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男人为什么会开始留辫子?这个辫子代表了什么?

中国历史上男人为什么会开始留辫子?这个辫子代表了什么?,第1张

留长辫子是从满清入关后强制推行“剃发令”才形成的。

清军于西元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满族男人头[发剃去前额和四周,留存头发编]成辫子垂之脑后。清在关外时,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投降归顺或被掳去的,都要以剃发作为标志。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即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顺,但遭到北京人民的强烈反对,不久被迫停止。

二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清廷乃于六月再次颁布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以10日为限,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此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发,衣冠服饰也要遵从清制,违抗者杀无赦。

剃发令的颁布及强制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对,触发了江南地区江阴、嘉定、苏州等地的抗清斗争。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扩展资料:

清朝男人的辫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

1、顺治是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那一时期,是对辫子要求最明确、最严格的时候。那一时期的辫子样式,有个专门的叫法:“金钱鼠尾”,“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也有人说,留的辫子细长,要能从铜钱孔中穿出,所以才那么叫。总之就是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然后梳一条小辫儿。

2、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国人对辫子做些改良,头顶留的头发有了一巴掌大,辫子也粗了许多。那时期外国人大量来华,对这种发型亲切地称为“猪尾巴”,甚至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男人的主要印象。

3、到了清朝晚期——就是苏乞儿生活的时代——发型又有变化,留的头发更多了,男人们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为荣,很多人形容为“牛尾巴”,如同一般“辫子戏”中表现的那样。到那时候,经过两三百年的熏陶,已经以辫子为美了。

—剃发令

人民网—清代男人的辫子:顺治时只能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

四股辫子编法如下:

1、我们先用梳子将头发梳好,然后将头发等量分成四股,从左到右把它们标记为第一股、第二股、第三股和第四股。

2、把第四股头发压住第三股,而且要保持第一股和第二股头发不变。

3、再把第二股头发压住第四股,而且要保持第一股和第三股头发不变。

4、再把第一股头发压住第四股,而且要保持第二股和第三股头发不变。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所有头发都编进去,然后再取个发圈系上,我们就完成了。

相关资料:

1、蝎子辫:先是从头顶拿出一小撮头发,分为三股,再按平常编麻花辫一样交叉一次。接着从两边各拿出一小撮头发,把拿出的头发分别和最旁边的两撮头发混合在一起。接下来都是按同种方法来编。直到把所有头发都混在一起后,再按麻花辫的编法编到最后,就大功告成。

2、斜边麻花辫:把全部头发分成三股,然后按照平常的编法往自己喜欢的侧边编麻花辫。不过记得编完后,要把头发弄得蓬松一点才好看哦。

3、双侧麻花辫:首先先把头发分成等量的两大撮。在编发时,可以先把其中一撮先固定好,防止两撮头发混合在一起。然后按照编麻花辫的方式把两边头发编好。注意在编发的时候一定要把头发抓紧,不然会显得头发乱乱的。

前额光亮无毛,后脑拖一大辫子,这就是我们对末代王朝一个男性发型最外在的记忆。

其实,要说大清男人的发型,原本也不是这样子的。历史的细节处,总会展露她丰富多彩的迷人之处。清朝男人的发型,也有过润发无声的时尚潮流。

接下来你将看到:

● 清朝的辫子究竟长什么样

● 皇上的发型也变过

● 黑长粗:男人的审美关键词

● 清末美男:大辫子+齐刘海

发量丰盛的值班编辑 / 老梁

清朝的辫子究竟长什么样

-+-

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一般讲来,汉族男子的头发,不剪不剃,延续到明朝时,基本采用的仍是束发为髻的发式。

晚明时期曾有西洋传教士巴克士(Martin de Rada)如是描述,

“明代男子为有满头长发而骄傲,他们把头发留得很长,然后在头顶上盘成发结,再用一个中间分开的发网套住,使头发被夹住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上,在发髻顶上戴上一顶帽子,这是他们一般最常见的头饰……每天早晨他们梳理和装饰自己的头发要花去很多时间。”

● 明代缫丝工图(图中挽髻发型可见),出自1637年《天工开物》

清王朝由满洲人建立,彼时在明朝称女真。女真的先人,两晋时称肃慎(或挹娄),唐代称靺鞨,以及宋时的大金王朝。史书有言,该族发式“皆编发”,也就是说一直以来都是辫发。

晚明时期,朝鲜人曾留下了对满洲人辫发的记载。朝鲜使臣申忠义曾说,“胡俗皆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

另一位朝鲜人李民寏在其所著《建州闻见录》一书中,也说“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而垂之左”。如此数量稀少、又编辫子的发型,在明朝人的眼中,简直可说是“削发如僧”,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还称之

“海和尚”。

民国时印銮章所编《清鉴》一书,总结此种现象相当到位,评论说“时南北两方,以长城为界限,南为束发,北为辫发,两民族之繁衍,呈历史上之奇观”。

随着八旗兵由北向南推进,并最终统一全国政权,满族人也相应地把本族的发式推广到了汉族聚居的广大地区。

● 晚清男性的发型

皇上的发型也变过

-+-

有趣的是,清军在入关之初,发型其实也经过了一番“微整”。

当时留居北京的日本商人竹内藤,在《鞑靼漂流记》一书中写道:

“(满洲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也就是说,满洲人的留发部位变了,由先前的脑后移到了头顶。

据学者分析,发式“微整”,一方面是坚持他们的剃发政策,另一方面则是改变汉人对其秃顶似僧的印象,用以表现统治者的庄重与尊严。

但当时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样的发式,在汉人的眼中,又变成了另一番可描述的言语。彼时有称“金钱鼠尾”式,“金钱小顶”或者“小顶辫发”,也就是说,把脑袋四周头发全部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小的面积,再编成小辫。头发量少,自然酷似老鼠尾巴。

● 《清俗纪闻》中梳理工具图,中有剃头刀

清军在推广标准发式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合规格的发型都会严惩不贷。当时有称“剃不如式”、“顶辫微大”或者剃后“续长寸余”而不“速剃”者,都会被

开刀问斩。

黑长粗:男人的审美关键词

-+-

等到满洲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之际,政府对于发式问题似乎变得宽容了。

179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反映清朝中期社会生活的书,名为《清俗纪闻》。该书《冠礼》篇中有一教书先生的发式引人关注。图中教师留发部位与清初相同,不过蓄发数量明显增加,约有一掌心大小,辫子也长了许多。

● 《清俗纪闻》中辫子、花帽、总角图

晚清之际,国人的发型又有新的变化。1865年,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出版了一本书《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书中写道,

“除了道士与和尚,一般人包括官员的脑袋每隔十天半月就要用剃刀刮干净,只留下头顶后部圆圆的一块,任头发无限制地生长,编成一根三股辫,自然垂在背后,辫梢扎上丝带以免散开”。

然而此时,随着“金钱鼠尾”原教旨的衰落,中国人对辫子的审美是“又长又黑又粗”。

卢公明在那本书里记录到,“有人觉得自己的头发不够长,辫子不够好看,花很大的精力把别人的落发细心地织进自己的辫子来加长。有些人的目标是要留出一条几乎长及地面的辫子”。

三十年后,同是教中兄弟的美国人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出版《本色中国人》一书。书中也提到中国人“有一条长长的辫子”,“头发又粗又直,乌黑发亮”,为了让辫子变得更长、更粗,中国人还会使用接发技术,在头发里编入一些马鬃或者生丝。

● 广东街头的行人,注意左一那位几乎拖到地上的辫子

上述情形在蒙古镶黄旗人鲍奉宽遗作中也有表述:“(男子)辫梢当缀三股黑色线穂。发短者,或续编三股假发,名辫连子,丝线制者,名线连子,此式至老不改”。

可以说,晚清时期留一条粗而长的辫子,或者添些假发续长,要放在清初,定属不合规格的杀头之列。

这种情况表明,在清朝统治中国的二百余年间,满汉之间在发型问题上慢慢找到了交点:在统治者的禁令之下,多一点,再多一点。

清末美男:大辫子+齐刘海

-+-

不幸的是,清朝男子的发型刚开始还只是个国内民族间的议题,到后来外国人也掺乎进来,又成了一个国际议题。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实力的此消彼长,晚清中国人的形象在老外那儿日益下跌,变成了“半开化”的民族,辫子也就成了他们揶揄、嘲笑的对象。初时老外用pigtail来称呼辫子,本无歧视之意,后来蓄意将这个词拆开,变成了“pig’s tail”。跟进的日本人也不忘踩一脚,直接招呼为“豚尾”。

● 晚晴宁波街头的剃头匠

有鉴于此,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大佬康有为就曾给光绪帝上奏折《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折子中说明剪辫的若干理由:

1_是所处机器时代,工人“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2_是军事上“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3_是头发过多,易增污垢,梳洗费时;

4_是出访外国,易遭讥讽。

这些改革者和同时期的革命者主张,辫子这个东西,等于全国人民和皇上一起玩羞耻play,又过时又丢人,不如统统剪掉。

这样激烈的主张当然是被拒绝的。

不过人民群众总能找到默默抵抗的办法。在清朝最后十几年,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子辫虽留存,不过推崇在前额留发、形似刘海的发型。彼时有一首诗《前刘海歌》讽刺这类爱美男性。诗道:

“毛发排云软覆额,如今竟作时髦妆。

少年殷勤苦求效,不畏千人万人笑。

对镜朝朝自梳掠,妆成真与花争貌。

可怜学子娇青春,覆发亦仿寻常人。”

这“前刘海”的发型,画风是这样子的:

● 来源:《神州日报》,1910年4月,第4版

当时,“前刘海”发型在南北各大城市相当盛行。有报纸评论说,北京浮薄少年“额前垂发,俗名刘海,形同妇女,类近娼优,不知羞耻,实属有伤风化”。又有论“杭州人之剪去发辫者不多,而剪去者多自成一式,发作人字形,从中心披下,并无头颅,自远望之,无异刘海”。

1908年山东巡警道更发布告示,严厉禁止“前刘海”。

● 来源:《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1908年,卷36上

禁止归禁止,直到清末,仍有报纸反映说,青年男子的发型翻新,有齐眉形、弯月形、人字形等多种刘海的样式;发型又与服装搭配,出现了有辫之西装、无辫之华装、有辫之华装和无辫之西装等四种人。

革命者的剪辫、时尚青年的前刘海,在在透露出大清王朝在社会治理方面越来越软弱无力,老百姓越来越把朝廷和皇上不当回事。1911年,清政府终于下达一道谕旨,内中说,“资政院奏恳请降旨,即行剪发,以昭大同一折。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

可惜,这时候武昌已经起过义了。

● 平头的“末代皇帝”溥仪

参考资料:

冯尔康:《清初的剃发与易衣冠——兼论民族关系史研究内容》,载《史学集刊》,1985(2);

王冬芳:《剃发——清初民族征服政策失败的实例》,载《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史料(20034)》,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10);

张德安:《身体的争夺与展示——近世中国发式变迁中的权力斗争》,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7卷;

张世瑛:《清末民初的剪辫风潮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载台湾《国史馆馆刊》,2009(22)。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视频/文章

为啥“汪汪”是水字旁丨如何成为超级英雄丨双胞胎小鸡

· 视知 ·

知识看得见

step1 从侧分线旁取一小束头发顺浏海方向开始编辫子。

step2 沿着额头编出松松的蜈蚣辫,保留浏海弧度。 

step3 超过额头以下的辫子要往前拉来编,之后步骤往后收才能保留弧度。

step4 将辫子往后拉,以发夹固定在颈部的发际边缘。 

step5 另一侧耳朵附近取3条细发束编成辫子。 

step6 把剩下头啊收拢到一侧,取其中一条发束缠绕以发夹固定成斜马尾。

清朝的时候,男性都是需要留长长的辫子,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是满朝人,这些人也是游牧民族的人,发型通常都会留长长的辫子。

在清朝的时候,男生的发型通常都是需要提前将前部分剃光的,在后面留下一个比较长的辫子,而当时这种辫子特别的流行,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是满族人,满族人也是游牧民族的人,发型一般就是长长的辫子,虽然当时的汉族人也比较多,但是满族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当时的皇帝就颁布了相关的命令,非常的强硬,所有的人都是需要留辫子的,而清朝的男子留辫子,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发型。

人们都知道当时的统治族是满族人,而这些少数民族以前的生活环境非常的艰苦,属于游牧民族并且没有固定的居所,帮他们留着满头的头发,对于他们来说平时的行动是非常不方便的,他们就会把头发变成辫子,这样行动起来会变得更加方便一些,最后发型形成演变就变成大家看到的样子,都会在头发的后面留下一个辫子,将其余的头发全部剃光。

在满族人统治的阶段,许多汉族人并不能够理解,还想推翻清朝统帝的统治,所以为了镇压一些反叛者皇帝,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就认为汉族人也应该把自己的前面头发剃掉,后面变成辫子,所有人的发型都要一致,从思想上以及外形上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一些人来说,当时留辫子是有反对意见的,但是民不能与官斗逐渐所有人的思想都统一了而且妥协了,这种辫子发型也非常的常见,也是当时朝代的一种标志,并且是大家的固定印象,跟当时的统治以及人们的思想文化都是有关系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746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