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的圆后脑勺,真的就比北方人的扁脑袋聪明吗?

南方人的圆后脑勺,真的就比北方人的扁脑袋聪明吗?,第1张

这是个伪命题,更别提科学依据了。但是颅骨的闭合时间,却能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影响智力。

下列这么几个因素与头型有关1、遗传因素

南方人确实多圆后脑勺,北方人多扁平后脑勺。这里面不乏有遗传的因素。就像双眼皮、高鼻梁、脸型等外观一样,天生来自家族遗传。脑袋的形状也不例外。

2、生产方式是脑袋形状的重要因素。

胎儿的颅缝和囟门均有软组织覆盖,骨板间有一定的伸缩余地,颅骨间膜状缝隙为颅缝。两颅缝交界处较大空隙为囟门,有前、后囟门之别。

新生儿离开母体时,头部就可以借助这种弹性顺利通过狭窄的产道,所以一般阴道分娩的宝宝的头颅多数长长的,而剖宫产的宝宝的头颅多数是圆圆的。

3、睡姿是影响头型的重要因素

婴儿出生后,颅缝和囟门尚未闭合,脑袋的形状是会发生改变的,特别是婴儿的睡姿,成为最影响头型的因素。婴儿出生后,一天能睡20个小时,除了吃奶,就是睡觉。

北方人的审美观念认为,后脑勺扁平好看,所以人为的对婴儿的睡姿进行干预,让婴儿长时间的保持一种仰卧的睡姿,甚至头下垫书、固定头颅等。久而久之,后脑勺就变得很扁平,这其实是一种畸形。南方一般不睡脑袋,任期自由发展,所以后脑勺看起来是圆的。

下图这张头型照片,顺产出生就是长长的脑袋,一岁之前几乎不仰卧睡觉,都是侧卧,也从未进行人为干预,形成了现在的圆圆后脑勺。

可能影响智力的因素

颅缝和囟门的闭合时间,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进而影响智力。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会闭合。过早的闭合,会限制大脑发育的空间。所以,对于头颅可能影响智力的因素只有颅缝和囟门的闭合时间,与形状基本无关!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一、枕大神经:第2颈神经的后支叫枕大神经。此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枕部的皮肤,为混合性神经。如此神经受损则其支配区域的运动和感觉可发生障碍。

二、概述

颈神经后支: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颈神经分出,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第1颈神经除外),外侧支为感觉支或皮支,内侧支支配肌肉及邻近关节。

第1颈神经的后支甚小或缺如,无皮支,其内侧支或肌支支配头半棘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及邻近关节,并发出交通支,下行与第8颈神经吻合。第2颈神经后支较前支为大,其外侧支即枕大神经,与枕动脉伴行,为头皮后部的主要感觉支,此支也与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后神经及第3颈神经相交通。第2颈神经的内侧支或肌支支配头、颈半棘肌,头下斜肌、多裂肌及邻近关节。第3颈神经后支较小,与第2、4颈神经相交通,外侧支即第3枕神经,为皮支,内侧支支配深部椎间肌及关节。第4~6颈神经的后支极小,外侧支支配项部靠中线的皮肤,内侧支支配邻近肌肉及关节,第7、8颈神经的后支无皮支,终于上背部的深层肌肉。

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的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第3枕神经(third occipital nerve)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的皮肤。枕大神经自第1、2颈椎间黄韧带裂隙中穿出。枕大神经受压,产生枕部向颅颞部的放射性跳痛、胀痛。

 养孩子是一项非常麻烦和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因为孩子比较脆弱,所以容易在身体方面出现一些毛病,小孩后脑勺疼就是一种小孩子中常见的问题,但是多数家长不太在意,不能有效的去诊断这种病症,那么,小孩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呢?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上的疼痛。病因较复杂,可由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引起。

  孩子后脑勺痛的原因

 首先, 儿童 长时间咳嗽或剧烈咳嗽是可以引起后脑勺和两颞侧疼痛的,这是正常现象,会自我恢复的,成年人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不过比较少。如果孩子伴随有特别强烈的呕吐感,甚至喷射样呕吐,则要怀疑是感冒后并发脑炎,如果现在孩子高烧不退,建议去医院检查脑电图。

 其次,房间闷热、烦恼、忧虑、发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头痛。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小孩子会反复出现头痛,但却找不出原因。但也有很多头痛是由严重的疾病引起。如果小孩的头痛愈来愈厉害,次数也愈来愈多,或伴随剧烈呕吐,或因咳嗽、提重物、用力大便而使头痛加重,都应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免延误。

 还有癫痫的发作也可致后脑勺疼。88%癫痫病患者在发病时先从脑部肌肉急剧收缩,继而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简而言之就是“从小至大,从局部至全身”的发作趋势。患者脑部神经受损程度越大,肌肉收缩的频率与力度越大,对于身体内部器官的损伤程度也越大。

 此外,鼻窦及副鼻窦发炎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导致大脑缺氧血流循环异常,发热感冒引起的脑膜炎或者脑炎等。

 另外,不排除小孩的头部外伤引起的后脑勺疼痛。

  孩子后脑勺疼的对策

 平日要注意加强营养,及时防寒保暖,以免感冒受凉,加重病情。

 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流畅。

 及时入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三伏贴是一种中药贴敷,常用于夏季清热解毒。正确的贴敷位置能够让三伏贴的疗效更好地发挥,以下是三伏贴贴敷位置图。

首先,选择适当的贴敷部位。一般来说,三伏贴可以贴敷在头部、胸部、腹部、腰部、臀部等部位。根据个人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

头部贴敷:适用于感冒、头痛、头晕等症状。贴敷位置是在额头、太阳穴和后脑勺处。

胸部贴敷:适用于咳嗽、胸闷等症状。贴敷位置是在胸骨两侧和胸口下部。

腹部贴敷:适用于腹痛、腹泻、胃痛等症状。贴敷位置是在肚脐周围和脐下。

腰部贴敷:适用于腰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贴敷位置是在腰部两侧和腰椎处。

臀部贴敷:适用于便秘、痔疮等症状。贴敷位置是在臀部两侧和尾骨处。

在贴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先用温水将贴敷部位擦干净,然后撕下贴敷背纸将三伏贴贴在相应的部位上,避免贴敷过程中出现皱褶和泡泡。贴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每天可贴敷1-2次。

总之,正确的三伏贴贴敷位置可以让药效更好地发挥,提高治疗效果。在使用三伏贴时,应根据自身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贴敷部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799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