进去,而且声称幼子害病,他没有心思出兵作战,他要求撤兵。
当时作为谋士的许攸极力劝谏出兵,最后被仗责二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随意的撤退都会耗费巨大的钱财,袁绍因为幼子生病,不仅失去战机,而且还要撤兵,真是妇人之见,曹操之所以空城对之,这便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对袁绍太了解了。
袁绍错过了最佳时期,最后徐州复得,刘备兵败如山倒,一人逃到袁绍处,关羽投降曹操,张飞做起了山贼,赵云下落不明。袁绍只有这一次最佳作战时机,错过了便再没有机会,历史就是这样,开了一个玩笑让大家去观看,最后所有人都相信了。
十八路诸侯干董卓一家,说到底正因为董卓不是软柿子,他们只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董卓。
当董卓被他们压制,只能弃洛阳迁都长安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小算盘就打起来了,利益已经出现了,因为利益集合在一起的人就要争取自己的权力,所以随后都进驻洛阳,然后发生了著名的袁绍夺传国玉玺事件,从而各路诸侯分崩离析,各回各家了。
自身安全
这里所说自身安全,并非个人的身家性命,而是本势力的安危,不知道各位仔细看过十八路诸侯当时的职位没有,绝大多数都是一郡太守而已,济北相鲍信更只是一个郡国的国相,实权不及一个郡守。
再看下,何为诸侯?按原本的意思至少是有天子分封的爵位,虽然后来也能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长官。但是一个郡守能否作为诸侯?当时有爵位的有两个,分别是祁乡侯袁绍,乌程侯孙坚,官职分别是渤海太守,长沙太守。而真正能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只有冀州牧韩馥一个,拥有州郡实权的州刺史三个,分别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
如果再仔细看下,会发现有好几个本该是从属关系的,比如东郡,山阳郡,济北国都应该属于兖州刺史部,而陈留郡属于豫州,广陵郡属于徐州,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混乱的组合,从属关系也都平级而坐,说明当时很多州刺史或者太守对自己本身势力的控制都不太完全的,一旦轻易离开老巢,随时可能被别家攻占,真正的割据还没有形成,汉帝国对各地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各位都不敢轻出。
不敢追击原因二:依然强大的黄巾军
虽然之前张角的黄巾军主力基本被灭了,但是各地的黄巾军并没有就此平息,比如后来围困了孔融了管亥,兖州刺史刘岱更是在跟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这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之前平起平坐的十八路诸侯鲍信成了刘岱的手下,还劝刘岱不要出战,结果战死,鲍信就把曹操请来主持兖州大局。
十八路诸侯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而这位袁盟主根本没有能力领导联军,后来的失败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了。我们来看诸侯们推举袁绍为盟主的理由,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总而言之,袁绍之所以成为了盟主,并不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显赫的家族背景。在后来袁绍与曹操的决战中,曹操也准确地指出了袁绍不具备领导能力的弱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才得以击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重要的是,这十八路诸侯都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虽然打着匡扶大汉、讨伐董卓的旗号,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这十八路诸侯互相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希望这这场大战中让其他人去与董卓进行拼杀,自己则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企图等到董卓被消灭之后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夺取战果。大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诸侯们也不能例外。如果大多数人都在勾心斗角、互相算计,那么即使有个别人是真的想匡扶汉室,那么他们也很难独善其身。别人都在算计,如果自己没有点防人之心怎么可能生存的下去呢?
我们且不说别人,身为盟主和粮草提调官的袁绍、袁术兄弟便带了个争权夺利的好头。他们在先锋孙坚势如破竹、乘胜追击的时候担心他独占了剿灭董卓的大功,以后朝廷对孙坚的封赏会高于自己。于是他们便对孙坚加以掣肘,故意断掉孙坚的粮草和援军,导致他孤军深入,中了吕布的埋伏,铩羽而归。而气愤的孙坚前来质问袁氏兄弟时,他们只能将责任推到部下的身上,让部下背了黑锅。
试想,战事刚刚有了一点点起色,身为盟主的袁绍和掌握盟军粮草的袁术本来应该积极地为先锋提供支持,一鼓作气将董卓的败军击溃。可他们二人呢?一心想着如何争夺朝廷的封赏,甚至为此不惜令盟军来之不易的优势化为泡影。就像还没有赚到钱就幻想着怎么花一样,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呢?盟主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其他的诸侯了。所以,十八路诸侯最后不欢而散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心不齐,如果只是袁绍、袁术兄弟去讨伐董卓的话,那么以袁氏家族的势力,也许真的可以消灭董卓,大汉江山也许就又可以延续几百年了!真是可惜!
虽然说当初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气势汹汹,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最后并没有成功,看起来这18路诸侯势力非常的庞大,但实际上这所谓的18路诸侯都是各自为各自着想,根本就不可能把力气往一处使,所以最终董卓也确实是被他们逼迫的“迁都”,但其实董卓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严格的来说,他们的这次行动并没有达到预先的战略意义。
在东汉末年,其实各大军阀们都是在保存实力,虽然这个时候这些诸侯们都联合到了一起,但是谁都不愿意真正的出力,相互之间都是在观望着。说白了,这些人们都想去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但是不管是谁,又不想真正的尽力去攻打董卓,每个人都想借着这次的战争去消耗别人的实力来壮大自己,所以这群人组合起来的并不是什么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说白了还不如一群乌合之众。
当初的18路诸侯,其实并没有几个人能笑到最后,在这些人当中,也仅仅只有曹操最后成就了大事,当然了,此时的东吴孙权以及蜀汉的刘备还没有开始发挥,就连曹操此时在18路诸侯当中也不算是什么强有力的竞争者,更不要说是那两个人了。
不过这18路诸侯的联合讨伐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最起码也是打的董卓有一些害怕,后来的董卓也是为了避其锋芒,所以才迫不得已的“迁都”。在这之后才有了王允所使的美人计,另一个貂蝉离间了吕布以及董卓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吕布亲手杀死了董卓。不过董卓的死其实并没有让整个汉室江山起死回生,反而让整个东汉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此时的各大军阀们都知道东汉名存实亡,每个人都在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
《三国演义》第五回讲了“酸枣”联盟的故事,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了洛阳,来到陈留(今河南陈留县),途中收留了陈宫,杀了吕伯奢。曹操在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并且还向各州郡发出矫诏,宣称从洛阳带来了汉献帝天下举兵共讨董卓的圣旨。
十七路诸侯收到了矫诏,纷纷起兵响应,前来与曹操会盟。十八镇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北)集合,然后各带兵马杀向洛阳,在函谷关外安营扎寨,并推举袁绍为盟主,正式成立了讨伐董卓的关东军事联盟。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历史进行了修改、挪接,其中有很多与史实不符。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从《三国志》可以看到,的确是曹操最先起兵反卓,时间是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地点是已吾(今河南宁陵),他只是在陈留招募的兵马。其中,曹操起兵得到了陈留孝廉卫兹的资助,此人后来跟随了张邈。
当时的曹操实力和名望并不高,他发出的矫诏是没人听的,真正发矫诏的人是东郡太守桥瑁,在《资治通鉴》上有明确的记载。酸枣会盟也没有那么多的十八路诸侯,很多割据诸侯其实并没有参加。孔融在打黄巾军;陶谦在徐州根本就没挪窝,只是给义军贡献了一些金银;马腾那个时候还在西凉并没有接受朝廷的招安,更不可能会盟参加讨卓联盟。
至于大家关心的刘备,他和张扬一样,都属于很小的义军,连诸侯都算不上,只是跟随联盟出征,混个军需粮草而已。
曹操虽然没有起到召集诸侯的作用,但他当时“行奋武将军”,在其他诸侯按兵不动的情况下,他一个人积极领军出战,由于兵少将寡,出师不利,还差点丢了性命。《三国演义》把曹操出击董卓的事情放在刘关张“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之后,主要还是要突出刘备三兄弟的英雄形象。
第二年春天,张超、张邈、刘岱、孔伷、桥瑁也来到了酸枣结盟,他们共推的盟主并不是袁绍,而是一个级别非常的低的广陵功曹臧洪。这个臧洪是何许人人,能被各路诸侯共推盟主?《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中记载: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洪体貌魁梧,有异於人,举孝廉为郎。灵帝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
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洪说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亦素有心,会于酸枣……致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
臧洪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来与刘繇、王朗(两人后来都成为了王佐之才)同时升为为县长(与县令不同,一万户以下为“长”,一万户以上为“令”)。灵帝末年,天下大乱,臧洪辞官后,受到了张超的赏识,请他做了功曹。
董卓杀帝乱政,臧洪极力以“天下义烈以报恩效命”劝说张超起兵讨伐董卓,张超的实力太过弱小了,虽然认同臧洪,却无法独立成事。张超就带着臧洪来到陈留见兄长张邈。张邈对臧洪非常的欣赏,又把他推荐给了刘岱、孔伷、桥瑁等人。
臧洪绝对是个不世人才,他以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超群的才谋智慧征服了这些割据诸侯。各个诸侯势力便联手结盟,并且共同推举了臧洪做了盟主。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写了一段言辞激扬的誓词,各路诸侯无不“涕泣横下,莫不激扬”。这首誓词罗贯中几乎原封未动,直接照搬《三国志》,这首誓词其实是臧洪说的: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酸枣会盟后,各路诸侯其实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粮草用尽,就一哄而散了。臧洪虽然名为盟主,却无实力,他既无法约束袁术,更无法调度袁绍,空有一腔热血,无法实现共讨逆贼的宏愿。联盟解散后,臧洪被袁绍收留。后来,张超擅自立了吕布为兖州牧,这让曹操非常不高兴,就发兵攻打张超,张超势力小,实力弱,臧洪就请求袁绍救援张超,袁绍没有答应。
张超死后,臧洪就与袁绍断绝了关系,袁绍很恼怒,就派兵围攻臧洪,臧洪誓死不降,最后被袁绍所杀。一代名士臧洪就这样过早的退出了三国的舞台,对国有忠,对人有义,对势有判,对事有谋,惜哉!
而根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来看,酸枣会盟的时候,袁绍其实并没有在那里,这些会盟的诸侯为了有一个身世显赫,有名望的人来推动倒卓,就“遥推绍为盟主”,而真正的盟主却是小小的功曹臧洪。
历史上的酸枣会盟注定会失败,结盟的大小诸侯各个心怀鬼胎,唯一一个心怀壮烈的人只有臧洪一人,其他诸侯都是为了保存实力,扩大地盘,讨伐董卓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推举盟主时,个个表面推让,实则是惧怕董卓,担心落个“首犯”的罪名,遭到董卓的清算。
于是,他们就推举了一个级别不高,无甚名望的广陵功曹为盟主,出兵时又都迟疑不进,按兵不动,最后分崩离析,一哄而散。臧洪名为盟主,实则不过是各方平衡利益的工具,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