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鲜的军服有哪些式样

北朝鲜的军服有哪些式样,第1张

最初的朝鲜人民军军服分为校以上军官礼服、军人常服、野战服、工作服、大衣等种类,军官礼服为夏白冬绿(草绿),直领、五铜扣、两个上挖袋、后身有两条弧形缝线,袖口有等级饰带,为∧型弧线,将军为金色,其他为军兵种色,用料将以上为高级礼服呢,其他为礼服呢,夏季为纯毛哔叽和毛哔叽,戴金色的礼服肩章,下着海蓝色马裤(不分军种、季节),将军有两条宽的饰带,陆军为红色,空军为天蓝色,校官为一条饰带,军兵种色。队列时穿马靴、武装带、白手套,非队列时不带武装带、白手套。军官常服的样式与礼服基本相同,但用料有所降低,尉官以下为布料,战士常服为套头式、直领、散下摆、用铜扣。野战服是套头式、小翻领、紧袖口、下摆扎入裤内、用胶木扣,戴常服肩章。将军野战服为粗呢料、古铜色胶木扣。大衣样式与我军大衣略同。朝鲜人民军军衔主要用肩章表示,分军官礼服肩章和常服肩章,军官礼服肩章为金色铜丝编织版面,陆军红边、空军天蓝色、海军黑色、边防部队绿色、警察紫红色……缀银色铜星,大将、大校、大尉4颗(2纵2横,与我国一级上将的星徽排列相同,53年后大将改为纵向排列),上将、上校、上尉3颗(前期三角形排列,53年后改为纵向排列),中将、中校、中尉2颗(纵向),少将、少校、少尉1颗,校官有两条军种色纵线、尉官一条,铜制金色肩章扣图案,将官为国徽,校尉官为军徽。版面图案将官为大斜纹花饰,校官为斜纹布图案、尉官为砌墙图案。常服肩章,军官为草绿色版面,肩章扣、星徽原是铜制的,51年改为校尉官为古铜色胶木扣、刺绣星徽。士兵肩章为半软体,版面无图案,有军兵种色边线,准尉一纵一横红杠,上士一宽横条,中士三细横条,下士二细横条,上等兵一细横条,列兵无横条。平壤禁卫部队另有一种阅兵服士兵肩章,硬板,饰条为金色。帽子为带折直筒帽,将官军帽上有铜丝镀金的帽饰带。军官装备牛皮武装带、黑色牛皮大马靴。现在的朝鲜人民军的军服按军种分为:陆军军服(包括大元帅、元帅、次帅军服)、海军军服、空军军服;按军服类别分为:大礼服、礼服、常服、作训(工作)服、迷彩野战服等5类;按着穿季节分为:春秋服(制服或夹克)、夏服(制式衬衣或薄料礼服)、冬服(棉衣裤、呢大衣、短大衣、羽绒服);按着穿时机分为:队列式、非队列式。

下面分类介绍陆军各类军服:

1、大礼服:配发给校级以上军官和礼宾部队(驻首都、新义州、板门店部队及表演部队)全体军官。仪仗队、专门卫队的礼宾服与大礼服基本相同。一般在出席国家、军队重大典礼、阅兵时着穿。大礼服为浅黄褐色毛哔叽(将帅为纯毛哔叽,校尉为混纺哔叽)制品。上衣为西服式小翻领,四枚单排铜扣(礼宾服为双排八扣),两个下挖袋,衣领、袖头刺绣金**等级装饰(具体分:大元帅、元帅、次帅、将官、校官、尉官,共6种)。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宽的红色饰带(大元帅、元帅、次帅另有装饰),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大礼帽为大檐帽杨式,与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正红色帽墙,刺绣各种装饰(分大元帅、元帅、次帅3种),将帅为金**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与大礼服配套的有:黑色领带、白色衬衣、金**礼服腰带(分帅、将、校、尉4种)、黑色袜子、黑色长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冬季有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夏季大礼服为薄料制品。大礼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主章和礼服肩章等。队列式(春、夏、秋)大礼服由:大礼帽、大礼服上衣、礼服腰带、白手套、礼服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枪(无子弹)。非队列式(春、夏、秋)大礼服由:大礼帽、大礼服上衣、礼服裤、皮鞋等组成。冬季队列式大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礼服腰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冬季非队列式大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

2、礼服:配发给全体军官和礼宾部队的士兵。1995年以后不常使用。原来在出国、一般典礼时着穿。礼服为浅草绿色毛哔叽制品。上衣为西服式小翻领,四枚单排铜扣,两个上挖袋,衣领、袖头刺绣等级装饰(具体分:帅、将、校、尉4种,校尉是领章)。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宽的红色饰带,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礼服大檐帽与常服通用,为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草绿色帽墙,将帅为金**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与礼服配套的有:保护色领带、淡草绿色衬衣、黑色皮腰带(帅将)或武装带(校尉士兵)、黑色袜子、黑色长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冬季有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夏季礼服为衬衣式样(与我军的夹克式衬衣相似)。礼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略章和常服肩章等。队列式(春、秋)礼服由:大檐帽、礼服上衣、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枪(无子弹)。非队列式(春、秋)礼服由:大檐帽、礼服上衣、军裤、皮鞋等组成。冬季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冬季非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夏季队列式礼服由:大檐帽、夏季礼服上衣、白手套、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夏季非队列式礼服由:大檐帽、夏季礼服上衣、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士兵节日服的样式与礼服相同,但用料为涤卡,佩戴军衔肩章。配大檐帽,男士兵发黑帆布腰长筒皮靴,首都卫戍部队发长筒皮靴,女士兵发矮腰皮靴。

3、常服:全体军人着穿。不使用礼服时,尉官在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主章的情况下,作为礼服使用。常服为浅草绿色毛哔叽(将帅)或涤卡(其他军人)制品。上衣为立翻领,五枚单排铜扣(军官)或胶木扣(士兵),两个上挖袋,两个下挖袋(士兵没有),袖口为散开式(军官)或收口式,军官在袖头有级别装饰。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红色饰带,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士兵没有饰带。常服大檐帽为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草绿色帽墙,将帅为金**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上士以上高级士官戴大檐帽,其他士兵戴战斗帽(专门部队全戴大檐帽,如板门店警备部队)。与常服配套的有:浅色直领内用衬衣、黑色皮腰带(帅将)或武装带(校尉)、革职武装带(士兵)、黑色袜子、黑色长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士兵穿黑帆布腰长筒皮靴或矮腰皮靴或胶鞋。冬季有草绿色呢大衣、皮(面、羽绒)短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夏季礼服为薄料制品。常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略章和军衔领章等。队列式(春、夏、秋)常服由:大檐帽或战斗帽、常服上衣、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马裤、长筒皮(帆布)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武器。非队列式(春、夏、秋)常服由:大檐帽或战斗帽、常服上衣、军裤、皮鞋或胶鞋等组成。冬季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组成。冬季非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草绿色呢大衣或皮(棉、羽绒)短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组成。

4、作训(工作)服:校官以下着穿。作训(工作)服为草绿色涤卡夹克(带衬里)或棉衣裤,衣裤均为收口式。佩戴战斗帽或栽绒帽或棉帽,军衔用军衔领章表达。冬季配套的有草绿色棉大衣、皮(棉、羽绒)短大衣、绒衣裤、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队列式作训(工作)服由:钢盔(头盔)、作训(工作)服、武器装具等组成。非队列式作训(工作)服由:战斗帽或栽绒帽或棉帽,作训(工作)服等组成。朝鲜人民军的军服种类较多,以上介绍的仅是其陆军常见的几种。其特点是:军官,尤其是将帅军服的质料精湛,即使挂满了数十枚勋章也不见褶皱!士兵军服以实用为主,美观为辅;突出大礼服的装饰性,强调作战服装的“实战性”,而弱化礼服、常服的效能,简化了军服品种,突出了每种服装的“专用特点”。

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为戴帽子在过去是社会身分的象征。

黑色高帽是19世纪到20世纪绅士服的一部分。戴棒球帽代表支持帽上的棒球队。斜戴棒球帽、或者帽舌向后,则代表嘻哈文化以及街头文化。西洋厨师则会戴上叫做toque blanche的白色布质高帽。军人、画家会戴军帽(beret),又称扁帽或贝雷帽。草帽会带来夏天和农村的联想。笠帽则是越南女性的民俗服饰。

看过照片,除了演员,普通中国人穿非常丑,毕竟是适合西方人身材的,中国人穿在身上没那个效果,撑不起来。

可以的,中国有一批军官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去过德国,蒋介石他娃也在里面,都穿过军装,你可以百度一下蒋纬国,穿常服也挺帅的

德军军服好看,但是中国人身材穿不出效果来。还是80年代的解放军最威武。

65式军服,日式钢盔(80也是仿日式钢盔)

关键是看的气势。

纳粹军装,很帅气,可以穿

但是如果不是在演出里扮演纳粹,就要注意几个问题(扮演纳粹也有需要注意的,不过问题不大)

首先确定你不是在德国和以色列,你身边没有犹太人,也没用极端反纳粹者

其次你可以穿纳粹德国军装,但是你需要去掉军服上一些过于标志性的纳粹标记,比如逆卍字袖章,铁十字等徽章,不要佩戴。

然后,不要喊纳粹口号,不要行纳粹礼

最后,如果你的确是在扮演纳粹,或者COSPLAY,那么请让他人觉得你只是一个演员,不要带有任何倾向性,让人误认为你在宣扬纳粹主义

另外作为一种RP精神并不是没人这么干

这位送水工穿的是纳粹德军的大衣,钢盔,靴子

以上

因为德军军服据说是希特勒设计的。我们印象中的德军士兵都是穿着一身蓝色制服,左胸镶着一只银色的纳粹鹰(军官才这样配),头上带着蓝黑色的闪亮的钢盔。让人羡慕不已啊。而且,德军士兵生来就从骨子里就渗透着普鲁士的钢铁精神,如此有气魄的士兵,在配上闪亮的军服,逼格都能提高几个档次。

中国人穿德国军装是不是很帅 : 德国军装视为德国人发明的,中国人有的穿上不一定帅

中国人穿德军军装,怎么看都像_ : 怎么看,怎么像保安 没办法,人种因素 仔细对比,中国人体型基本特点就是臀部较大,下塌,小腿弯曲,肩膀溜,不平直 头颅是圆颅型 这样的话,穿吃身材的德国军装,那就是自取其辱

为什么纳粹德国时期的军服那么帅_ : 虽然二战中德国疯狂的侵略别国,屠杀犹太人,犯下了反人类反和平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就事论事来讲,德国在二战时期的军服体现了日尔曼民族一贯的严谨作风,而且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军服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息,类似风衣的的风格又把男

听说德国军装漂亮,是真的吗_ : 国陆军又分为党卫军和国防军,整体身高,身材来设计东方人穿不出那种味道也就是最好看的,两者制服的整体差不多,但党卫军的制服用料和设计都要考就得多,所以,党卫军的要帅气一些,而就全部的制服而言,德军制服的确是当时全世界最帅气的,德国军装都是根据德国人的,面部轮廓 但是请注意,很怪的

请教咱们中国人的肤色体型穿二战德军或者东德军服是不 : 首先,主要是德军服装不适合普亚洲人的身材体型,换言之,德军服装是参照欧美人种设计的,并且优化了肩部和腰部的线条而亚洲人身高比欧美人不一样,自然无法穿出效果其次,德军高级军官的服装大多在军官本人在军队获取军装的详细参数后,直接到专业裁缝店订制的,所以……

目前世界上最帅气的军装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纳粹德国党卫军的_ : 有一本书专门讲二战时期的军装,从德国开始一直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战参加国,其中很明显可以看到其中的军装分为好几个系统首屈一指的就是德系,我国在二战期间正规中央军的军装属于仿德系,以严肃刻板为主要特点二战以后,

为什么纳粹德国军装是最好看的军装 : 因为当时的德国军服 除了一线战斗人员外 都是由当时的时装设计师设计的比较注重西欧人体形和特征 所以看起来确实很得体

是不是公认二战时德国的军服最帅 : 德军军服最帅最丑的应该是日本的,尤其是日本的军帽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国人喜欢穿德军军服_ : 讲真,二战军服德国的是最帅的,这是全球公认的

现代各国军装都不如二战时期德国军服漂亮吗如果是,为什么 : 实际上有几方面的原因1、人种因素,德国人的身材挺拔,腿长,肩膀宽,自然穿起来漂亮现在的人往往营养过剩,身材走形,就是穿,也没有那个味道举个例子,比如船形帽,欧美人的头型是长颅型,带船形帽样子好,中国人是园颅型,带上了就没样子2、成本因素,当时德国为了振奋士气,军官的服装都是让裁缝来订做,现在出于成本考虑,自然不能这么弄大批量制作,自然无法兼顾线条、美观3、历史因素,德国实际上一直有纹章文化,你看他们军服上的各种徽章和标示,现在其他国家军队这个少,自然看上去不如他们的威风4、心理因素,二战后,去纳粹化,那种服饰容易映射那段历史,自然取消实际上智利军队的服装,还是那种样子,你可以去看看

个人见解

首先三种帽子都不是金属制的,至于清朝,那个帽子属于官帽的一种,叫“凉帽”,是满清一种特有形制帽子,结合朱元璋发明的一种尖顶帽演变而来的。越南和日本的帽子,实际上是脱胎于“斗笠”

越南和日本都钢产量不足,普通士兵钢盔铁甲是别想的,事实上,就连中国的钢产量也不足以让每一个士兵都配备钢盔铁甲,只能给少量精锐部队装备铁甲,所以才有“皮甲、棉甲、纸甲”这些存在。像当时日本将领穿的那种看上去十分华丽的“大铠”,很多主要都是由竹子或藤条制成,要害部位才配备铁片。贵族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普通的士兵了。越南同样如此。

因此普通士兵装备的铠甲主要装备的都是竹铠,实际上,电视上普通士兵的铠甲上去很漂亮,还能反光,那只是为了影视效果,大名们哪有那闲工夫去给一个普通足轻的铠甲抛光的?竹藤可不像铁那样可以融化然后用模具随意定型,它们只能用编织的手法成型,形状也复杂,编织的难度也就越大,一个小兵,还想要多好的头盔?做成斗笠的样子最简便不过了。尤其是越南,那地方炎热潮湿,要么太阳火辣,要么经常下雨,一顶竹藤斗笠比钢盔好使得多。

据武警政治部电视宣传艺术中心“人民武警”消息,今年5月1日前为全部队统一配发16武警贝雷帽。从今年5月1日起,官兵着夏常服时,通常戴贝雷帽;担负固定警卫目标执勤的哨兵和大型集会时,可以戴大檐帽(女兵卷檐帽)。

(16式武警贝雷帽)

不便放置时,则可将帽两侧向内折叠为三折放在左肩袢下。此次配发武警的贝雷帽加之之前配发解放军的外观大致相同,将徽章更换为武警部队。

(法国外籍军团中的中国人,其佩戴的就是法军的贝雷帽)

说起贝雷帽可能大家都很熟悉,这种简单的帽子方便耐看,音译自英语Beret。贝雷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法国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经喜欢戴一种用棕色羊毛纺织出的圆形无沿软帽。这种帽子戴在头上可以遮风挡雨,脱下来可以擦汗,放在地上当坐垫,使用起来相当方便随意。贝雷帽进入军队是从1889的法国轻骑兵部队alpins ,该部首次采用贝雷帽作为军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将军Hugh Elles提出将贝雷帽配发到新成立的皇家坦克团,此后贝雷帽开始逐渐进入各个国家的军队,其中就有中国军队。

(97式军服中加入了贝雷帽随着驻港部队一起装备部队)

相比起外国军队,中国装备贝雷帽的时间则要短得多,不过相比起贝雷帽,除了大檐帽和圆顶帽外还有一款军帽进入过中国军队,这就是船形帽,特别是国军歪戴船形帽的女军官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国军外其实解放军也装备过船形帽1955年实行军衔制换装55式军服,规定陆军、空军男士兵夏季佩戴的就是船形帽,但这种已经被国民党女军官戴出名的帽子很难被群众和部队接受最终仅仅四年后便换回了圆顶帽。而贝雷帽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则是在97年香港回归时,驻港部队率先配发的97式军服中,虽然作为过渡产品很快就被99式军服替代,不过其的与外国接轨和第一次引进贝雷帽等做法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和55式军服一起装备部队的船形帽)

(装备船形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虽然该帽较为国际化又称为国际帽,但是不符合中国当时审美观)

此后的贝雷帽就不少见于解放军,包括最新式的07式军服中都包括有贝雷帽。而在武警这边则一直都没有装备到制式的贝雷帽,不过一向特殊的中国武警特种部队在没有配发制式的时候其实就有部队单独装备了贝雷帽,不过这只是在一小部分范围的。而此次的16式武警贝雷帽大规模装备后可以为武警部队弥补这一缺陷。

(07式军服配套的贝雷帽)

(武警女子特战队单独装备的非制式贝雷帽,图中的队员手持双枪射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维和部队也有佩戴贝雷帽不过因为维护部队的缘故都是佩戴的蓝色贝雷帽。中国香港警察也普遍佩戴有贝雷帽,香港的冲锋队(EU)警察机动部队(PTU)机场警察(ASU)等都有装备贝雷帽,其中的PTU还因此俗称蓝帽子。

(**中的PTU)

(街头维护治安的香港警察佩戴的贝雷帽)

麦克阿瑟在美国陆军当的最大的官,是陆军参谋长。1935年任职行将结束之际,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美国陆军系统坐到这个位置上,基本就该转型了。要不,等待你的就是往下走,因为参谋长上面,就离总统不远了。

麦帅一生无意从政,但55岁的年龄,离退休还差个八九年,这八九年如何安放自己的尊严,是个问题。屈就他人之下,无论如何不是麦克阿瑟家族的遗风。

彷徨中,他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对殖民地菲律宾实施“自治联邦政体”,去殖民化。

麦的菲律宾老友奎松,将成为第一任菲律宾总统。

麦克阿瑟很高兴,他的家族传奇,就在菲律宾。自然而然,他十分乐意继承老爹的遗志,再造一个菲律宾国防的传奇。

奎松为他递来橄榄枝,邀请他去当他的军事顾问。罗斯福总统允诺,并保留了麦的美国军籍。

就这样,麦克阿瑟再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菲律宾,他掌握着兵权,拟定着国家防务计划,几乎是一个人决定着这个亚洲岛国的命运和未来。

此时的亚洲,军事强国日本正对中国步步紧逼,日本野心很明显,侵略中华,称霸亚洲,菲律宾等南亚小国,自然早晚是日本等囊中之物。

麦克阿瑟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菲律宾正好位于日本南下太平洋的航线上。日本想称霸亚太海域,菲律宾势必要第一个拿下。

麦克阿瑟也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甫一上任就加紧部署菲律宾的国防军队。

当然,麦克阿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参谋一大堆,其中出色的一个,是比他年轻10岁的艾森豪威尔。

他们仿照欧洲岛国瑞士的国防模式,准备打造一个常备军为骨干、菲律宾民兵为主力的庞大军队,“把这个群岛变成太平洋的瑞士。”

如果此时依照麦氏团队一步一步扎实去打造,或许10年后果然会如其所说,让日本侵略者“付出50万人、3年、50亿美元”的侵略代价。

但是,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当他和奎松拿着计划找罗斯福总统要军备时,遭到了以罗斯福为首的整个陆军系统的否决。

此时罗斯福的战略重点在欧洲,而且对菲律宾也不是真的想这么快就让它独立了。他的计划是10年后菲独立,而麦提出,1938年就让菲独立。

麦对罗斯福一贯的不服。此次麦的固执彻底惹恼罗斯福。在麦和奎松一起返回菲律宾后不久,陆军就对麦克阿瑟下了召回令。

这是后发制人,釜底抽薪,一下断了麦克阿瑟的所有念想。

召回后做什么?当个军中闲差吗?就像他父亲人生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落寞暗淡而终吗?

不,这绝不是他的未来。他绝不能重蹈老爹的覆辙,绝不能回去。

奎松知其意,解其忧,很快为他再次解忧:再聘他为顾问。

而且这次聘书升级,不是其个人军事顾问,而是菲律宾政府的军事顾问,官衔也绝对让麦有获得感:“菲律宾陆军元帅”。

元帅的军衔,是美国陆军系统未曾有过的,这种称号极大满足了麦的虚荣心。“麦帅”二字,由此而生。

1937年11月31日,57岁的麦克阿瑟正式就任菲律宾陆军元帅。这次,罗斯福没有再容忍他,果断地剥夺了他的美国军籍。

有所得,必有所失,世界从来如此。

就这样,麦克阿瑟离开了为之服役38年的美国陆军。

如此一来,不在美国陆军系统,他对美国陆军对任何建议和要求,都不再具有官方意义。

二、独一无二的元帅服

说完了故事背景,下一步就是麦帅的衣服了。

为了笼络住麦克阿瑟,奎松答应了几乎他所有的要求。传说麦帅在菲律宾是个总统背后的“独裁者”,就是源于此。

史无前例的“陆军元帅”一职,该穿什么军服呢?菲律宾没有此职位,美国没有此模式,麦帅只有创造了。

这让麦帅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喜好和梦想,设计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型:

白色的尼龙上衣,似海军军服,但右肩是浅蓝色的是美国陆军军官的肩带;

左脑上,闪耀着他当美国陆军参谋长时的大缓带;

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军帽:正中间是一只金线绣的美国鹰,一眼看上去就金光闪闪。

“麦克阿瑟将创下一顶帽子上所绣金线重量的美国之最。”一位传记作家评价他说。在美国陆军,他的设计更是成为讥笑的对象。与军服相对应,奎松还给他颁发了最昂贵的指挥官的饰物:一根11盎司的金指挥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871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