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鸡受精率的重要因素包括睾丸发育、体重、骨骼大小和身体状况。这些性状在不同周龄有不同的生长强度和发育特征。配种过程中,种鸡要遵循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培育出睾丸良好、体重达标、骨骼大小合适、身体丰满的种鸡,为获得理想受精率提供有力保障。
1、注意睾丸的生长发育。睾丸的大小和重量直接关系到精子和精液的数量和质量。15周龄前,睾丸的增殖量不大,从5 mg到80 mg,但精原细胞的数量增长非常快。精原细胞不仅为精子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而且与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个阶段的任何不良刺激都会影响这个细胞的生长,12周龄前的损伤是不可逆的。15周龄后,睾丸重量开始快速增加,轻刺激3周后增加更明显,重量达到12-22g左右。睾丸的最大重量和精液量在28-35周。35周龄成熟公鸡睾丸重量约45 g,睾丸血管分布良好,色泽健康。输精管发育良好。
18 ~ 25周龄处于睾丸的高速生长期,应避免热应激,因为会极大影响公鸡的受精能力。35 ~ 40周龄后,睾丸开始自然萎缩,精液的数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但下降的速度与管理质量密切相关。在高峰期后保持公鸡良好的体重、增重和身体状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受精率的下降速度。综上所述,良好的睾丸生长和受精率应该从公鸡的早期管理开始,贯穿整个生长过程。
2、实施正确的饲养管理。公鸡在孵化场要经过识别、免疫注射、割冠、断趾等处理,再加上长途运输,使得它们到达鸡舍时比母鸡还要虚弱。所以公鸡最好单独饲养,安排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工人进行特殊照顾。根据公鸡身体的情况,温度应相应调整。一般第一天需要比母鸡高1℃,湿度可以控制在相对较低,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方便对公鸡进行不同的光照方案和饲养方案,促进早期体重快速增长。如果公鸡和母鸡养在同一个房子里,就要求把公鸡放在条件最好、便于管理的地方。
人工授精技术包括公鸡精液生成、精液生成、精液采集与处理、授精三个环节,其中人为因素尤为重要。只有认真把握这些环节,才能更好地做好人工授精工作。让我们具体看看家禽人工授精率的影响因素。
1采精。
精子收集器将公鸡放在某个支撑面上,控制它的腿,并向下扣动翅膀以防止跳动。然后精子收集器用右手有节奏地按摩耻骨下方尾巴的末端,目的是引起射精反射。将另一个合适的精液容器握在右手掌心,通常用一个小的刻度量筒,这样手指就可以不受约束地刺激。同时左手将尾羽向头部弯曲,轻轻按压尾部脂肪区。当射精反射出现时,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移动,直到反射消失。在这个动作中,左手的手指也应该用来搜寻输卵管下端的精液。在这种方法的大规模商业化操作中,经常使用一种专门设计的吸引仪,将公鸡交配器官的精液直接引入一个保持在10 -15的保温瓶中,可以在不损伤精子细胞的情况下减缓精子的代谢活动,这种仪器也有利于精子的完全收集。
2精液的保存和稀释。
虽然家禽的精子在储存几天后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活力,但是当射精和授精之间的间隔小于30分钟,优选不超过1小时时,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精子在公鸡的输卵管中仍然是不活跃的,但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它立即变得非常活跃。这种活动涉及氧化和糖酵解过程,导致精子赖以生存的底物迅速耗竭。由于射精精液的代谢活性,二氧化碳在样品的正上方逐渐形成,这降低了家禽的精子活力。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精子的功能,最好将样本上方的空间与样本本身的比例降低到2:1,这可以通过适当大小的容器来完成。如果使用稀释剂,应在授精前加入。最简单实用的稀释液是1025%生理盐水,调节pH值至7-8,其中加入一种抗生素,例如每毫升加入200-400g双氢链霉素。授精前添加果糖有利于精子存活。稀释液与精液的比例为1:1时,稀释效果最好。
3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的适宜剂量因家禽品种而异,这主要是由于精液中精子浓度与所需剂量呈反比关系。当使用完整或未稀释的精液时,推荐剂量为01毫升,鸡为0。火鸡025毫升,鸭子03毫升,鹅005毫升。
给母鸡或火鸡授精的方法相对简单。将母鸡放在操作者的左手上,用左右手掌轻压泄殖腔和腹部,以促进输卵管向外翻。但是,只有正在产卵的雌性才容易操作。在阴道的末端被暴露后,一个装有精液的注射器被迅速插入阴道大约3厘米,然后精液被注射。在拔出注射器之前,应该放松腹部的压力,以便输卵管能够收缩,从而避免精液被收缩的阴道挤出。受精过程对雌性家禽无害。事实上,许多蛋鸡只要轻轻抓住或触摸腰部,就会立即离开阴道。把装有精液的注射器插入上半段,阴道体内是没有用的采精和受精都需要熟练的技能。母鸡和公鸡在与采精和授精合作之前需要引起一些反应。一旦人工授精开始,它应该在授精每1周重复一次,在土耳其每2-3周重复一次。在受精之后48小时,当母鸡被给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子时,可以产生第一个受精卵。
4影响因素。
采集精液的清洁度:鸟类泌尿生殖道和消化道特殊的解剖结构,使精液容易被粪便和尿液污染。当授精和保定的家禽被人工饲养时,通常会排出大量的粪便,尤其是雄鸟,但在自然交配时却不是这样。精液中粪便的存在对精子的存活是有害的。结肠微生物,如结肠型细菌、葡萄球菌等进入精液,使精液中的细菌系统更加严重。这些类型的细菌也大量出现在泄殖腔的各个部位,用手刺激获得精液时,精液样本的平均细菌载量一定特别严重,可以保护直接从输精管收集的精液不受细菌污染。
抗生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已被推荐为控制精液细菌菌群的方法。虽然这些添加剂是有效的,但更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污染。
采精:的环境温度20以上的温度对维持精子的受精能力是有害的,这是由于精子在体外的高代谢率和精液中细菌的生长。在采精和授精,低环境温度对人造授精的效果没有不利影响
泄殖腔渗出物:这些渗出物来自肛门窝淋巴襞和输精管末端附近的许多血管区,在人工刺激雄鸟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但按摩挤压时间过长,精液中的渗出物过多,会给精子的存活带来危害。
混合精液:精液中含有一种代表血型的凝集素,这种凝集素在精液被泄殖腔内大量透明液体污染时浓度较高。为授精把几只雄鸟的精液放在一起,往往会发生精子凝集,这种凝集是精液抗原和相应的天然抗体之间的凝集反应,接收能量必然下降。如果这种情况是由于精液中透明液体含量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收集这样的样本。
1公鸡对受精率的影响。
精子的遗传特征:公鸡不同品种或品系的性成熟和精子产量存在遗传差异。一般来说,中型蛋鸡的繁殖力最好,而轻型蛋鸡和肉型鸡的繁殖力最低。据研究,公鸡的冠型与受精能力高度相关。公鸡纯合显性基因的育性比公鸡单冠差,而公鸡杂合隐性基因的育性居中。2营养因素:饲料中的蛋白质影响公鸡的发育和产精,而低蛋白日粮则会影响公鸡的性成熟,体重达不到要求;高蛋白容易引起酸中毒。一般认为育雏期16-18%的粗蛋白和繁殖期12-14%的粗蛋白可以满足需求。雄性母鸡在育雏期可以混养。根据Wilson(1987)的研究,在12%、14%和18%的日粮肉型鸡的粗蛋白水平之间,精液质量没有显著差异。在种植期,由于蛋公鸡和肉公鸡的体重差异很大,蛋白质的水平也不同。原苏联家禽营养标准规定,蛋公鸡的粗蛋白含量为18%,肉公鸡的粗蛋白含量为14%。
霍启光等人(1991)用笼养29-36周龄的中型蛋鸡,表明125%的蛋白质对繁殖性能和体重没有有害影响。巴克纳(1986)报道,肉用公鸡每天的粗蛋白摄入量为109克和187克,精液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丁余荣(1993)报道,当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11%时,无论精液体积、精液质量和受精率如何,都是可行的。但15%、17%和19%的粗蛋白含量较差,指出饲喂含12%粗蛋白的日粮的公鸡精液回收率为98%;然而,日粮含18%粗蛋白的可回收精子率仅为39%,因此在肉鸡养殖中必须男女分开饲养。
此外,据报道,日粮公鸡粗蛋白含量与公鸡使用频率有关,当公鸡使用强度较高时,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反而低。丁余荣(1991)报道,10-12%的蛋白质水平适合于从每一个日的肉公鸡收集精子。如果经常使用,对粗蛋白质的要求是12-14%。
能量也是影响公鸡繁殖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体重来影响繁殖力。一般认为,肉公鸡的ME消耗量最低的是平养时的320-399大卡/日和笼养时的288-390大卡/日等。巴克纳等人(1986年)报告说,30-60周大的单笼肉鸡饲养者的最低能量需要量为358千卡。Bootwalla等人(1988年)报告称,圈养条件下30-43周龄肉种鸡的ME为303千卡/日,对繁殖力没有不利影响。Sexton等人报道30-58周龄肉种鸡的ME水平为288 kcal/日与384 kcal/日相比,在繁殖力上没有差异。
通常,公鸡和母鸡吃同样的饲料。陈淑勤等人(1983年)报道了白来航公鸡饲料代谢能2760千卡,粗蛋白1633%,钙35%,代谢能2840千卡,粗蛋白1237%,钙13%。精液质量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此外,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影响公鸡精液的产生。据报道,饲料中维生素A的缺乏导致精子数量、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缺乏VE导致轻度病例受精率低,重度病例睾丸变性。据报道,锰含量也影响受精率。
3环境因素:首先是光,通过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来影响精子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精子发生。一般来说,光照12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以使睾丸最大限度地生长,提高精子产生的功能。比如光照不足9小时会减弱刺激。巴(1963)报道红公鸡16小时的光照优于8小时和11-12小时的光照。同时建议光强为10勒克斯。低温延缓了公鸡和生殖器官的发育,而高温影响了精液的体积和质量。BYH和雅克托(1964)报道了30的室温对成年公鸡没有影响,而在39-49的室温下,13-18个月的芦花洛克公鸡的射精量在2-5小时内可迅速减少50%。另外,不同季节公鸡的生死活动也不同。
公鸡的饲养方式也影响繁殖力,公鸡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受单独饲养或与母鸡一起饲养,以及繁殖期笼养或平养的影响。陈淑勤等人(1983)认为,不同密度下丹阳河的受精率没有差异,但单养公鸡的精液量和精子密度高于双养公鸡,差异显著。不同饲养密度的单作组间差异不显著。
4生殖因素: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留作繁殖用的公鸡都能产出优质的精液。研究表明,公鸡的发育与受精率呈正相关。据报道,120-150日龄帆船公鸡睾丸重量与冠高和冠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和0737。例如,41%在35天前没有形成典型冠毛的公鸡是不育的。建议在60-70天或更早时,根据树冠大小进行第一次选择。5-6个月时,根据体重和人工授精训练,腹部柔软发育良好,按摩产生的反公鸡全部消除。
二、生产期投料管理
培育优质的雄性和雌性是获得良好受精率的关键步骤。只有在整个生产期间精心饲养和管理公鸡,公鸡才能保持良好的繁殖能力。
雌雄槽喂食,控制体重。在不同的食槽中喂食意味着在母鸡20周后在食槽中加入上防公鸡网格。公鸡格子的缝隙是42-42-44mm,公鸡用的是料线或料桶。给公鸡饲喂与母鸡不同的饲料,能量为2750大卡/公斤,蛋白质为125%,限制饲料量,保证公鸡合理增重,可有效减少鸡腿病的发生。在使用分槽饲养时,特别重要的是要精心管理和维护,防止公鸡围栏损坏,确保公鸡不能偷母鸡饲料,否则会达不到要求,干扰雄母鸡的饲养计划,导致公鸡过量喂养,体重迅速增加,体态臃肿,繁殖能力下降。饲料摄入不足会影响蛋鸡的产蛋,导致受精率和产蛋率异常下降。在生产期间控制种鸡的体重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公鸡的重量应为每周抽测3-5%,如果重量异常下降或上升,则需要分析并找出原因并进行补救。公鸡必须有足够的粮位,8-10只鸡/桶。如果料位不足,会增加攻击的战斗能力,造成强弱分化,增加死淘率。公鸡的体重一直在增加,所以维持能量也在增加。在生产期间,公鸡应每4周增加1克饲料。在气温变化迅速的季节,如舍温,室外温度也很紧迫季节变化剧烈,如舍温,也随着外界温度迅速变化。
当舍温在18-27外时,公鸡的维持能量也随着舍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如果饲料量不变,当舍温在18以下时,公鸡首先表现为活动量和繁殖次数减少,但体重增加,舍温进一步减少,繁殖次数由于能量维持不足而进一步减少,体重也是如此。当温度高于27时,由于能量过剩,体重迅速增加,身体变得臃肿。再加上热应激,公鸡懒动,繁殖能力迅速下降。这种变化造成的后果,以后很难挽回。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应及时增减物料量,临界温度外每增减1,应减少或增加14%的能量,约2克物料量。
2改善环境条件,预防腿部疾病:公鸡体重较重,腿部支撑身体的负荷较重,容易诱发腿部疾病和脚垫疾病。患有该病的鸡的活动度和配种次数下降,体重迅速增加,从而使鸡的受精率下降。为了预防腿部疾病,除了控制体重之外,床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和平坦。床面潮湿的鸡鸡腿病发病率大大增加,鸡的受精率也低。此外,新的床面容易磨损公鸡的脚垫,也容易引起腿部疾病。所以保持合理的增重,勤铲粪肥,换垫料,加强通风,保持床面清洁干燥是预防腿部疾病的关键。
3做好保温防暑降温工作。
从以上曲线可以看出,冬夏两季受精率下降幅度最大。如前所述,除了加强对公鸡的管理,舍温的变化幅度应该最小化。长期冷应激或热应激对公鸡或母鸡非常不利。冬天要做好保温工作,尽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夏季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防止冬夏季受精率下降的根本措施是将舍温降到30以下,在材料或水中添加Vc,在饮用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其他抗应激药物。
4笼养公鸡的管理:笼养公鸡固定在笼子里,比平养公鸡更容易管理。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定期定期采集公鸡精液,使公鸡形成良好的性反射。笼养公鸡活动较少。因此,饲料的日粮低于平养,但饲料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高于平养公鸡。5补充后备雏公鸡:公鸡达到较高年龄后,精液质量和交配能力下降,卵子质量和受精率也下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考虑在45周龄时补充后备雏公鸡,但补充的公鸡数量不应少于公鸡总数的10%,这太大了。由于一开始的恐惧,补充的公鸡在形成新的群体秩序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原公鸡杀死或削弱。晚上分娩很容易缓解恐惧和压力。
1、地面平养,
这种方法节省人力物力,设备比较简单,投资相对较少,但是占地面积比较大所需要垫料也比较多,还有就是小鸡直接与地面和鸡粪接触,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2、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不用垫料,因为透气性好,所以饲养的密度比地面平养大,最高可以提升25%。而且管理方便,也降低了小鸡感染疾病的风险,但是网上平养前期投资比较大。
3、立体笼养,
笼养的养殖密度是最高的,而且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可以提高鸡舍的利用率,但是小鸡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小鸡发生胸囊肿和瘸腿病的几率较高,相比前面两种饲养方法前期也是最大的。
肉用型鸡的饲养周期比较短,所以饲料的配方尽量要保持稳定,如需要换料时,必须逐步更换,起码要有一个星期以上的适应期,突然更换容易造成鸡的消化不良,从而影响鸡的长势。
肉用小鸡对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需求较高,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要求也比较严格,特别是氨基酸的需求量必须要保证。
为了提高增重的效果,小鸡饲料中的代谢能不应低于1255兆焦/千克,但最好也不要高于1423兆焦/千克;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0%。
1、公鸡母鸡分群饲养,因为公鸡的大羽毛生长速度比母鸡慢,所以在育雏后期公鸡需要的温度比较高。
2、公鸡母鸡的营养需求也不一样,公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比较大,比母鸡要高3%~4%。
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45°角的健壮公鸡。 2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21公母分开饲养(1~20周) 2110~6周的饲养管理在这一阶段为了使种公鸡有较长的腿胫而采用自由采食,不能限制它的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以后腿胫的生长速度就很缓慢了。育雏料要求粗蛋白18%、能量117MJ/kg。1日龄剪冠断趾,7~8日龄断喙,公鸡的喙要比母鸡留的长,烧掉喙尖即可,如果断喙过多会影响交配能力。断喙前后3天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防止鸡群应激和喙部流血;料槽上料应适当增加,防止因断喙疼痛而影响采食;鸡群密度适当,槽位充足,以免强弱采食不均,鸡群均匀度差,弱小公鸡太多。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白天关灯1~2次,每次5~10分钟,让鸡适应黑暗的环境;4~9日龄光照22小时,8日龄后每天递减半小时,过渡到自然光照,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充分发挥鸡群早期生长优势。4周龄时抽测体重,要求均匀度85%,公鸡体重达到同批日龄母鸡体重的15倍。均匀度差的鸡群按体重分群,小鸡群增料10%~20%,5~6周龄时对公鸡进行选种,淘汰体重过小、毛色杂、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留种公鸡、母鸡比例(15~17)∶100。在选种之前不实施限饲,否则会降低日后商品化肉鸡的生长性能。 21227~20周种公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特点,采用四三法限饲,使胸部过多的肌肉减少,龙骨抬高,促进腿部的发育,降低体内脂肪。改用育成鸡料,粗蛋白含量15%,能量1163MJ/kg,使体重恢复到标准或高于标准范围10%以内。若限饲过度,造成公鸡体重太轻,增重不足,会影响公鸡生殖器官的发育。种公鸡性成熟要比母鸡性成熟稍早,在此期间公鸡舍光照比母鸡舍光照多2小时/日,否则混群后未性成熟的公鸡会受到性成熟母鸡的攻击,而出现公鸡终身受精率低下的现象。19周龄对公鸡群进行一次选育,选择鸡冠红润、眼睛明亮有神、羽毛有光泽、行动灵活、腿部修长有力、龙骨与地面呈45°角、胸部平坦、体重是母鸡14倍左右的健壮公鸡,选留比例(12~13)∶100。在第20周龄时混饲,先把公鸡转入鸡舍再转入母鸡群。 22公鸡混养分隔饲喂(21~66周) 221种公鸡配种前期饲养管理(21~45周)21周龄开始公母混养分饲,这一阶段管理要点是确保稳定增重、肥瘦适中、使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步。鸡群全群称重,按体重的大、中、小分群,饲养时注意保持各鸡群的均匀度。混养后在自动喂料机食槽上加装鸡栅,供母鸡采食,使头部较大的公鸡不能采食母鸡料,公鸡的料桶高45~50cm,使母鸡吃不到公鸡料。 公鸡增重在23~25周龄时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睾丸和性器官在30周龄时发育成熟,因此各周龄体重应在饲养标准的范围内。体重太轻、营养不良,影响精液品质;体重过重,会使公鸡性欲下降,脚趾变形,不能正常交配,而且交配时会损伤母鸡。 222种公鸡配种后期饲养管理(46~66周)在28~30周时,种公鸡的睾丸充分发育,这时受精率达到一个高峰;45周左右,睾丸开始衰退变小,精子活力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受精率下降。受精率下降的速度与公鸡的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条件好坏有关,在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种公鸡饲养品质,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在种公鸡料中每吨饲料添加蛋氨酸100g、赖氨酸100g、多种维生素150g、氯化胆碱200g。有条件的鸡场还可以添加胡萝卜,以提高种公鸡精液品质。及时淘汰体重过重、脚趾变形、趾瘤、跛行的公鸡。及时补充后备公鸡,补充的后备公鸡应占公鸡总数的1/3,后备公鸡与老龄公鸡相差20~25周龄为宜。补充后备公鸡工作一般晚上进行,补充后的公母比例保持在(12~13)∶100。
关于产蛋母鸡的选择已有许多论述,但对公鸡的选择与饲养却鲜有介绍,实际上公鸡选择与饲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介绍种公鸡的挑选方法及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参考。
一、种公鸡的挑选方法
挑选种公鸡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35~45日龄,从育雏开始便有计划地选留健康活泼、冠大、发育良好的小公鸡。
第二次挑选在130~150日龄时进行,选出反射强、精液多、质量好、无病无伤残的公鸡,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适当多留些公鸡。
另外,留种公鸡既要看体型外貌,也要注重生长发育。公鸡过肥精子密度减少、活力下降。过瘦则性反射不强,繁殖机能低下。凡性成熟较晚、体重过大或过小或无雄性特征的,不管其他指标如何,均应淘汰。
二、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分群饲养
一日龄时进行公母分群饲养,这样可培育出发育良好、性欲旺盛、使用期长的种公鸡。
2、采用笼养培育种公鸡最好采用笼养。据报道,平地饲养的种公鸡与母鸡一起笼养后,蛋的受精率比笼养种公鸡低3%~5%。
3、控制密度要注意种公鸡的饲养密度。试验证明,种公鸡从每平方米21只增加到27只,育成率降低8%,交配次数也减少30%以上。
4、注意剪冠种公鸡冠大,在饲养过程中最易形成外伤。70日龄前剪冠的公鸡,成活率及繁殖品质均有提高,受精率较不剪冠鸡高出2%以上。剪冠多于35~45日龄初选后进行。
5、补充营养在种公鸡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添加剂,效果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