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的目录

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的目录,第1张

第一章 血管神经显微解剖

一、动静脉结构

二、神经显微结构

三、浅筋膜内动脉血管构筑

四、皮瓣的临床解剖学分型

五、皮瓣的血管网与血管链

第二章 显微外科手术设计与实施原则

一、显微外科手术设计原则

二、组织瓣切取方法 第一章 额部显微解剖

一、额部铸型标本

二、额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三、额部显微解剖

四、额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章 面动脉及唇部解剖

一、唇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二、唇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三、面动脉下颌部解剖

四、唇面部显微解剖

五、唇面部组织瓣切取示意

第三章 颞部解剖

一、颞部血管铸型标本

二、颞浅动脉血管解剖

三、颞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四、颞部显微解剖

五、颞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四章 耳后部解剖

一、血管铸型标本

二、耳后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示意图

三、耳后部显微解剖

第五章 枕部解剖

一、枕部铸型标本

二、枕部血管解剖标本

三、枕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四、枕部显微解剖

五、枕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一章 颈前上部解剖一、体表解剖和颈上部主要血管体表投影位置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颈上部显微解剖

三、组织瓣切取示意

第二章 锁骨上部解剖

一、锁骨上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锁骨上部显微解剖

三、锁骨上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三章 颈肩部解剖

一、颈肩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示意图

二、颈肩部显微解剖标本一

三、颈肩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四、颈肩部显微解剖标本二 第一章 胸肩前部显微解剖

一、胸肩前区体表标志

二、胸肩前区动脉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三、胸肩前区显微解剖标本1

四、标本2胸三角皮瓣解剖

五、胸大肌瓣切取

第二章 侧胸部解剖

一、侧胸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二、侧胸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胸外侧显微解剖标本2

四、胸外侧显微解剖标本3

五、胸外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三章 前胸部解剖

一、前胸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前胸部断层解剖

三、前胸部显微解剖

第四章 胸背部解剖

一、胸背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胸背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胸背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胸背部组织瓣解剖:肌皮瓣标本3

五、胸背部组织瓣解剖:胸背动脉皮瓣 第1章 季肋部解剖

一、季肋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示意图

二、季肋部组织瓣解剖

第2章 腹前部显微解剖

一、腹前部体表解剖

二、腹前部显微解剖

三、脐旁皮瓣切取

四、腹直肌瓣切取

五、腹直肌皮瓣切取

第3章 下腹部及腹股沟区解剖

一、股前侧皮动脉起始

二、下腹部显微解剖

三、下腹部及髂腹股沟区的皮瓣的切取

四、单纯切取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腹股沟区皮瓣

五、切取分别以旋髂浅和腹壁浅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

六、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瓣解剖

第4章 男性会阴部解剖

一、男性会阴部体表标志、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男性会阴部血管、神经解剖 第1章 肩胛部解剖

一、肩胛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肩胛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旋肩胛动脉解剖标本2

四、肩胛部组织瓣切取标本3

第2章 臂外侧部解剖

一、臂外侧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外侧显微解剖(臂外侧上部皮瓣与下部皮瓣)标本1

三、臂外侧显微解剖(臂外侧中部皮瓣)标本2

四、臂外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3章 臂内侧部显微解剖

一、臂内侧部血管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内侧部显微解剖

三、臂内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4章 臂后部显微解剖

一、臂后部体表标志、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后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臂后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臂后部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5章 前臂尺侧及尺掌侧显微解剖

一、前臂尺掌侧血管体表投影

二、前臂尺掌侧层次解剖标本1

三、尺动脉解剖标本2

四、前臂尺掌侧显微解剖标本3

五、尺动脉粗大皮支标本4

六、前臂尺侧显微解剖标本5

七、前臂尺侧血管链标本6

八、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切取标本7

第6章 前臂桡侧解剖

一、前臂桡侧体表解剖

二、桡动脉皮瓣设计

三、前臂桡侧层次解剖

四、前臂桡侧远段显微解剖

五、桡动脉皮瓣解剖

第7章 前臂背侧解剖

一、前臂背侧体表解剖

二、前臂背侧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

三、前臂背侧层次解剖标本1

四、前臂背侧显微解剖标本2

五、前臂背侧显微解剖标本3

六、前臂背侧皮瓣切取

第8章 腕掌部掌侧解剖

一、腕掌部掌侧血管体表投影

二、手掌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手掌部层次解剖标本2

四、手掌部层次解剖标本3

第9章 腕掌部背侧解剖

一、腕掌部背侧体表解剖

二、腕背部层次解剖

三、腕掌部背侧显微解剖

四、第1掌背桡侧皮瓣解剖

五、第2掌背皮瓣临床解剖

六、其他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解剖

第10章 手指掌侧解剖

一、手指掌侧显微解剖

二、手指掌侧层次解剖

三、指动脉皮瓣手术解剖

四、指掌侧静脉解剖

第11章 手指背侧解剖

一、手指背侧体表解剖

二、手指背侧静脉解剖

三、手指背侧动脉解剖

四、指动脉指背支解剖

第12章 上肢断层解剖

一、臂部断层解剖

二、前臂断层解剖

三、手及腕部断层解剖 第一章 臀下部解剖

一、臀部体表标志

二、臀下部血管、神经解剖

三、臀下部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章 臀中、上部解剖

一、臀中、上部显微解剖

二、臀大肌瓣设计

三、臀部深解剖

四、臀上动脉蒂髂骨瓣设计

第三章 股前外侧部解剖

一、股前外侧部体表解剖

二、股前外侧部显微解剖标本1(肌间隙皮支型)

三、股前外侧显微解剖标本2(肌皮穿支型)

四、股前外侧显微解剖标本3(皮支两极型)

五、标本4(高位皮支)

第四章 股内侧部显微解剖

一、股前内侧显微解剖标本1

二、股内侧中部显微解剖

三、股内侧下部解剖

第五章 股后侧显微解剖

一、股后侧皮瓣设计示意图

二、股后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股后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股后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六章 小腿前部解剖一、小腿前部体表解剖

二、小腿前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一)、自腓侧向胫侧解剖小腿前部

(二)、自胫侧向腓侧解剖小腿前部

三、小腿前部显微解剖标本2(胫前皮支)

第七章 小腿前外侧部解剖

一、小腿前外侧显微解剖

一、标本1自前向后解剖小腿前外侧皮瓣

二、标本2自小腿外侧向前解剖小腿前外侧皮瓣

三、标本3(低位腓浅动脉)

四、标本4(腓浅动脉缺如)

五、标本5(腓浅动脉、神经变异)

第八章 小腿外侧部解剖

一、小腿外侧体表解剖

二、小腿外侧显微解剖

(一)标本1腓动脉解剖(肌间隙皮支)

(二)标本2腓肠神伴行血管解剖

(三)标本3腓骨瓣临床解剖

(四)标本4肌皮穿支型腓动脉瓣解剖

第九章 小腿内侧解剖

一、小腿内侧体表解剖

二、小腿内侧部显微解剖

三、胫后动脉、胫后动脉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营养血管

第十章 小腿后部解剖

一、小腿后部体表解剖

二、标本1(小腿后部肌皮穿支)

三、标本2(小腿后侧皮动脉与皮神经)

四、标本3(腘窝外侧皮动脉与腘窝中间皮动脉)

五、标本4(腓肠外侧皮动脉)

六、标本5(小腿后侧血管链)

第十一章 足背、踝前部解剖

一、足背、踝前部体表解剖

二、踝前浅层显微解剖标本2

三、标本2足背踝前层次解剖

四、足背踝前血管解剖

五、踝前、足背显微解剖标本2

六、皮瓣切取示意图

七、足背皮瓣手术图谱

第十二章 内踝后部解剖

一、内踝后部体表解剖

二、内踝后部层次解剖

三、内踝后显微解剖

第十三章 踝外侧部解剖

一、踝外侧部体表解剖

二、外踝后部层次解剖

三、踝外侧部显微解剖

第十四章 跗内侧部解剖

一、跗内侧体表解剖

二、跗内侧区层次解剖

三、跗内侧显微解剖

四、跗内侧动脉与足内侧血管吻合

第十五章 跗外侧部解剖

一、跗外侧动脉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

二、跗外侧层次解剖

三、跗外侧显微解剖

四、跗外侧皮瓣手术解剖

第十六章 足内侧部解剖

一、足内侧部体表解剖

二、足内侧层次解剖

三、足内侧部显微解剖

四、足内侧皮瓣手术解剖

第十七章 足外侧部解剖

一、足外侧部体表解剖、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足外侧层次解剖

三、足外侧部显微解剖

四、足外侧皮瓣显微解剖

第十八章 跖背区解剖

一、体表解剖与皮瓣设计

二、跖背区层次解剖

三、第一跖背部显微解剖

四、跖背部显微解剖

五、跖趾关节背侧显微解剖

第十九章 足底区解剖

一、足底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足底层次解剖

三、足底内侧显微解剖

四、足底外侧显微解剖

五、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十章 跖底区解剖

一、跖底区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跖底层次解剖

三、跖底部显微解剖

第二十一章 足趾与趾蹼区解剖

一、层次解剖

二、趾蹼及足趾显微解剖

三、趾腓侧皮瓣手术解剖

四、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手术解剖

五、第2足趾切取手术解剖

六、拇趾甲皮瓣解剖

第二十二章 下肢断层解剖

一、股部断层

二、小腿断层

三、足踝部断层解剖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 4 代号 5 出处 6 夹脊穴的别名 7 脊旁穴的定位 8 脊旁穴取穴方法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82 层次解剖 9 脊旁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脊旁穴主治病证 11 脊旁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脊旁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脊旁 1 拼音

jǐ páng

2 概述

脊旁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夹脊穴[1]。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夹脊(jiájǐ EXB2)为经外奇穴名[2][3]。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4]。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3 拼音

jiájǐ

4 代号

EXB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6 夹脊穴的别名

华佗夹脊(《中国针灸学》)

华佗穴(《针灸学简编》)

佗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脊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7 脊旁穴的定位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5]。

夹脊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3]。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4]。近代诸书多同此说[4]。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4]。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4]。

经外奇穴——夹脊的位置

夹脊穴的位置

8 脊旁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俯卧位,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相应腧穴[6]。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82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背肌深层(竖脊肌)[5]。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5]。

9 脊旁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

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

10 脊旁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夹脊穴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胸1~4夹脊:治疗肺脏及上肢疾病[6]。

胸4~7夹脊:治疗心脏疾病[6]。

胸7~10夹脊:治疗肝胆疾病[6]。

胸10~12夹脊:治疗脾胃疾病[6]。

腰1~2夹脊:治疗肾脏疾病[6]。

腰3~5夹脊:治疗腰,骶,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6]。

11 脊旁穴的配伍

选穴和配穴可根据经脉的分布、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腧穴的压痛、反应点等,每次宜选择其中2~4个腧穴[6]。

胸1~4夹脊配大椎、肺俞、天宗,治肩背部疼痛[6]。

胸4~7夹脊配心俞、内关,治心痛彻背[6]。

胸8~腰2夹脊配胆俞、肾俞、三阳络、阳陵泉,治胸胁痛[6]。

腰3~5夹脊配关元、膀胱俞、环跳、足三里,治下肢麻痹[6]。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5]。

一般斜刺05~10寸[3]。

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胸腹部放散[6]。

注意:因本穴深部有脊髓和胸腹腔脏器,故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且出现麻胀感应立即停止进针。

122 灸法

可灸[5][6]。

13 文献摘要

《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虚弱羸瘦。

《针灸经外奇 谱》:主治风湿性脊柱炎、腰背酸痛。

14 脊旁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针刺夹脊等能调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gA、IgG、C反应蛋白,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和总积分值,提示本疗法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电针腰3~5夹脊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6]。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胃俞穴的定位 9 胃俞穴的取法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胃俞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172 对心脏的影响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174 治疗胃痛 175 治疗胃下垂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177 治疗呃逆 178 治疗呕吐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俞 1 拼音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Wèishū BL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wèi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胃俞 汉语拼音 Weishu 罗马拼音 Weishu 美国英译名 Stomach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21 富耶氏 V21 德国 B21 英国 B21 美国 BI21

胃俞为经穴名[1](Wèishù[2]BL21)。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胃俞是胃的背俞穴[1][2]。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4 出处

《脉经论》:胃俞在背第十二椎。

5 穴名解

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

胃,指人体消化管的扩大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六府之一。《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本穴内应胃腑,是胃气转输、输注之处,治胃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

胃俞穴是胃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胃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胃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胃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12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胃俞穴[7]。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背部的皮下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蜂窝状的脂肪组织。背部的深筋膜也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薄弱,被盖于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分别称该二肌筋膜;深层较发达,形成腱膜性质,尤其在腰背部更为增厚,包绕着骶棘肌的前、后面,于该肌外侧缘前、后两层愈著,并形成腰肋韧带。腹腔内相对应的器官为肾。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分支、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下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胃俞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的作用[1]。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旁,与胃腑内外相应,是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部,胃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胃俞穴与胃相应,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之功,治胃寒、吐逆、胀满、肠鸣、腹痛、霍乱、转筋、小儿羸瘦、下痢脱肛[3]。胃俞穴兼取魂门治胃冷、食不化。疾之虚寒者,宜用灸[3]。胃俞穴司胃之运输,功用多在胃经,若痛在胃府,则宜酌取三脘矣[3]。

胃病严重时,胃俞穴常出现以结节为主的阳性反应物,虚症时呈现组织松弛或凹陷,是胃病的诊断穴位之一[1]。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等[1]。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8]。

胃俞穴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肠鸣;背痛[6]。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5]。

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2 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3~05寸[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胃俞穴穴针刺时注意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造成气胸或损伤肾脏。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胃俞穴的配伍

胃俞配上巨虚、三阴交,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胃俞配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胃俞配内关、梁丘,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痉挛,胰腺炎。

胃俞配魂门治胃冷、食不化[3]。

胃俞配大肠俞、肾俞,治痢疾[6]。

胃俞配内关、足三里,治恶心、呕吐[6]。

胃俞配梁丘、中脘,治胃痛[6]。

15 特效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膜风厥、胸胁支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太平圣惠方》:理烦满吐食,腹胀不能食。

《针灸逢源》:治食后头眩,黄疸,疟痢。

《针灸资生经》:胃俞、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针灸大成》:主霍乱,胃寒,腹胀而鸣,反胃呕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胁支满,脊痛筋挛,小儿羸瘦,不生肌肤。

《类经图翼》:小儿羸瘦食少。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针刺胃俞可增强胃的蠕动,促进幽门开放,使排出量增加,从而调整胃的运动功能,并有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实验观察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针刺胃俞治疗前后胃俞的温度、阻抗和痛阈的变化,结果发现:治愈前为腧穴部位低温度,治愈后变为腧穴部位高温度;治疗前腧穴部位低阻抗,治愈后仍然表现为低阻抗;治疗前腧穴部位痛阈低,治愈后痛阈明显升高,且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胃肠的蠕动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当蠕动减弱时,针后可使胃蠕动增强;配足三里则可使胃紧张度与收缩波明显降低;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后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6]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胃俞,有调整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作用,并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1]。

172 对心脏的影响

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针刺“胃俞”对实验性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且可使心电图有明显好转[6]。

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针刺胃俞,可促进其恢复,心电图亦明显好转[3]。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用水合氯醛使动物麻醉,在其大脑皮质钩状沟前缘及丘脑腹后外侧核或丘脑下部后部记录电 内脏大神经中枢端引起的诱发电位,通过电针选择对胃部疾患有效腧穴进行针刺,结果发现“胃俞”对皮质诱发电位抑制作用最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说明对腹部疾患的镇痛作用明显。[6]

胃俞穴对内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

174 治疗胃痛

针刺胃俞治疗胃脘痛38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6]。

175 治疗胃下垂

腧穴注射(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6)胃俞、足三里加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80例[6]。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5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胃俞、脾俞等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88例,有较好疗效。

实验表明,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刺胃俞穴多数使胃电发生抑制作用,并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3]。动物实验提示,用重 手法针刺胃俞、脾俞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3]。

177 治疗呃逆

一患者呃逆频作5d,西医治疗无效,取胃俞、膈俞、中脘针刺,留针20 min,出针后在以上腧穴部位敷贴中药,次日复诊,呃逆次数明显减少,3d后复诊,诸症全消[6]。

178 治疗呕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8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