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取穴方法总结

针灸取穴方法总结,第1张

针灸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取穴,辨证准确,取穴合理,在临床治疗中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针灸取穴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介绍临床取穴思路十六种,仅供参考。

1、局部取穴与以痛为俞

顾名思义,就是在病变局部取穴,可以取病变局部的经穴、奇穴或阿是穴。本法也是临床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如巓顶痛取百会,额头痛取印堂,耳鸣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肾俞等均属此类。很多人粗学针灸,只会取阿是穴治疗,虽亦有效,但终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才能有所成就。

2、循经取穴

指沿着病变所处的经脉取穴,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掌握循经取穴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及经穴,一般同时取所在经脉的局部及远端穴位,远近相配取穴。循经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易于掌握,收效甚佳。如胃痛取足三里、下牙痛取合谷、上牙痛取内庭等。

3、五输穴取穴

4、其它特定穴法

特定穴除五输穴外,还有原、络、郄、募、背俞、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临床上这十种特定穴也非常实用,往往收效甚佳,各种特定穴之间也可以配合应用,如原络配穴法,俞募配穴法等,如头痛针合谷配列缺,即是原络配穴法。《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非常重视原络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以及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等,掌握了上述配穴法之后,在理解《针灸心法要诀》就容易多了。

5、巨刺法取穴

即左有病取右、右有病取左,交叉取穴。如右偏头痛,取左足临泣,再如偏瘫及面瘫的早期也可用此法。本人临床喜欢用此法,即时效果较好,但仍要配合其它取穴方法应用才能维持疗效。推而广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明晓其义,临证灵变,不用拘泥于巨刺之左右交叉。内经的缪刺之法,左病治右,右病刺血,刺其血络,也属此类取穴法,大家要善于总结。

6、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醒神开窍等治法中应用极广,本人的导师也经常应用刺络法。刺络放血法的穴位选择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病变局部刺络放血,如红眼病、目痛可以太阳穴刺络放血。二是循经远端刺络放血,如面部痤疮可以在曲池刺络放血。三是上面提到的缪刺之法,对侧刺络放血,如中风偏瘫,可以在对侧小腿足阳明部位寻找充血的血络放血。刺络放血法适用于久病难治性疾病以及各种急症、神志病、火热病症,此法往往收效较快。本人尝试红眼病刺耳尖放血、中风急救刺十宣放血、腰痛刺养老、委中放血等等效果都非常好。但刺络放血法不要滥用,尤其是血虚气弱之人,放血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

7、全息取穴法

全息对应在全身非常多见,临床应用也五花八门,但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以肚脐和命门为中心的整体全息对应。如左上肢对应右下肢,肩对应髋,膝对应肘等。二是以肘及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上臂对应大腿,手对应足等,也可以反向对应,上臂对应小腿,手对应髋。三是以腕与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手指对应足趾等。一般左右对应仍以脐或命门为中心,如左腰痛,则对应右侧腰部。前后对应则病在前取其后、病在后取其前。如胸乳痛取天宗,腰痛针下腹等。

现行的各种微针疗法则是身体局部的全息对应疗法,例如头皮针、面针、耳针、鼻针、眼针、舌针、背针、腹针、脐针、掌针、第二掌骨全息、手全息、足底全息等等。个人体会(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全息取穴往往可取速效,但长期疗效往往难以维系,长效治病还须经穴辨证实治。

8、表里经取穴法以及上下经取穴法

表里经取穴法即病在阳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阴经;病在阴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阳经。如腰痛在足太阳经,可取肾经的太溪穴。上下经取穴法即病在此病,针经脉循行顺序中上位或下位经脉。如胃痛取胃经下位脾经的公孙穴;肾虚耳鸣取肾经上位膀胱经经的昆仑穴。我们常用的后溪治腰痛,就是小肠经与膀胱经上下位循行关系;外关治偏头痛,也是胆经位于三焦经下位的原理。本取穴法本人在临床应用也颇多,常常与其他取穴方法结合运用。

9、辨证取穴法

即按照四诊八纲辨证方法取穴。总的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泻则多用针或放血、拔罐,补则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如胃火牙痛当泻胃经荥穴,肾虚牙痛则补肾经原穴太溪穴,中焦有湿取中脘,风证取风池、风府,阳虚补命门之火,寒痹灸肾俞,气血不足的网球肘取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等。

10、奇穴

包括常见的传统奇穴以及董氏奇穴,《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中也非常重视奇穴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十四经取穴与奇穴配合使用,往往出奇制胜,如安神取印堂,头痛取三叉三和大白,落枕取承浆和重子,腱鞘炎取五虎,大小骨空治烂眼等都可速效。前几年董氏奇穴颇为盛行,穴法颇有深意,宗于《内经》而异与传统针灸,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应用一下。

11、体应取穴法

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皮治皮,以肉治肉,以脉治脉。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皮治肺,以肉治脾,以脉治心。本人在应用中非常重视浅刺皮部以治皮肤病,贴骨进针,可治骨痹;合谷刺治筋肉之痹等,在临床上观察发现,跟不重视深浅刺,一味求深刺求针感的治疗方法相比,病程往往缩短不少。

12、经验穴法

有不少针灸临床家都总结有一些临床经验效穴,往往各家各有不同,类似奇穴,又不完全属于奇穴,可以认为是经验穴。如我的母亲教我的推按三角肌止点周围治疗急性咽痛,跟高维斌老师学的供血穴治疗延髓麻痹,这些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临床疗效也甚好,再如手三里外半寸治扭伤,大椎与大杼之中点治咳嗽等等,大家在学习中可以慢慢积累总结。

13、安神取穴法

理论源自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人导师常常应用,针对各种疼痛,取心经或安神诸穴如内关、神门、大陵、百会、神庭等,往往相较于单纯应用其它取穴法,效果更好。本人在应用中推而广之,针对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加上安神诸穴治疗,往往效果更佳,大家临证中也可以尝试一下。

14、脏腑别通理论取穴法

传统中医另有一套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肺与膀胱相通,肝与大肠相通,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胃与心包相通。按此理论取穴亦有疗效。如内关治胃病,中渚止肾痛等,大家仔细体会发现董氏奇穴对此发挥颇多,大家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15、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取穴法

这些都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颇有深意,当努力掌握。学时间医学,需精通天文、周易等,精通天地自然变化规律。其理奥而义微,可缓缓图之。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慢慢学习掌握。

16、八字法对应及现代针具针法的发展

八字法包括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四法,此法由当代名老中医李柏松先生首创,也非常实用。此法通过“定位”规律和“以针刺为主的反击方法”,可以瞬间达到消退各种病痛的目的,如腰痛取锁骨下,乳房病取髂骨上,足背痛取对侧手背,在四法的指导下,掌握肌体的各种疾病并了解在各个部位所发生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

随着现代解剖学以及组织外科学与针灸学的结合,近代医家发明了许多不同的针具和针法,比如小针刀、微针刀、针灸刀、浮针、新九针、刃针、小宽针、铍针、松针、微型外科手术带刃针具等,这些针具应用部位多不拘泥于穴位,而是按照解剖部位选择治疗点,在治疗一些筋肉关节疾病效果也不错。近几年又有水针刀、注射针刀、激光针刀等派生出来,本人没有应用过,不敢妄加评论,从资料来看也有不错的临床疗效。上述针法由针变刃变刀,与传统常规针灸针大有不同,理论也多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感兴趣的可以学习应用一下。针灸属于中医之大道,扎几针往往并不难,但全面掌握针灸技法并非易事。

董氏奇穴72绝针 ——带你学会董氏针灸

无需基础,一听就懂!!!

小小穴位,大大神效!!!

董针在手,健康无忧!!!

上曲穴(图4-17)

[董师原文]

部位 :在上臂后侧,肩中穴后开一寸

主治 :小儿麻痹、坐骨神经痛臂痛、血压高、小腿胀痛。

取穴 :在上臂后侧,即肩中央向后横开-寸是穴。

手术 :针深六分至一寸五分。治左臂取右穴;治右臂用左穴。

运用 :用三棱针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

[诠解发挥]

穴名新释 :上下系区别穴位位置,曲者,弯曲曲线,上曲在腋窝之腋纹上。定位及取穴:在上臂后侧,即后枝穴后开一寸。距腋窝之腋纹上一寸。

现代解剖 :肌肉:三角肌外侧,二头肌与三头肌肌腹间。血管:头静脉、腋动脉、反肱动脉。神经:腋神经。

解说及发挥 :

1 下曲、上曲皆治疗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血压高。下曲、上曲倒马并用效果更好。以三才全息论,从下往上,穴在上臂之尾部,治下焦病有效,治坐骨神经痛。

2 太极全息观之手躯顺对,对应于髋部及前后阴部,故可治疗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

3 下曲、上曲附近皆为肌肉丰厚处,针之亦能健脾,故综合本穴作用,与脾肝肾皆有关。

4 以肩中穴为主,配周边之上曲、下曲、云白李白治疗小儿麻痹、小腿无力,疗效甚佳。

5 时肩上8~10寸(上臂之下焦区)范围肌肉丰厚,皆治小儿麻痹,腿痛。

6 大肠经之李白、天宗、云白,及小肠经之下曲、上曲,三焦经之肩中,皆在肩部三角肌范围内。肩三角肌为块状肌肉,属筋应肝;肉多健脾;阳跷脉主抬腿有力。

7 以三才全息论,从上往下,穴在上臂之上部,又肩三角肌为块状肌肉,属筋应肝;穴在小肠经线上,手足太阳经相通,能治头项强,能治血压高。

8 老师说用三棱针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一般在上曲穴点刺出血后,再针肝门、明黄穴较佳。

董氏奇穴72绝针 ——带你学会董氏针灸

无需基础,一听就懂!!!

小小穴位,大大神效!!!

董针在手,健康无忧!!!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手太阴肺经)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手阳明大肠经 )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足太阴脾经)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足阳明胃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手少阴心经)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足少阴肾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手厥阴心包经)

关冲液门中渚穴,阳池支沟天井焦。 (手少阳三焦经)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足厥阴肝经)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 

(二)原穴、络穴

十二原穴歌

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

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

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三)背俞穴、募穴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四)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外关阳维目锐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

(五)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六)十六郄穴歌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切,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

(七)下合穴歌

手三阳有下合穴,大肠合于上巨虚,

小肠合于下巨虚,三焦合于委阳穴,

膀胱委中胆阳陵,胃合三里治内腑。

                    第四部分 经络腧穴各论

一、手太阴肺经歌诀

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

手太阴肺经(LU)歌诀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掌后横纹跳,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拇指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

1、商阳2、二间3、三间4、合谷5、阳溪6、偏历7、温溜8、下廉9、上廉10、手三里11、曲池12、肘髎13、手五里14、臂臑15、肩髃16、巨骨17、天鼎18、扶突19、口和髎20、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

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

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ST)歌诀

S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

1、承泣2、四白3、巨髎4、地仓5、大迎6、颊车7、下关8、头维9、人迎10、水突11、气舍12、缺盆13、气户14、库房15、屋翳16、膺窗17、乳中18、乳根19、不容20、承满21、梁门22、关门23、太乙24、滑肉门25、天枢(大肠募)26、外陵27、大巨28、水道29、归来30、气冲31、髀关32、伏兔33、阴市34、梁丘35、犊鼻36、足三里(合)37、上巨虚(大肠下合)38、条口39、下巨虚(小肠下合)40、丰隆(络)41、解溪(经)42、冲阳(原)43、陷谷(输)44、内庭(荥)45、历兑(井)

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

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咬肌高处迎,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旁神庭,

人迎结喉旁动脉,水突人迎气舍中,肌间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上窝中,

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线四寸平,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

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要记清,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

髀关髂下平会阴,伏兔膝上六寸中,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

膝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

再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寸是丰隆,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凭,

陷谷跖趾关节后,次中指缝寻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要记清。

四、足太阴脾经(SP)歌诀

SP二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

1隐白2大都3太白4公孙5商丘6三阴交7漏谷8地机9阴陵泉10血海11箕门12冲门13府舍14腹结15大横16腹哀

17食窦18天溪19胸乡20周荣21大包

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太白节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

商丘内踝前下找,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

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海上六寸箕门是,冲门距中三五现,

冲上斜七是府舍,横下三寸腹结连,脐旁四寸大横穴,适当脐旁四寸见,

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天溪胸乡周荣上,四肋三肋二肋间,

大包腋下方六寸,腋中线上六肋间。

五、手少阴心经(HT)歌诀

HT九穴是心经,起于极泉止少冲,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可用,

1极泉2青灵3少海4灵道5通里6阴郄7神门8少府9少冲

极泉腋窝动脉牵,青灵肘上三寸觅,少海骨髁纹头间,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掌后一寸间,阴郄五分在掌后,神门豌豆骨外缘,少府小指本节后,

少冲小指桡侧边。

六、手太阳小肠经(SI)歌诀

SI十九手小肠,少泽听宫起止详,头项耳目热神志,痒疮痈肿液病良。

1、少泽(井)2、前谷(荥)3、后溪(输)4、腕骨(原)5、阳谷(经)6、养老(郄)7、支正(络)8、小海(合)9、肩贞10、臑俞11、天宗12、秉风13、曲垣14、肩外俞15、肩中俞16、天窗17、天容18、颧髎19、听宫

少泽小指尺甲角,前谷泽后节前方,后溪握拳节后取,腕骨腕前骨陷当,

阳谷三角骨上取,养老转手髁空藏,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二骨之中央,

肩贞纹头上一寸,臑俞贞上骨下方,天宗岗下窝中取,秉风岗上窝中央,

曲垣胛岗内上缘,陶道旁三外俞章,大椎旁二中俞穴,天窗扶后大筋旁,

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颧骨下廉乡,听宫之穴归何处,耳屏中前陷中央。

七、足太阳膀胱经(BL)歌诀

BL六十七膀胱经,起于晴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恁,

1睛明2攒竹3眉冲4曲差5五处6承光7通天8络却9玉枕10天柱11大杼12风门13肺俞14厥阴俞15心俞16督俞17膈俞

18肝俞19胆俞20脾俞21胃俞22三焦俞23肾俞24气海俞25大肠俞26关元俞27小肠俞28膀胱俞29中膂俞30白环俞31上髎32次髎33中髎34下髎35会阳36承扶37殷门38浮郄39委阳40委中41附分42魄户43膏肓44神堂45噫嘻46膈关47魂门48阳纲49意舍50胃仓51肓门52

志室53胞肓54秩边55合阳56承筋57承山58飞扬59附阳60昆仑61仆参62申脉63金门64京骨65束骨66足通谷67至阴

内眦上外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眉冲直上傍神庭,曲差庭旁一寸半,

五处直后上星平,承光通天络却穴,后行俱是寸半程,玉枕脑户旁寸三,

天柱筋外发际恁,再下脊旁寸半寻,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分,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五气海六大肠,七八关元小肠分,十九膀胱廿中膂,廿一椎旁白环俞,

上次中下四髎穴,骶骨两旁骨陷中,尾骨之旁会阳穴,承扶臀下横纹中,

殷门扶下六寸当,浮郄委阳上一寸,委阳腘窝外筋旁,委中腘窝纹中央,

第二侧线再细详,以下夹脊开三寸,二三附分魄户当,四椎膏肓五神堂,

六七譩譆膈关藏,九椎魂门十阳纲,十一意舍二胃仓,十三肓门四志室,

十九胞肓廿一秩,小腿各穴牢牢记,纹下二寸寻合阳,承筋合阳承山间,

承山腨下分肉藏,气扬外踝上七寸,跗阳踝上三寸良,昆仑外踝跟腱间,

仆参跟骨外下方,踝下五分申脉穴,踝前骰陷金门乡,大骨外下寻京骨,

关节之后束骨良,通谷节前陷中好,至阴小趾外甲角,六十七穴分三段,

头后中外次第找。

八、足少阴肾经(KI)歌诀

KI廿七肾经属,起于涌泉止俞府,肝心脾肺膀胱肾,肠腹泌尿生殖喉,

(1) 涌泉(2) 然谷(3) 太溪(4) 大钟(5) 水泉(6) 照海(7) 复溜(8) 交信(9) 筑宾(10) 阴谷(11) 横骨(12) 大赫

(13) 气穴(14) 四满(15) 中注(16) 肓俞(17) 商曲(18) 石关(19) 阴都(20) 腹通谷(21) 幽门(22) 步廊(23) 神封(24) 灵墟(25) 神藏 (26) 彧中(27) 俞府

足心凹陷是涌泉,舟骨之下取然谷,太溪内踝跟腱间,大钟溪泉稍后主,

水泉太溪下一寸,照海踝下四分处,复溜踝上二寸取,交信溜前胫骨后,

踝上五寸寻筑宾,膝内两筋取阴谷,从腹中线开半寸,横骨平取曲骨沿,

大赫气穴并四满,中注肓俞平脐看,商曲又恁下脘取,石关阴都通谷言,

幽门适当巨阙侧,诸穴均在肋隙间,步廊却近中庭穴,神封灵虚神藏间,

或中俞府平璇玑,都隔一肋仔细研。

九、手厥阴心包经(PC)歌诀

PC心包手厥阴,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诸痛痒疮亦可寻,

1天池2天泉3曲泽4郄门5间使6内关掌后二寸停7大陵8劳宫9中冲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曲泽腱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

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

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十、手少阳三焦经(SJ)歌诀

SJ二三三焦经,起关冲止丝竹空,头侧耳目热神志,腹胀水肿遗尿癃,

1关冲2液门3中渚4阳池5外关6支沟7会宗8三阳络9四渎10天井11清冷渊12消泺13臑会14肩髎15天髎16天牖17翳风

18瘈脉19颅息20角孙21耳门22耳和髎23丝竹空

关冲无名指甲内,液门握拳指缝讨,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腕表有陷凹,

腕上二寸取外关,支沟腕上三寸安,会宗三寸尺骨缘,三阳络在四寸间,

肘下五寸寻四渎,肘上一寸天井见,肘上二寸清冷渊,消泺渊臑正中间,

臑会三角肌后下,肩髎肩峰后下陷,天牖平颌肌后缘,乳突颌角取翳风,

下三分之一瘈脉现,上三分之一颅息取,角孙入发平耳尖,耳门屏上切迹前,

和髎耳根前指宽,丝竹空在眉梢陷。

十一、足少阳胆经(GB)歌诀

GB四十四足少阳,头侧耳目鼻喉恙,起瞳子髎止窍阴,身侧神志热妇良。

1瞳子髎2听会3上关4颔厌5悬颅6悬厘7曲鬓8率谷9天冲10浮白11头窍阴12完骨13本神14阳白15头临泣16目窗17正营18承灵19脑空20风池21肩井22渊腋23辄筋24日月25京门26带脉27五枢28维道29居髎30环跳31风市32中渎33膝阳关34阳陵泉35阳交36外丘37光明38阳辅39悬钟40丘墟41足临泣42地五会43侠溪44足窍阴

外眦五分瞳子髎,听会耳前珠陷详,上关下关上一寸,以下五穴细推商,

头维胃经连颔厌,悬颅悬厘在下方,曲鬓角孙前一指,头维曲鬓串一行,

五穴间隔均相等,率谷入发寸半量,天冲率后斜五分,浮白率后一寸乡,

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

入发五分头临泣,庭维之间取之良,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

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风池耳后发际陷,颅底筋外有陷凹,

肩井大椎肩峰间,渊腋腋下三寸见,辄筋腋前横一寸,日月乳下三肋现,

京门十二肋骨端,带脉章下平脐看,五枢髂前上棘前,略下五分维道见,

居髎髂前转子取,环跳髀枢陷中间,风市垂手中指尽,其下二寸中渎陈,

阳关阳陵上三寸,小头前下阳陵泉,阳交外丘骨前后,踝上七寸丘在前,

光明踝五阳辅四,悬钟三寸骨前缘,外踝前下丘墟寻,临泣四趾本节扪,

侠溪穴与地五会,跖趾关节前后寻,四趾外端足窍阴,四十四穴仔细吟。

十二、足厥阴肝经(LR)歌诀

LR十四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肠腹诸疾前阴病,五脏可治胆亦灵。

1、大敦(井)2、行间(荥)3、太冲(输、原)4、中封(经)5、蠡沟(络)6、中都(郄)7、膝关8、曲泉(合)9、阴包10、足五里11、阴廉12、急脉13、章门(脾募)14、期门(肝募)

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

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横纹上,

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阴廉气二动脉中,急脉阴旁二五分,

季肋下缘章门穴,乳下二肋寻期门。

十三、督脉(DU)歌诀

DU督脉二八良,起长强止龈交上,脑病为主次分段,急救热病及肛肠。

1长强2腰俞3腰阳关4命门5悬枢6脊中7中枢8筋缩9至阳10灵台11神道12身柱13陶道14大椎15哑门16风府17脑户18强间19后顶20百会21前顶22囟会23上星24神庭25素髎26水沟27兑端28龈交

尾骨之端是长强,骶管裂孔取腰俞,十六阳关平髋量,命门十四三悬枢,

十一椎下脊中藏,十椎中枢九筋缩,七椎之下乃至阳,六灵台五神道穴,

三椎之下身柱藏,陶道一椎之下取,大椎就在一椎上,哑门入发五分处,

风府一寸宛中当,粗隆上缘寻脑户,强间户上寸半量,后顶直上又寸五,

百会前五后七量,会前寸五前顶取,囟会星后一寸长,小儿禁刺当牢记,

上星入发一寸量,神庭五分入发际,素髎鼻尖准头乡,水沟鼻唇沟上取,

兑端唇上尖端藏,龈交上唇系带底,经行背头居中行。

十四、任脉(RN)歌诀

RN任脉二四呈,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1会阴2曲骨3中极4关元5石门6气海7阴交8神阙9水分10下脘11建里12中脘13上脘14巨阙15鸠尾16中庭17膻中18玉堂19紫宫20华盖21璇玑22天突 23廉泉24承浆

会阴两阴中间取,曲骨耻骨联合从,中极关元石门穴,每穴相距一寸匀,

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明,肚脐中央名神阙,脐上诸穴一寸匀,

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行,鸠尾歧骨下一寸,中庭胸剑联合中,

膻中正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重,再上一肋璇玑穴,胸骨上缘天突通,

廉泉颌下结喉上,承浆唇下宛宛中。

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

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

手三阴经由脏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足三阳经由头走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46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