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那古人就不理发、剪指甲了吗?基本上还是理的,太长的时候是将辫子盘在头上,只是古代封建思想,剪头发有个迷信,当头发长度过腰的时候,剪头发要翻阅黄历,选定吉日良辰吉时。另外,古人洗头发有所谓的“茶油肥皂“,更早一点是用清水,有的人家使用刨木屑浸泡在水中,藉着木屑的香气来减低头发的油垢味,至于有钱人家那就花样百出。至于指甲古人认为:指甲是凝滞之物,不剪会抑制浊气外发,指甲不属于身体发肤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满洲统治者在颁布剃发令所要求的剃发标准,并非现在人们常常看到的剃
半个头,而是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那种清末才有的、现在不合事实地垄断了所有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当时也得死,因为满清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着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清军入关改元顺治,下令剃发蓄辫子,不从者杀勿赦。清统治者把这个 剃发任务饬令“剃头匠”执行。给他们一个职称叫“待诏”。每人发一剃头担子,一头是三层抽屉的坐凳,里面放置剃刀、梳篦、磨刀石等工具;一头是生火炉子,上面有个铁或铜的 圆桶锅热水,上有一个铜盆,后面立一根刁斗桅杆,上挂黄布牙边长方旗,再上有“奉旨剃发蓄辫”字样。
直到这种剃头担子完成清统治者给他们的任务后,剃头匠们自认“有功”,仍以此担为 营业设施,只不过把刁斗上的“奉旨剃发”的布诏去掉,换上一面镜子。 一般人习以为常仍叫他们“待诏”。后来这种剃头担子有的不再串街,开始在固定地方 营业,并形成集中地段。
端打推拿、舒筋、捶背是他们的绝活。不管你睡失枕头颈痛、感冒头痛或因劳累腰腿疼 痛,经他端拿之后都异常舒服甚至霍然而愈。人称他们是不切脉、不开处方的医生。他们只 在有关穴位上和疼痛处运用敲、拍、揉、搓、推、拿、端等手法,很有疗效。特别是端腰 杆,顾客坐在凳子上,“剃头匠”站在他身后,双手挟着腋下左右摇摆,然后左膝顶着他臂 部,猛劲向上一提,同时喝一声“嗨!”顾客猛地一惊乍,腰部“嚓”的一声,顿时感觉周
身出汗,四体舒服;又如治颈项失枕,患者坐凳上,剃头匠先给你提肩、揉大椎、推松臂筋,然后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托着后脑将头左右轻摇几转,猛然用“闪劲”把头往上一提,“嚓”地一声响后,患者就顿感脑袋转动自如了。 舒筋捶背是用拳头在你遍体轻重有节的捶擂发出“扑扑”响声,然后用双手手指卡捏大 动脉发出脆响声来,你就会感到全身四肢轻轻舒畅。
挖耳更是玄妙。一个竹筒里装上各式竹挖耳、大小鹅绒毛扫、铜丝弹条、绞耳毛小刀、小铜起子、夹子等工具。先用绞耳小刀绞去汗毛,然后用挖耳细挖,再用小夹夹出,用起子 起松薄皮夹出,用铜丝弹条在耳里一弹,弹得耳里嗡嗡响,最后用绒扫扫净,顿感全身舒-麻。有的人竟在挖耳中进入睡眠状态。这玩意有个名字叫“小安逸”。
打辫子也是他们的绝活之一。如嫌头发多辫子粗不雅像,他有本领给你打得小巧玲珑;如嫌头发少辫子像耗子尾巴,他能给你添上头发或用黑色丝线裹起,辫子打来不大不小油光水滑的恰到好处。这些工作就是十二个当十铜板的交易了,最少也得花一吊钱才行。
其实古人都是秃顶谢顶的。首先,他们可能生病了。第二,很多人天生秃顶。
尤其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头发必然会稀疏,甚至基本失去光亮,所以没有办法留辫子。
但在满清,是留发不发,留发不发。
根据这个推断,秃顶的人如果没有头发,他的头就会掉。
自然不会这样,不然清朝的光头王爷就先被砍头了。
首先,如果你是半秃,而不是全秃,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清朝时只需剃发留辫,辫长没有规定。
所以,不是完全秃顶的人,只需要把额头和两边都剃掉(好痛苦,头发也不多),然后在头上梳一个象征性的辫子。
辫子短一点没关系,只要有。
半秃这种人自然要向当地政府举报,证明自己真的秃顶了。
村民不进城自然没问题,也没人管你。
即使如此,半秃人也必须剃光头,扎辫子,这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剃头发很容易,但是留不住辫子,拖个假辫子就能应付。
如果不剃光头发,留个象征性的辫子,头会受损。
其次,如果你是全秃,有办法。
真秃,政府能拿你怎么办?你不能就这么杀了他。
所以全国都不知道要杀多少光头!
如果你像光头强一样贫瘠,你必须首先向政府报告并说明你的情况。
当然不能自己随口说说,但也要请一些当地有名的人(老实的村民)写点东西证明自己是光头。
即便如此,如果你证明自己有反清和未来眼光的思想,政府也会第一个把你当成秃子抓起来砍头。
这一切都很严格,直到清末。
众所周知,留在美的幼童之所以被清朝强迫中断学业回国,是因为有人剪了他们的辫子。
清末,鲁迅回到满清朝廷当公务员(类似于教务主任)。因为没有辫子,他花了4块大洋买了假辫子。
而且几个亲戚长辈发现他没有辫子,立马就不来往了,惹上麻烦了。
是为了强迫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民接受满族的风俗,达到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
“剃头”出自多尔衮的《剃发令》:“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汉族的传统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剃头,而是将头发留起来,“拢发包巾”。而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满族的发型则是剃发,留辫子。
在明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强迫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民接受满族的风俗,剃头留辫子,来达到巩固自己统治,消灭汉族习俗,压迫汉族人民的目的。
扩展资料:
“剃头”这一习俗与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剃发令”息息相关。
满族由于战争的缘故,所以采用留辫子的发型,方便行军打仗。
在建立清朝之后,为了消灭汉族人民对已经灭亡的明朝的情感,以及达到用满族习俗同化汉族文化,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清朝统治者颁布“剃发令”,要求汉族人民剃头,抛弃汉族传统的“拢发包巾”的发型,也效仿满族留辫子。后世称之为“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的做法激化了满汉民族矛盾,阻碍了汉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剃发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