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是什么?

脾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是什么?,第1张

1、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脾胃是整体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

2、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3、脾胃好能长寿。研究发现,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

扩展资料:

脾胃对于人体很重要,脾胃不好会有以下症状:

1、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寒湿困脾证:表现为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3、脾气虚证:表现为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食后胀甚、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体困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4、脾阳虚证:表现为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5、胃阴虚证:表现为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人民网-脾胃强,好度夏

人民网-脾胃是身体的轴心 脾胃不好几大表现

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

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身体是很多的神经系统,每一条经络都很重要,但是偶尔拔罐是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的相关内容。

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1

一、背部拔罐的好处:

1、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3、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

4、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二、调节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调节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三、活血化瘀: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拔罐,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拔罐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清热消肿: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五、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拔罐、火罐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六、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注意事项:喜欢拔罐的朋友,记得在拔罐之后不要去洗澡,那样容易感染风寒。

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2

第七颈椎至肩胛冈 1

对应的是肺和大肠,受凉后易伤风感冒、流清鼻涕、肺气虚等,热是由于慢性咽炎、咽喉肿痛、咳嗽、干咳等症,痒可能由于风邪入肺,刺痛可能是由于急性咽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肩胛冈至肩胛下角 2

对应心、小肠、乳房,受凉会引起循环不良、心慌、胸闷、血压不正常等,热会导致失眠多梦、心律不齐、神经衰弱、心火旺等,刺痛可能是因为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或乳腺疾病。

肩胛下角至肋弓下缘 3

对应肝、胆,凉导致肝气郁结、易疲劳,热会引起肝火旺、眼干、发火、情绪燥,痒多是可能有肝风内动、手足抽筋、中风、口眼歪斜,刺痛可能有肝部疾病。 肋弓下缘至髂棘 4 对应脾胃,凉可能是由于胃寒、胀气、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热多是由于胃热、胃酸、易患胃溃疡、便秘、还可能有口气,痒可能是由于湿气重、肌肉松弛下垂、局部肥胖,刺痛可能有脾肿大、胃炎等症。

背部对应的五脏六腑图拔罐3

拔罐在市面上常见的有真空拔罐和拔火罐两种,一般来说,普通的真空拔罐就可以满足要求了,拔火罐比真空拔罐的效果要更好,但是技术同时也更高,因此不建议大家选择拔火罐的方式。很多人在说起拔罐的时候都会记得拔罐后背的印象,其实人体的后背就是存储阳气的督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因此想要拔罐后背的朋友,不妨根据自己身体的问题,从督脉上找相应的脏器器官穴位,再进行拔罐的工作,这时候就能够对身体进行调养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后背拔罐的时候,一定不要针对脊柱,而是要以脊柱旁边的位置来留罐。

很多气血旺盛的男性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调理身体,不仅身体舒服了精神上也得到舒缓。虽然说拔罐错误的话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是选对经络穴位可以让拔罐的效果正好。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需要调理哪一个器官的问题,比如有的人容易咳嗽感冒,那么就需要针对肺部的肺经相关穴位来做拔罐,比如老是容易拉肚子肚子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针对腹部来做拔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肚脐神厥穴是不可以做拔罐的。还有一些女性朋友想要解决月经不调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针对腰的带脉来做拔罐这样也可以进行调理。如果在家拔罐后仍然没有改善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拔罐在中医疗法里面是比较激进性的调理身体方法,相对于艾灸和刮痧来说对身体的刺激性更大,相对的作用也更好。但是需要注意,有些骨头比较多的部位、人体的大血管部位、关节部位、还有脸部,这几个地方是不适合进行拔罐的,最好选择其他的方法来调理。

可以用艾灸进行调理,艾灸调理脾胃时可以选择神阙穴、中脘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以及关元穴等穴位。

1、神阙穴:人体肚脐的位置称为神阙穴,是应用艾灸的常用穴位,可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腹痛、腹泻,

2、中脘穴:位于神阙穴上4寸的位置,即肚脐上4寸,可以将4指并拢,过中指的近端指间关节,画一条水平线,此长度即为自身3寸,而拇指指间关节是自身的1寸,从神阙穴向上4寸,即为中脘穴。

3、脾俞穴:位于人体后背部,第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的位置,左右各一,此部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

最强的健脾大补穴——太白穴!输、原一体,补后天之本的特效穴!

太白穴,太同大,是广大,高大的意思,白代表肺金,也有明亮的意思,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穴也属土,说到太白穴的位置你肯定不陌生,它的位置也很好找,将一只脚搁在另一只脚上,就会看到脚部的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形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的位置,也就是金气开始显现的地方。

补脾其实很简单,不用买多贵的药,只需太白一个穴位就能达到效果,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原血相当于进入肺脏的那个关口,如果你想补脾了,只有打通太白穴这个关口。营养物质才能补得进去。很多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尽管脾虚的症状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

那么怎么用太白穴来补脾呢?

取一些三七粉贴在两侧的太白穴上,外面覆盖一层纱布,再用医用胶布固定,贴12个小时后取下,然后休息12个小时,再贴新的,白天或者夜晚贴都可以,你也可以每天按摩太白穴100下,力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准。

太白穴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的关键,按揉、艾灸,或是用药物外敷此穴,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泻、腹胀、大便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艾绒艾灸,都很好理解,操作起来也简单,用药物外敷怎么做呢?把人参切成片贴于太白穴处,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小时后取下,隔天贴一次就可以,请注意是两侧太白穴都要贴。

人参得坤土之精,而太白穴为土穴,以土补土,补脾益肝,效果特别好。

凡是,脾经经过的位置发生了病变,脾脏本身出现了问题,或者是24节气变化而产生的毛病,都可以通过处理太白穴来治疗,无论是实是虚是烦事杂,太白穴通通可以处理。

而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您可以在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用脚上的关节,去撞击太白穴,也可以用小保健锤敲打。

按揉太白穴,治疗脾胃疾病

太白穴为脾经原土穴,善治疗脾胃病,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祛湿止泻、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之功效,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肠鸣、饥不欲食、痢疾、便秘等。

针灸太白穴,缓解各种疼痛

太白穴不仅是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的输穴,还是脾经的原穴,输、原一体的太白穴有“培土”“滋生万物”的功效,他对于脾脏异常所产生的疾病和与脾相关的其他四脏的疾患有着非常广泛的治疗效用。是补人体后天的特效穴。,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主治脚气、体重节痛、痿证等,如《针灸大成》云:“太白主膝股肿,酸转筋。”此外,本穴具有健脾化痰、活血通脉之功,用于治疗心痛脉缓、胸胁胀痛等。

太白穴在脚掌前面,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脚掌疼痛,很多女性逛街一逛几个小时,硕果累累的同时,也会发现脚部疼痛的厉害,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鞋子捏脚,其实这个时候刺激太白穴,效果特别好,刺激这个穴位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用手去按摩,而是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

按揉太白穴,双向调节血糖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揉太白还可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就拿调节血糖指数来说,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血糖高的可以通过调节此穴让它下降,血糖低的可通过此穴使之上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05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