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手的大小15-20厘米不等;有的人手有20厘米,有的人有15厘米,18厘米等等。所以看情况而定。
扎量,用手量长短的意思,在胶东方言中,一扎等于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威海话用“捺”来表示这个意思,读为[nà]。
长度单位转换公式
单位名称:公里(km)、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1 公里(km) =1 千米 (km);1 公里(km) = 1000 米(m);1 千米 (km) =1000 米(m)
2、1 米(m)=10 分米(dm);1 分米(dm)=10 厘米(cm);1 厘米(cm)=10 毫米(mm)
3、1 微米(um)=0000 001 米(m);1 纳米(nm)=0000 000 001 米(m)
总结:1 米(m)= 10 分米(dm) =100 厘米(cm)
= 1000 毫米(mm)
1 毫米(mm) = 1000 微米(um)
= 1000000 纳米(nm)
1 公里(km)=1 千米(km)
=1000 米(m)=10000 分米(dm) =100000 厘米(cm) =1000000 毫米(mm)
重量单位换算
吨( t );千克 (kg);克( g )
1 千克 (kg)=1 公斤 (kg)
1 千克 (kg)=1000 克( g )
1 吨( t )=1000 千克 (kg)
1 吨( t )=1000 千克 (kg) =1000000 克( g )
1 公斤=500 克
1市斤=10两
1 两=50 克
500毫米就是50厘米,也就是05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米,正常人用手一扎大约是二十厘米,就是小学生的直尺长度,500毫米就是两扎半。
我们正常使用的椅子就是40厘米,500毫米就是比椅子高半扎。500mm等于50厘米,相当于一般的椅子高度或一般办公桌的一半高。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最常见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换算公式:
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
1厘米(cm)=10毫米(mm)。
大。一扎在15cm—20cm左右,一扎就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一扎23厘米算大,一扎多长没有准确值,因人而异,手大的话就长,手小的话就短。扎的意思是“扎”是容量和计算单位,一扎是计量单位。
二年级学生一拃应该是8厘米。
“一柞”和“一拃”,究竟哪个是错别字呢?
呵呵,居然都不是错别字,两个词意思居然还不一样。
“一柞”的解释是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端的距离。
具体的出处是康进之的元曲《李逵负荆》第四折:“似这般好器械,一柞来铜钱恰便似砍麻秸。”
这里“柞”是第四声,和“炸”的读音相同。
“一拃”的解释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比“一柞”应该长个一厘米的样子。
“一拃”的出处是作家茹志鹃的小说《三走严庄》:“来全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这里的“拃”是第三声,和“眨”的读音相同。
拇指和中指就是“一拃柞”,拇指和食指就是“一柞”,平时谁注意这个啊?!相差个一厘米,居然偏旁就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小伙伴们惊呆了。
上海方言里有“一虎口”的说法,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一柞”。
这个词在官话中也有出处,一是元曲《阿纳忽》中的“双凤头金钗,一虎口罗鞋”,一是明末清初的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交过四月,打到人腰的麦苗,一虎口长的麦穗。”
上海方言里还有个“一哈口”(音)的说法,不知道对应的是不是“一拃”。
请高手释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