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鲼腮有什么用

蝠鲼腮有什么用,第1张

可能有药用价值的。

物种介绍

概况

蝠鲼(fú fèn)一般体平扁[1],宽大于长,最宽可达8米,体重3000千克。体盘菱形,一头宽大平扁;吻端宽而横平;胸鳍长大肥厚如翼状,头前有由胸鳍分化出的两个突出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尾细长如鞭,具一小型背鳍,一些种类的尾上具一个或更多的毒刺;口宽大,前位或下位;牙细而多,近铺石状排列;上、下颌具牙带,或上颌无牙;鼻孔恰位于口前两

蝠鲼集粹(40张)

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喷水孔较小,三角形,位于眼后,距眼有一相当距离;鳃孔宽大;腰带深弧形,正中延长尖突。卵胎生。化石见于第三纪至近代。

蝠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底层的软骨鱼类,被当地人称为“水下魔鬼”,但实际上蝠鲼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动物。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它缓慢地扇动着大翼在海中悠闲游动,并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拨进它宽大的嘴里。当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有时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壳动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鱼类。鳃耙多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

特征

蝠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虽然它没有攻击性,但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

形态特征(3张)

它的力量足以击毁小船。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一旦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蝠鲼的习性也十分怪异。它性情活泼,常常搞些恶作剧。有时它故意潜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体翼敲打着船底,发出“呼呼,啪啪”的响声,使船上的人惊恐不安;有时它又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把小铁锚拔起来,使人不知所措;又或是它又用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拖着小船飞快地在海上跑来跑去,使渔民误以为这是“魔鬼”在作怪,这实际上是蝠鲼的恶作剧。

最小的蝠鲼是澳大利亚的无刺蝠鲼(Mobula diabolis),体宽不超过60公分(2尺)。大西洋的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种类,宽可达7米(23英尺)。体黑或褐色,强大但不伤人。

蝠鲼(魔鬼鱼)的“尾巴”或有微弱电流但并没有毒,而在形态上有点类似的魟的“尾巴”就带有剧毒,注意区分以免误解。

外观

在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肉足,是它的头鳍,头鳍翻着向前突起,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对头鳍来驱赶食

蝠鲼形态特征(40张)

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在英语中,被错称为“魔鬼鱼”,主要是其形状吓人。蝠鲼游泳时,扇动着三角形胸鳍,拖着一条硬而细长的尾巴,像在水中飞翔一样。蝠鲼成鱼的体长可达7米,体重有50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鲼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在繁殖季节,蝠鲼有时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在空中翻筋斗。

分类

鲼科蝠鲼属(Mobula)与蝠鲼科前口蝠鲼属(Manta):

鲼科蝠鲼属的几个物种:无刺蝠鲼(Mobula diabolua)

蝠鲼图票(4张)

、台湾蝠鲼(Mobula formosana)、日本蝠鲼(Mobula japonica)。

蝠鲼科前口蝠鲼属(又称鬼蝠属)仍在研究,只发现过三种:双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注:其中一种分类把前口蝠鲼属编在蝠鲼科中,另一种分类把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都编在鲼科之中)、Manta ehrenbergii 和 Manta raya,而且这三种非常相似。因此有时,它会独立成科,但大多数和鲼科的鱼合并在一起。[2]

生物特性

蝠鲼主要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域,

较少停留或栖息在海底,从离海岸较近的表水层到120米深的海水中都能

看见它们的身影。蝠鲼平时性格安静而沉稳,喜欢独自在大海中畅游,过着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而且它们没有任何领地行为和攻击性,从不攻击其他海洋动物,两只蝠鲼相遇时也会若无其事,在遇到潜水者时,常会羞涩地离开。不过,有些好奇心强的个体会受到氧气瓶呼出的气泡吸引而迎上前来,并喜欢被人类抚摸躯体——这和“魔鬼鱼”的恶名简直判若两人。

蝠鲼体型虽大,但却以浮游生物、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它们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的机会主义者,发现食物丰盛的区域后便呈直线般地来回游动,将食物集中在相对窄小的区域,头部那对可以转动的头鳍在捕食时的作用大过牙齿,可以将大量的浮游生物顺势纳到大嘴中。

奇特行为

蝠鲼最具特色的一个习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飞跃绝技!经科学家观察发现,

  奇特行为

蝠鲼在跃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海中以旋转式的游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时,转速和游速不断加快,直至跃出水面,时而还会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时,它能跳15-2米高,落水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场面优美壮观。

那么,蝠鲼为什么要跃出海面呢科学家对此行为产生过种种猜测,直至今日仍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雌雄蝠鲼在繁殖季节里演绎的调情游戏;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驱赶、诱捕食物的方式:多数人则相信这是一种甩掉身上寄生虫和死皮的自我清洁方式;然而,我从课外书上了解到:此行为是雌性蝠鲼生孩子时的独特动作。关于蝠鲼的众多谜团还有待今后的观察和研究。

相关(7张)

母性光辉的蝠鲼

在南美洲沿海,明月当空,风平浪静,一只小船在缓缓地前行。忽然,从水

  凌空飞跃

下飞出一样怪物,黑压压的一片,比圆桌面还要大!船上的人还没看清它的真面目,它已经落入水中,不见了。但是过了一会儿,那怪物又从海里钻出,升上空中,这才显露出它的真相;这是一条蝙蝠样的怪鱼,扁平的身体。像魟,发达的胸鳍,像蝙蝠的翅膀,身后拖着一条长尾巴。最奇特的是头部有一对“角”,其实,那不是角,而是鳍。

蝠鲼的头鳍并不是装饰品,它起着筷子的作用:通常它是捕食微生物及浮游生物的,头鳍可以帮助形成水流使微生物顺着水流顺利滑入口中。

有些渔民不熟悉这种鱼的习性,有时会招来杀身之祸;小渔船上的渔民发现一条有头鳍的鱼,兴冲冲地抛下网去,这下可惹祸了!只见后边钻出一条硕大的鱼,也有着一对头鳍,腾空而起,像飞将军一般,旋即来个“泰山压顶”,降落下来,那条长尾巴一拖,擦过渔民身子,啪腾一声巨响,落入水中。

渔民尖叫了一声,身上顿时冒出了鲜血,接着一阵剧痛。原来那是一

  蝠鲼

条雌蝠鲼,它正带着自己的独子在游水,一看到有危险,为了保护心爱的独子,它窜出水面,向敌人攻击过去。它的尾部暗藏着可怕的武器一一一根锋利的毒棘,被它刺中后疼痛非凡。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由于捕捉小蝠鲼,它的母亲为了报复,把小渔船压翻。

一条巨大的蝠鲼宽度可达六米,重量为五百千克。当它在黑夜中由水下“飞出”后,在空中进行滑翔,看上去确实很可怕。怪不得在国外,人们称它为“海中恶魔”。它的滑翔本领当然不能跟飞鱼相比,但可以“飞”过小帆船的桅顶。对于这种庞大笨重的鱼来说,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蝠鲼的滑翔有时是为了独子被欺,有时是受到敌害的追击,有时可能是身上有寄生虫在作怪,它被折磨得受不了。

  蝠鲼

雌蝠鲼非常爱护自己的独子。它不像别的鱼,一次产卵就有几千几万粒,像翻车鱼,可以说是鱼类中的高产能手,一次产卵可达三亿粒。雌蝠鲼不产卵,它是卵胎生的,这在鱼类中又是少有的事。它每次只生一胎,无怪乎它要宠爱独子了。

小蝠鲼一生下来就有二十千克重,长约一米,不了解这种鱼的人,初见之下还以为是大鱼,其实,它还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凶猛 鲨鱼也让它三分

据专家介绍,蝠鲼在海洋中已有1亿年历史,为原始鱼类的代表,虽然它们都是大家伙,但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且性情温和。虽然,它们没有攻击性,但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它的力量足以击毁小船。蝠鲼看上去令

  蝠鲼

人生畏,其实它是很温和的,仅以甲壳动物或成群的小鱼小虾为食。在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肉足,是它的头鳍,头鳍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对头鳍来驱赶食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由于它的肌力大,所以连最凶猛的鲨鱼也不敢袭击它。蝠鲼喜欢成群游泳,有时潜栖海底,有时雌雄成双成对升至海面。在繁殖季节,蝠鲼有时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在空中翻筋斗,能跃出水面,在离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时,声响犹如打炮,波及数里,非常壮观。至于,蝠鲼为什么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个谜。蝠鲼在南海整年可见到,每年6月-7月洄游至福建、浙江沿海,于8月-9月去黄海。10月-11月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月-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返。肉可食、肝可制油,内脏和骨骼可制鱼粉。

种类分布

蝠鲼的英文名称“manta”源于西班牙语,意为毯子,看看它的体型

  

就知道了。又因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与夜空中飞行的蝙蝠相仿,故得此中文名:蝠鲼。第一次见到蝠鲼的人总会因它“异形”般的外表而不知所措,它很难令人将其与正统的鱼类联想到一起。其实,这种古老的鱼类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出现在海洋中了。1亿多年间,它们的体型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从分类学上来说,蝠鲼和鲨鱼的亲缘关系最相近,同属软骨鱼纲,单属鲼形目蝠鲼科,现存3属13种,遍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能见到4种: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台湾蝠鲼和无刺蝠鲼。

生长繁殖

每年12月到翌年4月间是蝠鲼的繁殖季节。此时热带海域的水温在26-29摄氏度间,蝠鲼开始成群出现在浅海区,通常是几只体型较小的雄性一起尾随在体型稍大的雌性身后,游速比平时略快

  manta rays

。经过20-30分钟的追逐后,雌蝠鲼逐渐放慢速度,雄蝠鲼则游到爱人身下,并用胸鳍“爱抚”其身体。完成短暂的交配后,雄性则扬长而去,接下来第二个追求者会重演以上的过程。不过,雌蝠鲼最多只接受两个“意中人”的追求——1-2枚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发育并孵化出仔鱼,大约13个月后,小蝠鲼会直接从母体中产出,不久就能自由游动,独闯天下了。小蝠鲼5岁时达到性成熟,适龄者便可延续自己的基因:它们的寿命约为20年。

由于栖息范围广阔,难于开展统计和调查工作,蝠鲼的野生数量一直不为人知。蝠鲼繁殖率很低,生长缓慢,而过渡捕捞、栖息环境的污染会对其种群造成危害。为了保护蝠鲼,一些产区出台了禁捕等措施。但愿人类能早日消除对这种“温柔怪鱼”的误解,海面上能更多地出现它们腾空飞跃的矫健身姿。

形态差异

最小的蝠鲼体长不超过60厘米,而最大的则可超过7米。如大西洋

  

毯魟。大西洋毯魟也叫巨蝠鲼,它们体力强大,连凶猛的鲨鱼也不敢对它怎么样。蝠鲼也称毯魟,英文的意思是魔鬼魟。一是人们觉得它们的头部太怪,二是人们传说它们会吃人。其实这是冤枉了它们的。我国福建、浙江和黄海一带可见某些种类的踪影。因为它们有洄游的习惯,所以在一个地方不会常年见到它们。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黄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来年2~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下。

药食作用

肉可食、肝可制油,内脏和骨骼可制鱼粉。

相关新闻

2012年9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渔民在福建外海捕获一只被称为“魔鬼鱼”的蝠鲼,这条鱼重达2000斤,体形巨大,胸鳍张开长度近8米。后来这条蝠鲼被切割后运往市场销售。

被捕获的蝠鲼(8张)

了解,蝠鲼被人称为“水下魔鬼”,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动物。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尾部暗藏着可怕的武器一一根锋利的毒棘,被它刺中后疼痛非凡。这种古老的鱼类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出现在海洋中了。1亿多年间,它们的体型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平均寿命30年的蝠鲼一生最多可以产16条小蝠鲼。为了保护蝠鲼,一些产区出台了禁捕等措施。[3]

[4]由于蝠鲼的繁殖周期较长,很容易被过度捕捞。蝠鲼达到性成熟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平均寿命30年的蝠鲼一生最多可以产16条小蝠鲼。生态环境保护人士正力促通过有关国际贸易公约禁止买卖蝠鲼。[5]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总是和最新的科学发现保持一致。例如,科学家们

  

此前一直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蝠鲼存在,即礁石蝠鲼,不过人们后来又发型了一种新的亚种—巨型蝠鲼,这两种动物都已被列入“红色名单”之中。巨型蝠鲼是鳐鱼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成年蝠鲼的体长可达7米,体重有5000公斤,不过它却能做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如同蝙蝠一样在天空滑翔。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蝠鲼的鳃耙(硬骨鱼类每1个鳃弓的内缘生有两排并列的骨质突起,称为鳃耙。)拥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蝠鲼市价很高,这也是它被渔民大量捕杀的原因。专家称,对蝠鲼市场进行监管和规范非常有必要,此外还要对它的主要栖息地进行保护。

威胁

蝠鲼是受到了一些人为的威胁。蝠鲼必须不断以刷新富氧水,它们的腮,使他们脆弱的纠缠和随后的窒息游泳。 蝠鲼不能向后游,因为其突出的头鳍,它们很容易被抓后鱼线,网,甚至是松散的系泊线。

蝠鲼往往会尝试释放自己的翻筋斗,再纠缠自己。松动,尾随线的情况下,它可以把它割开,因为它的肉质附属物的蝠游的线路,最终导致不可逆的伤害,如头鳍的损失和损坏胸鳍,甚至死亡如果足够严重的伤口。同样,蝠鲼往往纠缠在沿海和远洋渔业中使用的刺网,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窒息死亡。

副渔获物和意外死亡事件有可能严重影响生长缓慢,蝠的人群,有针对性的捕捞蝠鲼是更为有害的。在过去的十年中,需求鳐的鳃耙艰难的软骨结构,保护的鳃和紧张浮游生物的水一直生长在中国传统医学手法,但并没有被证明是传统的补救措施,要求干鳃耙。因此在亚洲不断增长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渔业发展在世界各地,包括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西非,中美洲和南美洲。[26]每年,成千上万的蝠鲼被捕杀,正在捕杀纯粹是为了他们的鳃耙。一个最近的渔业研究在斯里兰卡估计超过千大洋Mantas公司被抓住他们的耙在该国的鱼市场每年。[27]在比较,海洋蝠种群键聚合网站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估计超过1000家的少个人[28]。有针对性的渔业Cortez海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海洋蝠鲼蝠消灭了当地的人口,迄今仍然没有恢复。蝠鲼激烈的,有针对性的渔业有长期不利影响,由于低生殖率和长寿命的蝠鲼。[6]

保护

2011年Mantas公司,成为严格保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CMS)最近加入“公约”在国际水域感谢。 CMS是一个关注与保护迁徙物种和栖息地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条约组织。虽然个别国家已经受到保护,蝠鲼,它往往通过不受管制的水域迁移,把它从过度捕捞的危险性增加。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宣布为“脆弱与一个高风险的灭绝”在2011年11月的大蝠鲼。

曼塔信托基金是一个总部位于英国的慈善机构,致力于研究和保护工作,为蝠鲼。该组织的网站[30]也蝠保护和生物学的信息资源。[6]

美国动物保护组织蓝色星球(Blue Sphere)2013年前拍摄了一组水下唯美照片,让一名身材火辣的金发女郎与“魔鬼鱼”蝠鲼共舞,以此来呼唤人们加强对这种软骨鱼类的保护。

  

这组照片现场感十足,画面精美,被命名为“蝠鲼最后的舞蹈”。蓝色星球方面解释说,今年的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即将举办,该会议3年举行一次,它们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将蝠鲼列入应该受到保护的濒危动物名单。拍摄这组照片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制造舆论,呼唤国际社会更好地保护已有灭绝危险的蝠鲼。

蝠鲼是一种身体平扁且体宽大于体长的软骨鱼类,它最宽可达8米,有

  

的体重达数百公斤甚至上吨。体型庞大、模样怪异的蝠鲼其实是一种性情温和的鱼类,它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只是因为奇特的外形,才得俗名“魔鬼鱼”。

1、属性不同:

(1)蝠鲼(Mobula),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

(2)鳐属于鳐亚目(Rajoidei),宽大的胸鳍延伸到吻部并向后延伸而突然终止于细尾的基部。与其他魟类不同,鳐为卵生。

(3)黄貂鱼(赤魟)属软骨鱼纲,下孔总目,燕魟目,魟科,魟属。是沿海一带常见鱼类,有的地方称黄鲼、黄鲂,舟山沿海渔民称黄花。

2、形态不同:

(1)蝠鲼体呈菱形,宽大6m余。体青褐色。扣款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

(2)鳐体平扁,呈圆形或菱形。口及鼻孔均腹位。鳃孔5个。喷水孔背位。背鳍1~2个或无,多位于尾部;臀鳍消失;胸鳍发达,与头侧相连成体盘,有时头侧与胸鳍间有发电器;腹鳍有时分化成足趾状构造。

(3)黄貂鱼(赤魟)个体较大,海洋中最大个体重可达65-70公斤,一般多为5-8公斤左右,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尾刺基部有毒腺。体平扁,亚圆盘状,尾极细长,鞭状,其前部有扁平尾刺。具喷水孔。胸鳍甚宽。鳃孔5对,与口、鼻同位于腹面。成体背正中至尾刺具1纵行结刺。体赤褐色。

3、分布范围不同:

(1)蝠鲼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

(2)鳐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南海及黄海、渤海均产之,但产量不集中,渔期不明显。

(3)黄貂鱼(赤魟)分布于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西南部以及南海和东海、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斐济、图瓦卢,马尔代夫等海域,也溯西江到达南宁。

-赤魟

-鳐

-蝠鲼

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一级藏品264件。馆藏特点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多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其中大型鲸类、儒艮、白鳍豚、大熊猫、金丝猴、针鼹、鸭嘴兽、朱鹮、极乐鸟、蜂鸟及最早的食虫类远藤兽化石等,均为世界珍贵标本。黑露脊鲸体长171米,体重667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黑露脊鲸外形标本。长须鲸体长184米,体重 347 吨,是中国唯一的长须鲸外形标本。古莲子被埋藏距今约821~1251年,经过培育仍可发芽开花。该馆还保存着成套的台湾省昆虫和大量的世界昆虫标本及德国、日本、朝鲜、苏联等国的岩矿标本。其中朝鲜半岛的正长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为国内外罕见。

该馆基本陈列分为海洋生物、地质矿产、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出现、动物和植物5大部分,共陈列标本4853件。其中黄海、渤海海洋生物陈列突出了地方特色。大型鲸类标本陈列,国内居首,国外也屈指可数。该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如:《中国毛人展览》、《优生、优育、优教育》、《法国性的自然史展览》、《世界昆虫展》、《南极展》、《南海展》等。

该馆参与了省市和全国的动物志、植物志等书籍的编写工作。《中国毛人》一书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蛇岛考察》获197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该馆还常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1984年9月,日本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馆应邀到该馆展出了《世界的昆虫》。1986年8月,该馆应邀到日本北九州市、午鹤市展出了《东北的鸟兽》。 天然翡翠(Jadeite)

翡翠的主要矿物为硬玉,摩氏硬度65~7,致密、坚韧,是名贵的玉石原料。翡翠一名在中国古代原本为二鸟名,即翡,赤羽雀;翠,翠羽雀。因翡翠二鸟的羽毛很美,古人常用其制作首饰,并称之为翡翠。直至明末清初翡翠一词渐指以硬玉矿物为主的玉石。

成品翡翠在商贸上按加工工艺分为四类:天然、改善、合成、仿制。

天然翡翠: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天然品,俗称A货。

改善翡翠:经过漂白填充处理后可使翡翠保持短暂的美丽外观,这样的翡翠俗称B货;经过染色、浸色、锔色、镀膜和辐射加色等手段,使翡翠保持短暂亮丽颜色,这样的翡翠俗称C货。

合成翡翠:指在实验室通过配料在一定的温压环境下形成的与天然翡翠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十分接近的品种。

仿制翡翠:一般指一些绿色或部分绿色的其它宝石、单晶矿物、人造品及在外观上相似翡翠的物品。

庄河陨石 (Zhuanghe Stone Aerolite)

1976年陨落于大连市庄河境内,属于球粒石陨石。

陨石是空间物质陨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铁陨石,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含铁90%左右,比重较大,这类陨石占总数6%;第二类是石陨石,这类陨石数目较多,占总数的92%,它的成分硅酸盐占90%,其次是铁镍合金;第三类是铁石陨石,铁镍与硅酸盐各占一半,这类陨石较少,只占总数的2%。此外,我国还有称为“雷公墨”的玻璃陨石,它们可能不是直接从空间来的,而是大陨石冲击地表砂岩,熔融后迅速冷却形成的。陨石标本对推断地球化学成分、探讨天体演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金刚石 (Diamond)

金刚石素有“硬度之最”和“宝石之王”的称号,由于它具有超硬、耐磨、热传导、半导体及透远红外光等优异的物理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能用于琢磨宝石的金刚石,称为钻石,是最贵重的宝石,由于它具有极高的色散,古时被称为“夜明珠”。

这里的金刚石产于大连市瓦房店金刚石矿,重1595克拉。该矿已探明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4%,是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瓦房庄金刚石矿的发现,使中国金刚石总储量跃居世男第10位。该矿生产的全刚石以质优、宝石级含量高而闻名于世。其产品在国际钻石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孟氏丽昼蜓

孟氏丽昼蜓与昼蜓科的其它化石相比较,在演化上更为原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后翅臀套较小,仅有6至7个翅室,径增脉(Rspl)缺;后翅CuAa脉弯曲,带有5个明显的后分支;前翅MP脉短,终止于翅后缘近翅结处;翅痣下有一个明显的支脉;后翅CuAa和MP域基部较窄,在三角室下方仅有1排翅室。

孟氏丽昼蜓的发现,对于九佛堂组的时代归属早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

鹦鹉嘴龙

这是一件世界上罕见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个体数量最多的一窝恐龙化石标本,由34条鹦鹉嘴龙幼体和1个成年鹦鹉嘴龙个体组成。幼体平均长度在23cm左右,其头骨愈合疏松,骨缝明显,反映出是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幼仔。它的发现证明:恐龙具有育幼行为。

孟氏大连蟾

该标本为模式标本,保存极为完美,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具有完整皮肤印痕的蛙类化石。其鉴定特征是:头骨大,且宽大于长,上颌骨上具密集的梳状细齿,额顶骨愈合。肩带弧胸型,椎体后凹型,荐前椎9枚,前3枚躯椎具有短的肋骨。荐椎横突宽阔,呈大的扇形。尾杆骨长于荐前椎总长度。前肢粗短,后肢细长。胫腓骨与股骨等长,跗节长小于胫腓骨的一半。 库氏砗磲Tridacna cookiana

砗磲是具有外壳贝类中的“巨人”和“寿星”。最大砗磲的贝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200公斤以上。寿命可达百年左右。它的贝壳外面有几条很深的沟,如同车轮压在泥泞路面上的车辙,砗磲的名字也由此而来。砗磲的种类较少,分别为砗(石豪)、库氏砗磲、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和番红砗磲6种,我国西沙群岛均有分布,在盛产砗磲的海岛渔民常把它的外壳作浴盆使用。

保护等级:中国:I级。

笙珊瑚Tubipora musica

笙珊瑚因其很多红色管状骨骼密集相连,状如乐器笙而得名。产于热带海洋中,我国的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有分布。

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鹦鹉螺是具有外壳的头足类软体动物,因其贝壳表面具有红褐色的波状条纹,形如美丽的鹦鹉而得名。它的贝壳背腹旋转,壳内由隔壁分成很多小室,小室之间由中空的管相通,靠壳口最外面的一室是它居身的地方叫“住室”,其余的小室充满空气,称为“气室”。鹦鹉螺可通过调节气室里面空气的含量使身体沉浮于海洋中。

鹦鹉螺因有笨重的外壳,活动不便,平时栖息在深海海底,用触手在海底爬行,有时也用漏斗喷水遨游大海,尤其在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的夜晚,喜欢集群漂浮在海面上,但不久又回到海底,所以很少见到活的鹦鹉螺。

鹦鹉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台湾和海南岛有分布,数量较少,是我国I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保护等级:中国:I级。

金斑喙凤蝶

体长29mm,翅展91mm。中国特有珍稀蝶类,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等地。雄蝶体、翅翠绿色,前翅黑色、黄绿色的脉纹交错其间,后翅中央有2个金**大斑,尾突细长,端部**。由于数量稀少,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IUCN)将其列为K级(险情不详种类)或R级(个体数量极少级),中国列为I类保护动物。

琴步甲

体长76mm,宽35mm。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原始林中。因头和体翅的外形类似提琴而得名。其背腹扁平,适应树皮下狭窄的空间。 双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 (Walbaum)

地方名:虾(鱼朋)、魔鬼鱼

英文名:Devilfish 日文名:オニイトマキエイ

分类:鲼形目,蝠鲼科,前口蝠鲼属

特征:体盘菱形,宽为长的2倍多,尾细长如鞭。眼圆形。喷水孔小,三角形,位于眼后,距眼较远。鼻孔恰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口很宽大,前位,下颌中部突出于吻前。齿细小而多,只下颌具1齿带,上颌无齿。鳃孔很大。背鳍1个;尾刺短宽;尾鳍消失。

生境: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游泳甲壳动物或成群小鱼。

分布:大洋性鱼类,大连市黄海北部亦有。

价值:可食用。

东方旗鱼Histiophorus orientalis Temminck et Schlegel

地方名:旗鱼、帆鱼、平鳍旗鱼

英文名:Sailfish 日文名:バショゥカジキ

分类:鲈形目,旗鱼科,旗鱼属

特征: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间有一段距离,第一背鳍前部鳍棘约为中部鳍棘长的1/2。体侧具许多淡色斑。第一背鳍特别高大,帆状。腹鳍较长,仅有一枚鳍棘,可折叠入腹凹内,几伸达臀鳍。除吻部裸露外,其余均被针状圆鳞,多埋于皮下。尾柄较细,每侧有2个短而低的隆起嵴。吻向前延伸,长而尖,似剑形。胸鳍位低。头、体背为青蓝色。

生态:为热带、亚热带海洋上、中层大型凶猛鱼类。

分布:大洋性鱼类,大连市沿海亦有。

价值:可食,少见。

矛尾翻车鲀Masturus lanceolatus (Lienard)

英文名: sharp tailed sunfish 日文名: ヤリマンボウ

分类:鲀形目,翻车鲀科,矛尾翻车鲀属

特征:体短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约为体高15倍。皮肤粗糙,内无骨板。口小,前位。背鳍和臀鳍相似,高而窄,呈尖刀状,位于体的后部。胸鳍短圆形。背鳍和臀鳍鳍条后延,在体后端相连,形成舵鳍,其中央的鳍条延长,呈矛状突起。幼鱼体有有瘤状尖棘,奇鳍形状与一般鱼相似,随年龄增长而棘突渐消失,背、臀鳍也渐尖长。

生态:为热带海洋中广泛分布的漂游性鱼类,晴天风平浪静时,常将背鳍露出水外,索食浮游生物,遇风浪时则将身体平卧。体较大,体长可达25~3m。

分布:世界各热带海区,我国南海、东海有之,但少见。

价值:不大。此标本为我馆2004年3月征集的,全长112米。目前为本种标本之最。

日本单鳍电鳐Narke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Electric ray 日文名:シビレエヒ

分类:电鳐目,单鳍电鳐科,单鳍电鳐属

特征:眼小而突出;喷水孔边缘隆起;前鼻瓣宽大,伸达下唇;皮肤柔软。背鳍一个。头侧与胸鳍间有大型发电器。体盘亚圆形。腹鳍外角不突出,后缘平直。尾具侧褶。背部赤褐色,具少数不规则暗斑。鳃孔5个,狭小,直行排列。齿细小而多。

生境:近海底栖鱼类。

分布:我市沿海,但很少见到。

价值:可食。

此两种黄渤海常见。

大连平鲉Sebastes sp

分类:鲉形目,鲉科,平鲉属

标本20000501号体长148mm,♀;标本20000502号体长141mm,♂和20021101号体长204 mm,♀。采自黄海北部。属鲉科。背鳍ⅩⅢ-12;臀鳍Ⅲ-6;胸鳍16~17(下部不分枝鳍条9~10,游离状,游离部分约占1/3~1/7);腹鳍Ⅰ-5;侧线鳞46~48,12~14/20~24。体侧黑褐布满桔**斑点,几乎每一鳞片中部一个,奇鳍上的黄斑较大。头背部黑褐、腹部及胸腹部浅灰褐色,背鳍边缘黑褐;福尔马林浸存后,黄斑渐退为乳白色。易与铠平鲉混淆,区别在:A体色明显不同,铠平鲉眼后鳃盖上有一明显黑斑且腹鳍上有褐色小斑点。B背鳍、胸鳍不分支鳍条数皆不同且大连平鲉粗厚。C大连平鲉侧线鳞46~48而铠平鲉29~30。D大连平鲉眼间隔约等于眼径,而铠平鲉为眼径的一半。为新种。 种 名:版纳鱼螈

学 名:Ichthyophis bannanica Yang

英文名: Yunnan Caecilian

科 名:鱼螈科 Ichthyophiidae

国内分布:云南、广东、广西

我国发现较晚,生境破坏严重,尚无保护措施。

种 名:大鲵

学 名: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英文名: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科 名: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

国内分布:华北,华中,华南,西南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种 名:哀牢髭蟾

学 名:Vibrissaphora ailaonica Yang,Chen and Ma

英文名: Yunnan Mustache Toad

科 名:铲足蟾科 Pelobatidae

国内分布:云南

我国特有种,仅见于云南景东哀牢山与无量山以及西双版纳。 海龟

生活在海里的龟,个体都比较大,身体呈流线形,四肢呈桨状,高度适应海洋生活,分布虽广泛,但数量稀少,都是极珍惜的保护动物。产卵季节,母龟夜晚爬上岸,将几十到上百个卵产于沙坑内,7—10周后的夜晚,小海龟几乎同时孵出,凭本能向大海奋力爬行。棱皮龟是世界最大的龟,体重可达1000公斤,全身覆盖革质的皮肤,背上有七条纵棱。

蟒蛇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最大的蟒蛇是产在南美的水蟒,可达11米长,中国产的蟒蛇一般只有5—7米。蟒蛇捕食时,用粗壮的身躯把猎物缠死,再囫囵吞下。蟒蛇腹部有后肢脚爪的痕迹,这表示它是从像蜥蜴一样的动物演化而来的。蟒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 Alligator sinensis

游弋在长江流域被誉为“活化石”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它经历了沧海桑田,顽强地生存了两亿个春秋,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值得庆幸的是人工繁殖扬子鳄已获得成功,使得这一珍稀物种的生存和繁殖成为可能。 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云南黄连产于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根茎含黄连碱、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是黄连类药用植物的上品,现野生资源极少,难以采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

云南穗花杉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及贵州西南部。由于森林采伐过度,致使数量明显减少,有灭绝的危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羊角槭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狭窄的范围,数量极少,长势已衰退。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

滇桐的木材可做家具和乐器,根和叶入药,树皮可造纸,种子可榨油,产于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生于海拔1400~1700米的山地森林中。由于分布区小,又常遭人为破坏,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多毛坡垒(Hopea mollissima)

多毛坡垒是我国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优良的特种建筑用材,其木材十分经久耐用。其分布区仅限于云南南部屏边、绿春、河口、金平、江城等县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由于森林破坏、生境恶化,目前已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黑鹤

黑鹳:常栖息于开阔的森林、湖泊、溪流、沼泽地带。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也吃小型爬行类、无脊椎动物。几乎遍布全国。

丹顶鹤

丹顶鹤:栖息于湖泊、草地、海边滩涂、芦苇、沼泽等近水浅滩地带。捕食水中鱼虾。夏季在黑龙江流域繁殖,冬季至东南沿海各省越冬。

雪鸮

雪鸮:栖息于冻原带、苔原森林、平原和旷野中。以啮齿类为食,也捕食鸟类。国内见于黑龙江、辽宁和新疆西部。

极乐鸟

极乐鸟:又名“天堂鸟”,主要产在澳洲,栖息在热带密林中,主食昆虫、兼食浆果等:又名“天堂鸟”,主要产在澳洲,栖息在热带密林中,主食昆虫、兼食浆果等。

兽类

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 ( Lilljeborg )

保护等级:中国:Ⅱ;CITES:附录Ⅰ。

灰鲸隶属灰鲸科灰鲸属,体粗短呈纺锤型,头部较短。头部表皮上有如同被针刺的针眼分布。体色为暗灰色。

该标本是1996年12月在大连庄河沿海近岸搁浅死亡的,雌性,体长1195米。

黑露脊鲸Eubalaena glacialis (Müller,1776)

保护等级:中国:Ⅱ;CITES:附录Ⅰ;IUCN:濒危(EN)。

黑露脊鲸属露脊鲸科露脊鲸属,身体短粗,没有背鳍,头大,且覆有角质瘤。体呈黑褐色,腹面颜色较浅,有云状或条纹状斑块,鳍肢和尾鳍均呈黑色。黑露脊鲸行动迟缓,喜栖息于水的上层,把整个背部露出水面,故名露脊鲸。

该标本为1977年在黄海北部海域捕获,雌性,全长1710米,体重约667吨,是我国保存的鲸类动物标本中体重最大的。

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 ( Linnaeus,1758)

保护等级:中国:Ⅱ;CITES:附录Ⅰ;IUCN:濒危(EN)。

长须鲸隶属须鲸科须鲸属,体稍细长,呈纺锤形。背鳍呈镰状,其后缘凹进。体腹面有54—78条褶沟,由下颌前部纵向延伸至脐后。体色左侧比右侧色浓。多成群游动,游泳速度可超过每小时30公里。

该标本是1959年在黄海北部捕获的,雌性,体长1840米,体重约347吨。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Linnaeus,1758)

保护等级:中国:Ⅱ;CITES:附录Ⅰ

抹香鲸隶属抹香鲸科抹香鲸属,为齿鲸中的巨无霸。头部特别巨大,呼吸孔位于头顶前端偏左侧。体色多为蓝黑色或黑褐色。

抹香鲸潜水本领很强,最大记录达2200米。大潜水时可在水中停留55分钟。

该标本是1993年2月在东港市前阳镇沿海近岸搁浅死亡的,体长175米,重50余吨。

麋鹿

麋鹿是中国的特产动物,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原产于中国辽宁、华北、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体色冬天棕灰,夏天红棕;颈部至体前有一条黑褐色纵纹。雄性有角。

双吻前口蝠鲼(学名:Manta birostris)无尾鳍和背鳍,头前方有两条舌状鳍,能自由摇动,并可从下向外转卷成管状。鳃位于体下。尾短如鞭子,但无尖利倒钩。翼展长5~6米,最长者可达9米。背部体色黑至灰蓝色。下面白色具灰色点斑,可用以识别不同个体。皮肤粗糙有鳞类似鲨鱼。分布于各大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栖于底中水层,卵胎生,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敏捷,有时上升表层,徐游晒日,常翻起胸鳍端部于水面上,或跳跃出水,有时降入底层栖息。好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食浮游甲壳动物,也食成群的小型鱼类。为寻找丰富的食物,做季节性迁徙。

鳐鱼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处。共9属,分3科。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就现在所知,全部鳐类鱼均为卵生,其卵又称“美人鱼的荷包”,常见于海滩,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

扁平鱼,别称为银鲳、平鱼等,鲳亚目鲳科动物。分布于中国江浙一带,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且刺少。

扁鱼体形侧偏,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无腹鳍,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东海与南海较多。主要渔场有黄海南部的吕泗渔场,可形成较大的渔汛。产季:渔期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广东及海南岛西部渔场为3~5月份;闽南渔场4~8月份。

扁鱼当然也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鱼啦,这种鱼类是属于鲳亚目鲳科鱼类。整体的体型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偏小,唇部圆形,头跟胸相连,口和眼睛都是属于比较小的。这种鱼是属于近海暖温中下层的鱼类,平时都是栖息在潮流缓慢水深5米到100米的水域当中,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处成群。这种鱼类在每个地方叫法都不一样,有平鱼,白鲳,车片鱼,鲳鱼,镜鱼,白仑,扁鱼。

扁鱼是什么鱼?“扁鱼”应该是叫“鳊(bian)鱼”吧,比如毛爷爷最喜欢吃的武昌鱼,就是鳊鱼中的一种。

准备:素扁鱼1条(约重一斤),生姜、葱、食盐、酱油、番茄果醋、白糖、植物油各适量。

步骤:

1、素扁鱼放在热油锅里面两煎至金**。

2、锅内放少许熟油,油热放入适量生姜末、葱花,略煸炒,加入酱油、清水少许、盖上盖焖一下。

3、焖至卤汁将干,放些白糖和番茄果醋。将鱼翻个身,等卤汁稍收干即成。

特点:色红,味浓,鲜嫩。功用为调胃气,助消化,散寒散表,止呕行水。用于胃寒不和、风寒感冒、消化不良、呕吐等症。

蝠鲼的拼音读音为fú fèn。

一、详细释义

蝠鲼是一种海洋鱼类,属于鲉科中的一类。它们通常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地区。蝠鲼的身体呈椭圆形,侧扁而略带高度。它们的头部较大,嘴巴宽大而具有锐利的牙齿。

二、物种介绍

1、外形条件

蝠鲼多具有鲜艳的体色,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蓝等,以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和捕食方式。蝠鲼的背部常常具有斑点、纹理或者花纹,有助于它们在海底环境中进行伪装。另外,蝠鲼体表还被覆盖着一层鳞片或者具有扇形突起物,增强了它们的保护能力。

2、食性

蝠鲼通常是肉食性的,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小鱼为食。它们的捕食方式灵活多样,有些蝠鲼会潜伏在海底等待猎物靠近,随后迅速出击捕食;而有些则会主动游动寻找食物。

3、毒性

尽管蝠鲼在外观上可能看起来可爱,但它们实际上是具有毒性的鱼类。蝠鲼的背鳍和鳃盖上长有毒刺,被刺到可能会导致剧烈疼痛、发炎和中毒反应。因此,在处理蝠鲼时需要谨慎,并避免直接接触。

蝠鲼造句:

1、在热带海域,蝠鲼以其鲜艳多彩的体色和具有毒性的特点在海底环境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生态角色。

2、蝠鲼身上的斑点和纹理与海底环境完美融合,使其成为一道令人惊叹的海洋景观。

3、在捕食时,蝠鲼迅速地游动,利用锐利的牙齿将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小鱼夺为己有。

4、蝠鲼的背鳍和鳃盖上长着的毒刺是它们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被刺到,人们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和中毒的影响。

5、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的蝠鲼种类繁多,它们以不同的体色和形态吸引着观赏者的目光。它们在海底潜伏,伺机出击捕食猎物,展现出了高度适应海洋环境的捕食策略。

6、蝠鲼的体表覆盖着鳞片或扇形突起物,既增强了其防御能力,又使其在海底环境中拥有良好的伪装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0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