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做玻切手术后需长期长期趴着,脸浮肿的很厉害,有什么办法解决。

视网膜脱离,做玻切手术后需长期长期趴着,脸浮肿的很厉害,有什么办法解决。,第1张

这个没有关系,暂时不用过于在意。

如果是注气,一般四周以后就结束俯卧位。如果是注油,最长也不过是三个月到半年,而且时间是逐步缩短的,每天八个小时就可以。

俯卧位的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恢复,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估计你的晶体没有拿掉。

浮肿,是因为体位的关系,淋巴回流障碍,水往低处流嘛,说明你做的比较到位。适当多按摩一下面部软组织即可。

问题一:外科手术后不能吃什么食物 禁吃食物:鲜海鲜、辛辣的食物、醋等这些容易让外伤反复的。

宜吃食物: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家禽肝脏,豆类,粗纤维食物等。

吃什么食物加快身体康复,基本上就是宜吃食郸中的类型:肉类、蛋类、豆等和富含维生素的鹇蔬菜。

夏天的外伤,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感染,要注意日常消毒和护理,即使不住院也要自己注意卫生。。

问题二:动手术后不能吃什么 肯定是要吃流食了,这个时候先不要考虑什么东西对你的恢复有好处,而是考虑不要伤害你的伤口,让他尽快愈合,所以稀饭、面汤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可以在里面加一些营养补充剂是很好的,比如蛋白粉、维生素c压成面儿加到汤里面,就可以了。等恢复后吃什么都可以了,那时再补也不迟哦手术后不能吃发的东西,例如海鲜之类的东西。注意活动,有助于伤口复原

问题三:做手术后不能吃什么东西? 果品类:桃子、杏、芒果等,前人指出,桃子易生热,发痈,疮,多食杏生痈疮,伤筋骨。

海腥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蟹等水产品,这类大多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

家禽类: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老母猪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鸡蛋虽然不是发物,但是也不可多食,尤其时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可多食。

其他:花椒,胡椒,桂皮,酒,醋等, 性大的调料。

发物容易导致加重伤口发炎,过敏,因此做过手术的患者不宜吃以上食物。

问题四:动完手术后应该主意什么,不能吃什么 你好,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该病起病隐匿,常在另一只眼被遮盖时才被发现。患者表现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物变形。发病病因均较明确,如外伤、高度近视、囊样黄斑水肿、炎症、视网膜变性类疾病、 黄斑前膜和日蚀性视网膜病变等,手术目的为缓解玻璃体黄斑牵拉。 术后裂孔是否完全闭合, 可能与术中黄斑前玻璃体后皮质是否清除干净、裂孔周围的膜是否剥除、裂孔周围是否还有张力以及与患者术后头位保持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视力恢复亦有影响, 如白内障形成, 发生医源孔时经巩膜冷冻后出现视网膜前增生膜等,黄斑裂孔手术由于眼内填充气体的缘故,术后需俯卧位,俯卧持续时间取决于眼内填充的气体种类。一般为1-2周。此时按玻璃体手术后眼内填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问题五:病人手术后应该吃什么 我认为不用太讲究的,贰是过来人,但多吃蛋白质高的东西是好的,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但也许伤口附近会长过多肉。

反正,不要太在意,正常饮食,注重下加强营养,蔬菜啊,牛奶啊,都不错的,要不可能心理的影响会更大,从而影响康复。

问题六:手术后饮食有什么忌讳 手术后首先要加强营养

各种外科水术过程中一般都有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贫血及低蛋白质症。另外,疼痛、创伤及手术中的 会导致营养物质消耗的增加。这些均可导致营养缺乏和抵抗力下降。所以手术后加强营养是术后伤口愈合、体质恢复所必须的。

手术后吃什么很重要,如何加强营养也是一门学问。在食物的选择上面有三个根据。

一、 根据营养价值选择食物。手术后要多进食营养价值比较高、清淡而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尤其是优质动物蛋白质;其次是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锌与钾。锌是化学反应中的媒介,在促进蛋白(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钾能维持肌肉兴奋,术后容易缺钾,导致疲乏无力;再次是各种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补充。它们可以增加抗感染的能力,而维生素A、C、E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可适量饮用碱性矿泉水。这样可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使尿酸盐溶解与排泄。最后要避免食用猪油、动物内脏、鳗鱼、甲鱼,少吃肥肉及含胆固醇较高的海鱼等。还要避免烟、酒及浓茶,忌人参、蜂皇浆及灵芝等。

二、根据手术类型与手术对象选择食物。不同的手术类型在选择食物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消化系统手术后饮食宜清淡和细腻。这时考虑的是利于胃肠道的功能重建和恢复,一些蛋白粗纤维或植物粗纤维则应慎重摄入;心血管手术后宜进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于使血管通畅,减少栓塞形成。猪肉、牛肉因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此时不宜食用;产妇手术后宜选择性温热的食物,来促进体力恢复、活血化淤,以及促进子宫收缩。可用牛肉、鸡肉、鸽肉等高蛋白动物性食物作为主料,辅以生姜、胡萝卜、葛根或红花等散淤的食材;婴幼儿身体功能尤其是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术后则应多选择细腻、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而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三、根据术后时间选择食物。一般来说,术后饮食通常从禁食到流质,再过渡到半流质,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1-3天过度一次。术后早期不宜进食太多,最好是易消化吸收的食品。

手术后要注意“忌口”

1、一般戒辛辣、烟酒,以少食油盐、清淡为主。

2、中医讲究忌“发物”,如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羊肉,牛肉、腊肉等应该不吃。

3、方便面、火腿肠、罐头类食品等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4、切忌术后补的太多,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及食物特性,选择口感清淡、营养合理、质量适宜的食物。

5、术后一天内,不宜进食牛奶、豆浆等易胀气的食物。能正常进食时,应给予熟烂、嫩、软、少渣以及营养搭配合理的食物。切忌让病人增进食欲,投其所好,进食辛辣、富含脂肪或煎炸食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手术名称 4 分类 5 ICD编码 6 概述 7 适应症 8 禁忌症 9 术前准备 10 麻醉和 11 手术步骤 111 1胸椎椎板切除术 112 2颈椎椎板切除术 113 3腰椎椎板切除术 114 4半椎板切除术 12 术中注意要点 13 术后处理 14 并发症 1 拼音

zhuī bǎn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laminectomy

3 手术名称

椎板切除术

4 分类

神经外科/一般神经外科手术技术

5 ICD编码

030901

6 概述

椎板切除术的目的是探明椎管内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进行椎管内病变的手术治疗,也用于解除椎管的压迫物,使受压的脊髓或神经根恢复其功能,消除症状。

7 适应症

椎板切除术适用于:

1脊髓压迫症  椎管内的肿瘤和其他占位性病变,脊柱骨折、脱位或其他损伤所引起的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椎管内感染性病灶,如硬脊膜外脓肿、硬脊膜下积脓和炎性肉芽肿(特异性、非特异性),损伤或炎症后的粘连,椎管内寄生虫病,椎管内异物等。

2需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血管性病变,如脊髓血管畸形,海绵状畸形等。

3先天畸形  如脊柱裂、脊膜膨出等。

4需行脊髓或脊神经手术时,如脊髓空洞分流术,脊髓神经束或脊神经根切断术。

5增生性或肥大性脊椎病引起椎管狭窄或神经根受压者,如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

8 禁忌症

1手术部位有感染或褥疮。

2全身情况较差,或身体主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

9 术前准备

1全身一般性准备  根据病情与检查,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予 。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置导尿管。

3颈部病变影响呼吸者,术前应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训练,术前几天可开始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4术后需俯卧者,应提前进行俯卧位训练,使病人能适应此卧位。

5术前晚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01g。

6术前6~8h内禁食。

7术前日准备手术野皮肤,清洗剃毛,范围要超过切口四周15cm以上。颈部手术应剃去枕部头发。

8根据麻醉需要,给予麻醉前用药。

9术前定位  术前应定出预定切除椎板的脊椎位置,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体表标志定位。常用的体表标志有:①颈后下方第1个后突最高的棘突是第7颈椎棘突;②双臂自然下垂,两侧肩胛岗内端连线通过第3胸椎棘突;③双臂自然下垂,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通过第6胸椎棘突;④脐水平相当于第3腰椎棘突;⑤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⑥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椎体。

由于体形的差异,按上述标志定位可能有1~2个棘突的误差。为避免误差,可先根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上用胶布粘著一铅字,摄X线片后,从X线片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10 麻醉和

1麻醉  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均可,应视病人情况及技术条件而定。一般椎管内手术以全麻为宜,儿童、不合作者必须全身麻醉。颈部病变,因术中 影响呼吸,且手术操作有影响呼吸可能,以气管内插管麻醉较安全。

局部麻醉用025%~05%普鲁卡因(每200ml加1∶1000肾上腺素05ml)做局部浸润,先沿切口做皮内、皮下注射,再用长针距棘突外侧15~2cm处刺入肌肉,直达椎板,在椎板表面注入5~10ml,然后一面退针一面在肌肉中浸润同量药物。切口范围内,每一脊椎两侧椎板均应浸润。

全身麻醉时,为维持较浅的麻醉深度和减少术野出血,也可加用025%~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

2   有俯卧位、侧卧位和坐位三种。

俯卧位:较为常用。颈部手术需用头托或固定头架,头略前屈,上胸两旁垫高,髂嵴下垫高使腹部悬空,以保证腹部呼吸运动自如。胸椎手术时,头略低,偏向一侧,上胸和髂部垫高,髋关节稍前屈,膝稍后屈,踝部垫枕。腰椎手术时,可将手术台中段向上抬高,使腰椎前突减少,脊椎位置表浅,便于手术暴露。

侧卧位:因心脏和胃均在左侧,故以右侧卧位为好。病人上肢前伸,右腋下垫一枕,使右臂架空,以免臂丛受压。右腿伸直,左髋、膝关节稍屈,骨盆部以带固定。侧卧位的优点是术野引流好,血液和脑脊液能自行流出;缺点是脊柱不易放直,手术切口易偏离中线,尤其在颈部手术时,头下应垫枕,以保持颈部平直。如病变在一侧,则操作不如俯卧位便利。

坐位:仅适用于颈椎手术,需特制的手术床或坐椅,前有头架支撑额部,颈前屈,身体坐正,双上肢用手托托起,下肢需用驱血带绑扎,以防血液集聚于下肢,致使术中血容量不足。

11 手术步骤 111 1胸椎椎板切除术

胸椎的解剖结构(图4121,4122)

(1)按术前定位,以病变为中心,沿背部正中线棘突划出切口线,其长度视病变的大小而定,通常应包括病变节段的上下各一个椎板。

(2)皮肤常规消毒后,将手术巾粘贴或缝合固定于皮肤上。

(3)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和深筋膜,直达棘上韧带(图4123)。止血后创缘以手术巾保护。

(4)将椎旁肌从棘突和椎板表面剥离开:由于椎旁肌与椎骨间有静脉丛,分离过程中应紧贴骨面进行。先切开棘上韧带,再沿棘突尖端向其两旁锐性切开,紧贴棘突侧方骨面和椎板表面以骨膜剥离器向两旁推开椎旁肌,直至关节突(图4124A)。填入纱布条压迫止血。分离过程先在一侧逐个椎板进行,然后再做另一侧(图4124B)。两侧均剥离后,取出填塞纱条。放置椎板牵开器,向两侧牵开椎旁肌(图4124C)。

(5)切除棘突:自手术野最下方一个棘突开始,先将上下棘间韧带用刀切断,再用骨剪或咬骨钳咬去棘突,直至根部。胸椎棘突由上向下倾斜,上一胸椎的棘突跨在下一胸椎椎板表面,故胸椎椎板切除时上端应多切除一个棘突(图4125)。

(6)椎板切除:胸椎椎板呈鳞片样排列,上一椎板下缘覆盖著下一椎板的上缘,故椎板切除应由下向上进行。上下椎板间为黄韧带,其附丽点是:从上一椎板的腹面中点向下止于下一椎板的上缘,外侧厚而中部薄,先用尖刀沿下一椎板上缘横向切开黄韧带,注意勿损伤椎管内组织。再用小型咬骨钳伸入黄韧带切口,将黄韧带连同椎板分块咬去。一般先从中央部分开始,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可换用鹰嘴咬骨钳或椎板咬骨钳咬除其余椎板,侧方至关节突内侧缘,这样一般即能获得足够的显露,又不致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图4126)。如椎管内手术要求多向外侧暴露,可切除关节突。切除椎板过程中,为防止损伤脊膜和压迫脊髓,咬骨钳不可伸入椎管太多,且咬合力量应向上提,不可下压。切除椎板时常有较多出血,硬脊膜外出血可予电凝或棉片压迫,来自两侧静脉丛的出血可填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骨面出血以骨蜡止血。术野彻底止血,反复冲洗后,即可进行硬脊膜外探查。

(7)硬脊膜外探查:探查硬脊膜外脂肪的多少,有无肿瘤、肉芽肿、异常血管或其他异常组织;骨质有无破坏或缺损。沿中线将硬脊膜外脂肪分开推向两旁。然后检查硬脊膜的色泽、张力和有无搏动,并用手指轻轻扪诊,检查有无硬脊膜下肿块存在。探查完毕后应反复冲洗创口,彻底止血。单纯椎板切除减压,至此即可缝合创口。如需探查硬脊膜内和脊髓,则需切开硬脊膜。

(8)硬脊膜内探查:切开硬脊膜前应止血彻底,防止切开硬脊膜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影响手术操作和术后引起无菌性硬脊膜炎及蛛网膜粘连。椎板骨缘以棉片覆盖,创口反复冲洗干净。先用脑膜钩或有齿长镊将硬脊膜钩起,用尖刀切一小口,伸入小棉片或有槽探针至硬脊膜下腔,在棉片或有槽探针保护下沿中线纵行切开硬脊膜(图4127A)。切开硬脊膜时最好勿损伤蛛网膜,以免脑脊液不断流出,影响操作。沿硬脊膜切口两侧分别设置数针缝线,以蚊式钳夹住线端,借其重量向两侧牵开硬脊膜(图4127B)。

硬脊膜内探查包括:硬脊膜内表面的颜色、光泽,硬脊膜的厚度和有无肿物。再检查蛛网膜的厚度、颜色与光泽,与脊髓有无粘连,蛛网膜下腔有无肿物、出血或囊肿形成。然后检查脊髓的大小、颜色、光泽、质地和表面的血管分布是否正常等。需切开蛛网膜时,先用镊子提起,沿正中切开或剪开。

需探查脊髓侧方和前方时,可用小号脑压板或剥离子垫以棉片,将脊髓轻轻牵开。也可先在上下两个神经根间找出齿状韧带,然后在硬脊膜下或蛛网膜下用蚊式钳夹住,切断韧带在硬膜上的附着点,拉动蚊式钳轻轻转运脊髓(图4128)。在胸段可将脊髓旋转70°左右。无论牵开抑或转动脊髓,操作均应十分轻柔,以免损伤脊髓。

(9)硬脊膜下探查完毕后,根据手术目的进行治疗性操作,方法见各种具体手术。

(10)治疗操作结束后,用温盐水将蛛网膜下腔冲洗干净,不可有血块或血液残留。蛛网膜切口不需处理。如需做脊髓减压,则不缝合硬脊膜。此时硬脊膜外止血应极彻底,以免术后形成血肿,直接压迫脊髓。如不需减压,则用不吸收线(细丝线)连续或间断缝合硬脊膜,以间断缝合较为紧密。

(11)取除椎板牵开器,再次彻底止血后,肌肉用不吸收线(丝线)全层或分2~3层间断缝合。缝合有止血作用,应贯穿全层肌肉;如分层缝合,缝合每一层时,应将缝线穿过部分深层组织,使上下各层组织互相紧贴。

(12)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分层间断缝合。

硬脊膜缝合紧密者,可在硬脊膜外放置橡皮片或硅胶管引流,经创口旁戳孔引出。硬脊膜未缝合者不可做引流。

112 2颈椎椎板切除术

颈椎解剖结构(图4129,41210)

(1)颈椎手术可采用俯卧、侧卧或坐位。不论用何种 ,头部应略前屈,增宽棘突和椎板间距离,以利操作。俯卧或坐位时,头部应用头架支撑。俯卧位时还应将上身略略抬高,使头部处于较高平面。侧卧位时头下应垫枕,保持颈椎成一直线,防止切口偏斜。

(2)切口均用正中切口。颈椎椎体较扁小,故切口范围应超过病变范围上下各两个脊椎,才能充分暴露,上颈椎手术,因枕下肌肉较厚,上方应达枕外粗隆才能获得较好暴露。

颈椎棘突除颈7棘突较长可在体表摸出外,其余均被两侧肌肉覆盖。故应严格沿正中线切开项韧带,找出两侧椎旁肌的正中接合线,沿此线切开,分开两侧肌肉,暴露棘突。如偏向一侧,切入肌肉常有较多出血。

颈椎棘突形态不同,寰椎无棘突,自枢椎至颈6均呈分叉形,颈7棘突长不分叉。将棘突上附丽的肌肉紧贴骨质切断,直达棘突外侧缘,再用骨膜剥离器贴骨面向外推开肌肉。由于颈椎棘突及椎板表面不平整,推开肌肉时除用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外,常需用锐器切断肌肉附丽点。外侧分离止于关节突。寰椎后弓和寰椎后结节显露后,表面的骨膜可横向切开,然后剥离。

颈椎黄韧带薄,相邻椎板间距较宽,故切除较易。颈椎关节突为前后向,下关节突较宽,不可损伤,否则易发生脱位。高颈段手术常须将枕骨大孔后缘咬开,方法同颅后窝手术。

颈椎管较宽大,颈髓也较粗,颈神经短且较接近水平位,故颈脊髓较固定,手术时不易转动。颈5以下神经根组成臂丛,非不得已不可将其损伤。

其他手术方法均同胸椎椎板切除术。

113 3腰椎椎板切除术

腰椎解剖结构(图41211,41212)

正常腰椎有前凸弯曲,俯卧位手术时腹部应垫一枕,或将手术台中间向上抬起,以减少前突,使脊椎位置较为浅表,以利操作。

腰椎棘突短直,棘突与椎板位置大致在同一平面。腰椎椎旁肌和椎板均较厚,两侧关节突间距离相对较窄,暴露椎板时最好将其外侧的关节突内侧面也显露一部分,但椎板切除范围仍应以关节突为限。相邻腰椎板间隙较大,切除较易。

腰椎管内的脊髓为圆锥部,终于第1腰椎或第2腰椎上半水平,其下即为马尾神经根。在马尾部分行手术时,用吸引器时必须用棉片衬垫,以免神经根被吸入吸引器造成损伤。

腰椎其他手术操作同胸椎椎板切除术。

114 4半椎板切除术

适用于一侧椎管内探查或减压,如一侧的神经根切断,单侧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椎间盘切除等。仍用中线切口,推开一侧椎旁肌暴露该侧椎板,切除棘突基底至关节突间的椎板。如需切开硬脊膜,在术野中间切开。其他操作均同全椎板切除术。

12 术中注意要点

1一次不能切除过多椎板,以免术后脊柱失去稳定性,故术前病变定位十分重要。椎板切除应尽量避免损伤两侧的关节突,尤其在颈、腰椎,以免术后发生脱位。

2术中 虽可不同,但均应保持切口在中线,不可偏斜。

3咬除椎板及在椎管内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硬脊膜和脊髓。咬骨钳不可插入过多,咬合用力时应向外上,并以手指保护,防止咬骨钳向椎管内压入,损伤脊髓。术中不可过分牵拉、压迫、扭转脊髓。吸引器不可直接接触脊髓,应垫以棉片。马尾部手术时,应防止吸引器将马尾吸入。一切操作应尽量轻柔,减少脊髓损伤。

4术中止血应彻底。硬脊膜外出血以电凝、骨蜡、止血海绵压迫等方法止血。硬脊膜内及脊髓表面可以棉片压迫或双极电凝止血,不可用单极电凝处理脊髓表面血管。手术后,硬脊膜下应反复冲洗,防止血液存留,确认无出血及血液积存后方可缝合硬脊膜。硬脊膜不缝合做脊髓减压时,切口各层,尤其椎旁肌应彻底止血,严密缝合。

13 术后处理

1术后仰卧或侧卧,最好卧硬板床。翻身时应使身体平直,避免扭曲。

2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感觉平面有无上升下降,如有上升,表明脊髓功能有进一步损害,应积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颈椎手术者应密切注意呼吸情况。

3注意创口引流有无脑脊液流出,如脑脊液流出较多,应考虑提前拔除引流。一般引流在术后24~48h拔除。

4有截瘫者应按截瘫护理。

5高颈段手术后,有时可发生中枢性高热,应及时处理。

14 并发症

1硬脊膜外血肿  椎旁肌肉、椎骨和硬脊膜外静脉丛止血不彻底,术后可形成血肿,造成肢体瘫痪加重,多在术后72h内发生。即使在放置引流管的情况下也可发生血肿。如出现这种现象,应积极检查,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2脊髓水肿  常因手术操作损伤脊髓造成,临床表现类似血肿。治疗以脱水、激素为主;严重者如硬脊膜已缝合,可再次手术,开放硬脊膜。

3脑脊液漏  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如有引流,应提前拔除。漏液少者换药观察,不能停止或漏液多者,应在手术室缝合漏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47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