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最小的种体长也大于6米。如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它的力气也无比巨大,有1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
硕大无比的蓝鲸从大小上堪称“兽中之王”;长须鲸也不算小,长可达27米,重95吨;能歌善舞、鳍肢特别长的座头鲸长有18米,重65吨;体短身胖、栖身北极海域的北极露脊鲸长18米多,重可达114吨;嘻游近岸的灰鲸也长15米,重16吨;小须鲸虽属强中之末,体长也达10米多,重约5吨。这都是些重要的猎捕对象,经济价值很高。
鲸的口是很大的,尤以露脊鲸为甚,其头长占18米体长的1/3,口有6米长,须板长4米多,口一张,十几个成年人可以从容出入,称其吞舟之鱼实在不为过分。由于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头露脊鲸每天要吃3~4吨磷虾。
关于鲸鱼的知识
中文学名:鲸
别名:鲸鱼
外文名:The whal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动物纲
目:鲸目
亚目:须鲸亚目、齿鲸亚目、古鲸亚目(已灭绝)
鲸,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不是鱼;分为须鲸,齿鲸,伪虎鲸,座头鲸。鲸的体型很大,眼小,尾呈水平鳍状;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12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90吨重,最小的2吨。鲸终生生活在水中,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鲸形状像鱼,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鲸一般生活在南极、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品种有须鲸亚目、齿鲸亚目、古鲸亚目(已灭绝)
鲸鱼身上密密麻麻的应该是寄生的藤壶,对鲸鱼危害不大。
藤壶是一种很多人都很讨厌的甲壳动物,它不仅可以附着在船底来一次“免费的环球航海”,还可以附着在海龟、鲸鱼等海洋生物的身体上,只需张一张嘴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大餐。
藤壶和鲸鱼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是偏利共生:这种关系明显对藤壶更有利。鲸鱼在游动时,藤壶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食物。此外,附着在鲸鱼身上的“移动藤壶”比附着在礁石上的“固定藤壶”更不容易受到捕食者的威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藤壶都是最大的赢家。
对于鲸鱼来说,藤壶的附着则为它们提供了一层坚硬的“铠甲”。一头鲸鱼的背部可以容纳重达990磅(450公斤)的藤壶,这些坚硬的小贝壳可以对鲸鱼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座头鲸和灰鲸经常受到虎鲸的围攻,藤壶的附着便可以增加座头鲸在交战过程中的攻击力量(当然,这种保护作用在群体作战的虎鲸面前是很有限的)。可它们也无法完全摆脱,只能依靠跃出水面和在石头上磨蹭来除去一部分,座头鲸跃出水面有时就是为了甩掉讨厌的寄生物。
藤壶泛指无柄蔓足类节肢动物,有一千多种,虽然它们看起来像贝类,但它们不是软体动物。其中鲸藤壶科是鲸类体表最常见的附生动物,其他藤壶还会附着在船底、海龟壳、螃蟹壳、礁石上。虽然某些地区会把藤壶做成美味,但对于被藤壶寄生的海洋动物来说,那可真是噩梦。鲸体型够大,可以承受,但海龟和螃蟹可是倒了血霉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一群藤壶寄生在鲸鱼的身上有些恐怖,但是其实它俩的关系属于偏利共生,因此,藤壶对鲸鱼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它们还是得感谢鲸鱼“养育”了它们。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鲸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长一般为24米,质量为100吨以上。最大的蓝鲸体长可达33米,质量可达190余吨。大约相当于32头大象(陆地上最大的动物)、300多头牛的质量。捕鲸者曾在南极捕到一头蓝鲸,产鲸肉61.43吨,脂肪36.38吨,一个心脏的质量就有430千克,肝脏为1吨,舌头为3.09吨,胃100千克,肺500千克,肠子的质量为1.49吨,血液总量约8~10吨。需要用47辆载重四吨的卡车或四至五节火车车箱才能运走。
-------以下为蓝鲸详细资料-----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lanjingjpg(3020bytes)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蓝鲸的身躯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1700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不可思意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就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
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2-3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就达6-8米,体重约为6000千克,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主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蓝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长须鲸属。由于多年来世界各国在各大海洋中竞相猎捕,现在体长在25米以上的蓝鲸已经很少见了。另外,鳞虾的大量捕捞,也使蓝鲸的觅食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半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蓝鲸大约还有30万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只,而现在仅剩有大约2000只了。尽管自1932年以来,国际上就已经对每年捕杀蓝鲸的数量作了限制,但是这种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险。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鲸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长一般为24米,质量为100吨以上。最大的蓝鲸体长可达33米,质量可达190余吨。大约相当于32头大象(陆地上最大的动物)、300多头牛的质量。捕鲸者曾在南极捕到一头蓝鲸,产鲸肉61.43吨,脂肪36.38吨,一个心脏的质量就有430千克,肝脏为1吨,舌头为3.09吨,胃100千克,肺500千克,肠子的质量为1.49吨,血液总量约8~10吨。需要用47辆载重四吨的卡车或四至五节火车车箱才能运走。
-------以下为蓝鲸详细资料-----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lanjingjpg(3020bytes)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蓝鲸的身躯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1700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不可思意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就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
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2-3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就达6-8米,体重约为6000千克,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主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蓝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长须鲸属。由于多年来世界各国在各大海洋中竞相猎捕,现在体长在25米以上的蓝鲸已经很少见了。另外,鳞虾的大量捕捞,也使蓝鲸的觅食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半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蓝鲸大约还有30万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只,而现在仅剩有大约2000只了。尽管自1932年以来,国际上就已经对每年捕杀蓝鲸的数量作了限制,但是这种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险。
虎鲸:大小:出生21-24公尺,成体85(雌)~98公尺(雄),体重7,500-10,000公斤。
形态特徵:背鳍明显高大(雌09公尺镰刀形,雄18公尺三角形),吻钝而短,不明显。胸鳍大,卵圆形,雄体可常至两公尺。其黑、白对比体色是最好辨认特徵之一,主要为黑色,但在眼后尾鳍下、生殖器两侧及腹部是白色,背鳍后两侧有灰斑,每侧颌齿10-12枚,大型且内弯。
自然史:据研究,在北太平洋东岸由华盛顿州至阿拉斯加,有两类虎鲸,一为居留者,一为过渡者,其在生态,体色、外形,皆有差异,近美加边界的居留者主摄食鱼类,过渡者则摄食海洋哺乳类。其社群结构非常稳定,是人类以外最稳定者,个体可终其以一生留在出生之群体中;群组有雌雄性及幼鲸等,各群有其方言,可藉以辨认,每群可有1 - 55头,一般居留群较过渡群为大。
分布:全球性,甚有进入淡水河记录,但以冷水域之近海区较常见。
易与混淆者:本种团体大,且有特殊之黑白花纹,及易辨识,但在远方,一群没有雄性个体高耸之背鳍的虎鲸群可能与花纹海豚及伪虎鲸有些类似。 ● top 灰鲸
灰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鲸类,在地球上已存在数百万年之久,以鲸须摄食,故属於须鲸科的一份子。
形态特徵:灰鲸成体的平均体长为12-15公尺,平均体重为30-40公吨,鲸脂厚度可达15-25公分,头呈V形,喷气孔位於头顶的浅凹处,头部略为拱起,身体是斑驳的灰色,上面有许多的藤壶及鲸虱寄生,所以身体有一块一块白色至橘**的块状物(皮茧),腹面没有喉腹褶,但喉部有2-7条凹槽,约130-180片鲸须板,呈黄白色;胸鳍小,呈桨状,末端尖锐。
自然史:灰鲸在每年的4-11月往北迁徙至极地摄食区,12-4月会往南迁徙至繁殖区,主要生活在较浅水的海域或潟湖区;成鲸约5-11岁便达性成熟,成鲸在繁殖区进行交配后,经过12-13个月的怀孕期后,怀孕的母鲸会回到繁殖地生下单胎的灰鲸宝宝,2-3月为繁殖的高峰,刚出生的仔鲸全身呈暗灰色,并没有藤壶或鲸虱寄生,初生时的体重为500-1000公斤、体长4-5公尺左右,由於母奶中的含脂肪量为55%,所以幼鲸在一出生的成长十分快速,由饲养状态得知,仔鲸可以每天长半吋(约15公分)、增重25-50公斤;灰鲸的哺乳期约为9个月。(图母子)
行为: 灰鲸的游泳速度较缓慢,约为4-9公里/小时,但却有十分活跃的行为,例如:浮窥:灰鲸经常会将头垂直抬出水面,窥看四周,约30秒钟以上,一般认为灰鲸藉由此动作来观看好奇的事物,在水浅的区域时,灰鲸会乾脆将尾鳍放在海床上。
鲸尾击浪:灰鲸将尾巴扬起,拍击水面,此行为为社会行为的一种,求偶时,雄鲸亦会做此动作。 跃身击浪:灰鲸会跳起,当身体离水面约3/4时,会旋转身体并回落水面,入水时会激起大量的水花;灰鲸会在其生活的环境中重复做此动作,一般会连跃2-3次,但曾有连跃20次的纪录。
灰鲸喜欢在浅水域冲浪,有时也会侧泳於海面,十分悠哉;在深潜时会将鲸尾举起,在浅泳时不会,在深潜较长时间前,会先浮出水面15-30秒,连续喷气3-6次,在潜入,喷气时喷气柱可达3-45公尺,形状呈心型或V字型。摄食方式主食为底栖端足类,灰鲸会用头及身体的右侧(有些会用左侧)去扫滚海床底部,将沉淀在海床的底栖端足类动物扫起并吸食,然后藉由舌头将水及污泥从鲸须间过滤出,因此灰鲸的右边鲸须较短也损害的较严重。
分布与回游:灰鲸原本在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皆有分布,但在北大西洋的族群,由於人类捕鲸的关系,於17、18世纪间就已经绝灭。而北太平洋目前有两族群,一为东岸族群:回游路径由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方繁殖区,往北至阿拉斯加的白令海、楚克奇海及波福海西部的摄食区之间;一为西岸族群:目前观察到的主要回游路径为由韩国海域往北至西伯利亚之间,按此族群目前也面临灭绝的命运。东台湾的台东、花莲等地区渔港,都有渔民似曾发现灰鲸的踪迹,台湾是否有灰鲸出没,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再续的情谊:20世纪初的商业捕鲸大浩劫之后,鲸豚数量剧减,透过各种媒体的报导,人们开始警觉到这个危机,也逐渐了解动物保育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於是许多拯救鲸豚的行动和组织应运而生,有许许多多人投入这个行列,为鲸豚和人类之间破损的友谊重新建立起桥梁。
保育成功案例—灰鲸 根据过去的记录报告显示,灰鲸曾遍布全球各大海域,但现今被确认的只有两群:一是北太平洋西岸,另一是北太平洋东岸的族群。1870年代中期商业捕鲸活动猖獗,致使北美太平洋的灰鲸数量大减,有绝种的危险。在民众及生物学家们高度的关切下,美国於1972年通过了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将灰鲸列入保护名单之中。很快地,在人类共同努力下,灰鲸的族群量增加,今天,在太平洋东岸灰鲸已有两万五千只左右,未来还有可能恢复到以往全盛时期的数量呢!
1973年3月,全世界第一只被驯养的大型须鲸类,幼灰鲸名叫GiGi,在经过复健后,被送回大海,回到原来群体之中;GiGi被抓时还十分的小,被送到加州圣地牙哥海洋世界驯养时只有2000公斤,但GiGi成长的相当快速,它每天长15公分,增重50公斤,相当的惊人,三个月后,GiGi已经长到85公尺长、7000公斤重池子都装不下它了,只好将它送回大海之中。这是第一件人类没有伤害鲸类而将它安全的放回大海之中。
1988年10月,拯救被冰围困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三条灰鲸让人感动难忘!当时由於天气酷寒,海面很容易结成厚冰,且这三只灰鲸正忙於进食,没注意到已被厚厚的冰层隔离在离海10哩外。随著气温下降,结成厚冰的海水也越来越多,几乎将它们整个封闭起来,情况非常危急,直到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发现它们,并召来其他的村民合力凿开冰层,让灰鲸可以探出头呼吸,并且利用一个水循环帮浦日夜不停的打水防止海水再度结冰,但仍无法将它们救回大海。透过新闻报导,来自全球各地的热心人士陆续加入了救援的行列,10月15日巨大的破冰船到达,此时灰鲸已露疲态,最小的一只不幸在10月21日死亡,拯救行动非加速不可,终於在10月28日由破冰船将其余的2只灰鲸成功地引回大海中。这是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拯救鲸类的胜利!
● top 侏儒抹香鲸 Dwarf sperm whale Kogia simus Owen,1866 由拉丁文simus而来,「扁平鼻子」之意 大小:出生约1公尺,成体可达27公尺,体重达210公斤。
型态特徵: 外形似小抹香鲸,体形稍小,背灰腹白,头侧有拟鳃裂。背鳍之高度及基底怕较大(大於体长5%),镰刀形,尖端更向后弯,位於中背。喉下有数条短而不规则之皱摺。下颚齿7-12对(偶13对),偶见3对退化的上领齿。
自然史: 通常出现的群头数少,不到10只。个性羞怯,不活跃,受惊吓时立刻会排秀色粪便并潜逃。在体长达21-22公尺时性成熟,育幼期5-6个月。食物主为由於,偶食小鱼及甲壳类,由胃内含物分析得知它们可深潜至300公尺之下。 分布:限於温带及热带海域。
易混淆者: 因背鳍高大,镰刀状且位於中背,在远处观看,易与其它小型海豚混淆。又因头钝,背呈铁灰色,易与小虎鲸及瓜头鲸混淆,但后二者常形成大群,泳速较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