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手背部)如果手术后切的很干净,需要化疗吗

请问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手背部)如果手术后切的很干净,需要化疗吗,第1张

您好,病人是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高分化是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越高,恶性越低。高分化是接近于正常细胞组织的类型,术后切除得很干净,那么可以不用化疗。但术后的巩固治疗也是有必要的,您可以考虑给病人一些抗癌中成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增强病人的免疫力,促进术后的恢复的。

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1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水痘、风疹、手足口病。

2细菌性感染:常见的有脓疱病、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丹毒及麻风。

3真菌性感染: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

4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螨皮炎、隐翅虫皮炎、虱病、虫螯伤或咬伤。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药物性皮炎等。

7物理性皮肤病:如日光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鸡眼、手足皲裂、压疮。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单纯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红皮病。

10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皮肌炎。

11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贫血痣等。

13皮肤附属器疾病:如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秃发、多汗症。

14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毛周角化病、毛发苔藓、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5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如维生素缺乏症(蟾皮病、核黄素缺乏病、烟酸缺乏症)、肠病性肢端皮炎、黄瘤病。

16皮肤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皮肤原位癌、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蕈样肉芽肿、恶性黑素瘤等。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是起源于表皮基底层的一种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通常发生在暴露于日光的皮肤表面。肿瘤开始为皮肤上一种很小、光滑、坚硬、凸起的结节,生长很慢,有时甚至没有察觉新生物的出现。肿瘤生长速度差异很大,有的一年可增长 10mm 以上。基底细胞癌的中心可形成溃疡或结痂,有时较为扁平,看上去有点像瘢痕。有时癌的边缘像白色珍珠状,也可表现为出血、结痂、愈合交替出现,使人误认为是疮而不是癌。实际上,这种交替出现的出血和愈合,常常是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的主要表现。病理改变

a 真皮内肿瘤组织形成小叶,瘤细胞可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多, b 瘤细胞团中央有腔隙,内有瘤细胞分解物质, c 间质中炎细胞浸润, d 分化良好肿瘤: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泡状核, e 分化不好的肿瘤:核浆比例增高,多形性明显,核仁小斑及分裂像明显, f 基底细胞样的肿瘤:细胞较小,胞浆较少,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核间质, g 鳞状细胞样的肿瘤:明显的鳞状细胞化生,有角珠形成, h 肉瘤样的肿瘤:细胞呈梭形。

鉴别诊断

问题一:鳞癌是什么意思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又名表皮癌,是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多见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子宫颈、 等处。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肾盂等处虽无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形成鳞状细胞癌。

病因

发病与种族有关,白种人发生的鳞癌是非白种人的45倍多。免疫抑制患者的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在器官移植患者。

临床表现

鳞癌在外观上常呈菜花状,有时癌组织发生坏死而脱落形成溃疡,产生恶性臭味,若癌细胞向深层发展则形成侵袭性生长。癌细胞也可向远处转移,形成继发肿瘤。

皮肤鳞状细胞癌早期是红色硬结,以后发展成疣状损害、浸润,常有溃疡、脓性分泌物、臭味,见于颞、前额及下口唇。

诊断

确诊该病需要取病变处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增生的上皮突破基膜向深层浸润形成不规则条索形癌巢。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低,而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早期根治性切除就可,中晚期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为好。

问题二:鳞癌是什么意思 基本概述:鳞癌是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的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可表现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特征。包括梭形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35%-45%。 鳞癌一般认为与环境有关,尤其是阳光的 有明显关系,长期日光晒曝和慢性 是主要发病潜因,外伤、放射线照射、焦油类衍生物亦可诱发本病,盘状红斑狼疮、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烧伤瘀痕及长期不愈的肉肿均可诱发鳞状细胞癌。 症状: 鳞癌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鳞癌30~50岁年龄多发。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鳞癌初起为暗红色,质硬,高于皮面的结节,以后表面的角质层脱落出现红色的糜烂面,伴有渗血、渗液,病灶渐渐扩大。鳞癌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巨大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癌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鳞癌大部分发生在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等基础上。好发部位为眼睑、鼻、唇、颞、颊、额、四肢,包皮、 、躯干也可发生。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癌发展较快,易出现转移。据统计,下肢皮肤癌发生转移的较多,其次为手背部和面颈部,血行转移罕见,肺脏为最常见的转移脏器。基底细胞癌损害发展缓慢,一般极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也无远处转移。 皮肤鳞癌是皮肤肿瘤中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人骨髓长期培养体系LTBM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分子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糖蛋白,可以连接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其他ECM成分,可以吸引趋化巨噬细胞,发挥非特异性调理素作用,利于巨噬细胞(Mφ)、淋巴细胞(Lc)与癌细胞在局部发挥细胞毒效应。FN与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空间关系存在一种“跨膜协同联系”(coordinated tran embrane association),在转化细胞中发挥了与细胞运动功能有关的作用。本文研究50例皮肤鳞癌(SSC)中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间质Mφ、Lc反应与癌中FN改变的关系。 编辑本段病理  表皮角化,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所组成,不规则地向真皮内浸润,棘细胞呈瘤性增生,呈条索状或巢状细胞团,边缘以基底细胞层,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细胞团内有很多分裂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临床诊断: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1、结节溃疡型: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小结节,质地相当硬,表面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皮损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暗灰色瘢,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如指戒或铜钱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凹凸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疡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故名为侵蚀性溃疡,溃疡可部分愈合而发生瘢痕,亦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甚至软骨及骨骼。各种组织可被摧毁而成深坑状。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 2、色素型:结节较平而浅,损害与结节溃疡型相同。>>

问题三:癌和鳞癌的区别 子宫颈癌简介: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 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 穹窿及 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

子宫颈癌病因 1、婚姻因素 绝大多数子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首次性生活过早及 过多均与子宫颈癌关系密切。 越多,其宫颈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越高,在娼妓中其发病率为正常人的4倍。因此,性生活及婚姻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2、生育因素 初产年龄早,宫颈癌发病率高。 3、病原体因素 多种病原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尤其是人 状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  4、其他因素 一些研究认为 包皮垢、 滴虫感染、梅毒、淋病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子宫颈癌病理 子宫颈癌以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约占90%~95%,腺癌仅占5%~10%。但两者癌在外观上并无特殊差别,且均发生在宫颈 部或颈管内。(一)目观 在发展为浸润癌前,肉眼观察无特殊异常,或类似一般宫颈糜烂。随着浸润癌的出现,宫颈可表现以下四种类型:

1.糜烂型:环绕宫颈外口表面有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及易出血。

2.外生型:又称增生型或菜花型。由息肉样或 状隆起,继而发展向 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

3.内生型:又称浸润型。癌组织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宫颈肥大而硬,但表面仍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

4.溃疡型:不论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后,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甚至整个子宫颈为一大空洞所替代,因常有继发性感染,故有恶臭的分泌物排出。子宫颈癌尤其是腺癌也可向颈管内生长,使子宫颈成桶状增大,这也是内生型的一种。(二)镜查

1.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表现为底层细胞增生,底层细胞不但增生,而且有细胞排列紊乱及细胞核增大、浓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及重度。

①轻度不典型增生(间变I级):上皮细胞排列稍紊乱,细胞轻度异型性,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一。

②中度不典型增生(间变Ⅱ级):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二。

③重度非典型增生(间变Ⅲ级):几乎全部上皮极性紊乱或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性和原位癌已不易区别。

2.原位癌:原位癌(CIS)又称上皮内癌。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变仍限于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异型细胞还可沿着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所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仍保持完整,这种情况称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3.镜下早期浸润癌:镜下早期浸润癌在原位癌基础上,偶然可发现有癌细胞小团已穿破基底膜,似泪滴状侵入基底膜附近的间质中,浸润的深度不超过5mm,宽不超过7mm,也无癌灶互相融合现象,也无侵犯间质内脉管迹象时,临床上无特征。

4.鳞状上皮浸润癌:当癌细胞穿透上皮基底膜,侵犯间质深度超过5mm,称为鳞状上皮浸润癌。在间质内可出现树枝状、条索状,弥漫状或团块状癌巢。根据病理切片,癌细胞分化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①I级:分化好。癌巢中有相当数量的角化现象,可见明显的癌珠。

②Ⅱ级:中等分化(达宫颈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癌巢中无明显角化现象。

③Ⅲ级:未分化的小细胞(相当于宫颈底层的未分化细胞)。

5.腺癌:腺癌来源于被覆宫颈管表面和颈管内腺体的柱状上皮。镜检时,可见到腺体>>

问题四:鳞状细胞癌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 你好,结合你的信息,鳞状细胞癌亦称皮样癌,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意见建议:鳞状细胞癌是皮肤表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眼睑皮肤结膜交界处的皮肤棘细胞层。开始呈结节 状,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质丰富,随肿瘤之发展,可出现疼痛,特别是当肿瘤侵及眶上、下神经时。

你的红龙是松鳞症状,具体见下面!  立鳞病的状症:发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病鱼前部鳞片竖起,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鳞囊内积有半透明状的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而使鳞片竖起。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腹腔膨大有腹水,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几天后病鱼就会死亡。

   导致立鳞病的原因及治疗

  (1)季节变换,水族箱水温差异变大,都会致使鱼只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鱼只的肌体病变。

  原因的细分:

A幼鱼:一般是12~30CM,由于幼儿期体质与免疫力比较低,立鳞病发病率比较常见而且复发率高。由于商品销售与玩家心态,商家为了利益与市场病态的影响,在店内的鱼只都是常不喂饱,棉不常洗,或者使用药物加快鱼的生理时间与加深体色等,其目的是使鱼在小尺寸能有好表现。所以鱼只的体质与免疫力都比较差。所以当玩家把鱼请回后因水质变异与喂食不当,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紊乱与其它的病发症。较常见是的肠胃炎并发细菌性感染立鳞病。症状为眼球突出、腹涨、立鳞,精神萎缩不爱游动,体色发白。一但此症发病,水温升高,鱼只就会因体内器官衰竭全身鳞片掉落而死亡,现在此症基本没药可治,只能预防。

  立鳞病初期治疗:

  此症在刚发病的时候应当即时处理不能拖拉,当眼球突出、立鳞基部红肿并发严重的话,治愈机率就比较少了。

  1、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1000升水来计算)

  2、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26~28度。

  B中鱼:一般是30CM~45CM,这个时期是龙鱼发色的黄金时期,由于有些资历尚浅的玩家看到别人的龙鱼发色比起自己饲养的漂亮鲜艳,以不息一切的代价改变水中的酸碱度加快鱼只的发色。常见的有:加入榄仁叶、黑水、一个月内不换水,不清洗过滤棉。新玩家来往往容易走入饲养的误区,对于已经适应饲养水质的鱼只突然去改变水质,身体机能稍弱的个体也很容易发生松鳞病。

  立鳞病治疗: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6% 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6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3、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1000升水来计算)

  4、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

  C成鱼:这个时期多发于懒于打理,鱼只搬迁时体表受损。

  立鳞病治疗:

  因为成年龙鱼体格比较壮,刚刚发现病情的时候下药,一般三天内会痊愈。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8% 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8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立鳞病治理总结:

   (1) 立鳞病早期鳞片开始竖起体表的粘液增多,次日鳞片的基部红肿发炎,下药及时,发病的第三天炎症有所淡化,第四天鳞片竖立不明显,第五天,松鳞的鳞片会发黑(开始转好的前兆),第六天鳞片的黑色开始淡化。

   (2) 了解发病的原因所在。水质、水温变化,加入野生带菌的鱼只,体表的粘液受损都是松鳞的病发源头,要对症下药。

   (3) 过滤系统的优化,不论是新旧玩家,过滤系统老化引起的疾病的经常能见到的。所以过滤系统要定期检查,提早对准备加入的细菌屋进行清洗与降碱。定期清理过滤系统中沉淀的垃圾与微粒。

   (4) 加入降酸剂后要定期对水质的维护,及时清理腐化的榄仁叶并清洗过滤棉。

   (5) 鱼只刚发病的时候,在旧缸与治理缸中不能带清道夫与飞凤等以吸食的鱼类,因为发病的鱼的体表粘液会增多,吸盘鱼类会吸食发病鱼的体液,破坏鱼只表面的保护层,使病情容易恶化。

   (6) 对水体施药后鱼的病情转好了,要及时对水中残留的药性进行清理,换水清洗滤棉与清洗滤环。

   (7) 鱼在治理此病时,因状态的问题会不爱游动,切记治理缸中不能有吸盘型的鱼类,因为这些清理工会对病鱼体表产生的粘液进和吸食,引至松鳞更加严重。

赤皮病,也叫擦皮瘟,是皮肤擦伤后感染荧光极毛杆菌,引起发炎红肿,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严重,鱼鳃充血 腐烂脱落,鳍条组织撕裂腐烂,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赤皮病是慢性疾病,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太严重的话只好淘汰,以免加速传染。平时主要是改善病鱼生活条件,经常更新老水,保持含氧量充足,水温稳定。拿一块生石灰调净水,晾晒过七天左右,用来饲养病鱼对恢复有帮助。每天用呋喃西林调水浸泡,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坚持一段时间会有好转。

(也可能不是赤皮病,有时也许是被鱼缸里的东西擦伤的或者被其它鱼咬伤的,掉鳞的地方还会再长出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7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