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第1张

基地建设

环境指标。第一牛源基地最好建在没有污染源(农药厂、造纸厂、皮革厂、化肥厂、有毒有害金属厂、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或距离有污染源的厂矿企业2千米以上,并且在污染源的上风方向。第二,牛源基地饮用水、生产用水均采用地下水(水深100多米以上),并定期检测水质。第三,无公害牛源基地内种植业尽量多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严格按规定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使用政府已明令禁用的兽药、添加剂,生产与生活的废弃物实施无害化管理。

品种指标。牛源基地建设总的原则是母牛本地良种化,公牛引进良种化,商品牛实行品种杂交或三品种杂交优化。我国本地牛种较大体型纯种肉牛有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等,中小体型纯种肉牛品种有巫陵牛、雷琼牛、盘江牛、巴山牛等。

数量目标。应因地制宜,规模大会增加管理的难度,规模小了不能发挥规模效益。参考数目是适龄繁殖母牛数4~6万头,每年获得牛犊数35~52万头,每年获得可育肥牛数22~30万。

2 饲养

育成公牛正处于牛的生长高峰期,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数量多,而且要求饲料的质量高,需要一定的精饲料,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育成公牛粗饲料以青干草鲜重为主时,日粮中精饲料占30%,干草占70%,含水量按50%计算。粗饲料以青草鲜重为主时,精饲料占28%,干草占72%,含水量按50%计算。粗饲料的选用以苜蓿干草为第一,不用秸秆、糟渣料和多汁料。日粮中丰富的维生素A对公牛睾丸的发育、精子的活力和密度有重要的影响。

从母犊牛断乳转群到1周龄的育成母牛,期间只有6个月时间,但牛的生理变化很大。此时牛处在生长速度的最高峰期,饲养适度可获得很高的日增重。为了获得较高的体重,可以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养方法。从断乳到1周龄,日粮中混合精料占45%~55%,粗饲料占45%~55%,满1周龄后逐步过渡到混合精料占20%~30%,粗饲料占70%~80%。但应注意粗饲料的质量,粗饲料质量差,在日粮中的比例应小一点。1周龄以上育成母牛的消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熟,能更多地利用粗饲料。因此,到初配前,日粮中品质较好的粗饲料提供的营养可达85%~90%。育成母牛既要增加体重,但又不能沉积脂肪太多。

3 管理

育成公牛的管理。一是分群饲养。不仅要与育成母牛分群饲养,也要在育成公牛群中分栏饲养,主要是为了防止强欺弱,大欺小。二是戴鼻环。目的是便于管理,正确戴鼻环首先是要穿鼻,穿鼻用的工具是穿鼻钳,部位在牛鼻中隔软骨最薄处。穿鼻时应将牛绑定牢固,用碘酒消毒工具及鼻中隔软骨,用穿鼻钳穿过鼻中隔软骨最薄处,立即用麻绳或光滑的木棍穿过伤口,以免伤口愈合。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换更大的鼻环。三是刷拭、运动。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刷拭育成公牛,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达到保持皮毛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体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育成公牛的运动也很重要,运动在于提高其生活力,增进健康,生产活力强、密度高、数量多的精液。四是防疫保健。根据防疫要求接种疫苗,不喝脏水、不喂腐烂变质饲料,保持育成公牛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夏天防暑,冬天防寒。五是训练采精。育成公牛从12~14月龄起训练调教人工采精,每月2次,逐渐增加到18个月时每星期2次。检查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不合格精子比例精子比例。试配健康经产母牛,观察其后代生长发育速度、品种特性和有无遗传缺陷等,为继续选留或淘汰提供依据。

育成母牛管理。一是要分群管理,依据体重和体质分群饲养。二是定食槽定牛床。这样有利于养成牛的条件反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全身刷拭。每天全身刷拭1~2次,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四是分栏转群。12月龄、18月龄和分娩前2个月,根据育成母牛发育情况分栏转群,同时进行称重、体尺测量,做好档案记录。五是适时初配。育成母牛达18个月龄时应记录其发情日期发情日期,经过几次发情,条件成熟的育成母牛及时配种。六是防疫防病、防暑防寒。根据免疫计划接种疫苗,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种树搭凉棚,安装电风扇,入冬后堵塞风眼,夜晚关闭窗户,勤换垫草,保持干燥防寒。

(一)妊娠后期的饲养

妊娠期最后两个月胎儿的增重占到胎儿总重量的75%以上,因此,需要母体供给大量的营养,精饲料供给量应逐渐加大。同时,母体也需要贮存一定的营养物质,使母牛有一定的妊娠期增重,以保证产后正常泌乳和发情。但也要注意防止母牛过肥,对于初产母牛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过肥容易造成难产,而且产后发生代谢紊乱的比例增加。

舍饲时,饲料除优质青粗饲料以外,混合精料每天不应少于2-3千克。在分娩前30天,进一步增加精饲料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为宜。同时增加饲料中维生素、钙、磷和其它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预产期前2-3周,开始降低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比营养需要量低20%。同时,保证日粮中磷的含量不低于钙的含量,有条件的可改喂围产期日粮,这样有利于防止母牛出现乳热症。分娩前最后一周,精饲料喂量降低一半。

(二)妊娠后期的管理

妊娠后期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获得健康的犊牛,同时保持母牛有一个良好的产后体况。为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在分娩前1个月,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难产。但应避免驱赶运动,防止早产。

妊娠后期初产母牛的乳腺组织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应增加每天乳房按摩的次数,一般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直至产前半个月停止。按摩乳房时,要注意不要擦拭乳头。

要计算好预产期,预产期前两周,将母牛转移至产房内,产房要预先做好消毒。预产期前2-3天,再次对产房进行清洗消毒。初产母牛难产率较高,要提前准备齐全助产器械,洗净消毒,做好助产和接产准备。

第一,选好品种。

由于我国没有专用肉牛品种,所以可利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的公牛与我国地方品种的母牛杂交,或国内优良地方品种间的杂交后代进行育肥。

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对提高育肥肉牛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如西门塔尔杂交牛产奶、产肉效果都很明显;皮埃蒙特杂交牛生长迅速、肉质好;海福特改良牛早熟性和肉的品质都有提高;利木赞杂交牛的牛肉大理石花纹明显改善;夏洛来改良牛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

第二,利用公牛育肥。

研究表明,性别影响牛的育肥速度,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公牛生长最快,阉牛次之,母牛最慢。

这是因为公牛体内性激素一睾酮含量高的缘故。

一般公牛的日增重比阉牛提高144%,饲料利用率提高117%,可在18-23月龄屠宰。

因此如果在24月龄以内肥育出栏的公牛,以不去势为好,胴体瘦肉多,脂肪少。

第三,选择好的架子。

架子牛的选择非常重要,有架子牛七成相之说。

因此,应尽可能选择易于饲喂,容易长膘,资质好,能卖大价钱的牛入栏喂养育肥。

第四,选择适龄牛育肥。

年龄对牛的增重影响很大。

一般规律是肉牛在1岁时增重最快,2岁时增重速度仅为1岁时的70%,3岁时的增重又只有2岁时的50%

幼龄牛的增重以肌肉、内脏、骨骼为主,而成年牛的增重除增长肌肉外,主要是沉积脂肪。

饲料利用率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大而呈下降趋势。

在同一品种内,牛肉品质和出栏体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出栏体重小的牛肉质往往不如体重大的牛,但变化没有年龄的影响大。

按年龄,大理石花纹形成的规律是:12月龄以前花纹很少,12-24月龄之间,花纹迅速增加,30月龄以后花纹变化很微小。

由此看出要获得经济效益高的高档牛肉,需在18-24月龄时出栏。

第五,抓住育肥的有利季节。

环境温度影响肉牛的育肥速度。

最适气温为10-21℃,低于7℃,牛体产热量增加,维持需要增加,要消耗较多的饲料;环境温度高于27℃,牛的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所以在四季分明的地方,春秋季节育肥效果最好。

此时气候温和,牛的采食量大,生长快。

夏季炎热,不利于牛的增重,因此肉牛育肥季节最好错过夏季。

但在牧区肉牛出栏以秋末为最佳。

第六,合理搭配饲料。要按照育肥牛的营养需要标准配合日粮,正确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日粮中的精料和粗料品种应多样化,这样不仅可提高适口性,也利于营养互补和提高增重。

肉牛在不同的生长育肥阶段,对饲料品质的要求不同,幼龄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增重以肌肉为主,所以需要较多的蛋白质饲料;而成年牛和育肥后期增重以脂肪为主,所以需要较高的能量饲料。

和牛是从雷天号西门塔尔种公牛的改良后裔中选育而成的牛。

日本和牛以黑色为主毛色,在乳房和腹壁有白斑。成年母牛体重约620千克、公牛约950千克,犊牛经27月龄育肥,体重达700千克以上,平均日增重12千克以上。

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由于日本和牛的肉多汁细嫩、风味独特,肌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营养价值极高,因而在日本被视为“国宝”,在西欧市场也极其昂贵。

日本饲养的和牛,对饲料和品质控制非常严谨,每只和牛在出生时便有证明书以证明其血统。但国内传言中,神户牛喝啤酒、有按摩确与事实不符。虽然在养殖上十分严格,需要配以特种饲料,但更重要的是其血统和品种。

等级判定

日本的和牛从高到低共分为五个等级,即A5、A4、A3、A2、A1。A3以上级别的牛肉就可以看见大理石状的分布,其中A5级的和牛是最顶级的。

对和牛等级的判定有着严格的过程,从大理石的分布状况、肉质的颜色、松弛程度等都会逐一进行评判,最重要的还是看大理石的分布状况。

在评定过程中,只有当两位审核人员的意见一致时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评定,在每个环节中,都会打一个分数,而最终确定的等级并不是按最高登记,而是按最低等级作为最终的等级。

比如,一块牛肉的雪花分布是A5,但是其肉质颜色只有A2,那么,最终这块牛肉也只能沦为A2。因此,一块A5级牛肉的价格就很昂贵了,一般售价会在2500甚至更高。

  西门塔尔牛的 饲养 有着广阔的前景与效益,那么西门塔尔牛如何饲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西门塔尔牛的饲养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西门塔尔牛的饲养技术 西门塔尔牛的牛舍建设

 场址选择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土质良好。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 雨水 、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丰富。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7、节约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影响很大,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故应尽可能避免。

 设计原则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长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肉牛舍应掌握以下原则。

 1、为牛创造适宜的环境。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给全价饲料,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由此可见,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 措施 的实施。肉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修建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流行性疫病对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牛场配置

 牛场内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1、牛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相差悬殊。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牛舍多栋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

 2、饲料库。建造地位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运输。

 3、干草棚及草库。尽可能地设在下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远距离,单独建造,既防止散草影响牛舍环境美观,又要达到防火安全。

 4、青贮窖或青贮池。建造选置原则同饲料库。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时要考虑出嵙时运输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5、兽医室,病牛舍。应设在牛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6、办公室和职工住舍 设在牛场之外地势较高的上风头,以防空气和水的污染及疫病传染。养牛场门口应设门卫和消毒室、消毒 。

西门塔尔牛的养牛 经验

 (一)买牛先看相 如到集市买肉牛时,首先应选购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型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吃得好,健康无病。另外,还要结合毛皮和臀部,要求皮肤轻有弹性,臀的毛皮多而软,一抓一大把,这样的牛长肉多,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二)“三定三看”饲养法 三定是:一定专人饲养。以便掌握牛吃料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饲喂时间。一般是早上5时、上午10时、下午5时,分3次上槽,夜间最好能补喂1次,每次上槽前先喂少量干草,然后再拌料,2小时后再饮水,夏季可稍加些盐,以防脱水;三定喂料数量,不能忽多忽少。三看是:看吃食状况;看粪便,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刍。

 (三)抓好三项管理措施 一是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风的树荫下,或背荫、凉棚下,以防中暑;冬季要拴在背风向阳处,牛舍要采取保暖措施。二是要经常刷试牛体,能促进血液循环多增膘。三是拴牛绳要短,减少运动量,最好一牛拴一桩,以利增重育肥。

 (四)粗粮细喂,科学搭配 盛产玉米地区,牛的主要饲草可以是玉米秸,非玉米产区,因地制宜。铡草时要求是寸草铡四刀,原则是越细越好,草细牛爱吃,易消化、省饲料。精料喂的数量和品种比例要因时适当掌握。新购进的架子牛,一般都是长时间少喂或不喂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饲喂过多,牛容易消化不良,反而长膘慢。因此,刚买来的牛日食量一般在15-2千克精料为宜。各种料的比例是:玉米面30%、麦麸60%、豆饼面10%、食盐1-2钱,用水化开拌在料内。10天后再逐渐加精料,出栏前半月,精料量加到每头牛日粮5-7千克。冬春两季的料比可适当调剂一下。

西门塔尔牛的良种养殖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好2009年全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2009年9月3-5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和全国畜牧总站于吉林省长春市联合举办了全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

 出席开班典礼领导和专家有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司长、陈伟生巡视员、全国畜牧总站谷继承站长、郑友民副站长,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贾涛局长、鲁俊副局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等。参加培训班的还有来自各个良种补贴项目省级畜牧兽医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部分种公牛站站长与技术人员,以及中央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农民日报》、《中国饲料》、《饲料广角》、《中国牧业通讯》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计150余人。

 最后全国畜牧总站谷继承站长作培训班 总结 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此次培训班的成效,并就做好2009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执行力;二是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推动力;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创新力;四是广泛宣传,增强工作透明度,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引导力;五是强化监督检查,注重项目实效,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督查力;六是加强标准化种公畜站建设,发展配套服务网络,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支撑力。

 2012年的畜牧良种补贴项目与往年不同,补贴畜种由奶牛和生猪扩展纳入了肉牛和绵羊,涉及的畜种增多,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志着我国畜牧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2009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为促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几年来,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09年畜牧良种补贴资金进一步增加,几乎是前两年的总和,其中生猪良种补贴资金有较大幅度增加。纳入良种补贴的畜种由奶牛、生猪延伸至肉牛和绵羊,增加两个畜种,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由200个增加至400个。

 影响发情四因素

 1、品种

 不同种的西门塔尔牛或相同品种不同的牛,初情期的早晚及发情的表现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型品种初情年龄晚于小型品种的牛。如奶用小型品种娟姗牛初情年龄为8月龄,而更赛牛和荷斯坦牛为11月龄;肉用牛品种初情期的年龄往往比乳用品种为迟;母水牛初情期更迟,一般约为13-18个月;母牦牛的初情期平均为24个月。

 2、生产水平和管理方式

 母牛的发情表现与生产性能有关,肉用牛性表现往往没有乳用牛明显,而产奶量高的奶牛个体,其发情表现有时也没有 其它 牛明显。其原因可能与高产奶牛产奶代谢功能的旺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与发情有关的生殖内分泌作用所致。

 过度肥胖的牛,发情特征往往不明显,可能与激素分泌亦有关。因此,在生产上,应避免母牛产后恢复发情的时间间隔与牛饲养管理措施有关。例如,高产奶牛可较低产奶牛约延长9天才出现发情,每天挤奶或哺乳次数越多,间隔越长。

 营养差、体质弱的母牛,其间隔时间也较长。肉牛产前、产后分别饲喂低、高能量饲料可以缩短第一次发情间隔,如产前喂以足够能量而产后喂以低能量,则第一次发情间隔延长,有一部分牛在配种季节不发情,这部分牛倘要提前配种,必须尽可能采取措施(提早断奶等),让牛提前发情。

 3、自然因素

 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不同的牛种或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自的发情特征,虽然这种特征随着饲养方式的改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自然的影响有时还能看出来。

 母牛发情持续时间长短亦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高温季节,母牛发情持续期要比其它季节短。在炎热的夏季,除卵巢黄体正常分泌孕酮外,还从母牛的肾上腺皮质部分泌孕酮,导致发情持续期缩短。草原放牧饲养的母牛,当饲料不足时,发情持续期也比农区饲养的西门塔尔母牛短。

 4、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是影响家畜初情期和发情表现的非常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对母牛发情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因营养水平的变化所致。一般情况下,良好的饲养水平可以增加牛的生长速度,提早牛的性成熟,也可以加强牛的发情表现。

 牛的体重变化与初情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牛的健康生长,有利于牛的性成熟。试验表明,高营养水平的奶牛与低营养水平的比较,前者可以使牛的初情期提早6-9个月左右。秦川母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平均在93月龄(280天)即进入性成熟期,而在饲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初情期可能要晚3-6个月。

 在牛自然采食的饲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质,影响牛的初情期和经产牛的再发情。如存在于豆科牧草(如三叶草)中的植物雌激素,就可能影响牛的发情特征。我国传统上在早春季节利用某些植物给动物催情,即是利用植物雌激素的例证。

 长期采食三叶草后,母牛流产率增高,处女牛乳房及乳头发达。而北美疯草据认为含雌激素样物质及其它“毒素”,可以影响精子和卵子生成。实验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存在的类雌激素物质,可抑制牛卵泡发育和成熟,导致牛繁殖力的改变。

西门塔尔牛的饲养技术

 栓系与牵引,经防止性格的暴烈,应给1岁左右的青年公牛带上鼻环,鼻环向着牛头上部栓系,以使公牛采食时不会感觉到不便。种公牛应坚持双绳牵引,即由两人分别在牛的左右两侧牵引,人和牛应保持一段距离,对烈性的种公牛则须用勾棒牵引。

 在饲养管理种公牛上,运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适当的运动可保证种公牛举动的活泼,性情温顺、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又可防止肢蹄变形和牛体变胖。种公牛必须坚持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运动要保证1小时左右。

 皮肤护理。应经常刷拭公牛角间、额部和颈部的尘埃、污垢,以防养成擦痒而损坏的习惯。每天应对牛刷拭。这不仅为了保持皮肤卫生,而且也增强人畜亲和,有利于对它进行饲养管理。

 种公牛常常因为蹄病而不能配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经常检查蹄趾有无异常,平时要注意蹄下附着污物的清理,发现蹄病及时治疗,每年春秋两季各运动一次修蹄并矫正蹄形。

西门塔尔牛的常见疾病

 牛肺疫(又名牛出败)

 症状: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脉搏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粪中可能混有纤维蛋白甚至血液,有时尿中也可能带血,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

 (2)肺炎型:病初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症状逐渐明显,鼻液带血呈红色,干咳,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呈锣音。

 (3)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有水肿、重者可波及下腹,舌咽肿胀,眼红肿、流泪,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死。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牛的生活条件,吃饱睡好,避免使役牛过度疲劳。疫区每年给牛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1—2次,连续3—5年,非疫区从外地引进牛须经隔离观察1—3个月,确诊无病方可入群,病死的病变部位不可食用,应予以烧毁。

 治疗:发现此病应及早隔离治疗,大牛用青霉素100—300万单位,小牛减半,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10%磺胺噻唑纳溶液每头100—150毫升肌肉注射,一天2次。中药治疗为黄连、黄芩、知母、白术、白芍、厚朴、白莶各40克,五味子、贝母、阿胶、泽泻、云苓各25克、火麻仁13克为引,研末开水冲服,每天1剂,连服3剂。

西门塔尔牛的饲养要点

 犊牛满6月龄时,就可以从犊牛舍转入育成牛舍,进入育成牛阶段,育成牛阶段时间为6-18月龄。这一阶段是犊牛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饲养不良,就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性能。我们把这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6—8月是育成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了兼顾育成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并促进消化器官进一步发育完善,此时期饲喂的粗饲料应选用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同时必须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

 一般来说,日粮中干物质的75%应来源于粗饲料,25%来源于精饲料。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千克粗饲料和075千克精料,分两次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育成公牛发情较早,长到8月龄时就已经开始发情,为了防止偷配,要及时将公母牛分圈饲养。

 8月龄以后育成牛的瘤胃机能基本完善,所以日粮只要满足其生长所需即可。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5千克粗饲料和15千克精料,基本上每头牛每天的日增重要达到800-1200克。

  如果粗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则必须每头牛每天加喂05千克精料。

西门塔尔牛的饲养管理 方法

 (一)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种公牛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量多且品质好,延长使用年限,必须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公牛的饲养

 在饲养上,首先要保证种公牛的营养需要。

 成年种公牛饲喂量,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千克粗饲料和1千克精料,分两次进行。饲喂时间为:早5、6点,下午4点,冬天可提前1小时。饲喂时应少喂勤添,先粗后精。

 其中精料配方为:玉米38%、豆粕30%、麸皮26%、鱼粉25%、磷酸钙15%、食盐15%、石粉05%。

 粗饲料主要是干苜蓿和东北羊草混合而成。其中干苜蓿占20%,东北羊草占80%。但在实际饲养中最好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降低饲养成本。

 除了饲喂精料和粗饲料以外,为了提高精液品质,最好补充一些维生素。比如投喂一些新鲜的胡萝卜,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投喂05千克。如果没有胡萝卜,也可以添加复合维生素,按照每吨精饲料添加200克来计算。

 在配种期间,如果种公牛过于肥胖,就会造成采精或配种困难。所以每2-3个月还要检查一次体重,以调整饲料配比。当种公牛肥胖时,可减少精饲料15%左右,同时加喂粗饲料,并增加种公牛的运动量。

 种公牛的管理

 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要坚持牛体刷拭。每天刷拭2次为好,每次2-3分钟。刷拭时先从后躯开始,然后到腹部、颈部,最后到头部,这对促进牛体血液循环、保持牛体卫生和 安全生产 都有很好的作用。

 每天坚持牛体刷拭2次 每次2-3分钟

 同时,还要定期 修理 牛蹄,保持蹄部清洁。只要将牛蹄修平即可,不能修的太深,更不能伤及到蹄部的血管神经。

 另外,每半月修剪一次阴毛,每月剪一次尾毛。

 每半月修剪一次阴毛 每月剪一次尾毛。

 除此之外,种公牛每天要坚持运动1-2小时,可以让其自由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体质健壮,保证种公牛能正常生产。种公牛每天运动1-2小时保证种公牛能正常生产。

 牛舍和运动场也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粪便和异物。

 种公牛的使用

 西门塔尔牛利用年限为6-8年左右。只有正确使用公牛,才能延长公牛的利用年限。

 当种公牛长到16-18月龄、体重达到560千克以上,就可以开始调教配种或采精,青年牛每周两次,到2岁时再转入正常配种或采精,每周2-3次。

 密度在8亿/毫升以上可适当采3回。

 (二) 种母牛的饲养管理(空怀期)

 这里说的种母牛也就是指空怀期母牛,这个时期母牛体重下降较快,需要增加饲喂量,以便提高营养,促进发情。按体重100千克计算,每天可喂给精料05千克,粗料2千克。

 其中精料配方为:玉米30%、大麦20%、高粱8%、麸皮30%、豆饼10%,食盐1%,磷酸钙1%。粗料可以是青贮或黄贮,同样一天饲喂两次。

养殖100肉牛大概需要30万到40万, 具体还要根据购买多大龄的牛而定。鲁西黄牛和西门塔尔是最好的选择!这就要看够牛是能不能选到身健体壮,这是至关重要。下面鲁西黄牛品种介绍:

鲁西牛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和济宁两地区,北自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分布于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市。聊城、泰安以及山东的东北部也有分布。20世纪80年代初有40万头,现已发展到100多万头。

(二)体型外貌 在体型外貌上,鲁西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

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公牛垂皮发达。公牛肩峰高而宽厚,胸深而宽,后躯发育差,尻部肌肉不够丰满,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母牛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小。鲁西牛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锤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为最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俗称“三粉特征”。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角色蜡黄或呈琥珀色。

三)生产性能 在生产性能上,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 : 60,脂肉比1 : 423,眼肌面积891cm2。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 : 69,脂肉比1 : 37,眼肌面积942cm2。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

(四)繁殖性能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龄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平均22天,范围16~35天;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期平均

285天,范围270~310天;产后第一次发情平均为35天,范围22~79天。

西门塔尔牛北在我国东北的森林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南至中南的南岭山脉和其山区,西到新疆的广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均有分布。各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极大,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从中南地区的30℃到东北的0℃,冬季最低平均气温从南方的15℃到北方的-20℃,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则变化更大。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自200~

1500mm不等,海拔最高的达3800m,最低的仅数百米。因此,土壤、作物、草原草山的植被类型差异悬殊,西门塔尔牛均能很好适应,除西藏彭波农场地处3800m以上宜从犊牛阶段引种以外,各地均可自群繁殖种畜。西门塔尔牛被引进至我国后,对我国各地的黄牛的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

(二)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肤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800~1200kg,母牛650~800kg。

(三)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kg,乳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kg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重可达135~145kg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且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四)肉用特点 不同品种的牛,在体格、体型方面是不同的,这使牛的生长率、产肉量和胴体组成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西门塔尔牛在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5~2kg,12月龄的牛可达500~550kg,而地方品种的牛日增重仅有07~1kg,可见差距之大。 肉的营养价值高:肉牛蛋白质含量高达8%~95%,而且人食用后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该牛牛肉脂肪能提供大量的热能,牛肉的矿物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以上。所以该牛牛肉长期以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肉品等级高:西门塔尔牛的牛肉等级明显高于普通牛肉。肉色鲜红,纹理细致,富有弹性。大型畜牧养殖不是小数投资,引种需慎重。至于中间利润还需要有相当好的技术管理,包括建场,不知道朋友是哪里的朋友?本人是兽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97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