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膀胱癌可发生盆底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肝、肺、骨等。当肿瘤浸润到后尿道、前列腺及直肠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口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当肿瘤伴有膀胱结石时,会出现尿痛和血尿等膀胱结石的症状。 一、膀胱癌的转移途径 膀胱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经淋巴道、经血行、经直接扩散及瘤细胞直接种植等。 1、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膀胱癌可转移到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群,或可到髂总淋巴结。有人指出髂内及闭孔淋巴结是膀胱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2、经血行转移,常见于晚期病例,最多见于肝脏,其次为肺及骨骼。皮肤、肾上腺、肾、胰腺、心脏、睾丸、涎腺、卵巢、肌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直接扩散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膀胱癌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的粘膜。 3、肿瘤细胞直接种植可以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膀胱切口处或皮肤切口下发生肿块。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或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有一部分也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所致。膀胱全切除术后尿道残端出现肿瘤也可能是手术种植的结果。 膀胱癌主要经血行转移,常见于晚期病例,最多见于肝脏,其次为肺及骨骼。皮肤、肾上腺、肾、胰腺、心脏、睾丸、涎腺、卵巢、肌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直接扩散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膀胱癌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的粘膜。因为肿瘤细胞直接种植可以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膀胱切口处或皮肤切口下发生肿块。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或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有一部分也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所致。膀胱全切除术后尿道残端出现肿瘤也可能是手术种植的结果。 二、膀胱癌晚期症状 症状 1、血尿:膀胱癌多以血尿为首发症状。可为肉眼或镜下血尿,雌症状占94%。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性,有时伴有血块。血尿的多样性表现易导致误诊,如呈间歇性表现的血尿,当血尿停止时往往被认为是疾病消失而补及时进一步治疗。另外,血尿量与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肿瘤大小、范围、数目有一定关系。 2、尿路刺激症:尿路刺激症状在早期膀胱癌中较少出现。当伴有尿路感染或肿瘤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时就可以较早出现。此外,膀胱刺激症状还揭示膀胱原位癌的可能性。所以,缺乏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应积极地全面检查,以便早期做出诊断。 3、其他: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或肿瘤发生在膀胱颈部,或血块形成后阻塞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癌转移或侵犯直肠时,可出现大便急、频、稀便等症状;转移到肝、肺、骨时出现相应症状;癌肿生长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病至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等恶病质症状。部分病例以转移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更需警惕从事。 体征 早期膀胱癌病人往往无特殊阳性体征,出现阳性体征往往病至中晚期。如浅表淋巴结转移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肺转移时又见肺呼吸音减弱,或合并干湿啰音;肝转移时可见肝界增大、包膜不光或黄疸;骨转移时出现转移部位压痛,当出现全身衰竭而表现为恶病质时,消瘦、贫血等阳性体征就更为明显。 常见并发症 膀胱癌常见并发症为膀胱癌痛、严重尿血、尿潴留等。 膀胱癌转移扩散症状 膀胱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经淋巴道、经血行、经直接扩散及瘤细胞直接种植等。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膀胱癌可转移到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群,或可到髂总淋巴结。有人指出髂内及闭孔淋巴结是膀胱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经血行转移,常见于晚期病例,最多见于肝脏,其次为肺及骨骼。皮肤、肾上腺、肾、胰腺、心脏、睾丸、涎腺、卵巢、肌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 直接扩散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膀胱癌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的粘膜。 肿瘤细胞直接种植可以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膀胱切口处或皮肤切口下发生肿块。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或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有一部分也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所致。膀胱全切除术后尿道残端出现肿瘤也可能是手术种植的结果。 三、膀胱癌骨转移 膀胱癌骨转移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类似,临床上会出现进行性加剧的骨痛,肿胀,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症状,甚至出现截竣。转移性骨痛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加快病人的恶性消耗,是膀胱癌晚期患者的主要问题。 膀胱癌骨转移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为普查的首选方法,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CT与MRI可帮助确定诊断。 采用放射性骨显像诊断骨转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检出率高达94.3%,而且可比X线检查提前三到六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放射性骨显像已成为临床上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全身骨显像利用TC标记的磷酸盐,如TC-MDP,740MBQ作为未踪剂。膀胱癌典型的骨转移表现为多发,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涉及多处骨质,尤其以轴心骨为主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放射性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特异性不如其敏感性高,因为其他有成骨,破骨,骨修复过程的骨病变,以及局部充血的骨病变均可显示核素浓聚,如陈旧性骨折,退行性关节病,牙根炎等。因此放射性骨显像需结合特殊影像表现,关键在于存在随机多发的放射性浓聚灶,并发生于躯干,距原发灶较近,单发转移仅占骨转移的10%左右,是转移的少见类型,多为良性骨折和退行性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核素扫描是当今最先进,性能最优异的核医学技术,其所利用示踪剂多为人体代谢,生物调控必不可少的生物活性分子或衍生物,因而能够使分子生物学在活体上实现。
平滑肌肉瘤(LMS)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平滑肌分化间细胞所构成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肉瘤少见。
基本介绍 别称 :膀胱平滑肌肉瘤 中医病名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 英文名称 :leiomyosarcoma of bladder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多发群体 :成年人 常见发病部位 :膀胱 盆腔 常见病因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 传染性 :无 临床表现 :血尿膀胱结石核分裂象增多 相关检查 :膀胱镜膀胱超声检查 概述,疾病名称,英文名称,别名,分类,ICD号,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膀胱结石,输尿管囊肿,膀胱结核,前列腺增生,膀胱息肉,腺性膀胱炎,膀胱内血块,膀胱炎性假瘤,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 概述 其中成年人的平滑肌肉瘤为多,而小儿以横纹肌肉瘤最为常见,至今发生于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平滑肌肉瘤文献上都有报导,其中以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报导最多,其次是发生于尿道,其来源可能是泌尿道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患者主要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和排尿困难,腹部可触及表面不光滑、质硬、无压痛、界限不清、活动度差的实质性肿物。肿瘤较小时可行膀胱部分切除,肿瘤较大或呈浸润性生长时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疾病名称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 英文名称 leiomyosarcoma of bladder 别名 膀胱平滑肌肉瘤 分类 肿瘤科 > 腹部肿瘤 > 膀胱肿瘤 泌尿外科 > 泌尿生殖系肿瘤 > 膀胱肿瘤 ICD号 C67 流行病学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罕见,约占膀胱恶性肿瘤的05%,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是成人平滑肌肉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1875年Gusenbauer报导了首例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以后陆续有零星的个案或数例报导。1989年Mills等报导15例是目前最大的一组病例报导,截止到2000年底国外有150多例报导。1992年Petersen等总结文献报导了92例,其发病年龄4~81岁,高发年龄40~69岁,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另在HIV病毒感染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发病机制 肿瘤可发生在膀胱内任何部位,但以膀胱顶部和侧壁及输尿管开口周围常见,也有发生在膀胱憩室内的报导。肿瘤位于膀胱壁可突向腔内或壁外,肉眼所见肉瘤为黏膜下结节性或溃疡性肿块。瘤体大小可达10余厘米,肿瘤切面呈鱼肉状,色灰白或灰红,质韧,常见局灶性的出血或坏死。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1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 血尿多为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随膀胱容量的减少出现尿频。 2体检 腹部触及表面不光滑、质硬、无压痛、界限不清、活动度差的实质性肿物。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辅助检查 1B超 示肿物外形不规则,内部呈不均匀偏低回声,并有多处液性暗区。 2CT 显示膀胱区实质性肿物,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 3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可协助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结合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膀胱结石 血尿、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与膀胱肿瘤类似。膀胱区平片是诊断膀胱结石的主要方法,90%病例可显示结石阴影。阴性结石可通过膀胱造影、B型超声、CT检查作出诊断。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结石的大小和形态。同时可显示结石是否合并肿瘤,怀疑时可取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感染时亦可有血尿,但血尿少见且不严重。膀胱造影呈负影,蛇头样形态,位于三角区,表面光滑。B型超声检查为三角区输尿管口囊性肿物,随输尿管的排尿活动,具有节律性舒缩变化。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有水泡样隆起,有正常膀胱黏膜覆盖,血管清晰,有和排尿相一致的蠕动。 由于囊肿阻碍输尿管排尿,同侧肾、输尿管积水。泌尿系造影、B型超声、CT检查均可检出这一异常,为输尿管囊肿之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膀胱结核 可有血尿和膀胱 症状。膀胱结核有肾或肺结核病史,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有米汤样脓尿,尿液检查有大量脓细胞。尿结核菌培养60%呈阳性。尿脱落细胞检查肿瘤细胞阴性。尿涂片可查到抗酸杆菌,膀胱造影和B型超声检查无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膀胱内炎性充血,血管模糊,可见结核结节、溃疡,无新生物。溃疡创面需注意与浸润性膀胱癌鉴别,取活组织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膀胱结核多为泌尿系结核的一部分,常合并有肾结核、附睾结核和前列腺结核。应作以上相应部位的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可有肉眼血尿和明显的膀胱 症状。但前列腺增生以进行性加重的排尿困难为特点,病史较长,多在几年以上。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大的前列腺,中间沟消失。膀胱造影在膀胱颈部显示有压迹,为向膀胱突出的负影,表面光滑,呈弧形。B型超声和CT检查均可显示前列腺增大。膀胱镜检查,除见前列腺增大外,可观察到膀胱内增生性改变,表现为小梁小室形成,但无明确新生物。 膀胱息肉 本病少见。多发生于慢性炎症、寄生虫病及异物 。继发感染时有膀胱 症状,一般无排尿困难。膀胱造影显示膀胱内充盈缺损。膀胱息肉血尿不如膀胱癌严重,尿中找不到瘤细胞,病情发展缓慢。膀胱镜检查,息肉表面光滑,突入膀胱腔,没有明显的瘤蒂,表面覆盖有黏膜,血管纹理清楚。膀胱恶性肿瘤表面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可有溃疡,易出血。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腺性膀胱炎 为少见的膀胱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表现为血尿、膀胱 症状和排尿困难;多与感染、结石、梗阻的慢性 有关。无论B型超声或膀胱镜检查, 瘤样腺性膀胱炎极易误诊为肿瘤。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除此以外,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一是腺性膀胱炎的 状物表面光滑,蒂宽,无血管长入。二是不呈浸润性生长,而广基的膀胱肿瘤B型超声图像可见浸润性改变。滤泡状、绒毛状水肿在膀胱镜下呈透明光滑,不像移行性细胞癌呈水草样,而且血管明显,前者活组织检查时不易出血,后者易出血。弥漫性及慢性炎症型可有膀胱壁增厚,这需要依靠活组织检查与浸润性膀胱癌鉴别。 膀胱内血块 血尿,膀胱造影、B型超声、CT等检查均显示膀胱充盈缺损,应与膀胱肿瘤鉴别。但膀胱内血块是由上尿路或膀胱的出血所致,均有原发性疾病可查,首先应采用X线检查、B型超声或CT检查详细检查上尿路有无病变。同时膀胱血块具有易变性,两次不同时间的检查,其大小、形态可有改变,甚至消失; 改变时,有大幅度移动,与膀胱壁不相连。膀胱镜检查充水时,血块移动呈游离状态,颜色呈鲜红色或暗褐色。 膀胱炎性假瘤 表现为肿块、无痛性肉眼血尿与肿瘤相似。但该病是局部组织在慢性炎症的长期作用下,以局部增生形成的瘤样肿块,属良性间质性病变,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仅可查见炎性细胞,无肿瘤细胞;膀胱镜下呈暗灰色,丘陵状,起伏不平,边界不清,基底广,严格说来仅仅为局部隆起,而非典型的 状或结节状病灶。活体组织检查是明确诊断最有效手段。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的治疗 1肿瘤较小时可行膀胱部分切除,肿瘤较大或呈浸润性生长时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2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手术后即使配合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患者生存率也无提高。 预后 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高分期或高分级的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预后不佳,多在发病3年内死亡。但有膀胱平滑肌恶性肿瘤自发消退的报导,辅助性放疗或化疗对预后帮助不大。
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癌手术治疗(一)手术适用症
具体手术的范围及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等方面综合分析而定。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适应症。同时,还需考虑病人的身体素质及耐受手术的能力决定手术方案。
(二)手术的选择
1经尿道手术①电灼法: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非浸润性表浅乳头状瘤(Ta期),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肿瘤,肿瘤体积在1cm以上的,可以经尿道同时用电灼器电灼治疗。②经尿道电切术: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乳头状瘤或块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未侵犯深层肌肉(T2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可采用电切镜经尿道电切。
2.膀胱局部切除及电灼术适用范围同经尿道手术相似,即浸润较浅、恶性程度较低、基蒂比较细的膀胱乳头状瘤。
3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乳头状癌,肿瘤应距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较远。浸润深度以不超过膀胱外周脂肪层为限。如有必要可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4全膀胱切除术对于肿瘤范围超过以上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范围,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有浸润,肿瘤已经向周围淋巴结转移,复发性肿瘤等等,应采用根治全膀胱切除术。对切断的输尿管必须作输尿管移植等尿流改道手术。常用改道手术有: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②直肠膀胱、乙状结肠造口术;③直肠膀胱术;④回肠膀胱手术;⑤可控回肠袋代膀胱术。
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癌手术治疗。膀胱癌是尿路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约70%以上为浅表性癌。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方法主要是保留膀胱的开放切除手术或经尿道切除手术。由于膀胱癌有多中心性及多发性的特点,保留膀胱手术后的复发率一般为60%—70%,且再次复发可能不在原来位置,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术后采用定期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它操作简单、疗效好,是预防肿瘤复发和抑制肿瘤向恶性发展的主要手段。
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应是药物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目前膀胱化疗药物分为两种:一种为生物制剂,包括卡介苗、干扰素等;另一类为化学药物,如: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前者可以通过诱导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肿瘤的复发和浸润;后者可以延长肿瘤复发的时间。
有些化学药物对皮肤和阴茎有较强的刺激性,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时,要加强保护。膀胱灌注应在早晨进行,灌注前应排尿,药物注入膀胱后,应变换各种体位,如平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等,以使药物与膀胱的各个部位均能接触,以提高疗效。灌注后应让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然后自然排出,并注意观察有无压痛、血尿等副反应。如果灌注后膀胱刺激症状比较明显,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知柏地黄汤(丸)等。
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癌手术治疗,膀胱癌放疗 放射治疗效果不如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大多仅用于不宜手术的病人。但在英国对浸润性膀胱癌仍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称为根治性放射治疗(radical radioth erapy或derinitive radiation)。一般用钴外照射或用直线加速器,在7周内分35次给7000cGy。根据Goffinet或Caldwell等报告,Caldwell等报告,B2期或C期膀胱癌5年存活率在14%及37%之间,但只有20%~25%肿瘤对放射敏感,其余病人的肿瘤或依然存在或进行膀胱切除,称为补救性膀胱切除(Salvge cys-tectomy),更多的是最后死于肿瘤。作补救性膀胱切除时为12%。表浅性肿瘤放疗失败后作补救性膀胱切除时存活率为60%~65%,而有浸润的肿瘤为12%~25%。Jenkin等报告(Brit J Urol,1988,62:343)T2及T3期182例,用直线加速器在4周内分20次给照射5000~5500CGY。总的纠正5年存活率为40%,在随诊中75例对放射敏感,无复发,5年存活率为20%;其中11例复发后作全膀胱切除,5年存活率为36%。而不作膀胱切除的9例均在3年内死亡。放射无效的87例5年存活率为18%,其中22例作补救性膀胱全切除,5年存活率为47%,另65例不作手术的为3%。
放射治疗一个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膀胱炎。少数病人经放射后因膀胱严重出血而被迫作膀胱切除,但病理检查膀胱内已无肿瘤,经放射后膀胱肿瘤有降期现象(down staglng)是存在的。
膀胱癌中医治疗 膀胱癌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属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肝气郁结等,标实为湿热、毒热、痰浊、瘀血为患。其中药治疗原则应以补肾健脾益肺为主,兼以利湿止血,清热止血,解毒化瘀。同时应用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化疗的能力。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患者。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中医治疗膀胱肿瘤还多局限于中晚期病例,而且病死率还很高。因此仍需要进行多方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发掘、整理、筛选有确定抗癌效果的方药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努力提高临床存活率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我国资料50~79岁患者,占所有膀胱癌患者的675%。分化不良的膀胱癌常见于高龄患者。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以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胞一词。2004年WHO建议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
基本介绍 英文名称 :senile carcinoma of bladder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多发群体 :老年人 常见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血尿 病因,检查,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病因 膀胱癌的发生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菸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菸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吸菸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菸强度和时间成正比。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染等)、套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潜伏期6~13年)、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盆腔放疗、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剂等。另外,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膀胱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 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检查 1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定量分析细胞核酸含量,DNA含量或DNA倍体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B型超声扫描 B超经腹壁或经尿道都可发现超过1cm的膀胱肿瘤,对肿瘤的浸润深度也能做出可靠的判断。 3腹部平片联合静脉尿路造影 主要是了解上尿路有无肿瘤及膀胱肿瘤情况。 4CT及MRI检查 是无创伤性的最准确的膀胱肿瘤分期方法。其对病变的分辨能力强,对了解膀胱肿瘤的范围,膀胱周围浸润及盆腔淋巴结受累情况有重要意义。 5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大体形态、浸润范围及与输尿管口及膀胱颈口的关系情况。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性或恶性。萤光膀胱镜检查是通过向膀胱内灌注5-ALA产生萤光物质特异性地积聚于肿瘤细胞中,在雷射激发下产生强烈的红色萤光,与正常膀胱黏膜的蓝色萤光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发现普通膀胱镜难以发现的小肿瘤、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检出率可以增加20%~25%,损伤、感染、化学或放射性膀胱炎、瘢痕组织等可以导致此项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 6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 作为诊断并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已逐渐被采纳。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有肿瘤病变,并且没有明显的膀胱肌层浸润征象,可以酌情省略膀胱镜检查,在麻醉下直接行诊断性TUR。 鉴别诊断 主要为血尿的鉴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非特异性膀胱炎、肾结核、腺性膀胱炎、尿石症、放射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其他还有些内科疾病也应予以鉴别。 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居辅助地位。原则上表浅膀胱肿瘤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性癌行全膀胱切除。 1表浅膀胱癌的治疗 (1)经尿道切除 表浅膀胱肿瘤最适宜经尿道切除。切除后近期要定期复查,并在手术部位取活检,如有肿瘤残余则需再次切除或手术治疗。 (2)膀胱灌注治疗 分为化疗药物及免疫药物二类。 2膀胱浸润性癌的治疗 浸润性癌早期病状少,进展快,如为局限性病灶,可行膀胱部分切除,否则应考虑膀胱全切术,必要时尚需配合放射治疗和全身化学治疗。 (1)膀胱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单个局限浸润性癌;距膀胱颈3cm以上;憩室内癌;经尿道电切不易切除部位的深部肿瘤。禁忌证有复发;多发;原位癌;女性侵及膀胱颈;男性侵及前列腺;曾行放射治疗;膀胱容量太小。 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保留膀胱功能,安全可靠,但必须严密随诊,定期复查膀胱镜,以早期发现复发。 (2)膀胱全切除术 切除整个膀胱,男性尚应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同时行尿路改道。多发膀胱癌且有浸润者;位于膀胱颈、三角区的较大浸润癌;肿瘤无明显边界者;仅复发的表浅膀胱癌伴严重黏膜病变者;肿瘤过大,部分切除膀胱后其容量过小时都适合膀胱全切除术。 膀胱全切除术是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需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影响。术前必须系统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年老体衰或过度肥胖者,可分期手术。 (3)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 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周围脂肪组织以及覆盖的腹膜,女性包括膀胱、尿道及周围脂肪组织,常同时切除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部分 前壁。此术复杂,并发症多,应慎重掌握。 (4)放射治疗 在膀胱癌手术困难或患者拒绝手术时可以采用,可使患者保留排尿功能和性能力。 (5)化学治疗 已有转移的膀胱癌以化学治疗为主。现阶段认为有效的药物为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甲氨蝶呤、硫酸长春碱(长春花碱)、氟尿嘧啶等。 预后 膀胱癌的预后与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复发时间和频率、肿瘤数目以及是否存在原位癌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国内一项研究显示,各期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Ta-T1期919%、 T2期843%、T3期439%、T4期102%。各分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G1级914%、 G2级827%、 G3级626%。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预防 多饮水,治疗相关泌尿系统疾病。
1 膀胱肿瘤发病原因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引起膀胱肿瘤的原因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包括长期接触芳香族类化合物,吸烟,色氨酸代谢异常,某些药品刺激,以及膀胱粘膜长期遭受严重的刺激,都是导致膀胱肿瘤发生的原因。
2 膀胱肿瘤症状表现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85%的患者可以出现反复发作的、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血尿间歇发作,无发作期会给病人治愈的错觉。
然后还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持续性尿意感、改持续性腰胀痛。
如果侵及括约肌时可以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恶心、食欲不振、发热、消瘦、贫血诸症。
晚期如果有淋巴转移,还可以出现骨痛等转移症状。
3 膀胱肿瘤就是膀胱癌吗并不是所有的膀胱肿瘤都是膀胱癌。
所有肿瘤都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膀胱肿瘤也有,只有恶性的膀胱肿瘤才是膀胱癌,良性膀胱肿瘤就不能叫膀胱癌了。无论怎么样,检查出有膀胱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要尽快地去治疗。
4 膀胱肿瘤如何手术膀胱肿瘤的手术方式包括:
一、膀胱全切术:对肿瘤浸润深、范围广的患者较为实用,也适用于三角区内难已用上述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第二、电灼或者是电切术:对小的、浅表的肿瘤,可经尿道施行肿瘤的电灼或是电切术。
第三、膀胱部分切除术:对已侵犯肌层的肿瘤可以选择此种治疗方法,切除包括肿瘤的全层膀胱壁,切缘距肿瘤不少于两公分。
分类: 医疗健康 >> 肿瘤科
问题描述:
低度恶性膀胱肿瘤治愈最有效果的方法讨教,求医老师或知悉者赐教。。。
解析:
[治疗]
一、基本治疗方案
膀胱癌生物学特性差别很大,治疗方法也很多,但治疗原则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居辅助地位,根据临床分析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O、Ⅰ、Ⅱ期:采用经尿道切除术(TURBt)或电灼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
Ⅲ期: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T3a)+辅助化疗;全膀胱切除术或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前放疗或辅助性放/化疗。
Ⅳ期:放疗、化疗。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2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如有复发及时治疗。术后行膀胱灌注一般是1-2年。
符合肿瘤病机的中医辨证施治,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二、中医治疗
膀胱癌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属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肝气郁结等,标实为湿热、毒热、痰浊、瘀血为患。其中药治疗原则应以补肾健脾益肺为主,兼以利湿止血,清热止血,解毒化瘀。同时应用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化疗的能力。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患者。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中医治疗膀胱肿瘤还多局限于中晚期病例,而且病死率还很高。因此仍需要进行多方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发掘、整理、筛选有确定抗癌效果的方药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努力提高临床存活率。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肾气虚弱型
证候:小便不通,或滴漓不畅,排出无力,腰痛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肾益气。
方药:参蛤散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各30g,蛤蚧、人参各10g(另煎兑水),黄芪25g,桑螵蛸、云苓、当归各12g。
2脾气虚弱型
证候:小便欲解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血尿,肢体倦怠乏力,肌肉消瘦,大便溏泄,纳呆乏味,气短言微等,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通利水道。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各30g,人参10g(另煎兑水),黄芪25g,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10g,甘草6g。
3脾肾两虚型
证候:腰痛、腹胀、腰腹部肿块,血尿,纳差,呕吐恶心,消痛,面色白,虚弱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弱。
治法: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方药:四物汤合左归饮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各30g,人参10g(另煎兑水),黄芪、补骨脂、杜仲各10g,白术12g,黄精、枸杞子各30g,甘草6g。
4肝郁气滞型
证候: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血尿,腰痛,胁腹胀痛,苔薄或薄黄,舌红、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方药:沉香散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各30g,沉香、橘皮、当归各10g,冬葵子12g,滑石25g,若气郁化火,可加龙胆草、山栀以清郁火。
5湿热下注型
证候:小便不得出,或小便量少热赤,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小腹胀满,腰背酸痛,下肢浮肿,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八正散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小蓟、白茅根各30g,丹皮12g,乳香、没药、蒲黄各10g,赤芍、元胡各15g。
6肺热壅盛型
证候:小便不通或不畅,血尿,发热,咳嗽,咽干痛,呼吸急促,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肺泄热,通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各30g,黄芩、桑白皮、麦冬、车前子、云苓、木通、山栀各10g。若心火旺,舌尖红,可加黄连清心火,有鼻塞、头痛,脉浮等表证,可加薄何、桔梗以解表宣肺。
7瘀血内阻型
证候:面色晦黯,腰腹痛,腰腹部肿块,肾区憋胀不适,舌质紫黯或斑瘀点,苔薄黄,脉弦或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丹参各30g,桃仁、红花、川芎、元胡、香附、枳壳各10g,赤芍15g。鲜
8阴虚内热型
证候: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腰骶部疼痛,低烧,消瘦,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石韦、瞿麦、淡竹叶、生苡仁各60g,猪苓、王不留行、丹参各30g,知母、黄柏、山药、泽泻、丹皮、云苓、熟地各10g,赤芍15g,泽兰12g。
对于放、化疗时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中药的防治可参见第七章第四节。
(二)专方验方
1仙鹤草、鸭跖草各30g,爵床草60g,金丝草45g,车前草、白毛藤各20g。水煎代茶。服用后如出现胃胀不适,加四君子汤同煎。适用于膀胱出血或合并感染者。1疗程3周,有效可重复。
2金钱草30-120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膀胱癌尿滴不畅者。
3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土茯苓各30g,尿痛加瞿麦、扁蓄各10g甘草梢、木通各5g;小便不利加车前草、泽泻各10g;血尿加大蓟炭、生地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癌疼痛、血尿或小便不利者。
4三棱、莪术、青皮、藿香、香附、甘草各5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1日1剂,频频服用。适用于各型膀胱癌者。如小便不利,加扁蓄10g,薏苡仁15g,金钱草、车前草各30g;小便刺痛加茯苓10g,海金沙5g;尿潴留加大蓟根、薏苡仁、玉米须各30。
5太子参、茯芩、白术各15g,炙甘草、白花蛇舌草各10g,淡竹叶5g,薏苡仁30g,黄柏5g,六味地黄丸(包煎)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移行上皮 状癌,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6龙葵、白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蛇莓15,海金沙、灯心草、威灵仙各10。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 状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7党参15g,黄芪、茯苓、女贞子、桑寄生、白花蛇舌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膀胱 状癌,体质较差,正气不足者。
8斑蝥、大黄、人参、猪苓各适量。在斑蝥酒浸液入大黄、人参、猪苓茯苓末,用蛋清调匀,制成绿豆大药丸。每次5粒,每天3次。适用于膀胱 状癌、腺癌、浸润型癌及非上皮性肿瘤。并结合不同病期,结合辨证和辨病的原则,适用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夏枯草、土茯苓、半枝莲、黄芪、丹参、黄柏、五加皮、当归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9威灵仙、猪茯苓、王不留行、小蓟、茜草、败酱草各30g,甜菜60g,赤芍、元胡、炮山甲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膀胱癌压迫致尿少不通畅,尿痛者。
(三)针炙治疗
1针刺 主穴取关元俞、膀胱俞、肾俞、承扶、三阴交、阴陵泉等穴,配穴取内关、翳风。耳穴取肾、肾上腺、内分泌、心、肝等,补泻交替,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min。适用于各期膀胱癌者。
2针刺和穴位注射止痛 取穴关元、三阴交、肾交、肾俞穴,以05%~1%的普鲁卡因注射注液2ml,分别注入两侧肾俞穴各05~1ml。每2天注射一次,连续10~15次。注射前须作普鲁卡因皮试。适用于膀胱癌腰腹疼痛者。
3电针 用电针治疗仪,将电极板接于疼痛处,将负极放于疼痛对侧处,以中低频率 。适用于膀胱肿瘤疼痛者。
(四)推拿治疗
取穴肾俞、关元、三阴交、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采用擦、拿、抹、摇、拍击等手法,以扶正祛邪,补肾健脾。适用于膀胱癌腰痛、尿潴留、全身胀痛者。
(五)外敷药物
1鲜金钱草 不拘量,清水洗净,加食盐少量,捣烂,敷于肿痛相应部位,稍厚如分币,每天换一次。外敷处起疱灼痛以及破溃者可适用消毒,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此法可减轻癌症疼痛,方法简便,适于基层或家庭肿瘤患者。
2癌痛散 山柰、乳香、没药、姜黄、桅子、白芷、黄苓各20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g,蓖麻仁20粒。上药共碾为细末,用鸡蛋清调外敷肿瘤疼痛处。6小时更换一次。适用于膀胱癌腰痛者。
(六)饮食调养
1.手术后饮食 膀胱癌手术后,脾气、肾气亏虚,宜以健脾补肾为主。选用黄芪30g,粳米50g,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粥,早晨起来空腹食用。有益气健脾,生血摄血之功效。或用莲子肉50g,桂圆肉30g,冰糖适量,调成糊状,加少量大米煮成粥后,每晚临睡前食一小碗。以补益心肾,安神固摄止血。适用于尿血日久,肾虚不寐者。
2放疗时饮食 胶胱癌放射治疗时,气阴两伤,应益气滋阴为主,选用鲜蔬菜、水果菠菜、荸荠、核桃仁、枸杞子等及甲鱼。
3化疗时饮食 胶胱癌化疗期间气血两伤,宜补气养血为主,饮食选用鳖、龟、甲鱼、鲤鱼、鸡、鸡蛋、香菇、白木耳、燕窝、山梨、银杏、向日葵、核桃等食品。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用症
具体手术的范围及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等方面综合分析而定。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适应症。同时,还需考虑病人的身体素质及耐受手术的能力决定手术方案。
(二)手术的选择
1经尿道手术 ①电灼法:在作膀胱镜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非浸润性表浅 状瘤(Ta期),单个的或数目不多而散在的肿瘤,肿瘤体积在1cm以上的,可以经尿道同时用电灼器电灼治疗。②经尿道电切术:适用于2cm左右的带蒂 状瘤或块状、桑椹状无蒂的小肿瘤,尚未侵犯深层肌肉(T2期)的表浅的膀胱肿瘤。可采用电切镜经尿道电切。
2.膀胱局部切除及电灼术 适用范围同经尿道手术相似,即浸润较浅、恶性程度较低、基蒂比较细的膀胱 状瘤。
3膀胱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 状癌,肿瘤应距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较远。浸润深度以不超过膀胱外周脂肪层为限。如有必要可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4全膀胱切除术 对于肿瘤范围超过以上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范围,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有浸润,肿瘤已经向周围淋巴结转移,复发性肿瘤等等,应采用根治全膀胱切除术。对切断的输尿管必须作输尿管移植等尿流改道手术。常用改道手术有: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②直肠膀胱、乙状结肠造口术;③直肠膀胱术;④回肠膀胱手术;⑤可控回肠袋代膀胱术。
四、化学治疗
(一)化疗适应症
膀胱癌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同时因为表浅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后,为增加其治疗的彻底性,均应进行化学治疗。另一方面对浸润癌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膀胱癌,采用联合化学治疗,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居膀胱癌治疗中的辅助地位。
(二)化疗的种类
1膀胱癌的腔内化疗 在膀胱内灌注高浓度的抗癌药物,使抗癌药物在膀胱内直接作用于膀胱癌。杀灭膀胱内癌细胞,包括膀胱切除术后的残余癌细胞。全身毒性反应小,应用方便,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保留较好,可用于治疗表浅性膀胱癌或预防膀胱切除术后的复发。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一次,2年后改为6个月一次,5年后改为1年一次。如果在随诊期间患者出现肉眼血尿,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提前作膀胱镜检查。同时同可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检查,发现可疑情况随时作膀胱经检查。
(1)治疗方法:将抗癌药物稀释后(药物浓度一般为每毫升溶液内含1mg药物),经导尿管灌入排空的膀胱内,保留2小时。为提高疗效,灌注前8~12小时限制饮水量,以减少尿液分泌,维持膀胱内的药物浓度,并于用药后每15分钟变换 (仰卧、侧卧、俯卧),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两小时后排空膀胱。灌注疗法每周一次,6次后改为每月一次,维持2年。
(2)常用药物:可用于膀胱灌注的药物很多,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①药物容易渗入膀胱壁;②全身吸收少;③局部 小,不引起膀胱炎,不引起膀胱纤维收缩。常用药物有:
塞替派(TSPAP):塞替派60mg加生理盐水60ml,由尿道直接灌入膀胱。治疗表浅肿瘤时,每周1次,6次后改为每月一次,维持2年。此药物毒副作用较小,价格低廉,有效率40%。
丝裂霉素(MMC):对膀胱癌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使癌细胞细胞浆变性及继发性坏死。为较理想的灌注药物。术后1~2周开始,40mgMMC加生理盐水40ml经导尿管注入。每周一次,共4~6次后,改为2周一次,再改为每月一次,连用1年。副作用为 性较强,可能出现膀胱炎、血尿,有效率为66%。
顺铂(DDP):DDP60mg加生理盐水6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每2~3周一次,连用4~8次,以后每2月一次,持续2年,有效率40%。
阿霉素(ADM):ADM40~80mg加生理盐水40~6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每3~4周灌注一次,连用2年。此种药物局部反应较重,有效率约40%。
2介入疗法 膀胱介入化疗为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即经腹壁下动脉插管到腹主动脉分叉处,并保留导管作联合灌注化疗药物。为减少化疗副作用以及增加局部药物浓度,灌注化疗药物时双下肢股部用止血带暂时阻断血流。此方法治疗膀胱癌效果显著,可使部分肿瘤缩小、坏死或消失。其特点是盆腔区域药物浓度高,而全身反应小,药物的 性小,并对膀胱粘膜下、肌层、膀胱周围组织及其受累的淋巴结及小静脉具有作用。治疗药物可按以下联合化疗方案应用。
3全身化疗 全身化疗适用于浸润性膀胱部和已有转移的晚期癌症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及术后复发病例。全身化疗对移行细胞癌效果较好,对鳞状细胞癌、腺细胞癌或混合细胞癌基本无效。全身化疗可分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
(1)单药化疗:常用药物疗效如下:
顺铂9(DDP0) 有效率40%
阿霉素(ADM0) 有效率15%~35%
甲氨蝶呤(MTX) 有效率28%
环磷酰胺(CTX) 有效率22%
卡铂(CBP) 有效率30%
丝裂霉素(MMC) 有效率13%~37%
长春碱(VLB) 有效率15%~35%
氟尿嘧啶(5-FU) 有效率17%
(2)联合化疗:因为顺铂治疗膀胱癌效果较好,故目前联合化疗方案均以DDP为主组成。具有代表性的联合治疗方案是M-VAP方案,对于控制移行细胞癌的淋巴转移和肺转移效果较好,对骨和肝脏转移也有效。对非移行性膀胱癌无效。化疗方法:MTX分别于化疗第1、15、22天按照30mg/m2的剂量给药,VLB分别于第2、15、22天按照3mg/m2的剂量给药,ADM在化疗第2天按30mg/m2剂量给药,DDP分别于第23天按照35mg/m2的剂量给药。此方案毒性反应较大,化疗出现败血症者为20%,粘膜炎41%,药物致死4%。应用时应在条件较好的医院使用。
另一种化疗方案为CISCA(或称CAP)方案。化疗方法:化疗第1天给予CTX 650mg/m2的剂量,第2天给ADM 50mg/m2和DDP 70mg/m2。21~28天为一周期,DDP应用时要水化。本方案对移行细胞癌或移行+鳞状细胞癌疗效较好,有效率达70%。对腺细胞癌或混有腺细胞癌的肿瘤疗效不佳。本方案毒副反应较小,适于推广应用。
其他联合化疗方案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DDP+CTX 有效率58/%
DDP+CTX+5-FU 有效率63%
CTX+ADM 有效率27%
ADM+5-FU 有效率40%
DDP+ADM 有效率51%
DDP+ADM+5-FU 有效率44%
DDP+VM-26 有效率51%
MTX+CTX+ADM 有效率39%
五、免疫治疗
自1976年临床开始试用卡芥苗(BBG)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表浅肿瘤,以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预防表浅肿瘤的术后复发,也可以用于治疗原位癌、术后残留肿瘤及有肌层浸润的膀胱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据道其疗效优于MMC膀胱内灌注。
使用方法:每次用120~150mgBCG加生理盐水5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每周一次,6次后改为每月一次,持续2年为一疗程。灌注后每15分钟变换一次 共2小时。预防肿瘤复发从术后2周开始灌注。
副作用及其治疗方法:BCG灌注膀胱可因BCG的 造成膀胱内的急、慢性炎症,膀胱 外接种所造成的各种肉芽肿以及其他各种结核病的全身毒性反应。对症状轻、持续时间短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不需作任何治疗。对有合并症及全身反应重者,应停止膀胱灌注,同时给予三联抗结核药物治疗。
六、放射治疗
膀胱癌的放射治疗效果不理想,敏感性占25%左右,虽然可能对局部复发有作用,但一般合并症较严重,故目前仅用于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病人的辅助治疗。
七、激光及光动力学治疗
通过内窥镜将激光光纤导入人体空腔器官治疗疾病,是治疗上的新发展。目前激光治疗膀胱癌主要适用于表浅性膀胱肿瘤。激光治疗膀胱肿瘤期特点是激光有特殊的生物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电磁效应和免疫效应等,它有一定的穿透作用,可均匀毁坏癌症组织。
光动力学治疗(PDT)是应用膀胱镜激光和血卟啉微生物(HPD)相结合的光动力作用治疗膀胱癌。这是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治疗方法,对正常组织损害小,反应灵敏,治疗效果较满意而被应引起注意。
八、加热治疗
由于肿瘤内的血液流量仅为周围正常组织的2%~15%,加热后肿瘤组织因缺乏良好的血循环而散热较差,同时肿瘤细胞对热敏感性高,因此肿瘤细胞比较容易因加热而被杀死,但正常组织不受影响。对多发性浅表膀胱癌,而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膀胱内加热疗法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九、生物学治疗
是近年来研究较多,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疗法,在临床上具体大规模有效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可以应用的有经膀胱灌注卡芥苗、白细胞介素-2等,以及全身应用的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及LAK细胞等,可明显改善人体的免疫机制,增强抗癌能力。
十、生物全息疗法
当机体某部位患病时,相关的全息穴位就会出现特有的反应,根据反应压痛点进行 或针刺能治疗疾病。采用全息治疗仪,按穴位选点,利用密波、疏密波止痛,每次治疗20分钟,每天1次,7次为一疗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