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的学校史略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的学校史略,第1张

中山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中山师范学校,学校十四次迁址,十二次更名,两度停办。辛亥革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各路仁人志士,奋起维新,寻求治国方略,以求强国民富。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先生倡导“兴学育才”、“师范宜急办”。民国二年(1913年),香山先贤秦荣章先生按孙中山先生意旨,创办了香山县立师范学校,先暂借香山县城内陈氏祠堂为校舍,后迁址莲峰山麓留霞寺。1928年改办初级中学,翌年改为乡村师范,次年迁址翠亨。沦陷期间并入联合中学,后来辗转到南屏、澳门、恩平,饱尝迁徙避寇之苦。1959年又迁校唐家,之后于员峰、鳌溪、黄圃等地办学,文革期间又几经动荡,直至1979年,回迁至鳌溪,定名为中山师范学校。中山师范学校坚持以“师范性、示范性、实践性”办学,以培养德、智、美、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师资为办学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教育事业且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适应能力强的小学教师,是广东省屈指可数的师范名校,为中山及珠三角地区乃至海外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师资和其它综合性人才,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事迹载入《中华学府志》。

1913年——秦荣章创办香山县立师范学校

1923年——改制初中,继设高中师范科

1925年——易名“中山县立师范学校”

1929年——易名为“中山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迁址翠亨村

1935年——迁回沙陂巷旧址,重建校园

1939年——迁址珠海南屏

1940年——迁址澳门

1943年——迁址恩平县圣堂

1945年10月——停办

1946年10月——复校,复名“中山县立师范学校”,招普师、简师班

1950年——设行政训练班及教师训练班,易名“中山县师范学校”

1959年——迁址珠海唐家

1964年——迁址郊区圆峰

1965年——迁址熬溪山,易名“中山县耕读师范学校”

1968年——停办

1968年12月——复名“中山县师范学校”,迁址黄圃

1973年——招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1979年——迁回熬溪山今址。

2000年9月——改制为普通高中,易名为“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2013年12月1日——百年校庆,更名为“中山市实验中学”

有。中山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中山市实验中学举行。来自省内外100多所普通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在现场开展招生宣讲和现场咨询活动。考生超过本科线的有385367人。实考人数约70万人。普通类(历史)最高分为670分,有31人,超过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含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的有19276人,超过本科线的有97009人。普通类(物理)最高分为700分,有27人,超过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含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的有88797人,超过本科线的有236099人。

学校教育思想端正,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开展文、体、卫系列活动。校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小提琴队活动经常开展。校合唱队在市中小学文艺调演中获一等奖;在接待日本友人文艺汇演中,受到好评;王燕同学参加省中学生“三独”比赛获独舞一等奖;朱海迷同学获独奏一等奖;文玉同学参加省九运会获4X100m自由泳接力第一名,4X100m混合接力第一名,仰泳全能第四名,800m自由泳第四名,周烨同学获乒乓球团体第二名,双打第三名;周瑶同学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获美术类一等奖,谢晓月同学获三等奖。

2014年12月12日,衡阳市教育局主办的2014年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中,由谢浩老师带队的成章实验中学健美操队获城区初中组第一名,成章实验中学健美操队组建时间并不长,但在学校体育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健美操已经成为该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在参加的市级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此次比赛中,他们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娴熟的技艺屡屡打动现场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得比赛第一名。

中山市实验中学一本率是84%。根据查询中山市实验中学官网公布的2022年高考喜报中,有179名考生参加了高考考试,有150名考生考上了大学,升学率84%。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不断突破,上本科人数成倍数增长,三年增长近7倍,增长幅度全市第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88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