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张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是个有着敢于追求,敢于冒险的热情思想和聪明机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的聪明,正直,是一般孩子没有的。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海盗,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的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主人公汤姆,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和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果断!

  贝基·撒切尔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爱慕者,汤姆的女友。 哈克贝利·费恩公认的野孩子,是个善良的流浪儿,汤姆的好友。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因汤姆父母离异而照顾汤姆,一心一意把汤姆培育成一个有礼貌的人。

  艾米·劳伦斯汤姆的前女友,汤姆第一个订婚人,容貌美丽。

  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善良。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德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基·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的爱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鲁滨逊医生、恶棍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贝基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于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波莉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夏天来临时,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但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哪里了。在贝基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时,汤姆和贝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来的路,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里又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周折救出汤姆和贝琪之后便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当他们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汤姆和哈克再次回到山洞里,找到了那笔藏着的宝藏。 《汤姆·索亚历险记》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以少年人的口吻和少年人的思想写成,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从始至终妙趣横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

  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姐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杰出经典名著 它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和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贝利·费恩,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之后,村人用石块堵住了山洞口。汤姆和蓓姬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第安·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第安·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人们都感激他。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列门斯 马克·吐温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笔名由来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术语,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他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

  写作生涯

  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他的真名叫“萨缪尔·蓝亨”。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

  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写作风格

  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童年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菲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

  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与家庭

  密苏里州是一个奴隶州,并被大部分人视为是属于南部的一部分,但密苏里州并没有加入联邦。当战争开始时,吐温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队联邦的民兵部队(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关描述),并加入了一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有一个人被杀。吐温发现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因此他离开了。他的朋友加入了南军;吐温则到他的哥哥奥利安那里去,那时奥利安被任命成为内华达的州长的秘书并管理西部。 吐温与他哥哥乘公共马车花了2星期多横越了大平原区和洛矶山脉。他们到了盐湖城摩门教的社会。这些经验成为了《艰苦岁月》一书中的主要部分,并给《卡城名蛙》提供了资料。吐温的旅程结束在内华达维吉尼亚城的银矿那里。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矿工。 在放弃矿工一职后,吐温在维吉尼亚城的一家报纸《企业报》工作。 吐温次后到加州旧金山旅行,在那里他继续当一名记者,并开始做演讲。他见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这成为他的第一次演讲。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 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他亦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姊姊欧丽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温对她立即一见钟情。他们在1868年见面,并在一年后订婚,1870年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 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让。吐温亦成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尔士的好朋友。 吐温之后再度到欧洲旅游,这在1880年一部书《浪迹海外》有作描述。1900年他回到美国,给他的旧公司偿清欠款。吐温的婚姻维持了34年,直到欧丽维亚于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温开始给《北美评论月刊》写他自己的自传。一年之后,牛津大学把一个文学博士学位颁给他。 吐温比让和苏西都活得久。他经过了一段忧郁的时期,这是从他的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的。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让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忧郁。

  视频地点:http://videobaiducom/v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断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六年级语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范文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范文一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汤姆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品读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学习重点:

 在 快速阅读 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学习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给你们,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他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鬼屋历险

 山洞历险

 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 故事 使得整个故事格外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

 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

 (三)赏析精彩片断

 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它是属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虚惊一场是什么意思受了一场不必要的惊吓,有惊无险。从精彩片断中找中虚惊一场的证据来。——“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簇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3、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师就是大师,写 文章 就是与别人不一样。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

 4、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你能否尽情地展开你的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呢

 5、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2、小说第二我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并完成读书推荐卡。

 读书推荐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结束:

 作业布业

 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积累 成语 。

 3、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小学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范文二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阅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难点:

 信息技术与 语文学习 的整合。

 四、学习过程:

 (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算是一点补充吧。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导读

 1、读书而有所感。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其实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汤姆,我也把我的感受写了出来,放在我的电脑中的共享e 盘里,请大家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我的电脑,也来看看老师心中的汤姆。

 2、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汤姆这个形象,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学教研版。

 (三)精读《当海盗去》

 1、谈完了对汤姆的印象,我们的同学其实对书中的情节更感兴趣,因为情节是小说的生命线。在书中最能引起我们遐想的是哪一个情节呢(《当海盗去》)

 那谁能立刻把这个片断的梗概写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呢还是以论坛帖的形式。

 2、在这个片断中,汤姆有一个的心愿,她会是什么呢你读出来了吗能否在网上找一幅把这个抽象的心愿直观地表达出来呢(帖子)

 海盗。汤姆此时的心愿就是去当“海盗”。

 3、提到海盗,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骷髅旗和铁钩船长。我也找到一个有关海盗的**片断;《加勒比海盗》。我们来看看汤姆的海盗是不是就是这种

 播放**片断。

 4、很显然,汤姆的海盗不是这种杀人放火的强盗。那他想当海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请将你的观点上传。

 5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汤姆的际遇,你将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呢

 (四)拓展

 1、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 说说 你喜欢的理由。论坛帖上传。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上网搜索网络中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梗概,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抓住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写作 方法 。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词组用信封装好。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1先板书课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了奖励大家认真与勤奋,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动画片。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感受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写作手法。(出示封面与作者)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二)了解“梗概”

 1请大家浏览梗概部分,然后拿出昨天完成的表格,说一说汤姆经历了哪些的冒险呢

 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评价小标题。

 2请你再浏览梗概部分,最吸引你的是哪一次冒险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讲的是汤姆和哈克在墓地试胆量的经历,同学们,最吸引你的冒险经历还有吗

 这是发生在山洞中的一次冒险经历,汤姆和贝琪在洞里陷入了绝境,后来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奇迹般地脱险了……

 3出示历险图,这就是汤姆冒险的整个过程,也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4让我们再去亲身经历这一次次的冒险吧,请再浏览梗概,我们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

 5真好,我们以后看名著就应该先了解书的梗概,这样就初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人公的形象了。

 (三)品析精彩

 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请你快速浏览这一精彩片段,遇到生字自己把它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大致在梗概的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在梗概中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

 2师: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说。

 你找得很准确,大家找得一样吗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一小部分。

 3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来读读描写她们的语句。出示: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整整一分钟,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的情景,那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A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B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C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

 D是啊,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每次撒切尔太太抬起头侧耳都要听上整整一分钟,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

 可是她听到孩子的回答了吗然后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在倒下头去的时候又会她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交流。

 小结: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倒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

 F让我们带着这份跌宕起伏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些描写撒切尔太太的 句子 。

 G接着读。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句子就一句,但这一头几乎全白的头发就已经足够了表达她当时的心情了。

 D交流:学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吐温精练的写法!

 4在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时候,远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

 A拿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同桌一边浏览一边摆一摆脱险的过程。

 词组排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B说说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5再出示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语句。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作用呢

 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6汤姆和贝琪最后终于找到了山洞的出口,他们回家了。全镇的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马克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

 交流写法:抓住语言、动作、夸张。

 这极度的喜悦其实还和第一自然段人们的悲痛绝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做平板支撑或者是侧平板支撑的时候 肱二头肌靠小臂那侧的肌腱会有扭转拉伸的酸痛感 而且难以忍耐臀部及地时 肘部支撑无碍 但仅用肘部和脚支撑身体时 肌腱就会有逐渐加剧的酸痛直至不能忍耐。是因为肌肉在负重的过程中逐渐产生酸性物质,刺激神经造成的。属于人体的正常反应。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梗概,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抓住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词组用信封装好。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1、先板书课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了奖励大家认真与勤奋,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动画片。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感受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写作手法。(出示封面与作者)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二、了解“梗概”

 1、请大家浏览梗概部分,然后拿出昨天完成的表格,说一说汤姆经历了哪些的冒险呢?

 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评价小标题。

 2、请你再浏览梗概部分,最吸引你的是哪一次冒险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讲的是汤姆和哈克在墓地试胆量的经历,同学们,最吸引你的冒险经历还有吗?

 这是发生在山洞中的一次冒险经历,汤姆和贝琪在洞里陷入了绝境,后来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奇迹般地脱险了……

 3、出示历险图,这就是汤姆冒险的整个过程,也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4、让我们再去亲身经历这一次次的冒险吧,请再浏览梗概,我们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

 5、真好,我们以后看名著就应该先了解书的梗概,这样就初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人公的形象了。

 三、品析精彩

 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请你快速浏览这一精彩片段,遇到生字自己把它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大致在梗概的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在梗概中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

 2、师: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说。

 你找得很准确,大家找得一样吗?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一小部分。

 3、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来读读描写她们的语句。出示: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整整一分钟,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的情景,那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A、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B、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C、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

 D、是啊,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每次撒切尔太太抬起头侧耳都要听上整整一分钟,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

 可是她听到孩子的回答了吗?然后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在倒下头去的时候又会她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交流。

 小结: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倒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

 F、让我们带着这份跌宕起伏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些描写撒切尔太太的句子。

 G、接着读。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句子就一句,但这一头几乎全白的头发就已经足够了表达她当时的心情了。

 D、交流:学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吐温精练的写法!

 4、在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时候,远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

 A、拿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同桌一边浏览一边摆一摆脱险的过程。

 词组排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B、说说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5、再出示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语句。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作用呢?

 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6、汤姆和贝琪最后终于找到了山洞的出口,他们回家了。全镇的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马克、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

 交流写法:抓住语言、动作、夸张。

 这极度的喜悦其实还和第一自然段人们的悲痛绝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7、这冒险的经历终于结束,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请大家快速的跳读到文章的结尾,接下去可能又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吧,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希望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动作、语言、外貌

 品味精彩 细节、夸张、对比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

 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堂导入。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

 大作家有一次到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作家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作家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

 2、简介作者:这位大作家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他吧!

 课件出示:

 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位幽默大师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节选片段。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了解什么?

 预设: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历险的?

 5、看来读一本书,咱们首先要关注书名、作者。(板书:书名、作者)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为文本的学习埋下伏笔。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学习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给你们,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鬼屋历险

 山洞历险

 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格外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

 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

 三、赏析精彩片断

 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它是属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虚惊一场是什么意思?受了一场不必要的惊吓,有惊无险。从精彩片断中找中虚惊一场的证据来。——“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簇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3、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师就是大师,写文章就是与别人不一样。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

 4、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你能否尽情地展开你的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呢?

 5、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2、小说第二我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并完成读书推荐卡。

 读书推荐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积累成语。

 3、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无所不能

 鬼屋历险 向往自由

 山洞历险

 精彩片断 先悲后喜,大悲大喜

 幽默夸张

 “怎样”“如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76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