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颐和园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第1张

颐和园乐寿堂。

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现在的式样,并成为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内的寝宫。乐寿堂按照宫廷原状陈列,中间为起居室,西套间为寝宫,东套间为更衣室。

起居室内,用名贵木材紫檀雕制的相当精致的“御案宝座”,设置在室内中间,在其后有十五折的玻璃屏风,将室内照的格外宽敞。在其两侧,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这对羽毛掌扇,不仅相当精致,而且能点缀出西太后慈禧的威仪。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被毁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改为现在的一层、平面呈十字型的样式。堂前对称地排列着铜鹿、铜鹤和铜瓶,取“六合太平”的谐音,寓意“鹤鹿同春、天下太平”。

“乐寿堂”的匾额是光绪皇帝的手笔。由于这里后有苍翠的青山作为依托,前有开阔的昆明湖水,气候适宜,风景绝佳。慈禧太后有时二月份就来到这里居住了,到十一月才回到紫禁城。

参考资料:

-乐寿堂

东门。

颐和园有多个宫门,如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等,各门都可以购票、检票、进入游览。从方便游览的角度说,是从东门进入。东门是颐和园的正门。

东宫门入园游览: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或者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 

扩展资料:

颐和园建筑布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颐和园在古代是尊贵的象征,颐和园也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皇家原理,在古代是只有皇室家族才可以进入的。现如今,颐和园是北京注明的景区之一。那么从建筑风水角度上来看颐和园,颐和园的风水评价如何?

北京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的整体布局设计,完全符合风水学理论,是完美利用风水理论设计建造的经典代表建筑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一下中国风水学的精妙。主体建筑背靠万寿山,面对昆明湖,完全符合“背山面水”的风水原理,每个分体建筑也都体现了风水学的精华,非常讲究!

颐和园东宫门,是整个园区的正门,大门向东,因为“紫气东来”,为迎接东方的和煦祥瑞之气,因此将大门开向东方。大门两旁各有一个狮子雕塑,此为风水镇物,镇宅之用。

这是颐和园正门里面的第二道门,称作“中门”,我们从中门看到的房屋,原名“勤政殿”,后改称“仁寿殿”,是皇上办公的场所,中门与仁寿殿屋门之间有一块大石,这是风水学中的“玄关”,为了阻挡门与门之间的煞气。

置于中门与仁寿殿屋门之间的大石,这是风水学中的“玄关”,为了阻挡门与门之间的煞气。

麒麟雕塑,位于玄关大石与仁寿殿屋门之间,是为了防止邪佞之气进入宅内,也是镇宅之物。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前言

第一章 颐和园兴建始末

一 古代万寿山、昆明湖的山形水貌

古代万寿山的历史面貌

古代昆明湖的历史面貌

二 金元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金中部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元大都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三 清初以前瓮山和西湖的人文景观

明代至清初西湖的状况

西湖景、西湖十景

西堤

西湖十寺

好山园

耶律楚材及其家族墓地

四 清漪园兴建始末

乾隆皇帝为何兴建清漪园

清漪园造园工程

清漪园的理水工程

清漪园的叠山工程

清漪园的建筑工程

清漪园的花木造景工程

万寿山清漪园被毁

五 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始末

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

颐和园建筑的特色

颐和园第二次被毁

颐和园第二次修建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最后时光

第二章 颐和园的营造法式

一 中国古代造园意境构成方式

灵台、灵沼

体象天地、经纬阴阳

海岛仙山

摹写各地名山胜景

林泉丘壑

田园村舍

梵刹琳宇

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种艺术境界

生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境界

画墙——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二境界

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境界

三 颐和园的景观布局

宫廷区布局特点

万寿山前山景区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后山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后湖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东部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西部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昆明湖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四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借景

名景移植

第三章 颐和园的建筑形制

一 群体建筑

宫殿

寝宫

佛寺

祠堂和庙

园中园

宅园

买卖街

二 单休建筑

戏楼

楼.阁

轩、馆、斋、室

牌楼

石舫

城关

水榭

宫门

其他建筑

第四章 颐和园建筑装饰细节

一 外檐装修

宫殿式大门的装修

屋宇式大门的装修

垂花门

洞门

屏门

牌楼门

西洋风格的钟式门

隔扇门

槛窗

支摘窗

横披窗

什锦窗

楣子与坐凳栏杆

匾额、楹联

二 内檐装修

壁纱橱

落地罩、飞罩、栏杆罩,圆光罩、八角罩.

室内悬挂的匾额、对联、福方、贴落、吉祥话

三 建筑装饰

琉聪瓦屋顶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四 砖雕

透风

砖雕扶手墙

砖雕宝顶

砖雕影壁

砖雕花池

五 露天铜陈设

铜龙铜凤

铜缸

铜麒麟

铜狮

铜炉

铜鹿

铜瓶

铜仙鹤

铜架

六 石碑、石幢、摩崖石刻、碣石

石碑

石幢

摩崖石刻

碣石

七 石雕

石狮

须弥座

石翁仲

丹陛石

露陈墩

佛造像

石影壁

八 叠石造景

叠石为山营造真山之形

叠石为高山石台和山洞

叠石为障景

叠石而成的石涧

叠山为山涧水景

太湖石假山

九 太湖石峰造景

青芝岫

寿星石

四季石

“猴石”、“猪石”

丈人石

子母石

排衙石

花承阁遗址太湖石及石座

北京的颐和园和苏州的拙政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存明、清时代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差异。而两者共同特点之一,是它们都模仿自然山水,以(非对称)布局为主,并注重步移景异以及空间渗透、借景等处理手法。

苏州园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等,而拙政园是最具有其特色的。拙政园在布局上非常巧妙,以山水结合,以至于在园林建筑上它甚至比北京的颐和园都更具代表性。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非常精巧。

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值得一去。

1颐和园攻略最佳路线

北京颐和园帆船攻略路线图:(08:00开航,18:00停靠)

苏州街-素云岩:20、30座。电动船:20元/人;

苏烟——十七孔桥:30,85座电动船:30元/人;

明楼-南湖岛西:30座电动船:20元/人;

长官塘-京桥-南湖岛南:20、30座。电动船:30元/人;

简塘水域赏荷:电动船20座,划桨船:30元/人;

南如意门-南湖岛:20、30座。电动船:20元/人;

南如意门-堆藕坊:30座电船:30元/人;

2颐和园游玩线路攻略

您好,北京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游船指南如下

邮轮时间:4月1日-10月

路线一:皇家御河文化游紫玉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00至16:00;每小时有一艘船。

线路二:运河生态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渔湾码头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有一艘船。

线路三:运河古都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玉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有一艘船。

备注:具体日常运营时间以现场公示为准。

票价:单程100元(现场购票)

这条全长30多里的长河曾是历代都城的引水渠道。南北有长河,从玉泉山到河源叫北河,从颐和园经过麦中桥到高梁桥叫南河。光绪年间清朝时,慈禧乘龙舟经过长河时,看到了一片破败的景象,就命令淳一太子对长河两岸进行整治和美化。治理后,长河绵延20余里。每年春天,红绿相间,景色绝佳。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慈禧在北京过浴佛节,然后乘船到延河园避暑。当时,杨柳和桃树广泛种植在长江两岸,留下了一段佳话看天坛松,看长河柳。

010到10:10从颐和园西门入园,那就要花一整天逛颐和园了!颐和园西门南如意门泛舟昆明湖(在这里可以一览昆明湖全景)码头。如果继续坐船,下一站是苏州街,但建议步行。码头附近也有一些著名的景点。

九桥何琳馆什邡在画报的世界里旅行亭寮馆秋水阁排云门雨花厅佛香阁转轮藏四大洲须弥荆灵苏州街多宝琉璃塔景福阁乐农轩成双斋滑稽园子琪东到城关大剧院(此处为

3颐和园路线怎么走合适

颐和园有五个门:南如意门和新建宫门。

东门,北门,西门都可以入院。颐和园很大,最节能的游览方式是南如意。

入场,由南向北游览,最后从北宫门出来,不远。

它在北宫门地铁站。

4颐和园攻略最佳路线图

颐和园北如意门正对青龙桥村,可以沿着颐和园北墙从北门直接驱车前往。因为北门交通方便,而且北如意门外没有交通工具,所以进出的人比较少。正因为如此,颐和园基本不用排队。而且这里有停车场,可以停放少量的私家车。

当前位置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是一块有山有水有寺庙的风水宝地。如果你想在中秋节参观颐和园,你可以爬万寿山俯瞰公园,乘坐游船到悟空桥,看日落和西山,欣赏夜晚的明月,逛逛苏州街,吃一些当地的食物,买一些纪念品。这个美丽的中秋节记录了你的样子。

5颐和园旅游攻略路线图

在故宫北门神武门站乘坐103路公交车到动物园枢纽站,3站西四路口东站下车。

步行约400米到北京地铁4号线西四站(B东北出口),乘坐开往fo

6颐和园攻略路线图简易

去颐和园的最佳路线主要看你是自己开车还是坐巩义山公交。如果自驾,从三环苏州桥左转到万泉河路到西苑桥,然后直行穿过同庆街到颐和园东宫门(颐和园正门)。它it’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最快的方法是地铁还是公共汽车,在颐和园的北门下车。

7颐和园攻略最佳路线图步行

颐和园宣布了三项红色旅游路线对游客来说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条路线是东宫门-仁寿堂-益寿堂;

路线2北宫门-苏州街-晒黑馆-乐农轩-益寿馆;

第三条路线是东宫门-益寿堂-北宫门-农织水上运动学校。

8逛颐和园最经典路线

攻略

北大周边景点:推荐博雅铁塔、未名湖、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

一鲍亚塔

塔博雅大厦,燕园精华s建筑一塔一湖地图,是功能高度统一、造型艺术、环境协调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美丽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北大学生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一座小山上,是仿照通州的焚香佛塔,按照辽代密檐砖塔的风格建造的。它曾经是一个校园供水塔,其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燕园的巧妙之笔。

第二,未名湖

北大校园最大的人工湖未名湖位于校园中北部。u型。湖南有一座石鱼雕塑,中央有一座湖心岛,通过一座桥与北岸相连。在胡鑫岛的南端有一艘石船。湖岸有、胡林轩、花坛、斯诺,东岸有博雅铁塔。是北大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未名湖,原本无人知晓。燕京大学的钱穆教授把它命名为未名湖20世纪30年代他在燕京大学教书时。

第三,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代的皇家园林,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区15公里。全园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毗邻圆明园。

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借鉴江南园林设计手法的大型山水园林。它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宫殿,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四。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脉脉街40号。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的主峰路祥峰,俗称鬼见悲海拔575米。

早在元明清时期,皇室就在香山修建了一座离宫,皇帝们会在这里狩猎,夏秋两季纳凉。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辟为民1956年在美国公园。香山公园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香山寺,弘光寺和双清别墅。

5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园林、长春园、蕲春园(后更名为万春园)组成。它也被称为圆明三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会来这里避暑,听政,所以圆明园也被称为颐和园。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同治皇帝想修,但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八国联军后,圆明园被军阀破坏,又遭土匪袭击,最后成了一片废墟,所以遗址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公园。

当前位置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

北京颐和园成立了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代的清漪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以太后的名义建了清漪园它完成于1764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4年,清漪园旧址重建,以慈禧太后退位自理为由,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遭到八国联军的洗劫和破坏。次年,慈禧从xi回京后安,她又用巨资修复了花园。颐和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结晶。以颐和园的玉泉山和西山峰为借景,气势磅礴,构思巧妙,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强调虽然是人做的,但可想而知。园林山水相依,青山绿水,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颐和园占地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座,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行政、居住、观光三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堂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堂后面是三个大四合院:乐寿堂、玉兰堂和易云堂,分别是慈禧、光绪和皇后居住的地方。易云堂东侧的德和园大剧院是清代三大剧院之一。

从颐和园万寿山山顶的智慧海到底部,由佛香阁、德惠殿、排云殿、排云门、云会玉宇坊组成,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在山脚下有一个走廊长度超过700米。走廊的横梁上有8000多幅彩色画,被称为世界第一走廊。长廊以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有万寿山和后湖的古树,有藏族寺庙,有苏州河古商贸街。在湖的东端,有一座仿无锡吉昌花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花园中的花园。

颐和园的整个园林艺术别出心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园林艺术杰作。

选址和园艺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地区的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用水量日益增加。当时除了流量不大的万泉河系,园水大多来自玉泉山,流入西湖,西湖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乾隆十五年清乾隆年间(1750年),为了给崇德皇后(孝圣贤皇后)六十大寿做准备,乾隆皇帝以治理北京西部水系为借口,下令扩建和开挖西湖,截断西山、玉泉山和寿安山,并在西湖西部开挖了高水湖和水漾湖。这三个湖被用作水库,以确保皇宫花园的供水,并为周围的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狄龙以汉武帝挖昆明池练水军为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在湖北翁山堆土挖湖,将翁山改名为万寿山。

这设计图颐和园是在颐和园修建之初设计的,由宫廷画家和建筑师郎世宁创作。是一座罕见的清代颐和园整体建筑布局。该图对中国早期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和环境科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全盛期

乾隆二十九年清同治年间(1764年),清漪园建成,耗资480多万元。在清漪园,基于海上三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在它的全盛时期,颐和园是一个宏伟的地方,占地297平方公里(293公顷)。它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有100多个景点,20多个院落,3555座古建筑,占地70000多平方米。亭、台、楼、阁、廊、榭三千余处。有1600多棵古树名木。其中,佛香阁、长廊、什邡、苏州街、十七孔桥、滑稽园、大舞台等都成为人们熟知的代表性建筑。它是颐和园传统造园艺术的杰作,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基本框架。利用周围的景观环境,它充满了中国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充满了自然的情趣,高度体现了虽然它是人为的,但它是自然的。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 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  。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园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玉泉山发源、流入西湖之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

 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

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

颐和园万寿山清漪园园中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乾隆帝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

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古树名木1600余株。

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

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

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由东门内进入仁寿门,迎面一座石峰为屏,石峰后便是九开间的仁寿殿,这是颐和园内政治活动区的中心所在。清乾隆时(1936~1795年)名勤政殿,光绪时(1875~1908年)重建,改今名,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仁寿殿也是慈禧作寿时举行筵宴的场所,一般在此殿举行四次筵宴,排场壮观、礼节繁复,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费更是举世无双,清漪园为一组四通八达穿堂殿,原是乾隆帝游园休憩之所,光绪十八年重建后成为光绪帝的寝宫。正殿即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藕香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

德和园位于仁寿殿北,主要由颐乐殿和大戏楼组成,是专供慈禧看戏的地方。慈禧是个戏迷,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初十慈禧生日都要在此园唱戏三天,以示庆贺。大戏楼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戏楼,面对颐乐殿,翘角重檐三层,高21米,底层舞台宽17米。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地井通连,可表现生仙、下凡、入地诸情节。底层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从台底下喷射水景。南部相连的两层扮戏楼是规模巨大的后台。清末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在这里为慈禧演过戏,颐乐殿北五间殿房是慈禧看戏时休息和吸鸭片烟的地方。

乐寿堂位于德和园西,西临昆明湖,题额“水木自亲”。“乐寿堂”黑底金字匾额为光绪帝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堂内西内间为慈禧的寝宫,东内间为更衣室,正厅设有宝座、御案、掌扇、屏风等,东西配殿是日夜侍候她的女官、宫女的值班室。后殿则是她存放衣服和装饰品之处。乐寿堂庭院中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花木,“玉堂富贵”之意,其中尤以玉兰最为名贵,后院有一紫玉兰——辛夷,更是罕见的珍品。这些花木是乾隆从江南移植来的,已有200多年历史,正殿阶上左右分列铜鹿、铜鹤、铜瓶等六种物件,表示“六合太平”之意。

长廊是循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廊道。它东起邀月门,西迄石太亭,中穿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既有点景作用,又在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着长廊。长廊长728米,共273间,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廊道,它像一条锦带把前山各组建筑连为一体,在山水之间蜿蜒而行,起着携领湖山的作用。沿廊而行,廊外景物随步而移,令人目不暇接。廊内每根梁坊上都绘有精美传统彩画,共有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画14000多幅,绚丽斑斓,内容丰富,因而长廊又有画廊的美称。当年乾隆和慈禧派人到西湖写实,然后将其移绘到长廊柁上,如今长廊自邀月门内第一幅彩画“西湖全景”起,凡迎面横梁上前后皆绘有不同的西湖风景。廊内外枋上千余幅半圆形画面则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其中人物故事上涉远古三皇五帝,下及清朝王公大臣,跨五千年之久。欣赏这些彩画,就如同翻阅一部记录沧海桑田的历史巨著,一幅包罗万象的风情画卷。

清宴舫位于长廊西端石丈亭旁,长36米,两层,全用巨石雕砌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该舫造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改舫后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其生母孝圣皇太后至此放生。清宴舫中原中式舱楼为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改建成洋式舫楼,是慈禧饮酒作乐的场所。

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属燕山余脉,海拔10894米,气势雄伟,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巍峨壮观,雍容华贵。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丘壑起伏,幽静深邃,富于山林野趣。在大片蓊郁的丛林中掩映着宏丽的藏传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五彩琉璃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听鹂馆、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山顶,可俯瞰昆明湖景色。

排云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部,专为慈禧祝寿而建。“排云”语出晋郭璞《游仙寺》中“神仙排云出”之句,以喻慈禧自比神仙,企求长生不老之意。排云殿依山而筑,黄瓦玉阶,是全园最富丽的建筑,殿前有排云门、二宫门,两边分列紫霄、玉华、芳辉、云锦四配殿。排云门与二宫门之间有长方形莲池,上架金水桥。进二宫门即至排云殿,正殿左右两侧有耳殿。中间有复道相连,横列共21间。慈禧曾在此殿举行过多次“万寿庆典”。殿中陈设的九龙宝座和沉香木大寿字,以及用台湾产的乌木制成的屏风等,就是慈禧七十大寿时臣仆们送的寿礼。如今排云殿仍保留当年慈禧受贺的陈设,以及隔扇门等使用万字不到头的花样,以喻长寿。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加上阁自身的高度41米,高出了万寿山顶,成为全园的中心制高点。佛香阁八面三层四重檐,顶为黄琉璃铜瓦绿剪边,以八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内供接印佛三尊,整个建筑结构繁复,巍峨庄严。清乾隆时在此筑九层延寿塔,至第八层“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工,耗银78万余两,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

智慧海位于万寿山顶,取佛教颂扬佛的智慧如海的意思,是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外表饰以五色琉璃砖,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具特色。殿内供无量寿佛。听鹂馆在万寿山前山西部,原是清漪园内的一座小戏楼,是皇帝欣赏音乐和戏曲的地方,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现为餐厅,里面桌椅陈设和菜谱都具有宫廷色彩风味。

万寿山山脊以北俗称后山,山下有后湖,景区以清幽和宗教色彩见胜。四大部洲是一组布达拉宫式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红、绿、黑、白四座梵塔共18座建筑组成。中心为象征须弥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阁。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清光绪时曾局部修整,近年大加修复,再现乾隆年代规模。

昆明湖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220多公顷,曾是天然湖泊,元朝定都北京后,引水注入湖中,遂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茶花,湖旁筑寺院、亭台楼榭,酷似江南西湖,遂有“西湖”之誉。清乾隆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名“昆明湖”。昆明湖被长堤分隔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都有岛屿。位于湖东南部的南湖岛最大,占地一公顷多,又称蓬莱岛,岛上有龙王庙、鉴远堂、涵虚堂、月波楼等。南湖岛与东堤之间有十七孔桥连接,桥长150米,宽8米,桥身若长虹卧波,桥下有17个大小不一的孔洞。南湖岛十七孔桥与桥头八方亭建筑构成巨龟之形,以象征长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72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