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一个感染新冠肺炎的是谁?现在怎么样了?

武汉第一个感染新冠肺炎的是谁?现在怎么样了?,第1张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之后,牵挂着无数中国人的心,大家都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然而,随着疫情逐渐稳定,人们对武汉第一个的新冠肺炎的人是谁更加好奇了。那么,武汉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谁?他去过华南海鲜市场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官方消息。

此前武汉市对最早发病的患者情况做出回复,表示据查询信息系统,我市登记报告最早的新冠肺炎患者为陈某,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8日,经医院救治后痊愈出院。患者居住在武昌某小区,否认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虽然说陈某是最早报告在系统的患者,但是有专家却指出疫情或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因此目前再追溯起来十分困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调查取证,新冠肺炎疫情源头并非华南海鲜市场

10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上海3例,广东2例,内蒙古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6例(均在山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8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22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确诊病例30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1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28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72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5591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4189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291人。

10月30日0—24时,武汉市新增5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居住于经开区东风阳光城青荷苑5栋,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居住于江岸区解放公园路19号,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居住于江岸区胜利街兴无村,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2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居住于江岸区黄孝河路49号,为10月30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4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5:居住于江岸区豪景名苑,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7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6-7:居住于江岸区鄱阳新里,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2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8:居住于经开区东风阳光城青荷苑5栋,为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9:居住于经开区观澜高尔夫2栋,为10月30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0:居住于_口区航空路13号附23号,为10月28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8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1:居住于_口区紫润明园8栋,为10月24日通报的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2:居住于_口区宝丰二路5号,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3:居住于蔡甸区叠翠园10栋,为10月28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2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4:居住于汉阳区新长江香榭琴台3栋,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5:居住于汉阳区玫瑰园西村11号,为10月26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5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6:居住于汉阳区新澳蓝草坪18栋,为10月22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7:居住于汉阳区董都华廷大排档门面,为10月29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22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8:居住于武昌区姚家岭新城二栋,为10月29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2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9:居住于江汉区西北湖路铸造宿舍17栋,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9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0:居住于江汉区华南国际广场B1栋,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3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1:居住于江汉区金利明珠花园2栋,为10月27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4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2:居住于江汉区金利明珠花园1栋,为10月29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29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3:居住于江汉区富康小区12栋,为无症状感染者3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4:居住于江汉区北湖小路52号,为10月28号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5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5:居住于江岸区香港路168号附近,系无症状感染者3的风险暴露人员,在重点人群管控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6:居住于蔡甸区叠翠园1期10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7:居住于蔡甸区汉阳大街80号,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8-29:居住于江汉区富豪花园,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0-31:居住于江汉区金利明珠花园,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2:居住于江汉区葛洲坝国际广场9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3-34:居住于江岸区澳门路湖边坊社区,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5:居住于江岸区解放公园路邮电新村宿舍,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6:居住于江岸区苗栗小区25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7:居住于江岸区湖边坊小区25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8:居住于江岸区光华路7号,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9-43:居住于江岸区鄱阳新里,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4-45:居住于江岸区洞庭街40号,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6:居住于江岸区洞庭街37号附近,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7:居住于江岸区声直大厦A座,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8:居住于汉阳区青石小区11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9:居住于汉阳区桥东村46号,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50:居住于汉阳区朗诗绿色街区3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上述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人员已排查管控,重点区域已开展环境核酸检测,相应区域已落实消毒、封控等措施。

无症状患者是怎么发现的

1、疫区归来者,在医学观察期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

2、 公共场所人员检测。在进行对公共场合(如火车站、飞机场等)人羣羣检测时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3、与新冠肺炎病例确诊人员,有过接触,防控部门对其进行病毒检测时,可能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患者是什么意思

新型冠状病毒的“无症状患者”指的是:没有明显的临牀表现如发热、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有的人身上携带病毒,但是自己不发病,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武汉新增多少例无症状患者

武汉新增34例无症状患者

截至2022年4月5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008例。

现有确诊病例574人(重症148人、危重症83人),现有疑似病例0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4人,当日解除隔离43人,正在医学观察673人。

4月5日0-24时,全市发热门诊接诊297人次,较上日增加51人,其中首诊200人。

4月5日当日,全市核酸检测14351人。

无症状感染者有多大比例

一般来说,假设10个人接触了病毒,可能最终会有6-8人发病,2-4人始终不发病或者症状非常轻微,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

所以,不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我们对无症状感染者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武汉新增确认病例在哪里

11月13日0—24时,武汉市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4例外地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和2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确诊病例1:居住于东西湖区走马岭惠民南区4栋,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居住于江汉区顶_国际城D区6栋,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已排查管控,重点区域已开展环境核酸检测,相应区域已落实消毒、封控等措施。

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汉活动轨迹经与此前已通报的活动点位比对、去重,新增点位为:

11月6日:大福源;

11月7日:喜来健;

11月8日:喜来健、走马岭农贸综合市场、爱家便利店、楚早汤包、重庆麻辣烫;

11月9日:喜来健、燕马巷小区菜场、爱家便利店、美佳格便利店、走马岭打靶堤6号、中国石油加油站、走马岭农贸综合市场;

11月10日:喜来健、爱家便利店、芙蓉兴盛便利超市、天宇烟酒批发;

11月11日:喜来健、燕马巷小区菜场、奈雪的茶、卤武士棒棒骨、芙蓉兴盛超市、楚才平价超市、鹏记热干面、重庆麻辣烫;

11月12日:土家酱香饼、芙蓉兴盛便利超市。

请与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人员,立即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或工作单位报告,积极配合落实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11月2日武汉东西湖区疫情有新增吗?

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11月2日0—24时,武汉市新增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和1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到东西湖区,情况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0:居住于东西湖区黄狮海岸一期1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1:居住于东西湖区海城一路2号附6号,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2:居住于东西湖区海景花园北区409栋,在重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4-15:居住于东西湖区新沟镇鑫怡小区2单元,为11月1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6:居住于东西湖区新沟村新沟大队,为11月1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在已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武汉疫情最新数据消息

10月9日0—24时,武汉市新增1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系外地返汉人员,乘K1295次列车10月6日抵汉。居住于青山区红卫路街38街坊2栋,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遂即转运至市金银潭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上述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人员已排查管控,重点区域已开展环境核酸检测,相应区域已落实消毒、封控等措施。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在汉活动轨迹经与此前已通报的活动点位比对、去重,新增点位为:

10月7日:八大家花园38街社区居委会;

10月8日:锐创中心43楼、兰州拉面、有家便利店。

请与上述无症状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人员,立即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或工作单位报告,积极配合落实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1月1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是持续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

焦雅辉还称,根据监测数据显示,现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在1月5日达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在院新冠感染者占比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

焦雅辉

通过监测数据显示,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

1月12日上午,浙江省卫健委主任王仁元在省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后表示,目前,浙江发热门诊就诊人次明显回落,120急救和急诊目前也正处在逐步下降阶段,全省整体疫情已渡过感染高峰期,预计在1月底将降至较低的流行水平。但住院和重症、危重症目前仍处于高峰平台期,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90%左右。他说:“全省医疗资源总体处于平衡状态,能基本满足当前疫情防控的医疗救治需求,但仍处于最关键的阶段,重症危重症的救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1月8日晚,《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他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曾参与2021年河北石家庄、2022年吉林长春、上海、海南三亚等地的抗疫。近三周以来,作为综合ICU主任,蔡洪流的工作强度一直在持续加大。就在采访的周日,他的一天被排的满满当当,白天讨论病例,晚上进行第十版诊疗方案培训。直到晚上十点半,他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记者谈起了浙江在重症高峰到来前的准备、ICU改造为何需要时间、如何在短期内培训出一支可以上战场的重症队伍、新冠救治有何重大误区。他坦率地说:“‘二十条’措施推出后,我推测中国感染人数的上升可能会花三个月走完别的国家三年的路,实际上我们花了不到20天。”以下是蔡洪流的讲述:

浙江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逐渐进入重症高峰,目前还处于平台期,未见明显拐点。我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最大的压力是在感染人数开始激增的早期,大批医护倒下和感染高峰部分重叠到一起。当时人员非常紧张,我们一个院区的医生甚至在单位旁边租了一套房子,当作集体宿舍。阳了的医护住在那里,工作七八小时之后实在撑不住了就去躺三四个小时,然后再回院继续战斗。

近三周以来,我们重症医护的工作强度一直在持续加大,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高龄、感染新冠后原有基础加重的病人占比在不断增加,住院周期也在拉长。同时,我们负责的ICU床位成倍增长,比如我所在的重症医学科原本有184张床位,后来又开了四个新的病区,增加了100多张床位。而整个医院之前的ICU床位一共是250多张,现在准备好的ICU床位增加到了近600张。

国家卫健委从去年12月初就不断强调,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4%,各专科ICU也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床位,也就是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总共能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改造必须在去年12月底之前完成。而按以前要求,二级以上医院ICU床位数占比为2%~8%,也就是说,8%已经是天花板了。

平时,ICU床位的改造一般至少需要几个月,现在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2023年1月11日晚,浙江湖州,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病房,医护人员正为患者护理。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改造ICU需要时间?因为这不是加一张床这么简单,比如说呼吸机,不是把它搬过来就行,它的后面紧连着气体设备带,改造ICU对病房内氧气、空气、负压吸引接口、电源插座等也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求是一张床一个空气开关。ICU里都是生命监测、支持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在一瞬间危及生命,所以改造ICU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追求速度。

浙江省卫健委近期组织重症医疗、护理专家对全省11个地级市22家医疗单位进行重症病例救治巡诊。我在刚结束的巡诊中发现,因为各医院都在争分夺秒改造ICU,当前重症医疗设备的供应较紧张,部分县级医院呼吸机、高流量氧疗设备、CRRT机器等处于紧平衡状态。

硬件上的改造、设备的购置还不是最大的挑战,最难的是ICU医护没办法短期内增加。培养一个合格的ICU医生至少要专门培训三年以上,因为ICU收治的都是病情重、变化快的患者,因此要依赖很多监测和治疗设备,比如监护仪、呼吸机、CRRT机器、ECMO等,因此我们业内将重症医护形容为“特种兵”,每天既要面对数量很多的病情危重复杂的重症患者,还要会使用各种“武器”,对能力的要求很高。

实际上,此前三年全国真正参与了新冠治疗、尤其是重症救治的医护人员并不是太多,这次防疫政策调整后,是第一次几乎所有医护都真正进入新冠救治的实战模式,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且必须打赢。这种形势下,一个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采取混合编组的工作模式。

比如,有麻醉科医生和我们一起工作,他的特点是操作能力强,因为麻醉机和呼吸机很接近,对气管插管、穿深静脉,甚至循环呼吸的抢救等都相对专业,但在如何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方面经验就相对欠缺,于是再找感染科医生加入进来。也就是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混编时一定要把这些来支援的其他科医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个最高效的组合。在我们医院,一个混编小组基本由一名重症医生、一名麻醉科医生,再加上一名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构成。

而且,这个组合定下来之后尽量别变动,现在新扩建的ICU病房里,很多呼吸机的品牌连我这种“老重症”都没见过,我们都需要和设备磨合,医护彼此之间也要磨合,我们花了两周时间才真正磨合好,如果等上战场之后再磨合就迟了。

因此,混编不能纸上谈兵。在重症高峰到来前,要让这些来支援的医生提前到ICU上班,先工作1~2周,中间还可以再优化调整,这也是给非重症医生进行紧急培训的最重要环节:一定是要以团队的形式、以实战的形式。

浙江在重症队伍的培训上比较充分,省卫健委去年12月初就发文要求,各地市上报参与培训的医护具体名单,各医院要按一张ICU床位配1名医生、25~3名护士,并在此基础上再额外增加20%~30%的人员作为后备力量。去年12月8日,全省所有地市派出新冠重症救治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组成的骨干团队来杭州集中培训了五天,由我们医院新冠重症救治最有经验的医护及呼吸治疗师来教学、介绍经验。

不过,浙江虽然已做了包括ICU改造、人员培训等各种预案,但“新十条”后,感染人数上升速度之快还是超过了我们的估计。“二十条”措施推出后,我推测中国感染人数的上升可能会花三个月走完别的国家三年的路,实际上我们花了不到20天。

2023年1月11日晚,浙江湖州,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医护人员正为患者护理。

ICU的任务是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早在2020年我们总结抗疫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关口前移,在今天仍然适用。关口前移的关键是尽早把高风险人群识别出来,第十版诊疗方案中提到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一共有六点,每位社区医生都要背下来,不能漏掉任何一名高风险患者。第十版相对第九版的一个变化是把高危人群的年龄门槛从60岁提到了65岁,并特意强调了未全程接种疫苗者。2022年我们参加上海保卫战时,少数死亡患者的特征就是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没打疫苗,所以这类“关键少数”脆弱人群一定要重点关注。

社区医生要告诉高风险人群你需要注意什么,如果出现哪几种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谁,要引导他们到社区去,而不是等到扛不住了才往三级医院跑,让他们对社区医院建立信任。新冠初步治疗的培训实际上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社区医生完全有能力应对,如果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就要立刻向上一级转诊,因此必须有一套高效的转诊流程,让大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这是成本最低、治疗效果最好的方式。

新冠的救治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要尽早抗病毒治疗,第二条是治疗各种基础病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并发症,而基础病的治疗,社区医生比大医院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日常的职责就有慢病管理。另外还有两点要格外注意:一是要重视俯卧位救治,要应趴尽趴,把它和抗病毒治疗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二是一定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少数医生都把抗菌药用过度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如果考虑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医生要积极去找证据,盲目使用抗菌药是有害的,要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很重要。

发于2023116总第107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新冠重症救治一线医生口述:过去三周经历了什么?

记者:霍思伊李金津

编辑:杜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5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