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第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第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
13岁时突遇电池爆炸 一夜之间坠入黑暗深渊
“砰”,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道强光和撕裂的疼痛,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中坠落、坠落
这是杨新强记忆里的梦魇,每当这一幕闯入他的睡梦中,杨新强都会惊醒。
他多么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掉。
杨新强在小学时就爱踢球,看着足球在他的脚尖零活玩转,看着起脚后皮球飞过守门员进入球门的美丽弧线,他喜欢眼前的这一切,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些从他的眼前夺走,直到13岁那年。经过同学插在教室的充电器时,小新强看了一眼已经亮起红灯的充电器,这一幕,却是他今生见过的最后影像了。电池突然发生爆炸,碎片和飞溅的溶液都崩进了新强的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新强的双眼被摘除,只留下了两个空洞的眼窝。
从那时起,小新强的脾气就变了,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听到谁说“盲人”都会止不住流眼泪。同时,小新强比原来更加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行”。任何小事让他联想到是被人看低一截,就会发脾气。那时小新强的心情被眼前的黑暗一同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入队第一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残奥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在家人的劝说下,小新强选择了读盲校。2005年6月,为了准备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盲人足球项目,黑龙江省残联到各个学校挑选适合踢球的队员。因为杨新强曾经踢过球,熟稔足球的规则,脚法纯熟,被顺利选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盲人足球生涯。
事隔多年,省盲人足球队教练秦俊鹏依然对杨新强刚入队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秦教练说,由于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使得盲人足球国家队能够直接取得奥运会参赛权。如果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很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少有人说出来。杨新强在入队时就与众不同,他刚被选入省队就找到秦教练说:“我想进国家队,我想踢残奥会!”
当时秦教练并不了解杨新强,以为这个16岁的小伙子只是年轻气盛,嘴上说说好给自己提气,他并没有在意。可在之后的训练中秦教练发现,杨新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在训练中十分努力,每场对抗都像打比赛那样认真对待。拼抢凶狠,失误了会有情绪,他的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这些表现无不证明着他想进入残奥会的强烈愿望。
经过一年的训练,秦教练已经对自己的队员非常了解了。在他眼中,张强和杨新强是全队的主力,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家队,最终进入残奥会的人选。但是这两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表现可谓完全相反。张强在平时训练中往往达不到一个主力的水平,可一踢上比赛就生龙活虎,像换了一个人,属于比赛型选手。而杨新强在平时训练中最刻苦,表现最好,到了比赛时却常常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平时找球又快又准,比赛时却常常找不到球,有时还会失去方向感。在处理入球的时候也显得不够冷静,越着急得分就越容易失去机会。秦教练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因为心理素质这一块,不是批评和引导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靠运动员自己去调解。
2006年那一球 他看清了自己的弱点
2006年夏天,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开赛,由省残联组织培训起来的这支盲人足球队,第一次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不光是要展现龙江残疾人的风采,还要力争前八名,进入2007年的全运会,只有这样才有进入残奥会的机会。小组赛我省与辽宁、山东等省分在一组,从赛前分析来看,我省与山东排在该组前列,实力相当,将是一场恶战。而辽宁只是一名前锋和守门员很优秀,其他方面均不如我省,从实力看来战胜该队问题不大。如果战胜辽宁等其他队伍,就算输给山东一样能晋级。
我省的比赛被安排在了第二个比赛日,头一天,教练带领全体队员“听”了一场辽宁队的比赛,辽宁依靠那名优秀前锋和守门员,轻松赢得了比赛。这让教练有些担心,但是队员们都不以为然。
次日,省队与辽宁队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刚开赛就看出了两队实力不同,用秦教练的话说,整场比赛都是压着辽宁队打的。但是由于盲人足球的规则,守门员均为视力正常的健全人,一次次射门都被对方人高马大的守门员化解,这让队员有些心浮气躁,发挥也开始不稳定。这时,辽宁前锋瞄准机会攻入一球,比分变成0比1。这让队员们更加急躁,在没有把握好机会的情况下频频进攻,却没有给对方构成威胁。眼看比赛就要结束,大家都感到绝望了。就在这时,球落到杨新强脚下,由于对方防守队员的失误,杨新强晃过所有后卫,一个人带球撕破了对方的防线,直逼球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盲人足球的守门员虽然视力正常,但他只能在三米范围内活动,而球门有五米。也就是说,如果球从球门两侧各一米的范围内进入,守门员毫无办法。而杨新强最擅长的就是角度刁钻的两侧球,这个动作他已经练过无数次,在目前没有任何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杨新强应该可以踢出漂亮的入球。只是现在他与球门的距离有十多米,如果将距离缩小到5米以内,杨新强凭借力量大、角度刁的射门, 一定会扳平比分。
为了提醒新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秦教练在场边大喊:“别着急,没人在你旁边,继续带球往前!近一点再踢!”杨新强继续带了两步,可在他离球门还有10米距离的时候,他突然起脚射门。由于距离太远,角度没控制好,力量也被距离消耗掉了,不出所料,球被对方守门员稳稳抱住。最终比分锁定在0比1,辽宁爆冷赢了黑龙江。
那一晚,所有队员都没有说话。而心里最难过的就是杨新强了,他不说一句话,双手反复握成拳头。因为他浪费了比赛最好的机会,导致全队陷入了被动局面。秦教练心里很清楚,新强想进入残奥会的心如此强烈,他比任何人都想赢球,所以当他犯了不应有的失误时,他也更难原谅自己。秦教练找到新强,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
在谈话中教练发现,新强比之前有所变化,他自己认识到了他在比赛中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临门一脚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教练也指出新强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他在训练中比任何人都努力,关键是战胜比赛场上的自己。
次日,这支被逼上绝路的队伍对阵小组最强大的对手山东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出线压力,队员们表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以3比0战胜山东队,最后一球是杨新强使出拿手的小角球锁定了胜局。最终他们赢得了小组出线权,并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军第七届全运会。
杨新强和队友张强也因为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通过国家队的初选。教练在比赛中看到了新强的转变,对这个孩子更有信心了。
入选国家队
他一夜间长大了
2007年2月,省残联为备战5月的全运会,将参赛队员安排到海南进行集训。当时全队的状态都很好,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进入残奥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就在这时,省队主力之一张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倒下了。
张强病倒的消息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所有队员的心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秦教练找到队员们谈了一次。秦教练跟队员们说,张强病倒了,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无缘残奥会,甚至终结他的体育生涯。队员们都惊呆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变得如此严重,这对杨新强来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巨大冲击。
在黑暗世界中踢足球,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杨新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认准的方向就直冲过去,丝毫不会犹豫。踢盲人足球没有人不受伤,可杨新强是全队受伤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太拼命了。从进入省队至今,新强两侧眉骨上的皮肤都撞成撕裂伤,里外缝了10多针;右腿脚踝有严重的崴伤,长年敷药;鼻子出血、嘴角碰破、手肘、膝盖磕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秦教练认为,敢冲敢拼也要考虑后果,不计后果的拼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的杨新强也在默默地想,如果真是因为拼得太狠,受了重伤,并因伤失去了残奥会的资格,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
在此后的训练中,杨新强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关心张强的病情,因为杨新强性格比较沉闷,平时不太爱说话,训练时只顾自己闷头苦练,休息时间也不常参与队友的交谈,只是自己听广播,队友与他的交流都比较少。但是张强生病后,新强每天都要问教练张强的病情,有时教练探望张强回来得晚了,他就在训练场门口转悠,等教练回来问上一句再回去休息,每天与队友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
在这之后,教练又发现了新强的其他变化。连续几天,杨新强吃完晚饭就没影了,8点多才回来。开始教练没放在心上。有一天到了晚上9点还没见人,教练赶忙出去找,发现杨新强正在守门员的指导下训练。教练上前问:“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新强回答:“教练,张强有病了,可能参加不了比赛。我得好好练习,争取让咱队拿个好成绩。”
按理说,国家队选队员只看个人表现,就算队伍成绩不好,只要队员发挥出色一样能被选入。新强已经通过了初选,凭他扎实的训练功底,只要在全运会上发挥正常就能保住国家队的名额,这也实现了他进入残奥会的梦想。但是现在的新强已经变了,他不再只想着自己的残奥会名额,他更加看重集体的荣誉。平时的新强训练就很刻苦,而现在他还给自己加码,为的就是把技术动作再巩固,心理状态再调整,让自己不出现之前的失误,从而保证全队的成绩。看着新强平静的表情,秦教练看得出这个年轻人心态的巨大变化,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全运会的赛场上,杨新强与带伤上阵的张强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新强也获得了中残联的认可,被正式选入国家队。他既给队伍带来了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新强用行动证明,他已经不是深陷在黑暗中患得患失的杨新强。他比从前更阳光、更快乐、更成熟了。
进入国家队集训期间,秦教练与他的爱将们通过数次电话,秦教练越发觉得杨新强改变了很多。由于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而队员有8人,秦教练担心新强没有很多出场时间,心情会不好,但是新强每次都说:“没关系,我已经尽力了,就不会后悔。”他也曾这样形容队友:“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无论上场还是做替补,我们的心都是一起跳动的。”刻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一股天生就不服输的拼劲,加上心态的逐渐平和,杨新强的残奥征程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他飞离了心灵中的黑暗,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残奥之星:周菊芳
周菊芳,女,1985年生,上海人。 周菊芳原是田径运动员,主攻中长跑,在一次比赛时被一位自行车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自行车。可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将左手摔断,变成了残疾人。但是,凭着对自行车运动执著的热爱,周菊芳没有放弃,她又改练残疾人自行车。残疾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可周菊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次训练从来都是风雨无阻。 菊花芳香苦中来,自从2003年投入系统的残疾人体育训练以来,周菊芳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2003年在捷克欧洲自行车公开赛上获得3枚银牌,2003年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场地3公里、公路5公里2枚金牌,1枚银牌。 2004年9月在雅典残奥会上,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周菊芳(LC1级)以1分15秒49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残奥世界杯比赛中,周菊芳获得女子LC1级500米场地计时赛和2000米场地争先赛2枚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630shtml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天王燕红都要扛着4公斤重的弓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拉弓射箭训练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一天下来,手上被磨起一个又一个血泡,胳膊也被箭弦打得青一块、紫一块。那条残腿在一天天的直立硬挺后,更是疼痛难忍,苦不堪言。而每天几百次上千次地重复单调的射箭动作,几乎让她发疯!这一切她都用顽强的意志咬牙挺了过来,她要挽起生命的巨弓,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从1994年到2002年,王燕红先后参加了第六、七、八届"远南"运动会,共获2枚金牌、2枚银牌,并在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上以301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2003年在世界轮椅运动会上,王燕红夺得射箭女子个人冠军,并创女子个人70米单轮、30米单轮的世界纪录。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王燕红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548shtml
残奥之星:张海东
张海东,男,1969年生,江苏启东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 1987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教师王兴江,在其引导下,他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程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涉。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海东始终如一地摇着轮椅车,每天往返十几公里赶去盲校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进行训练。寒冷的冬天里,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在冰天雪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里,汗水浸透全身,双手抓杠铃时直打滑,险象频生。但他始终以超人的毅力承受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常常达到数十吨。 功夫不负有心人,骄人的成绩回报了张海东的努力。1992年3月在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上,张海东以120公斤的成绩夺得举重金牌,同时还获得轮椅铅球投掷金牌。1994年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张海东夺得他在国际性比赛中的第1枚金牌。1996年在亚特兰大第十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夺得1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2000年10月在悉尼第十一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再次夺得1枚金牌,并3次打破世界纪录。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张海东又大显身手,夺得1枚金牌。 张海东的不凡表现为他赢得众多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564shtml
问题一:举重的器材叫什么? 杠铃
问题二:举重用的是什么器材 你好
举重用的是杠铃
专业队的运动员都这么叫,锻炼身体是不错的
问题三:举重器材叫什么名称 举重有杠铃也有哑铃,主要取决于你是哪种举法
问题四:举重运动员举重时的器械叫什么,哪里能买到? 杠铃。
自己去taobao找找。
问题五:那个躺着举重的器械叫什么来着? 举重床,搭配到杠铃杆,哑铃片一起
问题六:拿着手上卧力的那东西像举重那一样的叫什么体育器材 Yaling
问题七:体育器材的名称有哪些? 体育器材主要有 3种分类方法:①依据体育运动的项目分类,这是将所有与同一运动项目有关的器材和装备等归为一类的方法,如田径器材、举重器材、冰雪器材等。②依据体育器材的性质分类,一般可分为指定器材、自备器材、场地器材和其他器材等 4类。指定器材类是竞赛双方共同使用的,为避免产生分歧而需事前加以指定器材的牌号(商标)、生产厂家及规格型号;自备器材类是运动员自己使用的器材,如球拍、帆船和赛艇、船桨、运动服装、护具、鞋帽等;场地器材类是指竞赛和训练场馆的设施装备器材用具,如各种球门、球架、挡板、计时记分装备、裁判用具等等;其他器材主要指非竞赛使用的器材,一般是体能训练、健身活动、体育游艺用器材浮③依据体育器材的用途分类,分为竞技体育器材、国防军事体育器材、中国民间体育器材、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儿童体育游艺器材、伤残人竞技器材、辅助性器材等。
竞技体育器材 为运动员进行竞赛时所使用的体育器材,主要包括表中所列器材,此外还有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马术、钓鱼、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项目用器材,以及非奥运会竞赛项目但在国际上有专业体育组织的竞技项目用器材,如橄榄球、曲棍球、滑轮曲棍球、墙手球、墙网球、地滚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板球(桨球)、毽球、板网球、回力球、兜网球、门球、台球、地掷球、技巧等项目用器材。
国防军事体育器材 由现役军人参加的竞赛项目用器材。这些项目主要有军事五项、海军五项、空军五项、跳伞、摩托车、定向赛跑、射击、滑雪、越野、现代五项等,多采用武装部队的武器如枪支、飞机、舰艇及无线电通信器材等为比赛用器材。
中国民间体育器材 以中国武术器械为代表,包括中国各民族和民间传统体育娱乐器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中国武术器械的主要品类有:刀、枪、剑、棍、弓、矢、戈、戟、钩、拐、盾、匕首、鞭、锏、圈、镗、叉、耙、锤、抓、峨嵋刺、斧、钺、槊、铲、橛、绳标、矛等等。中国少数民族和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其主要器材有:民间举重用的大刀、石担、石锁和跳板、秋千、爬竿、爬绳、杠子、皮条、沙袋、毽子、跳绳、皮筋、空竹、风筝等。此外,还包括少数民族传统的赛马、刁羊、摔跤、射箭、射弩、舞龙、划龙舟、阿莫朵(鸡毛球)、抢花炮、打马桩、竿球、坠绳、手打毽子等运动所使用的体育用品。
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 健身健美、身体机能训练、体育医疗康复活动等所用的器材。主要有跳箱、山羊、肋木、滚轮、旋梯、旋转秋千、浪木、小杠铃、哑铃、壶铃、训练手榴弹、沙袋、实心球、梨形球、扩胸器、墙拉力器、功率自行车、握力器、拉力器、健身球、健身转盘、关节练习器、手功能练习器、健身车、远红外健身器、划船器、跑步器、小蹦床等等。
儿童体育游艺器材 供少年和儿童开展体育及游艺活动用的器材,如滑梯、转马、秋千、转塔、压板、攀登架、转亭、浪船、儿童篮球、儿童足球、毽子、小铁环、悬梯以及包括成人也可使用的大型游艺设施。
伤残人竞技器材 供身体有残疾的运动员进行体育比赛用的器材,如转椅、响球等。
辅助性器材 为竞技体育比赛和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配套器材。如各种计时装置和记分装置,各种测量距离、次数、圈数、长度、重量、风速、体重的装置,照明、灯光显示装置,场地的围栏、挡板、护板、围墙、分道线及地面标志,标志旗、标志杆、安全防护装置,裁判用的口哨、秒表、秩序册、记录本、警告用具等等。
跑步机
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器材,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并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它的减脂作用也很明显。
>>
问题八:运动器材有哪些 运动器材主要有3种分类方法:
①依据运动的项目分类,这是将所有与同一运动项目有关的器材和装备等归为一类的方法,如田径器材、举重器材、冰雪器材等。
②依据运动器材的性质分类,一般可分为指定器材、自备器材、场地器材和其他器材等 4类。指定器材类是竞赛双方共同使用的,为避免产生分歧而需事前加以指定器材的牌号(商标)、生产厂家及规格型号;自备器材类是运动员自己使用的器材,如球拍、帆船和赛艇、船桨、运动服装、护具、鞋帽等;场地器材类是指竞赛和训练场馆的设施装备器材用具,如各种球门、球架、挡板、计时记分装备、裁判用具等等;其他器材主要指非竞赛使用的器材,一般是体能训练、健身活动、体育游艺用器材。
③依据运动器材的用途分类,分为竞技体育器材、国防军事体育器材、中国民间体育器材、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儿童体育游艺器材、伤残人竞技器材、辅助性器材等。
问题九:就电视剧里那个举重的器材 杠铃在京东和淘宝的天猫都有
问题十:举重器械怎样做 举重比赛将在举重台架进行。举重台可用的木材,塑料或其它坚固材料。该表不能被涂覆有润滑涂层。站在4平方米,8至15厘米高,围着桌子被涂上鲜艳的色彩宽5厘米的彩色边缘。举重比赛的裁判系统需要三个白灯,3个红灯和蜂鸣器。比赛裁判3点,即左裁判员,裁判员和中间右侧的裁判。每三名裁判手中控制白光和红光。当裁决,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判断。 3白灯为成功;三个红灯为失败。两个白一红一白红两,这将是少数服从多数,前者仍然是成功的,后者的失败。放下仅标志着经过两年多的裁判可以进行杠铃。举重举为了玩游戏更为复杂和经常使用电脑来安排,既快捷又准确
奥运会:
曹磊,在获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本该欢呼的时刻,陷入4、5分钟的痛哭,这不是喜极而泣,而是真正悲伤的泪水,原因是,在她最后一次试举前,教练告诉她母亲已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父亲和教练瞒了她整整两个月之久。最后一举她没有成功,没有破掉世界纪录,尽管她平时的成绩要比这个记录高很多。事后,她说:“我没法集中精力,我在想着自己的母亲。”
与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来比,没有破世界纪录的遗憾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只能希望,挂着“金镶玉”去拜祭母亲会多少减轻一点曹磊的遗憾和悲伤。
埃里克•尚蒂,美国游泳运动员,在以菲尔普斯领军的美国游泳军团,他的成绩并不耀眼,但他却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两个月前被查出身患睾丸癌,他仍选择了参加奥运会。在男子200米蛙泳半决赛中他未能晋级,奥运之旅也就此结束。对此,尚蒂并不懊悔,并对媒体谈了他对这次北京之行的看法,“我非常高兴,尽管我没有获得奖牌,但是我来到了北京,经历了奥运会,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尚蒂的父亲也是位癌症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尚蒂说,这次自己生病,让他更好地体会到父亲所经历的痛苦。同时,他也要感谢所有关心他、帮助他的人。 “我会和父亲进行一番长谈,我们要用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这让我想起了,近日网上流传的热门视频——兰迪•鲍什教授的演讲《最后一课》,他的话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我们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可以决定如何出牌。”运动员尚蒂的奥运故事,也一样给了我们这种启发。面对病魔,甚至死亡,他从容的态度和向上的精神,筑起了他的人生高度,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给我们这些观者“在生活中添加一份向往与情感。”
这届奥运会,伊拉克运动员没有耀眼的成绩,却因为他们多舛的命运,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先是被国际奥委会除名,无缘北京奥运,当时,女运动员达娜-候赛因对着镜头的眼泪和诉求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后来,他们梦想成真,在最后时刻取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卷,失而复得的喜悦又让他们落泪。如今,他们的比赛已经开始,但是,“伊拉克运动员穿自己的旧T恤比赛”、“伊拉克女运动员穿二手跑鞋参加奥运”和“伊拉克运动员租借赛艇参加比赛”的新闻还是激起了很多观众的同情。
不过达娜-候赛因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惭形秽,“我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双名牌新跑鞋,但是我获得了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已经很幸运了。” 她接着说道,“从我练习跑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现在我的梦想8月16日就能实现,我真的太兴奋了。”
一个从小就梦想踏上奥运会跑道的运动员,当即将站在鸟巢体育场与世界好手一决高下的时候,还会在意一双跑鞋的新旧吗?这是梦想的力量,也是梦想带给人类的希望。
……
运动员有着我们无法企及的体力和运动技巧,但是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心碎、乐观、追求和梦想。
他们要面对的可能也是我们要面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神奇小子”朱启南落下了遗憾的泪水,但现场观众为这位小将送上经久不息的掌声。朱启南憾失了金牌,但金牌之外,还有感动。
朱启南坦言自己背负了巨大压力,当现场主持人宣布:“银牌获得者是朱启南,中国!”全场的观众起立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站上亚军位置的朱启南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不顾一切地挥洒着感激的眼泪。
在朱启南的背后,是一条鲜为人知的艰辛路。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他父亲朱远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当这个男孩到了上学的适龄年纪,他就与父母一同来到了“大城市”温州,怀揣着借来的一点钱。那时,父亲朱远有卖过水果、打过临工,母亲谢爱芳帮人家做饭,住在条件极差的出租房内。在这种环境下,朱启南因营养不良特别瘦。他也从来不向大人要求什么,唯一的玩具是5岁时候爸爸给的玩具枪。“18块钱,一共有8种不同的声音,你按一下就会响。后来那把枪被小外甥弄坏了,朱启南当时还伤心哭了一次。”谢爱芳如是说。
就是这把玩具枪,开始让朱启南对射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初一的下半学期,温州市业余体校教练看中了好动的朱启南。端枪、瞄准、扣动扳机……这样的动作让朱启南痴迷不已。在温州市的一次比赛中朱启南夺冠,这让他进入了省队。2003年,第一次参加全国城运会的朱启南显示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技术水平,顺利夺冠。随着参赛次数和金牌数目的增多,朱启南进入了国家队。但谁也没有想到,朱启南会被挑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真的最终站在了奥运领奖台上。雅典后的四年,朱启南为了实现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卫冕的目标,依然努力训练着。朱启南每次回家通常都是“坐坐就走”。
失金之后,朱启南坦言:“住进奥运村开始,就一直处于焦虑和困惑的状态。太想去赢得比赛了,我明白不能以卫冕冠军身份去冲击这枚金牌,但要真正抛开这一切真的不容易。”是的,对一个年轻人而言,这的确太难了。
残奥:
19岁的徐京坤出生在平度,他失去了左前臂,属于二级伤残。
12岁时,徐京坤从外面捡回来许多燃剩的爆竹,他把火药倒出来装在酸奶瓶里,打算自制“礼花”,结果“礼花”爆炸了,炸掉徐京坤的左前臂。徐京坤是个坚强的孩子,拉拉链、系鞋带、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徐京坤始终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依然是学校体育场上的活跃分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校足球队队员。“我虽然没有左手,但在赛场上我没感觉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我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甚至做得更好。”徐京坤说。
徐京坤读高二时,省残疾人田径队选拔运动员,徐京坤进入省队练短跑。组建中国残疾人帆船集训队时,徐京坤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测试,从全国100多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
帆船在海上航行需在较大的风中进行,船既要保持航向和一定的航速,又不能倾翻,这就需要运动员尽力去压舷保持平衡,这些对正常人来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徐京坤来国家队之前,连帆船都没见过,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刻苦很快上路了。除了严格按照教练的讲解学习操作外,他晚上还抽空自学空气动力学,研究船体结构,他喜欢在大海上行驶时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冠军:
1、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得主我国的朱启南(04年雅典金牌得主),在登上领奖台的瞬间,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大家给了他许久的掌声,因为,黄金班的年龄是他的最大资本,这次我们不已成败论英雄。
2、中国马术骑手华天,在骑术3项赛中不慎落马。华天5岁上马;14岁成为注册职业骑手(打破16岁才可注册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 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二星级骑手;16岁时两次击败世界冠军英国女王的外孙女 扎拉·菲利普斯。同年5月,夺得温莎皇家马术赛的女王杯;2006年放弃英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17岁成为国际三星级骑手(最年轻的);准备40岁退役,争取为祖国拿到奥运奖牌。
3、男子69公斤级别举重韩国选手李培永2004年雅典奥运会惜败中国选手张国政。08年奥运会抓举取得好成绩,挺举第一次试举,小腿肌肉拉伤。带伤坚持2、3次试举,最后痛苦的趴在比赛台上,这肯能是这位韩国名将的最后一次奥运征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4、曹磊,这个坚强爱笑的女孩,在众人的瞩目下赢得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23枚金牌。但是她注定与其他冠军不同,别人可以开心地抱着金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而她要首先面对的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事实足以冲散她夺冠后的喜悦,因为她的母亲已于两个月前去世,而直到她已经确定夺冠,还有最后一举时,教练马文辉才告诉她母亲去世的消息。
曹磊一直都希望将一枚奥运金牌亲自挂在父母的脖子上。为了奥运会,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没有看到思念她的爸爸妈妈。为了奥运会,她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很多练习举重的队员都不能说喜欢这个项目,但是曹磊不是,这个女孩对举重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因为她的爸爸也练过举重,她始终认为这个项目充满魅力。
曹磊的爸爸瞒了女儿两个月,“相当难熬”是曹爸爸跟记者说得最多的四个字。这两个月里,他回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就是不想让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件事,从而破坏曹磊备战的心情。比赛当天,曹爸爸关掉了手机,就是希望能安安静静地等着女儿举出一块金牌。而当他从电视上看到曹磊取得这枚宝贵的金牌之后,当腾讯记者再次连通曹爸爸的手机时,他说:“这两个月相当难熬,一会儿我就会去坟前去告诉她妈妈这个好消息。为了瞒着她,这两个月真的非常辛苦。”
曹磊爸爸告诉记者:“比赛结束之后,我一直都在等着队里给我消息,确定曹磊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回家之后我们再把这件事情告诉她,现在只是希望她能高高兴兴的,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
赛后记者了解到,中国举重队女队教练马文辉在曹磊最后一次试举前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她,那时,曹磊已经确定夺得女子75公斤级的金牌。目前中国举重队已经为曹磊买了回家的车票。比赛一结束,他们就会告诉曹磊。而第二天,她就会带着“金镶玉”回家奔丧。所有的冠军都在微笑,而只有这个女孩要扛起一个残酷的事实。
5、程菲跳是第二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动作,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完成该动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完成该动作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将其命名为程菲跳。
马燕红、樊迪、罗莉、莫慧兰……,中国体操队的冠军墙上记录着这些永远闪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项目上以世锦赛冠军身份两登荣誉榜的在本届比赛之前还没有,不过今天,也就是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1日,这一历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写!如同一年前在墨尔本,打破中国女子跳马世界零金的记录一样,程菲再次成为了书写中国女子体操历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在这个童话王国的首都,程菲终于在女子跳马比赛中成功卫冕,成为第一位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大赛中卫冕,与此同时她还夺得了女子自由体操和女子团体的冠军,在一届世界锦标赛中同时夺得三枚金牌,这也是足以她感到骄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事业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当时公布的大名单里面,之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选。在范晔、张楠等被冠军光环笼罩的明星选手的映衬下,当时个子小小的程菲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无论是成绩还是长相。可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实,当时程菲来到国家队的时间并不算短,据她的教练刘群琳介绍,程菲刚到国家的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于是几年来,教练们一直默默地着重培养,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到2003年的时候才有意识地让她参加一些比赛,结果真的一鸣惊人。
在2004年的苏州全国锦标赛上,在女子四个单项的比赛中,程菲战胜了各位师姐夺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块金牌。而没有人知道就在这次比赛的两个月前,她的膝盖刚刚受过伤。
2004年雅典奥运落败之后,程菲在冬训中苦练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个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当中,程菲在预赛中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个动作,使得“程菲跳”诞生。这个第一次以中国选手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马动作,从此开启了程菲在这个项目的垄断地位。2006年的丹麦,她再次的夺得跳马的冠军,并且还在自由操比赛中夺冠,这同样也是中国女子体操历史上的第一次。
现在,她已经可以算是中国体操女队中最具综合实力的运动员了,更是女子体操的****,希望2008年的程菲为国人带来更好的成绩,更大的突破。
程菲跳
学名——“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转体空翻540度”
项目——跳马
诞生记录——2005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
名:张娟娟
性别:女
籍贯:山东青岛莱西市
生日:198112
身高:170米
体重:63公斤
项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接触射箭,教练曲月铎;1996年9月进入山东省射箭队,教练王国;2001年进入国家队,教练杨昌勋。
在2001年9月举行的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中国女子射箭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团体金牌。这是中国射箭队首次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团体金牌。而在12月举行的亚洲射箭锦标赛上,小将张娟娟获得了女子反曲弓个人冠军,一举打破了中国女子射箭长期以来逢韩不胜的历史。张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2001年首届中国电视体育最佳新人奖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 在8月14日下午举行,中国队的张娟娟战胜韩国选手朴成贤获得金牌,这是中国射箭在奥运历史上拿到的首枚金牌。此前中国队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射箭比赛以来已获得过5枚银牌,但从未摘金。连斩三位韩国名将,号称一个人打败了韩国队!彻底打破了韩国人在这个项目上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射手终报雅典一箭之仇!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中国女子射箭队的山东姑娘张娟娟在雅典奥运会上和女子射箭团体队友一起获得团体的银牌。她的心中还很有很有遗憾的,一剑之差负于老对手韩国队,也使得她
对于2008更加期待。
让她的母亲来回顾她的成长经历,过去的一切似乎历历在目。
“娟娟从小是个内向的孩子,话不多,能吃苦,骨子里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韧劲。”
娟娟自入青岛射箭队后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写信和打电话联系,训练很忙也很刻苦。从农村长大的女孩有一种可贵的朴素,这几年她从不买化妆品,攒了钱就寄到家里供弟弟上学,小小的年龄便相当成熟、懂事。
娟娟长到14岁的时候,尚不知射箭是怎么回事,但命运偏偏来敲响大门。娟娟最早学的是铁饼、铅球和标枪。她的长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宽体壮,像个男孩。
女儿“从小就长得棒实”。到小学五年级,娟娟就长到了1米64,被莱西体校录取,教练选了去掷铁饼。时间不长,教练又说:“你去练个轻松的吧。”当时,莱西体校没有射箭这一项,张娟娟被高秀英教练看中,开始练射击,为将来练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她遇到青岛市射箭队教练曲月风。曲月风问她愿不愿意练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射箭是什么呢。“练就练吧!”直到最后她又随射箭教练王国章训练。所以,娟娟有时说:“不是我选的射箭,是射箭选择了我。”
其实,射箭这项运动,在我们国家并不普及,但却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很多人一练就会“上瘾”,越练越离不开。娟娟就是这样迷上了射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射箭,也成为娟娟一生的梦想和情结。
娟娟开始训练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练射箭,满怀好奇的她压根连弓的影子都没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摆射箭的姿势。第二天,仍然没有弓,教练给她们的是一根皮条,练力量。后来一根皮条换了两根,再过些天变成了三根。每天她们就是那么分腿一站,然后拉“皮条”。不时有脆响的“啪”声,那是教练弯腰给她们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队员不爱练,教练就拿了张弓,给那些听话的队员试试。一张弓要一万多元钱,在当时的运动队里很珍贵。通过这种方式,教练给那些不听话的队员小小的惩罚。
怀着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试了,拉不开,开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实下来。每天都是拉弓训练,一天拉开弓300多次,拉开了还得停住,刚开始还行,次数多了,停住弓的时候胳膊直抖,实在撑不住了想往回缩,就会听到教练“拉回去”的吼声。这时候娟娟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有时她往家里打电话说太累了,也曾经灰心过,父母就跟她说,“咱农家娃连这点苦都吃不消还能干啥”,“就好像推小车爬坡,只能进不能退”。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打退堂鼓,有一次,还特地打电话和父母说:“爸妈,我懂事了,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到省队不久,张娟娟就犯了射箭运动员独有的“黄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黄心(9环和10环),弓就晃动。很多射箭运动员因为过不了“黄心病”这一关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样的,在王国章的耐心指导下,硬是挺了过去,为改掉这“黄心病”竟下了两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学箭一年后,张娟娟参加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就拿了冠军。那次比赛设了单项距离奖、全能奖等共10个奖项,她一个人拿了8个。颁奖仪式上,奖是一项一项发的,她领了一个又一个,有时,还没走回去,广播里就又传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挂了8个奖牌。
在张娟娟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将相册里微笑着的张娟娟衬托的更加美丽。
2001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娟娟第一次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也是娟娟第一次作为国家队员参加比赛。和她一起参赛的,有获得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个人银牌的何影,有参加过悉尼奥运会的杨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奥运会银牌时,娟娟还仅参加过省里的“希望杯”赛呢。娟娟说,大姐姐们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而这次参加世锦赛,来自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对手,也是她的老师。
在女子个人赛中,中国队中只有娟娟打进了前八名。当时队里的“任务”是在世锦赛上夺取奖牌,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争取前4名的淘汰赛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时,箭尾突然意外脱落,失去平衡的箭斜着飞向箭靶,只中了3环。这一支“远箭”,使娟娟痛失良机,排名第八。面对失利,娟娟说,这对她应该是一种激励,她相信只要更认真、更刻苦地训练,能和她们一样好。
娟娟是个说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对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么都要干好。打团体淘汰赛的时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队友、教练都对娟娟捏了一把汗——个人赛意外失利后,她的压力太大了,她能行吗?而娟娟却似乎早把前两天的事甩到一边,神情专注地打比赛。虽与何影、杨建平比,她的表现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张娟娟和队友一起,夺得了团体冠军,但她没有满足。她知道,对中国射箭来说,世界冠军固然重要,但还不够,中国射箭需要奥运奖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箭女团决赛正是朴成贤最后一箭射出10环,帮助韩国队以一箭的优势让中国射箭奥运金牌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而四年后的射箭女子个人决赛,张娟娟以1个9环战胜了朴成贤,拿到了中国第一枚射箭奥运金牌。对此张娟娟说:“我感觉这枚金牌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中国射箭人来说终于出了一口气,感觉特别高兴。”
决赛第一轮朴成贤29对26领先张娟娟3环,在12支箭的决赛中开局这样的差距似乎很难弥补。但是因为朴成贤出现的失误,张娟娟在最后一轮比赛开始之前竟然领先朴成贤1环进入到最后三箭的争夺。最后三箭,两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环的成绩,不过第二箭朴成贤打出8环而张娟娟打出了9环,在最后一箭之前张娟娟反而以2环的优势领先。尽管朴成贤最后一箭打出了10环的成绩,但是张娟娟只要在比赛中打出9环就可以足以保证夺冠,最后时刻,张娟娟不辱使命,9环成绩命中,终于为中国射箭队拼得了这枚女子射箭个人的金牌。
获胜后的张娟娟兴奋的和现场的教练拥抱在了一起,这位中国射箭队的老将也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跳跃着,但是似乎这样都无法释放她此时激动的心情。现场的广播也兴奋的用中文喊出了张娟娟的名字,现场的掌声和呐喊声全部献给了这位打破韩国射箭垄断的中国女箭手。获胜后的张娟娟和教练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这位一直在比赛中表情坚毅的老将也在此时展现出了难得的笑容。连克三名韩国射箭高手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张娟娟用一个奥运冠军头衔完成了个人最靓丽的表演。
颁奖仪式上,比赛中阵容强大的韩国啦啦队顿时没了生气,而见证了历史诞生的中国观众也高扬着五星红旗庆祝着中国队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决赛中尽管只赢了对手一环,但是张娟娟却跨出了中国女子射箭最大的突破。当赛场广播最终宣布出张娟娟的名字时,现场的观众再次沸腾,赛场上那坚毅的表情也变成了颁奖仪式上灿烂的笑容。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张娟娟和现场的观众一起高唱国歌,在射箭的赛场上,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了最高的位置上。此时,所有的掌声都献给了这位创造了历史的中国老将,张娟娟也用金镶玉奖牌和她美丽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着她的中国观众,同时也告诉韩国对手,你们并非不可战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