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甲状腺;腔镜;微创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3-0372-03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会在颈部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且住院时间较长。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几年开展的微创手术,它能够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美观、创伤小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共完成52例甲状腺切除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的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甲状腺疾病患者52例,其中男2例,女50例。1例双侧,51例单侧。超声波下显示均为甲状腺腺瘤、囊性腺瘤和囊性增生性良性病变,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瘤体直径小于5cm,无甲亢,血T3、T4正常,且无严重心肺等疾病。
2 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的准备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由于患者对手术方法了解不多,对预后存在顾虑,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在术前访视患者时,介绍此种手术方法及优点,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使其消除顾虑,增加安全感,树立配合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术前各种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如不完善及时提醒医生。
212特殊器械物品的准备 成套成像系统、气腹系统、腔镜器械各1套、超声刀系统及5mm超声刀1把,等。
22巡回护士的配合
221建立静脉通道 巡回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核对无误后,在患者右上肢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并控制输液速度。
222手术体位 协助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麻醉后安置体位:取截石位,颈肩略垫高,抬高手术床头部约15~20度。注意摆截石位时,两腿高度以患者腘窝的自然弯曲下垂为准,过高可压迫腘窝;两腿宽度为生理跨度(45度),大于生理跨度时可引起大腿内收肌拉伤;将膝关节摆正,不要压迫腓骨小头,以免引起腓骨神经损伤,导致足下垂。监视器放于手术床头部偏左,超声刀及电刀放于患者的左侧。
23器械护士的配合
器械护士提前10~15min洗手上台准备并检查所用器械的齐全与完好性,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缝针与纱布。常规消毒铺巾后,与巡回护士连接好各仪器的管路、线路,并调节好仪器的各参数。
24建立手术空间
手术采用胸部入路,用注射器在胸前壁的拟操作区皮下深筋膜层注射生理盐水10ml(加肾上腺素1滴),取中间穿刺口1cm,距胸骨上窝8cm,距此切口旁开5cm上移2cm的左右胸壁各作一穿刺口05cm。在中间切口插入无损伤分离棒,分离皮下,制造切口至甲状腺之间皮下隧道,置入10mm穿刺器,接CO2进行通气,气压为5~6mmHg,递30°内镜观察。递5mm穿刺器置入左右切口各1个。
25手术方法
在镜子直视下用电凝钩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尽量靠近胸筋膜,游离至颈阔肌平面下甲状腺区域,此时可见“V”形术野,即:由左右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及颈前的带状肌构成。用电钩或超声刀切开颈白线,即可显露甲状腺及其肿物,可用7号丝线经颈部皮外缝入,将两侧颈前带状肌向两侧牵开,充分显露甲状腺,提起甲状腺下极,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中、下极血管。超声刀分离切断甲状腺腺瘤周围组织,瘤体分离后取出。用超声刀或单极电凝器进行彻底止血。止血彻底后,用3-0薇乔线间断性缝合颈白线。放置引流管,经左侧或右侧切口处至甲状腺创口处,接上负压引流器,预防伤口出血,因颈部积血积液可直接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清点缝针与纱布无误后,关闭气源开关及各仪器电源,排尽皮下气体,缝合皮下组织,创口覆盖敷料。
26术后复苏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体位由截石位改为平卧位,注意血压的变化并注意保暖。同时,在引流管上贴上标志卡,注意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如引流液较多且鲜红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处理。同时,协助麻醉师复苏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肌张力和自主呼吸恢复情况等,在患者清醒拔管前,会有躁动出现,注意各管路固定及通畅情况,防止脱落。气管导管拔除后,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血氧饱度,待患者完全清醒及各生命体征正常后,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3 体会
31做好术前访视
因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对效果存在疑虑,因此,访视护士术前1d访视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明手术的方式、过程及此手术体位需要患者的配合,并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常规甲状腺手术体位要求:肩、背部垫高,头部尽力后仰使下颏、气管、胸骨接近直线,这样使手术野暴露最佳,手术医生操作满意。进行体位训练时,用厚薄适宜的垫子垫起肩部,使颈部呈过伸位,充分暴露颈部,时间到不能耐受为止,然后逐渐增加时间,一般持续2h左右即可。
32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器械
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掌握各手术器械的性能、构造、拆卸和正确安装,以及手术步骤,做到准确、快速地传递器械,认真主动的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操作步骤、连接方式和注意事项。
33病情观察
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CO2灌注压力严格控制在5~6mmHg,以免由于手术空间压力过高,导致皮下气肿或高碳酸血症。同时,保持输液通畅,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34超声刀的使用
超声刀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主要操作工具,集分离、切割、电凝于一身,具有切割精确度高,止血效果好,不产生电流,组织热损伤小,烟雾、焦痂产生少,保持手术野清晰等优点。在手术中超声刀使用率高,因其属于精密昂贵设备,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并随时去除刀头上的焦痂,以充分发挥超声刀的分离、切割、电凝效果,且刀头不要与其他金属器械物品接触,防止损坏刀头影响手术。
35做好器械的保养
手术结束后,内窥镜应妥善放置,不要碰撞,放置时注意镜头、光缆的保护,严禁受压,导线类应盘旋,严禁成角,光纤及各种导线环绕时直径最好大于15cm,防止折断光纤。手术所用器械经初步清洗后,送回供应室处理后备用。内窥镜、摄像头、光纤等不能高压灭菌的部分器械清洗后,再用75%乙醇擦拭后吹干,经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后备用。
[责任编辑:向秋]
绷带的制作
石膏绷带是常用的外固定材料之一。石膏粉是将生石膏煅制成热石膏后研磨制成的;绷带是大网眼纱布用淀粉液浆制的。石膏绷带是利用制作石膏卷的木槽,将石膏粉撒在绷带上用木板刮匀,卷成的石膏绷带卷。石膏绷带卷必须松紧适度,过紧时水不易浸透,过松时石膏粉易于散失。石膏绷带的规格一般为10×500厘米和15×500厘米,还可根据需要制作不同规格的石膏绷带卷或条托。制成的石膏绷带卷应放在密封箱内贮存备用,以防潮解失效。
操作步骤
1.石膏绷带固定前,应在骨骼隆起部位先垫棉纸或棉垫,以免皮肤受压坏死,形成压迫疮。
2.石膏绷带卷要轻轻地横放到水桶底部,以防石膏粉散失。等到气泡出完,两手握住石膏绷带卷的两端取出,用两手掌部轻轻对齐,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使用。将水加温或水中加少量食盐,均能加快石膏硬固的时间。
3.将浸透的石膏绷带卷迅速在木板或玻璃板上摊开,按所需的长度来回折迭、抹平,作成石膏托。厚度一般为5—6层,如单纯用石膏托固定,则应为10-12层。石膏托的两边和两端应该薄一些,以便包石膏朔带时,易于衔接平整,防止石膏压迫引起疼痛或导致压迫疮。
4.以小腿石膏绷带固定为例说明以后的步骤:先将踝关节放成90°,在胫骨结节以下包两层棉纸或棉花,以免石膏干固后磨破皮肤。将刚制成的石膏托放在小腿后侧,上端从棉纸边缘下1厘米处开始,绕过跟部到足的跖侧,多余的部分可以暂时翻搭在足背上,剪开踝关节两侧的皱折部分,并随即将它抹平。
5.用泡透的石膏绷带卷,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层缠包。开始时先在肢体近端缠包二圈,以后逐 步向下缠包。缠包的每一圈都应压住前一圈的一半,这样整个肢体每缠包一次就增厚两层石膏绷带。待第一卷石膏绷带缠包到足部时,应将搭在足背上的石膏托从趾尖外0.5—1厘米处再翻转加厚跖侧,使足趾背侧外露(从跖趾关节开始):缠包时手持石膏绷带卷、在肢体上以滚动的形式向下缠 包,不要拉紧或扭转,并随即将石膏绷带抹平,使之平整坚实地贴在肢体上。对于关节部位要多缠包 2—3层。由于肢体粗细不等,又有隆起或凹陷部位.缠包石膏绷带时应注意将石膏绷带的经纬线对正. 以防松紧不一,压迫肢体。在肢体粗细不等的部,可将石膏绷带“折迭”在后侧石膏托上,并顾手将它抹平,保持全部石膏的坚实、光洁。
6.用石膏绷带卷将足跖部石膏加厚,增强其坚固程度,并有利于足底塑型。
7.将足底部石膏塑型,以保持足弓。即用两手拇指塑出足底的横弓和用手掌大鱼际塑出足底的纵弓。
8.移位骨折复位后的石膏固定,应在石膏硬固前用手掌加压塑形,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石膏干固前应注意保护,用枕垫好,防止变形或折断。
9.如有创口需要进行观察或更换敷料,石膏绷带固定后,可在创口的相应部位开窗,以便及时检查和治疗。为便于计算治疗时间和判断治疗情况,可在石膏型上用红铅笔写明:诊断、受伤日期(或手术日期)、石膏绷带固定日期和医院名称等;可能时画出骨折端的部位和形状,以利于术后观察。
10.新鲜骨折或创伤早期用石膏绷带固定后,估计肢体可能发生严重肿胀时,必须将管形石膏纵行剖开,以防引起血循环障碍。方法是在包石膏绷带之前,将一条绷带贴在预定剖开的轴线上,于包好石膏绷带后尚未干固之前,提起并沿着绷带剖开石膏;但必须注意不要损坏石膏,更不能割破皮肤。剖开的裂,隙填人棉花,外面用绷带包扎,以防裂隙处的皮肤发生水疱。未能完全纠正骨折的成角移位时,待石膏绷带干固后,在骨折成角移位的“开口”一侧,横行锯开石膏绷带周径的3/5—2/3,将骨折成角移位角尖侧的石膏放在三角木上,作为支点,用手握住石膏的两端。缓缓用力下压,使锯开石膏的裂缝逐渐呈楔形裂开。先用适当大小的木楔支撑石膏裂缝,再用棉花填塞剩余的空隙,保持压力均匀,防止发生肿胀。经X线透视检查,骨折成角移位纠正后,用石膏绷带缠包封闭,又成为一个完整的管形石膏。
固定后注意事项
一、石膏固定后,伤肢必须抬高5—7天,以减轻肢体肿胀。肿胀消退后,伤肢即可自由活动。
二、石膏固定后,要密切观察伤肢的手指或足趾血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如发现手指或足趾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火、颜色变紫、变青、变白、感觉麻木或有运动障碍时,随时都应立即紧急处理,切勿延误时间,以免造成不可挽救的残废。
三、如有疼痛、不适,应到医院检查。切勿随意挖、拆或破坏石膏绷带,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四、冷冻季节,石膏绷带的肢体要注意保暖,但不能热敷,不能烤火,以免引起肢体远端肿胀,造成血循环障碍。
五、石膏如有松动或破坏,失去固定作用时,要及时更换石膏或改用其它固定。
六、必须将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向伤、病员和其家属交待清楚,能印成文字说明,交给伤、病员或家属,引起注意。
拆除方法
1.用石膏剪从石膏近端外侧边缘纵行剪开,也可用石膏锯或电锯锯开。石膏剪向前推进时,剪的两叶应与肢体的长轴平行,以防剪伤皮肤。关节部位的石膏要改用石膏锯锯开,以免损伤皮肤。
2.将石膏剪开或锯开一条裂缝后,用石膏分开器伸人裂缝,分开石膏,使裂缝扩大,即可将石膏去除。
常用石膏类型
①、前臂石膏 适用于腕关节扭伤,桡骨远端骨折和尺、桡骨茎突骨折。固定范围从肘关节以下到掌指关节(背侧与指蹼平齐,掌侧到掌横纹上0.5厘米)。腕关节呈30°背屈位。前臂在旋前旋后中间位。
②、上肢石膏 适用于尺、桡骨骨折,肘关节脱位,肱骨下段骨折,尺、桡骨或肘关节的某些疾病。固定范围从肩关节以下到掌指关节(背侧与指蹼平齐,掌侧到掌横纹上0.5厘米处)。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屈30°,前壁在旋前旋后中间位。
③上肢外展架 适用于肩关节伤、病或其手术后,肩胛骨和肱骨的伤、病等。例如肱骨骨折用上肢石膏固定或持续牵引,为了维持骨折复位的对位,将大小合适的外展架用石膏绷带固定在胸廓上。保持肩关节外展80-90° ,前屈30-45° ,肘关节屈曲如常。外展架贴在肢体、腋窝和胸廓的部分,都应 垫好棉垫。用石膏绷带将外展架固定在胸廓上,抵住腋窝,托住上臂和前臂,进行上肢固定。
④、小腿石膏 适用于跖骨与跗骨骨折、内踝或外踝骨折、躁部扭伤、腓骨下端无移位骨折或踝关节疾患。固定范围从胫骨结节到趾端,跖侧过趾尖,背侧到跖趾关节,不包括足趾背侧,使足趾能背屈活动,并便于术后观察。
⑤、下肢石膏 适用于胫腓骨骨折、膝部骨折或疾患。固定范围从大腿上端到趾尖(不包括趾骨背侧)。膝关节屈曲10—15° ,踝关节保持90°。
⑥、髋人宇型石膏 适用于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或股骨的矫形手术后、髋关节或股骨的某些疾患。固定范围从平面以下(包括躯干和患侧髋关节)到趾端。髋关节屈曲20°左右,膝关节屈曲10—5°,踝关节保持90°。先穿纱套,将骨骼隆起部垫好棉垫。包扎石膏后,须将健侧髋部和患侧会阴部石膏修好,以便于肢体活动和排便。腹部开窗,以利于呼吸运动和不影响腹胀。
⑦、石膏背心 适用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恢复期和脊柱融合术后等。伤员脊柱保持伸展位。前面从胸骨柄到耻骨联合,背部从肩胛冈下到骶部,使 胸骨柄、耻骨联合和腰部构成三个压力点。石膏背心包好后,腋部和腹股沟部的石 膏边缘应加修整,以便于上、下肢活动。上腹部开窗(以剑突到脐为直径,画圆开窗),以利呼吸。
⑧、头胸石膏和石膏领适用于颈椎的骨折、脱位和颈椎疾患等。固定范围从头部到胸部肋缘下。穿纱套后,垫好棉垫,包扎石膏绷带。然后将面部、耳部和腋部的石膏进行修整,颈前正中开窗,以利饮食和呼。石膏领前面从下颌到胸骨柄和锁骨内1/3处,后面从枕部到肩胛冈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