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身材最好的五大女运动员:克罗地亚姑娘第一,中国潘晓婷上榜了吗?

世界上身材最好的五大女运动员:克罗地亚姑娘第一,中国潘晓婷上榜了吗?,第1张

女运动员中不乏一些颜值身材和实力并驾齐驱的角色,她们就是人们口中那些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吃饭的人。世界上身材最好的五大女运动员:克罗地亚姑娘第一,中国一人上榜!

 潘晓婷

潘晓婷是中国台球发展过程中的****,有着“九球天后”之称的她不仅拥有令人无法复制的技术,还拥有火辣的身材和超高的颜值。潘晓婷是典型的亚洲美女,身材虽然火辣,但是身上带着东方女性典雅的气质,非常耐看。

 吉娜卡拉诺

吉娜卡拉诺现在已经转型成为演员,曾经的她是在格斗场上进击的运动员。她的身材非常火爆,常年运动的她拥有完美的身材和漂亮的肌肉线条,连女生都会对她的身材羡慕不已。

 安娜塞米诺维奇

安娜塞米诺维奇是俄罗斯男生心目中的运动女神,她是一位体操运动员运动员,冰场上的她风情万种,美的让人移不开眼,优越的身材更是一下子就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她的样貌也十分漂亮,冰场上翩翩起舞的安娜塞米诺维奇就仿佛降临世间的神祇。

卡特琳娜维特

卡特琳娜维特被称为德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之一,她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光是奥运会的花样滑冰金牌就拿到了两次。卡特琳娜维特除了业务能力超强,她的身材外貌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出色,是绝对的颜值与实力并存的人。

 安东尼亚米苏拉

有着克罗地亚“篮坛之花”之称的安东尼亚米苏拉是一位难得的美人,她拥有1米81的身高,身材修长的她还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她要是不做运动员了,可以直接改行做模特,估计不少模特公司都跟在她的后面等她挑选。

他说一次击球的过程,包含四个要素,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技术指基本的动作或基本功训练要到位,已经非常稳定;战术指根据你想要的击球的深度角度速度,对技术进行选择;体能是你到最佳击球点需要跑动等;心理主要指专注度。先说为什么盯球,一般理解是为了打准球,他解释这仅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职业运动员平常训练,击球无数,成功率很高,但一到了比赛,很难有相同的成功率,为什么?因为人不是机器,必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必然犯错,必然在比赛中失去专注度,影响发挥。而至始至终盯球,让那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以及环境的干扰等因素难以找到入口或空间进入你的大脑,干扰你的心情,这样内心总能处于一个相对平和冷静的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让我很容易就联想到,‘制心一处,事无不办‘,‘无欲则刚’等中国传统文化里经常听到的字眼。都知道心理稳定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但如何做到‘无欲’让自己心理‘刚’强或稳定。古法有先一念代万念(比如念佛,意守丹田,冥想各种美好的图象,听息),再忘掉这一念,就基本无欲了这一说法。而这位外籍教练的盯球法,似乎是在一念代万念的阶段,将意识集中到球上,用心去盯,能力逐渐提高后,外界的和内心的各种因素很难影响你的稳定。同时听他经常教育队员,永远只专注当下,每一分都是新的一分,想象比赛才开始,不要想刚才的低级失误,不要想上一局如何打得不好,不要想如果再输一分就什么什么了,也不要想如果光线在好点,如果在室外打,如果球童再训练有素点,如果某人不来看比赛等等问题,有点‘无过去,未来,现在’的感觉。感觉任何领域里的高手,对事情的看法都会自然高度的一致。现在看来,盯球是一个可深可浅的技术或方法。浅,可以帮助你判断和打准球。随着注意力的层次的提高,同样球速的球,对于你的主观感觉来说会越来越慢,对于初学者你提示他盯球,他可以马上感觉球变慢了,及早做出击球准备;深,则是训练专注等心理层面的有效手段,一般职业运动员要练四、五年才能达到基本盯准球弹起和与拍面接触的全过程。说的真好 无欲则刚网球比赛中集中注意力的策略一、控制自己的视线 使许多网球选手就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球场周围发生的事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些问题一般多层发生在得分之间,因为此时不进行比赛精神容易涣散。要使现线不被扰乱,最好的方法是在得分之间埋头整理拍弦。控制自己的视线不去注意那些无益的情况,“眼不见心不烦”。二、盯住球毛接缝的图案 大家一定经常听到“要盯住球”这句话,然而许多一流选手都不能完全做到。特别是由于比赛拖延时间较长,因疲劳所。致盯住球就变得困难起来。 然而如果视线盯住球毛的接缝效果就大不一样。实践表明比只盯球时看得更清楚。飞过来的球表面接缝图案各式各样,如果想看清楚,从球离开对手的拍子一直到击到“甜点”为止要目不转睛地盯住球,由于提前盯住球,选手们都说:“看到的球好像又大慢。” 盯球毛的接缝还有一个好处,由于集中注意力想看清图案,就不会再有多余的想法,就能提高击球的质量。但要养成这种习惯,特别是在比赛中能自觉地运用,还必须经常认真地进行练习。三、每次只争夺眼前一分球的比赛(对过去或未来 的事全不考虑)一次只进行一分球的争夺是网球选手最佳比赛状态的特点之一。但由于周围事物的影响,持续地集中注意力于眼前的某一事物井非可以轻易做到。特别是在得分之间人们的思想未来或过去的事情有遐想的倾向。四、在非正常条件下进行训练 网球比赛时如果有人在看台上走来走去或是大声说话,绝大多数选手会分散精神,应付这些干扰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预先对这些事态有思想准备,不是避开这些干扰,而是把这些干扰因素也包含在训练的内容之中,可以磁带把现场的噪音等录制下来,使选手习惯于在这样的条件下训练。另外还可以请一些人在场地 周围站立、走动、说话,作为训练方法之一。因此不能总在理想的条件下训练,在恶劣条件下训练得越多,在实际比赛时就越能很好地应付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五、用提示词语暗示自己 所谓提示词语就是能调动特定反应动作的暗示词语。如有关技术内容的:早引拍、向前扑、手腕绷紧等。有关心理内容的:放松、沉住气、请信心等。虽然词语简单,但却有助于提醒自己做出所希望的反应动提示词语在学习新的击球动作或改善不规范习惯时特别有效,可以使用的词语没有一定限制,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行拟订。六、不做“好”或“坏”的结论只作为信息反馈 对自己成功或失败不下最后结论,应实事求是地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原因。例如:比赛中发 现自己第一发球的概率在40%左右,不要因此主观臆断地给自己的发球贴上”差”的标定。应根据失误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如果失误表现大部分是下网,这可能是抛球过低或过早击球造成的。为了矫正这个动作就要改善抛球位置和击球时间。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原因,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七、不要中途改变击球目标网球是一项必须在一秒钟内做出决断的比赛,因此决心下了之后不要中途改变。有一些选手对于一次 击球目标不屈一个而有两三个想法,这就把决断过程 复杂化了,尤为致命的错误里在将要击球之前改变击球目标。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2日凌晨2时(莫斯科当地时间7月11日21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基尼体育场进行。克罗地亚队在开场不久便先丢一球情况下,90分钟1-1战平,加时赛阶段再度破门,从而2-1逆转击败英格兰队创造历史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克罗地亚队也因此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13支有过晋级最后决赛经历的球队。北京时间7月15日23时,克罗地亚队将与法国队争夺本届世界杯的冠军。第5分钟,特里皮尔直接任意球破门;第68分钟,佩里西奇接弗尔萨利科右边路传球抢点射门建功扳平比分;加时赛下半场,第109分钟,曼朱基奇接佩里西奇头球后蹭左脚斜射破门打入逆转制胜球。

在连续两场点球大战淘汰丹麦队和东道主俄罗斯队后,克罗地亚队继1998年法国世界杯后再度闯入世界杯的四强;英格兰队则在2-0战胜瑞典队后第三次,也是时隔28年后再次杀入世界杯半决赛。英格兰队继续维持1/4决赛时完全一样的首发配置;本周一阿什利-扬度过了自己的33岁生日,而他也是这支三狮军团中最年长的球员。克罗地亚队则对首发进行了一处调整,布罗佐维奇取代克拉马里奇进入首发,继续首发的莫德里奇在决赛圈出战场次达到11场,从而追平达里奥-西米奇成为在世界杯出战场次最多的克罗地亚球员。

此役是克罗地亚与英格兰之间的第8次交锋,此前三狮军团以4胜1平2负略占优势,其中在世预赛的2次对战克罗地亚全败,不过双方最近一次交锋也需要追溯到2009年9月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克罗地亚在最近6次面对英格兰时都能取得入球。而这也是英格兰队自2007年10月欧预赛1-2不敌俄罗斯队后再次在卢日尼基体育场进行比赛。

第4分钟,林加德直塞传阿里,莫德里奇回防中犯规送出威胁区域的任意球。第5分钟,特里皮尔主罚大禁区弧前中路任意球右脚直接射门,皮球从人墙上方飞过钻入球门右上角,这是特里皮尔的国家队处子球,英格兰队1-0领先;12个进球创造了三狮军团队史单届世界杯决赛圈进球纪录。

第12分钟,马奎尔利用角球机会抢点头球顶高,不过土耳其主裁恰基尔提前鸣哨示意英格兰队进攻犯规。

2分钟后,马奎尔接右侧角球力压维达头槌攻门顶偏。

第19分钟,佩里西奇大禁区前沿抽射,皮球蹭沃克后偏出底线,土耳其主裁恰基尔出现误判,将球权判给英格兰队开门球。

第22分钟,苏巴西奇开门球交给斯特里尼奇,后者本方半场横敲低级失误直接传球给斯特林,斯特林直塞交给越位位置的凯恩,可惜凯恩射门打偏,而边裁也举旗示意凯恩越位。

第30分钟,阿什利-扬前场界外球交给凯恩,凯恩回敲,阿里得球左肋传到中路,林加德中圈弧分到左侧,凯恩大禁区左侧得球射门被苏巴西奇封堵,凯恩底线前再射击中立柱弹出后碰苏巴西奇腿部弹起然后被解围,边裁在进攻完成后再次举旗又示意凯恩越位在先。

第32分钟,马奎尔解围落点不佳,雷比奇大禁区前沿劲射,皮球被皮克福德直接没收。

第35分钟,阿里大禁区边缘左侧横敲,林加德大禁区内右脚推射不可思议打偏错失良机。

第37分钟,斯特林大禁区右侧起脚打在队友林加德身体弹出,特里皮尔前插再传,皮球飞到远端无人接应。第43分钟,弗尔萨利科外围远射直接飞出底线。

第45分钟,拉基蒂奇在英格兰队禁区内控球,可惜一直被沃克贴身无法起脚,最后皮球被斯通斯大脚解围。

上半时比赛,英格兰队1-0领先克罗地亚队进入半场休息。

下半场伊始,雷比奇短时间内两次侵犯沃克表现出急躁的心态,而曼朱基奇因为死球状态无谓将球踢开更是吃到黄牌。第54分钟,沃克将球解围出边线后故意抱球有拖延时间的嫌疑也被黄牌警告。第55分钟,林加德接斯特林的传球大禁区弧内起脚碰防守球员后弹出底线。

特里皮尔右侧角球开出被解围,英格兰队再组织,特里皮尔右路横传,凯恩被干扰冲顶未果洛夫伦将球解围。第62分钟,斯特林大禁区右侧突破被维达干扰失去身体平衡的情况下小角度射门,皮球被苏巴西奇用脚挡出。第65分钟,莫德里奇右路传中被斯通斯头球解围,佩里西奇大禁区弧附近得球劲射,皮球中途打在沃克身体弹下,被闷倒地的沃克随即又头球解围。第67分钟,凯恩胸部卸球几乎在零度角情况下右脚抽射打在边网偏出。第68分钟,弗尔萨利科右边路传中,佩里西奇7米处抢在准备鱼跃头球解围的凯尔-沃克之前左脚弹射破门,打入个人在本届世界杯的第2个入球将比分追成1-1平。

第71分钟,佩里西奇大禁区左侧突然启动后左脚低射,皮球击中右立柱弹出,雷比奇点球点附近补射角度太正,皮球被皮克福德抱住。英格兰队逃过一劫。

第73分钟,布罗佐维奇外围的一脚劲射放了高炮。随即,英格兰队率先做出人员调整,拉什福德将斯特林换下。第77分钟,林加德大禁区右侧小角度射门,皮球门前划过。

随即,亨德森传球被挡后再次得球25米外起脚打飞。第82分钟,曼朱基奇右侧的转身扫射皮球被皮克福德一拍然后拿下。随即,佩里西奇在左侧垫射空门打高。

第90分钟,洛夫伦外围远射放了高炮。

补时阶段,特里皮尔任意球开出,相互干扰情况下凯恩的头顶弹地球出了底线。90分钟战罢,英格兰队与克罗地亚队战成1-1平,因此只能进入加时赛争夺。

加时赛伊始,阿什利-扬被罗斯换下。第94分钟,皮瓦里奇将拉伤的斯特里尼奇换下。第95分钟,雷比奇战术犯规从身后铲倒罗斯被黄牌警告。第97分钟,英格兰队再次人员调整,戴尔将亨德森换下。戴尔一上场便在右肋完成了一脚劲射,皮球被封堵弹出底线。第98分钟,斯通斯接特里皮尔开出的右侧角球小禁区前甩头攻门,门线上的弗尔萨利科头球化解险情。

加时赛上半场补时阶段,佩里西奇左路传中,曼朱基奇小禁区边缘抢射,皮球被皮克福德用腿挡出,与此同时曼朱基奇与皮克福德相撞右膝受伤痛苦倒地,不得不接受治疗。第107分钟,布罗佐维奇突然前插接左侧角球射门可惜打偏。

第109分钟,皮瓦里奇左路传中被沃克顶了一下,佩里西奇大禁区内力压特里皮尔头球后蹭,曼朱基奇突然前插甩开斯通斯在小禁区左角处左脚远角破门,克罗地亚队2-1逆转领先。

第112分钟,英格兰队用瓦尔迪将沃克换下孤注一掷。第114分钟,曼朱基奇体力透支被乔尔卢卡换下。第116分钟,特里皮尔受伤被搀扶退场,由于英格兰队已经用完换人名额,因此三狮军团只能以10人应战。第118分钟,马奎尔在克罗地亚队禁区内倒地,不过土耳其主裁恰基尔仅判罚门球。

第120分钟,克拉马里奇大禁区右侧的射门打偏。最终,英格兰队经过加时赛争夺1-2被逆转不敌克罗地亚队无缘最后决赛。北京时间7月14日22时,英格兰队将与比利时队展开季军争夺战。

米尔科·菲力浦维奇 Mirko Filipovic,身高188CM ,体重100KG。 如果说谁是世界上人气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站立技综合格斗选手,那么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米尔科(Mirko CroCop)。这位克罗地亚英雄,出身特警部队,隶属于内务部特种部队反恐组,绰号“克罗地亚特警”。

左腿高扫是战警的必杀技,是格斗界最恐怖的武器之一,它华丽、防不胜防地KO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米尔科的格斗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身为特警的他对于格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曾参加过业余的拳击比赛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进入K-1后,凭借着精准的拳法和扫踢,米尔科先后将“无冕之王”班纳,“荷兰伐木工”彼得阿茨等一流高手斩落马下,更是86秒打碎了170公斤的“野兽”鲍博萨普的眼眶,人气飙升,被誉为安迪∙胡格之后K-1新一代腿王。

但他屡屡败给“完美先生”胡斯特,止步于K-1 GP总冠军,于是米尔科决定进军综合格斗擂台。

自从踏入PRIDE擂台以来,米尔科不断改良技术,提高自己,并凭借其必杀技“高扫”横扫千军。在历经磨练与考验后终于在2006年修得正果,低扫摧毁了“日本希望” 吉田秀彦的冠军梦,随后高扫踢晕了中量级冠军“人猿”希尔瓦(Silva),决赛地面拳终结了前UFC冠军乔西(Josh),成为了PRIDE无差别冠军。从站立格斗擂台到几乎允许任何徒手格斗技术的顶级综合格斗擂台,科学的技术训练让米尔科在4年时间内从一位站立高手转变为一名综合格斗专家。

很多人都是综合格斗界最喜欢菲多,其次就是战警。

米勒伯德

大鸟伯德

[大鸟伯德的流金岁月]

大鸟伯德的流金岁月

伯德的基本资料

全名: Larry Joe Bird

出生: 12/7/56 in West Baden, Ind

高中: Springs Valley(French Lick, Ind)

大学: Indiana State(印第安纳州)

选秀: Boston Celtics (1978, 6th)

身高: 6尺9(206米)

体重: 220 lbs(100公斤)

外号: Larry Legend (大鸟)

伯德的个人荣誉

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NBA名人堂成员(1998年)

入选NBA历史50大球星(1996年)

3届NBA总冠军(1981,1984,1986年)

2届NBA总决赛MVP(1984,1986年)

3届NBA常规赛MVP(1984-86年)

9届NBA第一阵容(1980-88年)

1届NBA第二阵容(1990年)

3届NBA防守第二阵容(1982-84年)

NBA年度最佳新秀(1980年)

3届NBA三分球大赛冠军(1986-88年)

12次入选全明星阵容(1980-88年,1990-92年)

1届奥运会篮球冠军(1992年)

伯德的篮球经历

在波士顿凯尔特人效力的13个赛季中,从79-80赛季到91-92赛季,伯德在球场上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完美——无论是作为一位得分手,一位传球手,一位篮板手,一位防守者,一位团队核心,又或者是一位关键先生而言。伯德总是如此自信,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这位老兄在大战前常常会跳着华尔兹来到对手的板凳席告诉对手他将在比赛中轰下40分,没人敢把这当作是一句笑话。伯德是一位致命的射手,他甚至在练习三分球时常常故意把眼睛闭上来达到训练效果。在伯德当道的年代里,也许只有魔术师约翰逊在传球上做得比他更出色一点。魔术师是伯德最伟大的敌人,同时也是一生的朋友,这两位巨星在80年代共同上演的黑白争雄已然成为NBA不灭的经典。

伯德是凯尔特人荣誉的化身,他是一名集优雅,自信,勤奋于一身的球员,喜欢在压力下迎接挑战,同时帮助队友们做到最好。就如同鲍勃库西, 比尔拉塞尔, 约翰哈夫利切克和戴夫考恩斯这些前辈一样,伯德身上也流淌着一种无私的团队精神,与个人荣誉相比,伯德更关注如何能帮助队友和球队打出最好的水平。而和那些前辈传奇巨星相比,伯德在波士顿花园球场上更善于调动起球迷的情绪,并由此掌控比赛。

作为凯尔特人重建的关键,伯德帮助球会从70年代末期的拙劣成绩和低靡球市中摆脱出来。球队在他的率领下日趋完美,共赢得了3次NBA总冠军以及10 次大西洋分区冠军。在得到3枚戒指的同时,伯德也收获了无数个人荣誉。他是NBA有史以来第三位连续三届赢取常规赛MVP奖项的球员,同时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中锋球员。他12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成为总决赛MVP,9次入选NBA第一阵容,并且还是四届联盟的罚球王。

对于篮球伯德是一个固执的完美主义者,这点让波士顿球迷和很多正统篮球的追随者把他视为偶像。他在球场上拥有超凡的视野,常常能在对手的严防下不可思议地做出35ft+的远射,使球迷们为之倾倒。

“拉里伯德改变了整整一代篮球迷欣赏NBA的口味和理念。”当伯德1992年随梦之队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金牌,因背伤不得不选择退役时,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对他做出了如此崇高的评价。

伯德的传奇起始于一个叫French Lick的小镇,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与印第安那州的玉米产地相邻,在那里他们全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French Lick小镇共有2,059个人口,当地的Springs Valley高中每次有主场男子篮球比赛时,镇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去看球,去给一个名叫拉里伯德的金发小伙子助威。

尽管在Springs Valley高中上二年级时由于脚踝受伤,伯德不得不缺席大半个赛季的比赛,但他仍然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颗新星。随着Springs Valley取得了19胜2负的成绩,年轻的拉里也成为当地的小名人。虽然伯德家还买不起自己的汽车,但镇上的球迷都很乐意搭载他们。在伯德毕业那年,他创造了学校新的得分记录。当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主场比赛时,有大约4,000名球迷前来为他捧场。

伯德随后发现适应大学生活要困难得多,最初他选择的是印第安那大学,那是一所拥有NCAA传奇教头Bobby Knight的篮球名校,但只待了两天就离开了。然后他回到了家乡的Northwood专科学院,但很快又离开了,最后他来到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并在那里一直到毕业。

伯德在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第一个主场比赛大约有3,100名观众,正如他在Springs Valley高中时所做的,伯德凭一己之力使球队反败为胜。在加入无花果队(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篮球队名)后打的第一项赛事,拉里得到了场均得分30+和篮板10+的惊人数据。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球队整个赛季的球票销售翻了3倍,电视台也用拉里的赛场集锦取代了广告。而很多学生则是早早就逃课前去排队购票。

“拉里伯德篮球”是当年Terre Haute(印第安那州立大学所在城市)最风靡的体育运动

在大学最后一年,伯德率领无花果队在NCAA所向披靡,取得了33连胜的娇人战绩,直到在总决赛中遇到了由一个名叫Magic Johnson的身高6-9的控卫率领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校篮球队。那是NCAA历史上最知名的决赛之一,也是之后25年中收视率最高的一场大学篮球比赛。虽然无花果球队最终输了决赛,但伯德还是赢得了年度最佳大学篮球球员的奈史密斯奖以及约翰·伍登奖,他也是NCAA历史上得分第5多的球员。在拥有伯德的几年中,无花果球队创造了81胜13负的惊人战绩。

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早在1978年就在第六顺位选中了伯德,当时他们认为伯德已经完全具备了打 NBA的能力,因此极力劝说他放弃大学的最后一年直接进入职业篮球。伯德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尽管如此,球队为他多等一年无疑是完全值得的。77-78赛季凯尔特人的战绩是32胜50负,这已经是自1949年以来球队的最差战绩,由于伯德要完成学业而推迟一年加入NBA,78-79赛季凯尔特人更创造了29 胜53负的新低。但随着伯德1979年来到波士顿,标志着 NBA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翻身仗打响了。

在接下来的79-80赛季里,凯尔特人整整多赢了32场比赛,以61胜21负的佳绩重夺分区冠军。在总共82场比赛里,菜鸟伯德在得分(场均21 分)、篮板(场均104个)、断球(143个)、出场时间(2,955分钟)上都雄踞全队之首,同时在助攻(场均45个)和3分球(58个)两项数据上列球队次席。尽管同年进入NBA的魔术师约翰逊也有着惊艳的表现,帮助湖人队赢取了总冠军,但伯德仍然当选为赛季最佳新秀并首次入选全明星阵容。

在随后的赛季休整期里,波士顿凯尔特人通过一桩被认为是NBA历史上最超值的球员交易,获得了中锋Robert Parish和第六人Kevin McHale,他们和伯德,Cedric Maxwell组成的超级锋线终于把凯尔特人带上了80-81赛季总冠军的宝座。其中与费城76人队的东部决赛堪称史上经典,凯尔特人先是以1:3落后,随后在悬崖边上居然连胜3盘反败为胜。在总决赛上,凯尔特人又以4:2击败摩西马龙率领的休斯敦火箭队。伯德在他的NBA第二年里,同样在得分(场均 212分)、篮板(109)、断球(161个)、出场时间(3,239分钟)四项数据上位居全队第一。

伯德的球技不仅吸引了大批球迷到波士顿花园球场看他打球,在他客场比赛时同样人满为患。他和魔术师一起挽救了此前已经惨淡不堪的NBA球市,帮助联盟实现了其新口号:难以置信的NBA演出。仅仅两个赛季,球迷、教练、球员们就都知道伯德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大数据和关键时刻的表演。他在比赛中所体现出的专注和镇定使其难以被击败,而他从小练就的精妙射术则帮助他在进攻时所向披靡。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第二个射手能像伯德表现得那样出色而且稳定。

伯德是凯尔特人荣誉的化身,他是一名集优雅,自信,勤奋于一身的球员,喜欢在压力下迎接挑战,同时帮助队友们做到最好。

从1981-82赛季起,伯德连续三届入选了NBA第二防守阵容,尽管他看起来有点慢,也不是最好的一对一防守球员。不过凭借超强的预判和卡位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防守者。他对比赛的洞察让他总能比对手早一拍行动。

从1983-84赛季起,伯德连续三年当选为常规赛MVP,这是NBA历史上继拉塞尔和张伯伦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三人。在1984年对洛杉矶湖人的总决赛中,伯德和凯尔特人最终赢得了第七场决战的胜利。这也是他和魔术师自1979年NCAA决赛后第一次在季后赛相遇。其中第5场比赛中伯德独中34分助凯尔特人以121-103取胜,而关键的第七场伯德拿到20分12个篮板助球队以111-102获胜。凭借在七场总决赛里场均274分14个篮板的贡献,伯德当之无愧成为总决赛MVP。

在1984-85赛季,伯德的场均得分达到了287的新高,在联盟中位列第二,这也是伯德整个职业生涯中第二高的赛季得分。其中在对亚特兰大鹰队的一场比赛中更是创下了独得60分的个人记录。同时伯德的赛季三分球为131投56中,以427% 的命中率位居联盟第二。由于伯德的肘部和手指受伤,凯尔特人在这一年的总决赛里最终以2:4不敌湖人,不过伯德仍然在赛季结束时收到了他的第二座常规赛 MVP奖杯。

在接下去的一个赛季,凯尔特人赢得了其历史上的第16个总冠军,而伯德也达到其职业生涯的颠峰。这一年里他得到的个人荣誉包括:常规赛MVP,总决赛 MVP,年度体育风云人物,美联社年度最佳男运动员。除了在三分球和罚球率两项位居联盟第一外,其他个人数据也都位列前茅。他甚至还到全明星周末的三分球大赛上表演了一把神投绝技,拿到了他的第一个三分球大赛冠军。在伯德的带领下,凯尔特人创造了67胜15负的历史最佳战绩。在总决赛里,伯德以场均 240分97篮板95助攻的准三双表现再次帮助球队以4:2击败休斯敦火箭,其中关键的第六场比赛中,伯德独得29分11个篮板12次助攻,毫无疑问他第二次成为了总决赛MVP。

1986-87赛季,伯德的表现同样惊艳。他成为NBA史上第一位单赛季投篮命中率超过50% (实际为525%)并且罚球命中率超过90%(实际为 910%)的球员。而此后的一个赛季,他又以经典的伯德方式来证明这绝非昙花一现——527%的投篮命中率和916%的罚球命中率再破记录。与此同时,他在这两个赛季里还保持着场均得分28+篮板9+助攻6+的个人数据。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伯德是一名狡猾的防守球员,而他最著名的一次表演就是在1987年东部决赛对阵底特律活塞的第5场比赛中,当时比赛还剩5秒,凯尔特人以106-107落后一分,底特律人拥有发球权。伯德预判到托马斯的边线球要发给兰比尔,就抢在兰比尔之前出手断到了球并快速分给队友Dennis Johnson,由后者投中压哨球转败为胜。经此一役,凯尔特人最终在七场胜负中击败活塞成为东部冠军,并连续第四次进入总决赛。

此时的伯德已经是一位30岁的老将,日趋严重的背伤和脚伤阻止了其赢得第四枚总冠军戒指的梦想。但他仍然在比赛中不时会有超人的表现。

在1987-88赛季,伯德成为凯尔特人历史上第一位单场得分40+且篮板20+的球员,那是在一场和印第安那步行者队的比赛中,伯德拿到了42分 20个篮板。而这一年他299的场均得分也是其职业生涯的最高记录。在这个赛季,伯德还实现了他连夺三届三分球大赛冠军的壮举,这一记录只有后来芝加哥公牛队的Craig Hodges达到过(1990-92)。

在这一年与亚特兰大鹰队的东部半决赛里,伯德和鹰队的Dominique Wilkins第四节互拼得分的决斗场面堪称经典,伯德在最后一节里独得20分,使凯尔特人最终获胜——尽管他此时还患着严重的支气管炎。

在88-89赛季由于动手术去除脚跟骨刺,伯德只打了6场比赛。而在接下来的赛季里,伯德连续罚球71中,这是NBA历史上第三高的记录。在90- 91赛季伯德又因为背部神经痛缺席了22场比赛,这个疾病最终迫使伯德在1992年选择了退役。在90-91赛季季后赛首轮与印第安那步行者的第5场比赛中,伯德在第二节重重摔倒导致面部和背部都受了伤。但第三节他又重新上场帮凯尔特人最终以124-121取胜。在赛季结束后医生在他的背部动了手术,但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少实效。

1991-92赛季是伯德的最后一个赛季,因为背伤他缺席了整整37场比赛。在3月份对波特兰开拓者队的一场全国转播的比赛中,伯德再现了其关键先生的本色——他在第四节独得16分,包揽凯尔特人最后的9分,其中包括比赛还剩最后两秒时一个改变胜负的三分入帐!经过两次加时,波士顿最终152-148 获胜。伯德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49分14个篮板12次助攻以及4次抢断。

“无论何时只要伯德还在场上,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波特兰开拓者队中的巨星德雷克斯勒在比赛后对波士顿快报如是说。

如果说伯德职业生涯中有唯一一次明显的低级失误,那就是在其最后一个赛季季后赛对克利夫兰骑士的第四场比赛里,伯德在加时赛一次普通的上篮失手了,这导致凯尔特人以112-114输了比赛。而克利夫兰骑士最终以4:3的总比分淘汰了凯尔特人。在凯尔特人输掉的四场比赛中,有三场伯德因为背伤都无法上场。

现在是伯德该要说退役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了结一个心愿,那就是加入1992年美国的梦一队,夺得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篮球金牌,为其职业球员的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1992-93赛季开始靠近之时,伯德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八月18日他对媒体正式宣布退役。在长达13个赛季的897场比赛中,伯德共得到 21,791分,8,974个篮板,5,695次助攻,场均得分243篮板100助攻63。其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为496%,罚球命中率为 886%。

基本资料

英文名: Reggie Miller

出生:1965年8月24日

身高:2米01 体重:84公斤

位置:后卫

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选秀:1987年首轮第11位/印第安纳步行者队

球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

特长:远投,命中率高,突破,防守

NBA生涯:1987- 2005

前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运动员,NBA著名的“关键先生”。因为精准的三分球和比赛末段的得分能力而闻名,在比赛末段他的表演被球迷称作“米勒时刻”。

[编辑本段]

职业生涯

雷吉·米勒有先天性的臀部疾病,医生甚至宣布他不能行走。但是在米勒的努力和他姐姐的帮助下他的臀部得到康复,米勒也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米勒曾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1987年的NBA选秀中第11位被印第安纳步行者队选中。此后一直到2005年退役,米勒一直留在印第安纳步行者效力,球衣号码是31。雷吉·米勒带领印第安纳步行者队赢得了2000年NBA东部赛区的冠军,遗憾的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没能夺得过NBA总冠军。他还是1996年夺得奥运会男子篮球金牌的美国队的一员。米勒入选了1990年、1995年、 1996年、1998年和2000年的NBA全明星阵容

雷吉·米勒于2005赛季结束后退役,在最后一场比赛上对手底特律活塞队的主教练拉里·布朗特地叫了一次暂停让全场为米勒致敬。在职业生涯中米勒一共投入2560个三分球,是NBA历史上投入三分球最多的球员,他平均每场得到182分,命中率为0471,三分球命中率为0395,罚球命中率0888。

职业生涯数据

过往赛季平均

赛季 球队 上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3分% 罚球% 进攻 防守 总数 助攻 抢断 盖帽 失误 犯规 得分

87-88 步行者 82 1 224 488 355 801 120 120 230 16 65 23 123 190 100

88-89 步行者 74 70 343 479 402 844 100 300 390 31 126 39 193 230 160

89-90 步行者 82 82 389 514 414 868 120 240 360 38 134 22 271 210 246

90-91 步行者 82 82 362 512 348 918 100 240 340 40 133 16 199 200 226

91-92 步行者 82 82 380 501 378 858 100 290 390 38 128 32 191 260 207

92-93 步行者 82 82 360 479 399 880 80 230 310 32 146 32 177 220 212

93-94 步行者 79 79 334 503 421 908 40 230 270 31 151 30 222 240 199

94-95 步行者 81 81 329 462 415 897 40 220 260 30 121 20 186 190 196

95-96 步行者 76 76 345 473 410 863 50 230 280 33 101 17 249 230 211

96-97 步行者 81 81 366 444 427 880 70 290 350 34 93 31 205 210 216

97-98 步行者 81 81 345 477 429 868 60 230 290 21 96 14 158 180 195

98-99 步行者 50 50 357 438 385 915 50 220 270 22 74 18 152 200 184

99-00 步行者 81 81 369 448 408 919 60 230 300 23 105 31 159 160 181

00-01 步行者 81 81 393 440 366 928 50 300 350 32 100 19 164 200 189

01-02 步行者 79 79 366 453 406 911 30 250 280 32 111 13 152 180 165

02-03 步行者 70 70 302 441 355 900 30 220 250 24 89 06 94 130 126

03-04 步行者 80 80 282 438 401 885 20 210 240 31 81 14 85 120 100

总结 1323 1238 344 472 398 886 70 240 300 30 110 22 176 200 184

季后赛 131 131 372 450 397 890 60 230 290 26 104 25 180 190 212

全明星 5 1 192 457 263 750 00 100 100 20 100 20

[编辑本段]

著名的“米勒时刻”

1994年NBA东区决赛第五场对纽约尼克斯队在第四节得到25分,三分球5投五中。

1995年NBA东区半决赛第一场对纽约尼克斯队在最后89秒得到8分让步行者队反败为胜。

1998年NBA东区决赛第四场芝加哥公牛队,晃开迈克尔·乔丹的防守投入致胜三分球。

2000年NBA东区决赛第六场对纽约尼克斯队第四节得到17分。

2002年NBA东区季后赛第一轮第五场对新泽西网队,第四节在中圈投入压哨三分扳平比分,在加时赛第一节最后时刻扣篮再次扳平比分。

[编辑本段]

个人荣誉

1995,1996年NBA第三最佳阵容 1994年男篮世锦赛金牌 1996年奥运会男篮金牌 保持复赛单节比赛投中3分球最多纪录5个(1994年6月1日对纽约尼克斯队) 参加3次全明星赛

关于米勒的文章: 缅怀米勒时刻

“下面出场的是,得分后卫——”嘘声伴随着现场广播里的解说词同时响起,“这是他最后一次造访麦迪逊花园的——”嘘声越来越大,“31号,雷吉——米勒!”当米勒从球员通道跑进球场时,嘘声渐渐淡去,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欢呼。这欢呼声里饱含着对一位伟大对手的憎恨与尊敬…… 就像朋克是最诚实的摇滚乐,是摇滚精神最坦荡、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释,朋克是一种不会被改变的人,他们不在乎公众怎么认识自己,他们只在一种情况下需要公众--竖起中指的时候。如果说艾弗森是来自地狱的精灵,那么米勒更像是敢于叫板上帝的“魔鬼”。而若论篮球世界中叛逆精神“最坦荡、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释”,米勒曾是艾弗森的前辈。后者的名言是:“我不需要尊重任何人,包括乔丹!”而乔丹可能会这样说:“我可以尊重任何人,除了雷吉•米勒!”自从1993年2月10日,印第安纳波利斯的MSA中心,在全场16000多名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米勒挨了乔丹一记耳光之后,两人长达十年之久的较量就此展开。每次做客风城,米勒必要全力以赴,用不停的得分来回击乔丹对他的羞辱。1998年的东区决赛是米勒和乔丹最后一次相遇在季后赛中,米勒终于用他那形如鬼魅的绝杀为两人之间的恩怨作了一个了结,他在第六场比赛的最后时刻狠狠推开乔丹投进了致命三分。可以说在20世纪,米勒始终是乔丹心头疼痛难忍却又挥之不去的一把利刺,他给飞人带来的深深刺痛让两人至今仍是形同路人。也许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米勒桀骜不驯的性格,他出身于运动员世家,姐姐谢莉•米勒曾是1984年奥运会冠军美国女篮的主力,另一个姐姐坦米是排球运动员,哥哥达雷尔•米勒则是加州天使棒球队的外场手。但当年幼的米勒一字一顿地诉说自己的篮球梦想时,其他人却或是嘲讽或是叹息。原因很简单,在五岁以前他都只是一个依靠着支架才能站立和行走的孩子,但倔强的米勒从来都没有向命运低头。每个人都在想着每场拿下30分、40分,但罗德曼另辟蹊径地用篮板证明了自己的伟大。在密集的人群中高高跃起,以匪夷所思的姿势把球送入篮框,而后是张扬的振臂高呼——米勒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简单而另类。 无法飞翔在篮筐之上,他就日以继夜地苦练投篮,他要证明一个远投手同样可以名垂青史。在米勒瘦削孱弱的躯体里燃烧着一颗烈火熊熊的灵魂,他不惮于以全世界为敌,拥有乔丹这名宿敌虽然过瘾,但未免太过孤单,这个老朋克在苦苦寻觅之下,他选定了世人瞩目的纽约麦迪逊花园作为打击的标靶,于是尼克斯队的超级拥趸斯派克•李便成了他的另一“冤家”。1994年东部决赛第5场,尼克斯队在前三节以 70:58领先。第四节开始后米勒率先投中一球时,在场边观战的不屑地说这只是走运而已。但是米勒随后连连投中三分球,而且每投中一次都要和斯派克•李斗一次嘴仗。最后,米勒在第四节拿下25分,率领步行者反败为胜。第二次是1995年东部半决赛两队再次相遇。第一战还剩187秒时,步行者队落后6分,但米勒在最后89秒连得8分,再次率步行者反败为胜。比赛一结束,米勒就冲向斯派克•李,与他大骂一通。以后两队每次相遇,米勒与李都要有一番唇枪舌战。面对纽约疯狂主场的球迷作出卡脖子的动作的张狂动作,也必将在每个球迷的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当这个身影站在三分线外,时间就将停摆,比赛就保留着最后的悬念。米勒并不是没有失手的时候,在2002年的世锦赛上,他在最后时分将球传给了三分命中率只有225%的另一个米勒(安德烈•米勒),导致梦之队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输球,在本赛季,米勒仍然保持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2月8日在迈阿密,他在三分线外五投全中,最后时刻的一记三分为步行者彻底奠定胜局;去年11月15日,他在麦迪逊花园拿到本赛季最高的31分,三分球7投6中,并在终场前49秒投中最后一记三分,令尼克斯突然死亡。作为一名纯射手,他成为了广受拥戴的领袖,这在NBA并不多见。廷斯利说:“对于雷吉我已经无话可讲了。今年他主要在防守上做贡献,给了其他人很多机会,就是为了总冠军戒指,这是我们都欠他的。”小奥的态度更干脆:“只要能为他带来一枚戒指,我什么都肯做!”即使这个38岁的老朋克明天退役,今天他仍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刺客。

[编辑本段]

神奇的米勒

雷吉·米勒学打篮球是想锻炼腿部肌肉。由于身材的劣势,他从来没有战胜过姐姐,于是,他转而苦练三分球,希望借助远投打败姐姐。正是这看来简单的想法,让米勒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球手。自进入NBA以来,米勒三分球出手6486次,命中2560个,均排NBA历史首位。

提起米勒的三分球,就让人想起“米勒时刻”,比赛的最后几秒往往是米勒的专有时刻。1995年东部半决赛首场,对手是尼克斯。最后89秒钟内,米勒连续命中两个三分,独得8分,帮助步行者完成NBA历史上最惊人的大逆转。1998年东部决赛第4 场,在乔丹的贴身防守下,米勒在仅剩07秒钟时,原地起跳命中三分球,率步行者反败为胜。

宣布退役后,看得到“米勒时刻”的机会也变得屈指可数。“这将是与雷吉并肩战斗的最后机会,”主帅卡莱尔说,“这将是球迷们欣赏雷吉表演的最后机会,这会为我们本赛季剩余的比赛增添巨大意义。”

[编辑本段]

大嘴巴的米勒

米勒的大嘴巴在NBA是出了名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嘴,让他和很多球员产生过矛盾,其中有乔丹,也有科比。

1993年2月10日比赛中,乔丹与米勒发生冲突,乔丹认为米勒故意用肘顶他,所以回敬一拳。当时米勒被罚出场,而乔丹却继续比赛,这使米勒愤愤不平。他认为那是乔丹的错,赛后喋喋不休地指责乔丹“太会表演”、“迷惑裁判”。最终,乔丹被补罚10000美元。

科比同米勒的恩怨始于2002年。两人在洛杉矶交锋时,曾经大打出手,双双被停赛,自那以后两人形同陌路,再没有会过面。当时的情景很火爆,科比先出了一拳,米勒马上反击,两人像流氓般扭打在一起,都摔到了记分台后面。科比伶牙俐齿地说:“他根本不了解。我不会和傻瓜争吵的。”而米勒则冷言冷语地表示:“科比还嫩,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呢。”

[编辑本段]

两手空空的米勒

NBA总冠军每年只有一个,但都不是米勒的步行者。如果说米勒的18个赛季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在退役的时候没有带走一枚总冠军戒指则是他最大的憾事。

从1987年加盟步行者以来,米勒离总冠军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与洛杉矶湖人队的NBA总决赛。尽管在6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得分243分,但米勒不得不再一次带着失望走进休息室。

没有总冠军眷顾的米勒却赢得了教练、球员及球迷的心。“尽管他从未赢得过总冠军,但他拥有辉煌的职业生涯。”步行者现任主教练卡莱尔说,“一直以来,他都在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奉献着,是我们的榜样。”

  郭跃华 福建省体育工作大队

  个人简介

  郭跃华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956年生。福建同安人。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他速度快,球路活,发球旋转强,变化多。

  成长历程

  郭跃华1956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身高1米67,8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厦门是中国南方一个沿海城市,有点像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群岛。由于经常在海边玩耍,郭跃华从小练就了一身健壮的体魄和强壮的腿部肌肉。

  无论在业余体校还是在福建队,郭跃华都喜欢与比他大、水平比他高的队员训练,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没有正式进国家队时,他就曾得到徐寅生的指点,由正胶改为反胶,在速度快的基础上增加了旋转变化,很快显示出了他的优势。他多次入选国家青年队的大型集训。1973年,他正式入选国家队。

  在1992年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期间,曾有记者问当时世界乒坛一号种子、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他心中最崇敬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瓦尔德内尔毫不犹豫地答道:“郭跃华” 。

  辉煌成绩

  曾多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洲际比赛,战功卓著:1976年在第三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亚军。1977年在第三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亚军,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78年在第八届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夺得男子单打银牌,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两枚金牌,并是获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同年在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1979年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亚军和男子双打第三名(与梁戈亮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亚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80年在第一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冠军。1981年在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亚军(与谢赛克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同年在第二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三名。1982年在第三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男子单打冠军。1983年在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和混合双打(与倪夏莲合作)两项冠军,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8年、1981年、1983年、1984年四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0年~1983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还被评为1979年~1988年全国荣誉“十佳”。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1989年被评为建国四十年来杰出运动员。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任福建省体委副主任。

  技术特点

  郭跃华是右手直拍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一直使用上海红双喜PF4胶皮与其他弧圈打法的选手相比,他站位稍偏近台,攻球速度快,中远台正手拉弧圈时,身体的平衡能力很强,反手的大力推挡也足以让对方胆颤心惊。此外,发球也是他的特长,尤其是他那变化多端的高抛发球,往往使他在比赛一开始就能赢得主动。

  统领乒坛

  进入70年代中期,郭跃华的迅速崛起填补了庄则栋离去的空缺。1977年21岁的郭跃华参加了第34届世乒赛,为中国男团再次夺冠立下战功。单打郭跃华赢下匈牙利的天才选手克兰帕尔和我国的倒拍削球手黄亮以后进入了决赛,最后不敌当时已经34岁的日本生胶快攻选手河野满。1979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郭跃华参加第35届世乒赛,没想到小组赛中国队就1:5惨败于匈牙利拍下,从比赛可以看出,单打比赛一路高奏凯歌进入决赛,遗憾地不敌日本新秀小野诚治,连续两届屈居亚军。

  1980年郭跃华拿下首届世界杯单打冠军,1981年第36届世乒赛,郭跃华连克老对手克兰帕尔、东道主名将舒尔贝克。并在决赛中战胜队友蔡振华,首度获得男单世乒赛冠军。1983年第37届世乒赛,赛前就已经确定退役的郭跃华一路连斩陈新华、江嘉良和蔡振华,蝉联单打冠军,并在混双比赛中与倪夏莲配对,连胜三对队友夺冠,成就一代伟业。可以说在75-83年间,郭跃华几乎是成绩最好最稳定的选手,成为那个时代的统领者。

  媒体评价

  技术卓越

  他吸收日本选手直拍弧圈球技术,融合中国传统近台快攻,练成速度快、球路活,既有中国近台快攻之长,又有欧洲弧圈球之妙的先进打法。

  敢打敢拚

  在一次训练中,由于他跳得过高,用力过猛,竟把三寸厚的地板踹断,等教练、队友把他的腿拔出来时,早已血肉模糊了。然而,不等队医包扎好,他又一瘸一拐地投入了训练。正是凭着这股“踹断地板”的劲头,郭跃华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

  中国乒坛史上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选手之一

  1977~1983年,为中国队夺得第34、36、37届世锦赛男团冠军,第35届男团亚军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获得第34、35届世锦赛男单亚军,第36届男单冠军、男双亚军,第37届男单、混双冠军。同时他还是第1届、第3届世界杯男单冠军,第37届世锦赛男单、混双冠军获得者。

  令对手崇敬

  凭着这种精神,郭跃华赢得了骄人的战绩和对手的尊重。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曾有记者问当时世界乒坛一号种子、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他心中最崇敬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瓦尔德内尔毫不犹豫地答道:“郭跃华”。

  德技双馨

  郭跃华不仅技术好,他的品德更好,深受圈内外人士的好评,不像现在的一些运动员,动辄耍大牌、作风飘浮。

  退出乒坛

  1983年,功成名就的郭跃华离开了国家队。从北京回到福州后,原本想早点结束自己的乒乓球生涯,却没想到组织上还要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在代表福建省参加了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后,郭跃华才算正式告别为之奋斗了20多年的乒乓球。

  1984年,年仅28岁的郭跃华被福建省政府任命为省体委副主任。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轰动,你想,28岁就当上了副厅级干部,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大学生活

  1984年9月,郭跃华进入福建师范大学学习,“那时候真的想读书,不像现在运动员上大学只想拿个文凭。”郭跃华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大学考试的成绩:运动解剖学,97分。郭跃华说:“从小学开始打球,根本就没有好好地读书,等我们退役后才发现不管是文化素质,还是社会经验都需要提高。那时候大家读书都非常自觉,不管你是世界冠军,还是无名小卒,在学习上都不愿意自甘落后。”

  退役生活

  6年的“洋插队”生活

  还在大学读书时,郭跃华已经开始出国赚钱了。应日本一家乒乓球器材公司的邀请,郭跃华先后3次到日本讲学打球,丰厚的报酬、宽松的工作环境,让郭跃华坚定了出国的念头。1987年7月,通过自己联系,郭跃华远走德国,开始了6年的“洋插队”生活。选择到德国打球,经济上是一个主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乒乓球联赛制度,郭跃华在德国打球一个月的收入就能达到国内好几年的收入。

  “我很容易满足,不适合当商人”

  回国后郭跃华参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就是在厦门经营海鲜酒楼。酒楼开张的时候在厦门引起了轰动,刚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赢得冠军的邓亚萍来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庄则栋来了,乒乓界的名人效应让酒楼名声大振、门庭若市、宾客如云。郭跃华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转型为一名商人。

  1996年,“跃华”牌乒乓球服装和器材正式上市,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产品质量,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拥有专利技术的“跃华牌”飞行鞋(一种在鞋底安装了轮子的鞋子)推向市场后立刻得到了青少年的追捧,不仅行销全国各地,在台湾也拥有不少爱好者。独创品牌的成功,让郭跃华感受到了别样的喜悦——作为一名商人的喜悦。

  郭跃华在10多年的商海中跌宕起伏,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我这个人心太软,不够黑,很容易满足,并不适合经商。”如今,回首自己的经商之路,郭跃华感慨万千。“做生意不在于你聪不聪明,而在于你是否执著,有个好的合作伙伴,加上一点好的运气,你就可以成功!”

  担任教练

  自从郭跃华、陈新华、许增才退役之后,福建省乒乓球队便陷入了低谷。目前的福建省男队只能参加甲A的比赛,女队只能参加甲B的比赛,入选国家队训练的选手只有一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福建一家企业的老板结识了郭跃华,出于对乒乓球事业的热爱,对方非常愿意赞助福建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在未来8年时间里,该企业愿意每年为乒乓球队及郭跃华本人提供150万元的赞助,对方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让郭跃华出任总教练,因为郭跃华是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福建省体育局2006年3月7日正式任命今年50岁的郭跃华为福建省乒乓球队总教练。

  “我重新出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看到福建队多年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我心里实在有些不好受,而对方指名道姓让我来挂帅只是一个契机,”郭跃华认为,“福建省乒乓球并不是没有人才,这几年成绩下滑还是在训练上出了问题,需重点抓思想和训练作风。我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下一任教练铺路。如果当我离开这支队伍之后,还有人记得我,怀念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郭跃华上任后首先重点抓了思想和训练作风。“我的工作就是收拾烂摊子,组建新队伍。”由于长期处于中低水平,导致福建省乒乓球队从上至下都缺乏必胜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上任初期,看到队员们有气无力的训练状态,郭跃华更坚定了必须很抓思想和训练作风的决心,每堂课不厌其烦地告诉运动员训练的目的,“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训练,练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调整自己全身心投入训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在郭跃华的眼中,“这支队伍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有那么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郭跃华上任后一直思考的问题。福建队的最大问题是老的老,小的小,缺少高水平的运动员。福建曾经出现过林菱这样的优秀选手,但她提前离开了球队。郭跃华说:“林菱走得非常可惜,这是当时工作的一大失误,离开了优秀选手的传帮带,福建乒乓球队跌入低谷也就不足为奇了。”

  住惯了两层别墅的郭跃华目前只能住在福州的公寓里,除了每天的训练之外,郭跃华已经逐渐远离了过去喧闹的生活。由于路途遥远加上训练工作繁忙,郭跃华每两周才能回厦门一次与家人团聚。出于工作上的考虑,郭跃华甚至打算将厦门的家搬到福州,在总教练的位置上大干一场。

  “稳定中求发展”,这是福建省体育局对郭跃华出任总教练的总体要求。没有成绩上的压力,也没有具体的指标,反而让郭跃华对这份工作非常投入。郭跃华说:“现有的教练班子都很努力,大家都希望福建乒乓球能早日翻身。但乒乓球要出成绩不容易,至少也要8年、10年。我的前任并没有给我留下一个好的队伍,我也可能会成为最没有成绩的总教练,但只要我在位一天,就要为福建乒乓球负责。我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下一任教练铺路。如果当我离开这支队伍之后,还有人记得我,怀念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人物轶事

  补袜子是他的拿手绝活

  在商海中搏击了十几年的郭跃华,如今有了自己的品牌,他做的是乒乓球的运动鞋服。朋友评价郭跃华不是一个好的生意人,他还想着球。如今家里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富裕了很多,但是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他从不骄纵自己的儿女,还教育他们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不,他还把自己的母亲请到了他的家里,拿出了当年自己穿过的破棉袄,向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郭跃华还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做榜样,生活中他还有一个绝活,至今让他的家人和朋友赞叹不已,那就是补袜子。他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也不能忘了还有很多贫穷的人。

  顾家

  厦门临海,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在大海的怀抱里搏击风浪,锻炼自己勇敢、强悍、灵巧的性格。十岁的小跃华,在刚刚学会游泳没多久就曾和市体校大班的学员们一起横渡厦鼓海峡,为了安全教练特意带上了两粒助浮篮球,可是小跃华连碰都没碰。他随着人群劈波斩浪,在近一千米宽的厦鼓海峡里游了一个来回,郭跃华每次来到海边还有一个习惯,他喜欢看军舰上的国旗。小跃华有点像小孩子王,那时候大家玩得很高兴,到山上去他要捡一些树枝,回家烧火,原来郭跃华还是个顾家小男人。

  不训练完不吃饭

  阿甘的执着已广为人知,郭跃华在少年时期也是因执着打动他的启蒙教练的。一天,郭跃华的启蒙教练汤重炫到郭厦门实验小学选材,他让60多个喜欢打乒乓球的小同学分散在四个教室里掂球。渐渐地天色已晚,同学们陆陆续续都回家了。回到家里汤教练忽然发现自己的书包忘拿了,转身回学校拿书包。汤教练忽然听到从一个教室里隐隐约约传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循着声音汤教练走进教室,看到一个矮矮的、胖胖的小男孩还在认真地掂球,汤教练问他:“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他一本正经地说:“教练说了,训练不结束不准回家。”这时汤教练才想起刚才自己忘记通知这个教室里的学生回家了。但其他的14个学生却早已走了。这个认真的小男孩就是郭跃华。认真执着的郭跃华在训练中还有一个让教练头疼的习惯,不训练完不吃饭。

  火炬传递参访情况:

  许多年过去了,仍有人不断地向郭跃

  华提起,“如果你有机会参加奥运会,肯定是所向披靡吗?”

  上个世纪80年代,郭跃华在世界乒坛少有对手。然而,种种原因让他没有机会在奥运会上展示球技。

  当时的郭跃华风华正茂,辉煌的运动生涯中获得三次世乒赛男团冠军、两次世乒赛男单冠军、一次世乒赛混双冠军和两次世界杯男单冠军。1983年退役时,他是当时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男运动员。

  功成名就的郭跃华离开了国家队。从北京回到福州后,原本想早点结束自己的乒乓球生涯,却没想到组织要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在代表福建省参加了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后,郭跃华正式告别为之奋斗20多年的乒乓球。

  如今,已经52岁的郭跃华将以全新方式参加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会:在自己的家乡,传递北京奥运圣火。

  “在家门口举办奥运会,很多人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更是幸运者。”郭跃华说,“奥运会在自己的祖国举办,我虽然不能再在赛场上为国家争荣誉了,但以奥运火炬手的身份参与、感受奥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的郭跃华不仅是福建省乒乓球队的总教练,还是国家乒乓球队专家组的顾问。郭跃华表示,希望中国乒乓球队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出现在以后的奥运会赛场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35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