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根本毫无可行性。关键在于一个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标准,而“才”这个东西实在太主观,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会给出不同的结论,如何服众?
为什么历朝历代皇位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一来是因为这个客观,是个明确的标准,都使用这个标准,大家不敢不服。二来嫡子出于皇后,皇后的娘家地位往往高于嫔妃,嫡子就有更强大的支持;长子又往往比幼子成熟,更能处理各类事务,所以嫡长子继承,有利于皇位的稳定传承。如果按照题主说的“唯才是举”那就彻底乱套了。
首先,“才”分很多种,不同的皇子有不同的才能,如何取舍?
举个例子,曹操(虽然他当时不是皇帝,但也要选择继承人)有三个儿子最为出色,论政治,曹丕经验丰富;论军事,曹彰战功赫赫;论文采,曹植才高八斗。都是才,你选哪个?你要是选治国能力,有人就会说天下未定,军事才能更重要,你要选军事,就有人说治国更重要,而这两者的高下反而不如文采最好判断,你选哪个都有问题,所以,曹操选年长的曹丕,所有人不服也得服。
其次,谁来判断才能高下?
完全靠皇帝自己判断吗?不能。因为儿子太多,皇帝看不过来。就算看到了,那也是皇子在皇帝面前刻意表现出来的。比如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在父亲面前,太子李承乾认真理政,魏王李泰天真可爱。可是到了李世民看不到的地方,李承乾荒唐无度,宠幸男宠,对东宫官员随意打骂,还声称得天下后要送给突厥自己做个突厥将军;魏王李泰更是阴谋结党,还威胁要杀死兄弟。看他们在皇帝面前怎么表现,只能被骗。
那听大臣们的行不行呢?还是不行。因为大臣们说好的那个皇子不是真的好,而是给了大臣们好处。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一废太子后,让群臣推荐新太子。结果朝中一众重臣联名保举八阿哥胤禩。此事反而让康熙觉得蹊跷,证明了胤禩结交大臣,图谋太子之位,犯了大忌。此事不仅没有让胤禩上位,反而让他从皇位角逐中出局了。这点康熙是清醒的,所以他还是复立太子胤礽。最终在二废太子后宁可储位虚悬也不们的了。
所以,唯才是举是不可能公平的,最后只能推举出皇帝喜欢的或者阴谋家,而不是真正有才的,这样反而不如嫡长子更让人信服。
才是举选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问题是这太唯心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首先,贤明没有标准,很难判断,不见得择贤就一定能唯才是举。
谁是嫡长子,一目了然,但谁贤,这个很难判断。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愚蠢,但是心里面很精明;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贤明,但其实是包装出来的;有的人小时候很聪明,可是越大越蠢;有的人小时候很愚蠢,可越大越精明。有人看问题异于常人,和大家都不同,大家都认为他笨,可是若干年后才证明他是对的。
就拿咸丰皇帝来说,他本人不怎么样,若是按真正的择贤立储,皇位轮不到他。可他有个善于揣摩道光心思的老师杜受田,此人专教他如何取悦道光的小把戏。时间长了,道光就认为咸丰是贤明的。可是结果呢?
这就好比从一群马中挑最大的,或者跑的最快的,挑起来很简单,看哪匹马最大,跑的最快就可以了。但如果想挑最有特点的一匹马,那就只能扯皮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一万个伯乐,就有一万种相马的挑选标准。如果伯乐本身老眼昏花,那挑出来的也只能是废马。
所以说,择贤也不一定就能挑选出真正的贤明太子。
第二,选贤容易导致内讧。
前面说了,贤明没有标准,不好判断,所以如果以贤明为挑选太子的标准,那就容易引起争议,也容易结党营私。
举个例子说,康熙废了太子胤礽后,让大臣们推举太子,结果大臣们立马开始站队,喜欢老三的就说老三很贤明,喜欢老八的就说老八很贤明,大家纷纷站队,把康熙都吓的够呛,还以为自己的皇位不保,干了很多晚节不保的蠢事。
这样整天争来争去,到最后康熙死了都没有选出能服众的接班人。雍正继位后,他还专门写了《大义觉迷录》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罕见的。
相比来说,老大很好判断,谁是老大,大家都知道。提早立老大,也就是立嫡长子,可以避免扯皮,断绝争端,利于团结。
第三,古人寿命很短,皇帝也一样,很多皇帝也是很年轻就死了。皇帝没有时间等到一个贤明的儿子出世来接班,所以立嫡是最简单,也最利于稳定的传位方式。
实际上,嫡长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咱们中国是一开始施行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早在夏商周三代,当时的传位执行的是“立子与立弟并行”的制度。
这种制度很容易扯皮。
比如君主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因为弟弟贤明),儿子会不满,待弟弟继位后,他就会面临传位的尴尬选择——是把皇位传给大哥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如果传的好,那是王朝之幸,传的不好,立马自相残杀。
举个例子,宋太祖把位置传给宋太宗(按宋太宗自己的说法,赵匡胤是传贤),宋太宗怕侄子复位,结果侄子稀里糊涂全死了,没一个活过30岁。这就是皇家之不幸。
所以,从政权稳定的角度来看,传贤没有传嫡好,后者继承关系清晰,不容易出乱子。
当然了,传贤也有好处,比如在乱世。传贤的好处在于贤明的储君(比如弟弟)一般都会比儿子年长,人生经验也会更丰富。
所以,在乱世的时候传弟(传贤)就要比传子更靠谱一点。五代到北宋初期的时候,这个模式就很流行。郭威传柴荣,而不是自己再生一个幼子传位,就是典型案例。
不过,当王朝稳定后,也就是国家的组织结构越来越稳定,礼法观念越来越强后,嫡长子继承制就比传贤要更合适。
用古人的话说:“国之神器不可以示人”,皇位继承权必须具有不可置疑的正统性,不能交给人议论。
如果传贤,那就等于把国之神器示人了,让人公开议论了,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绝不是幸事。
佟国维做官是为了家族所以在他眼里家族延续因该是大于一切的,而张廷玉没有家族作为汉臣能做到内阁首辅如此高的位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为官之道上张廷玉肯定不比佟国维差,在后来的“九子夺嫡”当中也不像佟国维那样着急站队,这样的张廷玉会得到皇上的重视自然会走到越来越远,的确如此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一个灵位进入太庙的汉臣,下面具体的说一下。
一、佟国维站队错误
康熙废掉太子之后太子之位空缺了下来"九子夺嫡"就正式开始,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大阿哥不过因为没有什么城府所以说很快成为了炮灰,再后来的八阿哥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采取迂回政策开始拉拢一些朝廷的要员,八阿哥打算使用这些臣子的力量去逼迫康熙承认自己为太子,而佟国维在当时就选择了帮主八阿哥,不过康熙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人,所以说后来八阿哥不仅没有得到康熙的重视反倒是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二、张廷玉知康熙
太子被废之后可以说是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的人不少,但是康熙真正疼爱的还是那个太子,等到后来康熙让群臣重新推举太子的时候,大部分的臣子都选择了自己期望的皇子,而只有张廷玉知道康熙是真正的喜爱太子,所以说他选择了推举太子复位,后来果然太子重新复位了。
三、最后结局
太子复位之后可以说一点教训都没有记住居然还想要发动政变,所以说康熙再次废掉了太子,于是又开始了皇位争夺战,最后由四阿哥胜出这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上位之后张廷玉也是和康熙时期一样只听皇上的话,所以说雍正也非常的重视张廷玉。
《雍正王朝》中胤礽被废除后,康熙要求文武百官推选新太子,上书房三大元老重臣佟国维、马齐都支持八爷,为何张廷玉支持废太子胤礽,而四阿哥胤禛有争位的想法,却也要推举废太子胤礽呢?
(此文只说剧,不说史!)
读懂帝王心术的高手
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夺嫡”实际上只分为两派:太子党和八王党,老四胤禛和老十三阿哥是太子一党,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一党,而当时朝中呼声最高的是八爷一党。
而上书房元老重臣佟国维、马齐都联合百官,上书保举老八,而只有张廷玉一人猜准了康熙的心思,他独自上了一封密折,他保举废太子胤礽。康熙此时虽然对胤礽失去了信任,但废太子胤礽暂时还不能倒下,康熙此时要求大臣们推选太子,其实就是试探一下朝臣风向,所谓公选新太子,只是抛出的一个诱饵,试探各方势力的态度,并没有真打算废掉太子。
而读懂康熙这一心态的除了张廷玉以外,还有一个帝王心术高手,那就是邬思道。所以他提前写好了推荐胤礽复位太子的奏折,让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各自抄写了一份,让他们仍然推举废太子胤礽。
邬思道此招可谓一箭三雕,是高手中的高手。他给老四讲了一个老爷子分家产的故事,大意是有一个老爷子,年龄大了要把家产分给儿子,但是家产只有一分,儿子众多,谁都想要,老爷子左右为难,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家产最终却落到了一个从未争夺家产,只是默默做事的儿子手中。他这个“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其用意非常明显。而老四明显也听懂了他这个愿意的内涵。
推举废太子胤礽的目的
第一:当时朝廷分为太子派和八王派,二者形成鼎立之势,而此时太子一旦被废了,那太子党的势力必然就会被瓦解,那就再没有谁能制衡八爷党了,这种结果对朝局不利,同时也对四爷不利,所以太子暂时不能倒,康熙和老四此时都需要太子。
第二:老四和老十三从小都受太子照顾,而且一开始站队也是很明确的,此时推举废太子既能表明他们的忠心,又能施恩于太子,同时还能给康熙留下一个顾及兄弟情分的美名,而且太子与妃子私通是重罪,根本不可能再被重用。
第三:此时的老四势力远不及老八和太子,与其贸然去争,不如退而求其次,在局面对太子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推举废太子胤礽,必定会讨得康熙的欢心,留下一个忠君为国的好印象,毕竟最后立谁为太子还是康熙说了算,一旦康熙认为胤禛是合适的继承人,那么这个“不争”未必就争不到。
事实证明,邬思道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胤禛和胤祥推举废太子胤礽后,康熙对此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并表示“朕心甚慰,甚慰朕心”,可见邬思道果然老道。
康熙复位胤礽的目的
胤礽当了38年的太子,背后势力盘根错节,为了维系朝廷的稳定,所以从大局出发,康熙与老四在此观点上是一致的,而张廷玉也正是猜中了康熙的这一心思,所以他才上奏推荐胤礽。
当第二次胤礽被废时,站出来说话的却只有他的师父王掞,而满朝文武都沉默了,这就说明朝臣们第一次推胤礽复位就是演戏。
老四表面上是推荐胤礽复位,而实际上他推荐的是他自己。他的手法隐,不收党羽、不结交大臣,对自己母亲家亲戚冷淡,与兄弟间关系稀松,这一切假象都让康熙对这个才华出众,而又不争不抢、默默做事的儿子另眼相看。
刘邦在成为汉王之后,娶了定陶戚姬,对她十分宠爱。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刘如意。刘邦认为太子刘盈为人仁爱懦弱,不像自己,而对刘如意则是十分喜爱。曾经数次想要废掉太子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此言一出,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刘邦最终打消了这个想法,而太子刘盈在刘邦死后也顺利继承了王位。
御史大夫周昌劝谏
汉高祖十年,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在朝堂上议论,群臣反对,其中御史大夫周昌反对的最激烈。周昌口吃,争辩时候更加明显,说道''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刘邦听后,很高兴的笑了,此事便不再讨论了。事情过后,吕后知道了,跪谢周昌。
张良的策略
虽然事情搁置,但是吕后还是担心。吕后让他的哥哥吕泽找到云游四海的张良,请求张良的帮助。
张良觉得立太子是皇帝自己的家务事,自己不能左右皇帝的想法,便拒绝了吕泽。但是吕泽不死心,张良无奈,给吕泽出了个主意。
当时刘邦认为商山四皓是世间的高人,一心想让这四人为汉朝出力。但是这四人都因为刘邦傲慢爱侮人,都不愿称臣。如果能想办法让这四人成为太子的宾客,为太子出力,那或许还有机会。
吕泽依从计策,礼贤下士,给予厚礼,终于请来了四人。刘邦看到四人辅佐太子,就没有再提换太子之事。
又起想法
汉高祖十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因为有病,打算派太子去平叛。
商山四皓分析了形势,认为太子出征,如果有功,但是却没有好处,如果无功的话就会遭受祸害,而且这次面对英布,无功而返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通过吕后将这个意见传达给了刘邦。
刘邦生气的骂道''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刘邦亲自出征前去平叛。
刘邦平叛回京,病情也更加严重了,他又想易储,而且这个想法更加强烈。
叔孙通死谏
汉高祖十二年, 刘邦又旧事重提,太常叔孙通向皇帝进谏。
晋献公改立宠妃骊姬的儿子为储君,使晋国大乱几十年。秦始皇因为没有早早立扶苏为太子,让赵高和胡亥钻了空子,导致了秦国的灭亡。现在太子仁义忠厚,大臣拥护。如果要废掉太子,叔孙通宁愿一死,用鲜血染红大地。
刘邦看到只是说''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叔孙通则说''太子是天下的根基,怎么能拿天下的根基来开玩笑呢。''刘邦无奈佯装答应。
为了稳定
刘邦知道大臣们都不同意换太子,但是还是放心不下。一次宴会,八十多岁的商山四皓陪同着太子刘盈入席,刘邦认为太子已经成熟了,稍微宽心。也就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
自从刘邦称帝后,虽然天下都是汉朝的疆土,但是战乱一直没有平息。时局不稳,换太子就更加危险,这是不能换的一个原因。
赵王刘如意威望不足,刘如意年幼,戚夫人势力微薄,如果刘如意继位,那能否号令功臣集团尚未可知。而功臣集团大都跟吕氏集团利益融为一体,他们大多是拥护刘盈的,即使将刘盈废除,刘如意继位,那功臣集团也会想方设法扶持刘盈,这样就会造成朝廷内部的动乱,进而引发天下大乱。为了维持内部的团结,太子也不能废。这是又一原因。
所以叔孙通所说的才是刘邦所担心的,他为了江山的稳定所以一直在和自己作斗争。他一方面想保护自己打下的江山,一方面又想保护自己心爱的儿子。最终他选择了江山,虽然让周昌辅佐刘如意,但是吕后还是残忍的毒杀了刘如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