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开展而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它比健身健美操更加激烈,更能体现出健力、美的特色。竞技俊美操使健美操运动纳入体育竞争机制。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地区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众所周知,编排与完成情况是竞技健美操比赛评分的两大因素,如何创编出符合竞技健美操特点而又紧紧把握住发展方向的健美操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与同行共榷。 一、动作特点 竞技健美操是一个不同于自由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运动的独立的体育项目,根据它具有动作类型多,复合性动作多,动作重复次数少,全套练习时间短和动作速度快的特点,在动作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操为主,操舞结合式动作设计 竞技健美操的动作必须设计成操的动作结构,有明显影响身体某一部位的目的性。强身健体是竞技健美操的主要功效性之一,在动作设计时应遵守符合强身健体和人体艺术造型的规律。在编排动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影响与发展力量、柔韧、协调、灵敏以及持久力等各种素质的练习,而且还应在运动形态上有舞蹈造型美、外形美的特点。那种认为迪斯科或霹雷舞加特定动作就是竞技健美的编排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 (二)精心构思,力求新颖 竞技健美操全套动作没有节的划分,动作重复次数少,复合性动作多,变化多,连续性强,对称性动作相应减少,行云流水,一气叼成。设计动作时要有新意,精心构思。可多设计粗犷、奔放、力度强、造型美、有弹性的动作。 (三)把握动作风格特点 动作风格就是创编设计动作素材的取向侧重面。如以中国武术、古典芭蕾、爵士舞、现代舞或迪斯科等动作为创作基调,将其贯通于全套动作的始终。一套操如果没有一个基本格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不伦不类,给人一种东拼西凑的感觉,不能体现一套操的特点。因此,把握动作风格特点是非常重要。 二、编排特点 竞技健美操具有明显的法定性,竞赛规程对比赛的项目、时间、特定动作都作了规定,因此,在编排时必须以规程为依据,创编出丰富多彩的成套动作,编排时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独特新颖。一套操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吸引观众。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满场跑跳的框框。 (二)注意身体全面发展,从健身美体的实效性出发,以简单易学的操形动作为主体,较多的对称性动作和少量的不对称动作有机结合,使其显得动作多,变化快,充分体现健、力、美的特点。 (三)遵循竞技健美操的结构一套完整的竞技健美操有其自身的结构,归纳起来可以用下表表示:成套竞技健美操技术结构 部分 开始部分 主体部分 尾声部分 节拍 2—4×8 4—8×8 4—8×8 6—8×8 6—12×8 2—4×8 动作 起势、造型引段颁溯蹦习 稠棚 第舰特定6 特定动作上下习极小调整动作 踢跳习 绸 编排时要注意层次,起伏对比,扬长避短。开始部分可称为凤头,编排得别致新颖,才能引人入胜。 一套竞技健美操必须要有高潮,才能使整套操有起伏对比的效果。高潮就是动作激烈,动作速度快,幅度大,节奏强,力度强劲,使人目不暇接的联合动作。这串动作最能激发情线,运动负荷也是全套动作的最高水平。一套竞技健美操可以有一或二个高潮。特定动作一般放在主体部分,如连续四次俯卧撑,收腹举腿,一般采用二拍一动或四拍一动,充分显示力量,或安排在激烈运动中间,做为调节运动活动节奏的手段,使身体某些部位的强力活动稍加缓和,这种在快节奏渗有缓慢动作节奏的编排,加强了动作起伏的效果。有的成套动作在高潮中嘎然而止,形成静止造型状态,可收到较好的表演效果。 三、音乐特点 音乐快慢与健身价值有很大关系。节奏快,运动量大,生理负荷也就大,运动员消耗的能量也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更全面。节奏快慢还与动作的激情、动作的气氛有很大关系。据统计竞计健美操音乐速度多在每10秒钟26至30拍之间,而健身健美操音乐速度多在每10秒钟20至26拍之间,说明竞技健美操比健身健美操速度快,更具有激情和感染力,对运动员素质要求也更高。 音乐是情感体现。健美操音乐多采用节奏强劲、韵律感鲜明、曲调优美、激发情绪、振奋精神的时代音乐。从94年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看,大都是自己创造的音乐,其中配有风声、雨声等与动作非常吻合,体现了自己的情感。94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有40.6%的队采用了民族音乐,说明音乐选择已从单一强节奏的外国音乐转向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与动作配合,体现民族特色。 四、运动员体型特点 健美操是健与美的结合,竞技健美操更是健、力、美的体现,因此,运动员的体型有其项自本身特殊的要求。男子应显示肌肉,身高适中,身材匀称。女子应显示有力度的丰满健壮,具有时代美,如结实、粗壮、有女性特有的线条美。那种体操型、艺术体操型、舞路型身材都符合此项目特点。一名优秀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只练操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力量性练习,使体型有力度且具有线条美。而在混双、混六项目中,还要考虑到男、女运动员身材比例是否协调,如果男女运动员身材差别太大,则会影响整体效果,也会影响一些配合动作完成。 五、难度发展 (一)难度动作的创新与种类增加 难度动作是运动员能力的体现。从近年来世界锦标赛及国内的一些竞技健美操比赛来看,体现上肢力量的三点俯卧撑已很普遍使用,二点卧撑(单手、单脚)也越来越多的选手采用,并且在女运动员的偿试中博得了喝采。两点手臂的支撑与身体接触、不与身体接触的以及由支撑的各种体位变化,每套操中出现2—3次,体现了运动员的能力,也为套路增添了难度价值与艺术欣赏性。 从94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来看,竞技健美操在技巧上的难度也越来越高。男子出现了单臂支撑的高难动作,单臂身体接触的支撑、不与身体接触的支撑,不与身体接触的高质量的高直角支撑。女子出现了360度水平转身成俯撑,单肘水平上支撑等高难动作,有的甚至引用了杂技中的高难动作,使竞技健美操的难度更上了一个档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有很多是奥运会竞技体操选手,说明竞技健美操向高难技巧发展已是一个趋势,竞技健美操与操身健美操拉开了距离,各向自己的方向发展。 (二)舞蹈难度 竞技健美操在舞路难度上也越来越高,平衡、跳跃类型动作增加,从95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来看,由前几届比赛中的搬腿(手搬)平衡渐渐过渡到控腿平衡及各方向的变化平衡。比赛中,高分腿跳、前后交换腿跳等空中变化方向、体位的跳跃占了优势,展现了运动操纵自身的能力。对柔韧性素质要求更是高出一筹,女子出现了高踢腿直接接劈叉的高难动作。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健美操必将和体操、艺术体操一样成为人们喜爱的竞赛项目之一。一九九二年,中国大学生体协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在北京成立,一九九六年即将西安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健美操首次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我国竞技健美操至今为止水平最高,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开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95年首届界健美操锦标赛在法国举行,我国首次派队参加了世界健美操比赛,标志着我国健美操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日子屈指可待。竞技健美操将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必然将竞技健美操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共有11套,佳木斯快乐舞步第一套到第六套、佳木斯快乐舞步合成版A版,佳木斯快乐舞步合成版B版、佳木斯快乐舞步12节(新修版)、佳木斯快乐舞步精华版、佳木斯快乐舞步13套
如对你有所帮助 请采纳
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分为六个级别。一级为入门,二、三级为初级,四、五级为中级,六级为高级。申请一至三级达标者可越级申报。三级以上,必须持有现等级的证书方可晋升高一等级。申请三级以上达标,必须有一名二级健美操裁判员或一名二级健美操指导员执行裁判。
参与达标测定的裁判组应由三至五人组成, 其中裁判组长一人。裁判资格为健美操等级裁判员或等级指导员。各级别达标成绩为"达标"和"末达标"。评分办法由体操中心另行制定。
等级证书、证章相关:
《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的各级证书、证章和胸卡由中国健美操协会统一制作;审核颁发工作委托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健美操协会负责;具体颁发单位可由县级(合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施行。
各颁发单位除向达标者收取由体操中心统一规定的证书、证章和胸卡工本费外,不得额外收取任何费用。
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群众的要求下,1954年,国家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体操。第二套广播体操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调整,增加了运动量和动作难度。
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在1957年推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成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体操运动曾一度中止。1971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正式与公众见面。其动作新颖、舒展,并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来增加人们做操的兴趣。
1990年5月,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但根据后来的调查,人们普遍反映其动作难度较大,不便于掌握。
扩展资料:
特点
1、科学性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体操。每节体操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体操动作幅度大,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到达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
实验表明,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
2、普及性
本套广播体操强调普及推广的效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参与体操锻炼的人群定在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兼顾少年和老年人,男性女性均适用。
3、健身性
经对广播体操锻炼者专项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本套广播体操的锻炼,可提高机体的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播体操
主要是第四套和第五套 。9套广播体操的发展历程如下:第1套:动作最简单
1951年11月24日正式公布。据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参加广播体操的人数达到1048万人。这一套广播体操动作最简单,一节操基本只有一个动作。
第2套:增加下肢动作
1954年7月正式公布,运动量比第一套大些,并适量增加了下肢运动量,动作难度也有所增加。“呼吸运动”和“整理运动”被取消了,原因是大家觉得每节动作的操练中,都必然要进行呼吸。
第3套:成为当时风尚
1957年正式公布。曾有报道说,当时中共中央高级党校90%以上的学员坚持做广播体操,且由原来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三次;有关调查还显示这套体操对改善食欲和睡眠有效果。当时,第三套广播体操成为了时尚。
第4套:增少数民族语言版
1963年的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较前三套的动作,第四套体操趋于成熟,除了运动量继续增加外,动作也开始强调新颖和优美。
第5套:增加生产劳动动作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布,吸收了前四套的优点,动作新颖活泼,活动部位比较全面,难度和运动量也比过去稍大,还穿插着模仿生产劳动和舞蹈形象的动作。
第6套:增加民族风格乐曲
1981年9月1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动作新颖、舒展,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兴趣。该时期,广播体操工作的严肃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第7套:设计难度增大
1990年5月8日推出,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制作挂图。据后来调查,人们普遍反映这套动作难度较大。
第8套:降低难度吸引人气
1997年正式推出,与第七套希望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抗衡的设计理念不同,第八套动作设计上删繁就简,设计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学会它,不至于因为动作太难而手忙脚乱。
第9套:与太极等个运动融合
第九套诞生于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融入射箭、健美操、武术、踢毽、游泳、保龄球及现代舞等时尚运动的基本动作,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整套操动作幅度大,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呈现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