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颌平面?颌骨分为哪两种?

什么是颌平面?颌骨分为哪两种?,第1张

颌平面是指,从双侧上颌中切牙近中邻接点至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象平面。

颌骨分为上颌骨下颌骨。构成口腔上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叫上颌,下部叫下颌。

扩展资料

颌骨骨折后,主要是复位与固定。颌骨骨折复位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即牙齿的广泛接触关系。否则将影响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常用的复位方法有三种:

1.手法复位:在颌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2.牵引复位:颌骨骨折后,经过较长时间,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下颌骨骨折多用颌间牵引,就是在下颌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夹板,然后在与上颌的牙弓夹板之间,用小橡皮圈作弹性牵引,使之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上颌骨骨折后,如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颌牙列上安置牙弓夹板,在头部制作带有金属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夹板与金属支架之间作弹性牵引,使上颌骨骨折段向前复位。需要较大牵引力时,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牵引。

3.切开复位: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纤维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手法复位困难的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新鲜骨折或开放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颌骨

牙槽骨和下颌骨的关系有点像锯齿和锯的关系,牙槽骨是下颌骨的末端。

牙槽骨和下颌骨之间是移形的,没有骨膜,实际界限相对模糊

下颌骨不是一个均匀厚度的骨,而且有性别、年龄、体质的差异,亚洲人群的下颌骨最厚处一般可以在10mm以上。

颚骨:(è gǔ)解释:下巴上面的骨头

颚骨 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下颚骨 (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名词

动物的颌的俗称。骨名〖jaw〗。如:上颚;下颚

腭。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palate〗。

颚骨(生理学名词。俗称腮帮骨。人有下颚骨及上颚骨)

颚骨位于鼻腔后部、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参与构成鼻腔底和侧壁、腭、眶底、翼腭窝和眶下裂。颚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两部分。水平部:构成了鼻腔底的后部、硬腭的后1/4,其前缘与上颌骨腭突连接,两侧后缘内侧共同形成鼻后嵴,外侧缘与垂直板连续,并有一明显的沟与上颌骨牙槽突共同构成腭大孔,向上通翼腭管,内侧缘在中线处与对侧相连,形成鼻嵴后部。垂直部:构成鼻腔的后外侧壁,其外侧面有翼腭沟与上颌体内面和蝶骨翼突前面的沟,共同形成翼腭管。垂直部上缘有蝶突和眶突,两突间的凹陷为蝶腭切迹,蝶腭切迹与蝶骨体的下面合成蝶腭孔,次孔连接翼腭窝和上鼻道的后部,通蝶腭血管和鼻后上神经。在水平部和垂直部的连接处有锥突,锥突后面的中部构成翼腭窝底,为翼内肌的起始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概述 5 疾病描述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治疗方案 11 预后及预防 12 相关出处 附: 1 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穴位 1 拼音

xià hé gǔ gǔ shé

2 英文参考

fracture of mandible

3 疾病分类

口腔科

4 疾病概述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内受到暴力外伤所致疾病。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可动的骨骼,骨质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可接受多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见。

临床症状:因骨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骨折层的移位情况。

治疗:急救时,应首先处理休克、失血、颅脑损伤、防止窒息,作简单复位后,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尽早作骨折层复位固定。复位同时应注意抗感染,加强营养补充,食物由软逐渐加硬,一般两个月内不应吃过硬食物。注意口腔卫生。

5 疾病描述

下颌骨骨折好发布位

1、正中联合 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

2、颏孔区 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

3、下颌角 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

4、髁突颈部 此处较细脆,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有可能在此处产生骨折。

6 症状体征

1、骨折段移位:下颌骨骨折后,肌的牵拉是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

(1)颏部正中骨折:骨折线可为单一的,也可为多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由于骨折线两侧的牵引力量基本相等,常无明显错位;如为双骨折线,正中骨折段由于颏舌肌和颏势据骨肌的牵引,骨折片可向下后移位;如为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的引而向中线移位。注意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危险。

(2)颏孔区骨折:但侧颏孔区骨折,骨折线多为垂直,将下颌骨分成长短不同的2个骨折段,断骨著片上附着有一侧的全部升颌肌(咬肌、翼内肌、颞肌),主要牵拉力使段骨折段向上、向内移位。长骨折段与健侧下颌骨保持连续,有双侧降颌肌群的牵拉,向下、向后移位并稍偏向患侧,同时又以健侧关节为支点,骨稍向内旋而使前以出现牙牙合。

(3)下颌角部骨折:下颌角部骨折后将下颌骨分为长骨折段和短骨折段。如骨折线位与咬肌合医内肌附着之内,骨折片可不发生移位;若骨折四弦在这些肌附着之前,则短骨折段骨向上移位,长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牵拉,向下、后移位,与颏孔骨折的情况相。

(4)髁突骨折: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170%-363%。一侧髁突骨折时,耳前区有明显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以手指深入外耳道或在髁突部触诊,如张口时髁突运动消失,可能有骨折段移位。低位骨折时,由于翼外肌的牵拉,髁突向前内移位;严重者,髁突可从关节窝内脱位,向上进入颅中窝。双侧低位骨折时,2个髁突均被翼外肌拉向前内方,双侧下颌支被拉向上方,可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秴。

2、出血和血肿:严重者可使舌上抬,并使势后坠发生呼吸道梗阻。下牙槽神经也可断裂或受压,致使患侧下唇麻木。

3、功能障碍 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局部出血、血肿、水肿、疼痛等,致使咀嚼、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严重的颏部粉碎性骨折,可发生呼吸窘迫和呼吸道梗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骨折段的异常活动 绝大多数伤员可出现骨折段的异常活动,但在少数伤员在无明显移位时,可无明显活动。医师可用双手握住可以骨折处两侧骨折段,轻轻向相反方向用力,可感觉到骨擦音和骨折段活动。

7 疾病病因

较大暴力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常拍摄下颌骨侧位片、后前位片和全景片。髁突骨折的伤员应拍摄颞下颌关节片,必要时拍摄颞下颌关节断层片和CT片,从而明确骨折类型、范围和性质以及有无邻近骨骼的损伤。下颌骨骨折,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骨折后的一些并发症,如骼突区受到严重创伤,可同时伴有颞骨古板的损伤,致使此区肿胀明显,外耳道流血;如合并颅中窝骨折时,可出现脑脊液耳雷,应注意鉴别。

10 治疗方案

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形的对称和运匀称,同时使用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必须紧密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一定要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局部处理。

11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12 相关出处

口腔科(第六版)

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穴位 颌

名·颌:颌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辅车。即现称之下颌骨支,为下颔骨的耳下部分。足阳明胃经等所过。耳穴名·颌

曲牙

颊。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指下颌骨角。《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

颊车

三鬼穴之一,鬼床。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主治口眼

齿牙

三鬼穴之一,鬼床。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主治口眼

下砂

关于下颌骨的描述,错误的是下颌体前外侧面有颏孔。

下颚是人脸上最大的,最强的和最低的骨骼。它形成下颌并将下牙固定到位。下颌骨位于上颌骨下方。它是头骨中唯一可移动的骨头。

“下颚”这个词来自拉丁文“mandibula”,“jawbone”(字面意思是“一个用于咀嚼”),像身体里的其他联接组织一样,这是一个中线连接,骨头由纤维软骨连接,这种连接在儿童早期就融合在一起了。

男性通常比女性具有更平方,更强壮和更大的下颌骨。精神突起在男性中更为明显,但可以在女性中进行可视化和触诊。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双侧下牙槽神经,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第二个下颌孔,位置较差,并且可以通过在射线照片上注意到双下颌管来检测。

形成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颌骨形成一块骨头(骨化),左右两块软骨被称为Meckel软骨。这些软骨形成下颌弓的软骨条。在头部附近,它们与耳囊连接,并且它们在下颌骨联合的下端处相遇,这是两个骨之间的融合点,由中胚层组织。

它们在髁突下方向前行进,然后向下弯曲,位于骨下缘附近的凹槽中;在犬齿前面,它们向上倾斜至耻骨联合。从每个软骨的近端开始产生锤骨和砧骨,中耳的两个骨头;就舌状突起而言,下一个后续部分被纤维组织取代,纤维组织持续形成纤维组织蝶颌韧带。

在舌齿和犬齿之间,软骨消失,而其在切牙齿下方和后方的部分变得骨化并与下颌骨的这部分结合。关于胎儿生命的第六周,膜内骨化发生在覆盖Meckel软骨腹侧外表面的膜上,并且骨的每一半都是由单个中心形成的,该中心出现在精神孔附近。

到第十周,位于切牙齿下方和后方的Meckel软骨部分被真皮骨(也称为膜骨)包围并侵入。稍后,软骨的附属核出现。

下颌骨分一体两支

下颌体位于前部,呈蹄铁形,它的上缘形成牙槽弓,牙槽弓有一列深窝,称牙槽,容纳牙根。下颌体的两外侧面每侧各有一小孔,称颏孔。

下颌支为由下颌体后端向上伸出的长方形骨板,其上缘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髁突的上端膨大称下颌头。下颌支内面的中部有下颌孔,由此通入下颌管。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走向前下方,开口于颏孔。

下颌体和下颌支会合处形成下颌角。下颌角可在体表摸到。

因为下颌骨是206块骨骼中唯一一块独立可以活动的骨头 咀嚼时下颌所受的咬合力都分布在这一块骨头上而上颌却可以把力量分布到整个颅骨 这样下颌骨所受的咬合力肯定比上颌骨大 长期以往下合比上颌吸收严重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83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