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间操是工人在工作时段做的一种操,就像“课间操”一样,但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要做,只是专门给长期或者重复用一种姿势做工的工人(比如:制衣厂的缝纫工、流水线上的装配工、某些产品检验工等等)设计的,这样可以使这些工人活动活动肢体,也起到健身和休息的作用。
工间操一般很大众化,不是特别好看,一般也就是广播体操,没有观赏性,远远不及现在学生做的韵律操好看。
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群众的要求下,1954年,国家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体操。第二套广播体操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调整,增加了运动量和动作难度。
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在1957年推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成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体操运动曾一度中止。1971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正式与公众见面。其动作新颖、舒展,并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来增加人们做操的兴趣。
1990年5月,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但根据后来的调查,人们普遍反映其动作难度较大,不便于掌握。
扩展资料:
特点
1、科学性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体操。每节体操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体操动作幅度大,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到达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
实验表明,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
2、普及性
本套广播体操强调普及推广的效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参与体操锻炼的人群定在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兼顾少年和老年人,男性女性均适用。
3、健身性
经对广播体操锻炼者专项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本套广播体操的锻炼,可提高机体的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播体操
想必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做过课间操吧,那些一节一节一章一章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做过的雏鹰起飞以及七彩阳光,那些动作都较为死板,虽然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有学校的学生都不愿意去好好的做。
为此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推出了网红课间操,这种操作不仅能够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锻炼身体。
网红课间操的种类多种多样。当下的流行音乐,98k,以及曾经的鬼步舞和江南style,这些都被引到了课间操中,还有的学校在练武术等等各种新颖的做操方式。
这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积极努力的去做操,更大程度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甚至还有校长以及年轻的老师们在上面领舞。而如果学校有一些比较年轻比较前卫的老师,那么就更有趣,他们会带来新的舞蹈,并且还会在上面领舞,让孩子们更加认真的参与。
这其实都是学校想尽心思,希望我们能够好好锻炼身体。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这些新颖的古古怪怪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好好的做操,从而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们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的跟着做操,在学习的同时也不忘锻炼身体,拥有强劲的体魄。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有其他无限的可能,所以说我们平时也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也希望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们能够好好的做运动,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谢你能够读到这里,如果说你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留言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