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当然会用假发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男人在用。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古代女子要将头发在头上挽成发髻,用簪子簪起来,或者做成各种美丽的造型。
而男子也要把头发簪起来,杜甫就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为什么男子也要簪起来呢,因为披头散发是乞丐或者精神病的特征之一。李白在诗中说自己快要发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以你要不是精神病或者乞丐,那么一定建议你把头发簪好了再出门。
但是人到中年,压力一大,头发就容易稀疏。甚至很多祖传的习惯里就有谢顶这项功能,很多男性未到中年顶上的头发没了,这时候就只能有两种选择,对于穷人来讲,自然是全部剃了当秃子。而有钱人就可以选择戴假发了。
至于古代的假发是怎么做的,没有记载其流程的文本流传下来供观摩参考。所以难以悉知具体是如何操作的,但是清代因为特殊原因,假发盛行,倒是可以一窥究竟。
因为满清政府实行剃发留辫的政策,想活下来的男性,必须将前额一大片头发全部剃掉,留下后脑勺的一部分做成辫子(秃子和尚不在此例)。清末送留学生出国之后遭到外国人的嘲笑。大家都觉得难看,于是都把辫子给剪了。后来回国,没辫子又不行,于是就戴上假发。假发就是一根假辫子粘在瓜皮帽里面,戴上瓜皮帽就行了。
或许其他时代的假发制作也与此类似,粘在头饰或者帽子上,保证日常行动时不会掉下来即可。
这个发髻是唐朝的双环望仙髻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讲究发髻的变化,考古学家就商代,周代,秦汉等朝代的妇女发式作出归类,而唐代的发式不单承前朝遗风,更加入外族特色,发挥创意。根据中华历代服饰艺术一书指出,唐代时期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及发髻式样变化多色多样,头上戴簪钗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前代遗风,又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有飞天宝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等,我们可以从古墓的陶俑,书画等窥见当代服饰的一二。
浑脱帽
凤帽当时妇女为了美观,以及遮蔽面貌等原因,都会戴上帽子,唐代称为羃离,此种头饰源于西北夷民族,由于北方风沙大,西北夷民族习惯于骑马,于是就以面衣或面帘盖蔽而不受风沙侵袭。我国古代,妇女出门,必蔽其面,先前有面衣,幂罗,以后有头巾、盖头,其意相近。帷帽也是妇女用来遮面的饰布,抵御风沙,其面料是半透明的纱绢等,使外人不可窥见,而自己可以略见其它东西,多数利用藤席或毯笠做成帽的骨架,糊表缯绵,有些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之上,多用轻薄而透明的罗制成,可作为遮蔽全身的帽裙。
双环望仙髻
闹扫妆髻
抛家髻唐代妇女的发髻承袭前朝,并加以创做,如双环望仙髻是承袭秦汉遗风,留传下来的神仙方士之说;不少古墓,如西安唐开元十一年鲜于海墓女俑,或唐代绘画,例如有《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都保留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唐代的妇女发型,直接影响五代到北宋年间,此时期的特点是竞尚高,大当时的妇女利用自己以及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自己的头发之中,或造成各种假发来装戴。而此等发型多为贵族妇女的专利,平民百姓极其只在婚嫁才会如此打扮。
飞天宝髻
簪花髻除了将头发束成髻以外,插上发钗,发簪等也是唐代常见的发型,唐晚期,高髻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其它如鸾凤步摇,簪梳等,亦可在敦煌晚唐石窟第9窟、第10窟以及五代第98窟中的壁画可见。
发饰
唐代发饰可分为发钗,簪,步摇簪,梳篦,宝钗等,自凡魏晋南北朝起,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我们可以从古墓中的遗物,观察当时妇女的打扮。
唐代铜梳,湖南长沙纸园出土,据残物复原
江苏杨州三元路唐代窖藏出土凿花金栉高125厘米,宽145厘米,重65克,杨州市博物馆藏
唐代骨梳,河南陕县出土
上三幅图为唐代古墓遗留下来的梳,所用的材料很多,例如有动物的骨头,铜、银等金属,由图中的花纹所见,雕工精细,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技术来说,是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而图中的几何花纹,亦是由西域传入中土。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外商旅络绎不绝,我们可以由唐代贵族妇女常用的日常用品得知,当时流行的图案式样,是源于波斯、身毒等国,由是观之,当时唐朝的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共主),仍与外来文化融合,形成新的局面。
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出土银钗
属于发钗的一种,隋代时作双股形,呈一长一短,目的是方便插戴于发髻,中晚唐以后,发钗渐趋简单,亦有专供装饰用途,考古学家在江苏,陕西西安,浙江长兴等地的古墓也有发现不同类型的钗,如西妻郊惠家村唐大宗二年墓出土双凤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双凤及卷草纹。上图所示为江苏邗江蔡庄出土,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而成,每式钗朵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分辨左分右分插。
安徽合肥出土南唐四蝶银步摇
金镶玉步摇簪 1956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阮南唐汤氏墓出土,金镶玉步摇簪,通高19厘米,宽9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四蝶银步摇簪 1956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阮南唐汤氏墓出土,四蝶银步摇簪,通高19厘米,宽9厘米,安徽省博物馆
上三幅图属于步摇簪,是簪的一类,始见于五代十国,从唐代遗留下来的陕西西安书洞墓壁画,以及陕西干县李重润墓石刻中可见插步摇簪的人物图象。《杨贵妃外传》中也有对步摇的描述,书中说到当时唐玄宗命人从丽水取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亲自给杨贵妃插上鬓上,而"云鬓花颜金步摇"是时人对杨贵妃的描写,可见此类发饰的受欢迎程度遍及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宫中贵族,达官贵人为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古代也不例外。虽然古代的人们不能改变头发的长度和颜色,但是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在那一头长发已经能弄出花来了。其中最能代表中国女性婉约秀美、雍容华贵的古典之美的,在这么多朝代里面,唐朝可以说是异常突出了。唐朝女子发型时尚界,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型现在很多都见不到了
上面这张展示的是初唐的上梳高髻。在唐朝初期因为社会风气比较积极向上,所以他们的发髻也相当的高耸。曾有记载“唐武德中,言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
上面这张展示的是初唐时期永泰公主墓前的壁画。那么古代人的发量真的有这么多用来弄这些发髻吗?那肯定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所以他们就会收集自己或者别人剪下来的头发放在自己的头发当中。或者利用头发和木头做成的假髻来装戴。当时的人们把它叫做义髻,说白了,也就是今天的假发包了。
上图展示的是出土的一个义髻,叫做单刀半翻髻。据说当时的杨贵妃就非常喜爱这些义髻,经常用假的发髻作为首饰。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唐玄宗带领大家出逃。废弃的物品洒满的地面,这里面就包括了杨贵妃的义髻。所以当时有童谣唱道: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杨贵妃的形象是这样子的,甚是好看啊!现在我们熟悉的玉环飞仙髻,据说就是这个杨玉环带起来的潮流。她也是研究发型的狂热爱好者,据说一天曾经换过三次发型,这要是摆在今天,也是一个妥妥的时尚教主呀。
白居易曾经在一首诗中写过“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说明了云髻就是一代当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发型。她是取发髻做成云朵的形状而得名的。同时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说话的九个女子都是输梳着这样的云髻。
而我们十分熟悉的辛弃疾的《水龙吟》中的“玉簪螺髻”, 其螺髻其实也是起源于唐初的,髻形似螺壳,这个发型也与武后时崇尚佛教有关,释迦牟尼佛的别称就叫“螺髻仙人”。
上图是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螺髻)。另外一种发型半翻髻,在唐朝初期的壁画陶俑中也是很常见的,也被叫做“翻荷髻”。因为它的形状类似翻转的荷叶,从而得到这个名字,非常的优美。
上图是西安市东郊王家坟村90号墓出土(半翻髻)。另外一种是反绾髻,从两侧各引一股头发向脑后梳理,也有编理成辩的,最后由下向,上的反缩到头顶。流行于唐代初期,在后期颇为少见。
另外一种叫做双环望仙髻。把头发从正中间分开,然后再两边各自梳出形状。这种发型都是少女所用,显得非常的青春、活泼。
在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发型是倭坠髻。在出土的一些盛唐女陶俑中很多都是这种发型,直到现在日本妇女穿和服时候所梳的这种发型,也是沿用了唐朝的这种发型。
三角髻是民间传上元夫人所弄的一种发髻。一般会将头发分为四个部分,前额有一髻,左右两侧分别有一髻,垂于耳朵后面,脑后的头发任其下垂。这种发型呢,会在脸的两边形成明暗阴影,具有修饰脸型的作用。
到了中晚唐的时期。服饰变得越来越大和飘逸,相对应的发型也开始追究散漫的病态美。在唐德宗贞元末年,长安非常流行坠马髻。这种发型呢,是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一个很大的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像偶然得到的发饰,非常的活泼,自然。
因为有了这些非常繁杂华丽的高髻,所以头发上的装饰也是不可少的。据说唐玄宗每年十月幸临华清言,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穿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盛开。
除簪花外,也有钗、簪、步摇、钿、栉具几大类装饰品,分别与不同发式点缀装饰,更是多变繁杂。装饰品变得越来越繁杂了,唐朝的贵妇人每天都是顶着千金出门的,这可能就是爱美的代价吧。
除了上面所说的种种发型,还有乐游髻、愁来髻、 百合髻、 蹄顺髻、 盘桓髻、变环望仙髻等种种发型,使用梳、绾、鬟、结、编、盘、叠、警、接、拧、卷种种系列手法,在常见的发型中又有种种变种、创新。
这种发式到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了,但是从现在出土的一些陶俑壁画或者文字记载中,还是能看到当时那种时尚自信,非常美丽的风貌。也只有非常强盛繁荣的大唐盛世,才能衍生出这么多美丽的女子,生活在这边安逸的乐土之上,用一种非常精致优雅的面貌享受着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